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9595A -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9595A
CN101839595A CN200910261776A CN200910261776A CN101839595A CN 101839595 A CN101839595 A CN 101839595A CN 200910261776 A CN200910261776 A CN 200910261776A CN 200910261776 A CN200910261776 A CN 200910261776A CN 101839595 A CN101839595 A CN 101839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eservoir
framework
filter
blanking cover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1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斌
蒋宗宝
吕小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61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9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9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贮液器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用于设置在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内,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上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优选地,还包括与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堵盖,堵盖上具有与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优选地,堵盖与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本发明所述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上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以便于在滤网筒的内侧端部与转接座之间形成弹性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可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精度,从而确保无杂质经滤网筒与转接座之间的间隙进入系统,对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贮液器。

Description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贮液器是空调特别是汽车空调中的重要组件,它的作用是:贮存空调制冷系统中多余的制冷剂,确保制冷剂进入膨胀阀前为液态介质,并对制冷剂起干燥作用,使系统中的杂质不会流至膨胀阀或压缩机中,从而对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其中,贮液器内部的过滤装置用于实现过滤系统中杂质的功能。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现有贮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贮液器筒体10上开有进液口101和出液口102,分别用于与换热器集液管连通;筒体10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制冷剂中水分的干燥装置20;在筒体10的开口端设置有转接座30,该转接座30的内侧端具有内止口301,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40置于转接座30内,堵盖50与转接座30外侧端的螺纹配合,且堵盖50上的顶紧头501与过滤装置40相抵;装配过程中,过滤装置40置入转接座30内的设计位置后,通过旋紧堵盖50使得过滤装置40的内侧端401与转接座30的内止口301压紧密封,以避免杂质进入系统。堵盖50与转接座3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形成贮液器内部的密闭贮液腔室。
然而,在上述方案中,过滤装置40的内侧端401与转接座30的内止口301之间为硬密封,密封效果较差,导致贮液器进出口之间不能完全隔断,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其制冷能力的下降。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过滤装置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设计,以有效提高过滤装置的内侧端与转接座之间的密封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贮液器过滤装置,其对于过滤装置的内侧端与转接座之间的密封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有效提高密封精度。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贮液器。
本发明提供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用于设置在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内,所述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上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具体为径向凹槽。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堵盖,所述堵盖上具有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
优选地,所述堵盖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
优选地,所述堵盖上还具有容置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具体为两个径向凹槽,且依次设置在所述外螺纹部外侧的堵盖上。
本发明提供的贮液器,包括筒体、置于筒体上的转接座和过滤装置,其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所述滤网筒用于设置在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内,所述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上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
优选地,其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堵盖,所述堵盖上具有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
优选地,所述堵盖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
优选地,所述堵盖上还具有容置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的内侧端部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以便于在滤网筒的内侧端部与转接座之间形成弹性密封;与现有技术中上述密封位置的硬密封相比,本方案可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精度,从而确保无杂质经滤网筒与转接座之间的间隙进入系统,对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增设有与转接座相配合的堵盖,且堵盖与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堵盖与转接座螺纹配合实现滤网装置的固定连接。如此设计,可以减小装配总成的零件数量,有效规避了部件加工误差累积影响装配精度的问题;同时,由于仅需要控制单一部件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生产工艺,进而可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堵盖与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可更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贮液器,特别适用于过冷式贮液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贮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
图中:
贮液器100′、100″;
过滤装置10′、10″;框架11、11″;第一安装槽111′;滤网12′;
筒体20′、20″;进液口201′、201″;出液口202′、202″;
干燥装置30′、30″;
底盖40′、40″;
转接座50′、50″;内止口501′;
第一密封件61′;第二密封件62″;
堵盖70′、70″;外螺纹部71″;内六方凹坑72″;第二安装槽73″。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现有贮液器过滤装置的结构形式,本发明进行了改进设计,其核心是在滤网筒的内侧端部与转接座之间形成弹性密封,以提高密封精度。
本文中所涉及的内、外等方位词,是以组装完成后的贮液器为基准定义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贮液器的内、外部空间作为基准;应当理解,所述内、外等方位词的使用不应当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不失一般性,下面以一种贮液器为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该图为一种贮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贮液器100′的筒体20′上开有进液口201′和出液口202′,分别用于与换热器集液管(图中未示出)连通;筒体20′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制冷剂中水分的干燥装置30′;在筒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与筒体20′封固连接的底盖40′;筒体20′的开口端设置有与筒体20′封固连接的转接座50′,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10′置于转接座50′内;堵盖70′与转接座50′外侧端的螺纹配合,且堵盖70′上的顶紧头701′与过滤装置10′相抵;堵盖70′与转接座5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形成贮液器内部的密闭贮液腔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贮液器100′的筒体20′、干燥装置30′、底盖40′、转接座50′和堵盖70′等主要功能部件的自身结构及其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故本文不再赘述。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贮液器100′的过滤装置10′。
请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如图4和图5所示,贮液器过滤装置10′的滤网筒用于过滤杂质,以避免杂质经贮液器出口进入系统;具体地,滤网筒由框架11′和滤网12′构成,滤网12′与框架11′固定连接形成圆筒形的滤网筒。图中所示,沿圆周方向,多块滤网12′依次均布设置且相邻两块滤网12′之间设置有框架;可以理解,如此设计可以提高滤网筒的整体强度,在高压制冷剂的作用下亦不会产生变形,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
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11′上具有容置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111′;具体地,第一安装槽111′具体为径向凹槽;装配完成过滤装置10′置入转接座50′内的设计位置后,第一密封件61′置于该径向凹槽内与转接座50′的径向侧壁抵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关系,从而避免杂质经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系统。当然,也可以是这样的设计,即第一安装槽111′为设置在端面的轴向凹槽(图中未示出),这样,置于轴向凹槽中的密封件与转接座50′上的内止口501′相抵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只要满足使用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贮液器,而非局限于过冷式贮液器。
请参见图6,该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贮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例所述的贮液器100″的主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所述贮液器基本相同。即,筒体20″上开有进液口201″和出液口202″,分别用于与换热器集液管(图中未示出)连通;筒体20″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制冷剂中水分的干燥装置30″;在筒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与筒体20″封固连接的底盖40″;筒体20″的开口端设置有与筒体20″封固连接的转接座50″,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10″置于转接座50″内,同样,该过滤装置10″的滤网筒的内侧端与转接座50″相配合,以避免杂质经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系统。
本方案与第一实施例所述贮液器的区别点在于:由滤网12″和框架11″构成的滤网筒与堵盖70″固连为一体,也就是说,通过与滤网筒固连为一体的堵盖70″与转接座50″封固连接,形成贮液器内部的密闭贮液腔室。具体请一并参见图7和图8;其中,图7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
与滤网筒固连为一体的堵盖70″用于与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螺纹连接,其上的外螺纹部71″与转接座50″的内螺纹部配合,以固定滤网筒的工作位置及形成贮液器筒体内部的密闭容腔。图8所示,堵盖70″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内六方凹坑72″,用于插装六方扳手实现滤网筒与转接座50″之间旋紧配合。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是,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11″上具有容置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111″;具体地,第一安装槽111″具体为径向凹槽;装配完成过滤装置10″置入转接座50″内的设计位置后,第一密封件61″置于该径向凹槽内与转接座50″的径向侧壁抵接,形成两者之间的可靠密封。
如图7和图8所示,堵盖70″上具有容置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73″;具体地,第二安装槽73″具体为两个径向凹槽,且依次设置在外螺纹部外侧的堵盖70″上;请一并参见图3,两个第二密封件62″分别置于第二安装槽73″内,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径向密封。应当理解,两者之间的密封关系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采用两个密封件,实际上,也可以选择轴向密封,只要满足密封的使用需要均可。
本实施例中,堵盖70″和滤网筒的框架11″采用尼龙材质,比如,尼龙PA66和尼龙PA6。优选采用尼龙PA66。另外,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实现;也就是说,堵盖70″与滤网筒的框架11″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可更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注塑成型时,选用现有的注塑机设备,配合相应的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具体步骤依次分为:开模、在模具型腔内装入过滤网、合模、注塑、分模、取出。特别说明的是,注塑工艺的工艺参数与常规工艺大致相同,而非本申请的发明点所在,故本文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贮液器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用于设置在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上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具体为径向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堵盖,所述堵盖上具有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上还具有容置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具体为两个径向凹槽,且依次设置在所述外螺纹部外侧的堵盖上。
7.贮液器,包括筒体、置于筒体上的转接座和过滤装置,其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所述滤网筒用于设置在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筒内侧端部的框架上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在于,其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堵盖,所述堵盖上具有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贮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上还具有容置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
CN200910261776A 2009-12-29 2009-12-29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Pending CN101839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1776A CN101839595A (zh) 2009-12-29 2009-12-29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1776A CN101839595A (zh) 2009-12-29 2009-12-29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9595A true CN101839595A (zh) 2010-09-22

Family

ID=4274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1776A Pending CN101839595A (zh) 2009-12-29 2009-12-29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95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7291A1 (zh) * 2012-02-27 2013-09-0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贮液器、贮液器制造方法及空调制冷系统
US9599414B2 (en) 2010-11-17 2017-03-21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Liquid reservoi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9414B2 (en) 2010-11-17 2017-03-21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Liquid reservoir
WO2013127291A1 (zh) * 2012-02-27 2013-09-0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贮液器、贮液器制造方法及空调制冷系统
CN104254746A (zh) * 2012-02-27 2014-12-3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贮液器、贮液器制造方法及空调制冷系统
US9759463B2 (en) 2012-02-27 2017-09-12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Receiver dry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ceiver dryer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4254746B (zh) * 2012-02-27 2018-01-2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贮液器、贮液器制造方法及空调制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594A (zh)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US6349562B1 (en) Closure for an air conditioner collection vessel
US8950213B2 (en) Receiver and receiver-integrated condenser
CN102175067B (zh)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KR20040005241A (ko) 공조장치용 리시버 드라이어 및 그 제작방법
CN101769661A (zh) 一种过冷式干燥过滤储液器
CN101672556B (zh) 一种带荧光剂的储液干燥装置
CN107883618B (zh) 用于车辆气候控制系统的储气室阀门
CN105258412A (zh) 一种汽车空调干燥过滤储液器及其筒体的制造方法
CN101839595A (zh) 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CN1458484A (zh) 具有插件受到弹性支承的插件容纳部分的热交换器
US20080202152A1 (en) Filter-drier unit for refrigerant circuits
CN203132231U (zh) 过冷式储液器
CN101398241B (zh) 用于冰箱制冷循环系统的干燥过滤器
CN201795648U (zh) 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储液干燥器
CN101074810A (zh) 一种贮液干燥过滤器
CN105135765A (zh) 一种简便的可拆卸干燥过滤器
KR200394121Y1 (ko) 에어컨용 리시버드라이어 탱크의 밀봉캡 설치구조
CN110714864B (zh) 尤其内燃机的进气段中的、用于接纳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的结构单元
JP4592031B2 (ja) レシーバードライヤーの密閉キャップ
CN204692045U (zh) 线性压缩机
CN108120123B (zh) 一种贮液器及具有该贮液器的制冷系统
CN102338515A (zh) 一种储液器及汽车空调系统
CN204301378U (zh) 新型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干燥瓶
CN201488414U (zh) 过冷式铝贮液器壳体与上盖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EJIANG SHANHUA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EJIANG SANHU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0018 SANHUA INDUSTRIAL PARK, NO. 60, NO. 21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O: 310018 NO. 60, NO. 21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25

Address after: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No. 21 Avenue, No. 60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Sanhua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three flower Industrial Park, No. 21, 60 Avenue,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Sanhua Auto Control System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