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0949A -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0949A
CN101810949A CN200910264861A CN200910264861A CN101810949A CN 101810949 A CN101810949 A CN 101810949A CN 200910264861 A CN200910264861 A CN 200910264861A CN 200910264861 A CN200910264861 A CN 200910264861A CN 101810949 A CN101810949 A CN 101810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
straw
green algae
stalk
biological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4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0949B (zh
Inventor
丁齐颀
张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n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chu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chu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chu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648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0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0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0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09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使用秸秆作为过滤层,将含有蓝藻的水从秸秆层滤过,过滤蓝藻;将过滤过蓝藻的秸秆晒干,并碳化为生物炭作为生物滤层,将通过秸秆层的水通过生物滤层,吸附藻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专用装置,包括:一个双层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的秸秆过滤层以及下层的生物炭过滤层;与水泵连接的出水管,用于将蓝藻污染水抽出后浇在所述双层过滤装置上;一个电热丝发热炭炉,用于将过滤完蓝藻的秸秆碳化为生物炭。本发明所使用的能源消耗都是用的清洁的太阳能,实现既解决了收获的时候不用在田里焚烧秸秆,也解决了湖水的蓝藻问题,并且还加工成可使用的生物炭煤,达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藻水处理方法以及太阳能应用,特别是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生活污水,田里的化肥因为雨水冲刷直接流入河道,河道流向湖里或者大海,使得湖里或者海洋的周边富营养化,这样导致了很多藻类的滋生,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蓝藻,尤其在夏季,蓝藻大量的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之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暴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的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炭吸收。
例如,在无锡太湖已经连续好几年受蓝藻的危害,每年基本一到夏天,湖边某些区域就能闻到一股恶臭,湖水是蓝绿色的,湖水感觉黏黏的。
有用鲢鱼来除蓝藻的方法,但是在蓝藻疯狂爆发的时候,水中的氧气都已耗尽,大部分鱼类因缺氧死亡,其中也包括鲢鱼。而且即使被鲢鱼以藻类为食物,但是鲢鱼排出的粪便也是还是具有养分的,还是留在湖中,藻类继续可以以鱼粪为养料生长,不会有多少明显的遏制蓝藻。
也有直接收集蓝藻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非常耗费能源,以及很费事,并且不能收集藻类当中的藻毒(MC)。用的过滤网是特制的过滤网,这种网很容易因为蓝藻多了之后产生堵塞,需要把滤网拿下来清洗,换起来不方便,成本也高。时效性不高。
也有使用紫外线至于水中直接杀灭蓝藻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效率很低。在瞬间不能直接把蓝藻杀灭,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把蓝藻杀灭,并且组成蓝藻的某些成分还是被留在湖水里面,蓝藻繁殖的能力远远比紫外线杀灭蓝藻的速度还快。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使用秸秆作为过滤层,将含有蓝藻的水从秸秆层滤过,过滤蓝藻;将过滤过蓝藻的秸秆晒干,并碳化为生物炭作为生物滤层,将通过秸秆层的水通过生物滤层,吸附藻毒。
本发明方法中,在450℃~550℃环境中碳化秸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中的专用装置,包括:
一个双层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的秸秆过滤层以及下层的生物碳过滤层;
与水泵连接的出水管,用于将蓝藻污染水抽出后浇在所述双层过滤装置上;
一个电热丝发热炭炉,用于将过滤完蓝藻的秸秆碳化为生物碳。
本发明所述专用装置中,所述秸秆过滤层由带孔的秸秆传送带输送,所述秸秆传送带一端为秸秆上料装置,另一端为秸秆回收装置。
本发明所述专用装置中,所述生物碳过滤层由带孔的生物碳传送带输送,所述生物碳传送带一端为生物碳上料装置,另一端为生物碳回收装置。
本发明所述专用装置中,包括太阳能电池,为所述炭炉、水泵、秸秆传送带以及生物碳传送带供电。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处理蓝藻的方法和装置,达到净化湖水的目的,让富营养化的湖水达到平衡,同时可以让蓝藻收集起来还有其他的效用,并且本发明使用了每次收割时废弃的秸秆,不需要焚烧秸秆,减少了很多的大气污染。将过滤完蓝藻的秸秆制成生物活性炭,活性炭可以用来吸附水中的藻毒(MC),同时还能增加秸秆以及蓝藻的经济效益。因为考虑到往往蓝藻爆发时段都是在夏天炎热的时候,炎热的时候只有在太阳光强烈的时候,所以本发明包括水泵电机,炭炉的电热丝,传送带电机消耗都是太阳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使用秸秆作为过滤层,将含有蓝藻的水从秸秆层滤过,过滤蓝藻;将过滤过蓝藻的秸秆晒干,并在碳炉中碳化为生物炭(另一部分为生物煤炭)作为生物滤层,将通过秸秆层的水通过生物滤层,吸附藻毒。在450℃~550℃环境中碳化秸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中的专用装置,包括:一个双层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的秸秆过滤层2以及下层的生物碳过滤层3;与水泵连接的出水管1,用于将蓝藻污染水抽出后浇在所述双层过滤装置上;一个电热丝发热炭炉,用于将过滤完蓝藻的秸秆碳化为生物碳所述秸秆过滤层2由带孔的秸秆传送带输送,所述秸秆传送带一端为秸秆上料装置6,另一端为秸秆回收装置4。所述生物碳过滤层3由带孔的生物碳传送带输送,所述生物碳传送带一端为生物碳上料装置7,另一端为生物碳回收装置5。本发明包括太阳能电池,为所述炭炉、水泵、秸秆传送带以及生物碳传送带供电。
本发明在传送带上放上废弃的秸秆来过滤湖水中蓝藻,将带藻秸秆再放入炭炉中炭化生成生物炭,把生物炭放在传送秸秆的传送带下面用来吸附湖水中的藻毒素再把吸附完的生物炭加工成炭煤,将过滤完的带藻秸秆晾晒干送入炭炉生成生物炭。本发明中水泵,传送带的电机动力来源来自于太阳能电池。生成生物炭的时候用太阳能电池对炉室内的电热丝供电,炉室内温度达到500℃,蓝藻在这个温度下炭化,虽然有些废气排放,但是相对于原来在田里焚烧,可以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从田里收集的秸秆(稻草、麦秆等等本发明中稻草为宜),在北方稻草没这么多,一般收起来的秸秆基本上面都是晒干的,用一种传送带式的滤带,滤带也就是带孔的传送带,因此本发明中的方法不管是使用秸秆还是稻草、麦秆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第一层秸秆过滤带的一端是放干净的干秸秆,过滤带的两侧有高低的凹口,凹口是专门用来摆放秸秆时固定秸秆不会被水冲散掉,过滤带可以托住秸秆,秸秆是按照一定密度铺在滤带上的,水泵按照过滤带的长度方向按照一定的密度排放,水泵从湖中抽水,水中有蓝藻,抽的带藻湖水落在秸秆上,秸秆对湖水过滤,将蓝藻过滤在秸秆上,水往下部流,返回湖中。传送带将过滤完蓝藻的秸秆传送到收集箱,自动落入收集箱中,再把收集箱中(收集箱为底部网状结构)的过滤秸秆取出晒干,拿到炭炉里面炭化生成生物炭,生物炭具有活性炭效果,生物炭可以用来吸附湖水中的藻毒素,用于第二层生物碳过滤。因为藻毒素的吸收方式只有用活性炭吸附,生物炭也是通过传送带形式过滤的,设置在秸秆传送带下端,藻毒素在高温环境下是可以分解的,所以过滤完的生物炭晒干后可以再加工成生物炭煤,这样就提高了秸秆以及蓝藻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6)

1.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秸秆作为过滤层,将含有蓝藻的水从秸秆层滤过,过滤蓝藻;将过滤过蓝藻的秸秆晒干,并碳化为生物炭作为生物滤层,将通过秸秆层的水通过生物滤层,吸附藻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50℃~550℃环境中碳化秸秆。
3.一种使用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中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双层过滤装置,包括上层的秸秆过滤层以及下层的生物碳过滤层;
与水泵连接的出水管,用于将蓝藻污染水抽出后浇在所述双层过滤装置上;
一个电热丝发热炭炉,用于将过滤完蓝藻的秸秆碳化为生物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中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过滤层由带孔的秸秆传送带输送,所述秸秆传送带一端为秸秆上料装置,另一端为秸秆回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中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碳过滤层由带孔的生物碳传送带输送,所述生物碳传送带一端为生物碳上料装置,另一端为生物碳回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中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为所述炭炉、水泵、秸秆传送带以及生物碳传送带供电。
CN200910264861XA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0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4861XA CN101810949B (zh)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4861XA CN101810949B (zh)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0949A true CN101810949A (zh) 2010-08-25
CN101810949B CN101810949B (zh) 2012-01-04

Family

ID=4261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48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0949B (zh) 2009-12-24 2009-12-24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094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622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碳基催化剂的蓝藻微波治理方法
CN102210476A (zh) * 2010-12-23 2011-10-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快速干燥蓝藻的方法
CN103058473A (zh) * 2012-12-31 2013-04-24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可持续清理河道污泥的方法
CN103466810A (zh) * 2013-09-30 2013-12-25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CN105271460A (zh) * 2014-06-06 2016-01-27 蒋寿悟 一种利用秸秆炭治理污水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622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碳基催化剂的蓝藻微波治理方法
CN101972622B (zh) * 2010-09-30 2011-09-21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碳基催化剂的蓝藻微波治理方法
CN102210476A (zh) * 2010-12-23 2011-10-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快速干燥蓝藻的方法
CN103058473A (zh) * 2012-12-31 2013-04-24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可持续清理河道污泥的方法
CN103466810A (zh) * 2013-09-30 2013-12-25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CN105271460A (zh) * 2014-06-06 2016-01-27 蒋寿悟 一种利用秸秆炭治理污水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0949B (zh) 201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4490B2 (en) Proces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of food and feed
CN101810949B (zh)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3922478B (zh) 一种水库深水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方法
CN109607976A (zh) 一种湖泊水体修复方法
CN105941289A (zh)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CN112939229A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水污分离和处理方法
CN206101318U (zh) 一种生态养鱼系统
CN108450388A (zh) 一种生态农业养殖装置
CN108207599A (zh) 山泉流水养鱼尾排水净化方法
CN206970373U (zh) 基于水循环的池塘养鱼装置
CN114620837B (zh) 以狐尾藻为优势种的微咸水湖泊复合生态修复系统重建方法
CN212993455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工程化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CN112425503B (zh) 一种用于龙须菜全人工采苗的装置
CN205922518U (zh) 生态鱼缸
CN112655643B (zh) 一种工厂化对虾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8821437B (zh) 一种用于治理富营养水体的生态塔及应用
CN107935330A (zh) 山泉流水养鱼尾排水净化设施
CN101580304B (zh) 植物材料吸附剂-水丝蚓生物联合去除景观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09072702A (ja) 鉄分回収装置及び鉄分回収方法並びに植生材料
CN213570010U (zh) 一种基于大口黑鲈苗种培育的阳光大棚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1170463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改良方法
CN113213639B (zh) 一种采用草鱼作为高级消费者的小型河流生态净化湿地
CN202297327U (zh) 一种养殖场沼气系统
CN211960610U (zh) 一种淡水养殖孵化用水过滤装置
CN218115183U (zh) 一种日光温室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5

Address after: 214200 Qingyuan Avenue, Yi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IN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213 4th Floor, Creative Software Building, No. 8 Wenzhuang Road, Yix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UACHUA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