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3891B -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 Google Patents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3891B
CN101853891B CN200910048751XA CN200910048751A CN101853891B CN 101853891 B CN101853891 B CN 101853891B CN 200910048751X A CN200910048751X A CN 200910048751XA CN 200910048751 A CN200910048751 A CN 200910048751A CN 101853891 B CN101853891 B CN 101853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olar
thin
solar cell
cell panel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87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3891A (zh
Inventor
沙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ohn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沙晓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沙晓林 filed Critical 沙晓林
Priority to CN2009100487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3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3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3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3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38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一固定架,及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包括一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及一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导电玻璃,一背电极贴附于该导电玻璃背面,及一树脂涂层涂布在该背电极背面及该导电玻璃与该背电极边缘,将该背电极与空气隔绝。该固定架用于设置于一斜面上,包括一支撑梁横向设置于该固定架上部。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及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各包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和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一上固定件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及一下固定件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

Description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尤其是一种标准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其利用自身重力进行固定,相互连接成一个完整致密的电池板阵列,便于拆卸和安装,可达到与建筑物一体化的效果。 
背景技术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常被安装在屋顶上,以充分地吸收阳光。出于制造工艺和成本的考虑,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通常为具有一定尺寸的标准件,安装时通过各种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屋顶上,组成一个电池板阵列,以增加发电功率。 
现有的安装方法一般是在屋顶先安装一个金属方框,由一系列横向并彼此平行的固定梁隔成一层层的安装架。每块电池板的上下两边各通过螺丝被固定在该固定梁上,以组装成一个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但是这样的安装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是重量问题。屋顶在设计制造时都有规定的承重量,超过这一承重量将会对房屋的结构造成破坏,形成不安全隐患。该金属固定框通常重量较大,加上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自重,结果导致所组成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面积有限,不能充分地提供电力。其次,采用螺丝安装的方法,逐块对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固定,不但安装时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人员在屋顶上长时间进行工作也易发生事故。加上从安装到维修都要兴师动众,多有不便。再次,使用金属框进行固定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两条固定梁之间,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之间被隔出纵横交错的缝隙,在屋顶上成离散状,不但不美观,也影响排水,缩短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包括一背电极做为中间层,及两块玻璃前后粘合以对该背电极进行密封,因而自重较大。如果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直接连接,由于其自重较大,现有的粘合剂将固定元件粘合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后并不牢固,易发生脱落。 
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200910046537.0中提供了一种轻型薄膜太 阳能电池板,大大减轻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重量,为解决以上弊端提供了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其采用具有较轻自重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整体重量下降,从而可在屋顶承重量有限的前提下,安装更多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以提供更多的电力,同时使得安装过程简便易行。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其实现了标准化,易于进行安装和固定,不但在安装时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而且在维护时也可轻松将需要更换的部份拆下,从而大大提高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对各种使用场合的适应性,并降低了安装和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其利用自身重力首尾相连,避免使用大量的固定梁,减轻了组装而成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整体的重量,从而在屋顶承重量有限的前提下,安装更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更多电力。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其利用自身重力首尾相连,避免使用大量的固定梁占用空间,从而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更多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在屋顶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电力。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其无须螺钉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即可由自身实现首尾相连,该连接过程仅由一步即可完成,简便易行,而且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包含多个相互紧密连接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构成一平整致密的吸光平面,不但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外表美观,也使得其单位面积的发光效率得到提高,能最大程度地融入建筑物的原有建筑风格。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包含多个相互紧密连接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构成一平整致密的吸光平面,有利于排水,延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具有标准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可与建筑物实现一体化设置,只须在建造 该建筑物时,在屋顶预留有固定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固定框,即可方便地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安装上去。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 
一固定架,用于固定在一斜面上,包括一支撑梁,横向设置于该固定架上部;及 
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包括:一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及一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及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各包括: 
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其中,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导电玻璃,一背电极贴附于该导电玻璃背面,及一树脂涂层涂布在该背电极背面及该导电玻璃与该背电极边缘,将该背电极与空气隔绝,及 
一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对应的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一上固定件连接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及一下固定件连接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 
其中,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上固定件连接于该支撑梁,并在重力作用下被其支撑,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上固定件连接于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下固定件,并在重力作用下被其支撑,从而实现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与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首尾相连,并形成一雨水坡道。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该第二较佳实施例 的一替代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定位件的一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定位件的一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9,本发明为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一固定架1,及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包括一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及一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 
该固定架1用于设置于一斜面上,包括一支撑梁11横向设置于该固定架1上部。 
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及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各包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和一固定件212。 
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包括一导电玻璃,一背电极贴附于该导电玻璃背面,及一树脂涂层涂布在该背电极背面及该导电玻璃与该背电极边缘,将该背电极与空气隔绝。 
该固定件212包括一上固定件2121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上沿,及一下固定件2122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下沿。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上固定件2121连接在该支撑梁11上,并在重力作用下被其支撑;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的上固定件2121连接在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下固定件2122上,并在重力作 用下被其支撑。 
藉由上述之结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之间在重力作用下首尾相连,形成一自紧固的“链条”。由于只使用了该支撑梁11,主要利用重力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之间自行连接,避免了在每两块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之间给该固定架1增加一支撑结构,简化了该固定架1的结构,使得安装和拆卸更容易进行,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重量,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间联结得更致密,提高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单位面积的发电能力。 
传统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双层玻璃对该背电极进行固定和密封,不但自身重量较大,密封效果也不好,影响该传统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中国专利CN200910046537.0提供的轻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使屋顶安装电池后承重降低40-50%,安装更简便、容易,材料更节省,同时,使安装的薄膜电池平整、美观。CN200910046537.0使用高强度合成树脂均匀地涂布在电池背面,不再使用普通薄膜电池采用的双层玻璃中间夹复合粘合膜层压的方法和工艺。该树脂具有材质硬、强度高、耐高温、耐寒、耐冲击、不剥离等特点,适合在屋顶和户外长期使用。 
参见图1及图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该上固定件2121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上沿向其下表面延伸,该下固定件2122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下沿向其上表面延伸,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剖面呈一反Z形。在安装时,将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的上固定件2121放入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下固定件2122上侧,使其互相抵住,从而实现该两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安装动作的一步完成。 
进一步的,该上固定件2121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上沿向其下表面延伸出来后,向后弯折,该下固定件2122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下沿向其上表面延伸出来后,向后弯折,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剖面呈一S形。在安装时,将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的上固定件2121放入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下固定件2122上侧,并任其在重力作用下互相钩住,从而不但实现了该两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安装动作的一步完成,使得结合更紧密牢固。 
为使防水效果更明显,并形成一雨水台阶,可将该上固定件2121向其上表面延伸,该下固定件2122向其下表面延伸,从而使该薄膜太阳 能电池板构件的剖面呈一Z形或反S形。雨水便可逐级流下,不会滞留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上。 
如图3及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该上固定件2121为一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上沿延伸出的倒L形,该下固定件2122为一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下沿延伸出的L形,该L形结构的高度和宽度与该倒L形结构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并且当该L形与该倒L形钩接在一起后,即当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的上固定件2121与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下固定件2122钩接住时,所形成的钩接部位的高度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的厚度相同,从而实现该两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紧密连接,并形成一平整致密的表面。上述结构还具有外观统一,有利于防水的特点。 
进一步的,该L形和该倒L形的夹角均小于90度,以使该两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安装动作的一步完成,且结合得更紧密牢固。 
如图5及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前述两个实施例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该上固定件2121和该下固定件2122都向下延伸,其中,该固定件212进一步包括一固定条2123放置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下表面,并将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及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连接。 
该固定条2123具有一固定槽21231横向设置于其上,该固定槽21231具有一开口向上。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下固定件2122和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的上固定件2121都通过该开口放入该固定槽21231,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互相拉紧,从而被其连接。 
进一步的,该固定槽21231下部比该开口略宽,以使该上固定件2121和该下固定件2122连接得更牢固,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该固定条2123具有两条固定翼21232设置在该开口两侧,该上固定件2121和该下固定件2122向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的下表面延伸后向内回折,使得放入该固定槽21231后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该固定槽21231有一预设宽度匹配于该上固定件2121的宽度及该下固定件2122的宽度之和。如图6所示,该固定条2123将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下固定件2122和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 板构件22的上固定件2121恰好收纳入该固定槽21231内,可直接将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和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紧密地连接成一平整致密的吸光平面,有利于排水和提高发电效率。 
如图5所示,该固定条2123可从侧面插入,将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的该上固定件2121和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该下固定件2122收纳于该固定槽21231内。 
如图9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复数个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时,可将该固定条2123延长至横穿整个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这样,可通过从侧面插入该固定条2123的方式,一次性固定多块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大大提高安装效率,实现标准化和构件化,使安装和拆卸过程变得简便易行,家庭只需购买散件便可自行操作。 
具体地,该固定条2123及其上的该固定槽21231具有标准化的设置,同时,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上的该上固定件2121及该下固定件2122也具有标准化的尺寸与该固定条2123及其上的该固定槽21231相对应。在安装时,只须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横向对齐,将该固定条2123从侧面推入,将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的该上固定件2121和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的该下固定件2122收纳于该固定槽21231内,同时由该固定翼21232将其锁定。上述结构可通过简单地插入该固定条2123的一步动作即可实现固定,安装简便快捷。 
进一步的,该固定条2123可拆卸横向固定在该固定架1上,与该固定架1配合,形成多行平行的固定轨道。该固定条2123与该固定架1的连接具有标准化的设置,配合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长度,使得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可沿该固定轨道横向滑动。藉由上述之结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可从侧面推送入该固定轨道,并被固定在该固定架1上,从而使安装和拆卸过程由简单的推拉动作即可一步完成。 
如图10所示,该固定条2123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滚轮21233设置于该固定槽21231中并可平行于该固定槽21231转动,以使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在该固定轨道中滑动时,具有更好的平滑性,有利于安装,同时避免摩擦造成损坏。 
通过提供标准化的该固定架1及该固定件212,可以实现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与建筑的一体化。只须在建筑时,在屋顶上简单地预留该 固定架1,家庭便可自行采购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进行安装。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太阳能应用和促进能源产业升级。 
在安装过程中,即同步将电缆联结,最后将该固定轨道入口端固定。 
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复数个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并进一步包括一定位件23。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之间使用该定位件23进行固定。如图7所示,该定位件23可如该实施例3所述的该固定件212的结构,除固定外,还可起到排水导流的作用。如图8所示,该定位件23为工字形,将相邻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紧密连接,除固定外,兼具防水的功效。 
进一步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与该固定件21及该定位件23的联结,使用CN200910046537.0提供的高强度树脂进行粘连、固化,牢度强,长期使用不分离,耐温、耐寒、耐水,适合屋顶和建筑物顶部、立面的长期使用。因此,通过使用重量较轻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可使得本发明具有更广阔的运用前景。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屋顶,也可应用于立式幕墙。具体地,该固定件21,该固定架1及该定位件23,均采用标准构件或型材,便于制造、采购和安装。 
进一步的,为延长该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使用寿命,在安装完毕后,使用防水胶对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在使用该固定轨道时,该上固定件2121与该下固定件2122可省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一固定架1及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2包括一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及一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 
该固定架1用于设置于一斜面上。 
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1及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22各包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和一固定件212。 
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包括一导电玻璃,一背电极贴附于该导电玻璃背面,及一树脂涂层涂布在该背电极背面及该导电玻璃与该背电极边缘,将该背电极与空气隔绝。 
该固定件212包括一固定条2123,并具有一固定槽21231开口向上, 及一定位槽21234开口向下。该固定条2123可拆卸横向固定在该固定架1上,彼此之间形成一固定轨道。该固定轨道具有一预设宽度配合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能沿其滑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11具有一上缘被容纳在该定位槽21234中,并具有一下缘被容纳在该固定槽21231中,并可沿其滑动。藉由上述之结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可从侧面推送入该固定轨道,并被固定在该固定架1上,从而使安装和拆卸过程由简单的推拉动作即可一步完成。 
进一步的,该固定条2123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滚轮21233设置于该固定槽21231中并可平行于该固定槽21231转动,以使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在该固定轨道中滑动时,具有更好的平滑性,有利于安装,同时避免摩擦造成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该固定条2121也可以竖向放置,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安装竖向进行。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6)

1.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
一固定架,用于固定在一斜面上,包括一支撑梁,横向设置于该固定架上部;及
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包括一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及一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其中,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及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各包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其中,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导电玻璃,一背电极贴附于该导电玻璃背面,及一树脂涂层涂布在该背电极背面及该导电玻璃与该背电极边缘,将该背电极与空气隔绝,及一固定件,其中,该固定件包括一上固定件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及一下固定件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其中,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上固定件连接在该支撑梁上,并在重力作用下被其支撑,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上固定件连接在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下固定件上,并在重力作用下被其支撑,从而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之间在重力作用下首尾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上固定件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向其下表面延伸,该下固定件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向其上表面延伸,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剖面呈反Z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上固定件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向其下表面延伸出来后,向后弯折,该下固定件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向其上表面延伸出来后,向后弯折,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剖面呈S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上固定件为一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延伸出的倒L形,该下固定件为一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延伸出的L形,该L形结构的高度和宽度与该倒L形结构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并且当该L形与该倒L形钩接在一起后所形成的钩接部位的高度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相同,从而实现该两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紧密连接,并形成一平整致密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上固定件为一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延伸出的倒L形,该下固定件为一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延伸出的L形,该L形和该倒L形的夹角均小于90度,该L形结构的高度和宽度与该倒L形结构的高度和宽度相匹配,并且当该L形与该倒L形钩接在一起后所形成的钩接部位的高度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相同,从而实现该两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紧密连接,并形成一平整致密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上固定件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向其下表面延伸,该下固定件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向其下表面延伸,其中,该固定件进一步包括一固定条放置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表面,并将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及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固定条具有一固定槽横向设置于其上,该固定槽具有一开口向上,其中,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下固定件和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上固定件都通过该开口放入该固定槽,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互相拉紧,从而被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固定槽下部比该开口略宽,以使该上固定件和该下固定件连接得更牢固,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固定条具有两条固定翼设置在该开口两侧,该上固定件和该下固定件向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下表面延伸后向内回折,使得放入该固定槽后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固定槽有一预设宽度匹配于该上固定件的宽度及该下固定件的宽度之和,该固定条将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下固定件和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上固定件恰好收纳入该固定槽内,以将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和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紧密地连接成一平整致密的吸光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固定槽有一预设宽度匹配于该上固定件的宽度及该下固定件的宽度之和,该固定条从侧面插入,将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该上固定件和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该下固定件收纳于该固定槽内,以将该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和该第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紧密地连接成一平整致密的吸光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复数个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该固定条具有一长度等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一宽度,其中,该固定条及其上的该固定槽具有标准化的设置,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上的该上固定件及该下固定件也具有标准化的尺寸与该固定条及其上的该固定槽相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固定条可拆卸横向固定在该固定架上,与该固定架配合,形成多行平行的固定轨道,其中,该固定条与该固定架的连接具有标准化的设置,配合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长度,使得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可沿该固定轨道横向滑动,藉由上述之结构,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可从侧面推送入该固定轨道,并被固定在该固定架上,从而使安装和拆卸过程由简单的推拉动作即可一步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包括复数个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并进一步包括一定位件,将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链之间进行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其中,该固定条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滚轮设置于该固定槽中并可平行于该固定槽转动,以降低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在该固定轨道中滑动时的摩擦阻力。
16.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包括: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导电玻璃,一背电极贴附于该导电玻璃背面,及一树脂涂层涂布在该背电极背面及该导电玻璃与该背电极边缘,将该背电极与空气隔绝;及一固定件,其中,该固定件包括一上固定件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及一下固定件连接在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下沿,其中,该上固定件用于连接在另一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的一下固定件上,并在重力作用下被其支撑,从而使该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构件之间在重力作用下首尾相连。
CN200910048751XA 2009-04-02 2009-04-02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3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8751XA CN101853891B (zh) 2009-04-02 2009-04-02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8751XA CN101853891B (zh) 2009-04-02 2009-04-02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3891A CN101853891A (zh) 2010-10-06
CN101853891B true CN101853891B (zh) 2013-09-04

Family

ID=4280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875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3891B (zh) 2009-04-02 2009-04-02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38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2422B2 (en) 2012-06-28 2015-08-11 Solaero Technologies Corp. Solar cell assembly, solar cell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107219B (zh) * 2012-12-28 2015-07-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板系统、光伏板固定装置及装设光伏板系统的方法
SE539480C2 (en) * 2014-10-09 2017-10-03 Solibro Res Ab System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 solar panel; and an elongated solar panel mounting bar
CN105162391A (zh) * 2015-07-29 2015-12-16 江苏现代能源微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轨的光伏支架
CN106452298A (zh) * 2016-11-04 2017-02-22 东莞市北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收纳光伏板的支架
CN106385223A (zh) * 2016-11-28 2017-02-08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站
CN107284001A (zh) * 2017-07-03 2017-10-24 南京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网版制作方法及其电池组件
FR3077309B1 (fr) * 2018-02-01 2022-06-10 Monkilowatt Procede et kit de construction d'abri
CN111277212A (zh) * 2020-03-31 2020-06-12 界首市谷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8986Y (zh) * 2002-09-27 2003-10-08 张云峰 双立柱架空太阳能电池安装结构
CN201038170Y (zh) * 2007-05-16 2008-03-19 张云峰 加固型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8986Y (zh) * 2002-09-27 2003-10-08 张云峰 双立柱架空太阳能电池安装结构
CN201038170Y (zh) * 2007-05-16 2008-03-19 张云峰 加固型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3891A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3891B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US8833012B2 (en) Transparent sustainable wall system
US20120266956A1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solar panel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hereof
CN103216052A (zh) 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幕墙与屋面
Sinapis et al. Bipv Report 2013
CN209731174U (zh) 平面光伏瓦防水边框总成
CN203222943U (zh) 一体化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
CN106988460B (zh) 一种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三层遮阳玻璃
CN203150588U (zh) 一种单元式的太阳能光电节能板
CN201649514U (zh) 太阳能电池墙砖
CN213585646U (zh) 适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114584049A (zh) 一种防眩光光伏瓦片及安装工艺
CN208353263U (zh) 一种用于安装柔性薄膜光伏电池组件的支架
CN208088598U (zh) 太阳能幕墙系统
CN202831432U (zh) 一种光伏屋顶
CN101457990B (zh) 隐框太阳能集热器
CN206571062U (zh) 一种建筑一体化组件固定装置
CN211775273U (zh) 外墙用光伏保温装饰一体板
CN219011641U (zh) 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CN215563957U (zh) 一种新型光伏瓦
CN219691446U (zh) 光伏陶土百叶板结构
CN202500276U (zh) 一种光伏蜂窝组件模块
CN212104602U (zh) 一种非均匀保温模式的外墙保温层垂直交接构造
CN219068138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用边框型材
CN215858738U (zh) 一种u型复合双转角装饰板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Nantong John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a Xiaolin

Contract record no.: 201132000083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in-film solar panel array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101006

Record date: 20110613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1

Address after: 226400 Rudong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Rudong, Jialing River Road on the north sid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John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336 Shanghai, West Yan''an Road, No. 1807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center room, room 2201

Patentee before: Sha Xiaoli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