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9363A -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9363A
CN101809363A CN200880109000A CN200880109000A CN101809363A CN 101809363 A CN101809363 A CN 101809363A CN 200880109000 A CN200880109000 A CN 200880109000A CN 200880109000 A CN200880109000 A CN 200880109000A CN 101809363 A CN101809363 A CN 101809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grip part
face
lamp holder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9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9363B (zh
Inventor
竹场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9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9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93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该灯保持具使得能够减少以使多根光源灯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向端部越来越宽的方式设定各种光源灯间的间隔所必需的灯保持具的种类。在灯保持具(20)中,将2根CCFL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2个灯握持部(21、21),在这些灯握持部(21、21)的基体(22)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

Description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向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更详细地说,涉及在背光源单元内将多根排列设置的光源灯支承于灯收纳面上的灯保持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平面型的显示装置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使用于电视等中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和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背光源单元。背光源单元具有多根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型荧光灯)等的光源灯,对从这些光源灯发出的光的特性进行调整并向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照射,因此照射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使得图像以可视状态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前面侧。
图11是概略地表示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50中,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51、和在其背面侧配置的背光源单元52。
来自在具有浅底的箱形状的背光源底座53的内部排列设置的多根CCFL54的光,与被反射片55反射的光一起,透过光学片56、液晶显示面板51,在观察者侧被视认。此时光学片56对从CCFL54向液晶显示面板51入射的光的特性进行调整。
图12表示背光源单元52的正面图。相邻的CCFL54间的间隔,如在日本特开平6-75216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使得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51的画面的中央部的亮度最高、随着朝向端部去而亮度逐渐下降。这作为使人眼不认知为亮度不均、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少CCFL54的根数的方法而被采用。
在此情况下,图示的CCFL54,利用日本特开2001-210126号公报所公开的灯保持具57、58,被支承在背光源底座53的灯收纳面上。管长较长的CCFL54,仅被两端部的电极部保持具59、59支承时,不能够确保CCFL54的位置精度,因此,像这样CCFL54的中间部分被灯保持具57、58支承。
在此情况下,为了使CCFL54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使用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的2种灯保持具57、58。灯保持具57、58,在长方形的基体60、61的两侧设置有2个灯握持部62、62。该灯握持部62具有上方开口的圆缺形状,能够握持CCFL54。
此外,握持部62、62之间,突出设置有棒状的片支承销63,片支承销63具有使光学片56相对于反射片55隔开规定距离而分离的长度。由此能够防止配置在上侧的光学片56向下方弯曲,能够抑制亮度不均。而且,这些灯保持具57、58,通过使设置在灯握持部62、62之下的卡止部64、64与穿透设置在反射片55和背光源底座53中的卡止孔65、65卡止而进行固定。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使多根CCFL54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需要图13(a)和图13(b)所示的灯握持部62、62间的间隔不同的2种灯保持具57、58,因此存在构成背光源单元52的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难以削减制造成本。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减少为了以使多根光源灯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等的方式设定各种光源灯间的间隔所必需的灯保持具的种类的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灯保持具的特征在于,将多根光源灯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多个灯握持部,在这些灯握持部的基体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
在此情况下,上述灯握持部构成为2个。此外,在上述灯握持部一体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能够对平面状的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插拔,该卡止部构成为能够随着上述灯握持部的转动而转动。而且,上述灯握持部的卡止部构成为,当插入上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并与上述灯握持部一起转动,则不能够从上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拔离。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背光源单元配置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该背光源单元的特征在于,在平面状的灯收纳面上排列设置有许多光源灯,每多根光源灯被灯保持具握持,在该灯保持具中,将多根光源灯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多个灯握持部,在这些灯握持部的基体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根据被握持的光源灯之间的间隔使上述灯保持具倾斜以进行使用。
在此情况下,采用上述灯保持具的灯握持部为2个的结构。此外,在上述灯握持部一体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对平面状的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插拔,该卡止部构成为随着上述灯握持部的转动而转动。进一步,上述灯握持部的卡止部被构成为,当插入上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并与上述灯握持部一起转动,则不能够从上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拔离。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背光源单元中,在平面状的灯收纳面上排列设置有许多光源灯,每多根光源灯被灯保持具握持,在该灯保持具中,将多根光源灯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多个灯握持部,在这些灯握持部的基体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根据被握持的光源灯间的间隔使上述灯保持具倾斜以进行使用。
在此情况下,采用上述灯保持具的灯握持部为2个的结构。此外,在上述灯握持部一体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对平面状的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插拔,该卡止部构成为随着上述灯握持部的转动而转动。进一步,上述灯握持部的卡止部构成为,当插入上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并与上述灯握持部一起转动,则不能够从上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拔离。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将多根光源灯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多个灯握持部,在这些灯保持部的基体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从而,仅通过根据在灯收纳面上被握持的光源灯间的间隔使灯保持具倾斜以进行使用,就能够应对多种光源灯间的间隔。由此,能够减少为了以光源灯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等的方式设定各种光源灯间的间隔所必需的灯保持具的种类。从而,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准备多种类的灯保持具,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进一步削减制造成本。
在此情况下,如果采用灯保持具的灯握持部为2个的结构,则能够应对一般的根数的光源灯的配置。此外,在灯握持部一体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对平面状的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插拔,使该卡止部构成为随着灯握持部的转动而转动,进一步,如果使该灯握持部的卡止部构成为当插入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并与灯握持部一起转动则不能够从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拔离,就能够防止灯保持具从灯收纳面脱离。而且,能够使灯握持部转动从而方便地将灯保持具的卡止部从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卸下,因此例如能够提高更换反射片时的卸下灯保持具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光源单元的主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的分解立体图,(b)是组装后的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4(a)是表示以灯握持间隔P1握持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b)是以灯握持间隔P2握持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部分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光源单元的主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的分解立体图,(b)是组装后的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8(a)是以灯握持间隔P1握持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b)是灯保持具安装于灯收纳面之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9(a)是以灯握持间隔P2握持2根CCFL的情况下的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b)是灯保持具安装于灯收纳面之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灯保持具的使用状态的图,(a)是灯握持间隔设定为单一的P1的背光源单元的主视图,(b)是灯握持间隔设定为单一的P2的背光源单元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图。
图12是图11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背光源单元的主视图。
图13表示图11的背光源单元所使用的灯保持具,(a)是隔开规定的间隔握持2根CCFL的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b)是隔开比(a)的情况更长的间隔握持2根CCFL的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2是背光源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1的分解立体图,表示与从图2的上半部的中央开始的右侧相对应的部分的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单元。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面侧的背光源单元3。液晶显示面板2的结构是,由薄膜晶体管(TFT)基板与彩色滤光片(CF)基板构成的一对基板隔开规定的间隔平行地相对配置,液晶填充在该间隙中,来自背光源单元3的光照射在其背面侧。照射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2,使得图像以可视状态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前面侧。
向液晶显示面板2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3,具有浅底的箱形状的背光源底座4,在其内部的灯收纳面4a上排列有8根直管型的CCFL(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型荧光灯)5。在此情况下,相邻的CCFL5、5之间的间隔,如图2所示在中央部狭窄、朝向上下的端部逐渐扩大。各CCFL5在两端部安装有电极部保持具6、6,被固定在背光源底座4。
在CCFL5的上侧配置有光学片7。此光学片7为了调整从CCFL5入射至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和从反射片8反射的光的特性,由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偏光反射膜等的板状或片状的光学部件堆叠而成。光学片7利用具有边框形状的框架9,被固定于背光源底座4的载置面4f、4g。
背光源底座4由下述部件构成:成为灯收纳面4a的底板部4c和长边的侧壁部4d通过金属制板材的板金加工而形成的部件10;和短边的侧壁部4e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的部件11、11。该背光源底座4具有从侧壁部4d、4e的上端分别向外侧延伸的载置面4f、4g。光学片7载置在该载置面4f、4g上,并通过框架9被固定。此外,液晶显示面板2载置在框架9的上表面,并且通过边框形状的外框12被固定。而且,在CCFL5的下侧敷设有白色的反射片8,从CCFL5向反射片8侧照射的光通过该反射片8向液晶显示面板2侧反射。
另外,图中虽然未表示,但在背光源底座4的背面,安装有产生驱动CCFL5的高压脉冲电压的逆变电路基板、对液晶显示面板2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基板。
为了向灯收纳面4a固定CCFL5,除了使用上述的电极部保持具6、6之外,还能够使用图中所示的握持CCFL5的中间部分的灯保持具20。设置在该灯保持具20的两端部的灯握持部21、21,在该板状的基体22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在此情况下,将配置在灯收纳面4a上的灯保持具20的倾斜度分为纵方向和向右倾斜45度的方向进行使用,从而如图2所示,从上侧起第一根和第二根、第七根和第八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纵方向的灯保持具20、20握持,从上侧起第三根和第四根、第五根和第六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右倾45度方向的灯保持具20、20握持。
图3(a)是灯保持具2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凹部22a、22a在由白色或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的长方形的板状的基体22的上表面的两端部凹陷设置,在该凹部22a、22a中安装同样由白色或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的灯握持部21、21的安装部21a、21a。图3(b)表示在灯保持具20的基体22上安装有灯握持部21、21的状态。在此情况下,灯握持部21的安装部21a具有其圆筒形的外周面向下方扩大的逆锥形的形状,使得当安装在基体22的凹部22a中时不容易脱离。
灯握持部21具有上方开口的圆缺形状,能够握持1根CCFL5。当灯握持部21安装于基体22的凹部22a时,灯握持部21如图3(b)所示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这样,在灯保持具20中,设置有在基体22的上表面的两端部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的灯握持部21、21,因此,通过使这些灯握持部21、21握持CCFL5、5的方向相对于基体22以相同的角度在同方向上转动,能够将CCFL5、5间的间隔设定为各种间隔。而且,在基体22的下表面的两端部分别向下方突出地设置有卡止部23、23。
此外,在基体22的上表面的中央部,设置有突出规定长度的棒状的片支承销24,能够防止配置在该片支承销24的上方的光学片7向下方弯曲,能够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
图4(a)表示灯保持具20向灯收纳面4a上安装之前的状态。如图所示,在灯收纳面4a上,灯保持具20以其基体22为纵向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灯握持部21、21朝向与基体22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而且,在灯收纳面4a的反射片8和背光源底座4上,形成有配置为纵方向的卡止孔13、13。于是,通过在卡止孔13、13中嵌入灯保持具20的卡止部23、23,能够将灯保持具20固定在灯收纳面4a上。由此,能够如图1和图2所表示的那样,使2根CCFL5、5间隔开规定的灯握持间隔P1,并分别握持CCFL5、5。
图4(b)表示与图4(a)不同的灯保持具20向灯收纳面4a安装之前的状态。如图所示,在灯收纳面4a上,灯保持具20以其基体22倾斜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灯握持部21、21朝向相对于基体22的长度方向不是直角而是倾斜的方向。而且,在灯收纳面4a的反射片8和背光源底座4上,形成有配置为倾斜方向的卡止孔13、13。于是,通过在卡止孔13、13中嵌入灯保持具20的卡止部23、23,能够将灯保持具20被固定在灯收纳面4a上。由此,能够如图1和图2所表示的那样,使2根CCFL5、5间隔开比上述灯握持间隔P1短的灯握持间隔P2,并分别保持CCFL5、5。
接着,对本发明的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5~图9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6是背光源单元的主视图,图7是灯保持具的外观立体图,图8和图9是灯保持具向灯收纳面安装之前和之后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样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20构成为,用于向灯收纳面4a固定的卡止部23与基体22一体设置,图7(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灯保持具30构成为,用于向灯收纳面4a固定的卡止部34与灯握持部31一体设置。
设置在图5所示的灯保持具30的两端部的灯握持部31、31,在其板状的基体32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在此情况下,将配置在灯收纳面4a上的灯保持具30的倾斜度分成纵方向和向右倾斜45度的方向进行使用,从而如图6所示,从上侧起第一根和第二根、第七根和第八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纵方向的灯保持具30、30握持,从上侧起第三根和第四根、第五根和第六根CCFL5、5分别被配置于右倾45度方向的灯保持具30、30握持。
图7(a)表示灯保持具3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示的灯握持部3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部31a和卡止部34。安装部31a具有其圆筒形状的外周面向下方扩大的逆锥形状,使得当安装在基体32的安装孔33的凹部33a中时不容易脱离。此外,卡止部34由下述部件构成:从安装部31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基部34a;和从该基部34a的前端向倾斜上方延伸设置的一对弹性卡止片34b、34b。基部34a和弹性卡止片34b、34b的断面为四边形,与安装部31a连接的基部34a的根部的圆筒部34c的截面为圆形。
当在设置于灯保持具30的基体32的安装孔33中插入与灯握持部31一体设置的卡止部34时,如图7(b)所示,卡止部34从基体32的下表面突出。安装孔33包括:用于安装灯握持部31的安装部31a的凹陷设置的凹部33a;和从该凹部33a开始贯通基体32的长方形的长孔33b。卡止部34插入该长孔33b中。而且,在长孔33b的中央形成有比长孔33b的短边的长度更大的圆形的插入孔33c,卡止部34的圆筒部34c插入其中。
当将这样的灯握持部31安装于基体32的安装孔33时,灯握持部31与卡止部34一起如图7(b)所示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这样,在灯保持具30中,设置有在基体32的上表面的两端部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的灯握持部31、31,因此,通过使这些灯握持部31、31握持CCFL5、5的方向相对于基体32以相同的角度在同方向上转动,能够将CCFL5、5间的间隔设定为各种间隔。
此外,在基体32的上表面的中央部设置有以规定长度突出的棒状的片支承销35,能够防止配置在该片支承销35的上方的光学片7向下方弯曲,能够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
图8(a)是灯保持具30向灯收纳面4a上安装之前的状态,图8(b)是灯保持具30安装于灯收纳面4a上之后的状态。如图8(a)所示,在灯收纳面4a上,灯保持具30以其基体32为纵方向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且,在灯收纳面4a的反射片8和背光源底座4中穿透设置的卡止孔14、14配置在纵方向。在此情况下,卡止孔14包括下述结构:灯保持具30的卡止部34的基部34a和弹性卡止片34b、34b所插入的长孔14a;以及卡止部34的圆筒部34c所插入的插入孔14b。
于是,当以灯保持具30的卡止部34、34的长度方向和灯收纳面4a的卡止孔14、14的长孔14a、14a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卡止部34、34插入卡止孔14、14时,卡止部34、34从卡止孔14、1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
此后,如图8(b)所示,当使灯握持部31、31以成为相对于基体32的长度方向呈直角的方向的方式转动时,随之卡止部34、34也被转动。此时,灯保持具30的卡止部34、34的长度方向与灯收纳面4a的卡止孔14、14的长孔14a、14a的长度方向直角交叉,因此,灯保持具30被卡止,使得不能够从灯收纳面4a的卡止孔14、14中拔离。于是,如图所示,成为使2根CCFL5、5间隔开规定的灯握持间隔P1,分别握持CCFL5、5的状态。由此,能够如图5和图6所示的那样,使2根CCFL5、5间隔开规定的灯握持间隔P1,并分别握持CCFL5、5。
图9(a)表示与图8(a)不同的灯保持具30向灯收纳面4a上安装之间的状态,图9(b)表示与图8(b)不同的灯保持具30安装于灯收纳面4a上之后的状态。如图9(a)所示,在灯收纳面4a上,灯保持具30以其基体32为倾斜方向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且,在灯收纳面4a的反射片8和背光源底座4中穿透设置的卡止孔14、14也配置为倾斜方向。
然后,当以灯保持具30的卡止部34、34的长度方向与灯收纳面4a的卡止孔14、14的长孔14a、14a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卡止部34、34插入卡止孔14、14中时,卡止部34、34从卡止孔14、1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
此后,如图9(b)所示,当使灯握持部31、31以成为相对于基体32的长度方向的倾斜方向的方式转动时,随之卡止部34、34也被转动。此时,灯保持具30的卡止部34、34的长度方向与灯收纳面4a的卡止孔14、14的长孔14a、14a的长度方向直角交叉,因此,灯保持具30被卡止,使得不能够从灯收纳面4a的卡止孔14、14中拔离。于是,如图所示,成为使2根CCFL5、5间隔开比上述灯握持间隔P1短的灯握持间隔P2,并分别握持CCFL5、5的状态。由此,能够如图5和图6所示的那样,使2根CCFL5、5间隔开规定的灯握持间隔P2,并分别握持CCFL5、5。
另外,能够以与上述的将灯保持具30向灯收纳面4a安装的顺序相反的顺序,将灯保持具30从灯收纳面4a侧方便地取下。对这样的能够将灯保持具30从灯收纳面4a侧方便地取下的有用性进行说明。
例如由于反射片55的更换、液晶显示装置50的循环再利用等,存在将图11~图13的现有技术的灯夹57、58卸下的情况。在反射片55出现伤痕或破损的情况下,可能卸下灯保持具57、58,更换为新的反射片55。此外,对使用后的液晶显示装置50进行报废、循环再利用的情况下,有必要根据构成液晶显示装置50的部件的材料的种类(金属、合成树脂等)进行区分,将树脂制的灯保持具57、58从金属制的背光源底座53卸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压缩图13所示的灯夹57、58的卡止部64前端的外周,从卡止孔65中卸下卡止部64,但从大型的背光源底座53的背面侧进行这样的工作是很复杂的。而且,为了使得这样的从背光源底座53的背面侧进行的工作能够容易进行,能够反转背光源底座53,使得背光源底座53的背面成为上表面,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增加用于反转背光源53的工作。
此外,通常在背光源底座53的背面侧安装有产生驱动CCFL54的高压脉冲电压的逆变电路基板、对液晶显示面板51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基板等,需要在卸下灯保持具57、58之前进行将这些电路基板卸下的工作。进一步,在将灯保持具57、58的卡止部64从卡止孔65卸下时卡止部64会破损,更换反射片55时也需要更换灯保持具57、58,于是相应地会增加成本。
如上述的图8和图9所示,灯保持具30,利用随着灯握持部31、31的转动而转动的卡止部34、34,向灯收纳面4a的卡止孔14、14安装,因此,仅通过使灯握持部31、31转动,就能够将灯保持具30从灯收纳面4a卸下。由此,不会有上述那样的从背光源底座4的背面侧进行的工作,而且也不会出现灯保持具30破损而需要更换的情况。
如以上的说明所示,为了使2根CCFL5、5隔开灯握持间隔P1、P2并进行握持,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图13所示的2种灯保持具57、58,但如果使用上述的灯保持具20、30,则只需1种就能够实现,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说明了使用灯保持具20、30设定灯握持间隔P1、P2这2种灯握持间隔的方式,但只要是比由灯保持具20、30能够设定的最大长度即灯握持间隔P1短的灯握持间隔,能够设定各种长度的灯握持间隔。由此,能够减少在灯收纳面4a上以相邻的CCFL5、5间的间隔在中央部狭窄、朝向端部越来越宽等的方式设定CCFL5、5间的间隔所需要的灯保持具的种类,而且还能够更细致地设定CCFL5、5间的间隔。
例如,在图10所示的单一地设定相邻的CCFL5、5间的间隔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灯保持具20、30。在图10(a)所示的灯握持间隔单一地设定为P1的背光源单元41、和图10(b)所示的灯握持间隔单一地设定为P2的背光源单元42中,所使用的灯保持具20、30能够共用。像这样在灯握持间隔不同的多个背光源单元中能够共用灯保持具,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上述的本发明的灯保持具构成为具有2个灯握持部,但即使是具有3个以上的结构也能够适用本发明。此外,使用直管型的CCFL(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型荧光灯)作为光源灯进行了说明,但对于U字型的CCFL、在灯的端部具有形成在玻璃管的外侧的电极的被称为EEFL(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外部电极型荧光灯)的外部电极型的荧光灯也能够适用。

Claims (12)

1.一种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将多根光源灯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多个灯握持部,在这些灯握持部的基体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握持部为2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灯握持部一体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对平面状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插拔,该卡止部随着所述灯握持部的转动而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保持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握持部的卡止部,当插入所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并与所述灯握持部一起转动,则不能够从所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拔离。
5.一种背光源单元,其配置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该背光源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平面状的灯收纳面上排列设置有许多光源灯,每多根光源灯被灯保持具握持,在该灯保持具中,将多根光源灯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多个灯握持部,在这些灯握持部的基体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根据被握持的光源灯间的间隔使所述灯保持具倾斜以进行使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保持具的灯握持部为2个。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灯握持部一体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对平面状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插拔,该卡止部随着所述灯握持部的转动而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握持部的卡止部,当插入所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并与所述灯握持部一起转动,则不能够从所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拔离。
9.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在具有图像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有向该显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源单元,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光源单元中,在平面状的灯收纳面上排列设置有许多光源灯,每多根光源灯被灯保持具握持,在该灯保持具中,将多根光源灯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握持的多个灯握持部,在这些灯握持部的基体上分别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承,根据被握持的光源灯间的间隔使所述灯保持具倾斜以进行使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保持具的灯握持部为2个。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灯握持部一体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对平面状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插拔,该卡止部随着所述灯握持部的转动而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握持部的卡止部,当插入所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并与所述灯握持部一起转动,则不能够从所述灯收纳面的卡止孔拔离。
CN2008801090008A 2007-09-28 2008-06-18 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9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4320 2007-09-28
JP2007254320 2007-09-28
PCT/JP2008/061145 WO2009041132A1 (ja) 2007-09-28 2008-06-18 ランプホルダ、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9363A true CN101809363A (zh) 2010-08-18
CN101809363B CN101809363B (zh) 2012-03-28

Family

ID=4051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00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9363B (zh) 2007-09-28 2008-06-18 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32140A1 (zh)
CN (1) CN101809363B (zh)
WO (1) WO20090411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1497B2 (en) * 2007-10-30 2012-10-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amp holder comprising lamp-clamping pins and being mounted at a variable rotation angle on the lamp housing surface
US8436961B2 (en) * 2009-04-08 2013-05-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2084493A1 (en) 2010-12-24 2012-06-28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8467Y2 (ja) * 1992-10-22 1997-09-24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管状ランプのランプホルダ
CN2199427Y (zh) * 1994-02-28 1995-05-31 庄文德 圣诞灯泡的固定装置
JP3616612B2 (ja) * 2002-05-27 2005-0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源支持装置、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40000776A (ko) * 2002-06-25 2004-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램프 고정 홀더 및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2005085689A (ja) * 2003-09-10 2005-03-31 Advanced Display Inc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157044B2 (ja) * 2004-01-14 2008-09-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源支持具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430993B2 (ja) * 2004-07-07 2010-03-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13845B1 (ko) * 2004-09-30 2012-12-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램프 가이드 구조
CN100437282C (zh) * 2005-10-21 2008-1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其灯管夹持装置
JP4162681B2 (ja) * 2005-11-29 2008-10-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883230B2 (en) * 2006-03-08 2011-0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pporting memb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4348350B2 (ja) * 2006-05-19 2009-10-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非発光型ディスプレイ
JP3992726B1 (ja) * 2006-06-26 2007-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及び光源装置
KR101372017B1 (ko) * 2007-12-06 2014-03-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9363B (zh) 2012-03-28
US20100232140A1 (en) 2010-09-16
WO2009041132A1 (ja)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2634B (zh)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5842890B (zh) 显示装置
TWI391746B (zh) 具降低之燈電流洩漏的背光總成以及具有該背光總成的液晶顯示裝置
CN101098063B (zh) 灯座、包括灯座的背光组件和包括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N100538472C (zh) 灯导支架、包括该灯导支架的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模块
CN1975536B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器件
EP3015884B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lens,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apparatus
EP2840420B1 (en) Lighting system
CN102116891B (zh) 导光板、具有导光板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78872A (zh) 反射片、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6472634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US8094258B1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display device
CN1710477A (zh) 显示装置用的照明装置
KR20100033196A (ko) 광학 부재용 지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070091589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08099989A1 (en) Backlight unit
CN101809363B (zh) 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1625479B (zh) 液晶显示模块
KR20070119453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US9905169B2 (en) Display device
EP2549308B1 (en) Lighting system including a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413140B1 (ko) 불균일한 로컬 마이크로렌즈 어레이 패턴을 갖는 광확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276098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7494242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a diffuser plate having indented portions and a reflective plate having lamp insertion portions
CN1930418A (zh) 背照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