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8947B - 用于操作在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操作在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8947B
CN101868947B CN2008801168144A CN200880116814A CN101868947B CN 101868947 B CN101868947 B CN 101868947B CN 2008801168144 A CN2008801168144 A CN 2008801168144A CN 200880116814 A CN200880116814 A CN 200880116814A CN 101868947 B CN101868947 B CN 1018689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mail
addr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68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8947A (zh
Inventor
T·莱德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fy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868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8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8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8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第一通信终端装置(TT1)与至少一个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之间的通信连接(KV)的方法和通信系统,其中设置有通向数据处理系统的耦合(CTIK)。在该方法中,针对至少一个在与第一通信终端装置(TT1)相互作用的第一计算机装置(PCT1)处打开的第一文档,确定至少一个与分配给该第一文档的相应地识别用户的第一地址信息(SE)。此外,确定识别该第一文档的文档信息。在操作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装置(TT1)与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之间的通信连接(KV)时,检查至少一个第一地址信息(SE)与第二地址信息是否一致,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被分配给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相互作用的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如果得出一致性,则在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的文档存储器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文档,其中所述文档信息同样被分配给第二文档。

Description

用于操作在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在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办公室职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生的是,在之前的电子邮件信件往来之后进行基于该电子邮件信件往来的通电话。在这样的通电话中,发起该通电话的一方(在下文中称为第一用户)在其计算机处打开之前最后的电子邮件,使得该第一用户在该通电话期间能够阅读该电子邮件的内容并且能够在口头上提及该电子邮件。 
如果该第一用户现在提及在其手头上的电子邮件,因为该第一用户想要讨论该电子邮件的段的内容,则在通信伙伴(在下文中称为第二用户)处经常存在同样可以看该电子邮件的愿望,以便能够更好地讨论所述内容。 
第二用户现在可以在该通电话期间请求第一用户将该第一用户手头上的电子邮件转发给该第二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 
假设第二用户同样作为作者和/或作为接收者参与了之前的电子邮件信件往来,则该第二用户现在可以在其电子邮件邮箱或电子邮件档案中搜索该同一电子邮件。然而,根据电子邮件邮箱或档案的结构和组织,这可能是困难的、麻烦的和/或费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使得第二用户能够在没有较长延迟的情况下访问文档、例如已经接收到的电子邮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第一通信终端装置与至少一个第二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中,其中设置有通向数据处理系统的耦合,针对至少一个在与第一通信终端装置相互作用的第一计算机装置处打开的第一文档,确定至少一个分配给该第一文档的相应地识别用户的第一地址信息。此 外,确定识别该第一文档的文档信息。另外,在操作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装置与第二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时,检查至少一个第一地址信息同分配给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相互作用的第二计算机装置的第二地址信息是否一致。于是,在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相一致的情况下,在第二计算机装置的文档存储器中确定至少一个同样分配给所述文档信息的第二文档。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使得第二用户能够访问与第一用户的第一文档具有相同文档信息的文档。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是相同文档的副本。因此,对于所述第二用户来说存在访问至少在内容上与第一文档相同的文档的可能性。 
在确定文档之后可以执行任意的动作;例如第二用户可以打开该第二文档以便阅读,或者可以将第二文档手动地或计算机控制地以任何其它的方式继续处理。 
所述第一文档并从而还有第二文档优选地是电子消息(如电子邮件)、保存在所述第一计算机装置上的任意文档、或者在网络浏览器中所呈现的网页。在此,识别第一文档的文档信息优选地与相应的文档类型相协调。在电子邮件中,例如是所谓电子邮件头的部分(电子邮件的前同步码,具有关于发送方、接收方、发送时间和日期、参与传输该电子邮件的服务器装置的地址)或电子邮件程序的邮箱中的单义ID(标识号)。对于所述第一计算机装置的文件系统中的任意文档,所述文档信息优选地是该文档的文件名称和/或该文件的任意属性,如产生日期。在网页作为第一文档的情况下,进行识别的文档信息也可以优选地是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所述第一或第二计算机装置通常是在办公环境中所使用的工作站计算机或者至少是使得能够呈现所述第一或第二文档的计算机装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优选地是在第一文档中所包含的或者分配给该第一文档的电子邮件地址,该电子邮件地址在输出中优选地也显示给所述第一用户。可替换地,该第一地址信息也可以是分配给第二计算机装置或第二通信终端装置的呼叫号码、IP地址(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或者MAC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优选地是实时操作的连接,尤其是用于语音通信的连接,如电话连接。因此,所述第一 和第二通信终端装置尤其是语音终端设备,如商业上通用的有绳或者无绳电话或移动无线电电话。另外,所述第一和第二通信终端装置还可以是在工作站计算机上运行的所谓的软客户端(Softclient),该软客户端同样被设置用于语音通信。此外,还可以是在两个通信装置之间实时的多媒体连接。 
优选地对于所述通信连接,通过不同于所述第一与第二计算机装置之间可能存在的连接的其它通信媒介来操作。此外,如果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装置和所述第一计算机装置是两个分开的设备,它们通常不能直接相互连接或者访问共同的存储器,则该方法是特别有利的。另外,可以将该方法特别有利地用于如下情形:其中在通信连接的范围内,不可能将所述第一文档的副本通过该通信连接来传输。 
对通信连接的操作可以优选地理解为建立通信连接、处于呼叫状态的通信连接或者接通的通信连接。在协议中,这种状态常常称为SETUP、ALERT、CONNECT。另外,由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被占用而被拒绝的通信连接同样可以被认为是对通信连接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文档存储器尤其是可以在第二计算机装置上设立或通过第二计算机装置访问的电子邮件邮箱或者电子邮件档案。此外,所述文档存储器还可以是文件系统或者是常常也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浏览器中间存储器。 
在该方法的有利扩展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电子邮件交流可以在时间上提前进行。随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呼叫第二用户向第二通信终端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在该通信连接接通之后,第一用户通知第二用户,该第一用户对于下面的电话通话提及已经传送的电子邮件的内容。在此,该电子邮件在第一计算机装置的输出窗口中打开。该方法现在允许从所打开的窗口中确定对包含所述电子邮件交流的第一文档的第二用户进行识别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电子邮件交流的发送(Sende)和发出地址(Absendeadress)之一被识别为第二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除此之外,例如从该电子邮件的标题行和该电子邮件的时间戳中为该电子邮件确定单义(eindeutig)的标记。通过该方法现在确定,发送方或接收地址之一是否是第二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如果是这种情况,则将识别第一文档的文档信息通过通信连接或者通过与其并行操作的数据连接传送到第一计算机装置。现在在该第 一计算机装置处,在该已有的电子邮件邮箱中搜索具有与所述第一文档所具有的相同的文档信息的电子邮件。也就是说,搜索具有与之前所确定的相同标题行和相同时间戳的电子邮件。如果命中,则现在可以将所确定的第二文档在第二计算机装置处显示给第二用户。可替换地,可以只产生指示文档存储器中的第二文档的链接、即逻辑连接形式的访问可能性,常常被转化为所谓的硬链接或者符号链接,使得对于第二用户可以对第二文档通过选择、例如用鼠标作为第二计算机装置的操作元件点击来访问所述链接并因此访问所分配的第二文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第二用户也在分配给其并且由其操作的第二计算机装置上显示与在第一计算机装置上所呈现的电子邮件具有相同内容的电子邮件。 
在此,上述流程只是许多可设想的流程之一。其它的实施形式和变型方式也是可行的,并且在下文中示例性地阐释。 
在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中,所述通信连接可以是多个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电话会议。在此,特别有利地也可以将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分配器(Verteiler)作为第一文档来分析并且针对电子邮件交流(E-Mail-Verkehr)的用户中的每一个确定:被调查的该用户是否也参与了正在进行的电话会议。如果是这种情况,则可以将所确定的文档信息传输给该用户,并且在相应的计算机装置上执行对该文档信息的检查。因此可以实现,可以向电话会议的之前交换过电子邮件的多个用户同样在其相应的计算机装置处显示在第一计算机装置处所呈现的电子邮件的内容。 
打开的文档尤其是可在屏幕处看到的文档。此外,该打开的文档优选是位于多个打开窗口的前景中的那个文档。此外,可替换地或者附加地可以分析,多窗口表面的各个窗口中的哪个窗口具有输入焦点(Eingabefokus),并且该输入焦点在根据本发明方法意义上是否可以被用作打开的活动文档。此外,在多个应用可以在第一计算机装置上同时运行的多处理操作系统(Mehrprozessbetriebssystem)中,可以对所配置的确定的应用类型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选择所述应用类型来确定打开的文档。例如可以对电子邮件程序进行限制。因为通常由一个用户在一定的时刻只使用唯一的电子邮件程序,因此该电子邮件程序的输出窗口的内容可以被看作为打开的活动文档。于是,在该电子邮件程序的主窗口中所选择的并且可能在预览窗口中所呈现的消息可以优选地被 用作打开文档用于后续方法流程。 
对地址信息和/或文档信息的确定可以在每个任意的时刻与通信连接无关地进行。如果这在第一和第二通信终端装置不活跃时已经进行,则因此而得出的优点是:在通信连接的呼叫建立时,与地址信息和/或文档信息有关的所确定的信息已经能够可供使用。于是,对第一与第二地址信息的比较(Abgleich)优选地可以在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或接通的连接的每个任意阶段进行。对地址信息的比较优选地可以这样进行,使得根据电子邮件交流针对该电子邮件交流的电子邮件地址对所谓的目录服务(Directory Service)进行询问。另外,可以针对所述通信连接、更确切地说尤其是针对第二用户的第二通信终端装置的呼叫号码进行对目录服务的与此类似的访问,使得对于所述文档的电子邮件地址以及对于第二通信终端装置的呼叫号码可以识别出:是否涉及同一用户(第二用户)。在此,所述目录服务这样被设计,使得对于每个用户都存在数据组,其中所述数据组具有至少一个用户呼叫号码和一个用户电子邮件地址。因此可以识别出,对于两个询问是否访问相同的数据组。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所述电子邮件交流和所述通信连接涉及第一用户的同一通信伙伴,从而可以继续执行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其它步骤。 
对文档信息的传送可以通过任意的连接路径进行。在此,优选地可以涉及信令或者所述通信连接的信令连接。根据ITU-T或IETF(ITU-T:“国际电信联盟”的电信标准化部门;IETE:Internet Engineering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规定,这例如是ISDN连接(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服务数字网络)中的B信道或者通过H.323或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的语音通信连接的相应信令分组。可替换地,所述传送还可以通过第一计算机装置与第二计算机装置之间的数据连接来进行。在此可以动用任意的数据协议。对于文档信息的传输来说,实时要求是不必要的,然而如果文档信息至少实时地被传送,以便第二用户能够在早的时刻访问所述第二文档,则是有利的。 
在该方法的有利扩展方案中,所述第一文档除了电子邮件之外还可以是电子邮件的附件。在此,电子邮件的附件的特征在于,其是电子邮件内的独立文档。在此此外,包围附件的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分配器可以被作为地址信息来分析。而为了确定文档信息,优选地可以分析分配 给电子邮件的信息和分配给所嵌入的附件的信息的组合。因此可以优选地实现:只要第一用户打开了电子邮件,包括其附件,第二用户可能也直接查看该附件。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示出并且进一步阐述其它的有利实施形式和改进方案。 
在此,附图以示意图的方式在 
图1中示出一种用于转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示意图的方式示出数据处理系统,该数据处理系统由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终端装置的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以及本地网LAN构成。此外示出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交换设备PBX和两个示例性示出的电话终端装置、即第一电话终端装置TT1和第二电话终端装置TT2作为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在此,该通信系统被构造用于语音传输。 
另外,在通信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之间存在耦合,示例性地通过交换设备PBX与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之间的CTI耦合CTIK示出。此外在图1中示出目录服务DIR,该目录服务DIR具有通向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的连接。所述目录服务与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之间的耦合以及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经由本地网LAN至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之间的连接可能性通过数据线路DL作为实线来表明。同样表示数据连接的CTI耦合CTIK同样作为实线来表明。第一电话终端装置TT1与交换设备PBX之间以及第二电话终端装置TT2与同一交换设备PBX之间的耦合通过虚线表明,并且与数据线路DL不同,是基于语音通信协议的连接。 
要建立的或已经建立的通信连接KV在图1中通过两个电话终端装置TT1与TT2之间的双箭头来表明。 
假设电话终端装置TT1和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被布置在第一用户T1的作用环境中,使得该第一用户T1可以操作两个终端设备。类似地,这相对于第二用户T2适用于电话终端装置TT2和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 
现在下面的实施例的初始情况是两个电话终端装置TT1和TT2分别处 于静止状态。因此,在下述方法的开始时,不存在通信连接KV。此外,假设在两个用户T1与T2之间(之前)已经进行过电子邮件交换。基于该电子邮件交换假设,在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处打开了电子邮件应用,在其输出窗口AF1中示出电子邮件。 
除了该电子邮件的本来内容之外,此外在输出窗口AF1中还示出发送电子邮件地址SE、接收电子邮件地址EE以及该电子邮件的事由文本BETR。在此在图1中,发送电子邮件地址SE被示例性地示出为T2 
Figure GSB00000766593100071
xy.de,其中这应该是第二用户的有效电子邮件地址。此外,接收电子邮件地址EE被示出为T1 
Figure GSB00000766593100072
xy.de,其中这应该是第一用户T1的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在图1中,事由文本BETR只被表示为字符串XXXX。另外,电子邮件内容仅仅通过点来表明。此外,在电子邮件窗口中的其它标题文本被作为标题L1、L2和L3而表明。 
在该工作站计算机PCT1的表面上示出另一输出窗口AF2,其中相对于该第二输出窗口AF2,第一输出窗口AF1应被布置在前景中。这在图1中通过输出窗口AF1和AF2的重叠示出,其中输出窗口AF1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二输出窗口AF2。 
此外,在图1中表明在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的表面上所示出的输出窗口AF3,该输出窗口AF3包含链接L作为对电子邮件的指示或到该电子邮件的逻辑连接。后面对图1的这两个元素进行更详细的阐释。 
初始情况是:用户T1已经从用户T2接收到电子邮件,并且想要基于该电子邮件与用户T2进行电话商谈。为了该目的,用户T1拿起其电话终端装置TT1并且拨打分配给第二用户的电话终端装置TT2的呼叫号码。通过CTI耦合CTIK,该过程由交换设备PBX通知给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在此,传送给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的参数是第二电话终端装置TT2的所拨打的呼叫号码。该参数被递交给在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上运行的常驻程序。该程序现在通过访问目录服务DIR确定数据组,该数据组包括针对所递交的呼叫号码的所有用户特定的数据。从该用户数据组中,尤其是提取出分配给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于是利用所提取的该电子邮件地址,在工作站计算机PCT1的激活窗口中、即在打开的电子邮件的输出窗口AF1中对发送方列表和接收方列表进行搜索,以看在这里是否存在与刚刚从目录服务中确定的电子邮件地址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该电子邮件地址与输出窗口AF1中的发送电子 邮件地址SE相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对分配给向第一用户T1发送电子邮件的相同用户的终端装置建立处于建立中的呼叫建立。于是,所述常驻程序从所示的电子邮件的信息中提取出单义的文档信息,借助于该文档信息可以单义地访问电子邮件邮箱中的电子邮件,例如是电子邮件的事由行、发送日期的组合和可能是分配给该电子邮件的其它信息。于是,通过这种方式所确定的单义的文档信息通过所述常驻程序至少临时地存储和维持(vorhalten)。 
如果现在第二用户T2借助于第二电话终端装置TT2接受该到达的通信连接KV并因此呼叫的电话连接转入通话状态,则所维持的文档信息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KV的信令或者通过与此并行存在的在两个工作站计算机PCT1与PCT2之间的数据连接被传送给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并且在这里尤其是传送给在该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上运行的第二常驻程序。 
该第二常驻程序可以在接收到文档信息之后在其电子邮件邮箱中执行搜索,以看是否可以对所说明的文档信息找到所属的文档。这原则上应该导致命中(Treffer),除了该第二用户已经在其计算机处删除了之前电子邮件交流的相应电子邮件。如果现在该第二常驻程序在其电子邮件邮箱中找到这样的具有相同文档信息的电子邮件,则可以在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上打开第三输出窗口AF3,其方式是,以图形方式或以文本方式示出链接L,其中借助于该链接L使得能够访问这时所找到的文档。因此,对于第二用户T2来说得到如下可能性:与现有的通过电话终端装置TT1和TT2的通信连接KV并行地,打开与第一用户T1已经在其屏幕处所打开的电子邮件相同的电子邮件。这通过简单地点击所显示的链接即可实现。 
因此,该方法使得对于第二用户T2能够快速和毫无问题地访问与第一用户T1手头上的并且该第一用户T1刚刚有效处理或正在有效察看的文档相同的文档。在文档夹中费时地手动搜索是不必要的。因此这恰恰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现有的电子邮件系统中,搜索功能常常是不那么舒适的。 
此外,该流程的各种变型方案是可设想的。例如,替代于单独的输出窗口AF3,可以将所找到的电子邮件示出为链接,使得该电子邮件在收件箱中被显示为新进入的消息。可替换地,可以在不使用链接的情况 下立刻由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的常驻程序在其屏幕上打开该电子邮件或要显示的文档,只要这在文档存储器中被识别出。此外,两个工作站计算机PCT1和PCT2的两个电子邮件邮箱优选地拥有同样的电子邮件索引,使得作为第一文档的文档信息的所确定的索引可以被用作对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上的电子邮件的单义的访问密钥,并且因此可以在该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上对电子邮件邮箱进行特别快速的访问。这尤其是在文档存储器总是完全当前地被索引,并且因此不需要在该文档存储器中费时地搜索时是有利的。 
替换于具有目录服务DIR的所示解决方案,如果电子邮件程序包括某种地址簿或联系人(Kontakte)功能时也可以放弃这样的服务,其中在所述地址簿或联系人功能中潜在通信伙伴的相关数据、如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被存储。于是,只要访问该地址簿或联系人就足够了。如果公司提供中央公司地址簿,其中同样存储有相关的人员数据、如呼叫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则类似情况可能发生。 
因为可能不是每个用户都想要利用该功能和不喜好自动地在其工作站计算机上打开电子邮件的自动作用,因此可以规定,第二用户可以将该功能主动阻止和/或开启。此外可以规定,在所谓的黑或白名单的意义上阻止或释放对确定呼叫用户的访问。 
如果所述文档信息不是单义的,则该方法仍然可以被执行,使得在工作站计算机PCT2上确定多个命中的情况下,这些命中的列表被显示,并且第二用户可以从该列表中优选地通过点击来选择项。可替换地,在多个命中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进行自动查询,以便提供用于从该命中列表中进行选择的第二准则,目的在于,借助于该第二准则来执行单义的选择。 
附加于所传送的文档信息,优选地还可以将第一文档内光标的位置或标记的位置从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一起传输给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使得同样可以向第二用户T2显示这些标记或光标的位置。优选地,一起递交一种位置信息并在接收侧对其进行分析。这使得第一用户T1已经能够标记相关段落,由此在较长文档的情况下尽管文档的篇幅也可以容易地指示出该文档的确定段,之后第二用户T2不必费时地在第二文档中进行搜索。 
即使通信连接KV没有成功地被接通和/或呼叫没有被第二用户T2 接受,在该方法的扩展方案中也可以规定,尽管如此将所述文档信息传送给工作站计算机PCT2,以便在扩展的呼叫者列表的范围内对所传送的文档信息进行分析,使得在该呼叫者列表中除了所错过的呼叫的信息之外还显示所涉及的文档的信息、尤其是文件名称、事由行或者到该文档的链接。因此,对于第二用户T2而言在察看呼叫者列表时就已经能够清楚,该到达的但是没有被应答的呼叫是什么主题。 
优选地,在连接的扩展方案中,对电子邮件的所有地址字段都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地址信息,即用于发送方、接收方以及其它要通知的接收方的通常被称为“To”、“CC”、“From”和“BCC”的字段。在此在使用分配器列表时,可能有必要首先规定在电子邮件地址的实际列表中对分配器名称进行分辨。 
在本发明的扩展方案中可以规定,自动地确定所打开的相关文档。相反地,在可替换于此的扩展方案中可以规定,第一用户明确地确定文档,针对该文档应该确定文档信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流程可以这样进行,使得各个步骤直接与通信连接建立的方法阶段有关。例如,拿起听筒可被用作为确定哪个文档是活动文档的触发信号( 
Figure GSB00000766593100101
)。此外可以由此触发确定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一文档信息。除此之外,通信连接的每个其它状态都可以作为用于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的触发信号来分析。 
除了如在前述示例中所阐述的电子邮件之外,该方法还可以类似地用于每个其它类型的文档。例如在所有雇工访问中央软件存放处的软件开发部门中,可以使用该方法,使得已经打开确定的源代码并且滚动到其中所包含的确定的过程或者确定的方法的第一用户在呼叫第二用户时将确定文档和位置的文档信息传送给该第二用户,从而对于该第二用户来说同样可以打开该源代码来察看。因此简单地可以直接开始关于该打开的代码位置(Code-Stelle)的讨论。文档存储器在该情况下不是电子邮件邮箱,而是中央服务器上的源代码存放处。 
然而,在可替换的扩展方案中,文档存储器也可以仅仅是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上的文件系统。 
另外,在可替换的扩展方案中,各个方法步骤的顺序可以在时间上容易地改变。因此,例如没有必要首先等待通信连接KV的建立,而是能够已经在工作站计算机PCT1上执行多个可设想的步骤,例如在电话终 端装置TT1的静止状态中已经确定文档信息。 
对文档信息的传送优选地在通信连接KV的信令连接的新的或者可选的信令元件中进行,或者在工作站计算机PCT1与PCT2之间的直接的或经由服务器的数据连接中进行。在此,关于数据连接可以动用能够实现这种传输的任意协议。然而,相对于数据连接,通过通信连接KV的信令的传输所具有的优点是,在网络中存在的安全装置(如防火墙或者影响数据通信业务的代理服务器)可能没有负面影响,而在数据网络中理论上配置可能是可能的,以便从第一工作站计算机PCT1到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的传输被阻止。因此,在使用数据连接时可能有必要设置相应的网络配置,以便数据连接可以成功地传输文档信息。 
虽然迄今很大程度地研究了成功的情况,即可以针对所传送的文档信息确定第二文档,但是可能发生的是,第二用户已经删除了相应的文档。如果该文档仍然存在于第二工作站计算机PCT2的回收站中,则存在如下可能性:第二用户也能够访问位于回收站中的文档。如果根本不能找到第二文档信息与第一文档信息相一致所针对的文档,则可以设置:在第二工作站计算机的屏幕处向第二用户显示输出作为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否定确认。 
已经借助于在两个用户之间的传送阐释了该方法,其中这两个用户位于公司内并且属于该公司并且耦合到交换设备PBX上。然而,这只是示例。每个其他类型的通信结构和通信方法都是可设想的并且可以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Claims (16)

1.用于操作第一通信终端装置(TT1)与至少一个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之间的通信连接(KV)的方法,其中设置有通向数据处理系统的耦合(CTIK),
其中
-针对至少一个在与第一通信终端装置(TT1)相互作用的第一计算机装置(PCT1)处打开的第一文档,确定至少一个分配给该第一文档的相应地识别用户的第一地址信息(SE),
-确定识别该第一文档的文档信息,
-在操作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装置(TT1)与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之间的通信连接(KV)时,检查至少一个第一地址信息(SE)与第二地址信息是否一致,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被分配给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相互作用的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
-在第一地址信息(SE)与第二地址信息相一致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的文档存储器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文档,其中所述文档信息同样被分配给所述第二文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计算机装置(PCT1)和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确定文档信息,使得所述文档信息对于文档存储器中的所有文档都是单义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计算机装置(PCT1)和通过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为两个同样的文档分别生成相同的文档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下列时刻之一进行所述检查:
-在通信连接(KV)的呼叫建立时,
-在通信连接(KV)的建立时,
-在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对通信连接(KV)的呼叫接受时,
-当在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处确认之后在接通的通信连接(KV)时,
-当在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处确认之后在接通的通信连接(KV)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打开文档窗口(AF1)时确定所述文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文档信息的确定与所述检查一起或者在所述检查之前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确定的文档信息被一直维持,直至进行检查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连接(KV)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装置(TT1)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TT2)之间的信令连接,并且所述文档信息的传送在所述信令连接的范围内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计算机装置(PCT1)与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之间建立数据连接,并且所述文档信息的传送在所述数据连接的范围内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处显示所确定的第二文档。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确定的第二文档,在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处设立并显示到所述第二文档的逻辑连接(L)。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文档是电子消息或者是电子消息的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档存储器是电子邮件邮箱或者是电子邮件档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计算机装置(PCT1),对所述文档信息的确定由第一常驻程序来执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PCT2),对所述第二文档的确定由第二常驻程序来执行。
16.通信系统,包括交换设备、第一通信终端装置和第二通信终端装置,其中设置有通向数据处理系统的耦合(CTIK),其中
-第一计算机装置与第一通信终端装置相互作用,其中针对至少一个在第一计算机装置处打开的第一文档,确定至少一个分配给该第一文档的相应地识别用户的第一地址信息,和确定识别该第一文档的文档信息,
-在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装置与第二通信终端装置之间存在通信连接,其中在操作所述通信连接时,检查至少一个第一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是否一致,其中所述第二地址信息被分配给与所述第二通信终端装置相互作用的第二计算机装置,和并且在第一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相一致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计算机装置的文档存储器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文档,其中所述文档信息同样被分配给所述第二文档。
CN2008801168144A 2007-09-20 2008-08-29 用于操作在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Active CN1018689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44885A DE102007044885A1 (de) 2007-09-20 2007-09-20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m Betreiben einer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DE102007044885.8 2007-09-20
PCT/EP2008/061364 WO2009040210A1 (de) 2007-09-20 2008-08-29 Teilen von emails zwischen zwei benutzern mit hilfe eines serv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8947A CN101868947A (zh) 2010-10-20
CN101868947B true CN101868947B (zh) 2013-01-02

Family

ID=3998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68144A Active CN101868947B (zh) 2007-09-20 2008-08-29 用于操作在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60869B2 (zh)
EP (1) EP2198574B1 (zh)
CN (1) CN101868947B (zh)
AT (1) ATE510389T1 (zh)
DE (1) DE102007044885A1 (zh)
WO (1) WO20090402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1014B2 (en) * 2010-05-28 2013-12-31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storing e-mail search result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572497B2 (en) * 2011-05-23 2013-10-29 Avay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contextual key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6979A2 (en) * 2004-05-17 2005-12-08 Visible Pat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forcing privacy in social networks
CN1783125A (zh) * 2004-12-02 2006-06-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自动提供关于共享源中的感兴趣内容的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9485B1 (en) * 1998-09-02 2007-10-30 U.S. West,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delivering IP telephony and web based information
US6298128B1 (en) * 1999-03-11 2001-10-02 Thomson Licensing S.A. Unified directory for caller ID and electronic mail addresses
US7295836B2 (en) * 2001-03-09 2007-11-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dvanced voice and data operations in a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050557B2 (en) * 2001-07-19 2006-05-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mail with voice / phone conference feature
WO2003028357A1 (en) * 2001-09-27 2003-04-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using email address to establish voice connection
US20030217108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Mariam Kari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teractive messaging session for electronic mail users
US7367048B2 (en) 2003-07-10 2008-04-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nomic email access control
US8160557B2 (en) * 2003-09-15 2012-04-17 AT&T Mobility I LLC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and external computing devices
DE102004009653A1 (de) * 2004-02-27 2005-09-22 Cycos Ag Kommunikationsserver und Verfahren zum Aufbau und Betrieb einer Konferenz-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US7412447B2 (en) 2004-03-01 2008-08-12 Fuji Xerox Co., Ltd. Remote file management using shared credentials for remote clients outside firewall
US7783028B2 (en) * 2004-09-30 2010-08-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peech recognition at call centers to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US8156187B2 (en) * 2006-04-20 2012-04-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earching for electronic mail (email) messages with attachments a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995716B2 (en) * 2006-09-15 2011-08-09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Inc. Association of email message with voice messag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6979A2 (en) * 2004-05-17 2005-12-08 Visible Pat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forcing privacy in social networks
CN1783125A (zh) * 2004-12-02 2006-06-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自动提供关于共享源中的感兴趣内容的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60869B2 (en) 2012-09-04
EP2198574B1 (de) 2011-05-18
CN101868947A (zh) 2010-10-20
US20100217813A1 (en) 2010-08-26
DE102007044885A1 (de) 2009-04-02
ATE510389T1 (de) 2011-06-15
EP2198574A1 (de) 2010-06-23
WO2009040210A1 (de)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064C (zh) 一种在网页上直接与即时通信系统交互信息的方法
US20080235341A1 (en) Messaging system
WO2017036289A1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2077562A (zh) 用于在联络中心内路由、寻址和接收通信的方法,以及用于这些方法的呼叫者端点、通信服务器、文件服务器
KR20020076276A (ko) 메일 시스템, 서버 및 메일 송수신장치
CN101089888A (zh) 实现订单交互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WO2021143719A1 (zh) 一种网络服务系统、用于通信的计算机储存媒体及网络服务方法
CN101656927B (zh) 一种基于内容识别技术的彩信内容监控系统和方法
RU2357298C1 (ru) Способ доставки целевой рекламы и/ил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CN101686247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812460A (zh) 一种面向企业客户的移动互联网消息推送技术
CN101868947B (zh) 用于操作在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JP5550085B1 (ja) Sms配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257563B1 (ko) Pcs에서의 sms 부가 서비스 처리방법
CN101626628B (zh) 数字号码与网址映射及推送系统
RU2009135296A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хранящихся в базе данных
CN101494831A (zh) 一种发起会话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1379838A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终端设备
CN101621559A (zh) 自动呼叫装置和方法
EA007138B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вукового сообщения с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в том числе не имеющего доступа к сети интернет, в любой адрес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почты
JP2014045512A (ja) メッセージ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674547A (zh) 一种彩信跟踪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26785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发送多媒体消息到互联网程序的方法
CN1266915C (zh) 通过电子邮件发起电话呼叫的方法
JP5629363B1 (ja) アンケート集計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