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1092A -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1092A
CN101801092A CN 201010107199 CN201010107199A CN101801092A CN 101801092 A CN101801092 A CN 101801092A CN 201010107199 CN201010107199 CN 201010107199 CN 201010107199 A CN201010107199 A CN 201010107199A CN 101801092 A CN101801092 A CN 101801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ens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071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1092B (zh
Inventor
泽井亮
木村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1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1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指令;从第二通信设备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提供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从位于第二通信设备附近的第三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通过传感通信环境而获得的传感数据;由第二通信设备基于所述传感数据来判断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从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判断结果;以及由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直在讨论依据被指派用于初次利用的频谱的使用状况来二次利用该频谱以提供二次通信服务。例如,IEEE802.22工作组已经在研究用于使得美国数字TV广播的频谱中包含的未使用信道(TV空白空间)可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标准技术规范(2009年1月5日在因特网<URL:http://www.ieee802.org/22/>上检索到的″IEEE802.22WG on WRANs″,[online])。此外,根据2008年11月来自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报告,讨论涉及通过使用因满足一定条件而得以授权的特定通信设备使得可以二次利用TV空白空间(2009年1月5日在因特网<URL:http://hraunfoss.fcc.gov/edocs_public/attachmatch/FCC-08-260A1.pdf>检索到的″Second Report and Order and Memorandum Opinion and Order″,[online])。另外,由EU领导,正在进行的动作有全球性地对称为感知导频信道(CPC)的专用控制信道进行分配以进行动态频谱接入(DSA)。针对进行DSA的二次利用系统的技术研究也在IEEE标准协调委员会(SCC)41的推进中。此外,作为对频谱的二次利用的另一示例,存在如下情况:其中,利用在使用无需许可频谱的多数系统(majority system)的服务区域中的较简单的通信协议来构造二次通信系统。例如,假设当使用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的WiFi(注册商标)系统是一多数系统时,利用在其服务区域中的另一简单通信协议来构造二次通信系统。
在二次利用频谱时,有必要预先传感周围通信环境,并且确认与二次利用相关的通信服务(下文中称为第二通信服务)不会对与初次利用相关的通信服务(下文中称为第一通信服务)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但是,在二次利用系统的实施方式中,并未报告如下情况:对加入系统的通信设备所要包含的功能进行分类并基于该分类来呈现确保频谱二次利用的安全开始的特定过程。
鉴于以上情况,希望提供一种新颖且改进了的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它们通过多个通信设备的协作来使得能够安全开始对频谱的二次利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指令;从第二通信设备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提供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从位于第二通信设备附近的第三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通过传感通信环境而获得的传感数据;由第二通信设备基于所述传感数据来判断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从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判断结果;以及由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之后,从第三通信设备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发送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传感指令。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在第二通信设备附近存在能够传感通信环境的多个通信设备,则由作为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之一的第三通信设备对这多个通信设备所传感到的传感数据进行合并。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存在能够判断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多个通信设备,则由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中选择一设备来判断第二通信设备的利用可行性。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得到许可之后接收到对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请求时,从第一通信设备向第四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指令。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第四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发送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配置文件数据的指令;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向第四通信设备发送该配置文件数据。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由第四通信设备基于该配置文件数据来判断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第四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结果。
该通信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由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从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对与利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请求时,从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所述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指令;从第二通信设备向提供第二通信服务的第三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发送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配置文件数据的指令;从第三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配置文件数据;由第二通信设备基于所述配置文件数据来判断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从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结果;以及由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含有认证单元的第一通信设备,该认证单元具有许可对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的权限;含有判断单元的第二通信设备,该判断单元能够判断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以及含有传感单元的第三通信设备,该传感单元能够传感周围通信环境,其中,认证单元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指令并根据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所述判断结果是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并且判断单元向第三通信设备提供用于传感周围通信环境的指令并基于通过传感通信环境而获得的传感数据来判断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所述传感数据是从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含有认证单元的第一通信设备,该认证单元具有许可对与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的权限;含有高级判断单元的第二通信设备,该高级判断单元能够判断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以及含有判断单元的第三通信设备,该判断单元能够判断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其中,认证单元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指令并根据对所述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所述网络的扩展,所述判断结果是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并且高级判断单元向第三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发送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配置文件数据的指令并基于从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配置文件数据来判断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通过多个通信设备的协作来使得能够安全开始对频谱的二次利用的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
图2是示出高级判断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
图3是示出判断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
图4是示出智能传感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
图5是示出传感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图7的通信系统中的功能布局示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开始频谱的二次利用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0是更具体地示出图9的序列图中的智能传感流程的序列图。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扩展第二通信网络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标号表示具有基本相同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下文中将按如下顺序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1.频谱二次利用的功能分类和状态转变
2.通信设备的示例性硬件配置
3.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
4.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
5.在节点之间交换的数据的示例
6.总结
<1.频谱二次利用的功能分类和状态转变>
首先,在下面列出了加入系统的通信设备为了实现频谱的二次利用而要包含的主要功能(FC:功能类别)。加入系统的通信设备包含下面列出的七种功能(FC1到FC7)中的一种或多种功能。
FC1:二次通信认证节点
FC2:初次通信中继节点
FC3:高级判断节点
FC4:判断节点
FC5:智能传感节点
FC6:传感节点
FC7:通信节点
[1-1.二次通信认证节点(FC1)]
二次通信认证节点(FC1)在由后面描述的高级判断节点或判断节点判定频谱的二次利用可行时,根据符合频谱策略的特定许可条件来许可开始或扩展第二通信服务。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例如可以检查在过去对频率进行了未经授权使用的标识符列表中是否包含从高级判断节点或判断节点发送来的终端标识符、认证标识符、设备标识符、传感器标识符等。如果例如在已进行了未经授权使用的标识符列表中包含上述标识符中的任意一个,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可以拒绝开始或扩展第二通信服务。此外,如果对第一通信服务的流量(traffic)进行控制的基站是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则该基站可以参考用户流量的历史等并授予在具有许多未占用信道的时间段或地方内的二次利用许可。因而可以开放一些未占用信道并且使能对频谱的高效利用。此外,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可以生成、获取或更新要用于高级判断节点或判断节点进行的关于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的判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高级判断节点或判断节点。要用于判断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的信息例如包含基于社区的或者基于服务区域的调控信息(regulatoryinformation),例如可用于传感的功率水平以及由相邻基站提供的系统信息(例如,当前在使用的频带或带宽)。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因而可以用作所谓的第二通信服务的协调器。
图1是示出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参考图1,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可以在十种状态(即状态S100到S118,下面将描述)中操作。
首先,当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从待机状态(S100)变为初始化处理状态(S102)并进一步变为等待状态(S104)时,其等待对开始二次利用的请求。之后,如果例如通过用户输入、来自应用的外部信号等检测到对开始二次利用的请求,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向附近的判断节点给出用于判断开始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的指令(S106)。此时,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生成控制数据(后面将描述),并将该控制数据与用于判断的指令一起发送到判断节点。然后,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进入等待来自该判断节点的响应的状态(S108)。之后,如果从判断节点接收到请求对开始二次利用的许可的许可请求,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根据上述许可条件来判断是否许可开始第二通信服务(S110)。判断结果被通知给许可请求所发送自的判断节点,并且如果开始第二通信服务得到许可,则在该判断节点与附近的通信设备之间开始第二通信服务。
此外,如果对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下文中称为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的请求被检测到,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向附近的高级判断节点给出用于判断对该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的可行性的指令(S112)。此时,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生成控制数据(后面将描述)并将该控制数据与扩展判断指令一起发送给该高级判断节点。随后,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进入等待来自该高级判断节点的响应的状态(S114)。之后,如果从该高级判断节点接收到请求许可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的扩展许可请求,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根据特定的扩展许可条件来判断是否许可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S116)。判断结果被通知给扩展许可请求所发送自的高级判断节点,并且如果扩展第二通信网络得到许可,则对该网络进行扩展。
注意,如果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在这种处理期间检测到复位信号,则其可以进入复位处理的状态(S118)并在随后返回到待机状态(S100)。此外,尽管未在图1中示出,但是在可由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取消(停止)已开始或已扩展的第二通信服务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包括取消处理的状态。
存在两种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永久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和临时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永久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是由于其满足法令等所设定的预定准则而被授权来协调第二通信服务的通信设备。另一方面,临时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是由于其满足视通信环境而定的特定准则而被给予了来自永久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的权限并从而在所授予的权限范围内(例如,在有限的频率信道或资源块的范围内,或者在特定最大值之下的发送功率范围内)临时对第二通信服务进行协调的通信设备。这里,对通信服务的“协调”可以包含例如针对通信服务的资源分配。临时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例如可以通过与永久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相互交换调度信息(schedulinginformation)来执行针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协作式资源分配。图1所示的状态转变可被应用于永久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和临时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两者。
[1-2.初次通信中继节点(FC2)]
初次通信中继节点(FC2)用作伪基站或接入点,其在连接到与初次利用相关的通信网络(下文中称为第一通信网络)时,允许附近的节点使用第一通信服务。
[1-3.高级判断节点(FC3)]
高级判断节点(FC3)基于从后面将描述的判断节点获得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profile),根据符合频谱策略的特定扩展可行条件来判断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是否可行。二次通信配置文件通常包含通过传感通信环境而获得的传感数据(包括统计地从传感数据计算出的链接数据)。二次通信配置文件还可以包含针对各个第二通信服务的调度信息。二次通信配置文件还可以包含被指派给各个判断节点的频谱策略的标识符等。例如,在开始二次利用的准则(传感水平或数据库)与附近的第二通信网络一致时,高级判断节点可以判定第二通信网络是可扩展的。或者,在所有网络都满足最严格的传感水平时,高级判断节点可以判定第二通信网络是可扩展的。此外,在通过使用网络之间的公共信道可访问数据库时,高级判断节点可以判定第二通信网络是可扩展的。此外,当在两个相邻网络中包括要相互连接的通信设备时,高级判断节点可以判定在目的限于在通信设备之间中继或多跳数据的条件下可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此外,当通过利用基于波束成形或者发送功率控制的干扰控制技术,可以提高最大发送功率而不会导致对第一通信服务的不利影响时,高级判断节点可以判定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是可行的。如果高级判断节点判定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是可行的,则其请求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许可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通常,高级判断节点也具有判断节点(后面将描述)的功能。应当注意,当高级判断节点和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存在于物理上的同一设备上时,高级判断节点与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之间的通信被执行为逻辑功能之间的通信(或者可以省略该通信)。另一方面,当高级判断节点和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存在于物理上不同的设备上时,高级判断节点和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之间的通信被使用无线链路或有线链路来执行。这里的无线链路例如可以是基于第一通信服务的无线链路。这里的有线链路可以是在私有网络(例如,核心网络)上或者在公共网络(例如,ADSL)上的链路。
图2是示出高级判断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参考图2,高级判断节点可以在14种状态(即,状态S300到S326,下面将描述)中操作。
首先,高级判断节点从待机状态(S300)变为初始化处理的状态(S302)并进一步变为等待状态(S304)。之后,如果高级判断节点从上述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接收到用于判断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的可行性的指令,则其向提供第二通信服务的附近判断节点给出用于准备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S306)。此时,高级判断节点生成控制数据并将该控制数据与用于准备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一起发送给判断节点。接下来,高级判断节点向该判断节点给出用于发送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S308)。随后,高级判断节点进入等待来自判断节点的响应的状态(S310)。之后,如果高级判断节点从判断节点接收到二次通信配置文件,则其例如将从多个判断节点接收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合并为一个配置文件(S312)并进一步执行统计分析(S314)。随后,高级判断节点根据上述特定扩展可行条件来判断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是否可行(S316)。之后,高级判断节点将关于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结果变换为特定格式用以通知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S318)。随后,如果高级判断节点判定上述扩展可行条件得到满足,则其向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发送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的许可请求(S320),并进入等待来自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的许可的状态(S322)。另一方面,如果高级判断节点判定上述扩展可行条件得不到满足,则其在步骤S320将该判断结果发送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如果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许可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则高级判断节点与二次通信配置文件所发送自的判断节点协同来扩展第二通信服务的服务区域(S324)。注意,如果高级判断节点在这种处理期间检测到复位信号,则其可进入复位处理的状态(S326)并在随后返回到待机状态(S300)。此外,虽然未在图2中示出,但是在可从高级判断节点向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请求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包括请求处理的状态。
[1-4.判断节点(FC4)]
判断节点(FC4)基于由智能传感节点或传感节点(后面将描述)传感到的或获取的传感数据,根据符合频谱策略的特定利用可行条件来判断频谱的二次利用是否可行。例如,在对作为二次利用目标的频谱的功率水平传感结果低于在上述调控信息中定义的功率传感水平时,判断节点可以判定频谱的二次利用是可行的。或者,例如在询问数据服务器(后面将描述)的结果是针对作为二次利用的目标的频谱许可二次利用时,判断节点可以判定频谱的二次利用是可行的。此外,例如当对作为二次利用的目标的频谱的功率水平传感结果低于由从上述数据服务器获得的数据指示出的功率传感水平时,判断节点可以判定频谱的二次利用是可行的。对作为二次利用目标的频谱的功率水平传感结果例如可以是A/D采样输出值的平均值。如果判断节点判定频谱的二次利用是可行的,则其请求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许可开始第二通信服务。随后,如果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许可开始第二通信服务,则判断节点例如通过向附近通信设备发送信标来邀请第二通信服务的用户,并开始第二通信服务。判断节点发送的信标可被附近的通信设备用于检测、同步、获取与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系统信息等。例如,主同步信号和次同步信号、在PBCH(物理广告信道)上的信号等是上述信标的示例。判断节点从而用作从第一通信服务切换到第二通信服务的用于感知无线电的引擎。此外,判断节点响应于来自上述高级判断节点的指令而生成二次通信配置文件,并将该配置文件发送到该高级判断节点。应当注意,与以上关于高级判断节点的描述相类似,判断节点和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之间的通信也被执行为逻辑功能之间的通信(在它们处在同一设备上的情况下。但是以上通信处理可以省略)或者使用无线链路或有线链路的通信(在它们处在不同设备上的情况下)。
图3是示出判断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参考图3,判断节点可以在17种状态(即,状态S400到S432,下面将描述)中操作。
首先,判断节点从待机状态(S400)变为初始化处理的状态(S402)并进一步变为等待状态(S404)。之后,如果判断节点从上述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接收到用于判断开始第二通信服务的可行性的指令,则判断节点向附近的智能传感节点和传感节点给出用于获取和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S406)。此时,判断节点生成控制数据(后面将描述)并将该控制数据与通信环境传感指令一起发送给各个节点。此外,判断节点还向对传感指令作出了响应的智能传感节点和传感节点给出发送传感数据的指令(S408)。随后,判断节点进入等待来自该智能传感节点和传感节点的响应的状态(S410)。之后,如果判断节点从该智能传感节点和传感节点接收到对通信环境的传感数据,则其将例如从多个节点接收到的传感数据合并为一个传感数据(S412),并进一步执行统计分析(S414)。此外,判断节点获取诸如上述数据库询问结果或频谱策略之类的与通信环境相关的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添加到传感数据(S416)。随后,判断节点根据上述的特定利用可行条件来判断是否可以开始第二通信服务(S418)。之后,判断节点将关于开始第二通信服务的可行性的判断结果变换为特定格式用以通知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S420)。随后,如果判断节点判定上述利用可行条件得到满足,则其向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发送对开始第二通信服务的许可请求(S422),并进入等待来自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的许可的状态(S424)。另一方面,如果判断节点判定上述利用可行条件得不到满足,则其在步骤S422中将该判断结果发送给二次通信认证节点。如果二次通信认证节点许可开始第二通信服务,则判断节点开始与附近通信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服务(S426)。
此外,如果判断节点在第二通信服务被提供的状态下从高级判断节点接收到用于准备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则判断节点获取与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相关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变换为特定格式(S428)。随后,响应于来自高级判断节点的发送指令,判断节点发送该经格式化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S430)。
注意,如果判断节点在这种处理期间检测到复位信号,则其可进入复位处理的状态(S432)并在随后返回到待机状态(S400)。此外,尽管未在图3中示出,但是例如可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判断节点来停止第二通信服务的停止处理状态。
[1-5.智能传感节点(FC5)]
智能传感节点(FC5)从位于其自身设备附近的传感节点或智能传感节点获取在各个节点中存储的与通信环境相关的传感数据。智能传感节点还可将在其自身设备中传感到的传感数据添加到所获取的传感数据(或者仅使用在其自身设备中传感到的传感数据)。智能传感节点因而用作一种高级传感器,该高级传感器能够获取与附近节点协同来判断二次利用所必需的传感数据。此外,智能传感节点响应于来自另一智能传感节点或判断节点的指令而发送所存储的传感数据。
图4是示出智能传感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参考图4,智能传感节点可在11种状态(即,状态S500到S520,下面将描述)中操作。
首先,智能传感节点从待机状态(S500)变为初始化处理的状态(S502)并进一步变为等待状态(S504)。之后,如果智能传感节点从上述判断节点接收到用于传感通信环境并获取传感数据的指令,则智能传感节点向附近传感节点给出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S506)。此时,智能传感节点生成控制数据(后面将描述)并将该控制数据与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一起发送给传感节点。此外,智能传感节点还向对该传感指令作出响应的传感节点给出发送传感数据的指令(S508)。随后,智能传感节点进入等待来自该传感节点的响应的状态(S510)。此时,例如在存留剩余的信号处理资源时,智能传感节点还可传感其自身的周围通信环境(S512)。之后,如果智能传感节点从传感节点接收到对通信环境的传感数据,则其将例如从多个节点接收到的传感数据以及在其自身节点中传感到的传感数据合并为一个传感数据(S514)。之后,智能传感节点将该传感数据变换为特定格式用以通知给判断节点(S516)。随后,响应于来自判断节点的发送指令,智能传感节点将传感数据发送到该判断节点(S518)。注意,如果智能传感节点在这种处理期间检测到复位信号,则其可进入复位处理的状态(S520)并在随后返回到待机状态(S500)。
[1-6.传感节点(FC6)]
传感节点(FC6)对其自身设备周围的通信环境进行传感并生成传感数据。如后面将详细描述的,传感数据通常是指示出与第一通信服务相关的周围通信环境的数据。例如,所接收信号的功率水平或能量或者第一通信服务的调度信息可用作指示出周围通信环境的数据。传感节点因而用作生成二次利用判断所必需的传感数据的传感器。此外,传感节点响应于来自智能传感节点或判断节点的指令而发送所生成的传感数据。
图5是示出传感节点的状态转变示例的状态转变图。参考图5,传感节点可在7种状态(即状态S600到S612,下面将描述)中操作。
首先,传感节点从待机状态(S600)变为初始化处理状态(S602)并进一步变为等待状态(S604)。之后,如果传感节点从上述智能传感节点接收到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则传感节点对周围通信环境进行传感(S606)。之后,传感节点将传感数据变换为特定格式用以发送到该智能传感节点(S608)。随后,响应于来自智能传感节点的发送指令,传感节点将传感数据发送到该智能传感节点(S610)。注意,如果传感节点在这种处理期间检测到复位信号,则其可进入复位处理的状态(S612)并在随后返回到待机状态(S600)。
[1-7.通信节点(FC7)]
通信节点(FC7)在频谱二次利用可行时利用第二通信服务来执行通信。通信节点因而用作一般通信设备。用于第二通信服务的通信协议例如可以是诸如IEEE802.11a/b/g/n/s、Zigbee或WiMedia之类的期望通信协议。
如上所述,加入二次利用系统的通信设备所要包含的主要功能被分类为7种功能,并且关于在开始或扩展频谱的二次利用的过程中涉及的功能,在图1至5中示出了各种功能的状态转变示例。在各个状态转变中,可以省略上述状态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添加另一状态。此外,可以部分改变状态转变序列。
[1-8.术语“二次利用”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二次利用”一般是指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来利用附加的或者替代的通信服务(第二通信服务),如上所述。在关于术语“二次利用”的含义的此上下文中,第一通信服务和第二通信服务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服务或者是相同类型的服务。不同类型的服务可从诸如以下各项的服务中选择:数字TV广播服务,卫星通信服务,移动通信服务,无线LAN接入服务,P2P(对等)连接服务等。另一方面,相同类型的服务例如可以包含在由通信载体提供的宏小区服务与由用户或者MVNO(移动虚拟网络运营者)操作的毫微微小区(femto-cell)服务之间的关系。另外,相同类型的服务例如可以包含在由根据WiMAX、LTE(长期演进)、LTE-A(高级LTE)等的通信服务的基站提供的服务与由中继站(中继节点)提供以覆盖频谱空穴(spectrumhole)的服务之间的关系。此外,第二通信服务可以是利用使用频谱整合技术整合后的多个片段频带的服务。此外,第二通信服务可以是由毫微微小区、中继站或者用于比在常规大小基站的服务区域内的常规大小基站小的服务区域的小型或中型基站提供的补充通信服务。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主题适用于每一类型的这种二次利用的模式。
<2.通信设备的示例性硬件配置>
下文中将描述包含前一部分中列出的功能FC1到FC7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通信设备的硬件配置。
图6是示出上述通信设备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通过例示在图6中示出的通信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2、只读存储器(ROM)24、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6、总线30、输入/输出接口32、输入设备40、输出设备42、存储设备44、通信接口(I/F)46和驱动器50。
在图6中,CPU 22在总体上控制通用计算机的操作。ROM 24存储由CPU 22执行的程序、数据等。RAM 26在CPU 22执行处理期间临时存储程序或数据。
CPU 22、ROM 24和RAM 26通过总线30彼此互连。输入/输出接口32也连接到总线30。
输入/输出接口32将CPU 22、ROM 24和RAM 26与输入设备40、输出设备42、存储设备44、通信接口46和驱动器50相连。
输入设备40例如接收从用户通过按钮、开关、控制杆、鼠标、键盘、触摸面板等输入的指令或信息。输出设备42例如通过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之类的显示设备、诸如灯之类的发光设备、或者诸如扬声器之类的音频输出设备来向用户输出信息。存储设备44例如包括硬盘驱动器或闪存,并存储程序、数据等。通信接口46对第一通信服务或第二通信服务的通信处理进行居中调停(mediate)。可移除介质52按需而被加载到驱动器50。
在上一部分中列出的各个功能FC1到FC7例如可被实现为软件。在各个功能被实现为软件的情况下,例如,构成软件的程序被存储在图6所示的ROM 24或存储设备44中,在执行时被加载到RAM 26并被CPU 22执行。因此,CPU 22例如可用作二次通信认证单元(FC1)、初次通信中继单元(FC2)、高级判断单元(FC3)、判断单元(FC4)、智能传感单元(FC5)、传感单元(FC6)或通信单元(FC7)。或者,通过使用额外装载到通信设备的专用处理器可将各个功能实现为硬件。
<3.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该通信系统由各自具有功能FC1到FC7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通信设备构成。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配置的示意图。图7中带圆圈的数字对应于上述功能(FC)的编号。图8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的设备之间的功能布局示例的框图。
参考图7,通信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基站110、高级判断设备130、判断设备140和142、智能传感设备150、以及传感设备160和162。基站110通过网络12连接到服务器10,网络12是有线网络。此外,位于区域111内部的通信设备可与基站110执行无线电通信。
服务器10通过利用经由网络12连接的基站110来向位于基站110附近的通信设备提供第一通信服务。第一通信服务可以是例如数字TV广播服务,或者另一种通信服务。此外,服务器10还可用作数据服务器,其以综合方式保存与第一通信服务的通信环境相关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针对通信区域中的每一个位置当前正在使用的频率的数据、针对每一个位置的频率的使用历史数据、以及从使用历史数据预测的流量状况相关的预测数据等被服务器10保存。
从图8中可见,基站110用作上述二次通信认证节点(FC1)。具体而言,当基站110从判断设备140或高级判断设备130接收到对利用(开始或扩展)第二通信服务的许可请求时,例如基站110可根据上述许可条件来许可对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
高级判断设备130用作上述的高级判断节点(FC3)。具体而言,响应于来自基站110的指令,高级判断设备130向判断设备140和142给出用于发送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高级判断设备130随后基于所接收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来判断扩展第二通信网络是否可行。如果高级判断设备130判定扩展第二通信网络可行,则高级判断设备130请求基站110许可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之后,如果基站110许可对第二通信网络进行扩展,则高级判断设备130开始将具有经扩展的网络范围的第二通信服务提供给位于判断设备140附近的通信设备和位于判断设备142附近的通信设备。
判断设备140用作上述的初次通信中继节点(FC2)和判断节点(FC4)。具体而言,响应于来自基站110的指令,判断设备140致使位于其自身设备附近的智能传感设备150和传感设备160对通信环境进行传感并获取传感数据。随后,判断设备140基于从智能传感设备150和传感设备160接收的传感数据,判断开始第二通信服务是否可行。如果判断设备140判定开始第二通信服务是可行的,则判断设备140请求基站110许可开始第二通信服务。之后,如果基站110许可开始第二通信服务,则判断设备140开始将第二通信服务提供给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此外,响应于来自高级判断设备130的请求,判断设备140创建二次通信配置文件并发送所创建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该二次通信配置文件包含所获取的传感数据、从传感数据计算出的链接数据、频谱策略等。
此外,判断设备140还用作初次通信中继节点并从而用作第一通信服务的伪基站或接入点,并且其可对与例如从传感设备160发送到基站110的第一通信服务相对应的通信分组进行中继。
判断设备142用作上述判断节点(FC4)。具体而言,如同判断设备140一样,判断设备142可根据通信环境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提供第二通信服务。此外,判断设备142可响应于来自高级判断设备130的请求而创建并发送二次通信配置文件。
智能传感设备150用作上述智能传感节点(FC5)。具体而言,响应于来自判断设备140的指令,智能传感设备150向附近的传感设备给出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并从传感设备162获取传感数据。此外,智能传感设备150可将通过对其自身的周围通信环境进行传感而获得的传感数据添加到所获取的数据。智能传感设备150随后将传感数据发送到判断设备140。
传感设备160和162用作上述传感节点(FC6)。具体而言,响应于来自判断设备140或142或者智能传感设备150的指令,传感设备160和162对其自身设备周围的通信环境进行传感并生成传感数据。传感设备160和162随后将所生成的传感数据发送给判断设备140或142或者智能传感设备150。
在通信系统100的上述配置中,例如根据频谱策略来安全地开始利用了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或者其服务区域被安全地扩展。此时,如果在区域141内获取的传感数据的精确度较低,则例如判断设备140可以通过使用由智能传感设备150在区域151内进一步获取的传感数据来更加适当地判断开始第二通信服务的可行性。
通信系统100的配置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取代基站110作为二次通信认证节点,高级判断设备130或者判断设备140或142可以是永久的或临时的二次通信认证节点。此外,可以省略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可向系统添加另一通信设备。
<4.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
下文中将参考图9至11更具体地描述在上述通信系统100中用于开始或扩展频谱的二次利用的通信控制处理。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开始频谱的二次利用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参考图9,如果基站110检测到对开始频谱的二次利用的请求,则基站110例如向判断设备140给出用于判断开始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的指令(P102)。随后,判断设备140向基站110发送确认(P104)。该确认例如包含诸如指示出判断设备140具有作为判断节点的功能的能力信息、判断设备140的设备标识符或者判断设备140的位置数据之类的信息。如果基站110接收到来自多个判断设备的确认,则例如基站110可以从这多个判断设备中选择任意一个设备,并指示所选设备进行有关开始频谱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的判断。例如,可以选择最接近基站110的判断设备、最接近请求了开始频谱的二次利用的用户的判断设备等。
之后,判断设备140向位于附近的智能传感设备150和传感设备160给出用于传感通信环境并获取传感数据的指令(P110)。随后,智能传感设备150向判断设备140发送确认(P112)。同样,传感设备160也向判断设备140发送确认(P114)。此时,确认例如可以包含诸如以下各项的信息:指示出智能传感设备150具有作为智能传感节点的功能并且传感设备160具有作为传感节点的功能的能力信息、各个设备的设备标示符或位置数据。后面将更详细描述传感数据的特定内容。
接下来,接收到来自判断设备140的传感指令,传感设备160对周围通信环境进行传感并生成传感数据(P116)。此外,智能传感设备150可以利用位于附近的传感设备162来执行智能传感(P120)。例如当智能传感设备150根据过去的二次利用历史数据得知传感设备162位于无法接收来自判断设备140的传感指令的地方时,智能传感设备150可以利用该传感设备162来执行智能传感。或者,在智能传感设备150接收到来自判断设备140的传感指令之后,智能传感设备150可以无条件地发送用于对其自身设备附近的通信环境进行传感的指令并在随后根据作为对该指令的响应的确认所指示出的信息来执行智能传感。
图10是更详细地示出与图9的序列图中的智能传感相关的处理(P120)的序列图。
参考图10,智能传感设备150首先向位于附近的传感设备162给出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P202)。随后,各个传感设备162向智能传感设备150发送确认(P204,P206)。确认例如可以包含诸如指示出各传感设备162具有作为传感节点的功能的能力信息之类的信息以及各个设备的设备标识符和位置数据。各个传感设备162随后对其自身设备周围的通信环境进行传感并生成传感数据(P208)。接下来,智能传感设备150向各个传感设备162给出用于发送对通信环境的传感数据的指令(P210)。随后,各个传感设备162向智能传感设备150发送确认(P212,P214)。各个传感设备162随后向智能传感设备150发送传感结果,该传感结果是经格式化的传感数据(P216,P218)。之后,智能传感设备150对从各个传感设备162接收的传感数据(以及按需在其自身设备中传感得到的传感数据)进行合并(P220)。智能传感设备150与传感设备162之间的智能传感从而结束。注意,如果例如在P202之后未从任何传感设备接收到确认,则智能传感设备150仅可使用在其自身设备中传感得到的传感数据作为传感结果。
返回来参考图9,下面将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
之后,判断设备140向智能传感设备150和传感设备160给出用于发送传感数据或所获取的传感数据的指令(P130)。随后,智能传感设备150向判断设备140发送确认(P132)。同样,传感设备160也向判断设备140发送确认(P134)。此时,该确认例如可以包含诸如上述能力信息、各个设备的设备标示符或位置数据之类的信息。之后,智能传感设备150向判断设备140发送通过智能传感而获取的传感数据(P136)。此外,传感设备160向判断设备140发送由其自身传感得到的传感数据(P138)。在P130中,判断设备140例如可以向从智能传感设备150和传感设备160中选出的任意设备给出用于对由智能传感设备150和传感设备160获取或传感得到的传感数据进行合并的指令。
接下来,判断设备140基于从智能传感设备150和传感设备160接收的传感数据,根据上述利用可行条件来判断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的开始的可行性(P140)。随后,判断设备140将判断结果发送给基站110。如果判断设备140判定开始第二通信服务是可行的,则例如判断设备140请求基站110许可第二通信服务的开始(P150)。
接下来,基站110基于从判断设备140接收的判断结果,根据上述许可条件来判断是否许可第二通信服务的开始(P152)。随后,基站110将判断结果发送给判断设备140(P154)。如果基站110许可第二通信服务的开始,则判断设备140开始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提供第二通信服务。
通过上述通信控制处理,根据频谱策略来安全地开始第二通信服务而不会对第一通信服务产生诸如通信质量恶化之类的不利影响。在第二通信服务开始之后,如果检测到对扩展第二通信网络的请求,则可通过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通信控制处理来扩展第二通信网络。对扩展第二通信网络的请求例如可从希望与当前未连接到第二通信网络的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向基站110、高级判断设备130等输出。参考图9和图10描述的诸如能力信息、设备标识符和位置数据之类的信息可在与确认步骤不同的步骤中被发送或接收。此外,可以响应于对该信息的接收而发送确认,并且可以响应于信息请求或指令而发送否定确认而不是发送确认。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扩展第二通信网络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序列图。
参考图11,如果基站110检测到对扩展第二通信网络的请求,则基站110例如向高级判断设备130给出用于判断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指令(P302)。随后,高级判断设备130向基站110发送确认(P304)。该确认例如可以包含诸如以下各项的信息:指示出高级判断设备130具有作为高级判断节点的功能的能力信息、高级判断设备130的设备标示符或者高级判断设备130的位置数据。如果基站110例如从多个高级判断设备接收到确认,则基站110可从这多个高级判断设备中选择任意一个设备并指示所选设备对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可行性进行判断。例如,最接近基站110的高级判断节点、最接近作为希望与其进行通信的一方的设备的高级判断节点等可被选择。或者,例如可通过多个高级判断设备相互协同地执行对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
接下来,高级判断设备130向位于附近的判断设备140和142给出用于准备上述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P310)。随后,判断设备140向高级判断设备130发送确认(P312)。同样,判断设备142也向高级判断设备130发送确认(P314)。
随后,高级判断设备130向判断设备140和142给出用于发送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P316)。随后,判断设备140向高级判断设备130发送确认(P318)。同样,判断设备142也向高级判断设备130发送确认(P320)。之后,判断设备140向高级判断设备130发送经格式化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P322)。同样,判断设备142也向高级判断设备130发送经格式化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P324)。
高级判断设备130随后基于从判断设备140和142接收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根据上述扩展可行条件来判断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可行性(P330)。随后,高级判断设备130将判断结果发送给基站110。例如如果高级判断设备130判定扩展第二通信网络是可行的,则高级判断设备130请求基站110许可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P340)。
随后,基站110基于从高级判断设备130接收的判断结果,根据上述许可条件来判断是否许可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P342)。基站110随后将判断结果发送给高级判断设备130(P344)。如果例如基站110许可第二通信网络的扩展,则例如高级判断设备130与判断设备140和142开始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提供具有经扩展的服务区域的第二通信服务。
通过上述通信控制处理,根据频谱策略来安全地扩展了第二通信服务的服务区域,而没有对第一通信服务产生诸如通信质量恶化之类的不利影响。
<5.在节点之间交换的数据的示例>
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中,在节点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主要涉及两种数据:传感数据和控制数据。
[5-1.传感数据]
传感数据是由上述传感节点或智能传感节点传感得到的与通信环境相关的数据。传感节点或者智能传感节点进行传感的目标通信资源是有可能被第一通信服务使用并且利用频率信道、资源块、代码等表示的通信资源。应当传感通信资源的哪个范围例如是通过监控第一通信服务的下行链路广播信道(例如,LTE的PBCH等)来确定。传感数据可以包含对通信环境进行了传感的设备的标识符以及传感结果,并且还可以包含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的设备的位置数据、传感算法种类、时间戳等。此外,广义而言传感数据还可以包含通过分析传感数据、指示出与第一通信服务相关的周围通信环境的调度信息等而获得的分析结果。
设备的位置数据例如是指示出对通信环境进行了传感的设备在传感时的位置的数据。位置数据例如被判断节点(或高级判断节点)用于判断对频谱的二次利用的可行性。具体而言,判断节点例如预先将在外部(例如,在服务器10等中)准备的位置信息数据库下载到其自身设备。位置信息数据库包含与位置数据相关联的第一通信服务的信道指派、信道利用历史等。因而,判断节点例如可通过利用位置数据作为密钥(key)来从位置信息数据库检索信道指派或信道利用历史,并从而评估二次利用对第一通信服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取代预先将位置信息数据库下载到其自身设备,判断节点例如可在判断二次利用的可行性时通过利用位置数据作为密钥来向外部数据库查询。
传感算法的种类指示出将要传感(或者已经传感得到)什么种类的值,例如无线电信号能量、噪声功率水平、噪声比(例如SNR或CNR)或差错率(例如BER或PER)。
传感结果包含根据上述传感算法的种类的传感结果的值。传感结果的值可由软比特(软判决值)或硬比特(硬判决值)表示。例如,优选的是判断节点(或高级判断节点)采用硬比特来表示要发送到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的传感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传感值来判断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等的结果由诸如“0”或“1”之类的逻辑值表示。这使得能够减少节点之间的流量。另一方面,要从传感节点(或智能传感节点)发送到判断节点(或高级判断节点)的传感结果通常采用软比特表示。
时间戳例如包含在开始传感通信环境时的时间、在对通信环境的传感结束时的时间等。
[5-2.控制数据]
控制数据是为了使构成二次利用系统的上述节点中的一个节点对另一节点进行控制或者一个节点从另一节点接收控制而使用的数据。控制数据例如可以包含用于开始或停止传感的指令、用于发送传感数据的指令、对传感算法种类的指定、用于发送二次通信配置文件的指令、对位置信息数据库的访问请求等。
在高级判断节点、判断节点或智能传感节点对从多个节点获取的传感数据进行合并的情况下,控制数据可以包含指示出采用何种方法(例如,平均或者标准偏差)来合并传感数据的信息。
此外,二次通信认证节点、高级判断节点或判断节点可以通过对由一个节点传感得到或获取的传感数据与由另一节点传感得到或获取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各个传感数据的可靠性。例如,如果由非常接近的多个节点传感得到或获取的传感数据极为不同,则传感数据的可靠性可被评估为低。在这种情况下,对传感数据可靠性的评估结果被包含在控制数据中。此外,通过对由一个节点传感得到或获取的传感数据与由另一节点传感得到或获取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检测到处于隐藏终端状态下的节点。
此外,智能传感节点可以与另一智能传感节点交换诸如可允许跳数和可允许传感节点数的上限以及传感节点的最小要求数之类的控制数据。从而可以扩展智能传感的传感区域以及维持一定质量的传感数据。
[5-3.通信协议的选择]
在发送和接收传感数据或控制数据时,优选的是在功能分类FC1到FC7方面处于不同级别的节点之间使用根据较高次序节点的控制的层级管理控制协议。层级管理控制协议例如是Zigbee等。当例如从判断设备向智能传感设备发送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时,可根据作为较高次序节点的判断设备的控制来使用诸如Zigbee之类的层级管理控制协议。在使用层级管理控制协议的情况下,当发送或接收分组时,通过利用由协调器(不同于二次通信认证节点的二次利用协调器)管理的、先前预留的发送和接收带宽来在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执行数据交换。在例如上述Zigbee中,基于作为参考的由协调器管理的信标来定义作为无竞争时段的时隙以及作为竞争访问时段的时隙。在利用竞争访问时段中的时隙执行通信的设备之间,通过其自身的判断来协调发送机会以便避免与来自另一设备的发送分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获悉定时,每一个设备都必须接收从协调器发送的参考信标,从而使得它们遵循层级管理通信协议。
另一方面,例如在智能传感节点之间发送或接收传感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自治的分布式通信协议,例如EEE802.11s或WiMedia。由于在自治的分布式通信协议中不存在针对分组的发送或接收的协调器,所以通过各个设备的判断来协调发送机会以便避免冲突来自另一设备的发送分组,并在随后在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执行数据交换。或者,可根据首先发送信标的设备的控制来使用诸如Zigbee之类的层级管理通信协议。如果在上述功能分类FC1到FC7中的同一级别上的节点之间使用自治分布式通信协议,则可根据设备的位置来很容易地改变执行智能传感的设备之间的拓扑。
<6.总结>
上面参考图1至1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根据该实施例,在加入二次利用系统的通信设备中所要包含的主要功能被分类为7种功能FC1到FC7。通过将二次通信认证节点与判断节点分隔开,例如如果具有许可二次利用的权限的设备位于与希望提供二次利用服务的区域不同的地方,则可以授权位于服务提供区域中的判断节点执行二次利用可行性的判断。此外,通过将判断节点与智能传感节点分隔开,例如如果判断节点未能获取用于由其自身判断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的足够精确度或足够量的传感数据,则可以利用智能传感节点来获取更宽范围内的传感数据。此外,通过将高级判断节点与判断节点分隔开,例如高级判断节点可以基于由多个判断节点创建的二次通信配置文件来判断是否可安全地扩展第二通信网络。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的主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二次利用的模式。例如,如上所述,可以认为中继节点或者毫微微小区用以覆盖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空穴的操作是频谱二次利用的一种模式。此外,宏小区、RRH(远程无线电头)、Hotzone、中继节点、毫微微小区等之间的关系可以形成频谱二次利用的一种模式(例如,异质网络)。
虽然上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依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本申请包含与在2009年2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09-026276所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于此。

Claims (12)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指令;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提供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
从位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附近的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通过传感通信环境而获得的传感数据;
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基于所述传感数据来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判断结果;以及
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指令之后,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位于附近的通信设备发送用于传感通信环境的传感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附近存在能够传感通信环境的多个通信设备,则由作为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之一的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对所述多个通信设备所传感到的传感数据进行合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存在能够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多个通信设备,则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中选择一设备来判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利用可行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得到许可之后接收到对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请求时,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四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配置文件数据的指令;以及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配置文件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基于所述配置文件数据来判断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第四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从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
10.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对与利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请求时,从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所述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指令;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提供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第三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配置文件数据的指令;
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配置文件数据;
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基于所述配置文件数据来判断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对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结果;以及
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
1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含有认证单元的第一通信设备,所述认证单元具有许可对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的权限;
含有判断单元的第二通信设备,所述判断单元能够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以及
含有传感单元的第三通信设备,所述传感单元能够传感周围通信环境,
其中
所述认证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指令并根据对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所述判断结果是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并且
所述判断单元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提供用于传感周围通信环境的指令并基于通过传感通信环境而获得的传感数据来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所述传感数据是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
1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含有认证单元的第一通信设备,所述认证单元具有许可对与使用被指派给第一通信服务的频谱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的权限;
含有高级判断单元的第二通信设备,所述高级判断单元能够判断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以及
含有判断单元的第三通信设备,所述判断单元能够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的利用可行性,
其中
所述认证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判断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指令并根据对所述网络的扩展可行性的判断结果来许可对所述网络的扩展,所述判断结果是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的,并且
所述高级判断单元向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提供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配置文件数据的指令并基于从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接收的所述配置文件数据来判断与所述第二通信服务相关的网络的扩展可行性。
CN201010107199XA 2009-02-06 2010-02-01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1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26276 2009-02-06
JP2009-026276 2009-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092A true CN101801092A (zh) 2010-08-11
CN101801092B CN101801092B (zh) 2013-12-11

Family

ID=4215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719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1092B (zh) 2009-02-06 2010-02-01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85574B2 (zh)
EP (2) EP3026948A1 (zh)
JP (1) JP5347977B2 (zh)
CN (1) CN10180109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162A (zh) * 2011-10-14 2013-04-17 索尼公司 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设备和方法
CN105141389A (zh) * 2010-08-26 2015-12-09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空白空间使用
CN106230859A (zh) * 2016-09-01 2016-12-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和通讯设备
CN107104771A (zh) * 2011-02-11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异质网络中的宏节点和远程无线电头端的协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5782A (ja) * 2010-06-30 2012-01-19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無線装置、無線システム
US8380234B2 (en) 2010-09-14 2013-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vailable radio access possibilities in a communications area
US9037175B2 (en) 2010-09-14 2015-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vailable radio access possibilities in a communications area
US9807778B2 (en) 2010-10-11 2017-10-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US9083568B2 (en) * 2010-10-11 2015-07-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JP5821208B2 (ja) 2010-10-29 2015-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726649B2 (ja) * 2011-06-20 2015-06-0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異種システム間交換機及び異種システム間交換方法
US9215598B2 (en) * 2011-11-10 2015-12-1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Optimizing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GB2498402B (en) * 2012-01-16 2014-01-15 Toshiba Res Europ Ltd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spectrum sensing with partial soft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cognitive relay network
JP5959883B2 (ja) * 2012-03-06 2016-08-0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異種システム共存方法及び無線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9288689B2 (en) 2012-04-18 2016-03-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cloud system based on density estimation
WO2014027403A1 (ja) 2012-08-14 2014-0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周波数通知装置、無線装置、管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4219616B (zh) * 2013-06-03 2018-07-31 江苏中传瑞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装置、方法和无线多媒体服务器
US9491633B2 (en) * 2013-09-25 2016-11-08 Spectrum Bridg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icy-based spectrum management
JP6308328B2 (ja) * 2014-09-23 2018-04-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ライセンスバンドにおける通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FR3057133A1 (fr) * 2016-09-30 2018-04-06 Orange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effectuer des mesures radio dans un reseau mobile
CN110662288B (zh) * 2019-09-03 2021-10-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跨技术通信的ZigBee低延迟时钟同步方法
CN113950056A (zh) * 2021-10-20 2022-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3936A (en) * 1972-12-08 1974-06-0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earth formations
US4936139A (en) * 1988-09-23 1990-06-26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own hol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formation properties
US5269180A (en) * 1991-09-17 1993-12-1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 Borehole tool, procedures, and interpretation for making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s of subsurface formations
GB9808517D0 (en) * 1998-04-23 1998-06-17 Aea Technology Plc Electrical sensor
US6218662B1 (en) * 1998-04-23 2001-04-17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Downhole carbon dioxide gas analyzer
US6301959B1 (en) * 1999-01-26 2001-10-1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Focused formation fluid sampling probe
US6755079B1 (en) * 2000-03-27 2004-06-29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fluid viscosity
US6437326B1 (en) * 2000-06-27 2002-08-20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ermanent optical sensor downhole fluid analysis systems
US6609568B2 (en) * 2000-07-20 2003-08-2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Closed-loop drawdow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itu analysis of formation fluids
DE60131664T2 (de) * 2000-08-15 2008-10-30 Baker-Hughes Inc., Houston Vorrichtung zum formationstesten mit axialen und spiralförmigen öffnungen
US6659177B2 (en) * 2000-11-14 2003-12-09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duced contamination sampling
US6719049B2 (en) * 2002-05-23 2004-04-1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luid samp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boreholes
US6964301B2 (en) * 2002-06-28 2005-11-1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urface fluid sampling
US7408907B2 (en) * 2002-09-11 2008-08-0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using client-specific management techniques
US7347262B2 (en) * 2004-06-18 2008-03-2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ownhole sampling tool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JP4447416B2 (ja) * 2004-09-22 2010-04-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バンド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機
US20070032254A1 (en) * 2005-08-02 2007-02-08 Hitachi,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spectrum usage of wireless devices in unlicensed bands
EP1750466B1 (en) 2005-08-04 2008-08-13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JP4772582B2 (ja) * 2006-04-28 2011-09-14 株式会社東芝 コグニティブ無線システム
BRPI0717229B1 (pt) 2006-09-26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es de sensores baseadas em dispositivos sem fio
AU2008205021B2 (en) 2007-01-04 2011-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spectrum sens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687563B2 (en) 2007-01-09 2014-04-01 Stmicroelectronics, Inc. Simultaneous sens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KR20080084750A (ko) * 2007-03-14 2008-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655283B2 (en) * 2007-04-23 2014-02-18 Lingna Holdings Pte., Llc Cluster-base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JP2008289056A (ja) * 2007-05-21 2008-11-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チャネル割当て方法、管理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9026276A (ja) 2007-07-17 2009-02-05 Kmax Inc 駐車違反監視員支援システム
US9001674B2 (en) * 2008-11-14 2015-04-07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Method of sensi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1389A (zh) * 2010-08-26 2015-12-09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空白空间使用
CN107104771A (zh) * 2011-02-11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异质网络中的宏节点和远程无线电头端的协作
CN107104771B (zh) * 2011-02-11 2020-05-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03052162A (zh) * 2011-10-14 2013-04-17 索尼公司 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设备和方法
CN103052162B (zh) * 2011-10-14 2017-10-31 索尼公司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设备和方法
CN106230859A (zh) * 2016-09-01 2016-12-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和通讯设备
CN106230859B (zh) * 2016-09-01 2019-09-2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和通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06780A (ja) 2010-09-16
EP2217020B1 (en) 2016-01-20
US8885574B2 (en) 2014-11-11
JP5347977B2 (ja) 2013-11-20
CN101801092B (zh) 2013-12-11
EP3026948A1 (en) 2016-06-01
EP2217020A3 (en) 2014-03-05
US20100202387A1 (en) 2010-08-12
EP2217020A2 (en)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1092B (zh) 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1783760B (zh) 通信设备、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1800999B (zh)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程序和通信控制方法
EP2384044B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EP3537749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trol coexistence of secondary systems
KR10211487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분산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223238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of wireless terminal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4796903A (zh) 频谱释放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