CN101879963A - 包装材料 - Google Patents

包装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9963A
CN101879963A CN2009101375422A CN200910137542A CN101879963A CN 101879963 A CN101879963 A CN 101879963A CN 2009101375422 A CN2009101375422 A CN 2009101375422A CN 200910137542 A CN200910137542 A CN 200910137542A CN 101879963 A CN101879963 A CN 101879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packing
slice body
sheet
dimensional dir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75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田智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wa San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wa San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wa San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wa Sangy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75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9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9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9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开封的包装材料为课题。本发明的包装材料的特征在于,具备:包裹被包装物(A)的薄片本体(1);以沿着该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伸出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部的一对侧部薄片体(2、2);切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覆盖该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上的保护薄片(5)。

Description

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作为块状食品(饭团、汉堡等)的被包装物的薄片状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熟知的是,通过将被包装物与薄片状包装材料的一面紧贴,在用该包装材料将被包装物包裹之后,把包装材料的端部归拢在一起,在该处贴上标签来包装被包装物的包装方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根据所述的以前的包装方式,在开封时必须特意揭去标签,因此,在开封操作上花费时间和劳力。
所以,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以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开封的包装材料为课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包装材料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特征在于,具备:包裹被包装物A的薄片本体1;以沿该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伸出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部的一对侧部薄片体2、2;切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覆盖该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上的保护薄片5。
并且,本发明的其他包装材料的特征在于,具备:包裹被包装物A的薄片本体1;以沿该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伸出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部的一对侧部薄片体2、2;切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侧部薄片2中的一个以覆盖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上。
并且,本发明的再其他的包装材料的特征在于,具备:包裹被包装物A的薄片本体1;切入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覆盖该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上的保护薄片5。
根据这些包装材料,握着把持片4并牵拉,薄片本体1就被切断,包装材料就开封了。从而,可以从这个开封处取出被包装物A。并且在开封前,由于保护薄片5或者侧部薄片2中的一个薄片以覆盖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上,能够防止外部的空气或者湿气从为形成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流入,如果被包装物A是食品,就能保证卫生。
并且,这些包装材料中,还具备粘贴在薄片本体1上的带状切割带3,把持片4可以是为了握住该切割带3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开封时,通过切割带3来切断薄片本体1。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a)是透视图,(b)表示包装被包装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表示用来说明用于制造同一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3表示用来说明用于制造同一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原料薄片的其他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立体图。
图5表示用来说明用于制造相同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立体图。
图7表示用来说明用于制造同一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8表示用来说明用于制造同一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原料薄片的其他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案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是用于包装作为块状食品(饭团、汉堡等)的被包装物的薄片状包装材料。再详细地说,采用如下包装方式:使食品与包装材料的一侧面紧贴,用该包装材料将食品包裹之后,将包装材料的端部归拢,对互相对应的一部分进行热封(point seal),或者在归拢的包装材料的端部贴上标签等,由此包装食品。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包括:包裹被包装物的大致呈矩形的薄片本体1;贴在与该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方向的(短尺寸方向)的两个侧端上的一对带状的侧部薄片体2、2;从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的一端向着另一端贴于其上的切割带3;该切割带3的一部分和薄片本体1一起切入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及以遮盖为形成该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的方式粘贴在该把持片4的附近的薄片本体1上的保护薄片5。
薄片本体1是由不可拉伸聚丙烯(CP)、可拉伸聚丙烯(OP)、双轴向拉伸聚丙烯(OPP)这样的材质构成的树脂薄片。另外,一对侧部薄片体2、2也是由和薄片本体1一样的材质构成的树脂薄片。侧部薄片体2分别以如下方式设置:与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短尺寸方向)的一个端部,通过热封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短尺寸方向的侧端部,并从薄片本体1的短尺寸方向的两端伸出。
切割带3是设定了规定宽度的树脂制的带,在薄片本体1的短尺寸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着长尺寸方向贴于其上。
把持片4是位于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的一个端部的附近的切割带3的一部分和薄片本体1一起以U字形切入而形成的。
保护薄片5是由和薄片本体1相同的材质构成的树脂薄膜,设定得比把持片4大,以遮盖为形成把持片4而切入薄片本体1的部分(覆盖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一面上。
如图1(b)所示,相关的包装材料以薄片本体1的另一面位于外面侧(使粘贴有保护薄片5的一面位于内面侧)的方式,用薄片本体1包裹被包装物A,在此状态下,归拢侧部薄片体2、2,并对该归拢的侧部薄片体2、2及与该侧部薄片体2、2相重叠的薄片本体1的一部分进行局部性的热封(point seal),或者在该处贴上标签等,由此进行被包装物A的包装。
另外,包装材料是将超长原料薄片在长尺寸方向上以规定长度切断而制成的。换言之,原料薄片是包装材料在长尺寸方向上连续而形成的。
若对该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将作为薄片本体1的超长本体薄片1’依次向长尺寸方向搬送,同时将作为侧部薄片体2的超长的一对侧部薄片2’、2’依次向长尺寸方向搬送。接着,在使位于与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方向(短尺寸方向)的本体薄片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位于相对于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方向的侧部薄片2’的一个端部对置的状态下,使该对置的部分变成被热封用辊子对7、7夹持的状态,并将该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通过热封来粘贴。
并且,与此同时,将超长切割带3’向长尺寸方向搬送,同时该切割带3’以其在短尺寸方向上位于本体薄片1’的大致中间位置(与侧部薄片2’呈并列状态)的方式,通过黏合剂依次粘贴在本体薄片1’的长尺寸方向上。
其后,以切断切割带3’的一部分的形式,用刀具6以U字形切入本体薄片1’,在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本体薄片1’上顺次形成把持片4。
接着,比把持片4稍大的保护薄片5以遮盖本体薄片1’的切入部分(覆盖把持片4)的方式,通过黏合剂粘贴在本体薄片1’上,由此完成原料薄片。另外,为了保管、搬运等的方便,原料薄片在粘贴保护薄片5之后,被卷成卷筒状。
接着,以这样的方式制造成的原料薄片,如上所述,在包裹被包装物A时,以使把持片4处于最合适位置的方式,在长尺寸方向上以规定的长度向短尺寸方向切断本体薄片1’以及侧部薄片2’,2’来制造包装材料。
根据上述结构的包装材料中,握住把持片4并牵拉,这样切割带3就切断薄片本体1,包装材料就被开封了。被包装物A就可以从该开封处取出。并且,在开封前,由于保护薄片5以遮盖为形成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的方式贴在薄片本体1上,能够防止外部的空气或者湿气从切入的部分流入,因此,如果被包装物A是食品,就能保证卫生。
并且,本发明中的包装材料、原料薄片及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案,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无容置疑,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在所述的第一实施方案中,作为薄片本体1采用了树脂薄片,但是,采用两面都施有树脂涂层的纸质薄片或者一面施有树脂涂层的纸质薄片也可以。并且,在采用纸质薄片时,在制造本体薄片1’过程中,优选在长尺寸方向上形成缝隙。这样,切割带3’的粘贴方向就与本体薄片1’的缝隙的方向一致。其结果是,将原料薄片在长尺寸方向上以规定长度切断而制造的包装材料,由于切割带3’和薄片本体1’的缝隙是一致的,用切割带3就能够容易地切断薄片本体1(开封)。
并且,本体薄片1’和侧部薄片2’的粘贴方式不局限于热封,也可以用黏合剂来贴合。相反,切割带3’和本体薄片1’的粘贴,也不局限于通过黏合剂的贴合,也可以通过热封来贴合。
并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案中,本体薄片1’、侧部薄片2’及切割带3’是同时粘贴的,但该粘贴的时间也可以不同,例如,在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贴合之后,再将切割带3’粘贴在本体薄片1’上,或者,也可以将切割带3’贴在本体薄片1’上之后,再将侧部薄片2’粘贴在本体薄片1’上。
并且,在所述第一实施方案中,将保护薄片5通过黏合剂粘贴在本体薄片1’上,但也可以将保护薄片5通过热封粘贴在本体薄片1’上。
并且,在所述第一实施方案中,保护薄片5是粘贴在本体薄片1’的一面上,但并不局限于保护薄片5粘贴在本体薄片1’的一面上,粘贴在另一面上也可以。
并且,在所述第一实施方案中,将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分别供给,但是,若薄片本体1与侧部薄片体2可以采用相同材质,此时则可以由同一个薄片材料1”供给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以如下方式用刀具8在长尺寸方向上将该薄片材料1”切断:将向长尺寸方向搬送并在与搬送方向同方向上进行了延伸处理的、由超长树脂薄片构成的薄片材料1”,在短尺寸方向上分成三份,以形成相当于薄片本体1的部分(本体薄片1’)与相当于侧部薄片体2的部分(侧部薄片2’),并以侧部薄片2’的短尺寸方向的一个端部与本体薄片1’的短尺寸方向的一个端部相重合的方式,使侧部薄片2’向着本体薄片1’侧移动,使该相对重合部分变成被热封用辊子对7、7夹持的状态,由此将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通过热封来粘贴。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案中,设置有用于引导开封的切割带3,但作为薄片本体1的材质,若采用有方向性的树脂薄片(在开封方向上做过拉伸处理的树脂薄片),则可以不采用切割带3。
第二实施方案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或者具有共同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详细说明也予以简化或者省略。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包括:由树脂薄片构成的大致呈矩形的薄片本体1;粘贴在与该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方向的(短尺寸方向)的两个侧端上的一对带状的侧部薄片体2、2;向着薄片本体1的短尺寸方向粘贴于该薄片本体1上的切割带3;以包围该切割带3的一个端部的方式切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
一个侧部薄片体2,通过其短尺寸方向的一个端部与薄片本体1的短尺寸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的两列线状热封部9、9,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一个端部上。把持片4位于该热封部9,9之间,用一个侧部薄片体2的短尺寸方向的一个端部来遮盖为形成该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据此,在包装被包装物时,就可以防止空气或者湿气从切入部分流入,从而具有空气或者湿气不接触于被包装物的结构。此外,另一个侧部薄片体2通过呈线状的一列热封部粘贴于薄片本体1上。
该包装材料以用薄片本体1包裹被包装物A整体的方式包住被包装物A之后,归拢侧部薄片体2、2,将该归拢的侧部薄片体2、2以及与该侧部薄片体2、2相重合的薄片本体1的一部分进行热封(point seal),或者在该处贴上标签等,由此包装被包装物A。
上述结构的包装材料是由将超长的原料薄片以规定的长度切断而制造成的。换言之,原料薄片是包装材料在长尺寸方向上的连续而形成的。
在该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中,如图5所示,以在向长尺寸方向搬送的超长的薄片材料1”的搬送方向上具有规定间隔的方式,将切断成规定长度的切割带3依次贴在薄片材料1”的短尺寸方向后,以如下方式用刀具8在长尺寸方向上将该薄片材料1”切断:将薄片材料1”在切割带3的两个端部附近分割成三份,以形成相当于薄片本体1的部分(本体薄片1’)与相当于侧部薄片体2的部分(侧部薄片2’)。
其后,以包围粘贴在薄片材料1”上的切割带3的一个端部的方式,用刀尖呈规定形状的、用于形成把持片的刀具6切入薄片材料1”而形成把持片4。接着,以覆盖该把持片4的方式,使薄片材料1”裂开而形成的一个侧部薄片2’的一侧端部与本体薄片1’的一侧端部相重合,并使另一个侧部薄片2’以能够粘贴在本体薄片1’的另一侧端部的程度与其相重合,并如上所述,将这些侧部薄片2’、2’与本体薄片1’以在长尺寸方向上呈线状的方式进行热封,由此制造原料薄片。此外,将切割带3粘贴在薄片材料1”上的工序、切入该薄片材料1”来形成把持片4的工序以及将薄片材料1”在短尺寸方向上分为三份的工序,有时其顺序可适当调换。
根据所述构成的包装材料,握住把持片4并牵拉,这样切割带3就切断薄片本体1,包装材料就被开封了。被包装物A就可以从该开封处取出。并且在开封前,由于一个侧部薄片体2以遮盖为形成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的方式贴在薄片本体1上,与所述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同样,能够防止外部的空气或者湿气从切入的部分流入,如果被包装物A是食品,就能保证卫生。
此外,本发明中的包装材料、原料薄片及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所述的第二实施方案,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无容置疑,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在所述第二实施方案中,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由同一个薄片材料1”供给,但是,也可以分别供给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
并且,也可以适当采用作为所述第一实施方案的变形例所论及的事项。
第三实施方案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进行说明。不过,对于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详细说明也予以简化或者省略。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案相关的包装材料,包括:由树脂薄片构成的大致呈矩形的薄片本体1;在与该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方向上(短尺寸方向)具有规定间隔、并自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的一端向着另一端粘贴于其上的由树脂薄片构成的一对带状的侧部薄片体2、2;从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的一端向着另一端粘贴于其上的切割带3;将该切割带3的一部分和薄片本体1一起切入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及以遮盖为形成该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的方式贴在该把持片4的附近的薄片本体1上的保护薄片5。
一对侧部薄片体2、2的分别设定成:其宽度大于切割带3的宽度;其长度与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的长度相对应。另外,如上所述,一对侧部薄片体2、2分别在与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短尺寸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且以与薄片本体1的短尺寸方向的两个端部相比位于更靠近中心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该侧部薄片体2、2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整个长尺寸方向上与薄片本体1的一面通过热封粘贴。
该包装材料,使侧部薄片体2、2和切割带3位于内侧,用薄片本体1包裹被包装物A,在此状态下,归拢薄片本体1的周边部,并对该归拢重合部分进行部分性的热封(point seal),或者在该处贴上标签等,由此对被包装物A进行包装。
所述结构的包装材料是将超长的原料薄片以规定的长度在长尺寸方向切断而制造成的。换言之,原料薄片是包装材料在长尺寸方向上连续而形成的。
在制造该原料薄片时,如图7所示,使被搬送的本体薄片1’的一面与被搬送的一对侧部薄片2’、2’各自的一面相接触,通过处于加热状态的热封用辊子对7、7夹持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2’,将该本体薄片1’与侧部薄片2’、2’通过热封来粘贴。其他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案相同。
根据所述结构的包装材料,握住把持片4并牵拉,这样切割带3就切断薄片本体1,包装材料就被开封了。被包装物A就可以从该开封处取出。另外,在开封前,由于保护薄片5以遮盖为形成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的方式贴在薄片本体1上,就能够防止外部的空气或者湿气从切入的部分流入,如果被包装物A是食品,就能保证卫生。
并且,本发明相关的包装材料、原料薄片及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所述的第三实施方案,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无容置疑,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在所述第三实施方案中,作为调整厚度的部分,设有一对侧部薄片体2、2,但也可以省略这个设置。图8所示的图形表示了这样的包装材料的原料薄片的制造情况。该原料薄片是通过将包装材料横向排列而制造的,最后在短尺寸方向上切断、分割。不过,不限于两列,三列以上也可以。
并且,也可以适当采用作为所述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变形例或者所述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变形例所论及的事项。
第四实施方案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中的包装材料进行说明。不过,对于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也予以简化或者省略。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案相关的包装材料包括:由树脂薄片构成的大致呈矩形的薄片本体1;粘贴在与薄片本体1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方向的两侧端上的一对带状的侧部薄片体2、2;切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及以遮盖为形成该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的方式粘贴在该把持片4的附近的薄片本体1上的保护薄片5。
一对侧部薄片体2、2以如下方式形成:向长尺寸方向搬送的、由超长树脂薄片构成的薄片材料的两个侧端部,在与其长尺寸方向垂直相交方向上,向内侧折叠,并将重合部分通过热封来粘贴。因此,薄片本体1和一对侧部薄片体2、2是由一张树脂薄片构成的。
该包装材料以使侧部薄片体2、2位于内侧的方式,用薄片本体1包裹被包装物A,在此状态下,归拢薄片本体1的周边部,将该归拢重合部分进行部分性的热封(point seal),或者在该处贴上标签等,由此对被包装物A进行包装。
所述结构的包装材料是将超长的原料薄片以规定的长度在长尺寸方向切断而制造成的。换言之,原料薄片是包装材料在长尺寸方向上连续而形成的。
根据所述结构的包装材料,握住把持片4并牵拉,由于薄片本体1的方向性,薄片本体1被切断,因此包装材料就被开封了。被包装物A就可以从该开封处取出。并且,在开封前,由于保护薄片5以遮盖为形成把持片4而切入的部分的方式贴在薄片本体1上,能够防止外部的空气或者湿气从切入的部分流入,如果被包装物A是食品,就能保证卫生。
并且,本发明中包装材料、原料薄片及原料薄片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所述的第四实施方案限定的,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无容置疑,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在所述第四实施方案中,通过将薄片材料的两个侧端部以规定的宽度折叠而形成作为调整厚度用的一对侧部薄片体2、2,但是就如用来说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变形例的图3所示那样,采用将薄片材料的两个侧端部沿长尺寸方向切断,并将其粘贴的方式也可以。
并且,也可以适当采用作为所述第一实施方案的变形例或者第二实施方案的变形例或者第三实施方案的变形例所论及的事项。
符号说明
1        薄片本体
1’      本体薄片
1”      薄片材料
2        侧部薄片体
2’      侧部薄片
3、3’   切割带
4        把持片
5        保护薄片
6        刀具
7        辊子对
8        刀具
9        热封部
A        被包装物。

Claims (4)

1.一种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包裹被包装物(A)的薄片本体(1);以沿着该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伸出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部的一对侧部薄片体(2、2);切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覆盖该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保护薄片(5)。
2.一种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包裹被包装物(A)的薄片本体(1);以沿着该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伸出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两侧端部的一对侧部薄片体(2、2);切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且侧部薄片(2)中的一个以覆盖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
3.一种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包裹被包装物(A)的薄片本体(1);切入该薄片本体(1)而形成的把持片(4);以覆盖该把持片(4)的方式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保护薄片(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材料,还具备粘贴在薄片本体(1)的带状的切割带(3),并形成把持片(4)用于握住该切割带(3)。
CN2009101375422A 2009-05-05 2009-05-05 包装材料 Pending CN101879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75422A CN101879963A (zh) 2009-05-05 2009-05-05 包装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75422A CN101879963A (zh) 2009-05-05 2009-05-05 包装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9963A true CN101879963A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5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75422A Pending CN101879963A (zh) 2009-05-05 2009-05-05 包装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99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384A (zh) * 2015-04-28 2018-01-02 索雷马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糖果产品的包装件
JP2019182490A (ja) * 2018-04-11 2019-10-24 朋和産業株式会社 包装材
CN112298801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朋和产业株式会社 米饭加工食品用包装材料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729A (zh) * 2003-11-05 2005-05-11 林贵生 肠衣上带易剥皮装置的火腿肠
JP2005130717A (ja) * 2003-10-28 2005-05-26 Shinobu Foods Products Co Ltd 米飯加工食品用包装材
CN1854024A (zh) * 2005-04-21 2006-11-01 沙利斯股份公司 用于打开密闭柔性容器的装置
JP2007254013A (ja) * 2006-03-24 2007-10-04 Itochu Plastics Inc 成形米飯食品用包装体及び包装付き成形米飯食品
CN101061047A (zh) * 2004-12-03 2007-10-24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薄膜包装材料的简易开启
CN101181947A (zh) * 2006-11-17 2008-05-21 株式会社德山 包装用膜
CN101326017A (zh) * 2005-12-13 2008-12-1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通过内部拉片启动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0717A (ja) * 2003-10-28 2005-05-26 Shinobu Foods Products Co Ltd 米飯加工食品用包装材
CN1613729A (zh) * 2003-11-05 2005-05-11 林贵生 肠衣上带易剥皮装置的火腿肠
CN101061047A (zh) * 2004-12-03 2007-10-24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薄膜包装材料的简易开启
CN1854024A (zh) * 2005-04-21 2006-11-01 沙利斯股份公司 用于打开密闭柔性容器的装置
CN101326017A (zh) * 2005-12-13 2008-12-1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通过内部拉片启动的装置
JP2007254013A (ja) * 2006-03-24 2007-10-04 Itochu Plastics Inc 成形米飯食品用包装体及び包装付き成形米飯食品
CN101181947A (zh) * 2006-11-17 2008-05-21 株式会社德山 包装用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384A (zh) * 2015-04-28 2018-01-02 索雷马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糖果产品的包装件
JP2019182490A (ja) * 2018-04-11 2019-10-24 朋和産業株式会社 包装材
JP7133338B2 (ja) 2018-04-11 2022-09-08 朋和産業株式会社 包装材
CN112298801A (zh) * 2019-08-01 2021-02-02 朋和产业株式会社 米饭加工食品用包装材料
CN112298801B (zh) * 2019-08-01 2023-05-12 朋和产业株式会社 米饭加工食品用包装材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58889B1 (en) Pack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44629B (zh) 收缩膜包装体和用于制造收缩膜包装体的方法
EA005720B1 (ru) Способ упаковки изделий и упаковка, полученная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EP3397571A1 (en) Cold-sealed flexible film packages and methods
US9216832B2 (en) Heat shrinkable bubble wrapping machine
JP6301323B2 (ja) 製品包装材ならびに製品包装材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879963A (zh) 包装材料
EP1775233B1 (en) Outer package for packaged groups of rolls of products.
CN104903210A (zh) 包装物撕开装置
WO2014091381A9 (en) Method for packaging absorbent sanitary articles.
EP2032466B1 (en) Pack containing a pasty foofstuff
US7913477B2 (en) Insert registration in packets
EP1346917A1 (en) Flow-pack
JP2015227172A (ja) シュリンク包装体及びその包装方法
JP7369563B2 (ja) 食品用包装材及び食品包装体
KR102336221B1 (ko) 개봉 용이성 패키지
ES2434777T3 (es) Método para producir embalajes múltiples, y embalaje correspondiente
JP6920742B2 (ja) 包装機及び包装体
JP2008120411A (ja) プラスチック袋およびその製袋機
CN201228090Y (zh) 一种手帕纸条包包装机的薄膜包封机构
KR101930903B1 (ko) 식품 포장재
EP2399832B1 (en) A method of continually packaging products and a band for packaging products
EP258390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re-closable package for sliced food products and a re-closable package
CN116438057A (zh) 缓冲式可封闭袋的幅材
JP4489687B2 (ja) 製袋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63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63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