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4795A -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4795A
CN101834795A CN201010165479A CN201010165479A CN101834795A CN 101834795 A CN101834795 A CN 101834795A CN 201010165479 A CN201010165479 A CN 201010165479A CN 201010165479 A CN201010165479 A CN 201010165479A CN 101834795 A CN101834795 A CN 101834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value
data message
mpls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5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65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4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4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4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MPLS标签处理方法: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比较,确定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根据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的类型,从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标签并分发。本发明还公开了T-MPLS标签处理装置。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数据通信中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报文交换和路由的体系,是为了提高数据报文转发速度而提出的,与传统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路由方式最长匹配查找相比,在数据转发时,MPLS能够根据预先分配好的标签进行转发,节省了匹配查找等处理时间。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于2006年日内瓦全会上提出T-MPLS(Transport-MPLS,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概念,T-MPLS能够解决传统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在以分组交换为主的网络环境中暴露出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是一种目前较常用的分组传送技术。
T-MPLS数据转发平面是MPLS的一个子集,其数据根据T-MPLS标签进行转发,同时,T-MPLS是一种基于MPLS的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它对MPLS数据转发平面的某些复杂功能进行了简化,并增加了传统风格的面向连接的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和保护恢复的功能,并将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自动交换光网络)/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作为其控制平面,使其可以保证运营级传送网的要求。
T-MPLS去掉了IP/MPLS中如标签聚合、PHP(PHysical-layer Protocol,物理层协议)等无连接的特性,保留了面向连接的特性,吸收了MPLS/PWE3(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OAM、保护倒换等技术的优点的通用分组传送技术。
由于T-MPLS不支持PHP功能,所以,传输过程中,数据报文经过T-MPLS隧道上最后一个节点时,该数据报文还携带着隧道标签,图1为采用T-MPLS与MPLS分别承载PWE3业务时隧道上数据报文封装的示意图。图1中,PE(Peer Entity,对等实体)1与PE2之间建立了分别基于MPLS/IP的LSP(LabelSwitch Path,标签转发路径)与基于T-MPLS的LSP,图中上半部分为MPLS/IP网络,下半部分为T-MPLS网络。CE(Connecting Element,连接单元)1与CE2相互通信,由T-MPLS隧道进行承载,CE3与CE4相互通信,由MPLS隧道进行承载。假设当前需要分别从左端CE1与CE3发送一个数据报文到右端的用户网络,发送的数据报文在进入PE1后封装上隧道标签,然后被发送到各自的隧道上,到达隧道倒数第二跳节点P设备时,对于MPLS隧道,由于支持PHP,所以将隧道标签弹出,然后将数据报文发送到隧道最后一跳PE2设备,PE2设备根据数据报文中的用户信息查找转发表,根据转发表结果得知数据报文目的地为CE4,将数据报文转发到CE4;而对于T-MPLS隧道,由于不支持PHP,数据报文到达隧道倒数第二跳P设备时,倒数第二跳P设备将数据报文中的隧道入标签替换成出标签,然后将数据报文发送到隧道最后一跳PE2设备,PE2设备收到该数据报文后利用隧道标签在标签表进行查找,当发现该标签为隧道最后一跳的入标签时,将该隧道标签剥离,然后根据数据报文中的用户信息查找转发表,根据转发表结果得知数据报文目的地为CE2,将伪线标签剥离后将数据报文发送到CE2。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对于不支持PHP的T-MPLS来说,相对于MPLS,T-MPLS在隧道最后一跳PE2的处理中,多了一个查找隧道标签表的流程,然而在数据转发的场景下,最后一跳查找隧道标签的处理并不能获得其它任何转发信息,该查找操作浪费了大量网络资源,降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标签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提到的最后一跳查找隧道标签的查找操作浪费了大量网络资源,降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的问题,包括:
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
比较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其中,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非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标签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提到的最后一跳查找隧道标签的查找操作浪费了大量网络资源,降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的问题,包括:
分发模块,用于在标签空间中,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非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
确定模块,用于比较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签空间被预设分界标签分割为两部分,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根据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类型分别在第一、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标签;对应的,当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时,比较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能够直接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不需要再去查找标签表,减少了查找操作,因此可以节省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提供的MPLS及T-MPLS方式数据报文转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T-MPLS标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T-MPLS标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T-MPLS标签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在隧道最后一跳节点的设备转发层面上的转发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MPLS标签处理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MPLS标签处理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MPLS标签处理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MPLS标签处理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提到的最后一跳查找隧道标签的查找操作浪费了大量网络资源,降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数据报文的转发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MPLS标签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
步骤202、比较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在图2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需要一定的实施环境,步骤201及步骤202在实施时,标签空间被预设分界标签分割为两部分,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分别在第一、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标签并分发给待分发标签的数据报文,具体地选择及分发过程如下:
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非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
现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本例中,标签空间包括30个标签,其中各标签对应的值的取值范围为〔0,29〕,,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为15,则可以将值小于15的标签组成第一标签空间,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所有标签均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将值大于15号的标签组成第二标签空间,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所有标签均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实施时,当创建隧道时,若在第一标签空间中选择一个标签分配给该节点(即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也称为节点)作为出标签时,则该节点下一跳为隧道最后一跳,若在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一个标签分配该节点作为出标签时,则该节点下一跳为非隧道最后一跳;同理,也可以将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所有标签均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将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所有标签均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实施时,当创建隧道时,若在第一标签空间中选择一个标签分配给该节点作为出标签时,则该节点下一跳为非隧道最后一跳,若在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一个标签分配给该节点作为出标签时,则该节点下一跳为隧道最后一跳。
如图2所示流程,步骤202在实施时,比较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能够直接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不需要再去查找标签表,减少了查找操作,因此可以节省网络资源,提高数据报文转发的效率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时,步骤202在实施之后,若确定了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还可以根据确定结果执行相应的处理流程,具体如图3所示:
步骤301、当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数据报文将携带的T-MPLS标签直接弹出,根据数据报文携带的用户信息确定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转发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对应的下一跳目的地。
当然,在实施时,根据比较结果也可能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并不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此时,对应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当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数据报文在标签表中查找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转发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对应的下一跳目的地。
实施时,为更清楚更形象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MPLS标签处理方法,在此利用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实施例二
将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标签空间的利用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动态调整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例如,若第一标签空间的标签全部被分配,而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仍有大部分剩余,此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预设分界标签的值增大;同理,若第二标签空间的标签全部被分配,而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仍有大部分剩余,此时,可以将一定范围内将预设分界标签的值减小。当然,这仅仅是两种极限情况,实际运用中,也可以在第一或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剩余较少时选择调整预设分界标签的值。具体的调整方法如下:
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某个节点的标签的值均小于第一标签空间中的第一标签的值,则在第一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第一标签的值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之间的第二标签,将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第二标签的值;或者
将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某个节点的标签的值均大于第二标签空间中的第三标签的值,则在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与第三标签的值之间的第四标签,将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第四标签的值。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有其他调整方式,例如设定第一标签空间的标签一定不能少于N个,N为正整数,具体的调整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实施时,预设分界标签的值可以以变量的方式保存在转发层面芯片的寄存器中,也可以保存在转发层面芯片的内存全局变量中,还可以保存在其他能够存储的装置或设备中,具体的存储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相对应的,当预设分界标签的值被更新后,将更新后的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也存储在转发层面芯片的寄存器或者内存全局变量中,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在隧道最后一跳节点的设备转发层面上的转发流程具体如图5所示:
步骤501、在标签转发处理入口处,获取数据包文的T-MPLS标签。
步骤502、将获取的标签的值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进行比较,确定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若是,执行步骤503,若否,执行步骤504;
步骤503、如果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根据用户信息转发到下一跳目的地;
步骤504、如果不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查找标签表,根据查找到的下一跳目的地标识进行转发。
其中对于隧道最后一跳,当判断出该标签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后,可弹出该标签,解析用户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用户信息通过是内层信息,当内层信息为伪线标签的情况下,可以查找伪线标签获取相应的伪线信息进行转发。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标签处理装置,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
分发模块601,用于在标签空间中,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非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
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
确定模块603,用于比较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装置,T-MPLS标签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弹出模块701,用于当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数据报文将携带的T-MPLS标签直接弹出,根据数据报文携带的用户信息确定下一跳目的地,并转发至下一跳目的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装置,T-MPLS标签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转发模块801,用于当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数据报文在标签表中查找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转发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对应的下一跳目的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装置,确定模块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901和/或第二确定子模块902:
第一确定子模块901,用于将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第二确定子模块902,用于将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当比较结果为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装置,T-MPLS标签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1001,用于将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的标签的值均小于第一标签空间中的第一标签的值,则在第一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第一标签的值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之间的第二标签,将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第二标签的值;
第二更新模块1002,用于将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的标签的值均大于第二标签空间中的第三标签的值,则在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与第三标签的值之间的第四标签,将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第四标签的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签空间被预设分界标签分割为两部分,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根据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类型分别在第一、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标签并分配给数据报文;对应的,当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时,比较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能够直接确定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不需要再去查找标签表,减少了查找操作,因此可以节省网络资源,提高数据报文转发的效率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动态调整预设分界标签的值,能够提高标签空间的利用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标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
比较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其中,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非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之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所述数据报文将携带的T-MPLS标签直接弹出,根据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用户信息确定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对应的下一跳目的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之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所述数据报文在标签表中查找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对应的下一跳目的地。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包括:
将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或者
将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的标签的值均小于第一标签空间中的第一标签的值,则在第一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所述第一标签的值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之间的第二标签,将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所述第二标签的值;或者
将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的标签的值均大于第二标签空间中的第三标签的值,则在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与所述第三标签的值之间的第四标签,将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所述第四标签的值。
6.一种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标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发模块,用于在标签空间中,将值小于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两者之一,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的标签所组成的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另外一种,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当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非隧道最后一跳节点时,该待分发标签的设备为隧道分发的标签在设置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的第一标签空间或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并将选择的标签分配给数据报文;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
确定模块,用于比较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与标签空间中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否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出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所述数据报文将携带的T-MPLS标签直接弹出,根据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用户信息确定下一跳目的地,并转发至下一跳目的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为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通知所述数据报文在标签表中查找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转发到所述下一跳目的地的标识对应的下一跳目的地。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和/或第二确定子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大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隧道最后一跳标签;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的值小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时,确定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T-MPLS标签是非隧道最后一跳标签。
10.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将第一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的标签的值均小于第一标签空间中的第一标签的值,则在第一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所述第一标签的值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之间的第二标签,将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所述第二标签的值;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将第二标签空间中的标签设置为隧道最后一跳标签时,若分配给待分发标签的设备的标签的值均大于第二标签空间中的第三标签的值,则在第二标签空间中选择值位于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与所述第三标签的值之间的第四标签,将所述预设分界标签的值更新为所述第四标签的值。
CN201010165479A 2010-04-27 2010-04-27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834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5479A CN101834795A (zh) 2010-04-27 2010-04-27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5479A CN101834795A (zh) 2010-04-27 2010-04-27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4795A true CN101834795A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18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5479A Pending CN101834795A (zh) 2010-04-27 2010-04-27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479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359A (zh) * 2003-07-15 2005-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展开的多级标签转发方法
CN101483595A (zh) * 2009-02-1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mpls网络的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CN101662426A (zh) * 2009-09-30 201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mpls隧道保护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359A (zh) * 2003-07-15 2005-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展开的多级标签转发方法
CN101483595A (zh) * 2009-02-1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mpls网络的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CN101662426A (zh) * 2009-09-30 201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mpls隧道保护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0104B (zh) 多协议融合系统、节点之间的ip通信及fc-ae-1553通信方法
CN105871722B (zh) 标签构造以及标签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797868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optimiz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data packets in a data network
KR102239717B1 (ko) 패킷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EP3934183B1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13395210A (zh) 一种计算转发路径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36461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traffic via specified path
RU2528149C1 (ru) Способ коммутации туннеля и система сервисов многопротокольной коммутации по меткам
CN102170386A (zh)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数据封装方法
CN108028801B (zh) 一种基于sdn的arp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855568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系统
US8750286B2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linkage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US2014018560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ath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management server
CN102291305A (zh)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CN101548509B (zh) Vci路由表的聚集
CN113542114B (zh) 路由配置方法和路由配置装置
US9025492B2 (en) Tunnel multiplexing method for linear protection group and tail-node of tunnel
JPWO2004071034A1 (ja) データ転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EP2627037B1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JP2007053789A (ja) エッジルータ装置、コアルータ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WO2022166465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01632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forwarding
CN112714063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设备以及数字处理芯片
CN101834795A (zh)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811499A (zh) 指定转发者df选举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