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9208A -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9208A
CN101789208A CN201010108176A CN201010108176A CN101789208A CN 101789208 A CN101789208 A CN 101789208A CN 201010108176 A CN201010108176 A CN 201010108176A CN 201010108176 A CN201010108176 A CN 201010108176A CN 101789208 A CN101789208 A CN 101789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piece
polar curv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8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9208B (zh
Inventor
蔡晓义
柯贤军
曹绪文
何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08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92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9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9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9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9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检测线布线方法包括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不仅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减少了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Description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器。OLED与LCD相比有很多优点:超轻、超薄、高亮度、大视角、像素自身发光、低功耗、快响应等,因此,OLED已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如图1所示为O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器包括基板玻璃11,依次层叠设置在基板玻璃11上的阳极12、有机功能层13和阴极14,以及封装在基板玻璃11上的玻璃后盖15,其中,阳极12和阴极14之间的有机功能层13包括顺序插入的电荷注入层、电荷传输层和发光层,在阴、阳极之间施加适当电压,就可以使器件发光,阳极12和阴极14分别通过正极电极线和负极电极线与集成电路(IC)上的对应引脚电连接(图中未示出),用于提供阴、阳极间的电压并实现功能控制。在批量生成OLED显示器的过程中,通常在一块大基板玻璃上设置多个层叠的阳极、有机功能层和阴极,为了封装方便,还将所有与阴、阳极电连接的集成电路也直接装配在该基板玻璃上,然后再用与基板玻璃大小相同的玻璃后盖进行整体覆盖。待所有检测工序完成后,对基板玻璃进行切割断粒并完成后续工序,即可获得多个OLED显示器。
在上述切割断粒之前,有一道非常重要的检测工序,即在各显示器的阴、阳极之间施加电压使器件点亮一段时间进行检查,以将不良品剔除,同时对没有缺陷的器件进行老化,使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该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每个显示器内的所有负极电极线和正极电极线进行布线,现有技术中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如图2所示,以基板玻璃上其中一个显示器的器件为例,与阳极连接的所有正极电极线21与集成电路2上的对应引脚电连接,与阴极连接的所有负极电极线22与集成电路2上的对应引脚电连接,然后,将所有正、负极电极线通过引线延长线23从集成电路2的两侧延伸至该显示器器件的切割线24以外,所述切割线即预先设置在大基板玻璃上的用于切割断粒时依据的沿线。在靠近大基板玻璃的一个侧边处设置有负电极接触块25和正电极接触块26,以及分别与两接触块电连接的主干电极线27。引线延长线23在切割线24以外分别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27连接,以在两接触块接通电源时,通过主干电极线27、引线延长线23、正、负电极线为阳、阴极提供电压点亮器件,实现检测。在检测完成后切割断粒时,可以沿切割线24将所有互连的引线延长线23断开,以避免在形成显示器成品时各正极电极线之间或各负极电极线之间的短接。
然而,上述检测线布线方法需要将所有的正、负极电极线通过引线延长线从集成电路的两侧延伸至切割线以外,从而加大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减小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减小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包括:
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具体为:
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的内部后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的内部后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
进一步,所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的正、负电极引出线从所述集成电路的引脚间隙处引出并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正电极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所述负电极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并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正电极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负电极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各OLED显示器中的所述正电极块为一个,所述负电极块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正电极块和所述负电极块的材料均为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正电极块和所述负电极块的材料均为铝。
一种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板玻璃上形成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走线,其中,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点亮检测;
采用激光切割与所述正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正极电极线,使各正极电极线之间断开,并切割与所述负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负极电极线,使各负极电极线之间断开;
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刀轮切割断粒;
进入后段模组流程,形成OLED显示器。
进一步,通过CCD对位系统采用激光切割与所述正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正极电极线,使各正极电极线之间断开,并切割与所述负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负极电极线,使各负极电极线之间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有的正极电极线、所有的负极电极线分别集中短接形成正电极块、负电极块后,再由各电极块分别引出电极引出线后连接至主干电极线,实现了检测线由电源接触块与各显示器阴、阳极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各显示器的点亮检测和老化。该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大量减少了各显示器中连接到主干电极线上的引出线数量,不仅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在后续的切割断粒中,减少了所要切割的引出线,也即减少了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O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检测线的布线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5是切割走线的示意图;
图6是激光切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现有技术中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将所有的正、负极电极线通过引线延长线从集成电路的两侧延伸至切割线以外,该布线方法不仅加大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减小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切割断粒后容易造成切割线处各引线之间的短接,从而导致器件的良率下降。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线布线方法,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该布线方法通过将多条或所有正极电极线,多条或所有负极电极线分别进行短接形成电极块,然后再由正、负电极引出线从正、负电极块上引出连接至主干电极线,减少了引出线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单个OLED显示器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减少了切割断粒时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切割线处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参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示意图。
首先在基板玻璃上形成多个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其中电源接触块用于与电源连接,以向各OLED显示器提供电压,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板玻璃上有两个OLED显示器31、32,电源接触块包括一个正电极接触块33和两个负电极接触块34,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35与各OLED显示器31、32电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需要在一大块基板玻璃上可以设置有多组电源接触块,每组电源接触块均可以与多个显示器电连接,每组电源接触块内正电极接触块和负电极接触块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两OLED显示器内部设置相同,以OLED显示器31为例,其中与显示器阳极电连接的多条正极电极线或所有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多条负极电极线或所有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各电极块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正电极块和一个负电极块,或者根据器件尺寸等需要设置多个正电极块和多个负电极块。正、负电极块可以集成在显示器的集成电路内部,也可以设置在集成电路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在集成电路内集成有一个正电极块311和两个负电极块312,具体的,与阳极(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所有正极电极线313引入集成电路315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集成电路315的内部后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311,与阴极(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所有负极电极线314分布在正极电极线313的两侧,引入集成电路315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集成电路315的内部后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312。
正电极块311和两个负电极块312分别引出正电极引出线316、负电极引出线317,具体的,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的正、负电极引出线从集成电路315的引脚间隙处引出,延伸至该显示器的切割线318以外,并分别与切割线318以外的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正、负电极引出线,正、负电极块和正、负极电极线实现与各OLED显示器中阴、阳极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在电源接触块接通电源时,为显示器的阴、阳极之间提供电压,进行各显示器的点亮检测和老化。在另一实施例中,正电极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可以与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后延伸至切割线以外,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负电极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也可以与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后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其中,两负电极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可以先连接合并为一根引出线后,再延伸至切割线以外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各OLED显示器的正、负电极块所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可以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也即各OLED显示器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与电源接触块连接。例如,各OLED显示器的正电极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合并为一根引出线后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的负电极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合并为一根引出线后再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正电极块和负电极块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例如铝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有的正极电极线、所有的负极电极线分别集中短接形成正电极块、负电极块后,再由各电极块分别引出电极引出线后连接至主干电极线,实现了检测线由电源接触块与各显示器阴、阳极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各显示器的点亮检测和老化。该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大量减少了各显示器中连接到主干电极线上的引出线数量,不仅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在后续的切割断粒中,减少了所要切割的引出线,也即减少了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根据上述检测线的布线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改进了制造OLED显示器的工序流程,提供了一种制造OLED显示器的方法,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图3、5、6为该方法中对应步骤的示意图。
该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在基板玻璃上形成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走线。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用厚度为0.55mm的OLED专用导电玻璃,然后使用预先设计好的曝光掩模板,采用湿刻的方法制造OLED显示器所需的辅助电极Cr、透明电极ITO、绝缘层PI和隔离柱层RIB等。该曝光掩模板上还设计有前述实施例中的布线图,可以在基板玻璃上形成检测线走线,上述曝光刻蚀等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根据曝光掩模板在基板玻璃上形成如图3所示的检测线走线,在基板玻璃的一侧形成电源接触块和主干电极线,并在基板玻璃上形成排列的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的大部分部件,不包括阴极,并形成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所有正极电极线引入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到集成电路的内部后短接形成正电极块;与显示器阴极所在区域连接的负极电极线分布在正极电极线的两侧,也引入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到集成电路内部后短接形成负电极块,从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延伸到显示器的切割线以外,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其中,正、负电极引出线可以从集成电路的引脚间隙处引出,也可以是正电极引出线与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负电极引出线与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该引脚引出。
根据掩模板的设计,可以通过改变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主干电极线的连接方式实现各显示器之间的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与电源接触块的电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正、负电极线分别短接形成的正、负电极块可以设置在集成电路的外部,只要实现电极块与对应电极线和电极引出线之间的连接即可。
步骤402,镀膜及封合。
本步骤可以在基板玻璃干燥好后进入OLED专用的真空镀膜封装系统,先等离子体处理表面,然后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在基板玻璃的各预留区域上形成显示器内的其它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蒸镀各种有机功能层,使得基板玻璃上的各OLED显示器具有电荷注入层、电荷传输层和发光层等,然后在预留阴极区域蒸镀形成阴极。其中,阴极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例如铝等。
蒸镀完成后即实现了前述实施例中的完整检测线的形成,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可以对基板玻璃进行封装贴合,例如采用厚度为0.7mm的与基板玻璃等大的玻璃后盖贴合封装在基板玻璃的上方,使各显示器器件及检测线等位于玻璃基板和玻璃后盖之间。
上述两步骤中检测线的形成无需在原工艺流程中增加新的步骤,只需更改掩模板的版图设计即可,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步骤403,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点亮检测。
在进行点亮检测和老化时,只要在后盖玻璃上与基板玻璃的电源接触块对应的位置切割开,为电源接触块提供电源即可实现基板玻璃上各OLED显示器的单粒或整片的点亮检测和老化。
步骤404,激光切割。
由于前述步骤中为了点亮检测,将正极电极线和负极电极线分别进行了短接,检测完成后为了后续显示器的正常使用,在本步骤中需要切断显示器内部正极电极线之间的短接和负极电极线之间的短接,故在本步骤中可以设置各OLED显示器中的切割走线,如图5所示,该切割走线51位于正极电极线和正电极块的连接处,以及负极电极线和负电极块的连接处,然后,如图6所示,设置好激光机的各参数,通过CCD对位系统对位完毕后,控制激光头61沿切割走线对放置在平台62上的基板玻璃63进行切割,具体的,即对与正电极块连接处的正极电极线切割,使各正极电极线之间断开,并对与负电极块连接处的负极电极线切割,使各负极电极线之间断开。在切割过程中,通过CCD对位系统可以使激光头很好地进行对位,并借助激光的高能量,方向集中,能穿透透明物质等相关特性可以大大的提高切割精度,使得在切割正、负极电极线时不会切割到集成电路(IC)的BUMP脚。当然上述切割过程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实现。
步骤405,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刀轮切割断粒。
上述步骤完成后,沿基板玻璃上各OLED显示器的切割线进行刀轮切割断粒,从而形成多个独立的OLED显示器,在切割过程中同时可将各显示器的正、负电极引出线断开。
步骤406,进入后段模组流程,形成OLED显示器。
在去除搭接块后,对显示器进行烘干进入后段模组流程,最终形成OLED显示器,该过程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不仅在检测过程中减小了单个显示器器件在大基板玻璃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单次批量生成的显示器数量,而且在后续的切割断粒中,减少了所要切割的引出线,也即减少了切割线处所切断的引出线线端,降低了线端之间的短接几率,保证了器件的良率。
以上检测线的布线方法实施例及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实施例适用于所有集成电路的邦定方式,尤其适用于集成电路邦定在玻璃上(COG)上的产品。该方法可以运用在被动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PMOLED)上,也可以运用在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AMOLED)当中。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具体为:
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的内部后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引入所述集成电路的对应接口并延伸至所述集成电路的内部后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的正、负电极引出线从所述集成电路的引脚间隙处引出并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正电极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所述负电极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与所述集成电路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电连接,由所述引脚引出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并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具体为: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正电极块引出的正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所述各OLED显示器的负电极块引出的负电极引出线电连接后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OLED显示器中的所述正电极块为一个,所述负电极块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块和所述负电极块的材料均为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块和所述负电极块的材料均为铝。
10.一种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玻璃上形成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走线,其中,在基板玻璃上设置有至少两个OLED显示器和电源接触块,所述电源接触块通过主干电极线与各OLED显示器电连接,各OLED显示器中,与阳极电连接的正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正电极块,与阴极电连接的负极电极线短接在一起形成负电极块,所述正、负电极块分别引出正、负电极引出线与对应的主干电极线电连接;
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点亮检测;
采用激光切割与所述正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正极电极线,使各正极电极线之间断开,并切割与所述负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负极电极线,使各负极电极线之间断开;
对所述基板玻璃上的OLED显示器进行刀轮切割断粒;
进入后段模组流程,形成OLED显示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CCD对位系统采用激光切割与所述正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正极电极线,使各正极电极线之间断开,并切割与所述负电极块连接处的所述负极电极线,使各负极电极线之间断开。
CN201010108176A 2010-01-29 2010-01-29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789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8176A CN101789208B (zh) 2010-01-29 2010-01-29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8176A CN101789208B (zh) 2010-01-29 2010-01-29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9208A true CN101789208A (zh) 2010-07-28
CN101789208B CN101789208B (zh) 2012-10-03

Family

ID=4253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8176A Active CN101789208B (zh) 2010-01-29 2010-01-29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920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376A (zh) * 2010-09-28 2011-03-16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整片oled基板玻璃点亮老化时检查串笔的走线方法
CN109686305A (zh) * 2019-02-20 2019-04-26 湖畔光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oled微型显示器良率的方法
WO2019084874A1 (zh) * 2017-11-02 2019-05-0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检测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带检测结构的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7724B1 (ko) * 2002-02-07 2007-11-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자 발광소자와, 이의 기판 및 그 절단방법
JP2004183044A (ja) * 2002-12-03 2004-07-02 Seiko Epson Corp マスク蒸着方法及び装置、マスク及びマスクの製造方法、表示パネル製造装置、表示パネル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864300B2 (ja) * 2004-08-06 2012-02-01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検査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検査装置
CN100544064C (zh) * 2004-09-10 2009-09-23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母板玻璃及其老化线制作方法
CN100479184C (zh) * 2007-06-08 2009-04-15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检查线的布线方法
CN101118953A (zh) * 2007-08-10 2008-02-0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376A (zh) * 2010-09-28 2011-03-16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整片oled基板玻璃点亮老化时检查串笔的走线方法
CN101986376B (zh) * 2010-09-28 2012-07-25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整片oled基板玻璃点亮老化时检查串笔的走线方法
WO2019084874A1 (zh) * 2017-11-02 2019-05-0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检测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带检测结构的触摸屏
CN111344656A (zh) * 2017-11-02 2020-06-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检测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带检测结构的触摸屏
CN109686305A (zh) * 2019-02-20 2019-04-26 湖畔光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oled微型显示器良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9208B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7295B (zh)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US8137148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nolithic parallel interconnect structure
US8963144B2 (en) Organic EL light emitt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organic EL illumination device
CN103021334A (zh) 一种像素结构、像素单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996694B (zh) 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1342C (zh) 制造有机el显示器的方法
CN109994534A (zh) Oled显示面板的外围电路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CN107895728A (zh) 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和包括阵列基板的显示装置
CN104798222A (zh) 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00444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세그먼트
JP4981371B2 (ja) 有機el素子
CN105788516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03779377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1789208B (zh)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CN100527435C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
CN103682144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电源供应装置
CN102365770A (zh) 电致发光装置和分段照明装置
CN100479184C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检查线的布线方法
CN102354730B (zh) Oled照明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38422A (zh) W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622195B (zh) 水平串聯有機光電元件結構與製程方法
CN102110786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照明器件的布线方法
CN108807461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31430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老化线的布线方法
CN100544064C (zh)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母板玻璃及其老化线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