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4Tx基站使用分别由两个天线端口形成的两个虚拟天线发送RS和数据信号(虚拟天线发送)。但是,使从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任一个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的符号在时间轴上对每个RB反转。
基站这样地使用虚拟天线,从而可有效地利用四个天线端口,同时可优化对高速移动终端(以下简称为“高速终端”)传输信号的传输质量。另外,因为终端可将来自两个虚拟天线的RS分离成来自四个天线端口的RS,所以终端可进行所有的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适合于使用四个天线端口发送数据信号的终端,特别是对于低速终端,基站不使用虚拟天线而是使用四个天线端口发送数据信号(天线端口发送)。但是,较为理想的是,在天线端口2及天线端口3,通过在形成虚拟天线时所附加的CDD生成单元来发送数据信号。
由此,希望虚拟天线发送的终端与希望天线端口发送的终端可共存于基站覆盖的小区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也可使虚拟天线的符号在频率轴上而非时间轴上反转,同时发送RS及数据信号。
由此,终端可使冲根据RS求出的信道估计值在(分离前)时间轴上平均化,因此可提高终端的信道估计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来自终端的请求,4Tx基站就作为虚拟2Tx基站而持续进行虚拟天线发送。即,4Tx基站根据来自终端的请求而将虚拟天线发送切换为天线端口发送。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站的基本发送方法设为虚拟天线发送。由此,可提供基于3GPP-LTE的基站。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其中,在基站100的周边,2Tx基站以不会使小区之间产生干扰的程度的距离存在。由于终端能够在基站100的小区与2Tx基站的小区之间移动,因此该终端需要能够与任意基站无缝地进行通信。
另外,基站100通常作为进行虚拟天线发送的虚拟2Tx基站而工作,但对于请求天线端口发送的终端,该基站100作为进行天线端口发送的4Tx基站而工作。
图4中表示作为进行虚拟天线发送的虚拟2Tx基站而工作的基站100的结构。
在图4所示的基站100中,编码单元101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
调制单元102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映射单元103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分别映射到虚拟天线0及虚拟天线1。映射到虚拟天线0的数据信号为S0,映射到虚拟天线1的数据信号为S1。另外,从虚拟天线0发送的RS为R0,从虚拟天线1发送的RS为R1。
反转单元104与反转单元105同步,使从天线端口2发送的S0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
反转单元105与反转单元104同步,使从天线端口2发送的R0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
IFFT单元(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106对S0及R0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单元107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而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108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0发送。
CDD生成单元109对于S0及R0生成CDD。
IFFT单元110对S0及R0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111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112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2发送。
反转单元113与反转单元114同步,使从天线端口3发送的S1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
反转单元114与反转单元113同步,使从天线端口3发送的R1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
IFFT单元115对S1及R1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116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117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1发送。
CDD生成单元118对于S1及R1生成CDD。
IFFT单元119对S1及R1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120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121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3发送。
另外,设置CDD生成单元109、118,以便抑制虚拟天线的多余的波束形成效应。
接下来,图5中表示作为进行天线端口发送的4Tx基站而工作的基站100的结构。图5所示的基站100不包括图4所示的反转单元104、113。下面,仅说明图5与图4的不同点。
即,映射单元103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分别映射到天线端口0、2、1、3。映射到天线端口0的数据信号为S0,映射到天线端口2的数据信号为S1,映射到天线端口1的数据信号为S2,映射到天线端口3的数据信号为S3。另外,从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2发送的RS为R0,从天线端口1及天线端口3发送的RS为R1。
CDD生成单元109对于S1及R0生成CDD。
IFFT单元110对S1及R0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IFFT单元115对S2及R1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DD生成单元118对于S3及R1生成CDD。
IFFT单元119对S3及R1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这里,图4所示的基站100(虚拟2Tx基站)使用虚拟天线0及虚拟天线1的两个虚拟天线发送RS及数据信号。即,将基站100的基本发送方法设为虚拟天线发送。
但是,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使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两个天线端口中的任一个天线端口的信号的符号反转。在图4中,使形成虚拟天线0的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2中的天线端口2的R0及S0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同样地,使形成虚拟天线1的天线端口1及天线端口3中的天线端口3的R1及S1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
因为基站100通常作为虚拟2Tx基站而工作,所以来自基站100的RS以与来自存在于基站100周边的2Tx基站的RS相同的资源(相同定时及相同副载波)而被发送。图6中表示此时的RS的配置。但是,图6中的R0’表示从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2发送R0的资源(定时及频率),R0”表示从天线端口0发送R0并从天线端口2发送使R0的符号进行了反转所得的RS的资源。同样地,图6中的R1’表示从天线端口1及天线端口3发送R1的资源,R1”表示从天线端口1发送R1并从天线端口3发送使R1的符号进行了反转所得的RS的资源。
由此,来自基站100(虚拟2Tx基站)的发送信号y如下表示。
even slot, odd slot
根据图6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RS所需的开销与2Tx基站相同。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会发生因开销增加而引起的吞吐量减少。
另外,因为每个虚拟天线可使用两个无线发送单元,所以RS的发送功率及数据信号的发送功率是2Tx基站中的相应发送功率的2倍。由此,可提高在终端的接收质量。
而且,对于1RB内的RS及数据信号,使用相同的虚拟天线并作为虚拟2Tx基站而工作,因此,高速终端的SNR特性不会变差。
基站100通常对于高速终端及低速终端的双方同样地,使用虚拟天线0及虚拟天线1发送RS及数据信号的双方。
终端首先直接使用接收到的RS对数据信号进行解调。
另外,终端保存时间轴上的两个时隙的RS。以这种方式被保存的R0’、R0”、R1’、R1”之间存在以下所示的关系。
R0’中的接收信号=来自天线端口0的信号+来自天线端口2的信号
R1’中的接收信号=来自天线端口1的信号+来自天线端口3的信号
R0”中的接收信号=来自天线端口0的信号-来自天线端口2的信号
R1”中的接收信号=来自天线端口1的信号-来自天线端口3的信号
由此,终端能够通过以下的计算分离来自天线端口0、2、1、3的信号,并进行各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
来自天线端口0的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
来自天线端口2的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
术自天线端口1的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
来自天线端口3的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
终端根据天线端口0、2、1、3的四个信道估计值,选择虚拟天线发送或天线端口发送中的任一个模式作为基站100对本终端的最佳发送方法,并将选择结果作为发送模式请求而反馈给基站100。例如,当天线端口0、2、1、3的四个传播路径的相关低而可进行SDM发送时,通常较好的是不进行虚拟天线发送,因此选择天线端口发送。但是,因为在天线端口2、3的信道估计结果中还包含基于CDD生成单元109、118的传播特性,因此,即使在基站100通过图5所示的结构进行天线端口发送的情况下,仍可使用与虚拟天线发送时(图4)所使用的CDD生成单元相同的CDD生成单元。
另外,无论是虚拟天线发送(图4),还是在天线端口发送(图5),基站100均一边使天线端口2、3的符号反转,一边持续发送RS。
这里,如果将来自图5所示的基站100(4Tx基站)中的映射单元103的输出设为
,那么从四个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yrealport成为
yrealport=Ds4Tx
选择虚拟天线发送的终端与选择天线端口发送的终端通过OFDM而被复用,因此,基站100根据来自各终端的请求,对每个终端切换虚拟天线发送(图4)与天线端口发送(图5)。即,基站100具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根据来自各终端的请求,对每个终端切换虚拟天线发送(图4)与天线端口发送(图5),对于请求虚拟天线发送的低速终端,通过图4所示的结构,以虚拟天线发送模式发送RS及数据信号;对于请求天线端口发送的低速终端,通过图5所示的结构,以天线端口发送模式发送数据信号。
在进行虚拟天线发送时,各终端直接使用RS进行信道估计。另一方面,在进行天线端口发送时,各终端对各天线端口分离RS,使用分离后的RS进行信道估计。
这里,高速终端或不支持基于4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发送的终端向基站100请求虚拟天线发送,低速终端或能够进行SDM的终端向基站100请求天线端口发送即可。
另外,终端也可在向基站100请求虚拟信道天线发送或天线端口发送中的任一个发送模式时,同时向基站100请求变更数据信号的映射(PrecodingMatrix,预编码矩阵)。
在基站100被请求了虚拟信道天线发送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进行对虚拟天线的两天线端口用映射之后,接着在虚拟天线中执行向四个天线端口的分配。因此,尽管基站100的天线端口数为四个,但终端向基站100请求两天线端口用的多个映射图案(pattern)中的最佳映射图案。
另一方面,在终端向基站100请求天线端口发送的情况下,其向基站100请求4天线端口用的多个映射图案中的最佳映射图案。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以往的4Tx基站相比,可减少发送RS所需的开销。另外,因为来自天线端口2、3的RS的密度(合计功率)高,所以可提高终端的信道估计精度。另外,通过使用虚拟天线进行发送,可增大小区半径。而且,因为终端可将来自虚拟天线的RS分离成各天线端口的RS,所以可向基站请求基站进行SDM发送时的最佳发送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想当终端接收来自作为虚拟2Tx基站而工作的基站100(图4)的信号时,对每一时隙进行独立的信道估计,并对每一时隙改变虚拟天线的符号的情况。但是,例如在终端对每n时隙进行信道估计的情况下,也可对每n时隙改变虚拟天线的符号。
另外,图4及图5中的基站100也可不配备CDD生成单元109、11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虚拟天线的特性设为
even slot, odd slot
。但是,例如也可使用具有以下特性的虚拟天线。
even slot, odd slot
在此情况下,终端通过以下的计算分离来自天线端口0、1、2、3的信号。
来自天线端口0的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
来自天线端口1的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
来自天线端口2的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
来自天线端口3的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
即,当在偶数时隙与奇数时隙中,从表示虚拟天线的特性的4×2的上述矩阵中,分别取出了两个由列分量所构成的矢量时,所取出的合计四个矢量相互正交即可。更一般地,也可以复用各个天线端口的信号,使得终端能够使用多次接收的RS,分离以相同时刻及相同频率来发送信号的多个天线端口的传播路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时间轴上对每时隙改变(反转)虚拟天线的符号,另一方面固定虚拟天线的频率轴上的符号。但是,也可在频率轴上对每RB改变(反转)虚拟天线的符号,另一方面固定虚拟天线的时间轴上的符号。这种情况下,因为用以发送RS的虚拟天线的特性在时间轴上不发生变化,所以可通过将终端所接收的RS在多时隙范围内进行平均,提高终端的信道估计精度。但是,这种情况下对于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耐受性变低,因此,也可根据传播路径的状态,自适应地切换在时间轴上改变虚拟天线的符号的模式、以及在频率轴上改变虚拟天线的符号的模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基站利用两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天线端口数并不限于两个。例如,基站也可利用四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但是,终端为了分离每个天线端口的传播路径,在利用两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情况下需要两时隙的RS(例如图6所示的R0’及R0”),而在利用四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情况下需要4时隙的RS。例如,利用四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基站,发送在时间轴上对每个时隙改变虚拟天线的符号的R0’、R0″、R0″′、R0″″。终端使用R0’、R0″、R0″′、R0″″分离每个天线端口的信号,并进行每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
另外,基站也可根据终端的状况,自适应地改变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天线端口数。即,在基站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基站也可根据终端的状况而切换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地利用两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动作、以及利用四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动作。
例如,在终端高速移动而时间轴方向上的传播路径的变动剧烈的情况下,有时在沿着时间轴方向发送四个RS的期间,传播路径的状态发生变化,终端可能无法正确地分离信号。因此,基站也可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而切换形成虚拟天线的天线端口数。例如,对于高速移动终端,基站利用两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并将改变符号后的两个RS’配置在两个时隙中。另一方面,对于低速移动终端,基站利用四个天线端口形成一个虚拟天线,并将改变符号后的四个RS配置在四个时隙中。由此,可将RS的开销抑制在最小限度,同时可实现对应于终端的移动速度的最佳运用。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在用于通知天线端口数的BCH中,总是以虚拟天线发送的方式发送RS及BCH信号。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无论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如何,终端在BCH中均可获得分集效应。另外,终端通过分离两个天线端口的传播路径而进行信道估计,从而终端可在接收BCH信号后优化基站的发送权重。
这里,在BCH中重复地发送具有相同信息的BCH信号。另外,BCH信号总是占用部分频带而被持续发送。而且,BCH信号由所有的终端接收。另外,在终端接收BCH信号时,基站的天线端口数是未知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依赖于天线端口数地进行共同的RS配置,从而降低终端的接收负载,同时获得与SFBC(Space-frequency block coding,空频分组编码)同等的分集增益。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BCH信号的发送。
在3GPP-LTE的程序中,在终端与基站开始通信时,捕获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同步信道)并与基站的定时建立了同步之后,接收BCH信号。图7中表示3GPP-LTE中的BCH及SCH在时间轴上的配置。图7中的一时隙相当于1RB的时间。
另外,图8中表示3GPP-LTE中的数据信道与BCH及SCH的控制信道在频率轴上的配置。这些控制信道信号使用72副载波=6RB从基站发送。
当本实施方式的2Tx基站在图8所示的包含BCH及SCH的频带中发送RS、BCH信号及SCH信号时,将两个天线端口视为一个虚拟天线。但是,在时间轴上对每个RB使来自天线端口1的信号的符号反转。另外,在不包含BCH及SCH的频带中,作为通常的2Tx基站(图1A)而工作。
图9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200的结构。
在图9所示的基站200中,编码单元201对发送数据(数据信道)进行编码。
调制单元202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映射单元203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分别映射到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映射到天线端口0的数据信号为S0,映射到天线端口1的数据信号为S1。另外,附加于S0并从天线端口0发送的RS为R0,附加于S1并从天线端口1发送的RS为R1。
另一方面,编码单元204对BCH数据(BCH)进行编码。
调制单元205对编码后的BCH数据进行调制。
映射单元206将调制后的BCH数据信号映射到由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所形成的虚拟天线0。映射到虚拟天线0的BCH数据信号为B0。
反转单元207与反转单元208同步地使从天线端口0发送的B0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
反转单元208与反转单元207同步地使附加于B0并从天线端口0发送的R0的符号在奇数时隙与偶数时隙之间反转。
CDD生成单元209对于B0及R0生成CDD。
IFFT单元210对S0、R0及B0、R0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211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212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0发送。
IFFT单元213对S1、R1及B0、R0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214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215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1发送。
这样,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在BCH中具有虚拟天线0的功能。
另外,设置CDD生成单元209,以便抑制虚拟天线的多余的波束形成效应。
接下来,图10A及图10B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RS的配置。图10A表示不包含BCH的频带即数据信道的频带中的RS配置,图10B表示包含BCH的频带中的RS配置。另外,图11中表示以往的1Tx基站中的RS配置。再有,图10B中的R0’表示从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发送R0的资源,R0”表示从天线端口0发送R0并从天线端口1发送使R0的符号进行了反转所得的RS的资源。
这样,在基站200中,使包含BCH的频带中的RS配置(图10B)与1Tx基站中的RS配置(图11)相同。
对此,终端接收从基站发送的SCH(图7)并捕获同步。因为该SCH是终端已知的序列,所以终端可通过求预先保存的已知SCH序列与接收信号序列之间的互相关而捕获同步。另外,SCH也与BCH同样地由虚拟天线发送。
终端在捕获同步之后,接收R0’或R0”并进行信道估计,对BCH序列进行解码。
这里,在基站200中,使BCH的符号与用以发送R0’(或R0”)的虚拟天线的符号同步。由此,终端无需判别接收信号是R0’还是R0”。
而且,在图7中,基站200使在第1子帧的第1时隙中使用的虚拟天线的符号与在第6子帧的第1时隙中使用的虚拟天线的符号反转,因此,即使在通常BCH及SCH无法到达的区域中,仍可通过分集效应而接收BCH及SCH。
终端在接收BCH后,基于BCH数据判断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并根据该天线端口数判断发送数据的频带中的RS发送方法。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混杂着1Tx基站与2Tx基站的通信系统中,终端可通过1Tx基站与2Tx基站共同的接收方法接收BCH。由此,即使终端不清楚基站的天线端口数,仍可正确地接收BCH。即,可实现2Tx基站在BCH中的分集发送。
另外,如果通过以往同样的方法,将两个天线端口作为一个虚拟天线来处理而发送BCH,那么RS也由虚拟天线发送,因此,终端无法分离两个天线端口的传播路径。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基站在改变(反转)虚拟天线的符号的同时发送RS,所以终端能够分离两个天线端口的传播路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用虚拟天线的频带限定为包含BCH的部分频带。由此,在不使用虚拟天线的频带(例如,数据信道的频带)中,通过将终端接收到的RS在时间轴上进行平均,可提高信道估计精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混杂着天线端口数不同的多个基站的通信系统中,在实现共同的RS配置的同时,终端可享受各基站的分集效应,所以可提高通信系统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也可与BCH的上述发送同样地进行BCH以外的控制信息的发送。
另外,在SCH也与BCH同样地进行虚拟天线发送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仅对于BCH生成CDD而不对SCH生成CDD。由此,在多个天线端口之间不存在由CDD引起的额外的到达时间差,因此可提高使用SCH的同步捕获的性能。
另外,如比较本实施方式的BCH发送与使用了SFBC的BCH发送下的分集效应,结果如下所述。这里,将基站的发送天线端口数设为2,将终端的接收天线端口数设为1,将从基站的天线端口0至终端的天线端口为止的传播路径的特性设为h0(f),将从基站的天线端口1至终端的天线端口为止的传播路径的特性设为h1(f)。
在使用了SFBC的BCH发送中,终端的接收功率为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BCH发送中,终端的接收功率为
...even slot,
...odd slot。其中,e
-j2πfδ为CDD的分量。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中的BCH的平均接收功率为
,其与SFBC的平均接收功率相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BCH发送的最大接收功率,大于基于SFBC的BCH发送的最大接收功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BCH发送,可使BCH的最大到达距离大于基于SFBC的BCH发送的最大到达距离。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像BCH那样重复发送多次的信息,可获得超过SFBC的分集效应。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由8天线端口的基站(8Tx基站)发送数据信号。
3GPP-LTE中的基站的天线端口数最大为四个。因此,支持3GPP-LTE的终端可使用从最大具有四个天线端口的基站(4Tx基站)发送的RS,进行数据的解调及下行信号的质量测定。
对此,在3GPP-LTE的演进形式即LTE-advanced中,在探讨最大具有八个天线端口的基站(8Tx基站)。但是,为了使仅支持3GPP-LTE的基站(4Tx基站)的终端在LTE-advanced下也能够进行通信,需要提供基于3GPP-LTE的基站。换句话说,在混杂着4Tx基站(3GPP-LTE的基站)与8Tx基站(LTE-advanced的基站)的通信系统中,仅支持4Tx基站的终端(以下称为“LTE终端”)与不仅支持4Tx基站的终端还支持8Tx基站的终端(以下称为“LTE+终端”)需要能够以相同的频带进行通信。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8Tx基站对于LTE终端,使用分别由两个天线端口形成的四个虚拟天线发送RS和数据信号(虚拟天线发送)。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8Tx基站对于适合于使用8天线端口发送数据信号的LTE+终端,不使用虚拟天线而是使用八个天线端口发送RS和数据信号(天线端口发送)。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8Tx基站在进行天线端口发送时,使作为仅配置于进行天线端口发送的数据信号的发送频带的RS,且从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两个天线端口分别共同地发送的两个RS中的任一个的符号反转。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站300。
图12中表示作为进行虚拟天线发送的虚拟4Tx基站而工作的基站300的结构。
在图12所示的基站300中,编码单元301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
调制单元302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映射单元303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分别映射到虚拟天线0、虚拟天线1、虚拟天线2及虚拟天线3。映射到虚拟天线0的数据信号为S0,映射到虚拟天线1的数据信号为S1,映射到虚拟天线2的数据信号为S2,映射到虚拟天线3的数据信号为S3。另外,从虚拟天线0发送的RS为R0,从虚拟天线1发送的RS为R1,从虚拟天线2发送的RS为R2,从虚拟天线3发送的RS为R3。
IFFT单元304对S0及R0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05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06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0发送。
CDD生成单元307对于S0及R0生成CDD。
IFFT单元308对S0及R0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09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10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1发送。
IFFT单元311对S1及R1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12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13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2发送。
CDD生成单元314对于S1及R1生成CDD。
IFFT单元315对S1及R1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16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17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3发送。
IFFT单元318对S2及R2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19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20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4发送。
CDD生成单元321对于S2及R2生成CDD。
IFFT单元322对S2及R2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23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24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5发送。
IFFT单元325对S3及R3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26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27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6发送。
CDD生成单元328对于S3及R3生成CDD。
IFFT单元329对S3及R3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CP附加单元330将与OFDM码元的后端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前端。
无线发送单元331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并从天线端口7发送。
另外,设置CDD生成单元307、314、321、328,以便抑制虚拟天线的多余的波束形成效应。
接下来,图13中表示作为进行天线端口发送的8Tx基站而工作的基站300的结构。下面仅说明图13与图12的不同点。
即,映射单元303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S0~S7分别映射到天线端口0~7。另外,从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发送的RS为R0及R4,从天线端口2及天线端口3发送的RS为R1及R5,从天线端口4及天线端口5发送的RS为R2及R6,从天线端口6及天线端口7发送的RS为R3及R7。即,进行天线端口发送的基站300(8Tx基站)除了发送以图12所示的虚拟天线发送方式发送了RS之外,还发送R4~R7。
IFFT单元304对S0、R0及R4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反转单元332使从天线端口1发送的R4的符号反转。
CDD生成单元307对于S1、R0及R4生成CDD。
IFFT单元308对S1、R0及R4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IFFT单元311对S2、R1及R5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反转单元333使从天线端口3发送的R5的符号反转。
CDD生成单元314对于S3、R1及R5生成CDD。
IFFT单元315对S3、R1及R5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IFFT单元318对S4、R2及R6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反转单元334使从天线端口5发送的R6的符号反转。
CDD生成单元321对于S5、R2及R6生成CDD。
IFFT单元322对S5、R2及R6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IFFT单元325对S6、R3及R7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反转单元335使从天线端口7发送的R7的符号反转。
CDD生成单元328对于S7、R3及R7生成CDD。
IFFT单元329对S7、R3及R7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
这里,对于仅在天线端口发送时发送的R4~R7,图13所示的基站300使从图12中形成一个虚拟天线的两个天线端口中的任一个天线端口发送的RS的符号反转。即,基站300使从图12中形成虚拟天线0的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中的天线端口1发送的R4的符号反转。同样地,基站300使从图12中形成虚拟天线1的天线端口2及天线端口3中的天线端口3发送的R5的符号反转。虚拟天线2、3(天线端口4~7)的情况也相同。
接下来,图14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RS的配置。再者,图14中的R0’表示从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发送R0的资源,R1’表示从天线端口2及天线端口3发送R1的资源,R2’表示从天线端口4及天线端口5发送R2的资源,R3’表示从天线端口6及天线端口7发送R3的资源。另外,R4’表示从天线端口0发送R4并从天线端口1发送使R4的符号反转所得的RS的资源,R5’表示从天线端口2发送R5并从天线端口3发送使R5的符号反转所得的RS的资源,R6’表示从天线端口4发送R6并从天线端口5发送使R6的符号反转所得的RS的资源,R7’表示从天线端口6发送R7并从天线端口7发送使R7的符号反转所得的RS的资源。
另外,如图14所示,基站300将整个频带(副载波序号0~23)分割成,配置发往仅支持4Tx基站的LTE终端(或LTE+终端中,在4RS发送频带接收下行数据信号的终端)的数据信号的发送频带(副载波序号0~11,以下称为“4RS发送频带”)、以及配置发往还支持8Tx基站的LTE+终端的数据信号的发送频带(副载波序号12~23,以下称为“8RS发送频带”)。另外,基站300可将频带的分割结果通过广播通知给LTE+终端,也可使用下行控制信号(例如,PDCCH等),将表示在8RS发送频带发送八个RS的信息,仅通知给数据信号被分配到8RS发送频带的终端。
用与来自3GPP-LTE的4Tx基站的R0~R3(图2B)相同的资源(相同定时及相同副载波)发送图14所示的R0’~R3’。另外,R0’~R3’被配置在所有的频带(图14所示的副载波序号0~23)中。另外,在图14所示的8RS发送频带(副载波序号12~23)中,除了配置有R0~R3之外,还配置有R4~R7。
在基站300作为虚拟4Tx基站而工作的情况下,用配置于图14所示的4RS发送频带的R0’~R3’发送来自基站300的RS。即,在虚拟发送时,发送RS所需的开销与4Tx基站相同。另外,从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以相同时刻、相同频率发送图14所示的R0’,从天线端口2及天线端口3以相同时刻、相同频率发送R1’,从天线端口4及天线端口5以相同时刻、相同频率发送R2’,从天线端口6及天线端口7以相同时刻、相同频率发送R3’。由此,因为每个虚拟天线可使用两个无线发送单元发送RS,所以RS的发送功率及数据信号的发送功率是4Tx基站中的相应发送功率的2倍。由此,可提高终端的接收质量。
另一方面,在基站300作为8Tx基站而工作的情况下,用图14所示的配置于8RS发送频带的R0~R3及仅配置于8RS发送频带的R4~R7发送来自基站300的RS。但是,如图13所示,虽然从天线端口0及天线端口1以相同时刻、相同频率发送R4’,但是从天线端口1发送的R4的符号对于从天线端口0发送的R4被反转。R5’、R6’、R7’的情况也相同。
即,等价于在图13所示的基站300中,对R0、R1、R2及R3施加(1,1)作为虚拟天线权重,而对R4、R5、R6及R7施加与(1,1)正交的(1,-1)作为虚拟天线权重。
接下来,对发送数据进行说明。在图12所示的基站300中,以4RS发送频带发送的发送数据首先由映射单元303映射到四个虚拟天线0~3上。接着,对于被映射到各虚拟天线上的发送数据,施加与施加到R0、R1、R2、R3上的虚拟天线权重相同的虚拟天线权重。另一方面,在图13所示的基站300中,以8RS发送频带发送的发送数据由映射单元303直接映射到八个天线端口上。但是,因为以8RS发送频带发送的发送数据由映射单元303映射到八个天线端口上,所以无法施加虚拟天线权重。
接下来说明终端的动作。
例如,在LTE终端测定(Measurement)切换或搜索新小区时所使用的下行线路功率的情况下,LTE终端使用R0’~R3’。即,LTE终端分别测定R0’~R3’的接收功率作为虚拟天线0~3的信号强度。接着,LTE终端将测定结果反馈给基站300。这里,LTE终端无需判别测定中所使用的RS是经由4Tx基站的四个天线端口所发送的RS,还是8Tx基站使用虚拟天线所发送的RS。即,LTE终端可不判别4Tx基站和8Tx基站而测定下行线路功率。另外,在基站300测定中所使用的R0’~R3’分别使用由两个天线端口形成的虚拟天线发送,因此在LTE终端中,RS的密度(合计功率)变高,可进行高精度的测定。
另外,当LTE终端(或LTE+终端中,以4RS发送频带接收下行数据信号的终端)以图14所示的4RS频带接收下行数据信号时,LTE终端使用R0’~R3’进行每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接着,LTE终端使用四个信道估计值及基站300所预先通知的4个天线端口用天线端口映射图案,接收从基站300发送的数据信号。这里,因为基站300对虚拟天线0~3施加虚拟天线权重,所以LTE终端可不考虑基站300的天线端口数为八个的事实而接收下行数据信号。
另外,当LTE+终端在图14所示的8RS发送频带接收下行数据信号时,LTE+终端通过以下的计算分离天线端口0~7的信号,并进行每个天线端口的信道估计。
来自天线端口0的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R4’中的接收信号)/2
来自天线端口1的信号=(R0’中的接收信号-R4’中的接收信号)/2
来自天线端口2的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R5’中的接收信号)/2
来自天线端口3的信号=(R1’中的接收信号-R5’中的接收信号)/2
来自天线端口4的信号=(R2’中的接收信号+R6’中的接收信号)/2
来自天线端口5的信号=(R2’中的接收信号-R6’中的接收信号)/2
来自天线端口6的信号=(R3’中的接收信号+R7’中的接收信号)/2
来自天线端口7的信号=(R3’中的接收信号-R7’中的接收信号)/2
这样,LTE+终端使用天线端口0~7的八个信道估计值及8个天线端口用天线端口映射图案,接收从基站300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
而且,LTE+终端将天线端口0~7的八个信道估计值通过上行线路反馈给基站300。基站300基于反馈的信息,决定在进行下一次的发送之后应适用于发往LTE+终端的下行数据的天线端口映射图案。
另外,通过OFDM复用适用虚拟天线发送的LTE终端与适用天线端口发送的LTE+终端,因此,基站300对每个终端切换虚拟天线发送(图12)和天线端口发送(图13)。即,基站300具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对每个终端切换虚拟天线发送(图12)和天线端口发送(图13)。而且,基站300对于适用虚拟天线发送的LTE终端,通过图12所示的结构,将RS及数据信号映射到图14所示的4RS发送频带中以进行虚拟天线发送。另外,基站300对于适用天线端口发送的LTE+终端,通过图13所示的结构,将RS及数据信号映射到图14所示的8RS发送频带中以进行天线端口发送。
而且,LTE终端直接使用以虚拟天线发送模式发送的RS进行信道估计。另一方面,LTE+终端对于以天线端口发送模式发送的RS,对每个天线端口分离RS,并使用分离后的RS进行信道估计。
在本实施方式中,8Tx基站对于LTE终端使用虚拟天线,从而使用所有八个天线端口进行虚拟天线发送。因此,可有效地利用八个天线端口。即,因为LTE终端从形成虚拟天线的两个天线端口接收相同的RS,所以可提高接收质量。另外,通过使用了虚拟天线的发送,LTE终端可不判别基站的天线端口数而进行切换(handover)及搜索新小区时的测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8Tx基站对于适合于使用八个天线端口发送数据信号的LTE+终端,不使用虚拟天线而是使用八个天线端口发送数据信号。这里,8Tx基站仅在被配置了对支持8RS接收方式的LTE+终端发送的数据的频带中追加配置RS,因此,可将RS的开销抑制在最小限度。另外,LTE+终端可将所接收的RS分别分离为八个天线端口的RS。由此,希望虚拟天线发送的LTE终端和希望天线端口发送的LTE+终端可共存于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内。
另外,图12及图13中的基站300也可不配备CDD生成单元。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另外,终端有时也被称为UE,基站有时也被称为Node B,副载波有时也被称为音调(tone)。另外,CP有时也被称为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
另外,在频域与时域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不限于IFFT、FFT。
另外,本发明不仅可适用于基站及终端,而且可适用于所有的无线通信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以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通过软件来实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一个芯片。虽然这里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的不同,也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或特大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2007年8月1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213077号及2008年6月2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163032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