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9066B - 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 Google Patents

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9066B
CN101849066B CN2008801069191A CN200880106919A CN101849066B CN 101849066 B CN101849066 B CN 101849066B CN 2008801069191 A CN2008801069191 A CN 2008801069191A CN 200880106919 A CN200880106919 A CN 200880106919A CN 101849066 B CN101849066 B CN 1018490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elt
paper
woven cloth
wet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69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9066A (zh
Inventor
泽田英
井上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hika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a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a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a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9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9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9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90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083Multi-layer fel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086Substantially impermeable for transferring fibrous web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利用针刺在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湿纸侧层形成亲水性纤维体的情况,能够抑制由亲水性纤维体的吸水作用引起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和基布标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湿纸搬送用传送带(1)具有包含亲水性纤维体(30)的湿纸侧层(31)和机械侧层(32)。在传送带内部设置的基布通过将配置在湿纸侧的第1编织布(34)和配置在挤压辊侧的第2编织布(35)层积而构成。第1编织布由纵向纱材和横向纱材编织,纵向纱材为复合纱,横向纱材为吸水率小的材质的纱线。

Description

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闭式牵引抄纸机中使用的以高速搬送湿纸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背景技术
从纸的原料除去水分的抄纸机具有网部、挤压部部和干燥部。这些网部、挤压部部和干燥部沿着湿纸的搬送方向依次配置。
抄纸机存在利用敞开式牵引传递湿纸的类型的抄纸机。该敞开式牵引抄纸机没有用传送带支撑湿纸。其结果是在湿纸的传递部分容易产生纸裂等,抄纸机难以高速化。
因此,近年来利用密闭式牵引传递湿纸的类型成为主流。对于该密闭式牵引抄纸机通过以在湿纸搬送用传送带载置湿纸的状态搬送而传递湿纸。其结果是抄纸机的高速化和作业的稳定化成为可能。
在这样的密闭式牵引(closed-draw)抄纸机中湿纸按照网部、挤压部部和干燥部的顺序依次传递而被搬送。在挤压部部湿纸由湿纸搬送用传送带搬送的同时水分被挤压装置挤出(挤水),随后由干燥部进行干燥。
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4-277971号公报)中提出了同时具有贴附湿纸并进行搬送的第1功能和在将湿纸传递到下面工序时顺利地使湿纸脱离的第2功能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对于该湿纸搬送用传送带,湿纸侧层由高分子弹性部和纤维体构成,该纤维体是亲水性的,一部分露出在表面。
从湿纸侧层的表面露出的亲水性的纤维体由于保持来自湿纸的水,因此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可发挥贴附湿纸并进行搬送的第1功能。并且,由于纤维体的一部分从湿纸侧层的表面露出,因此可发挥在将湿纸传递到下面工序时顺利地使湿纸脱离的第2功能。
另外,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2(特开2008-133579号公报)中提出了利用亲水性纤维体的吸水作用可以抑制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在该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将配置在湿纸层侧的第1编织布和配置在挤压辊侧的第2编织布层积而构成的基布,上述第1编织布和第2编织布的任意一个或两个的编织布的纬纱为吸收率小的材质的纱线。
通过这样材质的纬纱可以由构成湿纸侧毛层(batt layer)的亲水性纤维体的吸水作用抑制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779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33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兼有上述两种功能。但是,湿纸中包含的水分的一部分被湿纸侧层的亲水性纤维体(例如人造丝)吸收时,该纤维体会发生膨胀,从而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尺寸不稳定。特别是,近年来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移动速度高速化,因此需要抑制因亲水性纤维体吸水引起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
并且,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在上述的湿纸侧层的亲水性纤维体吸收水而发生膨胀时,传送带的湿纸侧层变得柔软,产生基布结构的图案转印到湿纸的所谓基布标记现象,对纸质带来不良影响。
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当在挤压部被加压时下布(第2编织布)的接合(CMD纱材相对MD纱材的浮沉)的形状被转印到湿纸,在湿纸会产生基布标记,对纸质带来不良影响。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当为了提高将湿纸贴附于湿纸搬送用传送带而进行搬送的第1功能和在与下面工序间传递湿纸时顺利地使湿纸脱离的第2功能,利用针刺在该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湿纸侧层形成亲水性纤维体的情况,能够抑制由该亲水性纤维体的吸水作用引起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和基布标记。
本发明人着眼于由于在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湿纸侧层包含亲水性纤维体(例如人造丝),传送带宽度的尺寸因该亲水性纤维体的吸水作用发生伸展,在湿纸上产生基布标记这样的课题。从而,本发明人为了抑制上述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和基布标记而完成本发明。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具有包含亲水性纤维体并配置在湿纸侧的湿纸侧层和配置在挤压辊侧的机械侧层,同时在内部设置有基布,其为被密闭式牵引抄纸机使用、搬送上述湿纸用的传送带。
并且,上述基布通过将配置在上述湿纸侧的第1编织布和配置在上述挤压辊侧的第2编织布层积而构成。
上述第1编织布的特点在于,由纵向(MD方向)纱材和横向(CMD方向)纱材编织,上述MD方向纱材为复合纱,上述CMD方向纱材为吸水率小的材质的纱线。并且,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优选:上述复合纱由包含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短纤维纱(短纤纱)或长纤维纱(长丝纱)、或者将上述短纤维纱(短纤纱)和上述长纤维纱(长丝纱)捻合的混纺纱构成,并且上述CMD方向纱材为包含一种或多种从由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质的纱线。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第1编织布为一重编织,上述第2编织布为二重编织。作为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1编织布为二重编织,上述第2编织布为三重编织。作为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1编织布为一重编织,上述第2编织布为三重编织。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当为了提高将湿纸贴附于湿纸搬送用传送带而进行搬送的第1功能和在与下面工序间传递湿纸时顺利地使湿纸脱离的第2功能,利用针刺在该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湿纸侧层形成亲水性纤维体的情况,能够抑制由该亲水性纤维体的吸水作用引起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和基布标记。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了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密闭式牵引抄纸机的简要构成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截面图。
图5为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平面图。
图6为用于评价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性能的实验装置的简要构成图。
符号说明
1,1a,1b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2密闭式牵引抄纸机
10挤压辊
30亲水性纤维体
31湿纸侧层
32机械侧层
33,33a,33b基布
34第1编织布
35第2编织布
36纬纱
37表面
W湿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进行说明。
图1~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图1为使用了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密闭式牵引抄纸机的简要构成图。
如图1所示从纸的原料除去水分的密闭式牵引抄纸机(下面记载为抄纸机)2具有网部(未图示)、挤压部3和干燥部4。这些网部、挤压部3和干燥部4按照其工艺顺序沿着湿纸W的搬送方向(箭头B方向)配置。
湿纸W依次被传递到网部、挤压部3和干燥部4而被搬送。湿纸W在挤压部3被挤水后最终在干燥部4被干燥。湿纸搬送用传送带(下面记载为传送带)1设置在抄纸机2的挤压部3,用于在箭头B方向搬送湿纸W。
湿纸W分别被压毡5,6、传送带1、干燥部织物7支撑,在箭头B方向被搬送。这些压毡5,6、传送带1、干燥部织物7分别为环形的带状体,由导辊8支撑。
鞋型构件(shoe)9呈现与挤压辊10对应的凹状。鞋型构件9通过鞋型挤压用传送带11与挤压辊10构成挤压部12。
鞋型挤压机构13具有挤压辊10、设置在挤压辊10的上方(或下方)的鞋型构件9。鞋型挤压用传送带11配置在挤压辊10和鞋型构件9之间旋转移动。抄纸机2的挤压部3通过沿着湿纸W的搬送方向(箭头B方向)串联地排列配置多个鞋型挤压机构13而构成。
湿纸W从网部(未图示)传递到挤压部3后从压毡5传递到压毡6。随后,湿纸W通过压毡6被搬送到鞋型挤压机构13。
在挤压部12湿纸W在由压毡6和传送带1夹持的状态通过夹有鞋型挤压用传送带11的鞋型构件9和挤压辊10进行加压。其结果是湿纸W中的水分被挤出。
压毡6的透水性高,传送带1的透水性低。从而,在挤压部12湿纸W中的水分向压毡6移动。湿纸W这样由挤压部3挤水的同时表面变得平滑。
刚从挤压部12出来后由于急速从压力下释放,湿纸W、压毡6和传送带1的各体积发生膨胀。由于该膨胀和构成湿纸W的纸浆纤维的毛细管现象,会产生压毡6内的一部分水分向湿纸W移动的“再湿现象”。
但是,由于传送带1的透水性低,很少在其内部保持水分。从而,水分从传送带1向湿纸W移动的再湿现象几乎不会发生,传送带1有助于提高湿纸W的平滑性。
通过挤压部12的湿纸W通过传送带1在箭头B指示的方向被搬送。随后,湿纸W被真空辊14吸引,由干燥部织物7搬送到干燥部4进行干燥。
传送带1要求有积极地将刚从挤压部12出来的湿纸W贴附于传送带表面的第1功能。并且,传送带1还要求有在与下面程序(在此为干燥部4)之间传递湿纸W时顺利地使湿纸W从传送带1脱离(脱纸)的第2功能。
下面针对传送带1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传送带1的截面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1a(下面记载为传送带1a)的截面图,与图2相对应。图4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1b(下面记载为传送带1b)的截面图,与图2相对应。图5为传送带1,1a,1b的平面图。
在图1~图5中,传送带1,1a,1b具有规定的横向(CMD方向)尺寸,以在上面载置有湿纸W的状态向纵向(MD方向)移动。
传送带1,1a,1b具有包含亲水性纤维体30并配置在湿纸W侧的湿纸侧层31和配置在挤压辊10侧的机械侧层32。在传送带1,1a,1b内部设置有基布33,33a,33b。在基布33,33a,33b的两侧分别配置湿纸侧层31和机械侧层32,传送带1,1a,1b整体地形成层状。
这里,亲水性纤维体30中的“亲水性”是指吸引水分的性质和/或保持水分的性质。本发明中由JIS L0105(纤维制品的物理试验法通则)中记载的“标准含水率”表示“吸水性”的特性。
基布33,33a,33b通过将配置在湿纸W侧的第1编织布34和配置在挤压辊10侧的第2编织布35层积而构成。
并且,亲水性纤维体30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湿纸侧层31的表面37。在此,“露出”是指亲水性纤维体30在湿纸侧层31的表面37出现的状态,无论亲水性纤维体30是否从湿纸侧层31的表面37向外方突出。图5表示亲水性纤维体30在湿纸侧层31的表面37露出的状态的一例,但并不限于该状态。
对于传送带1,1a,1b,为了提高将湿纸W贴附于传送带1,1a,1b而进行搬送的第1功能和在与下面工序间传递湿纸W时顺利地使湿纸W脱离的第2功能,利用针刺在传送带1,1a,1b的湿纸侧层31形成亲水性纤维体30。
由于湿纸侧层31的湿纸侧毛层38由亲水性纤维体30构成,因此湿纸侧毛层38的吸水性高。并且,在湿纸侧毛层38中浸渍有高分子弹性体39,亲水性纤维体30的一部分露出在湿纸侧层31的表面37。
作为高分子弹性体39可以适宜使用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或者聚酰胺、聚芳酯、聚酯等热塑性树脂。
传送带1,1a,1b优选其通气性为零,但传送带1,1a,1b对于抄纸机2具有些许通气性也是较好的情况。此时,如果使用高分子弹性体39的浸渍量少、或者湿纸侧层31的表面37进行了研磨、或者内有连续气泡的高分子弹性体,可以发挥期望的通气性。
构成湿纸侧层31的湿纸侧毛层38和构成机械侧层32的机械侧毛层40由短纤维(人造短纤维)构成。对于湿纸侧毛层38使用亲水性纤维体30作为其人造短纤维。作为机械侧毛层40的人造短纤维使用标准含水率比亲水性纤维体30低的纤维。
湿纸侧毛层38通过针刺与基布33,33a,33b的湿纸侧络合一体化。机械侧毛层40与基布33,33a,33b的机械侧(挤压辊10侧)络合一体化。另外,作为使湿纸侧毛层38一体化的手段和使机械侧毛层40一体化的手段除了针刺以外还可以使用粘结剂和静电植毛等来进行。
亲水性纤维体30优选使用标准含水率4%以上的纤维体。具体地可以从由尼龙(标准含水率4.5%)、维尼纶(标准含水率5.0%)、醋酸酯(标准含水率6.5%)、人造丝(标准含水率11.0%)、高强度粘胶纤维(标准含水率11.0%)、铜氨纤维(标准含水率11.0%)、棉(标准含水率8.5%)、麻(标准含水率12.0%)、绢(标准含水率12.0%)、羊毛(标准含水率15.0%)等组成的亲水性纤维组中选择。在此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含水率。
使用标准含水率小于4.0%的纤维的情况来自湿纸W的水分不会被充分地保持,从而不能充分地发挥将湿纸W贴附于传送带1,1a,1b进行搬送的第1功能。
在后述的实施例、比较例中例示了对湿纸侧毛层38和机械侧毛层40使用人造纤维或尼龙纤维的情况。
作为亲水性纤维体30也可以使用对纤维表面实施了化学亲水处理的纤维体。具体地有进行了丝光处理加工、树脂加工、基于电离放射线照射的溅射、辉光放电加工等的纤维体。
另外,进行亲水处理的情况,当在实施了该亲水处理的单丝或复合纱的水分被调湿到4~5%的条件下与水的接触角为30度以下时,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并且,上述单丝或复合纱的水分百分率由(水/全体重量)×100的式子计算出。
在湿纸侧毛层38中浸渍高分子弹性体39并固化后,用砂纸或磨石等研磨湿纸侧毛层38的表面。在该研磨时为了防止亲水性纤维体30的纤维被细片化,亲水性纤维体30优选具有0.8g/dtex以上的强度。
其结果是亲水性纤维体30的至少一部分会露出在湿纸侧层31的表面37。从而,传送带1,1a,1b会发挥在将湿纸W传递到下面工序时顺利地使湿纸W脱离的第2功能。
在机械侧毛层40使用的纤维体41由亲水性比湿纸侧毛层38的亲水性纤维体30低即标准含水率低的纤维构成。具体地可以选择相对于亲水性纤维体30的标准含水率之差为4%以上的纤维。
与之不同的是,作为纤维体41可以从由标准含水率低的偏氟乙烯(标准含水率0%)、聚氯乙烯(标准含水率0%)、聚乙烯(标准含水率0%)、聚丙烯(标准含水率0%)、聚酯(标准含水率0.4%)、芳香族聚酰胺(标准含水率0.4%)、聚氨酯(标准含水率1.0%)、丙烯酸系(标准含水率2.0%)等构成的纤维组中选择。
由于机械侧毛层40与挤压辊10接触,可以将以耐磨耗性优异的尼龙纤维为主成分、与其他纤维混合的材料用于机械侧毛层40。
构成湿纸侧层31的湿纸侧毛层38的坪量优选适宜设定在50~1000g/m2范围,构成机械侧层32的机械侧毛层40的坪量优选适宜设定在0~600g/m2范围。
在此,本发明的基布通过将配置在湿纸侧的第1编织布34和配置在上述挤压辊侧的第2编织布35层积而构成,第2编织布35使湿纸搬送用传送带1,1a,1b具有机械强度,第1编织布34具有抑制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伸展和基布标记的功能。即,本发明的第1编织布34可抑制第2编织布35的基布标记,即湿纸侧毛层38由于亲水性纤维体30的吸水变得柔软,在挤压部加压时下布(第2编织布35)的接合形状被转印到湿纸。
本发明的第1编织布34由于MD方向纱材为复合纱可以减小CMD方向纱材的接合尺寸,并且具有分散、吸收挤压压力的功能,具有抑制(第2编织布35)的接合形状被转印到湿纸。另外,由于CMD方向纱材为吸水率小的材质的纱线,具有抑制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伸展的功能。
在图2~图4中基布33,33a,33b通过将第1编织布34和第2编织布35层积而构成。第1编织布34和第2编织布35为将MD方向纱材42和CMD方向纱材36编织而得到的编织布。
第1编织布34和第2编织布35具有一重编织、二重编织和三重编织中的任意一种组织。
第1编织布34由MD方向纱材42和CMD方向纱材36编织,上述MD方向纱材42为复合纱,上述CMD方向纱材36为吸水率小的材质的纱线。
在此,复合纱为短纤维纱(短纤纱)或长纤维纱(长丝纱)的任意一种,两者通过捻合、拉伸细纤维均可以维持纱线的粗度,使形状稳定,从而赋予强度和均匀性。
本发明中上述复合纱由包含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的一种或多种的短纤维构成。即,可以是包含上述材质的一种的复合纱,或者可以是对多种进行混合而形成的复合纱。或者,还可以是将短纤纱和长丝纱捻合的混纺纱。
另外,上述CMD方向纱材36为包含从由吸水率小的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的材质的纱线。这样,可以同时抑制构成湿纸侧毛层38的亲水性纤维体30的吸水作用引起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和基布标记。
对于基布33,33a,33b,作为第1编织布34和第2编织布35的组合的一例存在上布(第1编织布34)为一重编织,下布(第2编织布35)为二重编织的情况(图2)。并且,作为其他的例子存在上布(第1编织布34)为二重编织,下布(第2编织布35)为三重编织的情况(图3)。进而,作为另外的例子存在上布(第1编织布34)为一重编织,下布(第2编织布35)为三重编织的情况(图4)。
实施例
图6为评价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性能用的实验装置20的简要构成图。
实验装置20由形成挤压部PP的一对挤压辊PR,PR、被挤压辊PR,PR夹持的压毡PF、传送带1,1a,1b构成。
压毡PF和传送带1,1a,1b被多个导辊GR保持一定张力而支撑。压毡PF和传送带1,1a,1b通过挤压辊PR的旋转动作而移动。干燥部织物DF与压毡PF和传送带1,1a,1b同样形成环状,被导辊支撑而移动。
在实验装置20中湿纸W被载置于与挤压部PP相比位于更上游侧的传送带1,1a,1b上。湿纸W由传送带1,1a,1b搬送,通过挤压部PP后到达吸引辊SR。湿纸W通过吸引辊SR的吸引被传递到干燥部织物DF,通过干燥用滚筒(未图示)干燥而制纸。
实验通过实验装置20评价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性能。即,将制作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放入实验装置20中,观察移动时的传送带尺寸的变化以及由干燥部织物DF干燥的制纸的基布标记的状态,将其结果记载在表中。
(实施例1)
1.基布33:
上布(第1编织布34)为1/1一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1200dtex的尼龙的复合纱(短纤纱),CMD纱材为1200dtex的PET的单丝单纱),坪量200g/m2
下布(第2编织布35)为经二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C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坪量400g/m2
2.毛层:
湿纸侧毛层38通过针刺作为亲水性纤维体30的人造纤维形成,坪量600g/m2。机械侧毛层40通过针刺尼龙纤维形成,坪量250g/m2
3.高分子弹性体39的浸渍:
对如上所述形成的针刺后的毡的湿纸侧毛层以浸渍量500g/m2浸渍聚氨酯树脂后进行固化。
(实施例2)
1.基布33a:
上布(第1编织布34)为经二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1200dtex的尼龙的复合纱(长丝纱),CMD纱材为1200dtex的PET的单丝单纱),坪量400g/m2
下布(第2编织布35)为经三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C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单纱),坪量600g/m2
2.毛层:与实施例1相同。
3.高分子弹性体39的浸渍: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1.基布33b:
上布(第1编织布34)为1/1一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1200dtex的尼龙的复合纱(短纤纱),CMD纱材为1200dtex的PET的单纱),坪量200g/m2
下布(第2编织布35)为经三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C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单纱),坪量600g/m2
2.毛层:与实施例1相同。
3.高分子弹性体39的浸渍: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1)
1.基布:
上布(湿纸侧的编织布)为1/1一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1200dtex的尼龙的单丝捻纱,CMD纱材为1200dtex的尼龙的单丝单纱),坪量200g/m2
下布(辊侧的编织布)为经二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C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坪量400g/m2
2.毛层:与实施例1相同。
3.高分子弹性体的浸渍: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2)
1.基布:
上布(湿纸侧的编织布)为经二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1200dtex的尼龙的单丝捻纱,CMD纱材为1200dtex的PET的单丝单纱),坪量400g/m2
下布(辊侧的编织布)为经三重编织组织(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CMD纱材为尼龙的单丝捻纱),坪量600g/m2
2.毛层:与实施例1相同。
3.高分子弹性体的浸渍:与实施例1相同。
[表1]
Figure GPA00001049787600111
尺寸变化:实验后的尺寸相对移动实验前的尺寸(伸长率)
利用投影机观察:将实验后的制纸放置在投影机中进行透视观察。发现下布(第2编织布35)的接合形状的情况为存在基布标记。
根据使用实验装置20的实验,与比较例1~2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相比,实施例1~3的使用了基布33,33a,33b的传送带1,1a,1b即使在湿纸侧毛层设置作为亲水性纤维体的人造纤维,也可以抑制由该亲水性纤维体的吸水作用引起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及基布标记。
另外,对于比较例2尺寸变化小,但是由于发现基布标记,综合评价为不良。
即,比较例1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为2.0%,而实施例1~3的传送带1,1a,1b的传送带宽度的尺寸伸展为0.5~0.7%,可知得到抑制。
另外,由比较例1~2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得到的制纸出现基布标记,而实施例1~3的传送带没有发现基布标记,显现出本发明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下面相同)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意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形、添加等。
另外,各图中相同符号表示相同或等同部分。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可以适用于在构成密闭式牵引抄纸机的挤压部搬送湿纸的传送带。

Claims (9)

1.一种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具有包含亲水性纤维体并配置在湿纸侧的湿纸侧层和配置在挤压辊侧的机械侧层,同时在内部设置有基布,被密闭式牵引抄纸机使用来搬送所述湿纸;
所述基布通过将配置在所述湿纸侧的第1编织布和配置在所述挤压辊侧的第2编织布层积而构成;
所述第1编织布由纵向纱材和横向纱材编织,所述纵向纱材为复合纱,所述复合纱由短纤维纱(短纤纱)构成,或者为短纤维纱(短纤纱)与长纤维纱(长丝纱)捻合的混纺纱,所述横向纱材为吸水率小的材质的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复合纱由包含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短纤维纱(短纤纱)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复合纱为将包含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短纤维纱(短纤纱)与包含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长纤维纱(长丝纱)捻合的混纺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横向纱材为包含从由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质的一种或多种的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横向纱材为包含从由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质的一种或多种的纱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横向纱材为包含从由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酯和聚醚酮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质的一种或多种的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第1编织布为一重编织,第2编织布为二重编织。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第1编织布为二重编织,第2编织布为三重编织。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湿纸搬送用传送带,其中第1编织布为一重编织,第2编织布为三重编织。
CN2008801069191A 2007-09-18 2008-09-17 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90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1160 2007-09-18
JP2007241160 2007-09-18
PCT/JP2008/066717 WO2009038066A1 (ja) 2007-09-18 2008-09-17 湿紙搬送用ベル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9066A CN101849066A (zh) 2010-09-29
CN101849066B true CN101849066B (zh) 2012-06-27

Family

ID=4046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691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9066B (zh) 2007-09-18 2008-09-17 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82954B2 (zh)
EP (1) EP2206828B1 (zh)
JP (1) JP5571957B2 (zh)
CN (1) CN101849066B (zh)
WO (1) WO20090380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8011B2 (ja) * 2015-05-28 2018-03-20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湿紙搬送ベルト
CN107627670A (zh) * 2017-08-28 2018-01-26 芜湖润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纸护角毛坯板合成机
DE202018103522U1 (de) 2018-06-21 2018-09-14 Heimbach Gmbh & Co. Kg Bespannung für Papiermaschinen oder Zellstoffentwässerungsmaschinen sowie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CN117255706A (zh) 2021-03-17 2023-12-19 阿维夫有限责任公司 抗菌篮球网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426A (zh) * 2003-01-29 2004-08-11 �д�ë֯��ʽ���� 湿纸幅传送带
CN1629398A (zh) * 2003-12-15 2005-06-22 市川毛织株式会社 造纸用压榨毛毯以及造纸用压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5787B2 (ja) * 1999-03-24 2003-06-09 市川毛織株式会社 抄紙用プレスフェルト
JP4627137B2 (ja) 2003-03-19 2011-02-09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湿紙搬送用ベルト
JP4355524B2 (ja) 2003-06-30 2009-11-04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抄紙用フェルト
JP2006009207A (ja) * 2004-06-28 2006-01-12 Ichikawa Co Ltd 抄紙用フェ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063870A1 (ja) * 2005-11-30 2007-06-07 Yamauchi Corporation プレスベルト
JP5062815B2 (ja) 2006-11-01 2012-10-31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湿紙搬送用ベル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426A (zh) * 2003-01-29 2004-08-11 �д�ë֯��ʽ���� 湿纸幅传送带
CN1629398A (zh) * 2003-12-15 2005-06-22 市川毛织株式会社 造纸用压榨毛毯以及造纸用压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77971A 2004.10.07
JP特开2005-200819A 2005.07.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38066A1 (ja) 2009-03-26
JPWO2009038066A1 (ja) 2011-01-06
EP2206828B1 (en) 2015-04-08
EP2206828A1 (en) 2010-07-14
US20100282426A1 (en) 2010-11-11
EP2206828A4 (en) 2014-05-07
CN101849066A (zh) 2010-09-29
US8382954B2 (en) 2013-02-26
JP5571957B2 (ja)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7654B2 (en) Wet paper web transfer belt
JP4883629B2 (ja) 湿紙搬送用ベルト
JP2008133579A5 (zh)
JPH08337994A (ja) 細糸を含むベースファブリックを有するプレスフェルト
CN101849066B (zh) 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US6510873B2 (en) Press fabric with bundled yarn for pulp machine
US8262862B2 (en) Felt for papermaking
JP4524246B2 (ja) 湿紙搬送用ベルト
CN100372997C (zh) 湿纸幅传送带
CN101861430B (zh) 湿纸搬送用传送带
KR101514199B1 (ko) 다층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4540677B2 (ja) 製紙機械及びこれのためのプレスフェルトのプレスセクションにおけるペーパーウェブの脱水の改良
JP4081321B2 (ja) 製紙用フェ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71886B2 (ja) 抄紙用具
JP2012224968A (ja) 製紙用フェ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