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6810A -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6810A
CN103466810A CN2013104580270A CN201310458027A CN103466810A CN 103466810 A CN103466810 A CN 103466810A CN 2013104580270 A CN2013104580270 A CN 2013104580270A CN 201310458027 A CN201310458027 A CN 201310458027A CN 103466810 A CN103466810 A CN 103466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sewage
river course
water
poll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80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6810B (zh
Inventor
林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pring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eyuan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eyuan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eyuan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80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6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6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6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6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6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它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外源污水、河道污水采用直接加入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方式来净化水质;河道底部始终保留的一层底泥有利于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经过多次部分清理后,可达到河道的水流持久的生态平衡,进入良性循环;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仿效自然,创造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起到了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自动平衡酸雨污染的作用。治理后的河道,常年水质清澈碧绿,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动物重现,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生态是一个由水源、土壤、日照及动植物的多样性在自然循环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它的破坏往往是由于人为排污量过多,破坏水源和土壤的清洁,破坏了水与土壤形成的动植生态链,从而破坏了河道系统的自净功能,而形成了对河道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河道生态的破坏表现为水流的日益黑臭,污泥的逐步堆积,水生态动植物的减少和灭绝。
目前尚未出现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对河道进行全面治理,以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效果好的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它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治理:
(1)对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 
(2)对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
(3)对于河道污泥:对河道污泥进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终保留有一层底泥,本发明河道底部保留的底泥有利于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经过多次部分清理后,可达到河道的水流持久的生态平衡,进入良性循环,将底泥进行改性,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进行回收利用;
(4)对于河道周边:在河道周边建立人造景观平衡湿地。本发明的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仿效自然,创造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并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或降解污染物,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的采用,起到了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自动平衡酸雨污染的作用。
其中,对于(1)和(2)中的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
生物质焦颗粒    10-30份     
陶粒            10-30份
生石灰           1-5份
聚丙烯酰胺        5-10份
纳米二氧化钛       1-5份。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表面自由能和强力吸收紫外线、吸附废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反应中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经基自由基(-OH),光催化氧化快速降解有机物,高效处理废水,并可避免二次污染。陶粒和生物质颗粒含有大量孔道,纳米二氧化钛和可藏于这些孔道内,生石灰、聚丙烯酰胺也可部分进入这些孔道,可缓慢释放,对水质起到长久净化作用。
其中,对于(1)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10-30克,对于(2)中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5-15克。
其中,对于(1)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采用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 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对于(2)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采用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V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 I和MCMP-VI的加入量以产品说明书为准,针对不同程度污染的污水采用不同的微生物制剂,有效解决污水污染的问题。
其中,所述(3)中底泥改性具体为: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1- 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3-5重量份的生物质焦颗粒,生物质焦可对底泥进行吸附,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其中,所述(3)中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质焦、陶粒、生物有机肥或轻质砖,其中制得的生物质焦、陶粒用于进行污水处理,达到了取之于河道用之于河道的效果,具有节省成本和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中,所述(4)中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以砾石、生物质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进行充填,在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种植灌木、草、芦苇。 砾石、生物质焦、生石灰和陶粒的采用使得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的净化能力进一步加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外源污水、河道污水采用直接加入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方式来净化水质;
河道底部保留的底泥有利于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经过多次部分清理后,可达到河道的水流持久的生态平衡,进入良性循环;
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仿效自然,创造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并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或降解污染物,起到了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自动平衡酸雨污染的作用。
(2)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常年水质清澈碧绿,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动物重现、还江河本色、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它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治理:
(1)对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 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10克; 
(2)对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V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5克;
(3)对于河道污泥:对河道污泥进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终保留有一层底泥,将底泥进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1重量份的生石灰和3重量份的生物质焦颗粒,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质焦、陶粒、生物有机肥或轻质砖,其中制得的生物质焦、陶粒用于进行污水处理。
(4)对于河道周边:在河道周边建立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以砾石、生物质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进行充填,在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种植灌木、草、芦苇。
其中,对于(1)和(2)中的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生物质焦颗粒10份、陶粒10份、生石灰1份、聚丙烯酰胺5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经过2年时间水质清澈碧绿,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动物重现、还江河本色、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实施例2。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它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治理:
(1)对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 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20克; 
(2)对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V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10克;
(3)对于河道污泥:对河道污泥进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终保留有一层底泥,将底泥进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2重量份的生石灰和4重量份的生物质焦颗粒,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质焦、陶粒、生物有机肥或轻质砖,其中制得的生物质焦、陶粒用于进行污水处理。
(4)对于河道周边:在河道周边建立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以砾石、生物质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进行充填,在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种植灌木、草、芦苇。
其中,对于(1)和(2)中的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生物质焦颗粒20份、陶粒20份、生石灰4份、聚丙烯酰胺8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经过2.5年时间水质清澈碧绿,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动物重现、还江河本色、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实施例3。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它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治理:
(1)对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 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25克; 
(2)对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V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12克;
(3)对于河道污泥:对河道污泥进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终保留有一层底泥,将底泥进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4重量份的生物质焦颗粒,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质焦、陶粒、生物有机肥或轻质砖,其中制得的生物质焦、陶粒用于进行污水处理。
(4)对于河道周边:在河道周边建立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以砾石、生物质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进行充填,在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种植灌木、草、芦苇。
其中,对于(1)和(2)中的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生物质焦颗粒25份、陶粒20份、生石灰3份、聚丙烯酰胺6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经过3年时间水质清澈碧绿,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动物重现、还江河本色、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实施例4。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它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治理:
(1)对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 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30克; 
(2)对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V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15克;
(3)对于河道污泥:对河道污泥进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终保留有一层底泥,将底泥进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5重量份的生物质焦颗粒,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质焦、陶粒、生物有机肥或轻质砖,其中制得的生物质焦、陶粒用于进行污水处理。
(4)对于河道周边:在河道周边建立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以砾石、生物质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进行充填,在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种植灌木、草、芦苇。
其中,对于(1)和(2)中的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生物质焦颗粒30份、陶粒30份、生石灰5份、聚丙烯酰胺10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经过2年时间水质清澈碧绿,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动物重现、还江河本色、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从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边四个方面进行治理:
(1)对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 
(2)对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和复合微生物制剂;
(3)对于河道污泥:对河道污泥进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终保留有一层底泥,将底泥进行改性,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进行回收利用;
(4)对于河道周边:在河道周边建立人造景观平衡湿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1)和(2)中的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
生物质焦颗粒    10-30份     
陶粒            10-30份
生石灰           1-5份
聚丙烯酰胺        5-10份
纳米二氧化钛       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1)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10-30克,对于(2)中复合纳米水质调理剂的加入量为每升污水中加入5-15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1)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采用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 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对于(2)中的复合微生物制剂采用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CMP-VI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底泥改性具体为: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1- 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3-5重量份的生物质焦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质焦、陶粒、生物有机肥或轻质砖,其中制得的生物质焦、陶粒用于进行污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中人造景观平衡湿地以砾石、生物质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进行充填,在人造景观平衡湿地种植灌木、草、芦苇。
CN201310458027.0A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Active CN103466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8027.0A CN10346681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8027.0A CN10346681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6810A true CN103466810A (zh) 2013-12-25
CN103466810B CN103466810B (zh) 2014-10-15

Family

ID=4979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8027.0A Active CN10346681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681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1643A (zh) * 2014-01-17 2014-04-23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水的凝重力改造河道底泥物理结构的方法
CN103754536A (zh) * 2014-01-17 2014-04-30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无臭的生活垃圾储运系统
CN104326566A (zh) * 2014-11-11 2015-02-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纳米填料净化装置及其配比方法
CN104278656B (zh) * 2014-08-29 2016-01-06 天津大学 城市近郊暴雨径流污染河道综合整治和水质保持方法
CN106830832A (zh) * 2017-01-23 2017-06-13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
CN110054370A (zh) * 2019-04-15 2019-07-26 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底泥固化稳定修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207A (zh) * 2021-03-27 2021-07-06 河南林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905A (zh) * 2007-04-19 2007-12-26 浙江大学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多级吸附剂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1279777A (zh) * 2008-05-11 2008-10-08 黄樟焱 动态材料水处理单元
CN101810949A (zh) * 2009-12-24 2010-08-25 江苏华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2966071A (zh) * 2012-11-02 2013-03-13 同济大学 一种浅流再生水河道原位治理方法
CN103058473A (zh) * 2012-12-31 2013-04-24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可持续清理河道污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905A (zh) * 2007-04-19 2007-12-26 浙江大学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多级吸附剂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1279777A (zh) * 2008-05-11 2008-10-08 黄樟焱 动态材料水处理单元
CN101810949A (zh) * 2009-12-24 2010-08-25 江苏华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蓝藻的秸秆过滤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2966071A (zh) * 2012-11-02 2013-03-13 同济大学 一种浅流再生水河道原位治理方法
CN103058473A (zh) * 2012-12-31 2013-04-24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可持续清理河道污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茶青 等: "底泥疏浚方案制定的原则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1643A (zh) * 2014-01-17 2014-04-23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水的凝重力改造河道底泥物理结构的方法
CN103754536A (zh) * 2014-01-17 2014-04-30 东莞市粤源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无臭的生活垃圾储运系统
CN103741643B (zh) * 2014-01-17 2015-10-28 广东源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造河道底泥物理结构的方法
CN103754536B (zh) * 2014-01-17 2016-04-06 广东源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臭的生活垃圾储运系统
CN104278656B (zh) * 2014-08-29 2016-01-06 天津大学 城市近郊暴雨径流污染河道综合整治和水质保持方法
CN104326566A (zh) * 2014-11-11 2015-02-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纳米填料净化装置及其配比方法
CN106830832A (zh) * 2017-01-23 2017-06-13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
CN106830832B (zh) * 2017-01-23 2020-02-07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
CN110054370A (zh) * 2019-04-15 2019-07-26 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底泥固化稳定修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370B (zh) * 2019-04-15 2021-08-20 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底泥固化稳定修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207A (zh) * 2021-03-27 2021-07-06 河南林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6810B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6810B (zh) 一种污染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法
CN103523998B (zh) 一种控制外来污染源及生态修复黑臭河道的净化方法
US111741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ollutants in basin water used for irrigating farmland in extremely water-scarce areas
CN102266752B (zh) 一种水体净化用炭化吸附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701545B (zh) 一种利用梯级拦截坝辅助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系统及其工艺
CN102674549B (zh) 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处理方法
CN105110584B (zh) 一种黑臭底泥缓流浅水河道的覆盖材料及修复方法
CN103755033B (zh) 一种硬底质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3922536B (zh) 一种黑臭河生态治理方法
WO2021057555A1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环境修复系统和方法
CN109824208A (zh) 一种复合型河道生态修复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CN101343119B (zh) 一种沸石-菖蒲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3508622B (zh) 碳纳米管生物净化水体的材料和方法
CN207294340U (zh) 一种土壤修复和污水净化的复合系统
CN110092543B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藻类塘—人工湿地—生态塘环境友好型处理方法
CN204737846U (zh) 一种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上升流垂直人工湿地系统
CN109607975B (zh) 一种修复超富营养水体和内源性污染的人工湿地构造
CN104787898A (zh) 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CN101811782A (zh) 一种利用煤渣的抑草控淤技术
CN105621786B (zh) 一种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上升流垂直人工湿地系统
CN201762217U (zh)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CN103408199B (zh) 一种景观水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2951736B (zh) 一种花园湿地净化工艺及其花园湿地
CN111470739A (zh) 一种复合矿物耦合底栖藻类抑制内源污染释放的方法
CN208732861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YUANS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ONGGUAN YUEYUAN PACK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15

Address after: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Hong Mei Zhen Hong Wu Wo Cun Guangdong Yuans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YUANS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city of Dongguan Hong Mei Zhen Hong Wu vortex Industrial Zone Yueyuan Packing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Yueyuan Packaging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ong Mei Zhen Hong Wu Wo Cun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pring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Hong Mei Zhen Hong Wu Wo Cun Guangdong Yuans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UANSH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