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6830B -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6830B
CN101846830B CN201010128082XA CN201010128082A CN101846830B CN 101846830 B CN101846830 B CN 101846830B CN 201010128082X A CN201010128082X A CN 201010128082XA CN 201010128082 A CN201010128082 A CN 201010128082A CN 101846830 B CN101846830 B CN 101846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ured light
resistance
photoresistance
light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80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6830A (zh
Inventor
谢文仁
邱皓杰
庄英鸿
汤逢锦
Original Assignee
CPTF Optronics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PTF Optronics Co Ltd,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PTF Op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280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6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6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6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8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该方法在液晶显示器未组装前通过光阻的光穿透率及暗辉度来预先判断液晶显示器在组装完成后是否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并根据该判断适当调整光阻相关特性,从而可以防范组装后的液晶显示器产品出现暗态色偏现象,缩短了液晶显示器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暗态色偏的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组合而成。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数组(Array)基板、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基板以及设置于该数组基板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由于液晶层本身并不会发光,因此由背光模块提供显示影像时所需的光源,而彩色滤光片基板上主要包括红、蓝、绿三色光阻,用以将灰阶影像转换成彩色影像。
现有液晶显示器在完成组装后必须进行色相检查,其目的在于确认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表现是否呈现暗态(Off State)色偏(Color Shift)现象或亮态(On State)色偏现象。由于色相检查属于组装后的产品特性确认,因此必须在液晶显示器与背光模块组装完成后才能进行色相检查,并根据结果进一步判定是否需要进行改善。
参照图1,图1是表示现有液晶显示器的色相检查流程图。步骤S100中,制作红、蓝、绿三色光阻。步骤S110中,将红、蓝、绿三色光阻制作于彩色滤光片基板上。步骤S120中,组装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数组基板并设置液晶层于两者之间,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步骤S130中,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组装成液晶显示器。步骤S140中,对液晶显示器进行色相检查,确认外观是否有暗态色偏现象,若否,则可进行步骤S150,将组装好的液晶显示器交给客户端;若是有暗态色偏的现象,经厘清后为彩色滤光片基板的问题,则回步骤S100,需重新制作红、蓝、绿三色光阻,并重复步骤S110至步骤S140,直到没有暗态色偏现象发生为止。
由此可见,当暗态色偏现象无法解决且问题来源为彩色滤光片时,按照现有液晶显示器的色相检查流程必须不断重复步骤S100至步骤S140,拖延了液晶显示器的开发时间。由于现在对液晶显示器机种开发的需求日渐提升,若能在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组装前事先预估组装完成后的色相,避免暗态色偏现象发生,便可缩短机种的开发时程,降低需要重制的风险。
因此需要对上述液晶显示器必须在组装后才能进行色相检查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该方法能在液晶显示器未组装前预先判断组装后是否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并根据该判断适当调整光阻相关特性,从而缩短机种的开发时程,降低需要重制的风险。。
本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包括:
预设第一默认值以及第二默认值;
提供第一色光阻、第二色光阻以及第三色光阻,其中该第一色光阻为基础,并以该第二色光阻以及该第三色光阻搭配出各种颜色;
分别涂布该第二色光阻以及该第三色光阻于复数个玻璃基板上,以得到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第三色单色试片;
量测该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该第三色单色试片,以得到该第二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并将该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该第三色单色试片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该第二色光阻暗辉度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
计算该第二色光阻的光穿透率、该第二色光阻的暗辉度、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是否符合下列该第一默认值以及该第二默认值的范围:
Figure BDA00000200761300021
如不符合上述范围,需重新设定该第二色光阻的穿透率、该第二色光阻的暗辉度、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中的至少一者,以符合上述范围。
本发明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能够在液晶显示器未组装前通过光阻的光穿透率及暗辉度来预先判断液晶显示器在组装完成后是否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而不用像现有技术必须组装完成后才能知道是否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从而缩短了机种的开发时程,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器的色相检查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流程图;
图3是验证14种不同液晶显示器是否符合公式(1)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目前液晶显示器在显示彩色影像时,是以绿色为基础并以红色、蓝色搭配出各种颜色,因此红色及蓝色对于搭配后的颜色具有较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液晶显示器组装完成后发生暗态偏红现象或暗态偏蓝现象,即两者对色偏的影响大于绿色。本实施例利用上述红色、蓝色对色偏的影响大于绿色的特性,通过适当定义红色光阻、蓝色光阻的特定光学特性(将于稍后详述)需符合的范围,使得液晶显示器在未组装完成前即能对色偏加以控制、调整,从而避免发生暗态色偏现象。
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200中,预设第一默认值以及第二默认值,以作为后续特定光学特性需符合的范围依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默认值为2.5,第二默认值为10。
在步骤S210中,提供一红色光阻、一蓝色光阻以及一绿色光阻,其中该液晶显示器是以绿色光阻为基础并以红色光阻以及蓝色光阻搭配出各种颜色,且该红色光阻以及该蓝色光阻是依照不同开发机种的色度规格所设计。
在步骤S220中,分别涂布红色光阻和蓝色光阻于复数个玻璃基板上,以得到一红色单色试片和一蓝色单色试片,其中该复数个玻璃基板是由透光的材质制成,其表面未制作任何组件。
步骤S230中,利用色度量测机对红色单色试片以及蓝色单色试片进行单色光特性量测,以得到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且利用对比机对红色单色试片以及蓝色单色试片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红色光阻的暗辉度和蓝色光阻的暗辉度。通常而言,对比机具有偏光片,当分别对红色单色试片以及蓝色单色试片进行对比分析时,偏光片透光时量测的辉度为亮辉度,偏光片不透光时量测的辉度为暗辉度。
步骤S240中,计算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红色光阻的暗辉度、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蓝色光阻的暗辉度是否符合下列范围,如符合下列范围,进行步骤S260,如不符合下列范围,则进行步骤S250:
Figure BDA00000200761300031
为便于说明,将公式(1)中的比值称为“色光阻比值”。
步骤S250中,重新设定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红色光阻的暗辉度、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蓝色光阻的暗辉度中的至少一者,以符合上述的范围,再依据重新设定的光穿透率、暗辉度重新制作新的红色光阻及蓝色光阻,并利用新的红色光阻及蓝色光阻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当色光阻比值高于10时,此时需使比值降低,可采用的方式例如降低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或暗辉度、或是增加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或暗辉度。当色光阻比值低于2.5时,此时需增加该比值,可采用的方式例如增加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或暗辉度、或是降低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或暗辉度。
步骤S260中,利用符合上述范围的红色光阻以及蓝色光阻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
参照图3,图3是验证14种不同液晶显示器是否符合公式(1)的图示。图3中编号1至10是分别代表10组不同红色、蓝色及绿色光阻的设计,利用色度量测机分别测得该10组红色、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利用对比机分别得到该10组红色、蓝色光阻的暗辉度,计算色光阻比值(亦即
Figure BDA00000200761300041
),从图中可知,编号1至10各组的色光阻比值皆介于2.5至10之间。然后利用编号1至10各组的红色、蓝色及绿色光阻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并将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数组基板、背光模块组装为液晶显示器后,色相检查的结果未发生暗态色偏现象,与本发明根据公式(1)判断不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的结果相符。
图3中编号11和编号12是分别代表两组不同红色、蓝色及绿色光阻的设计,利用色度量测机得到编号11的红色、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利用对比机得到红色、蓝色光阻的暗辉度,计算色光阻比值(亦即
Figure BDA00000200761300042
),从图中可知色光阻比值高于10,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公式(1)判断该组光阻设计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然后利用编号11该组红色、蓝色及绿色光阻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并将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数组基板、背光模块组装为液晶显示器后,色相检查的结果的确发生暗态偏红现象,与本发明根据公式(1)判断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的结果相符。为改善编号11造成的暗态偏红现象,须使色光阻比值降低,编号12是根据编号11的光阻重新设计,其中编号12的红色光阻的暗辉度低于编号11的红色光阻的暗辉度,而编号12的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与编号11的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相同,编号12的蓝色光阻、绿色光阻分别与编号11的蓝色光阻、绿色光阻相同,最后编号12该组光阻设计得到的色光阻比值介于2.5至10之间,然后利用编号12该组的红色光阻、蓝色光阻及绿色光阻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并将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数组基板、背光模块组装为液晶显示器后,色相检查的结果不再发生暗态偏红现象,即根据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重新设计后确能避免暗态偏红现象发生。要说明的是,其它降低色光阻比值的方式还包括降低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增加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或蓝色光阻的暗辉度,且可同时调整至少一种以上参数。
图3中编号13和编号14分别代表两组不同红色、蓝色及绿色光阻的设计,利用色度量测机测得编号13的红色、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利用对比机得到红色、蓝色光阻的暗辉度,计算色光阻比值(亦即
Figure BDA00000200761300043
),从图中可知色光阻比值低于2.5,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公式(1)预测该组光阻设计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然后利用编号13该组红色、蓝色及绿色光阻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并将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数组基板、背光模块组装为液晶显示器后,色相检查的结果的确发生暗态偏蓝现象,与本发明根据公式(1)判断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的结果相符。为改善编号13造成的暗态偏蓝现象,须使色光阻比值提高,编号14是根据编号13之光阻重新设计,其中编号14的红色光阻其暗辉度高于编号13的红色光阻的暗辉度,而编号14的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与编号13的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相同,编号14的蓝色、绿色光阻也与编号13的蓝色、绿色光阻相同,最后编号14该组光阻设计得到的色光阻比值介于2.5至10之间,然后利用编号14该组的红色光阻、蓝色光阻及绿色光阻制作彩色滤光片基板,并将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数组基板、背光模块组装为液晶显示器后,色相检查的结果不再发生暗态偏蓝现象,即根据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重新设计后确能避免暗态偏蓝现象发生。要说明的是,其它增加色光阻比值的方式还包括增加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降低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或蓝色光阻的暗辉度,且可同时调整至少一种以上参数。
本实施例是利用红色、蓝色光阻的单色特性来预测光阻在制作于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并与数组基板及背光模块组装后,是否会发生暗态色偏的检测方法,其将暗态偏红或暗态偏蓝的色相异常问题以数值来表现,当色光阻比值介于2.5至10之间时,则组装完成后不会发生暗态色偏现象,当色光阻比值低于2.5或高于10时,适当调整红色光阻的光穿透率、红色光阻的暗辉度、蓝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蓝色光阻的暗辉度中的至少一者,使色光阻比值介于2.5至10之间,可避免后续组装完成后发生暗态色偏现象。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如以蓝色为基础并以红色、绿色搭配出各种颜色,此时可适当设定红色光阻、绿色光阻之光穿透率及暗辉度,使其比值介于一特定范围,以达到预先防范暗态色偏现象的目的。又,如以红色为基础并以蓝色、绿色搭配出各种颜色,此时可适当设定蓝色光阻、绿色光阻之光穿透率及暗辉度,使其比值介于另一特定范围,同样能达到预先防范暗态色偏现象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设第一默认值以及第二默认值;
提供第一色光阻、第二色光阻以及第三色光阻,其中该第一色光阻为基础,并以该第二色光阻以及该第三色光阻搭配出各种颜色;
分别涂布该第二色光阻以及该第三色光阻于复数个玻璃基板上,以得到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第三色单色试片;
量测该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该第三色单色试片,以得到该第二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并将该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该第三色单色试片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该第二色光阻暗辉度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
计算该第二色光阻的光穿透率、该第二色光阻的暗辉度、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是否符合下列该第一默认值以及该第二默认值的范围:
第一默认值≤色光阻比值=                                               
Figure 201010128082X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第二默认值;如不符合上述范围,需重新设定该第二色光阻的穿透率、该第二色光阻的暗辉度、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中的至少一者,以符合上述范围;
当该第一色光阻为一绿色光阻、该第二色光阻为一红色光阻以及该第三色光阻为一蓝色光阻时,该第一默认值为2.5且该第二默认值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色光阻比值低于该第一默认值时,重新设定的步骤包括:
增加该第二色光阻的光穿透率、增加该第二色光阻的暗辉度、降低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降低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色光阻比值高于该第二默认值时,重新设定的步骤包括:
降低该第二色光阻的光穿透率、降低该第二色光阻的暗辉度、增加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增加该第三色光阻的暗辉度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色光阻的光穿透率以及该第三色光阻的光穿透率是分别对该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该第三色单色试片进行单色光特性量测而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色度量测机进行单色光特性量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对比机对该第二色单色试片以及该第三色单色试片进行对比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玻璃基板是由透光的材质制成。
CN201010128082XA 2010-03-19 2010-03-19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6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8082XA CN101846830B (zh) 2010-03-19 2010-03-19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8082XA CN101846830B (zh) 2010-03-19 2010-03-19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830A CN101846830A (zh) 2010-09-29
CN101846830B true CN101846830B (zh) 2012-08-22

Family

ID=4277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80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6830B (zh) 2010-03-19 2010-03-19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6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032B (zh) * 2015-12-15 2019-03-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显示装置的色偏状况的方法
CN111427235A (zh) * 2020-04-29 2020-07-1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刻胶材料、彩色滤光片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4568B2 (ja) * 2001-10-02 2005-07-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強度変調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光量変調装置
JP4857945B2 (ja) * 2006-06-21 2012-0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組立体
TWI382257B (zh) * 2008-07-30 2013-01-11 Chimei Innolux Corp 液晶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830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9189B (zh) 缺陷检测装置、缺陷修复装置、缺陷检测方法
CN101916005B (zh) 显示装置
CN102158727B (zh) 手机摄像头色彩还原性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5676495B (zh) 检测单元、阵列基板、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EP3617688A1 (en) Colorimetry calculation method for display and chrominance calculation method
CN106292014A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底色色差的测试方法
CN105388165A (zh) 偏光膜的缺陷监控方法
CN101846830B (zh) 液晶显示器色偏的改善方法
CN103196653A (zh) 一种光源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0570690C (zh) Led动态背光源控制算法
CN102654594B (zh) 一种半透半反式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4882822A (zh) 伽马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26033B (zh) 检测透光基板透过率的方法及装置
US10254594B2 (en) Liquid crystal drop fill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4511437B (zh) 一种led器件分光方法及系统
WO2022183807A1 (zh) 用于确定偏光片目标参数的方法及装置、偏光片及调试系统
CN110290616A (zh) Led校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373535A (zh) 一种屏幕颜色矫正方法及终端
CN114170960B (zh) 一种硅基OLED微显示屏的定制Gamma校正方法
EP2372650B1 (en) Method for mura effect level measurement of a display
TWI412794B (zh) 液晶顯示器色偏之改善方法
CN107643625A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设备
Warner Spot the difference
CN100596166C (zh) 白平衡的白点判断方法与校正方法
CN104637834A (zh) 数据线合格性测试方法和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7

Owner name: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PTF OP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6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50015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O: TAIWAN,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7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oyuan bade city Taiwan Peace Road No. 1127

Patentee after: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Address before: 350015 No. 1 Xingye Road, Mawei Science Park,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CPTF Op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