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334A -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 Google Patents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7334A
CN101827334A CN200910078877A CN200910078877A CN101827334A CN 101827334 A CN101827334 A CN 101827334A CN 200910078877 A CN200910078877 A CN 200910078877A CN 200910078877 A CN200910078877 A CN 200910078877A CN 101827334 A CN101827334 A CN 101827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ll
called
mobile terminal
call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8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7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携带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在号码关联数据中,若查询到与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若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根据被叫号码和固话终端号码分别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和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固定电话终端和手机的号码关联,让用户可以从手机的电话簿发起呼叫,呼叫的主叫角色为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解决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呼叫时没有电话本拨号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拨号速度,降低了用户的消费。

Description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话簿已经成为用户必不可少的通信辅助工具。电话簿一般应用在移动终端上,现有固定电话终端自身的电话簿功能很弱,普通固定电话终端甚至没有电话簿功能,因此在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拨打电话时通常是通过拨号盘输入被叫号码,这使得相比于移动终端通过电话簿快捷拨号操作简便性和拨号速度上均差了很多。但由于使用固定电话终端进行呼叫在资费上要低于移动呼叫,因此常常出现用户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通过电话簿查找到被叫号码,然后在固定电话终端上输入号码来发起呼叫的情况,该过程操作较为复杂,而且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CTD业务操作繁琐、建设成本高等缺陷,通过手机代拨的方式实现应用固定电话终端对应号码进行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
在号码关联数据中,若查询到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
若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所述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和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分别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和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被叫号码和代拨操作指示;
根据所述代拨操作指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根据查询到的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分别向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号码关联数据中,若查询到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所述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和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分别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和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被叫号码和代拨操作指示;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代拨操作指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查询到的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分别向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通过固定电话终端和手机的号码关联,让用户可以从手机的电话簿发起呼叫,呼叫的主叫角色为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解决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呼叫时没有电话本拨号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拨号速度,降低了用户的消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中号码关联关系建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移动终端上的地址簿功能为用户进行联系人相关信息的管理提供强大的辅助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地址簿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无需拨号便可以直接拨打。有些通信终端虽然没有地址簿功能但具有较低的资费标准。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仅以具有资费优惠的固定电话终端为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手机代拨的方式利用固定电话终端进行通信,也就说用户在手机上进行拨号操作,后续使用固定电话终端与被呼叫用户进行通话,避免用户在固定电话终端上进行繁琐的拨号操作,而且可以享受到固话资费的优惠。
图1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
当用户需要对被叫用户进行呼叫时,用户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通过地址簿进行被叫用户的联系方式的查询,查询到被叫号码后,通过手机向呼叫处理中心发出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携带有手机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
步骤101,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呼叫处理中心接收手机的该呼叫请求,获取呼叫请求中的移动终端的号码,并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所述的号码关联数据即为用户在进行呼叫之前,为了使用手机代拨业务而通过登记的方式向呼叫处理中心请求进行号码绑定,将手机的移动终端号码与其它通信终端例如固定电话终端的固话终端号码绑定在一起生成号码关联数据,此后用户便可以通过手机代拨的方式使用该固定电话终端进行通信。呼叫处理中心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是否有与该手机的移动终端号码进行绑定的固话终端号码,并根据绑定信息为用户提供适当的业务服务。
步骤102,根据查询结果向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呼叫处理中心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是否存在与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后,根据查询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若查询结果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存在与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呼叫处理中心根据被叫号码和固话终端号码分别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和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具体地,当呼叫处理中心查询到号码关联数据中有与移动终端号码相绑定的固话终端号码后,则向手机返回询问请求,询问用户是需要使用固话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进行呼叫,还是仍使用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进行呼叫;手机接收该请求后,用户返回使用固话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的响应,表示希望使用固定电话终端进行此次通话。之后,用户可以挂断手机,此后呼叫处理中心分别拨通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用户等待固定电话终端响铃通话。呼叫处理中心接收到该响应后,便以固话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发起对被叫用户的呼叫请求。网络侧连通固话终端号码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后,用户便通过固定电话终端与被叫用户通话。
在上种情况中,手机接收该请求后,用户返回的不是使用固话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的响应,而是使用移动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的响应,则表示希望使用手机进行此次通信。呼叫处理中心接收到该响应后,便以移动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发起对被叫用户的呼叫请求,接通被叫终端后用户通过手机与被叫用户通话。
第二种情况,若查询结果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不存在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以所述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具体地,当呼叫处理中心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没有查询到有与移动终端号码相绑定的固话终端号码,则表示该移动终端号码并未登记进行手机代拨的业务,因此呼叫处理中心以移动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发起对被叫用户的呼叫请求,接通被叫终端后用户通过手机与被叫用户通话。
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方法中,通过固定电话终端和手机的移动终端号码关联,让用户可以从手机的电话簿发起呼叫,呼叫的主叫角色为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解决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呼叫时没有电话簿拨号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拨号速度,降低了用户的消费。本实施例还有效地利用了已经建设的固网设施,移动网发展用户,话务却可以转移到固网,降低移动网的扩容压力,从而减少了重复建设。
图2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中号码关联关系建立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中,呼叫处理中心还要进行接收绑定移动终端号码和固话终端号码的请求,生成所述号码关联数据,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200,用户进入呼叫处理中心的号码关联管理系统,进行号码关联绑定;
步骤201,用户添加、修改或删除关联关系;
步骤202,号码关联管理系统发送确认码到用户手机;
步骤203,用户输入收到的确认码;
步骤204,号码关联管理系统判断确认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执行步骤205,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号码关联管理系统进行号码关联,本次关联关系管理操作成功;
步骤206,结束。
本实施例中要实现手机代拨,用户首先要将自己的手机的移动终端号码与指定固定电话终端的号码进行关联,被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在用户呼叫时可以被通过手机电话簿选择作为主叫。用户的关联操作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关联关系,此操作可以是用户通过“portal”登录或通过营业厅、客服等手段完成,运营商后台管理实现数据更新,即对用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号码关联操作进行用户数据刷新。在用户已设定了号码关联关系后,用户便可以使用手机代拨业务。使用体验与用手机进行普通呼叫类似,但在拨号前加入一个选择操作,即需要用户选择用手机还是所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作为主叫来发起呼叫即可完成。
图3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a,用户进入手机的地址簿查找到联系人并呼叫,手机(UE)进行代拨,向呼叫处理中心(APP)发送呼叫请求;
步骤2a,APP进行代拨业务关联关系查询,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找固话终端号码;
步骤3a,查找到固话终端号码后,向UE返回代拨提示,询问用户是否使用代拨业务;
如用户事先签约了代拨业务,则APP提示用户进行代拨业务选择操作,以固定电话终端还是手机做主叫。
步骤4a,UE返回代拨确认响应;
用户进行代拨业务选择,选择以固话为主叫,进行下一步流程。若选择以手机作主叫,则按现有的业务发起移动网间的呼叫,本流程未描述。
步骤5a,APP向网关(GW)发送“MakeCall”消息在固定电话终端A和被叫终端B之间建立呼叫;
步骤6a,GW通过初始操作指示操作(InitiateCallAttempt;简称:ICA)操作指示业务交换点(SSP)呼叫B;
步骤7a,SSP向B发送呼叫请求消息;
步骤8a,B向SSP返回呼叫应答消息;
步骤9a,GW发送BCSM事件请求报告(RequestReportBCSMEvent;简称:RRBE)操作指示SSP对呼叫进行监视即执行“ContinueWithArgument”操作;
步骤10a,GW通过继续操作指示(ContinueWithArgument;简称:CWA)指示SSP连接B;
步骤11a,SSP向B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步骤12a,B向SSP返回连接应答消息;
步骤13a,SSP发送BSCM事件报告(EventReportBCSM;简称:ERB)操作报告GW相关B事件即SSP之前对B端进行连接的结果;ERB操作的作用为报告SSP之前对B端进行连接的结果。步骤14a,APP调用“MakeCall”消息呼叫A;
步骤15a,GW通过ICA操作指示SSP呼叫A,显示B;
步骤16a,SSP向A发送呼叫请求消息;
步骤17a,A向SSP返回呼叫应答消息;
步骤18a,GW发送RRBE操作指示SSP对呼叫进行监视事件;
步骤19a,GW通过CWA操作指示SSP连接A;
步骤20a,SSP向A发送连接请求消息;
步骤21a,A向SSP返回连接应答消息;
步骤22a,SSP发送ERB操作报告GW相关A事件;
步骤23a,GW通过桥接操作例如“MoveLeg”、“Continue”操作指示SSP将两个呼叫方桥接为一个呼叫;
步骤24a,手机代拨的固定电话终端A与被叫终端B建立起呼叫,进行正常的通话。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ICA”、“RRBE”、“CWA”、和“MoveLeg”都是CAP协议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请参见3GPP的CAP定义(CAMELApplication Part(CAP)specification)。
图4为本发明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三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b,用户进入手机的地址簿查找到联系人并呼叫,手机(UE)进行代拨,向呼叫处理中心(APP)发送呼叫请求;
步骤2b,APP进行代拨业务关联关系查询,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找固话终端号码;
步骤3b,查找到固话终端号码后,向UE返回代拨提示,询问用户是否使用代拨业务;
如用户事先签约了代拨业务,则APP提示用户进行代拨业务选择操作,以固定电话终端还是手机做主叫。
步骤4b,UE返回代拨确认响应;
用户进行代拨业务选择,选择以固话为主叫,进行下一步流程。若选择以手机作主叫,则按现有的业务发起移动网间的呼叫,本流程未描述。
步骤5b,APP向网关(GW)发送“Make Call”消息在固定电话终端A和被叫终端B之间建立呼叫;
步骤6b,GW发送“INVITE”呼叫B,携带媒体描述资源信息,媒体描述资源包括端口信息和编解码信息等;
步骤7b,B产生振铃;
步骤8b,B应答;
步骤9b,GW发送ACK消息给B;
步骤10b,GW发送“INVITE”呼叫A,携带媒体描述资源信息;
步骤11b,A产生振铃;
步骤12b,A应答;
步骤13b,GW重新INVITE B,GW第二次呼叫B;
步骤14b,B应答;
步骤15b,GW发送ACK给A;
步骤16b,GW发送ACK给B;
步骤17b,A与B建立实时参数协议(RTP)连接,用户可以过固定电话终端与被叫用户通话。
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方法中,通过固定电话终端和手机的号码关联,让用户可以从手机的电话簿发起呼叫,呼叫的主叫角色为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解决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呼叫时没有电话本拨号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拨号速度,降低了用户的消费。本实施例还有效地利用了已经建设的固网设施,减少网络重复建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呼叫处理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被叫号码和代拨操作指示;
当用户需要对被叫用户进行呼叫时,用户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上通过地址簿进行被叫用户的联系方式的查询,查询到被叫号码后,通过手机向呼叫处理中心发出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携带有手机的号码和被叫号码。并且在呼叫请求中携带代拨操作指示,该代拨操作指示表示用户已经在呼叫处理中心进行完手机号码与固定电话终端号码的绑定。用户通过代拨操作指示告知呼叫处理中心希望使用固话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进行对被叫用户的呼叫。例如用户编辑“99011+18912345678”通过手机发送给呼叫处理中心,其中“99011”为代拨操作指示,“18912345678”为被叫号码。
步骤301,根据所述代拨操作指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呼叫处理中心接收到呼叫请求后,根据其中的代拨操作指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手机号码具有绑定关系的固话终端号码。
步骤302,根据查询到的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分别向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呼叫处理中心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获得固话终端号码后,分别拨通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用户等待固定电话终端响铃通话,网络侧连通固话终端号码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后,用户便通过固定电话终端与被叫用户进行通话。
本各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方法中,通过固定电话终端和手机的号码关联,让用户可以从手机的电话簿发起携带代拨操作指示的呼叫,呼叫的主叫角色为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解决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呼叫时没有电话本拨号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拨号速度,降低了用户的消费。本实施例还有效地利用了已经建设的固网设施,减少网络重复建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6为本发明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1、第一处理模块12和第二处理模块13,其中第一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携带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在号码关联数据中,若查询到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第二处理模块13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所述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和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分别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和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具体地,用户通过手机向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发送呼叫请求,第一接收模块11接收到该呼叫请求后,通过第一处理模块12在所存储的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呼叫请求中携带的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若第一处理模块12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到与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当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后,第二处理模块13根据被叫号码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同时根据固话终端号码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在两个呼叫请求均联通后桥接两个呼叫请求,用户在固定电话终端响铃后提取通话筒与被叫用户进行通话。本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13还用于若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移动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以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即当第一处理模块12询问用户是否使用固话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后,用户返回仍然使用移动终端号码作为主叫号码的响应信息,此时第二处理模块13则按照现有呼叫流程以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13还用于若第一处理模块12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不到与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以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即当第一处理模块12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不到与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即没有签约手机代拨业务,则按照现有呼叫流程以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中心设备中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号码关联数据的第一存储模块14。第一处理模块12可以在第一存储模块14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手机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中心设备中,可以让用户可以从手机的电话簿发起携带代拨操作指示的呼叫,呼叫的主叫角色为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解决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呼叫时没有电话本拨号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拨号速度,降低了用户的消费。
图7为本发明另一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1、第三处理模块22和第四处理模块23,其中第二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被叫号码和代拨操作指示;第三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代拨操作指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第四处理模块23用于根据查询到的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分别向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具体地,用户通过手机向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发送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携带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被叫号码和代拨操作指示,第二接收模块21接收到该呼叫请求后,根据请求中携带的代拨操作指示,获知该手机号码与其它固话终端号码相关联,通过第三处理模块22在所存储的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并通过第四处理模块23分别拨通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用户等待固定电话终端响铃通话,网络侧连通固话终端号码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后,用户便通过固定电话终端与被叫用户进行通话。
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中心设备中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号码关联数据的第二存储模块24。第三处理模块22可以在第二存储模块24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手机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本各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中心设备中,可以让用户可以从手机的电话簿发起携带代拨操作指示的呼叫,呼叫的主叫角色为关联的固定电话终端。解决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终端呼叫时没有电话本拨号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拨号速度,降低了用户的消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
在号码关联数据中,若查询到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
若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所述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和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分别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和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以所述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号码关联数据中,若查询不到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以所述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绑定所述移动终端号码和所述固话终端号码的请求,生成所述号码关联数据。
5.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被叫号码和代拨操作指示;
根据所述代拨操作指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根据查询到的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分别向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6.一种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和被叫号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号码关联数据中,若查询到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选择主叫号码的请求;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所述固话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和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分别向对应的被叫终端和固定电话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移动终端返回确认使用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的响应信息,则以所述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或
若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在所述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不到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则以所述移动终端号码为主叫号码向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号码关联数据。
9.一种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号码、被叫号码和代拨操作指示;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代拨操作指示,在号码关联数据中查询与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相关联的固话终端号码;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查询到的所述固话终端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分别向对应的固定电话终端和被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并桥接两个呼叫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叫处理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号码关联数据。
CN200910078877A 2009-03-04 2009-03-04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Pending CN101827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877A CN101827334A (zh) 2009-03-04 2009-03-04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8877A CN101827334A (zh) 2009-03-04 2009-03-04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7334A true CN101827334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90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8877A Pending CN101827334A (zh) 2009-03-04 2009-03-04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733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602A (zh) * 2011-07-07 201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话仿真的方法、平台及通信系统
CN102420881A (zh) * 2011-11-22 2012-04-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信息获取方法、系统、查询终端及被查询终端
CN103747154A (zh) * 2014-01-27 2014-04-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家庭网关
CN103905599A (zh) * 2014-03-26 2014-07-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945075A (zh) * 2014-03-25 2014-07-23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获取固定电话来电信息装置及方法
CN104954587A (zh) * 2014-03-30 2015-09-30 韩广成 一种快捷拨号的电话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271A (zh) * 2003-01-27 2004-08-04 �ձ�������ʽ���� 因特网电话系统、呼叫连接控制器及终端关联方法
CN1942001A (zh) * 2005-09-29 2007-04-04 深圳市点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电话呼叫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CN101330339A (zh) * 2008-07-15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tv的呼叫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应用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271A (zh) * 2003-01-27 2004-08-04 �ձ�������ʽ���� 因特网电话系统、呼叫连接控制器及终端关联方法
CN1942001A (zh) * 2005-09-29 2007-04-04 深圳市点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电话呼叫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CN101330339A (zh) * 2008-07-15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tv的呼叫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应用服务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602A (zh) * 2011-07-07 201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话仿真的方法、平台及通信系统
WO2012159319A1 (zh) * 2011-07-07 2012-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话仿真的方法、平台及通信系统
CN102308602B (zh) * 2011-07-07 2014-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固话仿真的方法、平台及通信系统
CN102420881A (zh) * 2011-11-22 2012-04-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信息获取方法、系统、查询终端及被查询终端
CN102420881B (zh) * 2011-11-22 2014-10-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信息获取方法、系统、查询终端及被查询终端
CN103747154A (zh) * 2014-01-27 2014-04-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家庭网关
CN103945075A (zh) * 2014-03-25 2014-07-23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获取固定电话来电信息装置及方法
CN103905599A (zh) * 2014-03-26 2014-07-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954587A (zh) * 2014-03-30 2015-09-30 韩广成 一种快捷拨号的电话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8735B (zh) 基于ussd推送菜单实现来电拒接信息通知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863252B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22672B (zh) 一种主叫信息显示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827334A (zh) 呼叫处理方法及呼叫处理中心设备
CN101146266A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25841A (zh) 一种电话号码更换提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7202A (zh) 一种基于语音网关的通信方法
CN101355615A (zh) 一种Web页面上直接点击拨号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71769B (zh) 呼叫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282380A (zh) 一名通业务呼叫接续方法、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CN100551124C (zh) 移动终端及其向归属地固网电话发起呼叫的方法
CN101227473B (zh) 用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主控会议的系统及方法
CN100471311C (zh) 移动通信中呼叫伴侣实现方法
CN105306744A (zh) 无线终端作为分机的方法及分机转换设备和电话交换系统
CN1929631B (zh) 确认呼叫中心内部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89648C (zh) 一种固网用户接入移动核心网的呼叫控制方法
CN104780250A (zh) 一种选择主叫号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38810A (zh) 实现快速拨号的方法及系统
US7826832B1 (en) Call storage in removable memory
CN101384046A (zh) 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内数据调用方法及系统
CN101400191B (zh) 为移动电话号码附带固定电话号码的系统和方法
TWI544776B (zh) 電話通訊方法
CN103312904A (zh) 点击拨号的号码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339469B2 (ja) 電話番号処理装置
CN101076046B (zh) 固网中控制和辅助控制多号终端的呼叫业务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