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2867B -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2867B
CN101852867B CN2009100814403A CN200910081440A CN101852867B CN 101852867 B CN101852867 B CN 101852867B CN 2009100814403 A CN2009100814403 A CN 2009100814403A CN 200910081440 A CN200910081440 A CN 200910081440A CN 101852867 B CN101852867 B CN 101852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ctor
geophone
coordinate
actual
sho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14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2867A (zh
Inventor
杨海申
郭敏
王欣
徐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GP Inc filed Critical BGP Inc
Priority to CN2009100814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2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2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2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2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2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地球物理勘探中用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的初至时间和地震波的速度场对检波点二次定位的方法。由GPS定位海底接收、激发点理论坐标,拾取得到实际初至时间和速度以及实际炮检距,进行曲线拟合得到R1的速度函数,实际炮检距与理论炮检距相减确定向量方向大小,将检波点与每个激发点的向量求和得到总矢量,得到二次定位坐标,利用检波点重新定位后的坐标位置反复进行直到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本方法计算简单效率高,还可以定位高程信息,意的初始位置都可以归位到正确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的初至时间和地震波的速度场计算接收点位置的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一般是先设计出炮检点的位置,然后根据设计位置进行实地测量,根据测量的实地位置布置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位置。激发点和接收点的坐标位置准确是地震勘探最基本的条件。对于海上勘探,尤其是海底电缆采集,海底电缆由放缆船从海面放下,电缆凭自身的重量自由沉至水底。放缆船上装有坐标导航设备和声纳探测设备,可以纪录放缆时的坐标位置和海底的深度。但电缆在沉放过程中并不是垂直下落,受海水的流动、电缆的拉力等因素造成位置的漂移,使电缆坐标位置发生变化,造成纪录的坐标位置和深度并不是实际电缆所在的位置,另外,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渔船拖网等外界因素,使电缆发生大距离的移动,会造成更大的误差。
有部分海底电缆在电缆内部直接装有声纳应答器,通过专门的工序采集声纳信号,可进行检波点定位,但其成本高,且部分应答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其应用效果受到限制。
初至指地震记录道开始接收地震波的时间,即起跳时间,拾取初至时间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很常用,尤其是静校正计算,需要以初至数据作为基础。初至拾取是采用某种算法,根据地震波形找出起跳点的位置,分为自动拾取和交互拾取。目前拾取的算法很多,有能量法、相关法、速度追踪法、神经网络法等,对于质量比较好的地震资料,初至前的干扰很弱,基本能自动拾取准确的初至。但对于质量比较差的资料,初至前干扰强,甚至干扰完全掩盖初至的形态,自动拾取准确的初至位置往往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人工交互的方式拾取初至位置。初至拾取的精度关系到炮检点位置的精度计算。
初至波可以是直达波折射波或回折波。地表介质不同,初至的形态也不同,即初至的速度也不同。在炮检距~时间坐标系内,用直线或曲线拟合,曲线的斜率的倒数就是初至波的速度值。
初至波的速度有多种计算方法,对于水平层状介质,初至波的速度可以直接分段直线拟合,直线的斜率就是各个折射层的速度。对于地表或界面有起伏的情况,接收点也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折射波时距曲线不是直线,若按直线拟合会造成误差。用两个炮点和至少两个接收点,用互换速度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折射速度。假设炮点S1到两个接收点R1、R2的距离分别为小x11和x12,初至时间分别为t11和t12,炮点S2到两个接收点R1、R2的距离分别为x21和x22,初至时间分别为t21和t22,那么折射速度V可用下式计算:
V = ( x 11 - x 12 ) - ( x 21 - x 22 ) ( t 11 - t 12 ) - ( t 21 - t 22 ) - - - ( 1 )
该公式可消除折射界面起伏和接收点不在一个平面的情况,计算出准确的折射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多个检波点,采用统计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折射速度的精度。
对于更复杂的情况,地表介质没有明显的折射界面,速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地震波的射线路径是弯曲的,逐渐回折到地表被检波器接收,初至波的时间随炮检距的增大呈非线性变化,需要用多项式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不同速度随炮检距的变化规律v(x)。对于三次多项式,可表示为:
v(x)=ax3+bx2+cx+d                    (2)
其中,a、b、c、d为系数,x为炮检距。
目前的二次定位技术是基于圆圆定位、反演定位、网格扫描定位等,圆圆定位实现效率低,精度不稳定,反演定位受初至波速度的影响大,只能使用单一的直达波,而网格扫描定位受网格大小的影响,限制了定位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得到高精度、高效率、计算简单的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实现步骤如下:
1)采用通常的施工方法由GPS定位系统得到海底接收点理论坐标和对应的激发点坐标,采用通常的地震数据拾取方法得到实际初至时间和速度以及实际炮检距;
2)计算接收点到各个激发点的理论炮检距:
D i = ( x 0 - x i ) 2 + ( y 0 - y i ) 2 + ( z 0 - z i ) 2 - - - ( 3 )
其中i为激发点的序号,i=1,2,3……n。对于一个接收点R1,设理论坐标为(x0,y0,z0),其对应的激发点为S1、S2、S3、……Sn,坐标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xn,yn,zn),初至时间分别为t1、t2、t3、……、tn
3)在炮检距(d)-时间(t)坐标系内,进行曲线拟合,得到d-t曲线,曲线的斜率表示接收点R1的速度V(t)。
4)接收点到各个激发点的实际炮检距根据初至时间和速度的乘积得到:
wi=ti×v                        (4)
Wi为实际炮检距,ti为初至时间,v为初至波速度。
5)实际炮检距Wi与理论炮检距Di相减,Wi-Di若大于零,则向量方向从炮点指向检波点,若Wi-Di小于零,则向量方向从检波点指向炮点,炮检距差的绝对值|Wi-Di|为向量的大小,将第i个炮检对的矢量记为
Figure G2009100814403D00041
6)将检波点与每个激发点的向量
Figure G2009100814403D00042
按公式(5)求和得到总矢量
Figure G2009100814403D00043
检波点按矢量移动到新位置,得到二次定位坐标;
所述的总矢量的方向和就是检波点移动的方向,总矢量的大小就是检波点移动的距离。
D → = 1 n Σ i = 1 n D i → - - - ( 5 )
其中,i为激发点的序号,n为与检波点对应的激发点总个数。
7)利用检波点R1重新定位后的坐标位置反复进行步骤2)到步骤6),直到检波点移动(
Figure G2009100814403D00045
)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
所述的给定的精度根据实际需要检波点误差的0.01%~0.02%。
本方法计算简单效率高,计算结果与初始位置无关,任意的初始位置都可以归位到正确的位置,不但可定位检波点的x、y坐标信息,还可以定位高程(z坐标)信息。
图3接收点理论位置和二次定位后位置,圆点为炮点位置,矩形为检波点理论位置,三角形为检波点二次定位的位置。目前,声纳定位结果是最可靠的,且精度最高,认为是检波点的真实位置,是其他定位结果的检验标准。本发明二次定位结果与声纳结果相比,误差小于5m的检波点达到86%,误差在5m~10m间的检波点为14%,平均误差为3.23m,图4为检波点的误差分布图。根据目前地震勘探的需求,本发明的定位精度完全能满足资料处理和解释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矢量合成检波点定位原理图;
图2为激发点接收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接收点理论位置和二次定位后位置图;
图4二次定位误差分布图;
图5检波点理论位置及检波点二次定位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为海上OBC勘探的炮检点位置图,圆点为炮点位置,其坐标在施工过程中由实时定位系统定位得到,矩形为检波点理论位置,图中,箭头所指的检波点为将要实施二次定位的检波点,其对应的炮点有138个,即对应138个初至时间。
本方法的步骤如下:
1)施工过程中,由GPS定位系统得到海底接收点理论坐标和对应的激发点坐标,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通过拾取方法得到实际初至时间和速度以及实际炮检距;
2)利用公式(3)计算接收点到各个激发点的理论炮检距:
其中i为激发点的序号,i=1~138。计算得到138个理论炮检距Di
3)在炮检距(d)-时间(t)坐标系内,进行曲线拟合,得到d-t曲线,曲线的斜率表示接收点R1的速度V(t)。
4)接收点到各个激发点的实际炮检距根据公式(4)初至时间和速度的乘积得到:
其中,激发点的序号i=1~138,计算138个实际炮检距Wi
5)实际炮检距Wi与理论炮检距Di相减,Wi-Di若大于零,则向量方向从炮点Si指向检波点R1,若Wi-Di小于零,则向量方向从检波点R1指向炮点Si,炮检距差的绝对值|Wi-Di|为向量的大小,将第i个炮检对的矢量记为计算得到138个向量;
6)将检波点与138个激发点的向量
Figure G2009100814403D00062
按公式(5)求和得到总矢量
Figure G2009100814403D00063
检波点按总矢量移动到新位置,得到二次定位坐标;
所述的检波点移动的方向和就是总矢量的方向,检波点移动的距离就是总矢量的大小。
其中,激发点的序号i=1~138,计算138个矢量的矢量和。
7)利用检波点R1重新定位后的坐标位置反复进行步骤2)到步骤6),直到检波点移动量(
Figure G2009100814403D00064
)小于0.01米(本例计算给定的精度误差为0.01米)。
经过多次迭代,检波点坐标逐步靠近正确的坐标位置,迭代的次数与检波点理论坐标精度有关系,理论坐标误差越大,需要的迭代次数越多,一般迭代3~5次即可。空心矩形就是检波点R1的理论坐标位置,三角形就是检波点二次定位坐标位置。

Claims (2)

1.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以下实现步骤:
1)采用通常的施工方法由GPS定位系统得到海底接收点理论坐标和对应的激发点坐标,采用通常的地震数据拾取方法得到实际初至时间和速度以及实际炮检距;
2)计算接收点到各个激发点的理论炮检距:
D i = ( x 0 - x i ) 2 + ( y 0 - y i ) 2 + ( z 0 - z i ) 2 - - - ( 3 )
其中i为激发点的序号,i=1,2,3……n。对于一个接收点R1,设理论坐标为(x0,y0,z0),其对应的激发点为S1、S2、S3、……Sn,坐标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xn,yn,zn),初至时间分别为t1、t2、t3、……、tn
3)在炮检距(d)-时间(t)坐标系内,进行曲线拟合,得到d-t曲线,曲线的斜率表示接收点R1的速度V(t);
4)接收点到各个激发点的实际炮检距根据初至时间和速度的乘积得到:
wi=ti×v                (4)
式中:Wi为实际炮检距,ti为初至时间,v为初至波速度;
5)实际炮检距Wi与理论炮检距Di相减,Wi-Di若大于零,则向量方向从炮点指向检波点,若Wi-Di小于零,则向量方向从检波点指向炮点,炮检距差的绝对值|Wi-Di|为向量的大小,将第i个炮检对的矢量记为
6)将检波点与每个激发点的向量
Figure FSB00000656104400021
按公式(5)求和得到总矢量
Figure FSB00000656104400022
检波点按矢量移动到新位置,得到二次定位坐标;
7)利用检波点R1重新定位后的坐标位置反复进行步骤2)到步骤6),直到检波点移动
Figure FSB00000656104400023
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总矢量的方向和就是检波点移动的方向,总矢量的大小就是检波点移动的距离,为:
D → = 1 n Σ i = 1 n D → i - - - ( 5 )
其中,i为激发点的序号,n为与检波点对应的激发点总个数。
CN2009100814403A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Active CN101852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14403A CN101852867B (zh)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14403A CN101852867B (zh)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2867A CN101852867A (zh) 2010-10-06
CN101852867B true CN101852867B (zh) 2012-05-30

Family

ID=42804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14403A Active CN101852867B (zh)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28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395B (zh) * 2011-01-11 2012-08-15 长安大学 大块体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定位方法
CN103744113A (zh) * 2013-12-16 2014-04-2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用于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36039B (zh) * 2015-01-28 2017-03-01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泡震源的水上地震折射数据采集方法
CN107607988A (zh) * 2016-01-28 2018-01-19 李悌荷 地震提供的定位服务
CN106443776B (zh) * 2016-06-07 2019-01-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时间切片法的海底地震仪重定位方法
CN109655885B (zh) * 2017-10-10 2021-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
CN107942391B (zh) * 2017-10-30 2019-1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海底检波点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8121018B (zh) 2017-11-30 2020-01-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检波点定位准确度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8089229B (zh) * 2017-12-28 2020-02-1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检波装置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116416B (zh) * 2018-10-31 2021-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方式的倾斜海底检波器二次定位方法
CN109212598B (zh) * 2018-10-31 2021-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直达波反演的三维空间二次定位方法
CN111965729B (zh) * 2019-05-20 2023-04-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可控震源组合中心实时监控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764092B (zh) * 2019-10-21 2023-1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检波点位置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780350B (zh) * 2019-10-25 2021-10-0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底地震检波器动态定位方法、系统及检波器
CN112987085B (zh) * 2019-12-17 2024-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炮点坐标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083480B (zh) * 2020-08-24 2023-07-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同步激发采集地震数据的实时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2394415A (zh) * 2020-10-21 2021-02-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海底节点水平方位角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703050B (zh) * 2021-08-05 2022-06-17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一种深海地震垂直缆二次定位方法
CN113945981B (zh) * 2021-10-18 2023-05-26 长安大学 一种浅海海底节点二次定位方法
CN115826056B (zh) * 2023-02-20 2023-06-16 山东科技大学 深拖式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拖缆水听器阵列高精度定位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79505A (en) * 2001-09-08 2003-03-12 Westernge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ceiver orientation and/or vector infedelity in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79505A (en) * 2001-09-08 2003-03-12 Westernge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ceiver orientation and/or vector infedelity in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2867A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2867B (zh)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CN101930080B (zh) 曲面拟合海底电缆二次定位方法
CN101980054B (zh) 一种在高密度地震静校正处理中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
CN102305944B (zh) 一种水下淤积量探测分析处理系统
CN100549731C (zh) 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US9217804B2 (en) Seismic clock timing correction using ocean acoustic waves
CN102012524B (zh) 一种海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羽状漂移定量评估方法
US91162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 current aided, enhanced azimuth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Zelt et al. 3D simultaneous seismic refraction and reflection tomography of wide‐angle data from the central Chilean margin
CN112505750A (zh) 一种深拖多道地震拖缆姿态确定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226318A (zh) 定位水听器的方法
CN104977615A (zh) 一种基于模型统计拾取的深水obc资料多次波压制方法
CN104297790A (zh) 一种起伏海底地震观测系统中炮检距分布的定量评估方法
CN109116416A (zh) 基于三维方式的倾斜海底检波器二次定位方法
US20130046472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wo detectors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CN109632258A (zh) 一种基于矢量传感器的收发分离的海洋内波声学检测方法
CN106443776A (zh) 一种基于时间切片法的海底地震仪重定位方法
Stoffa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maging of the Costa Rica Accretionary Prism: Field program and migration examples
US9423521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detector dispos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CN109490962A (zh) 一种浅地层剖面非零偏移距的消除方法
Asakawa et al. Development of vertical cable seismic (VCS) system for seafloor massive sulfide (SMS)
CN102540257B (zh) 地震信号接收设备的定位方法
CN103424775B (zh) 基于地震波深度偏移理论的近地表多震源点位置定位方法
US10401515B2 (en) Estimation of water properties from seismic data
CN113703050B (zh) 一种深海地震垂直缆二次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Assigne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SOFTWARE CO., LTD.

Assignor: Dongfa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78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Vectorial resultant demodulator probe secondary positioning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121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