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3394A -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3394A
CN101793394A CN 201010136693 CN201010136693A CN101793394A CN 101793394 A CN101793394 A CN 101793394A CN 201010136693 CN201010136693 CN 201010136693 CN 201010136693 A CN201010136693 A CN 201010136693A CN 101793394 A CN101793394 A CN 101793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line
angle
wall
overfire air
burner h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66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3394B (zh
Inventor
刘辉
沙龙
吴少华
曹庆喜
许连飞
栾积毅
秦裕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1366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3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3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3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3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33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单炉膛煤粉燃烧装置。针对单炉膛双切圆形式的炉膛中,由于燃烧器矩形布置而造成的切圆气流呈斜椭圆形,斜椭圆长轴指向的“热角”附近易发生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前、后墙水冷壁上各设置有两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炉膛的每个楞角处设置有一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每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和每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均各由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和一组燃尽风装置组成,主燃区燃烧装置由多个一、二次风喷口组成,多个一、二次风喷口上下交替设置,每组燃尽风装置由多个燃尽风喷口组成,本发明可使切圆气流近似为正圆形,减轻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同时使得炉内燃烧气流充满度更好,易于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炉膛煤粉燃烧装置,属于燃煤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角切圆燃烧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煤粉燃烧方式之一,切圆燃烧中四角火焰形成假想切圆可以相互支持,一、二次风的混合便于控制,具有煤种适应性更强、燃烧稳定、氮氧化物排放低等特点。但由于切向燃烧在炉膛出口存在残余旋转造成热偏差,并且这种热偏差随着锅炉容量、炉膛尺寸的增加不断加大,四角切圆燃烧的应用极限范围小于800MW。提高锅炉参数和容量可以大幅度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性,对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减轻环境压力、减少水资源消耗具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电站锅炉不断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自2006年我国首台1000MW等级超超临界锅炉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在短短的几年间已有超过30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1000MW等级超超临界锅炉多采用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的燃烧方式,见附图1。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燃烧方式炉膛为长方形,共设置八组燃烧器,在炉膛内形成两个旋向相反的切圆气流,旋转气流形成的流动偏差与火焰辐射的热偏差叠加可以大大降低炉膛出口的热偏差,所以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燃烧方式最大可以应用于1100MW以上的锅炉。
目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燃烧方式中八组燃烧器都布置在前后墙水冷壁上,形成切圆的四组燃烧器呈矩形布置,其不同于单切圆燃烧方式,四组燃烧器布置在炉膛角部,呈近似正方形布置。单切圆燃烧方式燃烧器射流围成一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其内切气流接近圆形,见附图2。而目前的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燃烧方式中形成切圆的四组燃烧器射流中心线延长线所围成的是一个菱形,且该菱形的长对角线并不平行于炉膛侧墙,见附图3。这样,燃烧器射流形成的切圆气流便是一个斜椭圆形。在实际过程中,各股射流与炉膛前后墙夹角不同、射流行程也不相等,各股射流对下游射流的冲击强度和作用位置不同,导致各股燃烧器射流偏斜程度的差异,使得斜椭圆变得更加狭长,偏斜更明显。目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燃烧方式炉内气流形成斜椭圆,左侧炉膛斜椭圆长轴指向5a#角和7a#角,右侧斜椭圆长轴指向2a#角和4a#角,斜椭圆长轴指向的2a#角、4a#角、5a#角及7a#角为“热角”,而其余的1a#角、3a#角、6a#角及8a#角为“冷角”,见附图4。在热角附近的水冷壁热负荷较高,并且存在明显的气流刷壁现象,在燃烧高硫煤和易结渣煤种时易发生高温腐蚀和结渣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以解决单炉膛双切圆形式的炉膛中,由于燃烧器矩形布置而造成的切圆气流呈斜椭圆形,斜椭圆长轴指向的“热角”附近易发生结渣和高温腐蚀等问题。本发明部分燃烧器采用角式布置,形成切圆的四组燃烧器近似呈正方形布置,切圆气流近似正圆形,这样会使燃烧气流的炉膛充满度更好,适用于垂直管圈和螺旋管圈的水冷壁。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燃烧装置由炉膛、四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和四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组成;炉膛由四面水冷壁围成,四面水冷壁分别是前墙水冷壁、后墙水冷壁、左侧墙水冷壁和右侧墙水冷壁,左侧墙水冷壁与右侧墙水冷壁之间的距离为炉膛宽度,炉膛沿其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分成左半炉膛和右半炉膛,炉膛的四个楞角分别定义为左前楞角、右前楞角、左后楞角和右后楞角;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上各设置有两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炉膛的每个楞角处设置有一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每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和每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均各由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和一组燃尽风装置组成,且一组燃尽风装置布置在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正上方,每组主燃区燃烧装置由多个一次风喷口和多个二次风喷口组成,且多个一次风喷口和多个二次风喷口上下交替设置,每组燃尽风装置由多个燃尽风喷口组成,多个燃尽风喷口沿竖直方向设置,四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和四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现有的布置在单炉膛对称双切圆形式炉膛前后墙上的八列直流燃烧器中的四列布置在炉膛的四个楞角上,这样可使半炉膛内形成切圆气流的四列燃烧器(两列布置在炉墙上,两列布置在楞角上)中心连线形成一个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炉内各股射流行程的不同,各股射流相互冲击角度的不同,各股射流冲击强度的不同以及各股射流冲击的作用点距燃烧器喷口距离的不同,进而减小各股燃烧器射流偏斜程度的差异,使各股射流各方面性质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燃烧器射流在炉内形成一正圆形旋转气流或接近正圆形的旋转气流。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斜椭圆气流的存在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炉内存在“冷、热角”、燃烧器区温度分布不均、易发生高温腐蚀和结渣等等问题。另外,部分燃烧器采用角式布置会使燃烧气流的炉膛充满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炉膛横截面俯视图;图2是普通四角切圆形式炉膛内气流形成的正圆形假想切圆俯视图;图3是常见单炉膛双切圆形式右半炉膛内气流形成的斜椭圆形假想切圆俯视图(由于该种锅炉左右两半炉膛对称性良好,故只对右半炉膛给出说明,左半炉膛由对称性可推出类似结论);图4是现有的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炉膛横截面气流等速线分布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装在炉膛前后墙水冷壁上和炉膛四个楞角上的一次风喷口中心线的俯视图;图8是装在炉膛前后墙水冷壁上和炉膛四个楞角上的二次风喷口中心线的俯视图;图9是装在炉膛前后墙水冷壁上和炉膛四个楞角上的燃尽风喷口中心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5~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由炉膛、四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和四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组成;炉膛由四面水冷壁围成,四面水冷壁分别是前墙水冷壁61、后墙水冷壁62、左侧墙水冷壁63和右侧墙水冷壁64,左侧墙水冷壁63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距离为炉膛宽度Lk,炉膛沿其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分成左半炉膛52和右半炉膛53,炉膛的四个楞角分别定义为左前楞角54、右前楞角55、左后楞角56和右后楞角57;前墙水冷壁61和后墙水冷壁62上各设置有两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炉膛的每个楞角处设置有一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每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和每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均各由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3和一组燃尽风装置4组成,且一组燃尽风装置4布置在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3正上方,每组主燃区燃烧装置3由多个一次风喷口7和多个二次风喷口8组成,且多个一次风喷口7和多个二次风喷口8上下交替设置,每组燃尽风装置4由多个燃尽风喷口9组成,多个燃尽风喷口9沿竖直方向设置,四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和四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半炉膛52和右半炉膛53内的切圆气流旋向相反。
本实施方式中,每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中的一次风喷口7的数量为二~十个、二次风喷口8的数量为三~十二个、燃尽风喷口9的数量为一至六个;每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中的一次风喷口7、二次风喷口8及燃尽风喷口9的数量均与每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中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一号一次风喷口71,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六号一次风喷口76,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四号一次风喷口74,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七号一次风喷口77,设置在左前楞角54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八号一次风喷口78,设置在右前楞角55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三号一次风喷口73,设置在左后楞角56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五号一次风喷口75,设置在右后楞角57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二号一次风喷口72,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一号二次风喷口81,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六号二次风喷口86,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四号二次风喷口84,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七号二次风喷口87,设置在左前楞角54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八号二次风喷口88,设置在右前楞角55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三号二次风喷口83,设置在左后楞角56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五号二次风喷口85,设置在右后楞角57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二号二次风喷口82,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一号燃尽风喷口91,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六号燃尽风喷口96,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四号燃尽风喷口94,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七号燃尽风喷口97,设置在左前楞角54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八号燃尽风喷口98,设置在右前楞角55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三号燃尽风喷口93,设置在左后楞角56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五号燃尽风喷口95,设置在右后楞角57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二号燃尽风喷口92;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为α11,六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6与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为α21,六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6与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为α31,六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6与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为α13,八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8与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为α23,八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8与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为α33,八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8与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为α14,七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7与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为α24,七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7与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为α34,七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7与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为α12,五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5与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二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为α22,五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5与二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2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为α32,五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5与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且α11=α13,α21=α23,α31=α33,α14=α12,α24=α22,α34=α32。如此设置,可使整个炉膛内的切圆气流对称性良好,左半炉膛和右半炉膛内切圆气流可以相对独立的存在,相互干扰很小。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前墙水冷壁61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距离为炉膛深度Ls,且炉膛宽度Lk和炉膛深度Ls的比值范围为:2≤Lk/Ls≤2.5。如此设置,可使炉内气流充满度良好,切圆气流为正圆形或近似正圆形。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1与后墙水冷壁62上的相交点距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的距离为L1,且0.08Lk≤L1≤0.11Lk,四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4与前墙水冷壁61上的相交点距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的距离为L3,且L1=L3。如此设置,可使炉内气流充满度良好,切圆气流为正圆形或近似正圆形。其它与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一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1与后墙水冷壁62上的相交点距最近的炉膛的楞角处的距离为L2,且0.83Ls≤L2≤1.05Ls,四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4与前墙水冷壁61上的相交点距最近的炉膛的楞角处的距离为L4,且L2=L4。如此设置,可使炉内气流充满度良好,切圆气流为正圆形或近似正圆形。其它与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11的取值范围为33°≤α11≤45°,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21的取值范围为24°≤α21≤45°,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31的取值范围为24°≤α31≤≤51°;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13的取值范围为33°≤α13≤45°,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23的取值范围为24°≤α23≤45°,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33的取值范围为24°≤α33≤51°;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14的取值范围为38°≤α14≤51°,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24的取值范围为24°≤α24≤51°,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34的取值范围为24°≤α34≤58°;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12的取值范围为38°≤α12≤51°,二号二次风喷口2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22的取值范围为24°≤α22≤51°,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32的取值范围为24°≤α32≤58°。如此设置,可在左半炉膛和右半炉膛内形成稳定的切圆气流,且防止气流严重贴壁。其它与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11为40°,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21为40°,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31为40°;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13为40°,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23为40°,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33为40°;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14为40°,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24为40°,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34为40°;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12为40°,二号二次风喷口2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22为40°,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32为40°。如此设置,可减小炉内各燃烧器区温度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减少结渣和高温腐蚀的发生,同时使得炉内气流充满度更好,在工程实际中更便于布置。其它与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11为40°,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21为40°,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31为50°;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13为40°,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23为40°,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33为50°;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14为40°,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24为40°,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34为50°;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12为40°,二号二次风喷口2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22为40°,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32为50°。如此设置,有利于燃尽,同时,燃尽风反切更有利于燃尽区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炉膛出口截面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不均匀性也会得到很大改善。其它与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7~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11为40°,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21为35°,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31为50°;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13为40°,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23为35°,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33为50°;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14为40°,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24为35°,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34为50°;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12为40°,二号二次风喷口2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22为35°,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32为50°。如此设置,可使二次风气流包围在一次风之外,减小一次风气流携带的煤粉对水冷壁的冲刷,减轻高温腐蚀和结渣现象,同时还可以推迟煤粉与空气的混合,降低NOx生成量。其它与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5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一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1与后墙水冷壁62上的相交点距最近的炉膛的楞角处的距离L2与炉膛深度Ls相等,此时,α11=α12=α13=α14,α21=α22=α23=α24,α31=α32=α33=α34。如此设置,左半炉膛和右半炉膛内的四列燃烧装置分别呈正方形布置,这样会使得实际切圆燃烧气流最接近正圆形,消除“冷、热角”,最大程度上减小炉内各燃烧器区温度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结渣以及高温腐蚀的发生。其它与实施方式二相同。
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携带煤粉的一次风气流由一次风喷口射入炉膛,辅助燃烧的二次风气流由二次风喷口射入炉膛,用于促进煤粉燃尽的燃尽风气流由位于主燃区上方的燃尽风喷口射入炉膛,各股气流在炉内混合并在左半炉膛和右半炉膛内分别形成稳定的切圆燃烧气流。

Claims (6)

1.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由炉膛、四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和四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组成;炉膛由四面水冷壁围成,四面水冷壁分别是前墙水冷壁(61)、后墙水冷壁(62)、左侧墙水冷壁(63)和右侧墙水冷壁(64),左侧墙水冷壁(63)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距离为炉膛宽度Lk,炉膛沿其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分成左半炉膛(52)和右半炉膛(53),炉膛的四个楞角分别定义为左前楞角(54)、右前楞角(55)、左后楞角(56)和右后楞角(57);其特征在于:前墙水冷壁(61)和后墙水冷壁(62)上各设置有两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炉膛的每个楞角处设置有一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每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和每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均各由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3)和一组燃尽风装置(4)组成,且一组燃尽风装置(4)布置在一组主燃区燃烧装置(3)正上方,每组主燃区燃烧装置(3)由多个一次风喷口(7)和多个二次风喷口(8)组成,且多个一次风喷口(7)和多个二次风喷口(8)上下交替设置,每组燃尽风装置(4)由多个燃尽风喷口(9)组成,多个燃尽风喷口(9)沿竖直方向设置,四列墙式布置的燃烧装置(1)和四列角式布置的燃烧装置(2)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一号一次风喷口(71),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六号一次风喷口(76),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四号一次风喷口(74),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七号一次风喷口(77),设置在左前楞角(54)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八号一次风喷口(78),设置在右前楞角(55)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三号一次风喷口(73),设置在左后楞角(56)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五号一次风喷口(75),设置在右后楞角(57)处的多个一次风喷口(7)定义为二号一次风喷口(72),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一号二次风喷口(81),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六号二次风喷口(86),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四号二次风喷口(84),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七号二次风喷口(87),设置在左前楞角(54)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八号二次风喷口(88),设置在右前楞角(55)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三号二次风喷口(83),设置在左后楞角(56)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五号二次风喷口(85),设置在右后楞角(57)处的多个二次风喷口(8)定义为二号二次风喷口(82),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一号燃尽风喷口(91),设置在后墙水冷壁(62)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六号燃尽风喷口(96),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右半炉膛(53)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四号燃尽风喷口(94),设置在前墙水冷壁(61)上且与左半炉膛(52)相通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七号燃尽风喷口(97),设置在左前楞角(54)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八号燃尽风喷口(98),设置在右前楞角(55)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三号燃尽风喷口(93),设置在左后楞角(56)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五号燃尽风喷口(95),设置在右后楞角(57)处的多个燃尽风喷口(9)定义为二号燃尽风喷口(92);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为α11,六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6)与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为α21,六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6)与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为α31,六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6)与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为α13,八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8)与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为α23,八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8)与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为α33,八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8)与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为α14,七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7)与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为α24,七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7)与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为α34,七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7)与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为α12,五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5)与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二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为α22,五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5)与二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2)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为α32,五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5)与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相对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对称设置;且α11=α13,α21=α23,α31=α33,α14=α12,α24=α22,α34=α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墙水冷壁(61)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距离为炉膛深度Ls,且炉膛宽度Lk和炉膛深度Ls的比值范围为:2≤Lk/Ls≤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1)与后墙水冷壁(62)上的相交点距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的距离为L1,且0.08Lk≤L1≤0.11Lk;四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4)与前墙水冷壁(61)上的相交点距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的距离为L3,且L1=L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1)与后墙水冷壁(62)上的相交点距最近的炉膛的楞角处的距离为L2,且0.83Ls≤L2≤1.05Ls,四号一次风喷口的中心线(14)与前墙水冷壁(61)上的相交点距最近的炉膛的楞角处的距离为L4,且L2=L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11的取值范围为33°≤α11≤45°,一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21的取值范围为24°≤α21≤45°,一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1)在背火侧方向与炉膛宽度方向中心线(51)之间的夹角α31的取值范围为24°≤α31≤51°;三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13的取值范围为33°≤α13≤45°,三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23的取值范围为24°≤α23≤45°,三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3)在背火侧方向与右侧墙水冷壁(64)之间的夹角α33的取值范围为24°≤α33≤51°;四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14的取值范围为38°≤α14≤51°,四号二次风喷口中心线(2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24的取值范围为24°≤α24≤51°,四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4)在背火侧方向与前墙水冷壁(61)之间的夹角α34的取值范围为24°≤α34≤58°;二号一次风喷口中心线(1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12的取值范围为38°≤α12≤51°,二号二次风喷口(2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22的取值范围为24°≤α22≤51°,二号燃尽风喷口中心线(32)在背火侧方向与后墙水冷壁(62)之间的夹角α32的取值范围为24°≤α32≤58°。
CN2010101366939A 2010-03-31 2010-03-31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3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66939A CN101793394B (zh) 2010-03-31 2010-03-31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66939A CN101793394B (zh) 2010-03-31 2010-03-31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3394A true CN101793394A (zh) 2010-08-04
CN101793394B CN101793394B (zh) 2011-06-15

Family

ID=4258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66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3394B (zh) 2010-03-31 2010-03-31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339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375A (zh) * 2010-12-20 2012-02-01 武汉华是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多煤种低氮直流煤粉燃烧装置
CN102588957A (zh) * 2012-03-07 2012-07-18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双切圆燃烧炉膛的直流锅炉
CN102913898A (zh) * 2012-10-16 2013-02-0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中的燃尽风布置方式
CN103335303A (zh) * 2013-06-25 2013-10-02 山西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炉三维立体分级ofa燃尽风低氮燃烧技术
CN104696950A (zh) * 2013-12-06 2015-06-10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组燃尽风喷口的w火焰锅炉
CN110425565A (zh) * 2019-09-06 2019-11-08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锅炉运行控制方法
CN112097235A (zh) * 2020-09-24 2020-12-18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水冷壁壁温控制方法
CN114251651A (zh) * 2021-11-11 2022-03-29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基于炉膛温度场分布的煤粉锅炉火焰中心调整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4178A (en) * 1979-07-12 1981-10-13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Tangential firing system
JPH08178203A (ja) * 1994-12-19 1996-07-12 Babcock Hitachi Kk 蒸気発生装置
CN1091501C (zh) * 1996-11-09 2002-09-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浓淡风煤粉燃烧方式及装置
CN101021315A (zh) * 2007-02-28 2007-08-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防止高温腐蚀的低NOx旋流燃烧装置
CN201212676Y (zh) * 2008-06-17 2009-03-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墙式布置的水平浓淡直流燃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4178A (en) * 1979-07-12 1981-10-13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Tangential firing system
US4294178B1 (zh) * 1979-07-12 1992-06-02 Combustion Eng
JPH08178203A (ja) * 1994-12-19 1996-07-12 Babcock Hitachi Kk 蒸気発生装置
CN1091501C (zh) * 1996-11-09 2002-09-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浓淡风煤粉燃烧方式及装置
CN101021315A (zh) * 2007-02-28 2007-08-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防止高温腐蚀的低NOx旋流燃烧装置
CN201212676Y (zh) * 2008-06-17 2009-03-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墙式布置的水平浓淡直流燃烧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375A (zh) * 2010-12-20 2012-02-01 武汉华是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多煤种低氮直流煤粉燃烧装置
CN102588957A (zh) * 2012-03-07 2012-07-18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双切圆燃烧炉膛的直流锅炉
CN102913898A (zh) * 2012-10-16 2013-02-0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中的燃尽风布置方式
CN102913898B (zh) * 2012-10-16 2015-06-2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中的燃尽风布置方式
CN103335303A (zh) * 2013-06-25 2013-10-02 山西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炉三维立体分级ofa燃尽风低氮燃烧技术
CN103335303B (zh) * 2013-06-25 2016-05-11 山西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炉三维立体分级ofa燃尽风低氮燃烧技术
CN104696950A (zh) * 2013-12-06 2015-06-10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组燃尽风喷口的w火焰锅炉
CN104696950B (zh) * 2013-12-06 2017-09-12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组燃尽风喷口的w火焰锅炉
CN110425565A (zh) * 2019-09-06 2019-11-08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锅炉运行控制方法
CN112097235A (zh) * 2020-09-24 2020-12-18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水冷壁壁温控制方法
CN114251651A (zh) * 2021-11-11 2022-03-29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基于炉膛温度场分布的煤粉锅炉火焰中心调整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3394B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3394B (zh) 一种单炉膛对称双切圆煤粉燃烧装置
CN101315184B (zh) 一种墙式布置的水平浓淡直流燃烧装置
CN101832549B (zh) 多次引射分级燃烧的方法
CN102913898B (zh) 一种在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中的燃尽风布置方式
CN101832548B (zh) 拱上单级引射分级燃烧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w火焰锅炉
WO2013071713A1 (zh) 单火球八角直流燃烧器煤粉浓淡分离布置结构
CN101694295A (zh) 在炉拱上布置有缝隙式燃尽风喷口的w型火焰锅炉
CN103672867B (zh)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及方法
Kuang et al. Evaluation of overfire air behavior for a down-fired 350 MWe utility boiler with multiple injection and multiple staging
CN108870383A (zh) 一种煤粉锅炉低NOx燃烧系统
CN101818893A (zh) 一种带有边界二次风喷口的w火焰锅炉
CN104033888A (zh) 四角切圆锅炉及其炉膛
CN208901372U (zh) 一种煤粉锅炉低NOx燃烧系统
CN204388044U (zh) 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对冲燃烧系统的新型二次风箱
CN209588034U (zh) 一种防止对冲燃烧锅炉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装置
CN103697463A (zh) 上下浓淡一次风集中布置的燃烧装置
CA2779818C (en) Oxygen mixer for oxygen combustion boiler
CN201212676Y (zh) 一种墙式布置的水平浓淡直流燃烧装置
CN109737387A (zh) 一种防止对冲燃烧锅炉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2818258B (zh) 一种锅炉大切角四角切圆燃烧技术及炉膛布置方法
CN201803362U (zh) 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
CN203628634U (zh) 一种上下浓淡煤粉燃烧装置
CN203628632U (zh) 上下浓淡一次风集中布置的燃烧装置
CN208832441U (zh) 燃尽风切圆布置的对冲旋流燃烧锅炉
CN203628645U (zh) 一种一次风喷嘴内部偏转的垂直浓淡直流煤粉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