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4010A -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4010A
CN101784010A CN200910045501A CN200910045501A CN101784010A CN 101784010 A CN101784010 A CN 101784010A CN 200910045501 A CN200910045501 A CN 200910045501A CN 200910045501 A CN200910045501 A CN 200910045501A CN 101784010 A CN101784010 A CN 101784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network
message
mobile
high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5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4010B (zh
Inventor
张青山
马松伟
宾梵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455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4010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5415 priority patent/WO2010081359A1/zh
Priority to KR1020117018806A priority patent/KR101572460B1/ko
Priority to JP2011545612A priority patent/JP5357981B2/ja
Priority to EP09838146.0A priority patent/EP2389018B1/en
Priority to US13/129,979 priority patent/US898288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784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4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毫微微蜂窝技术中无法在固定接入和汇聚网中为移动组播业务建立固网的组播回传通道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移动基站设备获取来自本移动基站设备所辖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并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本移动基站设备的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以辅助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节省了固定接入网中的网络资源,并且减轻了固定接入网中的各个网元,例如网关、边缘路由器、接入节点等沉重的工作负荷。

Description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尤其涉及通信网络中用于为移动组播业务建立固网中的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毫微微蜂窝技术(Femtocell是通信行业中的一个热点。其作为一种扩展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可以把移动用户终端,例如手机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发出的话音和数据呼叫经由固网的回传通道(backhaul)传输到基于标准接口的3G核心网络(Mobile Core Network),也即,Femtocell技术借助于固定网作为其回传通道,且它的家庭接入点即插即用,可连接到任何现有的基于IP的传送网络。
传统的宏蜂窝小区的无线传播特性是建筑物穿透特性较差,因而导致室内服务质量的下降。Femtocell技术的出现将有效提高室内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采用Femtocell技术的通信网络中通过固定回传通道传输移动广播/组播业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网络中包括移动基站设备(Base Station Router,BSR,也称为eNodeB或home NodeB)1、接入节点(Access Node,AN)2、边缘路由器3、Femtocell网关(Femtocell Gateway,GW)4和广播组播业务中心(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enter,BM-SC)5。Femtocell网关4配置于移动核心网和公共IP网络之间,该Femtocell网关4汇聚并提供标准的面向移动核心网的接口,例如Iu_CS、Iu_PS、Gn/Gi等网络侧接口。BSR1通过接入节点2连接到固定接入网络中,该固定接入网可以是ADSL网络,也可以是FTTX网络等。图1中示出了四个BSR 1a、1b、1c、1d以及两个接入节点2a和2b,其中BSR 1a和1b连接到接入节点2a,BSR 1c和1d连接到接入节点2b,接入节点2a和2b通过固定接入网/汇聚网与边缘路由器3建立连接,边缘路由器3接入公共IP网,并最终通过Femtocell网关4连入移动核心网。其中,移动核心网中的广播组播业务中心5用于提供移动广播组播业务。可以理解,图1中所示的4个BSR、2个接入节点等均为示例,实际的网络中可以不限于上述配置以及配置的网络元件的个数。
以下,对现有技术中无线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简要说明。当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PDA向移动核心网请求组播业务时,该移动终端会发出组播加入消息,以请求加入该组播组。相应地,BSR会通过例如因特网协议安全隧道(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Tunnel,IPSecTunnel)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出去,也即,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再封装在IPSec数据包中,且该封装的IPSec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即为隧道的出口,即Femtocell网关4,该封装的IP数据包的源地址为隧道的入口,即BSR的IP地址。同理,当BSR1b-1d所辖的移动终端均请求该组播业务时,则该3个BSR分别通过不同的IPSec隧道发送组播加入消息。在该情形下,因为组播加入消息是直接通过单播隧道从相应的BSR传输至Femtocell网关4的,且该隧道穿过固定接入网,因此,该组播加入消息对固定接入网中的各个网元,例如接入节点,交换机,路由器,边缘路由器等是不可见的,则在固网域中无法建立组播回传通道,则组播业务数据在固定网中只能以单播的形式传输。因此,当BSR1a-1d所辖的移动终端均向广播组播业务中心5请求组播业务时,即使4个BSR向移动核心网请求的是同一个组播业务,例如组播业务60时,Femtocell网关4仍将该组播业务60拷贝4份分别为60a、60b、60c、60d,并分别经由4个IPSec tunnel以单播的方式发送至4个BSR,也即,以单播的形式分别发送至BSR1a-1d。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在移动核心网和Femtocell之间传送广播/组播业务的上述方法占用了非常多的固定网中的网络资源,并给网络设备,例如网关、边缘路由器、接入节点等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工作负荷。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移动基站设备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建立固网中的回传通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移动基站设备中用于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本移动基站设备所辖的移动终端设备访问移动核心网的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来自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根据所述组播加入消息,辅助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移动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以辅助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移动基站设备中用于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本移动基站设备所辖的移动终端设备访问移动核心网的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组播回传通道的控制装置,其中,包括: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来自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辅助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组播加入消息,辅助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移动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优选地,该辅助装置还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以辅助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节省了固定接入网中的网络资源,并且减轻了固定接入网中的各个网元,例如网关、边缘路由器、接入节点等的沉重的工作负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现有的采用Femtocell技术的通信网络中通过固定单播回传通道传输移动广播/组播业务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采用Femtocell的通信网络中通过固定组播回传通道传输移动组播业务的本发明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装置框图。
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骤特征或装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图2为例对本发明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通信网络中包括移动基站设备1a-1d、接入节点2a和2b、边缘路由器3、Femtocell网关4和广播组播业务中心5。Femtocell网关4配置于移动核心网和公共IP网络之间,BSR1通过接入节点2连接到固定接入网络中,该固定接入网可以是ADSL网络,也可以是FTTX网络等。图2中示出了四个BSR 1a、1b、1c、1d以及两个接入节点2a和2b,其中BSR 1a和1b连接到接入节点2a,BSR 1c和1d连接到接入节点2b,接入节点2a和2b通过固定接入网/汇聚网与边缘路由器3建立连接,边缘路由器3接入公共IP网,并最终通过Femtocell网关4连入移动核心网。其中,移动基站设备为Base Station Router,BSR,也称为eNodeB或家庭NodeB,即H-NodeB,其集成了基站、路由器、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的功能,甚至还可以涵盖业务GPRS支持节点(Service GPRS Support Node,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等等的功能。移动核心网中的广播组播业务中心(Broadcast MulticastService Center,BM-SC)5用于提供广播组播业务。可以理解,图1中所示的4个BSR、2个接入节点等均为示例,实际的网络中可以不限于上述配置以及配置的网络元件的个数。此外,与BSR级联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小型路由器,小交换机等,并不限于如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DSLAM)等接入设备。
以下,参考图3,对本发明的方法流程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中,BSR监听(inspection)来自所辖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具体地,BSR查看IP包的包头中的协议类型和消息类型。
情形一: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值(protocol type)为2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G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IGMP消息的消息域(message type)。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22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版本3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Version 3 MembershipReport;或者i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12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版本1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Version 1 Membership Report;或者ii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16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版本2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Version 2 Membership Report;(请参考 RFC 3376:http://www.ietf.org/rfc/rfc3376.txt?number=3376,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Version 3)则在上述三种情形下,也即该IGMP消息为组播加入消息,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11,BSR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Membership Report Message,或IGMP join message。
情形二: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protocol type)值为2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G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消息域(message type)。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17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Version2 Leave Group,也即,组播退出消息,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11’。
情形一和情形二针对BSR监听的是IPv4数据包的情形,以下,在情形三和情形四中,针对BSR监听的是IPv6数据包的情形进行具体描述。
情形三: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protocol type)值为1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C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ICMP消息的消息域(message type),当IC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58,指示ICMPv6的中携带的是MLD(组播侦听发现,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消息,则BSR再进一步查看MLD消息的消息域。i)当MLD的消息域为十进制的143,指示该MLD消息为版本为2的组播侦听报告消息,也即Version 2 Multicast Listener Report(Type=decimal 143)(请参考RFC 3810:http://www.ietf.org/rfc/rfc3810.txt?number=3810);或者ii)当MLD的消息域为十进制的131,指示该MLD消息为版本为1的组播侦听报告消息,也即Version 1 Multicast Listener Report(Type=decimal 131)(请参考RFC 2710:http://www.ietf.org/rfc/rfc2710.txt?number=2710);则对应情形三中的i)、ii)两种情形,该MLD消息为组播加入消息,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11,BSR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Membership Report Message,也称为MLD joinmessage。
情形四: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protocol type)值为1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C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ICMP消息的消息域(message type),当IC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58,指示ICMPv6的中携带的是MLD消息,则BSR再进一步查看MLD消息的消息域。i)当MLD的消息域为十进制的132,指示该MLD消息为版本为1的组播完成消息,也即Version 1 Multicast Listener Done(Type=decimal 132)(请参考RFC 2710:http://www.ietf.org/rfc/rfc2710.txt?number=2710),当一个主机(host)离开一个IPv6的组播组时,相应地,该主机会发送MLD done消息,也即组播退出消息,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11’。
在步骤S10中,如果BSR监听IP包的协议类型和消息类型,判断结果为该IP包不属于上述四种情形中的任一种,也即,既不属于组播加入消息,也不属于组播退出消息,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11”,BSR直接对该IP包进行IPSec封装,即对IP包进行IP-in-IP的封装,封装后的IP包的目的地址为Femtocell网关4的地址,BSR通过IPSec隧道将封装后的IP包直接传输至IPSec隧道的出口:Femtocell网关4。
以下,先针对上述情形一和情形三对本发明的后续步骤进行具体的描述,对于情形一和情形三,当在步骤S11中,BSR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之后,该方法进入步骤S12,BSR复制该组播加入消息,并将该组播加入消息的拷贝保存在本BSR中。
此外,BSR对组播加入消息进行IP-in-IP的封装,并经由IPSec隧道转发该组播加入消息,此时隧道的入口是BSR的IP地址,隧道的出口为Femtocell网关4的IP地址,其目的是为了在移动域建立组播业务的无线组播承载(bearer),在图3中也未示出。
经IPSec隧道转发的封装的数据包到达Femtocell网关4后,Femtocell网关4将其解封装,然后转发给移动核心网进行处理。移动核心网对该组播加入消息进行相应的认证并为该组播业务建立移动域的无线组播承载,生成MBMS UE context,该实现的具体细节在现有技术中均有记载,请参见3GPP TS 23.246,因此在此处不予赘述。
然后,在步骤S13中,BSR获取来自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也即MBMS UE context。
然后,当BSR接收到来自移动核心网的MBMS UE context以后,该方法进入步骤S14。在步骤S14中,BSR将在步骤S12中存储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以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固网中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
具体地,BSR根据MBMS UE context中相关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从缓存的多个组播加入消息中找出对应的组播加入消息。例如,BSR接收到来自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该MBMS UE context相关的源地址为移动终端的IP地址,例如101.0.0.11,相关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224.0.0.22,则BSR根据该反馈消息,查找在该BSR上存储的多个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组播加入消息,并找出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224.0.0.22,源地址为移动终端设备的IP地址,例如101.0.0.11的组播加入消息,则BSR将该组播消息确定为对应于该反馈的MBMS UE context的组播加入消息,于是,BSR将该与反馈的MBMS UE context相对应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至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图2所示的拓扑结构中,BSR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接入节点,例如DSLAM,但BSR的应用场景并不限于此。BSR的上级网络设备可以是小交换机,小路由器等,小路由器对应了FTTX连接的场景。因此,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BSR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至其级联的上级网络设备。
因为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BSR的组播加入消息,因此,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以按照现有的流程,记录该组播加入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配置相应的端口,并根据相应的路由协议转发给组播加入消息,以最终建立组播树。
考虑到BSR的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对属于移动域的源地址比较敏感,也即,当源地址为移动域中的地址时,例如,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接收到上例中的来源于地址为101.0.0.11的移动终端的消息,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因为该消息的源地址不属于固网域网段的地址而直接将该消息丢弃。为了应对上述情形,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BSR在进入步骤S14之前,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将该组播加入消息中的源地址修改为本BSR的IP地址。BSR的IP地址是由固网分配的,属于固网网段,例如,BSR的IP地址为202.0.0.11,因此,BSR将该组播加入消息的源地址修改为BSR的IP地址为202.0.0.11,然后进入步骤S14,将源地址经过修改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至本BSR的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BSR在完成了步骤S13,即在获取了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后,再进行步骤S14,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顺序仅为一个示例。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步骤S12可以省略,且步骤S13和步骤S14的执行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也即在步骤S11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后,不需要对该组播加入消息进行缓存,而是直接进入步骤S14,BSR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然后再将该组播加入消息通过IPSec隧道发送给Femtocell网关4,再由Femtocell网关4解封装后再发送给移动核心网,也即,BSR触发建立移动组播业务的固定网中的组播回传通道的过程可以不依赖于来自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此外,BSR还在移动域建立无线组播承载,在此不予赘述,在图3中未示出。该变化的实施例节省了时间,但是如果该移动组播业务请求未被移动核心网认证通过,则可能导致在固网中建立的组播回传通道,如组播树等,无效。
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均为针对组播消息是组播加入消息的情形进行描述,以下,针对情形二和情形四,即组播消息为组播退出消息的情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当在步骤S10中,BSR判断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IP包属于情形二和情形四,则该方法进入步骤S11’,BSR获取该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退出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退出消息。
然后,该方法直接进入步骤S14’,BSR直接将组播退出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该BSR请求退出一个组播组,因此,其不需要来自移动核心网的认证即可退出,因此,也不需要进行步骤S12和S13。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考虑到BSR的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对属于移动域的源地址比较敏感,也即,当组播退出消息的源地址为移动域中的地址时,例如,固网中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来源于地址为101.0.0.11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组播退出消息时,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因为该消息的IP地址不属于固网域而直接将该消息丢弃。为了应对上述情形,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BSR在进入步骤S14’之前,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将该组播退出消息中的源地址修改为本BSR的地址。BSR的IP地址是由固网分配的,属于固网网段,例如,BSR的IP地址为202.0.0.11,因此,BSR将该组播退出消息的源IP地址修改为BSR的IP地址202.0.0.11,然后进入步骤S14’,将源地址经过修改的组播退出消息发送至本BSR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图2所示的拓扑结构中,BSR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接入节点,例如DSLAM,但BSR的应用场景并不限于此。BSR的上级网络设备可以是小交换机,小路由器等,小路由器对应了FTTX连接的场景。因此,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BSR将该组播退出消息发送至其级联的上级网络设备。
以下,参考图4,并结合图2和图3,对本发明的装置框图进行具体描述。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移动通信网络的BSR1中的控制装置10的装置框图。其中,控制装置10位于以图2所示的BSR1a至BSR1d中。控制装置10包括第一获取装置100,第二获取装置101,存储装置102和辅助装置103。其中,辅助装置103还包括查询装置1030和发送装置1031。
如图4所示,BSR监听(inspection)来自所辖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具体地,BSR查看IP包的包头中的协议类型和消息类型。
情形一: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值(protocol type)为2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G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IGMP消息的消息域(message type)。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22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版本3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Version 3 MembershipReport;或者i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12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版本1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Version 1 Membership Report;或者ii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16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版本2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Version 2 Membership Report;(请参考RFC 3376:http://www.ietf.org/rfc/rfc3376.txt?number=3376,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Version 3)则在上述三种情形下,也即该IGMP消息为组播加入消息,则第一获取装置100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Membership Report Message,或IGMP join message。
情形二: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protocol type)值为2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G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消息域(message type)。i)当IG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0x17时,指示该IGMP消息为Version2 Leave Group也即,组播退出消息,则第一获取装置100获取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退出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退出消息。
情形一和情形二针对BSR监听的是IPv4数据包的情形,以下,在情形三和情形四中,针对BSR监听的是IPv6数据包的情形进行具体描述。
情形三: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protocol type)值为1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C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ICMP消息的消息域(message type),当IC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58,指示ICMPv6的中携带的是MLD(组播侦听发现,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消息,则BSR再进一步查看MLD消息的消息域。i)当MLD的消息域为十进制的143,指示该MLD消息为版本为2的组播侦听报告消息,也即Version 2 Multicast Listener Report(Type=decimal 143)(请参考RFC 3810:http://www.ietf.org/rfc/rfc3810.txt?number=3810);或者ii)当MLD的消息域为十进制的131,指示该MLD消息为版本为1的组播侦听报告消息,也即Version 1 Multicast Listener Report(Type=decimal 131)(请参考RFC 2710:http://www.ietf.org/rfc/rfc2710.txt?number=2710);则对应情形三中的i)、ii)两种情形,该MLD消息为组播加入消息,则第一获取装置100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也即,Membership Report Message,或MLD join message。
情形四:
当IP包头中的协议域(protocol type)值为1时,指示该IP包数据部分包含ICMP消息,则BSR进一步查看ICMP消息的消息域(message type),当ICMP消息中的消息域为58,指示ICMPv6的中携带的是MLD消息,则BSR再进一步查看MLD消息的消息域。i)当MLD的消息域为十进制的132,指示该MLD消息为版本为1的组播完成消息,也即Version 1 Multicast Listener Done(Type=decimal 132)(请参考RFC:2710:http://www.ietf.org/rfc/rfc2710.txt?number=2710),当一个主机(host)离开一个IPv6的组播组时,相应地,该主机会发送MLD done消息,也即组播退出消息,则第一获取装置100获取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退出移动组播业务的该组播退出消息。
如果BSR监听IP包的协议类型和消息类型,判断结果为该IP包不属于上述四种情形中的任一种,也即,既不属于组播加入消息,也不属于组播退出消息,则BSR直接对该IP包进行IPSec封装,即对IP包进行IP-in-IP的封装,封装后的IP包的目的地址为Femtocell网关4的地址,BSR通过IPSec隧道将封装后的IP包直接传输至IPSec隧道的出口:Femtocell网关4。
以下,先针对上述情形一和情形三对本发明的后续步骤进行具体的描述,对于情形一和情形三,当第一获取装置100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之后,存储装置102复制该组播加入消息,并将该组播加入消息的拷贝保存在本BSR中。
此外,BSR对组播加入消息进行IP-in-IP的封装,并经由IPSec隧道转发该组播加入消息,此时隧道的入口是BSR的IP地址,隧道的出口为Femtocell网关4的IP地址,以为了在移动域建立组播业务的无线组播承载(bearer),在图4中也未示出。
此外,BSR还在移动域建立无线组播承载,以便于BSR在移动域内向移动终端设备传输组播业务,该步骤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在此不予赘述,在图4中未示出。
经IPSec隧道转发的封装的数据包到达Femtocell网关4后,Femtocell网关4将其解封装,然后转发给移动核心网进行处理。移动核心网对该组播加入消息进行相应的认证并为该组播业务建立移动域的无线组播承载,生成MBMS UE context,该实现的具体细节在现有技术中均有记载,请参见3GPP TS 23.246,因此在此处不予赘述。
然后,第二获取装置101获取来自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也即MBMS UE context。
然后,当第二获取装置101接收到来自移动核心网的MBMS UEcontext以后,辅助装置103中的发送装置1031将存储装置102中存储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以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具体地,辅助装置103中的查询装置1030根据MBMS UE context中相关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从缓存的多个组播加入消息中找出对应的组播加入消息。例如,第二获取装置101接收到来自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该MBMS UE context相关的源地址为移动终端的IP地址,例如101.0.0.11,相关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224.0.0.22,则查询装置1030根据该反馈消息,查找在该BSR上存储的多个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组播加入消息,并找出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224.0.0.22,源地址为移动终端设备的IP地址,例如101.0.0.11的组播加入消息,则查询装置1030将该组播消息确定为对应于该反馈的MBMS UE context的组播加入消息,于是,发送装置1031将与该反馈的MBMS UE context相对应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至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图2所示的拓扑结构中,BSR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接入节点,例如DSLAM,但BSR的应用场景并不限于此。BSR的上级网络设备可以是小交换机,小路由器等,小路由器对应了FTTX连接的场景。因此,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发送装置1031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至其级联的上级网络设备。
因为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BSR的组播加入消息,因此,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以按照现有的流程,记录该组播加入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配置相应的端口,并根据相应的路由协议转发给组播加入消息,以最终建立组播树。
考虑到BSR的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对属于移动域的源地址比较敏感,也即,当源地址为移动域中的地址时,例如,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接收到上例中的来源于地址为101.0.0.11的移动终端的消息,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因为该消息的源地址不属于固网域网段的地址而直接将该消息丢弃。为了应对上述情形,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还包括更新装置(图中未示出),更新装置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将该组播加入消息中的源地址修改为本BSR的IP地址。BSR的IP地址是由固网分配的,属于固网网段,例如,BSR的IP地址为202.0.0.11,因此,更新装置将该组播加入消息的源地址修改为BSR的IP地址为202.0.0.11,然后发送装置1031将源地址经过修改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至本BSR的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获取装置101在获取了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后发送装置1031才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顺序仅为一个示例。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存储装置102可以省略,且第二获取装置101和发送装置1031执行的操作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也即第一获取装置100获取到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后,发送装置1031直接将该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然后再将该组播加入消息通过IPSec隧道发送给Femtocll网关4,再由Femtocll网关4解封装后再发送给移动核心网,也即,BSR触发建立移动组播业务的固定网中的组播回传通道的过程可以不依赖于来自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此外,BSR还在移动域建立无线组播承载,在此不予赘述,在图4中未示出。该变化的实施例节省了时间,但是如果该移动组播业务请求未被移动核心网认证通过,则可能导致在固网中建立的组播回传通道,如组播树等,无效。
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均为针对组播消息是组播加入消息的情形进行描述,以下,针对情形二和情形四,即组播消息为组播退出消息的情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BSR判断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IP包属于情形二和情形四,第一获取装置100获取该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退出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退出消息。
然后,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发送装置1031直接将组播退出消息发送给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该BSR请求退出一个组播组,因此,其不需要来自移动核心网的认证即可退出,也即,第二获取装置101、存储装置102和查询装置1030均可以省略。
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考虑到BSR的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对属于移动域的源地址比较敏感,也即,当组播退出消息的源地址为移动域中的地址时,例如,固网中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来源于地址为101.0.0.11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组播退出消息时,上级网络设备可能因为该消息的IP地址不属于固网域而直接将该消息丢弃。为了应对上述情形,在一个变化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中的辅助装置103中还包括更新装置(图4中未示出),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将该组播退出消息中的源地址修改为本BSR的地址。BSR的IP地址是由固网分配的,属于固网网段,例如,BSR的IP地址为202.0.0.11,因此,更新装置将该组播退出消息的源IP地址修改为BSR的IP地址202.0.0.11,然后发送装置1031将源地址经过修改的组播退出消息发送至本BSR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图2所示的拓扑结构中,BSR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接入节点,例如DSLAM,但BSR的应用场景并不限于此。BSR的上级网络设备可以是小交换机,小路由器等,小路由器对应了FTTX连接的场景。因此,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BSR将该组播退出消息发送至其级联的上级网络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系统、设备和具体协议,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Claims (15)

1.一种在移动基站设备中用于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本移动基站设备所辖的移动终端设备访问移动核心网的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来自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
c.根据所述组播加入消息,辅助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移动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c2.将所述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以辅助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后、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b.获取来自所述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反馈消息包括所述移动核心网已经为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建立无线组播承载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后、所述步骤c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所述组播加入消息;
所述步骤c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c1.找出与所述反馈消息相对应的所述存储的组播加入消息;
所述步骤c2还包括:
-将与所述反馈消息相对应的所述存储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之后、c2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组播加入消息中的源地址修改为所述本移动基站设备的地址;
所述步骤c2还包括:将与所述反馈消息相对应的经修改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来自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退出所述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退出消息;
B.将所述组播退出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包括接入节点或路由器或交换机。
8.一种在移动基站设备中用于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本移动基站设备所辖的移动终端设备访问移动核心网的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组播回传通道的控制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来自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加入消息;
辅助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组播加入消息,辅助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移动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以辅助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在固网中建立所述组播回传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来自所述移动核心网的反馈消息,其中所述反馈消息包括所述移动核心网已经为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建立无线组播承载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组播加入消息;
查询装置,用于找出与所述反馈消息相对应的所述存储的组播加入消息;
所述发送装置还用于,将与所述反馈消息相对应的所述存储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更新装置,用于将所述组播加入消息中的源地址修改为所述本移动基站设备的地址;
所述发送装置还用于将与所述反馈消息相对应的经修改的组播加入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来自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用于退出所述移动组播业务的组播退出消息;
所述发送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组播退出消息发送给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包括接入节点或路由器或交换机。
15.一种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基站设备,其中,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辅助固网中的上级网络设备为所述本移动基站设备所辖的移动终端设备访问移动核心网的组播业务在固网中建立组播回传通道的控制装置。
CN200910045501.0A 2009-01-16 2009-01-16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784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5501.0A CN101784010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09/075415 WO2010081359A1 (zh) 2009-01-16 2009-12-08 为移动组播业务在固网中辅助建立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KR1020117018806A KR101572460B1 (ko) 2009-01-16 2009-12-08 모바일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고정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캐스트 백홀 채널들의 셋 업을 보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545612A JP5357981B2 (ja) 2009-01-16 2009-12-08 移動体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のために固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マルチキャストバックホールチャネルをセットアップすることを支援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09838146.0A EP2389018B1 (en) 2009-01-16 2009-12-0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setting up multicast backhaul channels in the fixed network for mobile multicast service
US13/129,979 US8982883B2 (en) 2009-01-16 2009-12-0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i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ulticast backhaul in the fixed network for mobile multicast ser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5501.0A CN101784010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4010A true CN101784010A (zh) 2010-07-21
CN101784010B CN101784010B (zh) 2014-06-25

Family

ID=4233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5501.0A Active CN101784010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82883B2 (zh)
EP (1) EP2389018B1 (zh)
JP (1) JP5357981B2 (zh)
KR (1) KR101572460B1 (zh)
CN (1) CN101784010B (zh)
WO (1) WO20100813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423A (zh) * 2013-11-14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181971A (zh) * 2017-05-22 2017-09-19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tv终端的升级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4252B2 (en) * 2009-07-31 201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87544B2 (en) * 2010-11-12 2017-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stall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dynamic and static PCC rules in tunneling scenarios
JP5698006B2 (ja) * 2011-01-18 2015-04-08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フェムトセル用基地局、ゲートウェイ装置、配信用端末、通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CN102710745B (zh) * 2012-04-25 2015-10-1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况轮切方法及装置
CN103619029B (zh) * 2013-12-10 2016-08-1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回传的选址组网方法
WO2022061751A1 (en) * 2020-09-25 2022-03-3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95A (zh) * 2006-11-06 2008-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多播中继方法
CN101227307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23770B1 (ko) * 1999-03-08 2002-02-19 서평원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채널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운용 방법
US7096039B2 (en) * 2002-06-28 2006-08-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Backhaul multicasting using Ethernet-bas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JP4472303B2 (ja) * 2002-10-07 2010-06-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コアネットワーク
KR100594115B1 (ko) * 2003-07-30 2006-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의 채널 타입 변경에 따른 헤더 압축 컨텍스트 설정 장치 및 방법
EP1879336A1 (en) * 2005-05-30 200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cket relay apparatus, multicast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ulticast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0421520C (zh) * 2005-09-05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ip组播系统和方法
US20070076715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Bauer Markus G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ulticast service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005321A (zh) * 2006-01-18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和有线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54819C (zh) * 2006-06-19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服务实现方法
JP4830787B2 (ja) * 2006-10-25 2011-12-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mbmsデータ送信方法
KR101147580B1 (ko) * 2007-01-30 2012-05-21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멀티캐스트 데이터 분배 방법, 코어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장치
US7860107B2 (en) * 2007-11-30 2010-12-28 Ipwireles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iming for transmissions
US20090168680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Motorola, Inc. Multiple multicast data stream deliver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385332B2 (en) * 2009-01-12 2013-02-26 Juniper Networks, Inc. Network-based macro mobil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using an extended routing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495A (zh) * 2006-11-06 2008-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多播中继方法
CN101227307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423A (zh) * 2013-11-14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359423B (zh) * 2013-11-14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181971A (zh) * 2017-05-22 2017-09-19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tv终端的升级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89018B1 (en) 2018-03-07
US8982883B2 (en) 2015-03-17
US20110222461A1 (en) 2011-09-15
EP2389018A1 (en) 2011-11-23
EP2389018A4 (en) 2012-06-13
CN101784010B (zh) 2014-06-25
KR101572460B1 (ko) 2015-12-04
WO2010081359A1 (zh) 2010-07-22
JP2012515477A (ja) 2012-07-05
KR20110114662A (ko) 2011-10-19
JP5357981B2 (ja)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4010B (zh) 为移动组播业务辅助建立固网组播回传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US760622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multicast data
JP4050702B2 (ja) モバイル受信者を選択するマルチキャスティングメッセージ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023433B2 (en) Relay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ulticast relay method
US8422939B2 (en) Efficient multicast control processing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83852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ic multicast support for proxy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six (IPv6)
US8139501B2 (en) Relay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ulticast relay method
US7496061B2 (en) Providing a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a multicast group-source key
US856513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AN/WLAN unicast and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WO2013009012A2 (ko) 모바일 방송 서비스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컨트롤러 및 컨트롤러의 구동 방법
WO2014106394A1 (zh) 一种建立组呼上下文的方法和系统、基站、集群epc
JP5536895B2 (ja) 複数のデバイスを含みインターネットに接続されたローカル・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のipサブネット・アドレスの割当て
WO201308003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based multicast in a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WO2008154796A1 (fr) Procédé et équipement permettant de commander la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de données de multidiffusion dans la station de base et la passerelle du système wimax
JP5208284B2 (ja) 固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モバイル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308600A (zh) 广播组播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196599B (zh) 一种使终端加入多播组的方法和基站
WO2014187416A1 (zh) 一种组播组优化方法及锚点
JP5341821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配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