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9416A -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9416A CN101779416A CN200880023021A CN200880023021A CN101779416A CN 101779416 A CN101779416 A CN 101779416A CN 200880023021 A CN200880023021 A CN 200880023021A CN 200880023021 A CN200880023021 A CN 200880023021A CN 101779416 A CN101779416 A CN 1017794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messaging parameter
- communicator
- unit
-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作为通信参数提供装置和通信参数接收装置中的一者执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其适于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通信参数;以及启用单元,其适于在所述通信参数被接收到之后启用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尤其涉及用于设置通信参数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使用以遵照IEEE 802.11标准系列的无线LAN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有大量设定项必须在使用前进行设置。关于所述设定项,例如有诸如构成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方法、加密密钥、验证方法以及验证密钥等的无线通信所需的通信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用户手动设置起来极其复杂。
鉴于此,不同的制造商已经构想出用于容易地在无线设备中设置通信参数的自动设置方法。这些自动设置方法涉及利用相连的设备之间的消息和预定步骤从一个设备向另一设备提供通信参数,以及自动进行通信参数设置。
各制造商经常采用他们各自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法。因此,如果设置通信参数的步骤有差异并且可解读的消息有差异,则不能在与通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法不兼容的设备之间使用自动设置方法来设置通信参数。另一方面,在与通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法兼容的设备之间,能够使用该自动设置方法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
日本特开第2003-338821号公报公开了示例性通信参数自动设置。
该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方法需要提供装置和接收装置的角色,所述提供装置向另一无线设备提供通信参数,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由所述提供装置提供的通信参数并将该通信参数设置在本装置中。
因此,在无线设备接收利用自动设置提供的通信参数的情况下,该无线设备必须搜索提供通信参数的设备。
然而,由于提供装置并不总是对搜索提供装置的信号进行响应,所以该无线设备不能容易地搜索到通信参数提供设备。
例如,使用遵照IEEE 802.11标准的IBSS/自适应网络,最后发送信标的站是按照规定对构成搜索请求信号的探测请求进行响应的站。因此,即使当发送了用于搜索提供装置的探测请求时,提供装置以外的其它设备也可能会响应,这使得难以确定通信参数提供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并且快速地确定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作为通信参数提供装置和通信参数接收装置中的一者执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其适于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通信参数;以及启用单元,其适于在所述通信参数被接收到之后启用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装置作为通信参数提供装置和通信参数接收装置中的一者执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通信参数;以及在所述通信参数被接收到之后,启用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通过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终端的软件功能块。
图3是表示在初始进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完成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之后在终端B中进行设置操作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被启用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在终端B不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在终端B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在选择了密码输入或密码显示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执行了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之后进行终端C中的通信参数设置的情况下的序列。
图10示出了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执行了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之后在终端A中进行设置操作的情况下的序列。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终端A和终端B的网络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终端A、终端B和终端C的网络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下将以使用遵照IEEE 802.11系列的无线LAN系统为例进行描述,然而通信模式并不是必须限制为遵照IEEE 802.11的无线LAN。
以下,将对本实施例的优选示例中的硬件结构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各终端(下文描述)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附图标记101表示整个终端。附图标记102表示通过执行存储单元103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整个终端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102还控制在与另一终端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参数的设置。
附图标记103表示存储由控制单元102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及诸如通信参数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存储单元。作为控制单元102执行存储单元103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的结果,进行各种操作(下文描述)。
附图标记104表示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单元。附图标记105表示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有能够进行诸如LCD或LED的视觉可识别信息输出以及经由扬声器等的声音输出的功能。显示单元105能够显示设置状态及设置结果,以及进行错误显示等。
附图标记106表示用户为进行关于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各种操作所使用的设置操作单元。用户能够使用设置操作单元106来按下用于指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开始的按钮、输入用于进行与对方终端间的验证处理的密码等等。设置操作单元106可以是实体按钮,也可以是由利用软件的用户界面实现的虚拟按钮。控制单元102通过检测用户对设置操作单元106的操作来开始通信参数设置操作(下文描述)。
附图标记107表示天线控制单元,附图标记108表示天线。
图2是表示根据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由终端(下文描述)执行的软件的示例性功能块结构的框图。用于控制该软件机构的控制程序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并且作为控制单元102执行该控制程序的结果,软件功能的操作得到执行。
附图标记201表示整个终端。附图标记202表示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中从提供装置接收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接收单元。附图标记203表示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中向接收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提供单元。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功能块由通信参数接收单元202和通信参数提供单元203的组合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自动设置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通信参数,诸如构成网络标识符的SSID、加密方法、加密密钥、验证方法以及验证密钥。
附图标记204表示选择性地启用和禁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的设置功能改变单元。如果通信参数提供功能被启用,则通信参数能够由通信参数提供单元203提供给另一终端。
附图标记205表示通过向信标、探测响应等添加设备信息来通知通信参数提供功能被启用的提供功能通知单元。
请注意,信标是用于报知关于网络的各种类型信息的报知信号,并且能够控制由于发送间隔的改变而导致的发送频率的波动。
探测响应是对构成搜索信号的探测请求的响应信号,并且该探测响应中可以添加终端功能信息、网络信息等。
附图标记206表示管理关于终端201所属的网络上存在的终端的信息以及所存在的终端的数量等的网络管理单元。
附图标记207表示比较加入网络的终端的数量是否超出限制的终端数量比较单元。
附图标记208表示提供功能启用定时器单元。设置功能改变单元204和提供功能通知单元205通过管理提供功能启用定时器单元208来管理启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的时限。
附图标记209表示对存储单元103进行所提供的通信参数的读取和写入的通信参数存储单元。
附图标记210表示对设置操作单元106的操作进行检测等的设置操作控制单元。
附图标记211表示控制显示单元105上显示的内容的显示控制单元。
附图标记212表示起动通知接收单元,该起动通知接收单元从与其通信的另一终端接收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起动的起动通知信号。
附图标记213表示起动通知发送单元,该起动通知发送单元在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在本终端中已经起动的情况下,向与其通信的另一终端发送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起动的起动通知信号。
附图标记214表示当起动通知信号被发送时对所述起动通知信号进行加密、而当起动通知信号被接收到时对所述起动通知信号进行解密的起动通知加密单元。
附图标记215表示无线处理单元,所述无线处理单元进行构成无线通信的基本功能的操作,诸如搜索、连接/断开、省电、通信速率设置、信道设置以及表示接收信号强度的信息的获取。
无线处理单元215还控制对使用构成各种通信加密的CCMP、TKIP或WEP来加密的无线包的加密/解密。
请注意,所有功能块都与软件或硬件相关。
上述功能块是以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另外还可以将多个功能块构造为单个功能块,也可以将所述多个功能块中的任何一个进一步划分为执行多种功能的块。
图11示出了终端A、终端B以及由终端A构成的自适应网络1101。
类似地,图12示出了终端A、终端B、终端C以及由终端A和终端B构成的自适应网络1201。
上述终端具有IEEE 802.11无线LAN通信功能,使用无线LAN自适应(以下简称“自适应”)通信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具有上述图1和图2的结构。
图11示出了终端B加入由终端A构成的自适应网络并且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状况。
这里,由于从终端A向终端B提供通信参数,所以终端A和终端B分别作为提供装置和接收装置来操作。
图12示出了在完成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后使用通信参数形成了网络1201、并且终端C作为通信参数接收装置新加入网络1201的状况。
图3是示出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初始进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之后使用所设置的通信参数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开始操作(S301)之后,终端B检查是否进行了用于给出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指令的设置操作(诸如按下按钮)(S302)。如果进行了设置操作,则终端B启动设置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超时的时间段的定时器1(S303)。
接着,终端B发送添加有用于请求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信息的探测请求,以便搜索通信参数提供装置(S304)。请注意,该探测请求对应于S304中的提供功能询问探测请求。然后,终端B等待添加有表示对方装置具有通信参数自动设置中的提供功能的信息的探索响应的返回(S305)。
如果在定时器1时满前未接收到该探测响应(S312:是),则终端B进行设置超时错误显示(S313)并执行结束处理(S314)。
如果在定时器1时满前接收到该探测响应(S305:是),则终端B检查所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中包含的附加信息,并检查通信参数自动设置是否可执行(S306)。
如果不可执行(S306:否),则终端B再次发送探测请求,以便搜索启用了通信参数提供功能的终端(S304)。
如果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可执行,则终端B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S307)。如果成功接收到通信参数(S308:是),则终端B停止定时器1(S309),并存储所接收到的通信参数(S310)。然后终端B起动使用所接收到的通信参数的无线通信(S311)。由此在终端B中设置与终端A共同的通信参数,并且形成图12所示的自适应网络1201。
然后,进行至图5A,终端B启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并且向试图加入自适应网络1201的终端C提供通信参数(S315)。
以下将描述图5A和图5B的流程图。在此将描述通过在终端C中按下按钮而起动了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
在开始处理(S501)之后,首先,终端B将通信参数提供单元的功能设置为启用(S502)。接着,终端B启动设置为提供功能启用的时间段的定时器2(S503)。另外,终端B设置表示能够加入自适应网络1201的终端的最大数量(许可进行通信参数设置的终端的最大数量)的许可设备数量N(S504)。如果将许可设备数量N设置为大于1的值,则意味着可以通过单次设置操作(按下按钮)来进行多个终端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请注意,许可设备数量N可以由用户使用设置操作单元106来确定,或者可以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03中。
接着,终端B检查是否接收到了构成搜索信号的探测请求(S505)。如果接收到了探测请求,则终端B发送添加有表示通信参数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S506)。请注意,此时,在终端A和终端B中均已将提供功能设置为启用。因此,响应于来自终端C的探测请求,终端A或终端B返回添加有表示通信参数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结果,确保终端C能够找到通信参数提供装置。
接着,当接收到通信参数提供请求时(S507),终端B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S508)。这里,作为通信参数提供装置操作的终端B,向构成接收装置的终端C提供通信参数。如果成功地提供了通信参数(S509:是),则终端B通过从许可设备数量N中减去1而将许可设备数量N更新为N-1(S510)。
这里,虽然流程图中未示出,但是终端B能够容易地将更新后的许可设备数量通知给同一网络上的其他提供装置(此处指终端A)。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信标、探测请求/响应、EAP包(位于OSI第二层上的协议)等来通知当前许可加入网络的终端的数量。
接下来,如果许可设备数量N不为0(零)(S511:否),则终端B继续执行新的终端登记。
如果许可设备数量N为0(S511:是)或者如果表示提供功能的启用时间段的定时器2已经时满(S512:是),则终端B将通信参数提供功能设置为禁用(S513)。另外,终端B显示不再接受对网络的追加加入的消息,并且向用户通知新的登记处理完成(S514)。然后,终端B进行结束处理(S515)。
这里,虽然流程图未示出,但是终端B可以向同一网络上的其他提供装置(此处指终端A)通知通信参数提供单元已经被禁用的事实。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信标、探测请求/响应、EAP包等来进行通知。
到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后执行对试图加入网络的终端C的通信参数的提供的情况,然而图3和图5的处理不需要一定连续地执行。
接着,将描述这样一种情况下的处理,在该情况中,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完成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后,作为用户在终端A或终端B中进行设置操作的结果,进行终端C中的通信参数的追加设置。图4是示出在此情况下终端B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开始处理(S401)之后,终端B首先使用作为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结果预先接收的通信参数来建立无线通信(S402)。这里,如果在终端B中进行了用于指示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设置操作,以便接受终端C加入网络(S403),则终端B将起动通知信号发送给与其通信的终端A(S405)。如上所述,起动通知信号是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起动的信号。
即使未在终端B中进行设置操作,但当在终端A中进行了设置操作时,终端B也接收终端A发送的起动通知信号(S404)。这里,使用信标、探测请求/响应、EAP包等发送起动通知信号。请注意,在发送起动通知信号的情况下,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讲需要保护以免于电子欺骗、重放攻击、盗听等。鉴于此,期望在使用例如用于对管理帧加密的技术(随IEEE 802.11w提出的)对起动通知信号加密后发送该起动通知信号。
在发送起动通知信号(S405)之后或者在接收到起动通知信号(S404)之后,终端B进行至图5A并执行前述的处理(S406)。
请注意,虽然在以上描述中描述了代替连续执行图3和图5的处理而执行图4的处理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图3和图5的处理之后执行图4的处理。也就是说,终端B在初始执行与终端A间的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后启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并且在固定时间段内向试图加入网络的终端提供通信参数,在经过了所述固定时间段之后禁用提供功能。然后,如果在终端B或终端A中再次进行用于指示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设置操作,则终端B启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并在固定时间段内向试图加入网络的终端提供通信参数。请注意,在进行了该设置操作的情况下,如果加入网络的终端的数量已经达到许可设备数量,则不需要启用提供功能。
图6至图8示出了在执行使用密码的验证处理以便提高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中的安全性的情况下的示例性处理。在接收到添加有用于请求在使用密码的验证处理之后进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信息的探测请求的情况下,终端B不执行图5A和图5B的处理而执行图6至图8的处理。
图6A和图6B是在终端B不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情况下、当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密码并且在对方终端侧输入该密码的值时终端B的流程图。
请注意,由于图6A中的步骤S601到S604的处理与图5A中的步骤S501到S504的处理类似,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当接收到探测请求时(S605),终端B进行响应,发送包括表示终端B具有密码显示功能的信息连同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索响应(S606)。
然后,终端B等待从对方终端(此处指终端C)接收通信参数提供请求(S607),在接收到该请求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密码(S608),并且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S609)。这里,一旦终端C侧的用户向终端C输入了显示在终端B的显示单元上的密码,所输入密码的散列值(hash value)即被发送到终端B。终端B确定所发送的密码的散列值是否与自身显示的密码的散列值相符(S610)。
如果不相符,则终端B进行错误显示(S611),并且返回到S605。请注意,终端B可以被构造为在进行错误显示之后结束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如果相符,则终端B进行到S612。由于步骤S612到S618的处理与图5B中的S509到S515的处理类似,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请注意,虽然以上描述涉及在终端B不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情况下发送包括表示终端B具有密码显示功能的信息的探测响应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包括表示终端B不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信息,并且取而代之发送该信息。在此情况下,终端C在接收到包括该信息的探测响应时,确定将在终端C这边输入密码。
在终端B不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情况下,终端B可以被构造为不向探测响应中添加表示通信参数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这使得在请求在验证处理之后进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情况下,终端B能够根据终端B是否具有输入功能来切换是否提供通信参数。
图7A和图7B是在终端B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情况下在终端B侧输入密码时终端B的流程图。
请注意,由于图7A中的S701到S704的处理与图5A中的S501到S504的处理类似,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当接收到探测请求时(S705),终端B进行响应,发送包括表示终端B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信息连同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S706)。
接着,终端B等待从对方终端(此处指终端C)接收通信参数提供请求(S707),然后当接收到该请求时,指示用户输入密码(S708)。请注意,终端B侧的用户向终端B输入与终端C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密码相同的值。
接着,终端B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S709)。这里,终端C侧上显示的密码的散列值被发送到终端B,并且终端B确定所发送的密码的散列值是否与在自身上输入的密码的散列值相符(S710)。
如果不相符,则终端B进行错误显示(S711)并返回到步骤S705。请注意,终端B可以被构造为在进行错误显示后结束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如果相符,则终端B进行到S712。由于S712到S718的处理与图5B中的S509到S515的处理类似,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图8A和图8B是当选择是否在终端B侧上进行密码显示或输入时终端B的流程图。
请注意,由于图8A中的S801到S804的处理与图5A中的S501到S504的处理类似,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终端B指示用户选择是进行密码输入还是密码显示,并接收用户的选择操作(S805)。
当接收到探测请求(S806)时,终端B根据S802中的选择结果返回包括表示密码输入或密码显示功能的信息连同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S807)。然后,终端B确定是否接收到了通信参数提供请求(S808),如果接收到了请求(S808:是)则进行至步骤S809,如果未接收到请求(S808:否)则进行至步骤S818。
然后,一旦接收到了通信参数提供请求(S808),则如果在S802中选择了密码输入(S809:是),终端B指示用户输入密码(S810)。如果在S802中选择了密码显示,则终端B显示密码(S811)。在进行了密码输入或密码显示后,终端B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S812)。这里,终端B确定从对方终端(此处指终端C)发送的密码的散列值是否与终端B侧上输入或显示的密码的散列值相符(S813)。
如果不相符,则终端B进行错误显示(S814),并且返回到S806。请注意,终端B可以被构造为在进行错误显示之后结束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如果相符,则终端B进行至S815。由于S815到S821的处理与图5B中的S509到S515的处理类似,所以这里省略其描述。
请注意,以上描述涉及用户被允许在S802中选择是输入密码还是显示密码,然而表示要选择何者的设置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终端B的存储单元103中。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预先存储输入和显示的优先级。例如,可以允许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终端选择输入,而只有不具有密码输入功能的终端可以被允许选择显示。
根据图6到图8,当接收到探测请求时,启用了提供功能的终端因此返回添加有表示验证处理中的角色的信息连同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
图9是示出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之后直到进行终端C中的通信参数的设置为止的控制的序列图。
在初始阶段,终端A、终端B和终端C处于尚要设置通信参数的未设置状态(F901、F902、F903)。
首先,当在终端A中进行用于指示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设置开始操作(F904)时,作为提供装置操作的终端A开始发送添加有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可用的信息的信标(F905)。
接着,当在终端B中同样进行设置开始操作(F906)时,终端B发送添加有用于请求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信息的探测请求,以便搜索通信参数提供装置(F907)。
当接收到该探测请求时,作为提供装置操作的终端A返回添加有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F908)。
作为接收到该探测响应的结果,终端B找到终端A,并从终端A接收通信参数(F909)。在成功地提供和接收通信参数之后,终端A和终端B改变到指示通信参数已被设置的已设置状态(F910、F911)。
随后,终端B将其通信参数提供功能改变为启用(F912)。终端A开始发送信标(F913),终端B同样也开始发送信标(F914)。这里,如之前所提到的,在遵照IEEE 802.11的IBSS/自适应网络中,最后发送信标的终端按规定要返回构成对探测请求的响应的探测响应。
这里,当在终端C中进行设置开始操作(F915)时,终端C发送添加有用于请求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信息的探测请求,以便搜索提供功能被启用的终端(F916)。这里,作为前述规定的结果,最后发送信标的终端B返回添加有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F917)。
作为接收到该探测响应的结果,终端C找到提供装置B,并从终端B接收通信参数(F918)。
在成功地提供和接收通信参数之后,终端C也改变到表示通信参数已被设置的已设置状态(F919)。类似地,终端C将其通信参数提供功能改变为启用(F920)。
终端A、终端B和终端C之间的无线通信由此变得可能(F921)。
图10是示出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执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之后、直到无线通信期间进行终端C中的通信参数设置作为追加设置时为止的控制的序列。
终端A和终端B处于通信参数已经被设置的已设置状态,终端C处于尚要设置通信参数的未设置状态(F1001、F1002、F1003)。
终端A和终端B已经开始使用设置的通信参数的无线通信(F1004)。
这里,在终端A中进行用于指示开始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设置开始操作,以便允许终端C加入网络(F1005)。作为提供装置操作的终端A开始发送添加有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可用的信息的信标(F1006)。然后,终端A将其通信参数提供功能改变为启用(F1007)。
此时,终端B正在发送未添加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可用的信息的信标(F1008)。终端A向终端B发送起动通知信号,以便向终端B通知起动了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F1009)。这里,利用管理帧加密功能(随IEEE802.11w提出的)加密并发送包括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已被起动的信息的探测请求(F1009)。
已经接收到该探测请求的终端B,在对加密信息进行了解密并对内容进行了确认之后,加密并返回添加有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F1010)。终端B也将通信参数提供功能改变为启用(F1011)。随后,终端B作为提供装置开始操作,并且开始发送添加有表示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可用的附加信息的信标(F1012)。
接着,在终端C中进行设置开始操作,以便加入与终端A和终端B相同的网络(F1013)。终端C发送添加有用于请求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信息的探测请求,以便搜索提供装置(F1014)。
这里,最后发送了信标的终端B也根据遵照IEEE 802.11的IBSS/自适应网络的规定,返回添加有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信息的探测响应(F1015)。
然后,由终端B向终端C提供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通信中当前使用的通信参数(F1016),并且终端C也改变到表示通信参数已被设置的已设置状态(F1017)。请注意,在存储多个通信参数的情况下,终端B在接收到通信参数提供请求时提供正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参数。
因此,终端A、终端B与终端C之间的无线通信变得可能(F1018)。
在本实施例中,当在终端A中进行设置开始操作时,通过使用加密的探测请求由终端A向终端B通知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的起动。然而,可以使用诸如加密EAP包的OSI第二层协议或者诸如加密IP包的OSI第三层协议。
根据本实施例,终端B在作为接收装置接收到通信参数之后启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作为结果,如果发送了用于搜索提供装置的探测请求,则终端A和终端B中的一者返回表示提供功能被启用的探测响应。因此,终端C能够容易地并且快速地检测到提供装置并接收通信参数。
而且,由于在从启用提供功能时起经过固定时间段之后、或者一旦已被提供了通信参数的终端的数量达到固定数目,则终端B禁用提供功能,因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如果存在试图新加入网络的终端,则作为正在终端A和终端B中的一者中进行设置操作的结果,可以在终端A和终端B二者中启用通信参数提供功能,并且可以提供通信参数。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使请求通信参数设置的新装置能够容易地并且可靠地检测通信参数提供装置。因此,即使在利用多个通信装置形成自适应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通信参数自动设置处理。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这是用于例示本发明的示例,并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仅仅限制为该实际的示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本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虽然在以上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了探测请求和探测响应,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发送信号的类型,可以应用具备类似作用的任何信号。
以上描述涉及遵照IEEE 802.11的示例性无线LAN。然而,本发明可以在诸如无线USB、MBOA、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UWB或ZigBee的其他无线介质中实施。本发明还可以在有线LAN等的有线通信介质中实施。
这里,MBOA代表多频带OFDM(正交频分复用)联盟。另外,UWB包括例如无线USB、无线1394和WINET。
虽然给出了网络标识符、加密方法、加密密钥、验证方法和验证密钥作为示例性通信参数,但是无须说,可以使用其他信息,或者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作为通信参数。
本发明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向系统或装置提供具有用于实现前述功能的软件的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并且通过系统或装置中的计算机(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介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出的实际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前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可以用于提供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包括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以及DVD。
前述功能不仅作为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计算机程序的结果来实现,还可以作为计算机上运行的OS根据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的实际处理的结果来实现。OS代表操作系统。
另外,前述功能还可以作为以下处理的结果来实现,即:将从存储介质读出的计算机程序写入插置于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者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中设置的存储器,该功能扩展板或该功能扩展单元中设置的CPU然后根据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的实际处理。
如上所述,本发明使得能够容易并且快速地确定提供通信参数的提供装置。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类变型、等同结构以及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7年8月1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0090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11)
1.一种通信装置,其作为通信参数提供装置和通信参数接收装置中的一者执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该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其适于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通信参数;以及
启用单元,其适于在所述通信参数被接收到之后启用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启用单元在自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通信参数被设置时起的固定时间段内启用所述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管理单元,该管理单元适于对加入网络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启用单元根据加入所述网络的通信装置的数量,来启用所述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适于指示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开始,
其中,所述启用单元根据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来启用所述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适于在所述操作单元指示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开始时,向另一通信装置通知起动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第二接收单元,该第二接收单元适于接收用于通知起动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起动通知信号,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到所述起动通知信号,则所述启用单元启用所述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启用单元启用所述通信参数提供功能之后,所述通信装置在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到通信参数提供请求时提供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适于接收用于搜索通信参数提供装置的搜索信号的单元;以及
响应单元,其适于添加并发送表示在执行所述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时进行的验证处理中的角色的信息,作为对所述搜索信号的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适于接收用于搜索通信参数提供装置的搜索信号的单元;以及
响应单元,其适于根据所述通信装置是否具有用于输入在验证处理中使用的信息的功能,来改变并发送添加到对所述搜索信号的响应中的信息。
10.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装置作为通信参数提供装置和通信参数接收装置中的一者执行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通信参数;以及
在所述通信参数被接收到之后,启用用于向另一通信装置提供通信参数的通信参数提供功能。
11.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98150.8A CN103475515B (zh) | 2007-08-01 | 2008-07-17 |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00907 | 2007-08-01 | ||
JP2007200907A JP5094260B2 (ja) | 2007-08-01 | 2007-08-01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PCT/JP2008/063324 WO2009017036A1 (en) | 2007-08-01 | 2008-07-17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98150.8A Division CN103475515B (zh) | 2007-08-01 | 2008-07-17 |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9416A true CN101779416A (zh) | 2010-07-14 |
CN101779416B CN101779416B (zh) | 2013-10-02 |
Family
ID=403042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98150.8A Active CN103475515B (zh) | 2007-08-01 | 2008-07-17 |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2008800230218A Active CN101779416B (zh) | 2007-08-01 | 2008-07-17 | 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98150.8A Active CN103475515B (zh) | 2007-08-01 | 2008-07-17 |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654679B2 (zh) |
EP (2) | EP3447969B1 (zh) |
JP (1) | JP5094260B2 (zh) |
CN (2) | CN103475515B (zh) |
WO (1) | WO20090170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79296B2 (ja) * | 2008-02-22 | 2013-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235778B2 (ja) * | 2009-05-15 | 2013-07-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5235777B2 (ja) | 2009-05-15 | 2013-07-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N101605330B (zh) * | 2009-07-03 | 2012-1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分布系统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JP5328688B2 (ja) * | 2010-02-03 | 2013-10-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167322B2 (ja) * | 2010-09-08 | 2013-03-21 |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 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端末 |
JP2013026981A (ja) * | 2011-07-25 | 2013-02-04 | Canon Inc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967947B2 (ja) * | 2012-01-25 | 2016-08-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6335629B2 (ja) * | 2014-05-16 | 2018-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7208297A1 (ja) * | 2016-05-30 | 2017-12-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制御装置を制御する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アダプタ |
US11159370B2 (en) | 2019-10-31 | 2021-10-26 | Juniper Networks, Inc. | Bulk discovery of devices behi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device |
US11784874B2 (en) * | 2019-10-31 | 2023-10-10 | Juniper Networks, Inc. | Bulk discovery of devices behi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53301B1 (en) * | 1996-12-26 | 2003-05-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and a system therefor |
JPH118625A (ja) * | 1997-06-16 | 1999-01-12 | Sony Corp |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
EP0998078A1 (de) | 1998-10-30 | 2000-05-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Konfigurationsverfahren einer Nachrichtenverbindung für eine Datenübertragung |
EP1253500A1 (en) * | 2001-04-26 | 2002-10-30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on a remote server |
JP3888130B2 (ja) * | 2001-11-01 | 2007-02-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ステーション |
JP2003152731A (ja) * | 2001-11-16 | 2003-05-23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通信装置、ipアドレス取得方法、ローミング方法 |
JP3937820B2 (ja) * | 2001-11-27 | 2007-06-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アダプタ |
JP2003338821A (ja) | 2002-05-20 | 2003-11-28 | Nec Viewtechnology Ltd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4508596B2 (ja) * | 2002-11-06 | 2010-07-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画像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
US7315519B2 (en) * | 2003-08-05 | 2008-01-01 | Alcatel Lucent | IPv4/v6 address acquisition techniques for mobile terminals operating within wireless LANs |
US20050130647A1 (en) | 2003-10-22 | 2005-06-1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Wireless la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
EP1615381A1 (en) * | 2004-07-07 | 2006-01-11 | Thomson Multimedia Broadband Belgium | Device and pro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ssociation |
US7940744B2 (en) * | 2004-09-16 | 2011-05-1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wireless device configuration |
DE102005032692B4 (de) * | 2005-03-09 | 2015-11-26 | Avm Audiovisuelles Marketing Und Computersysteme Gmbh |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figuration von Schnittstellen einer drahtlosen Verbindung zur Datenübertragung |
JP4656637B2 (ja) * | 2005-04-27 | 2011-03-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 |
KR100739809B1 (ko) * | 2006-08-09 | 2007-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Wpa-psk 환경의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스테이션을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JP2007151195A (ja) * | 2007-03-12 | 2007-06-14 | Brother Ind Ltd | 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
-
2007
- 2007-08-01 JP JP2007200907A patent/JP5094260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7-17 CN CN201310398150.8A patent/CN103475515B/zh active Active
- 2008-07-17 WO PCT/JP2008/063324 patent/WO200901703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7-17 CN CN2008800230218A patent/CN101779416B/zh active Active
- 2008-07-17 EP EP18193612.1A patent/EP3447969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7-17 US US12/600,172 patent/US8654679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7-17 EP EP08791576.5A patent/EP2145429B1/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2-14 US US14/181,283 patent/US9301142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301142B2 (en) | 2016-03-29 |
JP2009038579A (ja) | 2009-02-19 |
EP2145429A4 (en) | 2014-06-11 |
US8654679B2 (en) | 2014-02-18 |
CN101779416B (zh) | 2013-10-02 |
CN103475515B (zh) | 2016-09-07 |
CN103475515A (zh) | 2013-12-25 |
EP3447969B1 (en) | 2020-12-09 |
US20100215025A1 (en) | 2010-08-26 |
US20140165146A1 (en) | 2014-06-12 |
EP3447969A1 (en) | 2019-02-27 |
WO2009017036A1 (en) | 2009-02-05 |
JP5094260B2 (ja) | 2012-12-12 |
EP2145429A1 (en) | 2010-01-20 |
EP2145429B1 (en) | 2018-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9416B (zh) | 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
CN112291780B (zh) | 用于无线站点的身份混淆 | |
JP3870081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ならびに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該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する記憶媒体 | |
EP2355585B1 (en) | Connec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JP5538692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0574222C (zh) |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 |
US20060268743A1 (en) | Information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17046337A (ja) | 無線接続を自動的に確立する方法、同方法を用いる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用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 | |
CN107371163A (zh) | 一种控制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164315A (zh) | 利用通信网络中无线通信协议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911598B (zh) |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852760A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 |
JP2007135146A (ja) | 無線lan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lan通信方法 | |
JP2010541429A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選択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JP5279296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
CN101953206B (zh) | 通信设备和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107852327A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 |
JP5721183B2 (ja) | 無線lan通信システム、無線lan親機、通信接続確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1911597A (zh) | 通信参数设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940722B1 (ko) | 개방형 와이파이 존에서 사용자 단말기를 위한 통신 보안 제공 방법 | |
JP5762490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KR101787727B1 (ko) | 무선랜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 |
JP5362088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5714046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