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9824A - 吸取装置及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取装置及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9824A
CN101839824A CN201010135909.XA CN201010135909A CN101839824A CN 101839824 A CN101839824 A CN 101839824A CN 201010135909 A CN201010135909 A CN 201010135909A CN 101839824 A CN101839824 A CN 101839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zzle
ozzles
leading sec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59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村佳名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39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8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1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alignment of the transfer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01N33/491Blood by separating the blood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3Quality control, feedback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2035/1025Fluid level sen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65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 G01N35/1067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for transfer to or from containers having different spacing
    • G01N2035/1069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for transfer to or from containers having different spacing by adjusting the spacing between multiple probes of a single transferring hea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65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 G01N2035/1076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plurality or independently movable hea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取装置及利用该吸取装置的分析装置。在吸取装置中,管嘴(15a)、(15b)分别具有作为流路的细孔,并且该流路在前端部附近向外部开放。臂(14)以能够使管嘴(15a)、(15b)的前端部相对于试样容器(11)在插拔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使管嘴(15a)、(15b)的各自的前端部同时位于试样容器(11)内的方式支撑管嘴(15a)、(15b)。臂移动机构(121a)以及管嘴移动机构(121b)分别移动管嘴(15a)、(15b),以使管嘴(15a)、(15b)的前端部都在上述插拔方向上移动。特别是管嘴移动机构(121b)能够改变管嘴移动机构(121b)的前端部在上述插拔方向上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吸取装置及分析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9年3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63250号,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取装置和分析装置,该吸取装置将收容在容器中的血液等的液状物所包含的血浆成分以及血球成分等物质从上述容器中吸取出来,该分析装置根据利用该吸取装置吸取出的物质来分析液状物的性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使用血液分析装置来进行血液分析时,从进行离心分离之后的真空采血管直接取样的案例逐渐增多。此外,存在使用加入抗凝固剂的真空采血管来测定分层血球(血球分画)中的成分的情况(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288220号公报)。
这样,在分别分析全血中的血浆成分与血球成分的情况下,需要从全血中分别吸取血浆成分与血球成分。
对于这样的情况,以往是从收容在容器中的血浆成分与血球成分为相分离(相分離)的状态的全血中,使用一根管嘴(nozzle)分两次分别吸取血浆成分及血球成分。但是,由于使用一根管嘴来分别吸取血浆成分以及血球成分,对于一个被检测体必须重复进行两次由吸取、排出及清洗构成的周期。因此,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对血浆成分及血球成分的分别吸取。此外,在管嘴的清洗不充分的情况下,存在残留在管嘴上的一种成分混入另一种成分中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减少各种物质的混入的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分别吸取液状物中所含的多种物质。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吸取装置用于对收容在容器中的液状物中所含的物质进行吸取,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管嘴,该多个管嘴各自具有流路,并且该流路在管嘴的前端部附近向外部开放;一个支撑构件,以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相对于上述容器在插拔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同时位于上述容器内的方式支撑上述多个管嘴;移动单元,分别移动上述多个管嘴以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全都向上述插拔方向移动,还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在上述插拔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吸取装置用于对收容在容器中的液状物中所含的物质进行吸取,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管嘴,该多个管嘴各自具有流路,并且该流路在管嘴的前端部附近向外部开放;一个支撑构件,以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同时位于上述容器内、并且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向上述液状物的进入深度相互不同的方式固定地支撑上述多个管嘴;移动单元,移动上述支撑构件,以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相对于上述容器在插拔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分析装置具有上述第一或第二方法的吸取装置和分析单元,该分析单元根据上述吸取装置所具有的多个管嘴中的各个管嘴从上述容器吸取的物质来分析关于上述液状物的各种不同的性质。
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和优点将在下述说明中陈述,部分内容能够从说明中明显推导出来,或者能够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得出。并且,根据在下文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能够了解和获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所举例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概要说明和下面给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一起,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样本部、试剂部及反应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探头单元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与图3中的管嘴以及探针连接的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图1中的系统控制部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2中的臂的追加下降结束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利用管嘴移动机构使管嘴下降停止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图1中的探头单元的在第二的实施方式中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1中的系统控制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那样,自动分析装置100包括测定部110、分析控制部120、分析数据处理部130、输出部140、操作部150以及系统控制部160。
测定部110还包括样本部111、试剂部112及反应部113。样本部111管理每个测定项目的校正器(calibrator)和从被检测体采集的试样(样本)。试剂部112管理用于与对应于测定项目的样本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反应部113对样本与试剂的反应液进行对应于测定项目的测定。反应部113将表示关于校正器的测定结果的校正器信号以及表示关于样本的测定结果的分析信号向分析数据处理部130输出。
分析控制部120还包括机构部121以及机构控制部122。机构部121驱动测定部110所含的后述各种可动部件。机构控制部122控制机构部121的动作。
分析数据处理部130还包括计算部131以及存储部132。计算部131根据由测定部110输出的校正器信号生成每个测定项目的校正表(calibration table)。计算部131根据由测定部110输出的分析信号和校正表计算每个测定项目的分析数据。存储部132具有硬盘等,其存储校正表和分析数据等。计算部131根据需要向输出部140输出校正表和/或分析数据。
输出部140还包括打印部141、显示部142以及在线部143。打印部141具有打印机等,其将由计算部131输出的校正表和/或分析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格式打印到打印纸等之上。显示部142具有CRT(cathode-ray tube:显像管显示器)或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其显示由计算部131输出的校正表和/或分析数据。
显示部142在系统控制部160的控制下显示:被检测体信息输入画面,用于输入被检测体的ID(身份信息)以及姓名等;分析条件设定画面,用于设定每个测定项目的分析条件;测定项目设定画面,用于选择设定每个样本的测定项目等。在线部143经由网络向其它装置发送由计算部131输出的校正表和/或分析数据。
操作部150具有键盘、鼠标、按钮或者触摸键面板等输入装置。为了进行每个测定项目的分析条件的设定,被检测体的被检测体ID和/或被检测体名等被检测体信息的输入,每个样本的测定项目的选择输入、各测定项目的校正和/或样本测定等,由操作者对操作部150进行操作。操作部150将表示操作者的操作内容的指令信号向系统控制部160输出。
系统控制部160具有CPU和存储电路,其统一控制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各部分。更具体地说,系统控制部160根据由操作部150提供的指令信号判断测定项目的分析条件、被检测体信息、每个样本的测定项目等,并存储这些信息。系统控制部160根据这些信息控制测定部110的动作,使其按照恒定周期中的规定的顺序(sequence)进行测定。系统控制部160控制分析数据处理部130,使其进行所需要的校正表的生成和/或所需要的分析数据的计算。系统控制部160还控制输出部140,使其以所需要的形态输出校正表和/或分析数据。
图2是示出样本部111、试剂部112及反应部113的结构立体图。
样本部111包括试样容器11、采样器12a、12b、架(rack)13、臂14、探头(probe)单元15及泵单元16。
试样容器11收容校正器、精度管理用试样或者样本。
采样器12a能够将多个试样容器11排列成圆周状的两列来进行放置。采样器12a旋转以使被放置的试样容器11沿上述圆周移动。采样器12a中放置试样容器11的各个位置被预先分配为校正器用的放置位置或者精度管理用试样的放置位置。收容了校正器的试样容器11放置在前者的放置位置,收容精度管理用试样的试样容器11放置在后者的放置位置。
采样器12b能够放置多个架13。架13能够以直线状排列的方式放置多个试样容器11。架13沿与试样容器11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采样器12b使架13向其排列方向移动。此外,采样器12b在样本吸取位置使架13也向与其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在架13中放置试样容器11的各个位置被预先分配为样本的放置位置,收容样本的试样容器11被放置在该放置位置。
臂14的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在臂14的另一端安装有探头单元15。臂14利用属于机构部121的臂移动机构121a转动。此外臂14利用臂移动机构121a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这样,臂14使探头单元15沿圆弧状的轨道移动或者上下移动。泵单元16通过吸取、排出水等传压介质来产生用于探头单元15吸取、排出样本的压力。这样,这些臂14利用探头单元15以及泵单元16构成了吸取被收容在试样容器11中的样本的吸取装置的结构。
试剂部112包括试剂瓶21、试剂架22a、22b、臂23a、23b、24a、24b、支脚部25a、25b、26a、26b以及试剂探头27a、27b、28a、28b。
试剂瓶21收容有选择性地对样本有反应的试剂。
试剂架22a、22b各自收纳多个试剂瓶21。试剂架22a、22b分别为上面开口的几乎为圆柱状的容器。试剂架22a、22b能够分别以排列成圆周状的两列的状态收容多个试剂瓶21。利用图1未示出的后述旋转机构分别旋转试剂架22a、22b。
臂23a、23b、24a、24b其一端分别由支脚部25a、25b、26a、26b支撑。臂23a、23b、24a、24b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试剂探头27a、27b、28a、28b。
支脚部25a、25b、26a、26b分别利用图1未示出的公知的结构的旋转机构的旋转分别使臂23a、23b、24a、24b转动。支脚部25a、25b、26a、26b在图1中仅示出其一部分,在实际中比图示的长。而且,支脚部25a、25b、26a、26b利用在图1中未图示的公知结构的直线移动机构分别在铅垂方向上直线移动。
试剂探头27a、27b、28a、28b利用臂23a、23b、24a、24b以及支脚部25a、25b、26a、26b分别沿圆弧状的轨道移动或者上下移动。试剂探头27a、27b、28a、28b在内部具有细的空腔,该空腔经由臂23a、23b、24a、24b以及支脚部25a、25b、26a、26b与未图示的泵分别连接。试剂探头27a、27b、28a、28b利用由所连接的泵产生的压力吸取、排出试剂。
反应部113包括反应容器31、盘32、搅拌单元33a、33b、测光单元34以及清洗单元35。
多个反应容器31排列成圆周状。反应容器31收容样本与试剂的反应液。
盘32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反应容器31。盘32以逆时针旋转的方式在四个分析周期中旋转恒定角度。一个分析周期例如是4、5秒。盘32也可以是以顺时针旋转的方式旋转。
搅拌单元33a具有两个搅拌件。搅拌单元33a能够在分别相当于反应容器31的上方的两个搅拌位置和与搅拌位置不同的两个清洗位置之间移动两个搅拌件。此外,搅拌单元33a能够在铅垂方向上移动两个搅拌件。搅拌单元33a具有在两个清洗位置分别清洗两个搅拌件的功能。该搅拌单元33a被用于搅拌分别注入反应容器31的样本与第一试剂。
搅拌单元33b具有两个搅拌件。搅拌单元33b在分别相当于反应容器31的上方的两个搅拌位置和与搅拌位置不同的两个清洗位置之间移动两个搅拌件。此外搅拌单元33b能够在铅垂方向上移动两个搅拌件。搅拌单元33b具有在两个清洗位置分别清洗两个搅拌件的功能。该搅拌单元33b被用于搅拌分别注入反应容器31的样本、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
测光单元34在反应容器31通过测光位置时照射光线,并测定透过的光线中的设定波长的吸光度。然后,测光单元34生成作为表示测定的吸光度的信号的分析信号。
清洗单元35具有清洗喷嘴及干燥喷嘴。清洗单元35利用清洗喷嘴在吸取反应容器31内的反应液时清洗。此外,清洗单元35利用干燥喷嘴干燥清洗后的反应容器31内部。被清洗单元35清洗、干燥后的反应容器31被再次用于测定。
(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图1中的探头单元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探头单元15包括管嘴15a、15b、探针15c、15d以及保持构件15e、15f、15g。
管嘴15a、15b在图3中示出其剖面。管嘴15a、15b的外形为细长的针状,内部形成有贯通两端之间的细孔。管嘴15a、15b的细孔经由管17、18与泵单元16连接。管嘴15a、15b利用由泵单元16向细孔内施加的负压从前端的开口向细孔内吸取样本。然后管嘴15a、15b利用消除由泵单元16向细孔内施加的负压排出保持在细孔内的样本。作为管嘴15a、15b的材料使用具有导电性,即使在细孔内施加负压也不会变形,并且不易由于样本的附着而发生性质改变的材料,即,例如不锈钢或白金等。此外,泵单元16具有分别独立地调整管嘴15a、15b的各自的细孔的压力的功能。
探针15c、15d使用具有导电性,并且不易由于样本的附着而发生性质改变的材料,即例如不锈钢或白金等形成为细长的棒状。将探针15c、15d分别安装在管嘴15a、15b上,关于探针15c、15d的前端的位置,探针15c相对于管嘴15a的前端、探针15d相对于管嘴15b的前端分别保持一定的间隔。此外,在安装在管嘴15a、15b上的探针15c、15d的安装部分处,管嘴15a、15b与探针15c、15d相互绝缘。
保持构件15e、15f将管嘴15a固定在臂14的壳体14a或者支撑构件(未图示)上。保持构件15g固定地安装在管嘴15b上。保持构件15g安装在臂14的壳体14a上或者设置在支撑构件(未图示)的引导部14b上。引导部14b以仅能够在铅垂方向上(在图3中的纵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保持构件15g。
这样,管嘴15a相对臂14的相对位置不能变化,与之相对地,管嘴15b相对臂14在铅垂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管嘴15b也利用管嘴移动机构121b保持。管嘴移动机构121b使管嘴15在铅垂方向上往复移动,以使管嘴15b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臂14的相对位置固定,并且使管嘴15b相对于臂14在铅垂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管嘴移动机构121b能够直接利用公知的机构来使棒状物体往复运动。此外,管嘴移动机构121b属于机构部121。
管嘴15a、15b以及探针15c、15d以能够同时插入试样容器11之一的内部的方式固定了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此外,即使管嘴15b处于位于可动范围的最上侧的状态,管嘴15a、15b在铅垂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也以管嘴15b的前端处于比管嘴15a的前端更下方的位置的方式被固定着。
图4是示出与管嘴15a、15b以及探针15c、15d连接的电路的结构的图。此外,在该图4所示出的电路中,管嘴15a及探针15c和管嘴15b及探针15d各自设置有一组。
如图4所示那样,探头单元15除了包括如图3所示的各部件之外,还包括由电源15h、电阻器15i及界面检测部15j构成的电路。
电源15h以及电阻器15i,与管嘴15a、15b和探针15c、15d之间以串联的方式连接。界面检测部15j与管嘴15a、15b和电阻器15i的连接点连接。这样,在该电路中,通过管嘴15a、15b和探针15c、15d之间存在的物质的电阻值R1和电阻器15i的电阻值而将电源15h的输出电压分压,并将分压而得到的电压值输入界面检测部15j。界面检测部15j根据该输入电压值的变化检测外部气体与样本的界面(下面称为液面)或者样本内的血浆成分与血球成分的界面(下面称为分界面)。通过界面检测部15j而得到的检测结果被传递给系统控制部160。
接下来,如上述那样,对由探头单元15构成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00中的特征动作是从试样容器11吸取血液的动作,该血液是在试样容器11的内部血浆成分及血球成分处于界面分离的状态的血液。其它动作与以往的同种自动分析装置相同即可,因而省略其说明。
在界面分离后的血液中,如图3所示那样,血浆成分51位于上方,并且血球成分52位于下方。在需要将这样的血浆成分51及血球成分52分别注入各自的反应容器31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60转动臂14,从而使管嘴15a、15b位于相应的试样容器11的上方。从该状态开始,系统控制部160执行下面的用于吸取样本的处理。
图5是示出与从试样容器11进行样本的吸取有关的系统控制部160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在步骤Sa1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开始使臂14下降。伴随着臂14的下降,管嘴15a、15b也下降。此外,在此时管嘴15b位于最上端的位置(下面称为基准位置)。
若一直使臂14下降,则首先是管嘴15b,进而稍后是管嘴15a插入试样容器11。若使臂14继续下降,则首先是管嘴15b,进而稍后是管嘴15a到达血液。
这样,在管嘴15a、15b的前端没有到达液面时,由于管嘴15a、15b与探针15c、15d之间仅存在有外部气体,因此管嘴15a、15b与探针15c、15d相互绝缘。因此,电阻器15i中没有电流流过,没有电压输入界面检测部15j。
若管嘴15a、15b的前端到达液面,则管嘴15a、15b与探针15c、15d经由血浆成分51导通。因此,电阻器15i变得有电流流过,有电压输入界面检测部15j。进而,若管嘴15a、15b的前端到达分界面,导通管嘴15a、15b与探针15c、15d的物质由血浆成分51变为血球成分52,因而电阻值R1发生变化,输入界面检测部15j的电压值发生变化。因此,在与管嘴15a连接的界面检测部15j中,对应于因液面而产生的上述电压变化,检测管嘴15a已到达液面这一情况。此外,在与管嘴15b连接的界面检测部15j中,对应于由界面产生上述的电压变化,检测管嘴15b已到达分界面这一情况。
在臂14处于正在下降的状态时,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a2变为步骤Sa4的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中系统控制部160等待是否检测出臂14到达预定的下限,是否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或者检测出管嘴15b是否到达分界面。
这样,在试样容器11中没有收容有规定量的样本的情况下,在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之前,臂14到达下限。此外,在血浆成分51的量少的情况下,在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之前检测出管嘴15b到达分界面。在这些情况下,存在不能正确地吸取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这两者的担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60控制从步骤Sa2或者步骤Sa3移至步骤Sa5。在步骤Sa5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臂14的下降停止。在此之后,系统控制部160在步骤Sa6中指示显示部142进行错误显示。由此,对操作者发出警报,报知在试样容器11中没有正确地收容有样本。
一方面,在系统控制部160处于从步骤Sa2至步骤Sa4的待机状态时,若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a4移至步骤Sa7。在步骤Sa7中,系统控制部160从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的时刻,等待臂14以仅追加规定量的方式下降。另外,该臂14的追加下降是为了使管嘴15a的前端以足够的程度插入血浆成分51内,从而吸取血浆成分51。
图6是示出臂14的追加下降结束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若该追加下降已结束,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a7移至步骤Sa8。在步骤Sa8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臂14的下降停止。在此之后,系统控制部160在步骤Sa9中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管嘴移动机构121b动作,使管嘴15b的下降开始。然后,在管嘴15b处于正在下降的状态时,系统控制部160变为步骤Sa10以及步骤Sa11的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中,系统控制部160等待检测出管嘴15b是否到达预定下限,或者检测出管嘴15b是否到达分界面。
这样,在血球成分52的量多的情况下,有在检测出管嘴15b到达分界面之前管嘴15b到达下限的情况。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管嘴15b的前端不能插入血球成分52,不能正确地吸取血球成分52。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a10移至步骤Sa12。在步骤Sa12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管嘴15b的下降停止。在此之后,系统控制部160在步骤Sa13中指示显示部142,进行错误显示。由此,对操作者发出警报,报知在试样容器11中没有正确地收容有样本。
另一方面,在系统控制部160处于步骤Sa10以及步骤Sa11的待机状态时,若检测出管嘴15b到达分界面,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a11移至步骤Sa14。然后,在步骤Sa14中系统控制部160从检测出管嘴15b的到达分界面的时刻,等待管嘴15b以仅追加规定量的方式下降。另外,该管嘴15b的追加下降是为了使管嘴15b的前端以足够的程度插入血球成分52内,从而吸取血球成分52。
若该追加下降已结束,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a14移至步骤Sa15。在步骤Sa15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管嘴15b的下降停止。由此,如图7所示那样,在管嘴15a的前端插入血浆成分51的状态下,以及在管嘴15b的前端插入血球成分52的状态下分别停止。在步骤Sa16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在管嘴15a、15b的各自的细孔中同时产生负压。由此,利用管嘴15a、15b同时吸取血浆成分51及血球成分52。
在此之后,在步骤Sa17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管嘴移动机构121b动作,将管嘴15b提升至基准位置。在步骤Sa18中,系统控制部160还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臂14上升至最上端的位置。
如上述那样,采用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同时吸取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因此,与按时间顺序进行血浆成分51的吸取和血球成分52的情况相比,吸取工序所需时间能够缩短一半左右。通过缩短该吸取工序的时间,能够实现检查时间的时间缩短。
另外,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仅使管嘴15b下降,因为能够改变管嘴15a与管嘴15b在铅垂方向上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所以能够使管嘴15a以及管嘴15b的各自的前端成为以适合于分别吸取血浆成分51及血球成分52的量插入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的状态。作为其结果,能够可靠地吸取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探头单元15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此外,与图3的相同部分标记了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探头单元15包括管嘴15a、15b、探针15c、15d以及保持构件15e、15f、15m、15n。
即探头单元15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保持构件15g,取而代之地具有保持构件15m、15n。此外,在壳体14a上没有形成引导部14b,并且机构部121也不包括管嘴移动机构121b。
保持构件15m、15n将管嘴15b固定在管体14a或者支撑构件(未图示)上。
管嘴15a、15b以及探针15c、15d以能够同时插入试样容器11之一的内部的方式固定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此外,以使管嘴15b的前端位于管嘴15a的前端的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固定管嘴15a、15b的在铅垂方向的相对位置。进而将管嘴15b的前端与管嘴15a的前端在铅垂方向上的隔开间隔,以与液面和分界面之间的标准的间隔相同的程度固定。
接下来,如上述那样,对由探头单元15构成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100中的具有特征的动作是从试样容器11吸取血液的动作,该血液是在试样容器11的内部处于血浆成分及血球成分由界面分离的状态的血液。其它动作与以往的同种自动分析装置相同即可,因而省略其说明。
系统控制部160转动臂14,从而使管嘴15a、15b位于该试样容器11的上方。从该状态开始,系统控制部160执行下面的用于吸取样本的处理。
图9是示出与从试样容器11进行样本的吸取有关的系统控制部160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在步骤Sb1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开始使臂14下降。伴随着臂14的下降,管嘴15a、15b也下降。
在臂14处于正在下降的状态时,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b2至步骤Sb4是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中,系统控制部160等待是否检测出臂14到达预定的下限,是否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或者检测出管嘴15b是否到达分界面。
这样,在系统控制部160处于从步骤Sb2至步骤Sb4的待机状态时,若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b3移至步骤Sb5。然后在步骤Sb5中,系统控制部160将液面检测标志设为“开(ON)”。在此之后,系统控制部160进入步骤Sb7。
一方面,在系统控制部160处于从步骤Sb2至步骤Sb4的待机状态时,若检测出管嘴15b到达分界面,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b4移至步骤Sb6。然后在步骤Sb6中系统控制部160将分界面检测标志设为“开”。在此之后,系统控制部160进入步骤Sb7。
此外,利用例如系统控制部160具有的存储器来实现液面检测标志以及分界面检测标志。而且,液面检测标志以及分界面检测标志在开始图9的处理时以设为“关(OFF)”的方式初始化。
在步骤Sb7中,系统控制部160确认液面检测标志以及分界面检测标志是否两者都设为“开”。若液面检测标志以及分界面检测标志的任意一个设为“关”,则系统控制部160返回从步骤Sb2至步骤Sb4的待机状态。
这样,在收容在试样容器11中的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的任意一方非常少的情况下,在检测出管嘴15a到达液面以及管嘴15b到达分界面两种情况之前,臂14到达下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b2进入步骤Sb8。在步骤Sb8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臂14的下降停止。在此之后,在步骤Sb9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显示部142进行错误显示。由此,对操作者发出警报,报知在试样容器11中没有正确地收容有样本。
另一方面,若在臂14到达下限之前,管嘴15a到达液面以及管嘴15b到达分界面两种情况都被检测到,因为系统控制部160能够确认在步骤Sb7中将液面检测标志以及分界面检测标志两者都设为“开”,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部160控制从步骤Sb7进入步骤Sb10。在步骤Sb10中,系统控制部160从该时刻开始等待臂14以仅追加规定量的方式下降。另外,该臂14的追加下降是为了使管嘴15a的前端以吸取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时所需的足够的程度插入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内。图8是示出臂14的追加下降结束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若该追加下降已结束,则系统控制部160从步骤Sb10移至步骤Sb11。在步骤Sb11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臂14的下降停止。在此之后,在步骤Sb12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在管嘴15a、15b的各自的细孔中同时产生负压。由此,利用管嘴15a、15b同时吸取血浆成分51及血球成分52。
在此之后,在步骤Sb13中,系统控制部160指示机构控制部122,使臂14上升至最上端的位置。
如上述那样,采用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同时吸取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因此,与按时间顺序进行血浆成分51的吸取和血球成分52的情况相比,吸取工序所需时间能够缩短一半左右。然后,通过缩短该吸取工序的时间,能够实现检查时间的时间缩短。
另外,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由于仅使臂14下降就可使管嘴15a、15b插入血液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结构以及控制简单化。但是,对于血浆成分51的量的或多或少(ばらつき)的适应性,第一实施方式比第二实施方式高。
该实施方式能够实施以下各种变形。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管嘴15a相对于臂14可移动,管嘴15b固定在臂14上。此外,也可以是管嘴15a、15b两者能够分别独立地移动。此外,在管嘴15a可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具有例如与管嘴15b相同的支撑构造和管嘴移动机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臂14的移动而进行的管嘴15a、15b的移动方向以及利用管嘴移动机构121b而进行的管嘴15b的移动方向都是在铅垂方向上,但管嘴15a、15b的移动方向也可以是能够将管嘴15a、15b从其开口插入试样容器11的内部的方向的任何方向。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探头单元15具有的管嘴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作为吸取对象的物质也可以是血浆成分51以及血球成分52以外的任意物质,也可以不是血液的成分。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探头单元15也可用于血液检查装置等那样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外的装置。
液面以及分界面的检测也可以不将管嘴作为探针中的一个来使用,而是使用检测电阻值的变化的传感器。或者也可以利用静电电容的变化、压力的变化或吸光度的变化来检测液面以及分界面。
若应该注入反应容器的成分仅为血浆成分51或者血球成分52中的一种即可,则没有必要将管嘴15a、15b两者都下降至试样容器11内。在这种情况下,仅使例如管嘴15b到达必要的成分,使管嘴15a持续保持暴露在外部气体中状态。例如如图7所示那样,若以将管嘴15b下降至最下端位置的状态插入血浆成分51,则管嘴15a能够保持与血浆成分51、血球成分52的任意一种都不接触的状态。
换句话说,也可以使至少一个管嘴位于由多个界面划分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其它的管嘴实现继续悬空的状态。若这样做,则能够省去清洗未与血液成分接触的管嘴的麻烦。
其他优点和变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广义范围并不限于这里所展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代表性实施方式。相应地,在不偏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方案所定义的基本发明概念的宗旨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各种变更。

Claims (8)

1.一种吸取装置,用于对收容在容器中的液状物中所含的物质进行吸取,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管嘴,该多个管嘴各自具有流路,并且该流路在管嘴的前端部附近向外部开放;
一个支撑构件,以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相对于上述容器在插拔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同时位于上述容器内的方式支撑上述多个管嘴;以及
移动单元,分别移动上述多个管嘴以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全都向上述插拔方向移动,还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在上述插拔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界面传感器,该界面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述液状物与外部气体的界面以及通过上述液状物在上述容器中相分离而产生的至少一个界面,
上述移动单元根据由上述界面传感器检测出的多个界面来移动上述多个管嘴,以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分别位于上述通过上述相分离而形成的多个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界面传感器,该界面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述液状物与外部气体的界面以及通过上述液状物在上述容器中相分离而产生的至少一个界面,
上述移动单元根据由上述界面传感器检测出的多个界面来移动上述多个管嘴,以使至少一个管嘴的前端部位于通过上述相分离而形成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
4.一种吸取装置,用于对收容在容器中的液状物中所含的物质进行吸取,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管嘴,该多个管嘴各自具有流路,并且该流路在管嘴的前端部附近向外部开放;
一个支撑构件,以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同时位于上述容器内、并且能够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向上述液状物的进入深度相互不同的方式固定支撑上述多个管嘴;以及
移动单元,移动上述支撑构件,以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各自的前端部相对于上述容器在插拔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界面传感器,该界面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述液状物与外部气体的界面以及通过上述液状物在上述容器中相分离而产生的至少一个界面,
上述移动单元根据由上述界面传感器检测出的多个界面来移动上述支撑构件,以使上述多个管嘴的前端部分别位于通过上述相分离而形成的多个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界面传感器,该界面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述液状物与外部气体的界面以及通过上述液状物在上述容器中相分离而产生的至少一个界面,
上述移动单元根据由上述界面传感器检测出的多个界面来移动上述支撑构件,以使至少一个管嘴的前端部位于通过上述相分离而形成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
7.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取装置:以及
分析单元,根据上述吸取装置所具有的多个管嘴中的各个管嘴从上述容器吸取的物质,分析关于上述液状物的各种不同的性质。
8.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取装置;以及
分析单元,根据上述吸取装置所具有的多个管嘴中的各个管嘴从上述容器吸取的物质,分析关于上述液状物的各种不同的性质。
CN201010135909.XA 2009-03-16 2010-03-16 吸取装置及分析装置 Pending CN1018398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3250/2009 2009-03-16
JP2009063250A JP2010216954A (ja) 2009-03-16 2009-03-16 吸引装置および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824A true CN101839824A (zh) 2010-09-22

Family

ID=4273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5909.XA Pending CN101839824A (zh) 2009-03-16 2010-03-16 吸取装置及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33794A1 (zh)
JP (1) JP2010216954A (zh)
CN (1) CN1018398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872A (zh) * 2018-10-31 2021-04-1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电解质分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1888B (zh) * 2012-05-18 2014-07-30 山东美医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血流变检测的全血自动层吸取样混匀方法及装置
US10543486B2 (en) * 2014-10-31 2020-01-28 eLux Inc. Microperturbation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US11278900B2 (en) * 2014-10-31 2022-03-22 eLux, Inc. Method for microperturbation assembly
US10884009B2 (en) * 2016-03-24 2021-01-05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er
EP3460467A4 (en) * 2016-05-20 2020-04-15 Shimadzu Corporation PREPROCESSING DEVICE AND ANALYSIS SYSTEM WITH THE PREPROCESSING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3090A (en) * 1978-03-17 1979-09-25 Chiyoda Seisakusho Device for picking up sample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US5012683A (en) * 1990-01-18 1991-05-07 E. 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apacitive liquid interface sensor
JPH06230014A (ja) * 1993-02-02 1994-08-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2303633A (ja) * 2002-02-15 2002-10-18 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Ltd 分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8226B2 (en) * 2003-02-07 2005-06-21 Beckman Coul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pirating liquid from a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3090A (en) * 1978-03-17 1979-09-25 Chiyoda Seisakusho Device for picking up sample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US5012683A (en) * 1990-01-18 1991-05-07 E. 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apacitive liquid interface sensor
JPH06230014A (ja) * 1993-02-02 1994-08-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2303633A (ja) * 2002-02-15 2002-10-18 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Ltd 分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872A (zh) * 2018-10-31 2021-04-13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电解质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16954A (ja) 2010-09-30
US20100233794A1 (en)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824A (zh) 吸取装置及分析装置
US4451433A (en) Automatic chemical analyzer
EP2293083B1 (en) Automatic analyzer
CN103558405B (zh) 自动分析装置
GB2183041A (en) Ion selective/enzymatic electrode medical analyze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107014990A (zh) 全自动血栓弹力测量装置
DK155765B (da) Fremgangsmaade til bestemmelse af koncentrationen af et stof i en proeve og apparat til anvendelse ved udoevelse af fremgangsmaaden
CN103733075B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05606836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棒状构件的升降动作方法
CN1920526B (zh) 一种毛细管路的流体粘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EP2075587A2 (en) Automatic analyzer and dispens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33482B (zh) 一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全自动测定仪器
JP2017106791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装置の異常判定方法
CN105158450A (zh) 一种血栓弹力图仪
CN208568811U (zh) 高精度全自动新型尿碘检测仪
JP718182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051620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917088A (zh) 一种测定含易溶成分的气体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
KR101701457B1 (ko) 적혈구용적률 자동측정용 카트리지, 이를 이용한 면역측정장치 및 면역측정방법
CN109991127A (zh) 一种用于旋转黏度计的检定校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917656A (zh) 一种化学实验萃取装置
CN215574870U (zh) 一种微反应装置反应气体产物测量装置
CN203117071U (zh) 密度计称量法检测装置
JP2007170925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検出方法
US4377880A (en) Clea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