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3229B - 捕捞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捕捞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3229B
CN101843229B CN 200910129536 CN200910129536A CN101843229B CN 101843229 B CN101843229 B CN 101843229B CN 200910129536 CN200910129536 CN 200910129536 CN 200910129536 A CN200910129536 A CN 200910129536A CN 101843229 B CN101843229 B CN 101843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od
net device
catching net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295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3229A (zh
Inventor
吕丁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O 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TO 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O 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TO 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295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3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3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3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3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3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捞网装置,该捕捞网装置包括杆体,其一端通过环框部支持网部;其中所述环框部包括:三向连结构件,其具有连接在所述杆体上的连接端和向相反方向分支而形成的一对相反方向的支持端,且在所述支持端的内部分别形成活节轴承部;一对挠杆,其分别穿设在所述网部的开口部上,所述一对挠杆的一端各通过球关节分别枢设在所述活节轴承部中,可相对于所述杆体收折在一起;并且所述一对挠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对连接杆可挠曲地连接在一起,能相对于所述杆体展开形成环框部。使用时所述网部可迅速展开,不使用时能折叠卷收,携带方便且不占空间。

Description

捕捞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捞网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使用时网部可迅速展开,不使用时能折叠卷收从而携带方便的捕捞网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捕捞网由于体积庞大,对于进行休闲活动例如钓鱼或标本采集的人而言,携带非常不方便。为了改善传统捕捞网的缺点,已知有许多相关文献被提出例如图11和图11a所示的中国台湾第281000号文献揭示的一种“鱼捞网框架结构改良”,其主要包括横断成方形的框架主体30’,在顶部和底部上分别形成有凸肋部,以加强该框架主体30’的承受力。其中,该框架主体30’由三个圆弧段33’、34’、35’所构成,在该第一圆弧段33’、第二圆弧段34’及第三圆弧段35’之间的端部上分别结合一个连接部36’,该连接部36’彼此之间各形成一个互补迭合的连接面37’,且分别通过铆钉C’铆合在一起。在该第一圆弧段3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38’,从该连接部38’侧面向径外方向伸设有螺栓39’;及,该第三圆弧段35’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41’,在此连接部41’的外侧对应形成一个承接部42’与穿孔,用来承接该连接部38’且使该螺栓39’穿过该穿孔,并与杆体45’结合在一起。如此,构成一个用来支持网部44’且可折收的鱼捞网框架30’。
上述公开的内容虽然能达到缩小体积的目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所述三个圆弧段33’、34’、35’受该网部44’开口的限制,只能从圆形缩小至椭圆形,其缩小的体积非常有限。该三个圆弧段33’、34’、35’若要完全折合,则必须再与该网部44’脱离。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其组装时也必须要多费一翻工夫,其使用的方便性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捞网装置,该捕捞网装置能够改善传统捕捞网体积庞大和携带不方便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捕捞网装置包括杆体,其一端具有握把部,另一端通过环框部支持网部。其中,所述环框部又包括三向连结构件,其具有连接在所述杆体的端部上的连接端和一对向相反方向分支而形成的相反方向的支持端,且在其内部分别形成活节轴承部。一对挠杆,分别穿设在所述网部的开口部上,其一端各通过一球关节分别枢设在所述活节轴承部中,可相对于所述杆体收折在一起,另一端通过一对连接杆可挠曲地连接在一起,能相对于所述杆体展开成环框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捕捞网装置在折收状态下,所述一对挠杆能与杆体平行并排,并与所述网部卷收成一束,携带方便且不占空间。当使用时,所述一对挠杆可迅速挠曲地连接在一起,展开成环框部来支撑网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环框部可由例如碳纤等所构成,不但重量轻且结构坚韧,所述一对挠杆横截面成椭圆形,其长轴线方向与所述网部承重方向一致,其短轴线方向则与所述环框部挠曲的方向一致;因此,所述挠杆容易弯曲,且能以最小截面积承受最大的重量,此为本发明另一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实施例的立面图,其中显示网部成折叠状态。
图2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实施例的另一立面图,其中显示网部成展开状态。
图2a为图2中2a-2a向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2b为图2中圆圈标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向连接构件和摇臂成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其中省略其它构件。
图4为本发明的三向连接构件的剖面图。
图4a为三向连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4b为三向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4c为三向连接构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摇臂的仰视图。
图5a为图5中5a-5a向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成分离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其它构件已经省略。
图6a为图6中6a-6a向的局部视图。
图7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网部已经省略。
图8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使用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其它构件已经省略。
图9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的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三向连接构件与杆体的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1a为现有技术,其为中国台湾第281000号文献公开的“鱼捞网框架结构改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特点作进一步地说明,该实施例仅为较佳代表的范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通过参考附图结合下列详细说明以便获致最好的理解。
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的捕捞网装置1包括杆体10,例如至少包含一段可伸缩的伸缩杆10a,其一端具有握把部11,另一端通过环框部20用来支持网部30。其中,该环框部20又包括:
三向连结构件21,其具有连接在所述杆体10上的连接端210和向相反方向分支而形成的一对相反方向的支持端211,在该支持端211的内部分别形成活节轴承部212。一对挠杆23,分别穿设在所述网部30的开口部31上,其一端各通过一球关节221分别枢设在所述活节轴承部211中,可相对于所述杆体10收折在一起,另一端通过一对连接杆24可挠曲地连接在一起,能相对于所述杆体10展开成环框部20。
如图3至图4c所示,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成中空的T字形结构,可由例如碳纤等所制成,其具有连接在所述杆体10的端部上的连接端210和向相反方向分支而形成的一对相反方向的支持端211。在所述支持端211的外侧端分别形成一个向侧面方向和连接端210方向开放的收容部213,其内侧端各形成一个分隔的活节轴承部212。
本发明的捕捞网装置1还包括一对摇臂22,其分别为于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支持端211与挠杆23之间。所述摇臂22可由例如碳纤等制成,其一端为连接端220,具有一孔2201,承接所述挠杆23的一端,另一端形成球关节221,枢设在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的活节轴承部212中。所述挠杆23可由例如碳纤等制成,其横截面成椭圆形,并包含长轴线L 1和短轴线L2(如图2a所示),所述长轴线L1方向与所述网部30承重方向一致,所述短轴线L2方向则与所述环框部20挠曲的方向一致,使所述挠杆23容易弯曲且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
请再参考图4和图5,根据本发明,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的收容部213,其横截面成U字形,其宽度大于活节轴承部212横截面的宽度,并且在活节轴承部212和收容部213之间形成一开槽214并向所述连接端210的外壁延伸(成如图4a所示)。在所述球关节221同一端的内侧,对应于所述活节轴承部212与所述收容部213之间的开槽214,所述摇臂22上形成有一个直径略小于所述开槽214宽度的颈部222,使所述摇臂22可沿此开槽214枢转自如(如图8所示)。所述开槽214向三向连结构件21连接端210的侧壁延伸,并分别在此侧壁上形成一个略大于所述球关节221直径的圆孔215,以使所述摇臂22的球关节221通过此圆孔215进入活节轴承部212中。
在所述摇臂22的颈部222的内侧形成一个直径略小于所述收容部213横截面的宽度的圆轴段223,并且在所述圆轴段223的内侧还形成一个横截面成矩形的方轴段224(如图5a所示),所述方轴段224的横截面与所述收容部213的矩形横截面相对应。从所述方轴段224向连接端220方向逐渐形成横截面与所述挠杆23一致的椭圆形,且径围由大逐渐变小,所述挠杆23嵌入此连接端220的深度大于所述摇臂22长度的1/3,使所述连接端220能随着挠杆23挠曲的方向挠曲。另外,在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的收容部213的顶壁上,形成一个凸出的定位键2131,所述摇臂22在圆轴段223的圆周180度角的方位上各形成一个对应的定位槽225、225’,所述定位槽225、225’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挠杆23短轴线L2方向一致,当所述环框部20展开时所述定位键2131能嵌入其中一个定位槽225、225’中定位。
参考图6,本发明的所述连接杆24包含第一连接杆24a和第二连接杆24b,其可由例如碳纤等制成,分别连接在所述挠杆23相对于摇臂2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24a和第二连接杆24b,的一端为连接端240,其具有孔2401,用于承接在挠杆23的一端,另一端分别具有突销241和嵌接孔242,两者可嵌接在一起,所述突销241及嵌接孔242成对应的两段式,能确保所述挠杆23在挠曲的状态下端部不会脱落。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4a及第二连接杆24b面向环框部20外侧的侧面的定点上,各设有一个T型槽243,用来固定所述网部30的开口部31的端部(如图2b所示),并使网部30在折叠卷收的状态下所述端部仍然能保持定位(如图1所示)。
再如图4c所示,在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的两支持端211之间形成一个面向展开时的环框部20方向的开口部216,在此开口部216中配置一个LED灯217。所述杆体10的握把部11内除了设有储备电源之外,还配置一个如通过公知的有线或无线方式控制此LED灯217明灭的开关12,从而使夜间使用时能向所述环框部20(即网部30的开口)投射光源。
图7至图9所示的为所述网部30展开的步骤。根据本发明,所述网部30在折叠卷收的状态下,其开口部31分别穿设在所述一对挠杆23上,端部则固定在上述T型槽243中。使用时,先将所述一对挠杆23朝相对方向挠曲,使第一连接杆24a和第二连接杆24b嵌接在一起(如图7中附图标记①所示);再将此端向三向连接构件21方向推挤,使所述一对挠杆23挠曲成环框部20(如图7中附图标记②所示);最后,将所述环框部20以三向连接构件21为轴心旋转180度(或者以三向连接构件21为轴心将所述杆体10旋转180度亦相同),使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收容部213顶壁上的定位销2131,分别嵌入所述对摇臂22圆轴段223上的定位槽225中定位(如图7中附图标记③所示),所述网部30即迅速展开完成(如图2所示);所述网部30可通过伸缩杆10a向远程延伸。相反地,在不使用时,所述网部30可循上述相反的顺序折叠卷收(如图1所示)。
另外,本发明的三向连接构件21与杆体10的连接方式除了采用一般的螺合结构之外,如图10所示,所述杆体10的一端形成一个榫销101,在所述三向连接构件21的连接端210的内侧对应形成一个榫槽210a,且通过插销218将两者串接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捕捞网装置使用时网部可迅速展开,不使用时能折叠卷收,其携带方便且不占空间,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局限本发明实施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价变化和修饰,仍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捕捞网装置(1),其包括杆体(10),该杆体(10)的一端具有握把部(11),另一端通过环框部(20)支持网部(30);其中所述环框部(20)包括:
三向连结构件(21),其具有连接在所述杆体(10)的一端上的连接端(210)和一对向相反方向分支而形成的相反方向的支持端(211),且在每一支持端(211)的外侧端形成一个向侧面方向和连接端(210)方向开放的收容部(213),每一支持端(211)的内侧端形成一个分隔的活节轴承部(212),该收容部(213)的顶壁上形成一个定位键(2131);
一对摇臂(22),各摇臂(22)的一端包含一圆轴段(223)及在此端部上形成一球关节(221)枢设在每一活节轴承部(212)中,可相对于该三向连结构件(21)转动,且在该圆轴段(223)的定点上形成一个与该收容部(213)的定位键(2131)相对应的定位槽(225);各摇臂(22)的另一端为连接端(220),该连接端(220)设置有孔(2201);
一对挠杆(23),各挠杆(23)的一端连接在每一摇臂(22)连接端(220)的孔(2201)中,各挠杆(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a)和第二连接杆(24b);该对挠杆(23)穿设在该网部(30)的开口部(31)中,能相对于该杆体(10)可挠曲地展开,且通过该第一连接杆(24a)和第二连接杆(24b)连接成一环框部(20),及在该第一连接杆(24a)及第二连接杆(24b)面向环框部(20)外侧的侧面定点上,各设有一个T型槽(243)用于固定该网部(30)的开口部(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捞网装置(1),其中所述挠杆(23)的横截面成椭圆形,其具有长轴线(L1)和短轴线(L2),所述长轴线(L1)的方向与所述网部(30)承重方向一致,所述短轴线(L2)的方向则与所述环框部(20)挠曲的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捞网装置,其中在所述活节轴承部(212)与所述收容部(213)之间形成开槽(214),对应于所述开槽(214),在所述球关节(221)同一端的内侧,摇臂(22)具有一个直径略小于所述开槽(214)的宽度的颈部(2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捞网装置,其中所述开槽(214)向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的连接端(210)的侧壁延伸,并分别在该侧壁上形成一个略大于所述球关节(221)的直径的圆孔(2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捞网装置,其中该摇臂(22)在该圆轴段(223)的内侧形成一个横截面为U字形的方轴段(224),该方轴段(224)的横截面对应于所述收容部(213)的U形横截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捞网装置(1),其中在所述三向连结构件(21)的两支持端(211)之间形成一个面向展开时的环框部(20)方向的开口部(216),在该开口部(216)中配置一个LED灯(217);并且,所述杆体(10)的握把部(11)上设有一个开关(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捞网装置,其中所述杆体(10)的一端形成一个榫销(101),在所述三向连接构件(21)的连接端(210)的内侧形成一个榫槽(210a),该榫槽(210a)与所述榫销(101)相对应,且通过一插销(218)将两者串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捞网装置,其中所述杆体(10)至少包含一段可伸缩的伸缩杆(10a)。
CN 200910129536 2009-03-26 2009-03-26 捕捞网装置 Active CN101843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29536 CN101843229B (zh) 2009-03-26 2009-03-26 捕捞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29536 CN101843229B (zh) 2009-03-26 2009-03-26 捕捞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3229A CN101843229A (zh) 2010-09-29
CN101843229B true CN101843229B (zh) 2013-01-23

Family

ID=42768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29536 Active CN101843229B (zh) 2009-03-26 2009-03-26 捕捞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3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917A (zh) * 2013-08-27 2013-12-1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改良式浮游生物采集网
CN108184777A (zh) * 2018-03-09 2018-06-22 河北夏洛特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手持式抄网
CN111802341B (zh) * 2020-06-01 2022-04-05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旋转式捕捞装置及捕捞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1246U (zh) * 1986-03-14 1987-01-07 郭万锁 折叠式鱼抄网
CN2092864U (zh) * 1991-05-28 1992-01-15 史贵仙 折叠抄网网架
CN2776048Y (zh) * 2004-12-27 2006-05-03 姜波 袖珍折叠抄网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1246U (zh) * 1986-03-14 1987-01-07 郭万锁 折叠式鱼抄网
CN2092864U (zh) * 1991-05-28 1992-01-15 史贵仙 折叠抄网网架
CN2776048Y (zh) * 2004-12-27 2006-05-03 姜波 袖珍折叠抄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3229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4368B2 (en) Removably mountable roof frame for use with an expandable canopy
CN101843229B (zh) 捕捞网装置
US10227792B2 (en) Tent having enhanced tent top
CN206654162U (zh) 船用顶棚
CN100515856C (zh) 折叠自行车
US20090255166A1 (en) Hand net
AU2019246877A1 (en) Foldable tent comprising two umbrella structures
US8567424B2 (en) Tent and tent frame
CN205012750U (zh) 快速折叠的篷架
CN202588579U (zh) 伞布可倾斜的遮阳伞
CN201786077U (zh) 用于帐篷上的顶棚架装置
TWM345198U (en) Foldable lamp housing
US20050269851A1 (en) Pendulous support
CN208080688U (zh) 一种易折叠收纳的遮阳罩
CN201474367U (zh) 帐篷稳固支架结构
KR101484682B1 (ko) 파라솔 장치
CN208088953U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车顶帐篷
CN110247150B (zh) 一种基于主轴的可展开卫星天线桁架结构
CN207202598U (zh) 一种可折叠展示架
CN213205178U (zh) 一种支撑支架及其帐篷
CN104414401A (zh) 一种晾衣架
CN212199720U (zh) 一种快速折叠衣架
CN217631665U (zh) 一种帐篷支撑件及帐篷
CN220220800U (zh) 一种折叠拖车的侧框结构
CN102051999A (zh) 旅游帐篷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