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5819A -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5819A
CN101825819A CN 200910126068 CN200910126068A CN101825819A CN 101825819 A CN101825819 A CN 101825819A CN 200910126068 CN200910126068 CN 200910126068 CN 200910126068 A CN200910126068 A CN 200910126068A CN 101825819 A CN101825819 A CN 101825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display panels
key zone
privates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260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5819B (zh
Inventor
陈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 2009101260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5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5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5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5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5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在电晶体基板的一面布设载有第一准位信号的第一导线,并在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电晶体基板的一面布设载有第二准位信号的第二导线,其与第一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接而改变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一控制器侦测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是否改变,并在侦测到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本发明借由将构造简单的按键结构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上,让电子产品实体按键可减少,能够进一步减少电子产品非显示区的面积与整体使用的零组件数目,而具有容易依客户需求客制化、轻薄、窄边框等优点。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整合按键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子产品,例如液晶显示器、笔记型电脑、PDA、资讯家电、车用导航装置等除了使用液晶显示面板做为显示介面外,也会设有一键盘或复数按键供使用者操作,而传统的实体按键不外乎可分成机械式、薄膜式及电容式开关按键三种,但无论是那一类按键,都需要至少一组印刷电路板与软排线,以将按键产生的信号(即讯号,本文均称为信号)由印刷电路板通过软排线传至电脑或系统。然此等传统的按键由于占用电子装置的使用空间、增加电子装置整体重量与成本,因此容易使电子产品设计的自由度受限。
此外,由于电子产品的微型化(miniaturization),导致按钮和输入键等输入装置的可用空间越趋缩小,而容易影响使用者的操作舒适度与便利性。因此,对于以液晶显示面板做为显示介面的电子产品,若能将原本的实体按键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中,将能大幅增加电子产品设计的自由度,并降低电子产品非显示区的厚度与面积,并使整体使用的零组件数目(如实体按键所需的机械式开关、印刷电路板及软排线等)可以相对减少许多。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在产品结构、显示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合按键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可借由将构造简单的按键结构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上,让电子产品的实体按键可以减少,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电子产品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与整体使用的零组件数目,而具有容易客制化、轻薄、窄边框等优点,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其可借由将构造简单的按键结构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上,让电子产品的实体按键可以减少,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电子产品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与整体使用的零组件数目,而具有容易客制化、轻薄、窄边框等优点,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即晶体管,本文均称电晶体),基板;一彩色滤光片基板,叠设于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上;一第一导线,布设于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以及一第二导线,布设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且与该第一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接而改变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控制器,其侦测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是否改变,并在侦测到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设于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的导电凸状物,其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导接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设在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之一。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一表面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或一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准位信号与该第二准位信号其中之一是一高准位电压,其中另一是一低准位电压。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电晶体基板;一彩色滤光片基板,叠设于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上;一第一导线,布设于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一第二导线,布设于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以及一第三导线,布设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并与该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该第三导线与该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导接,而改变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控制器,其侦测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是否改变,并在侦测到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该第一导线与第三导线交会处以及第二导线与第三导线交会处的导电凸状物,其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使该第三导线导接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二导电凸状物可以设在该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侧或设在该第三导线侧。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三导线的一端与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电连接,该第三导线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另一的交会处设有一导电凸状物,该导电凸状物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导接该第三导线与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另一。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一表面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或一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
较佳地,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准位信号与该第二准位信号其中之一是一高准位电压,其中另一是一低准位电压。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电晶体基板及一叠设于该电晶体基板一面上的彩色滤光片基板,该方法包括:A.在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上布设一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的第一导线;B.在该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上布设一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的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与该第一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改变;以及C.当侦测到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在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设置一导电凸状物,以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导接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
较佳地,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设在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之一。
较佳地,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一表面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或一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
较佳地,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准位信号与该第二准位信号其中之一是一高准位电压,其中另一是一低准位电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电晶体基板及一叠设于电晶体基板一面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在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布设有一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的第一导线,且在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布设有一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的第二导线,第二导线并与第一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接而改变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一控制器侦测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是否改变,并在侦测到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
较佳地,为进一步确保导接效果,可在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交会处设置一导电凸状物,以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辅助导接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该导电凸状物可设在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之一,且该导电凸状物可以是一表面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或一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
且该第一准位信号与该第二准位信号其中之一是一高准位电压,其中另一是一低准位电压,且第一准位信号与第二准位信号之间的压差足以让控制器在按压区被按压时,侦测到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已经改变。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借由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电晶体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共同形成前述的按键结构以构成一个按键区供使用者按压,可以产生如同实体按键的效果,并通过控制器侦测按键区是否被按压以产生对应该被按压的按键区的按键信号给系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合按键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可借由将构造简单的按键结构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上,让电子产品的实体按键可以减少,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电子产品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与整体使用的零组件数目,而具有容易客制化(客制化即针对客户个人喜好或偏爱,选择而制造出产品或服务,并依客户需求不同而对产品做部分更动)、轻薄、窄边框等优点,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显示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画素是呈矩阵式排列。
图2是图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面板结构的放大顶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面板结构的平面分解图。
图4是沿图2中3-3剖面线的面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另一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图9是本实施例在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与CF基板上设计多组按键结构以构成不同按键区的例子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以多重回圈制作按键结构的示意图。
图11~图13是本实施例各按键结构中的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导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以分别布设在TFT基板及CF基板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构成一按键结构。
图15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以矩阵排列方式设计的复数按键结构。
图16是一应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中显示有多个对应至设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各按键结构的按键区的虚拟按键图像。
图17是图16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间隔体分布密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图4所示,图1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是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画素(pixel)40示意图,显示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画素是呈矩阵式排列。图2是图1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面板结构的放大顶视图,是图1中局部区域110的实际面板结构放大顶视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面板结构的平面分解图。图4是沿图2中3-3剖面线的面板结构的剖视图。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一电晶体基板(本实施例是以薄膜电晶体(TFT)基板为例,下称TFT基板)100、一彩色滤光片基板(下称CF基板)200、填充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分子层300,以及一按键结构400。
请参阅图4所示,TFT基板100朝向CF基板200的一面布设有呈矩阵式的ITO电极10,且CF基板200朝向TFT基板的一面布设有一ITO共电极层20,而在每一ITO电极层10与ITO共电极层20之间构成如图1示意的每一画素40,且如图1及图4所示,TFT基板100上相对于每一画素40设有半导体制程(工艺)形成的电晶体50用以驱动每一画素40,并且每一列的电晶体50的栅极(即闸极,本文称为栅极)经由每一列扫描线G1~Gm连接至一扫描驱动电路(图未示),每一行的电晶体的源极经由每一行扫描线S1~Sn连接至一数据驱动电路(图未示)。扫描驱动电路一次驱动一条列扫描线G以驱动该列电晶体导通,数据驱动电路再经由行扫描线S送入视讯信号给该列的各个画素40,借此使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对应的画面。
本实施例为了将实体按键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在液晶显示面板1中内建了按键结构400,请参阅图1~图4所示,按键结构400包括设在TFT基板100朝向CF基板200的一面上的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以及设在CF基板200朝向TFT基板100的一面上的第三导线201。
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由TFT基板100的一侧相间隔且平行地横向延伸于TFT基板100上,两者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所需按键范围的大小而定,为了方便使用者操控,按键范围涵盖区域通常大约是一个手指头的范围。并且为了不影响透光率(开口率),请参阅图2~图4所示,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是沿着CF基板200上的黑色光罩(Black Mask)202横向延伸方向设置,亦即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是位于黑色光罩202底下。
第三导线201沿着CF基板200上的黑色光罩(Black Mask)202纵向延伸方向延伸形成于CF基板200上,并与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相间隔地交会,以在交会处构成一按键区120,当该按键区120被按压时,会使第三导线201向下移动而与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导接。当然第一导线101与第二导线102也可以改设在CF基板200上,而第三导线201改设在TFT基板100上。
并且,为了更确保在按键区120被按压时,第一导线101与第二导线102可以和第三导线201导接,本实施例在第三导线201与第一导线101交会处以及第三导线201与第二导线102交会处还设有至少一导电凸状物123,当按键区120被按压时,第三导线201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该导电凸状物123与第一导线102及第二导线201导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凸状物123是设在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上且朝向第三导线201,并在按键区120未被按压时与第三导线201保持相隔一间距D;当然如图5所示,导电凸状物123也可以设在第三导线201上且朝向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并且在按键区120未被按压时与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保持相隔一间距D。
本实施例的导物凸状物103可以使用外表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spacer)或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并可以依据导线交会重叠的面积来配置导电凸状物的形式、数量与密度。
而为了侦测第三导线201与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是否导接,以判断按键区120是否被按压,本实施例将第一导线101及第二导线102位于TFT基板100侧边的一端连接至一控制器60,控制器60提供一第一准位信号V1给第一导线101,提供一第二准位信号V2给第二导线102,并侦测第一导线101的信号准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准位信号V1为一高准位电压,第二准位信号V2为一低准位电压(或接地电压),但并不以此为限,只要第一准位信号V1与第二准位信号V2之间的压差可以被控制器60判断出两者为不同准位信号即可。
借此,当按键区120未被按压时,控制器60会持续收到来自第一导线101的第一准位信号V1,控制器60即得知按键区120未被按压;反之,当按键区120被按压时,第三导线201被下压并通过导电凸突物103导接第一导线101与第二导线102形成一封闭回路,使第一导线101上的信号准位从第一准位信号V1被下拉至第二准位信号V2并传给控制器60,控制器60根据第一导线101上的电压准位改变即得知按键区120被按压,而发送对应按键区120的一按键编码(亦即按键区的定义,若有多个按键区,则每一个按键区所对应的按键编码都是独一无二的)给电脑或系统,使产生对应的动作或反应。当然,控制器60也可以只根据从第一导线101上侦测到的信号准位改变,就直接对电子装置系统本身进行预设的硬件(硬体)或软件(软体)控制,而不一定要发出一按键信号。
请参阅图6~图9所示,是本实施例在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与CF基板上设计多组按键结构以构成不同按键区的例子示意图。因此,依照上述按键结构400的设计方式,设计者可以在液晶显示面板1的TFT基板100与CF基板200上设计多组按键结构61~63、71~73、81~83及91~93以构成不同的按键区64~66、74~76、84~86及94~96,当该等按键区其中之一被按压时,控制器60可借由侦测对应该按键区的按键结构传来的电压改变而得知按键区被按压。
此外,请参阅图10所示,是本实施例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以多重回圈制作按键结构的示意图,为了让按键的范围大小更有弹性,按键结构也可以用多重回圈来制作,例如在TFT基板侧设置平行且间隔排列的三条第一导线103~105及三条第二导线106~108,以及在CF基板侧设置三条第三导线202~204,其中第三导线202用以在受压时导接第一导线103及第二导线106,第三导线203用以在受压时导接第一导线104及第二导线107,以及第三导线204用以在受压时导接第一导线105及第二导线108,而构成范围不同但重叠的三个按键区111~113,因此,按压这三个按键区111~113其中任一个,控制器60会判定为同一个按键被作动。
而且,请参阅图11~图13所示,是本实施例各按键结构中的第三导线与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导接的方法的示意图,上述的各组按键结构的导接方式可以如图11所示,各别使用一第一导线151~153以及一第二导线154~156,而各第三导线157~159则在受按压时分别通过两个导电凸状物(图未示)导接各第一导线151~153及各第二导线154~156;或者如图12所示,各按键结构各别使用一第一导线161~163并共用一第二导线164,且各按键结构的第三导线165~167一端可先借导电胶(图未示)连接至第二导线164,另一端受按压时则通过导电凸状物(图未示)与对应的第一导线161~163导接;或者如图13所示,各别具有一第一导线131~133,一第二导线134~136及一第三导线137~139,各第三导线137~139的一端借导电胶(图未示)连接至各对应的第二导线134~136,各第三导线137~139的另一端受按压时则分别通过导电凸状物(图未示)导接各对应的第一导线131~133。
另外,请参阅图14所示,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以分别布设在TFT基板及CF基板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构成一按键结构,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另一种按键结构500。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按键结构500是在TFT基板或CF基板其中之一布设一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V1(图未示)的第一导线501,并在TFT基板或CF基板其中另一布设一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V2(图未示)的第二导线502,第二导线502呈L型,其一部分线段与第一导线501平行,一部分线段与第一导线501垂直而与第一导线502相间隔地交会,而在交会处构成一按键区503,其中第一准位信号V1及第二准位信号V2可以是由控制器60或其它电路提供。同样地,第一导线501与第二导线502其中之一可在交会处设置一导电凸状物504,当按键区503被压时,控制器60会侦测到第一导线501的信号准位改变而得知按压区503被按压,而同样能够达到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目的及功效。
请参阅图15所示,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以矩阵排列方式设计的复数按键结构。再者,若所要设置的按键数量较多,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是采用矩阵排列方式搭配扫描机制来设计按键结构,以在液晶显示面板中设计呈二维方式排列的九个按键为例,其可以在TFT基板100上设置三条相间隔且横向并排的第一导线R1~R3,以及三条与该等第一导线R1~R3相间隔且横向并排的第二导线C1~C3,并且在CF基板200上设置三条与该等第一导线R1~R3及第二导线C1~C3垂直且相交的第三导线D1~D3,而在该等第三导线D1~D3与该等第一导线R1~R3交会处构成由按键区K1、K2、K3、......K9形成的一按键矩阵。
该等第三导线D1~D3与该等第一导线R1~R3交会处设有一导电突状物(可设在第一导线R1~R3侧或第三导线D1~D3侧),且其中第三导线D1的一端借导电胶与第二导线C1电连接,第三导线D2的一端借导电胶与第二导线C2电连接,第三导线D3的一端借导电胶与第二导线C3电连接。
当控制器60要侦测按压区K1~K9是否被按压以及何者被按压时,控制器60会提供第一准位电压V1给该等第一导线R1~R3,并依序送第二准位电压V2给第二导线C1~C3其中之一,而其中另外两条第二导线则提供第一准位电压V1。借此,当其中一按键区例如K5被按压时,第一导线R2、第二导线C2及第三导线D2导接构成一封闭回路,控制器60可由第一导线R2的电压准位由第一准位电压V1改变为第二准位电压V2而得知按键区K5被按压。
因此,借由上述矩阵式按键结构设计,可以在按键数量较多时减少布线的数量。
所以,对应上述按键区的位置,设计者可以在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1上预先印刷特定按键图像对应各个按键区的位置,或者借由预先载置于电子装置中的一软体程式产生虚拟按键图像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对应各个按键区的位置,借此以导引使用者通过按压该按键图像以作动对应的按键区,使控制器60可以侦测到某一按键区被按压并送出一对应该按键图像的按键信号(按键编码)给系统,使系统产生对应该按键图像的功能,该按键图像根据电子装置的系统或功能需求而定,例如可以是一般键盘按键、多媒体功能键、或金融交易介面中的功能键......等,而在此所谓的电子装置可以是使用液晶显示面板做为显示介面的可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智慧化遥控器、资讯家电、金融商业交易机器、车用导航装置、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公共显示服务站装置......等工商业应用的电子设备。并且同一电子装置中产生虚拟按键图像的软件程序(软体程式)可以因应不同功能需要变换显示不同的虚拟按键图像,以供电子装置进行多种类别的输入以使同一按键结构达到多种用途。
而且当电子装置改变其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向(例如90度或180度旋转)或调整其解析度时,其中产生虚拟按键图像的软体程式会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图像的位置及范围使恒对齐于所对应的按键区位置。
此外,电子装置上亦可另外设置一触发按键(图未示)来唤起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按键功能,亦即在液晶显示面板1一般显示情况下,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按键功能被禁能且虚拟按键图像不显示,当触发按键被按压后,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按键功能才被致能且同时显示出虚拟按键图像供使用者操作,当使用者未操作达一定时间,例如2分钟后,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按键功能自动回到禁能状态,且虚拟按键图像消失,直到触发按键被再次按压。
此外,请参阅图16所示,是一应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中显示有多个对应至设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各按键结构的按键区的虚拟按键图像。为了适当控制液晶显示面板上可按压的按键区面积,同时维持面板的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的间隙与面板耐压强度及寿命,本实施例可以适当设计面板中的间隔体(spacer)的高度、大小与密度。例如图16的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1内建有五个按键结构,其对应的虚拟按键图像171~175位置如图所示,则可在液晶显示面板1的TFT基板100与CF基板200之间适当安排间隔体(spacer)的密度。请参阅图17所示,是图16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间隔体分布密度的示意图,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间隔体密度以H(高)、M(中)、L(低)来表示,由图中可知,在虚拟按键图像171~175的中间位置间隔体密度是L最低,虚拟按键图像171~175的外围位置间隔体密度是H最高,因此虚拟按键图像171~175的中间区域较软,以提供适当的按压弹性系数来呈现出按键的特性,除了可以有效的提供使用者知觉或触觉的反馈外,而且还可以避免相邻按键的误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借由在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和CF基板上共同形成前述的按键结构以构成一个或多个按键区供使用者按压,可产生如同实体按键的效果,并通过控制器60侦测各按键区是否被按压以产生对应该被按压的按键区的按键信号给系统,而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电晶体基板;
一彩色滤光片基板,叠设于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上;
一第一导线,布设于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以及
一第二导线,布设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且与该第一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导接而改变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控制器,其侦测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是否改变,并在侦测到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设于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的导电凸状物,其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导接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设在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一表面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或一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准位信号与该第二准位信号其中之一是一高准位电压,其中另一是一低准位电压。
7.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电晶体基板;
一彩色滤光片基板,叠设于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上;
一第一导线,布设于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
一第二导线,布设于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并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以及
一第三导线,布设于该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并与该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该第三导线与该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导接,而改变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控制器,其侦测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是否改变,并在侦测到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该第一导线与第三导线交会处以及第二导线与第三导线交会处的导电凸状物,其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使该第三导线导接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导电凸状物可以设在该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侧或设在该第三导线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导线的一端与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电连接,该第三导线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另一的交会处设有一导电凸状物,该导电凸状物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导接该第三导线与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另一。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一表面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或一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准位信号与该第二准位信号其中之一是一高准位电压,其中另一是一低准位电压。
14.一种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电晶体基板及一叠设于该电晶体基板一面上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在该电晶体基板面向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一面上布设一载有一第一准位信号的第一导线;
B.在该彩色滤光片基板面向该电晶体基板的一面上布设一载有一第二准位信号的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与该第一导线相间隔地交会而构成一按键区,该按键区被按压会使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改变;以及
C.当侦测到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的信号准位改变时,输出对应该按键区的一按键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在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设置一导电凸状物,以在该按键区被按压时,导接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设在该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其中之一。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凸状物是一表面涂布导电材料的间隔体或一内混导电材料的间隔体。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准位信号与该第二准位信号其中之一是一高准位电压,其中另一是一低准位电压。
CN 200910126068 2009-03-05 2009-03-05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Active CN101825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26068 CN101825819B (zh) 2009-03-05 2009-03-05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26068 CN101825819B (zh) 2009-03-05 2009-03-05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5819A true CN101825819A (zh) 2010-09-08
CN101825819B CN101825819B (zh) 2013-04-17

Family

ID=4268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26068 Active CN101825819B (zh) 2009-03-05 2009-03-05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58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071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47956A (ko) * 2005-11-03 2007-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의 제조방법
KR20070082644A (ko) * 2006-02-17 2007-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표시 장치
KR101347291B1 (ko) * 2006-11-17 2014-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내장형 평판표시패널과 이의 구동방법 및 이를포함한 평판표시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071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5819B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9161B2 (en) Dual-substrate-sensor stack with electrodes opposing a display
CN203588221U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412980B (zh) 影像顯示系統
US200900426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rphing User Interface
KR100991802B1 (ko) 터치 제어 구조를 가진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678829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key
CN104007867B (zh) 具有与触摸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03480484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8626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1118470B (zh) 触控式平板显示器电极结构
CN102004570B (zh) 触摸屏装置
CN104020906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显示装置
CN103472963A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77950B (zh) 触控屏幕与相关触控感测控制电路
CN103488341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1587401B (zh) 触控式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9144303A (zh) 压力感测触控装置
CN101770312B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203480471U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97035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1754208U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
CN205809466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379935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182581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整合按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0762190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