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1327A - 雾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1327A
CN101801327A CN200880102230A CN200880102230A CN101801327A CN 101801327 A CN101801327 A CN 101801327A CN 200880102230 A CN200880102230 A CN 200880102230A CN 200880102230 A CN200880102230 A CN 200880102230A CN 101801327 A CN101801327 A CN 101801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liquid
casing
generating unit
gene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氏家良彦
长田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1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6Artificial hot-air or cold-air baths; Steam or gas baths or douches, e.g. sauna or Finnish baths
    • A61H33/12Steam baths for the 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14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coo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21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A61H2201/0242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by a fluid circulating in the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21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A61H2201/025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by direct air flow on the patient's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可以连续地将杀菌性高、并且接近常温的雾放出的雾发生装置。雾发生装置(1、40、或者50)具备储存液体的液体聚集部(21);至少一对的电极(27),其通过电解将矿物质洗提至所述液体中;加热所述液体的加热部(22);雾发生部(30或者52),其从经过所述电解及所述加热后的液体生成雾;冷却部(23或者55),其通过使被所述加热部加热的液体或者由所述雾发生部生成的雾通过其内部而将所述液体或者雾冷却。

Description

雾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放出含有矿物质的雾的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用液体生成雾并将其放出的雾发生装置作为通过向人体使用将人体洗净的装置、或者以滋润肌肤等美容效果为目的的装置被广泛地使用。在这样的雾发生装置中对用于生成雾的液体进行各种处理的装置已被提出。
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向雾化液体中添加金属离子的装置。在此雾装置中,在由金属形成的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进行电解,从而将金属离子洗提到液体中。因此,从雾发生装置可以放出含有金属离子的雾。所以,通过将雾向人体放出可以得到使肌肤抗菌等效果。进一步,此雾装置可以通过对添加有金属离子的液体进行加热处理来提高雾的杀菌性。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如果为了提高雾的杀菌性而升高液体的加热温度的话,由于用于对液体进行杀菌的温度为比常温高的多的高温,有可能出现被放出的雾的温度变得过高,而成为不适合人体肌肤的温度的问题。另外,为了使雾接近常温则需要对加热后的液体进行冷却,可是如果将加热后的液体储存并进行冷却处理的话,由于雾的放出会被中断,这样就出现了不能连续使用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8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将具有高杀菌性的、并具温度接近常温的雾连续放出的雾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为雾发生装置。液体聚集部储存液体。至少一对的电极通过电解将矿物质洗提至液体中。加热部加热液体。雾发生部用电解、加热后的液体生成雾。冷却部通过使被加热部加热的液体或者由雾发生部生成的雾从其内部通过而将该液体或者雾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其他例子的美容器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雾发生装置的美容器1的主体部2通过液体供给通道3连接在液体储存部4上,该液体储存部4中储存有用于生成雾的液体。
在液体储存部4的箱体保持体11上装有箱体12。箱体12的开口部被盖部12a封闭,该盖部12a上设有未予图示的止水栓。箱体12被以其盖部12a在下侧的形式设置在箱体保持体11上。在箱体保持体11上设有形状与止水栓相对应的突出栓(图示略)。箱体12在注入液体的状态下被设置在箱体保持体11上时,止水栓被突出栓压入使水密性被解除,从而使液体流出。从箱体12流出的液体被储存于箱体保持体11中。
在箱体12内的底面12b(在图1中为上侧)上装有电解辅助剂13。电解辅助剂13例如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等盐类,或者离子化倾向较高的铝、锌等金属形成。由于电解辅助剂13被装在底面12b上,所以在箱体12设置于箱体保持体11的状态下其不与箱体12内的液体接触。
箱体保持体11通过液体供给通道3与形成于主体部2下部的液体聚集部21相连接。箱体保持体11中的液体通过液体供给通路3向液体聚集部21供给,并被储存为和箱体保持体11相同的水位。在液体聚集部21上设有加热器22,该加热器22起到对储存在液体聚集部21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部的作用。
在主体部2内固定有形成为筒状的冷却部23,该冷却部23沿主体部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同时,其下端伸入至储存在液体聚集部21中的液体内。冷却部23具有使液体通过的通道。冷却部23的上端形成为半径减小的锥状。另外,冷却部23基于后述的文丘里效应使液体聚集部21中的液体上升至上端。
在冷却部23的外周,放射状的设有多个发挥冷却部件功能的放热肋片24。在上述主体2中收容有风扇25及驱动部26,风扇25通过被驱动部26驱动而向冷却部23送出空气。另外,在主体部2的内部形成有送风供给通道2a以使由风扇25送出的空气流流向冷却部23。
在冷却部23的内面,装有一对锌电极27。锌电极27被装在,在美容器1不被使用的时候不与液体接触的位置,例如装在冷却部23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在该锌电极27上一施加电压,在冷却部23内的液体中就发生电解,在锌电极27之间流过电流。通过发生电解,锌离子被洗提到冷却部23内的液体中。
在冷却部23的上部侧方,布置有雾发生部30。雾发生部30的气泵31被设置在形成于主体部2内部的中段2b上,从气泵31送来的空气流被导入布置在冷却部23的顶端附近的筒状的送风通道32内。送风通道32的顶端形成有半径逐渐减小的细部32a。在该细部32a的前方(图中左方),在主体部2上开口形成有放出口2c。该放出口2c的内径被设定的比细部32a的顶端内径更大。另外,从气泵31被导向送风通道32内并从细部32a放出的空气通过冷却部23的顶端上方,从放出口2c向主体部2的外部放出。
上述加热器22、驱动部26、锌电极27及气泵31连接在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35上。控制装置35控制各部22、26、27、31以在雾发生部30中生成雾,并将此雾从放出口2c放出。
接着,对上述美容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没有将箱体12设在箱体保持体11上并且盖部12a处在上方的情况下,纯净水被注入到箱体12中。这样,纯净水与设在箱体12内的底部的电解辅助剂13接触,从电解辅助剂13洗提出电解质,导电率近似为0(μs/cm)的纯净水的导电率上升,箱体12中的液体变为可以导电的水质。
之后,箱体12一被设置在箱体保持体11上,箱体12内的液体就流出并被储存在箱体保持体11中。这样,箱体12的水位下降,电解辅助剂13就变得不与箱体12内的液体接触,电解辅助剂13向液体的洗提就会停止。因此,箱体12一旦被设置在箱体保持体11上,箱体12内的液体的电解质浓度就不再变化。
另外,虽然即使在纯净水接触冷却部23的状态下向锌电极27之间施加电压,也不容易发生电解而不容易产生电流,但只要电流一旦产生,锌离子就开始被从锌电极27洗提,所以电流就变得容易流通,电解反应得到促进。因此,只需要少量的电解辅助剂13,只要能引发电解开始即可。从箱体12流出的液体通过液体供给通道3被供给至液体聚集部21,在液体聚集部21中储存与箱体保持体11相同水位的液体。
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35使气泵31、加热器22、及驱动部26运转的同时,对锌电极27施加电压。
通过控制装置35驱动气泵31,从气泵31送来的空气流通过送风通道32被送向放出口2c。这时,由于送风通道32上的细部32a侧的开口内径被设为比送风通道32小足够尺寸的同时还被设为比放出口2c小足够尺寸,所以细部32a成为气体通路中的节流部,在此部分发生负压。因此,在液体聚集部21储存的液体通过冷却部23被向上吸起。这样,从气泵31送来的空气流和从冷却部23的上端开口被吸引的液体相混合,成为雾被从放出口2c放出。所以,本实施方式的雾发生部30为文丘里方式。另外,优选地,从放出口2c放出的雾的发生量为从0.4(cc/min)到2.0(cc/min)之间,更优选地为0.8(cc/min)到1.6(cc/min)之间。
另外,控制装置35使加热器22运转以使储存在液体聚集部21中的液体的温度上升至可以灭菌程度的温度。具体来说,优选地,液体聚集部21的液体的温度被加热器22加热至70(℃)到100(℃)之间,更优选地,被加热至80(℃)到90(℃)之间。虽然由上述雾发生部30生成的雾的平均粒子径为数十(μm)程度,含有少量可到达肺的、数微米的雾,但由于液体被加热器22加热杀菌,可以防止杂菌侵入至体内。
另外,通过控制装置35驱动驱动部26,风扇25就会旋转,在主体部2内部空气通过送风供给通道2a被送向冷却部23。因此,在液体聚集部21被加热的液体由于通过冷却部23而被冷却。进一步,放热肋片24的热量基于从风扇25来的风被高效地放出,通过冷却部23的液体的温度降低至近似常温。
另外,控制装置35向锌电极27施加电压,使得锌离子通过电解从阳极侧的锌电极27被洗提到冷却部23中的液体中。因此,在从放出口2c放出的雾中就含有锌离子。在此,优选地,液体中的锌离子的浓度为100(ppm)以上,更优选地为1000(ppm)以上。优选地,风扇25的空气流量为30(l/min)到70(l/min)之间,更优选地为40(l/min)到60(l/min)之间。另外,从放出口2c放出的雾的量由气泵31的流量控制、运行及停止的时间控制,及放出口2c的口径来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定电压控制作为电解方法。由于被施加电压的液体的水质在微量的电解辅助剂13被洗提到纯净水中的状态下基本不变,所以通过在锌电极27上施加恒定的电压,就可以产生基本不变的电流。因此,控制装置35可以通过进行恒定时间的电解来洗提恒定浓度的锌离子。
第1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美容器1)具有以下优点。
(1)在美容器1中,被加热器22加热的液体由于通过冷却部23而被冷却,所以可以通过加热液体而提高雾的杀菌性的同时,还可以将由加热后的液体生成并放出的雾的温度设定为接近常温的、适合人体的温度。另外,在美容器1中,由于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冷却部23而被冷却,所以不需要为了冷却而使液体滞留并进行用于冷却的处理,从而可以连续地放出接近常温的雾。
(2)在美容器1中,由于锌电极27被设在冷却部23上,所以通过电解可以连续地将矿物质洗提到通过冷却部23的液体中。因此,可以将液体的矿物质浓度一直保持恒定。
(3)在美容器1中,由于锌离子从锌电极27被洗提到冷却部23内的液体中,所以从放出口2c放出的雾中含有锌离子。所以,雾一向人体放出,锌离子就渗透到肌肤中。锌离子具有诱导生成金属硫因的性质,该金属硫因在肌肤内部阻碍是内原性蛋白质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去除活性酶。由于内原性蛋白质是在从酪氨酸中生成黑素的过程中起作用的酶,所以基于由锌离子在肌肤内部生成金属硫因,在肌肤内部的黑素的生成得到抑制,从而使肌肤中的斑点的发生得到抑制。
(4)在美容器1中,由于设有将电解质向箱体12洗提的电解辅助剂13,所以即使是导电率极低的纯净水,一被注入箱体12中就变为可电解的水质。因此,可以使用不纯物少的纯净水产生雾。另外,由于预先在箱体12中设置电解辅助剂13,所以不需要在每次使用纯净水的时候都添加电解辅助剂。
(5)在美容器1中,由于箱体12一与液体供给通道3连接,也就是说被设置在箱体保持体11中,设在箱体12中的电解辅助剂13就处于不与箱体12内的液体相接触的位置,所以箱体12一旦被设置在美容器1上,电解辅助剂13就不会溶解在液体中,电解前的液体的导电率就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将基于电解而洗提出的锌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为定值,可以产生锌离子浓度稳定的雾。另外,一将箱体12设置在美容器1上,电解辅助剂13就变得不会溶解于液体中,所以可以将电解辅助剂13的消耗降至必要的最小限度。因此,可以在减少电解辅助剂13的补充次数的同时,反复地向箱体12中注入液体而使用。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然而,对于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付与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的美容器40,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美容器1的构成基础之上,进一步具有温雾发生部41,该温雾发生部41生成并放出比从放出口2c放出的雾温度更高的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美容器40中,锌电极27没有设在冷却部23中而是设在液体聚集部21的底面。
如图2所示,温雾发生部41通过液体供给通道3a连接在液体供给通道3上,连接在箱体保持体11上。温雾发生部41的主体部4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近似筒状,其下端连接于液体供给通道3a,上端部弯曲为直角并形成放出口43。通过在主体部42的下端连接液体供给通道3a,在主体部42中储存有与箱体保持体11相同水位的液体。
通过在主体部42的内部、放出口43附近设置隔壁44,在主体部42的下侧形温雾发生室45。并且,在隔壁44上形成有开口44a。另外,在温雾发生室45中,在与存积的液体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加热器46。
上述加热器46与加热器22、驱动部26、锌电极27及气泵31一起连接在控制装置47上。控制装置47控制各部22、26、27、31、46以使雾从放出口2c及放出口43放出。
接着,对上述美容器4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47通过向锌电极27上施加电压,使储存在液体聚集部21的液体中发生电解,将锌离子从阳极侧的锌电极27向液体中洗提。
另外,通过控制装置47驱动气泵31,包含在液体聚集部21中生成的锌离子的液体在冷却部23被冷却并被吸引,在雾发生部30形成为雾后从放出口2c放出。
另外,控制装置47通过驱动加热器46将温雾发生室45中储存的液体加热沸腾而产生雾。在温雾发生室45内生成的雾通过开口44a从放出口43放出。
控制装置47使在雾发生部30生成的、接近常温的雾,和在温雾发生部41生成的、高温的雾交替放出。另外,控制装置47将来自放出口2c的雾的放出和来自放出口43的雾的放出多次交替进行以后,以来自放出口2c的雾的放出作为最后的雾放出,只在最后一次来自放出口2c的雾的放出时对锌电极27施加电压,从放出口2c放出含锌离子的雾。
具体来说,控制装置47使温雾发生部41的加热器46运转一定的时间,并从放出口43放出雾之后,停止加热器46的运转的同时,使气泵31、加热器22及驱动部26运转一定的时间并将雾从放出口2c放出。之后,停止气泵31、加热器22及驱动部26的运转的同时,使加热器46运转。通过重复此操作,控制装置47使来自放出口43的雾的放出和来自放出口2c的雾的放出交替进行。然后,控制装置47通过将雾从放出口2c放出而结束雾的放出,只在最后一次从放出口2c放出雾的时候,驱动气泵31、加热器22及驱动部26的同时,对锌电极27施加电压将锌离子洗提到储存在液体聚集部21内的液体中。
第2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美容器40)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3)-(5)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6)在美容器40中,由于具备将比从放出口2c放出的、被冷却了的雾温度更高的雾放出的温雾发生部41,所以通过将高温的雾向人体放出,可以松弛肌肤并提高肌肤的吸收率。
(7)在美容器40中,由于来自此放出口2c的、被冷却的雾的放出和来自放出口43的、高温的雾的放出交替进行,也就是说有温度差的雾被交替地放出,所以通过向人体交替地放出两雾,肌肤附近的末梢的血管可以反复地紧张和收缩,从而被锻炼。因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8)在美容器40中,由于在被冷却的雾和高温的雾交替放出而使肌肤受到刺激从而使吸收率变高的状态下,通过高温的雾使肌肤松弛之后,从放出口2c放出含有锌离子的、被冷却的雾,所以锌离子可以高效地浸透到肌肤中。因此,锌电极27的锌可以被高效地使用,锌电极27的消耗被抑制,从而可以谋求电极尺寸的小型化。
(9)在美容器40中,由于通过在锌电极27上施加电压而对储存在液体聚集部21中的液体实行锌离子的电解洗提,所以可以容易地电解洗提出高浓度的锌离子,可以提供结构比较简单的美容器。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做以下变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用雾发生部30以文丘里方式产生雾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以超声波方式或者放电式等其他方式产生雾。例如,如图3所示,在形成于作为雾发生装置的美容器50的主体部51下方的液体聚集部21中设有作为雾发生部的超声波部件52,该超声波部件52连接在控制装置53上。在主体部51的液体聚集部21的上方形成有放出口54,从液体聚集部21到放出口54的部分形成有半径逐渐减少的、作为冷却部的近似圆锥状的放热部55。此放热部55包含使雾通过的通道。另外,在主体部51的内部形成有送风供给通道56以使风扇25送出的空气流向放热部55流动。送风供给通道56与放热部55的通道相连通。
通过控制装置53驱动超声波元件52,用液体聚集部21的液体(被加热部22加热、并含有由电解洗提的锌的液体)生成雾。此雾通过放热部55而被冷却。进一步,雾与被风扇25送到放热部55的空气相混合从而被高效地冷却,向放出口54聚集并被从放出口54放出。基于此构成,由于液体在被雾化后被冷却,与直接冷却的情况相比液体可以高效地放热及被冷却。
另外,在液体聚集部21中设有锌电极27,通过在此锌电极27上施加电压,锌电极27的锌被洗提至液体。由此,从液体聚集部21生成含有锌离子的雾。基于此构成,通过只驱动超声波部件52这样简易的构成就可以产生雾。另外,由于通过超声波元件52来生成雾,所以可以减小雾的粒子的直径。因此,可以将雾均匀地吹向人体,均匀地刺激肌肤全体。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按照只要在锌电极27上施加恒定的电压在液体中就会流动恒定的电流的形式进行控制,但也可以以检测出施加电压时的电流值,并按照基于该电流值预测的锌离子的浓度来变更电解时间的形式而进行控制。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雾中的锌离子浓度维持不变。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部件设置了放热肋片24,但也可以在冷却部23的外周设置帕尔贴器件或者冷却管来代替放热肋片2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锌电极27,但也可以用镁等其他材料形成电极。设置镁电极来代替锌电极27的话,通过在电极间施加电压,镁离子从液体中被洗提。在此场合,雾一被向人体放出,镁离子就浸透到肌肤中。由于镁可以通过浸透到肌肤中并将处在位于肌肤表皮中的角质层的下层的颗粒层中的细胞间的脂质(具有保持水分的性质)搬运至角质层,所以通过细胞间脂质被镁离子搬运至角质层,肌肤的保湿性变高,肌肤变得湿润。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箱体12的电解辅助剂13被设置在,箱体12被设置到箱体保持体11上的情况下该电解辅助剂13不与箱体12内的液体接触的位置。也可以将电解辅助剂13设置在,即使箱体12被设置到箱体保持体11上该电解辅助剂13也能接触到箱体12内的液体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在箱体12中不设置电解辅助剂13。这种场合下,既可以在每次向箱体12中供给液体的时候向箱体12内添加电解辅助剂,也可以向箱体12内供给比纯净水导电率更高的液体。只要箱体12内的液体具有可以使基于锌电极27的电解开始的水质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作为雾发生装置的美容器进行了说明,但雾发生装置并不只限于美容器,也可以是向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手或者脚放出雾的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美容器1、40、50上分别设置了一对锌电极27,但也可以在液体供给通道3上设置两对以上的电极。

Claims (8)

1.一种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存液体的液体聚集部;
至少一对的电极,其通过电解将矿物质洗提至所述液体中;
加热所述液体的加热部;
雾发生部,其用经过所述电解及所述加热后的液体生成雾;
冷却部,其通过使被所述加热部加热的液体或者由所述雾发生部生成的雾通过其内部而将所述液体或者雾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一对的电极设在所述冷却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的电极最少含有锌和镁中的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箱体,其储存被供给到所述液体聚集部中的液体;
电解辅助剂,其设在所述箱体内,将电解质洗提至所述箱体内的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液体被从所述箱体供给到所述液体聚集部的时候,所述电解辅助剂不与所述箱体内的液体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温雾发生部,其生成比由所述雾发生部所生成的雾温度更高的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控制手段,其使在所述雾发生部生成的雾和在所述温雾发生部生成的雾交替放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手段,其将在所述雾发生部生成的雾最后一次放出从而结束雾的放出,并仅在最后一次放出在所述雾发生部生成的雾的时候对所述一对的电极施加电压而将矿物质洗提至所述液体中。
CN200880102230A 2007-08-23 2008-08-12 雾发生装置 Pending CN1018013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7198 2007-08-23
JP2007217198A JP4915582B2 (ja) 2007-08-23 2007-08-23 ミスト発生装置
PCT/JP2008/064443 WO2009025200A1 (ja) 2007-08-23 2008-08-12 ミスト発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327A true CN101801327A (zh) 2010-08-11

Family

ID=40378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2230A Pending CN101801327A (zh) 2007-08-23 2008-08-12 雾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915582B2 (zh)
CN (1) CN101801327A (zh)
WO (1) WO20090252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8190A (zh) * 2011-08-29 2013-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及加湿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73701A (ja) * 2009-05-26 2010-12-0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5280400B2 (ja) * 2010-05-14 2013-09-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5897350B2 (ja) * 2012-02-24 2016-03-30 カン、ヒョン、ウン 加熱蒸気を利用した温風器
KR101622975B1 (ko) * 2014-12-24 2016-05-20 한국항공우주산업 주식회사 저온 절삭유 미스트 공급장치
JP6552138B2 (ja) * 2018-06-19 2019-07-31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ミスト発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4474A (ja) * 1986-01-14 1987-07-2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スチ−ム式美顔器
JP3615514B2 (ja) * 2001-11-15 2005-02-02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美容用温冷噴霧装置
JP2004025016A (ja) * 2002-06-25 2004-01-29 Sa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JP4881308B2 (ja) * 2005-08-08 2012-02-22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噴霧装置
JP4508988B2 (ja) * 2005-09-05 2010-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ミスト噴霧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部屋
JP5005306B2 (ja) * 2006-09-26 2012-08-22 ヤーマン株式会社 噴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8190A (zh) * 2011-08-29 2013-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及加湿方法
CN103348190B (zh) * 2011-08-29 2016-01-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15582B2 (ja) 2012-04-11
WO2009025200A1 (ja) 2009-02-26
JP2009050304A (ja) 200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1327A (zh) 雾发生装置
RU2701736C2 (ru)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
US5916490A (en) Humidifier and means for removing calcium carbonate from water
CN101291880B (zh) 离子浓度调整方法及离子浓度调整装置
TWI557276B (zh) 氣體產生器
WO2010035707A1 (ja) 還元水ミスト発生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JP6817485B1 (ja) 二酸化炭素の固定装置
US20090159436A1 (en) Electrolyzed water generating and spraying device
US20120145537A1 (en) Compact closed-loop electrolyz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109364345B (zh) 气体产生器
US9962404B2 (en) Cell for electrolyzing a liquid
KR20210128346A (ko) 액체의 플라즈마 활성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6370185B2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CN109082679B (zh) 气体产生器
CN101868216A (zh) 雾发生装置
KR101671931B1 (ko) 산소수 및 수소수 생성장치
TW201706002A (zh) 氣體產生器
JP5877031B2 (ja) 次亜塩素酸水の製造装置
KR200492239Y1 (ko) 휴대용 살균수 분사기
JP6552138B2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US20090283417A1 (en) Electrolytic Cell with Gas Driven Pumping
JPWO2016035339A1 (ja) プラズマ発生装置および抗腫瘍水溶液の製造方法
KR102649121B1 (ko) 전기분해관을 포함하는 마이크로버블 클렌저
KR101866762B1 (ko) 전기분해수 생성장치
JP4326767B2 (ja) 気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