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6939B -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6939B
CN101796939B CN2010101143875A CN201010114387A CN101796939B CN 101796939 B CN101796939 B CN 101796939B CN 2010101143875 A CN2010101143875 A CN 2010101143875A CN 201010114387 A CN201010114387 A CN 201010114387A CN 101796939 B CN101796939 B CN 101796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ker
gauze
water
rice leaf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3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6939A (zh
Inventor
吕仲贤
郑许松
郭文卿
徐红星
陆婷
高广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0101143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6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6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6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9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的装置以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一个体积为500-2000ml的玻璃容器,该容器具有一底部和一个开口;在容器的底部上设置一网格状塑料垫;塑料垫上覆上滤纸;烧杯中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其中,该容器中还包括水,水的高度不浸没该塑料垫;在容器的开口上包括两层封闭容器开口的纱布。该装置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容易操作,而且使用该装置具有使稻纵卷叶螟成虫寿命延长,单雌产卵量大、采卵效率提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稻纵卷叶螟的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稻纵卷叶螟,学名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为害我国水稻的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别名刮青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影响光合作用。水稻中后期,为害上部功能叶片,影响灌浆,致使结实不饱满、空瘪粒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2-3成,严重时减产5成以上,大发生时稻田一片枯白,甚至颗粒无收。
2000年以来该虫在我国发生日益严重,年均发生面积超过2000万hm2,年均粮食损失76万t。2007年,受虫源基数、气候因子、种植条件等因素影响,在我国南方大部稻区大发生,发生面积2530hm2,为1990年以来稻纵卷叶螟发生最高年份。为深入开展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从根本上控制该虫的爆发危害,亟待建立稻纵卷叶螟的实验室种群和人工规模化饲养技术体系,为敏感品系的培养和化学药剂筛选等科学试验提供材料和方法,因此必须解决稻纵卷叶螟的人工饲养问题,而人工饲养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产卵方法。
在稻纵卷叶螟的产卵方法上,日本的中山小岛等(1989)等将成虫放入聚乙烯袋内产卵,在幼虫孵化前用剪刀剪取卵附着物的方法,产卵量不高。日本的古田等(1998)让成虫直接产卵于稻叶上,幼虫孵化后直接取食稻秧,采卵率低且程序繁琐。雷妍圆等(2008)比较了4种不同的产卵方法并提出纸箱法产卵,但产卵量单雌仅45粒,且采卵繁琐,难以规范化操作。刘琴等(2009)以市售100-125ml一次性塑料杯为产卵器具,放入蘸有蜂蜜水的棉球,用保险膜封口。但接虫量小,采卵量低,效率不高。鉴于以上几种方法稻纵卷叶螟产卵量少、卵孵化率低、采卵繁琐和难以规范化等等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而简单的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产卵量多、操作简便的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稻纵卷叶螟的大量繁殖提供虫卵。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稻纵卷叶螟产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体积为500-2000ml的玻璃容器,该容器具有一底部和一个开口;在容器的底部上设置一网格状塑料垫;塑料垫上覆盖滤纸;烧杯中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其中,该容器中还包括水,水的高度不浸没该塑料垫;在容器的开口上包括2层封闭容器开口的纱布。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的纱布一端封闭容器的开口,另一端浸入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所述一端浸入水中的纱布位于该盛水的容器中。更优选的,玻璃容器位于盛水的容器中。最优选的,所述的玻璃容器为烧杯,封闭容器开口的纱布为2层纱布。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滤纸把容器分成两个独立的上下空间,下空间包括水,上空间为成虫活动的空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稻纵卷叶螟的产卵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为:(1)以市售500-20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杯子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高度0.5-1.0cm),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烧杯内壁上以棉纱线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2)烧杯中接入5-20对稻纵卷叶螟成虫;(3)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在注有少量水的白瓷盘等盛水容器中,纱布裙边浸入盛水容器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产卵条件为:光照D∶L=14∶10,温度25℃-27℃。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等到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卵3天后,带卵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喷水雾使纱布保持湿润,置于光照D∶L=14∶10、温度25℃ 27℃条件下孵化。更优选的,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叶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叶或水稻叶片上取食。将转移有稻纵卷叶螟幼虫的玉米叶或水稻叶片用于下一步的饲养或试验工作。
有益效果
(1)产卵装置采用烧杯、网格塑料垫、棉纱布、白瓷盘、蜂蜜水、脱脂棉等,设备简单材料易得,操作便捷,成本低廉。
(2)本发明利用烧杯底部注水和湿棉纱布保持杯内湿度,提供接近于自然最适环境的湿度条件。稻纵卷叶螟成虫寿命长,产卵效率高、单雌产卵量大。
(3)稻纵卷叶螟不能在玻璃壁上停留,均在棉纱布上附着和产卵,几乎不在玻璃壁上产卵,采卵方便、采卵率高、卵孵化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中的产卵装置
图2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例子中的产卵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容器20;纱布10;塑料垫子21;水23,31;纱布裙边22;滤纸24,盛水容器30;10%蜂蜜水的棉球4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装置,装置包括一个容器20,该容器一端被底部封闭,另一端开口,开口的地方被纱布10封闭,在容器其中包括一个高为0.5-1.0厘米的塑料垫子21,在塑料垫子上放置滤纸24;同时在容器10中包括有一定量的水23,水的高度以不超过塑料垫子为准。同时在容器中悬挂脱脂棉棉球40,在棉球上蘸有10%蜂蜜水作为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补充营养。在使用该装置的时候,让封闭开口的纱布一直保持湿润即可。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如图2,可以把装置放置在一个盛水31的容器30中,让纱布的裙边22浸在容器31的水中,由于纱布具有毛细吸水作用,可以一直让封闭容器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这样为成虫提供了和自然界类似的湿度环境,有利于成虫生活和产卵。
除了以上方式外,让纱布保持湿润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向纱布上喷水雾来保持纱布的湿润。这里所说的“纱布”可以指普通的网孔状的纱布,也可以指普通的毛巾,或者具有吸水功能的滤纸等等。另外,纱布的层数可以为2-3层,这样可以更好的让纱布吸水保持封闭容器开口上的部分纱布为湿润状态,同时也提供容器空间和外部的空气交换。纱布可以是市售的普通纱布,也可以是医药卫生级的纱布。
在另外的方式中,可以让容器的滤纸覆盖在塑料架子上,滤纸24的形状和容器的内直径相同,这样通过滤纸可以把容器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滤纸下的空间包括水,为滤纸上的成虫活动空间提供一定的湿度。同时上空间的成虫在产卵期间又不会掉入下空间的水中被淹死,如图2所示。
除了以上方式外,还可以是这些方式更有利于成虫集中产卵。例如让容器的侧壁保持光滑,这样成虫就只在相对粗糙的纱布表面产卵。保持侧壁光滑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选择材质为玻璃的容器等。
试验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我们进行了试验。这些试验仅仅是本发明的有限实施方式的列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权利要求限制性的解释。
试验1不同产卵装置间产卵效果的比较
不同产卵装置包括:(1)烧杯+湿纱布;(2)塑料袋;(3)一次性塑料杯;(4)产卵箱。
稻纵卷叶螟虫源:由杭州郊区稻田中采集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室内用分蘖期水稻苗(品种TN1,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饲养,幼虫化蛹、羽化并交配后的稻纵卷叶螟成虫供产卵试验用。利用统一虫源来比较不同产卵装置对稻纵卷叶螟产卵量、成虫寿命、采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
不同产卵装置的准备和对应的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1)烧杯+湿纱布:以市售10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杯子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高0.5cm),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烧杯中接入10对稻纵卷叶螟成虫(1对/100毫升)。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在注有少量水的白瓷盘中,纱布裙边浸入盛水容器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卵,产卵3天后更换新纱布,将带稻纵卷叶螟卵的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往棉纱上喷水雾保持湿润状态。
(2)塑料袋:在聚乙烯塑料袋(膨胀状态30cm×30cm×20cm)中放入20对经交配的稻纵卷叶螟成虫(1对/900毫升),鼓足空气,用橡皮圈将袋口封牢,产卵开始后,每3天更换一次新袋,剪取产有卵块的塑料片于保鲜盒中,保鲜盒底部放2-3层湿滤纸保持盒内湿度。
(3)一次性塑料杯:按徐琴等(2009)试验方法,以市售125ml一次性塑料杯为产卵器具,在塑料杯底剖开一直径5-8mm的孔。杯中接入3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用保鲜膜封口。每3天更换一次新杯(1对/41毫升体积),剪取产有卵块的塑料片于保鲜盒中,保鲜盒底部放2-3层湿滤纸保持盒内湿度。
(4)简易产卵箱产卵装置:按雷妍圆等(2008)试验方法。选取一只普通纸箱(38cm×30cm×28cm),除去一面,剩余五个面的接缝处用胶带,经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箱内的五面内壁铺一层防水的塑料薄膜,以图钉固定。薄膜上用图钉钉上1~2层产卵的牛皮纸(40cm×30cm/张)。在其中一面内壁上装一盏8W的荧光灯,由外置定时器控制开灯关灯。将室内育的稻苗分成数小撮,用砾石固定根部于培养皿(φ=6cm)中,并以产卵纸包裹稻茎以下的所有部位,放入简易箱内,供成虫产卵。开口面用保鲜膜覆盖,以接纳虫卵,膜上扎孔透气,下端可自由开闭,以方便采集卵粒。在膜外加盖一层防逃逸纱网(70目)。最后在纱网外再罩一层湿纱布,湿纱布的上端置于箱顶盛有水的盆内,水会自动往下渗透而使纱布保湿,也使箱内保持高湿的环境,以利成虫产卵。箱内接入20稻纵卷叶螟成虫(1对/1596毫升体积)。每3天更换一次保鲜膜,剪取产有卵块的保鲜膜片于保鲜盒中,保鲜盒底部放2-3层湿滤纸保持盒内湿度。
实验条件:
以上每个不同的产卵装置都在光照D∶L=14∶10,温度26℃±1℃人工气候室内进行;都在产卵容器中放入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每天更换1次。
从不同产卵装置中采集的卵置于垫有湿润滤纸的保鲜盒中,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或稻叶上取食。
试验结果
不同产卵装置和方法的稻纵卷叶螟产卵量、成虫寿命和卵孵化率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和保鲜袋、塑料杯和产卵箱等产卵装置相比,烧杯+湿纱布的单雌产卵量、雌雄成虫寿命、采卵率和卵孵化率都是最高的。其中,烧杯+湿纱布装置的单雌产卵量是其它产卵装置的2倍以上,雌雄成虫寿命是其它产卵装置的2.21-2.71倍。说明采用烧杯加湿纱布的方法与已有的产卵方法相比,显著地促进了稻纵卷叶螟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表1不同产卵装置的稻纵卷叶螟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采卵率和卵孵化率比较
Figure GSA00000047400900081
说明:表中的数值为5个重复的平均值,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LSD检验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
试验2:不同烧杯+纱布的产卵装置间产卵效果的比较
不同产卵装置试验方法包括:
(1)底部有水+湿纱布;(2)底部有水+干纱布
(3)底部无水+湿纱布;(4)底部无水+干纱布
试验统一以市售15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烧杯中接入10对初羽稻纵卷叶螟成虫,烧杯中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其它制作方法和试验1中的方法相同。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下的卵置于保鲜盒中,纱布喷水雾保持湿润,试验在光照D∶L=14∶10,温度26±1℃的人工气候室中。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或稻叶上取食,统计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各处理的不同操作方法如下:
(1)底部有水+湿纱布:在烧杯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入白磁盘中,白磁盘中注入少量水,纱布裙边浸入白磁盘的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2)底部有水+干纱布:烧杯底部水层同处理(1),烧杯杯口覆2层棉纱布,纱布保持干燥状态。
(3)底部无水+湿纱布:烧杯底部塑料垫和滤纸如处理(1),但不加水;湿纱布如处理(1)。
(4)底部无水+干纱布:烧杯底部塑料垫和滤纸如处理(1),但不加水;纱布保持干燥状态。
不同烧杯+纱布的产卵装置间产卵效果见表2。结果表明,纱布粗糙的表面则使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容易栖息和卵的附着,4种处理的稻纵卷叶螟均只在纱布上产卵,不能在烧杯光滑的玻璃壁上停驻和产卵。“底部有水+湿纱布”处理的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和卵孵化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尤其单雌产卵量是其它处理的1.45-4.33倍。比之干纱布,覆盖湿纱布对提高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和卵孵化率效果显著;而在干纱布覆盖时烧杯底部注一水层,也能有效地提高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和卵孵化率。说明烧杯底部的水层和纱布浸湿使烧杯内保持一个高湿的微环境,与自然状态接近而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存活和产卵。自然条件下,稻纵卷叶螟在稻叶上产卵,微环境的湿度是较高的,湿纱布创造了适宜的产卵和卵孵化微环境,尤其是提高了卵的孵化率。
表2烧杯+纱布产卵装置不同处理的稻纵卷叶螟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采卵率和卵孵化率比较
Figure GSA00000047400900101
说明:表中的数值为5个重复的平均值,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LSD检验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
实验3(稻纵卷叶螟人工产卵方法)
(1)以市售5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杯子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烧杯中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
(2)烧杯中接入3对稻纵卷叶螟成虫。
(3)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在注入少量水的白磁盘中,纱布裙边浸入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4)产卵条件:光照D∶L=14∶10,温度26±1℃。
(5)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卵,产卵3天后置换纱布,将带稻纵卷叶螟卵的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喷水雾保持湿润状态,置于光照D∶L=14∶10、温度26±1℃条件下孵化。
(6)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苗或稻叶上取食。
实验4(稻纵卷叶螟人工产卵方法)
(1)以市售5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杯子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烧杯中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
(2)烧杯中接入5对稻纵卷叶螟成虫。
(3)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入注有少量水的白磁盘中,纱布裙边浸入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4)产卵条件:光照D∶L=14∶10,温度26±1℃。
(5)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卵,产卵3天后置换纱布,将带稻纵卷叶螟卵的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喷水雾保持湿润状态,置于光照D∶L=14∶10、温度26±1℃条件下孵化。
(6)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苗或稻叶上取食。
实验5(稻纵卷叶螟人工产卵方法)
(1)以市售10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杯子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烧杯中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
(2)烧杯中接入10对稻纵卷叶螟成虫。
(3)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入注有少量水的白磁盘中,纱布裙边浸入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4)产卵条件:光照D∶L=14∶10,温度26±1℃。
(5)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卵,产卵3天后置换纱布,将带稻纵卷叶螟卵的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喷水雾保持湿润状态,置于光照D∶L=14∶10、温度26±1℃条件下孵化。
(6)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或稻叶上取食。
实验6(稻纵卷叶螟人工产卵方法)
(1)以市售15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杯子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烧杯中塞入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
(2)烧杯中接入15对稻纵卷叶螟成虫。
(3)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入注有少量水的白磁盘中,纱布裙边浸入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4)产卵条件:光照D∶L=14∶10,温度26±1℃。
(5)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卵,产卵3天后置换纱布,将带稻纵卷叶螟卵的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喷水雾保持湿润状态,置于光照D∶L=14∶10,温度26±1℃下孵化。
(6)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或稻叶上取食。
实验7(稻纵卷叶螟人工产卵方法)
(1)以市售2000ml玻璃烧杯为产卵器具,在杯子底部垫一网格状塑料垫,注入少量水,以不浸没塑料垫为准,保持杯内湿度,塑料垫上覆2-3层滤纸,烧杯中塞入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
(2)烧杯中接入20对稻纵卷叶螟成虫。
(3)以2层棉纱布覆盖烧杯杯口,烧杯放入注有少量水的白磁盘中,纱布边角浸入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4)产卵条件:光照D∶L=14∶10,温度26±1℃。
(5)稻纵卷叶螟成虫在纱布上产卵,产卵3天后置换纱布,将带稻纵卷叶螟卵的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喷水雾保持湿润状态,置于光照D∶L=14∶10,温度26±1℃下孵化。
(6)待卵发育至黑头期,在保鲜盒中放入1-2张玉米或水稻叶片,叶片两头压上以0.1g/L苯骈咪唑保鲜液浸渍过的脱脂棉保鲜。初孵的幼虫自动转移到玉米苗或稻叶上取食。
不同实施例的稻纵卷叶螟产卵量见表3。
表3不同接虫量和烧杯容量的稻纵卷叶螟的总产卵量和单雌产卵量
Figure GSA00000047400900141
本文中用来描述方法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并不是唯一不变的,并且我们没有任何意图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达方式来排除描述本发明或者特征的任何相同意义的表达方式,我们认同在本发明声明的范围内的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在本文中本发明已经用各种具体方案和任意的特征描述清楚地展示出来,但是改变本文中揭示的设计的表达方式还要求助于那些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士,并且这些改变要与本发明附带的声明一致。文章、专利、专利应用和所有其它文档的内容以及本文中提到的和引证的有用的电子化信息是结合在一起的,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内容来参考,发表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要特别指明这一点。申请者具有将任何和全部的这些文章、专利、专利应用或其它文档的信息和材料合并入该申请书作为本专利说明书揭示的一部分的权利。

Claims (8)

1.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体积为500-2000ml的烧杯,该烧杯具有一底部和一个开口;在烧杯的底部上设置高为0.5-1.0厘米的网格状塑料垫;塑料垫上覆盖滤纸;烧杯中悬挂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棉球;其中,该烧杯中还包括水,水的高度不浸没该塑料垫;在该烧杯的开口上包括封闭所述烧杯开口的纱布;同时,通过滤纸把该烧杯分成上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中,下空间包括所述的水,上空间用于稻纵卷叶螟成虫活动与产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布一端封闭所述的烧杯的开口,另一端浸入水中,依靠纱布的吸水作用,使覆盖在烧杯口的纱布保持湿润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所述一端浸入水中的纱布位于该盛水的容器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杯位于盛水的容器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放入的成虫为5-20对雌雄成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纸的大小和烧杯的内切面对应。
7.一种促进稻纵卷叶螟产卵的方法,包括,提供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装置;在该装置中接入5-20对稻纵卷叶螟成虫;在产卵条件为:光照D∶L=14∶10,温度25℃-27℃;把稻纵卷叶螟成虫在所述的纱布上产卵后的纱布置于保鲜盒中,定时喷水雾保持纱布湿润,置于光照D∶L=14∶10,温度25℃-27℃条件下孵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包括,放入成虫的数量按照每100毫升体积放入1对雌雄成虫的比例放入到所述的烧杯中。
CN2010101143875A 2010-02-25 2010-02-25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3875A CN101796939B (zh) 2010-02-25 2010-02-25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3875A CN101796939B (zh) 2010-02-25 2010-02-25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6939A CN101796939A (zh) 2010-08-11
CN101796939B true CN101796939B (zh) 2012-11-28

Family

ID=4259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38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939B (zh) 2010-02-25 2010-02-25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6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799B (zh) * 2010-11-09 2012-09-2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田间连续大量繁殖稻纵卷叶螟的方法
CN102613169B (zh) * 2012-04-26 2014-06-11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延长稻纵卷叶螟卵保存期的方法
CN103238570A (zh) * 2013-05-15 2013-08-14 贵州大学 虫卵孵化装置
CN103766288B (zh) * 2014-01-20 2016-06-0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CN104322461B (zh) * 2014-11-15 2016-01-2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大螟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
CN104604814B (zh) * 2015-02-17 2017-01-2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效饲养二化螟的方法
CN104770340B (zh) * 2015-03-27 2017-07-1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简易装置测定桔小实蝇胃毒毒力的方法
CN106135138A (zh) * 2016-06-28 2016-11-2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收集稻纵卷叶螟卵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12385A (zh) * 2016-07-13 2016-12-14 扬州大学 一种用于二化螟成虫产卵的装置和方法
CN108450417B (zh) * 2018-02-01 2021-02-2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脱脂棉在桃蛀螟卵收集上的应用
CN114391512B (zh) * 2021-12-16 2022-11-25 安徽科技学院 夜蛾黑卵蜂规模饲养用的糖分营养易吸食的恒温养殖仓
CN115486420B (zh) * 2022-10-25 2023-06-13 重庆师范大学 一种蜜蜂无损式卵期育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7666A (zh) * 2008-12-22 2009-05-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供试韭蛆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1647426A (zh) * 2009-08-26 2010-02-1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鳞翅目昆虫产卵诱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7666A (zh) * 2008-12-22 2009-05-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供试韭蛆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1647426A (zh) * 2009-08-26 2010-02-1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鳞翅目昆虫产卵诱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卫国
李耀秀.稻纵卷叶螟4种产卵装置的采卵效果比较.<<广西植保>>.2008,(第1期),1-3.
江建国.稻纵卷叶螟的简易饲养法.<<湖北农业科学>>.1984,(第11期),39-40. *
雷妍圆
雷妍圆.稻纵卷叶螟及二化螟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全文. *
雷妍圆;韦秉兴;李卫国;李耀秀.稻纵卷叶螟4种产卵装置的采卵效果比较.<<广西植保>>.2008,(第1期),1-3. *
韦秉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6939A (zh)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6939B (zh)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79683B (zh) 一种麦蛾人工饲养方法
CN104604814B (zh) 一种高效饲养二化螟的方法
CN110089642A (zh) 一种草地贪夜蛾人工饲料
CN108902052B (zh) 一种棉蚜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
CN208462747U (zh) 一种蠋蝽饲养装置
CN105144911B (zh) 一种草类植物培养方法
CN101139024A (zh) 果蔬的保鲜包装装置及方法
CN109463238A (zh) 一种黄精块茎的培育方法
CN205390042U (zh) 一种东亚小花蝽饲养容器
CN106879557A (zh)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
CN106489846A (zh) 小菜蛾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03081745B (zh) 一种蕨类植物育苗装置
CN105409887B (zh)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207355280U (zh) 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
CN203661761U (zh) 一种适用于长时间萌发且便于移栽的种子萌发盒
CN110463666B (zh) 南方小花蝽室内扩繁方法
CN106135138A (zh) 一种收集稻纵卷叶螟卵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29221A (zh) 一种东亚小花蝽的规模化繁育方法
CN206118696U (zh) 一种多功能芳香叶菜栽培瓶
CN212325157U (zh) 一种小型昆虫饲养装置
CN109020637A (zh) 一种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CN107549121A (zh) 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方法、饲养装置及饲养装置的应用
CN110367203B (zh) 一种人工批量饲育包装麦蛾茧蜂活体成蜂的方法
CN203191364U (zh) 一种杀虫剂对枝梢类刺吸式害虫室内毒力测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