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冗余邻区,具体是指邻区信号较差,切换到该小区后容易造成掉话,实际上应该删除该邻区关系的服务小区;漏配邻区具体是指邻区信号较好,但是由于没有配置邻区关系使得通话切换到其他质量较差的邻区,实际应该配置该邻区关系的服务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在服务小区的邻区测量过程中,测量频点分两种:一种是已经被定义为邻区关系且在邻区广播控制信道频点(BCCH Allocation2,简称:BA2)表中已经存在的频点,另一种频点是在进行邻区测量定义过程中临时加进去的可称为“临时测量频点”,在一批测量任务中最多可添加“临时测量频点”的个数称为步长。此外,由于邻区关系中定义的测量频点的个数在现有技术中是有限制的,若测量频点太多则需分批测量,从而确保测量报告中包含无线环境中所有的BCCH。
例如:在制定测量任务时的测量频点表中频点数为25个,在BA2表设置20个已定义的邻区频点,则可以在每批测量任务中添加的临时频点数为5;若实际测量中有40个待测频点,其中,由于有20个已定义的邻区频点,因此将剩余的20个待测频点可以分4批每批自动添加5个临时频点进行测量,从而每一批中都包含BA2表中已定义的20个邻区频点和5个自动添加的临时测量频点。
图1为本发明邻区关系优化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测量报告获取服务小区的各邻区对应的测量频点在测量时间段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其中,测量报告中包含有邻区广播控制信道频点表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和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
步骤102、根据总业务信道话务量获取每一测量频点的倍乘因子;
步骤103、根据倍乘因子以及预设的加权系数获取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
步骤104、根据综合优先级获取服务小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并根据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更新邻区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关系优化处理方法,通过获取服务小区的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根据综合优先级获取服务小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由于测量报告包含有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移动台能够根据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收集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的信息,使得服务小区避免了将通话切换至邻区信号较差且容易造成掉话的冗余邻区,也避免了将邻区信号较好的漏配邻区由于没有配置邻区关系使得通话切换到其它信号质量较差的邻区,从而提高了服务小区的邻区切换成功率,降低了移动台在邻区切换过 程中的掉话率。
图2为本发明邻区关系优化处理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测量报告获取服务小区的各邻区对应的测量频点在测量时间段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其中,测量报告中包含有邻区广播控制信道频点(BCCH Allocation2,简称:BA2)表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和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
其中,根据测量报告获取服务小区的邻区对应的测量频点在每一个测量时间段的业务信道话务量,服务小区在每一个测量时间段的业务信道话务量可以通过BA2表获取;表1为BA2表的一个具体示例。
表1
测量时间段 |
服务小区 |
邻区的BCCH对 应的频点 |
业务信道话务量 |
2009-10-1
10:00~10:15 |
Brown_Str_MC1-0 |
f_1 |
3.2 |
2009-10-1
10:00~10:15 |
Brown_Str_MC1-0 |
f_2 |
3.2 |
2009-10-1
10:00~10:15 |
Brown_Str_MC1-0 |
f_3 |
3.2 |
2009-10-1
10:00~10:15 |
Brown_Str_MC1-0 |
f_4 |
3.2 |
2009-10-1
10:00~10:15 |
Brown_Str_MC1-0 |
f_5 |
3.2 |
2009-10-1
10:00~10:15 |
Brown_Str_MC1-0 |
f_1n |
3.2 |
2009-10-1
10:00~10:15 |
Brown_Str_MC1-0 |
f_2n |
3.2 |
2009-10-1
10:15~10:30 |
Brown_Str_MC1-0 |
f_1 |
6 |
[0041]
2009-10-1
10:15~10:30 |
Brown_Str_MC1-0 |
f_2 |
6 |
2009-10-1
10:15~10:30 |
Brown_Str_MC1-0 |
f_3 |
6 |
2009-10-1
10:15~10:30 |
Brown_Str_MC1-0 |
f_4 |
6 |
2009-10-1
10:15~10:30 |
Brown_Str_MC1-0 |
f_5 |
6 |
2009-10-1
10:15~10:30 |
Brown_Str_MC1-0 |
f_3n |
6 |
2009-10-1
10:15~10:30 |
Brown_Str_MC1-0 |
f_4n |
6 |
2009-10-1
10:30~10:45 |
Brown_Str_MC1-0 |
f_1 |
4.5 |
2009-10-1
10:30~10:45 |
Brown_Str_MC1-0 |
f_2 |
4.5 |
2009-10-1
10:30~10:45 |
Brown_Str_MC1-0 |
f_3 |
4.5 |
2009-10-1
10:30~10:45 |
Brown_Str_MC1-0 |
f_4 |
4.5 |
2009-10-1
10:30~10:45 |
Brown_Str_MC1-0 |
f_5 |
4.5 |
2009-10-1
10:30~10:45 |
Brown_Str_MC1-0 |
f_5n |
4.5 |
2009-10-1
10:30~10:45 |
Brown_Str_MC1-0 |
f_6n |
4.5 |
2009-10-1
10:45~11:00 |
Brown_Str_MC1-0 |
f_1 |
5.1 |
2009-10-1
10:45~11:00 |
Brown_Str_MC1-0 |
f_2 |
5.1 |
2009-10-1 |
Brown_Str_MC1-0 |
f_3 |
5.1 |
[0042]
10:45~11:00 |
|
|
|
2009-10-1
10:45~11:00 |
Brown_Str_MC1-0 |
f_4 |
5.1 |
2009-10-1
10:45~11:00 |
Brown_Str_MC1-0 |
f_5 |
5.1 |
2009-10-1
10:45~11:00 |
Brown_Str_MC1-0 |
f_7n |
5.1 |
2009-10-1
10:45~11:00 |
Brown_Str_MC1-0 |
f_8n |
5.1 |
如上述表1所示,以测量时间为“2009-10-1”为例,每隔15分钟划分为一个测量时间段,从“2009-10-1”中的“10:00~10:15”开始,至“10:45~11:00”结束,服务小区为“Brown_Str_MC1-0”,邻区的BCCH对应的频点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为“f_1~f_5”,n表示与已存在的测量频点相区别的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为“f_1n~f_8n”,测量步长为2;在表1所示的每一个测量时间段内,对同一测量频点在不同测量时间段的业务信道话务量进行累加得到该测量频点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例如:对服务小区“Brown_Str_MC1-0”的第一个邻区的测量频点f1对应的测量时间段分别为“10:00~10:15、10:15~10:30、10:30~10:45、10:45~11:00”的业务信道话务量分别为“3.2、6、4.5、5.1”,因此对测量频点f1在不同测量时间段的业务信道话务量进行累加后得到测量频点f1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18.8”。
进一步地,再如表1所示,在各邻区的测量频点“f_1~f_5、f_1n~f_8n”中,邻区的BCCH对应的频点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f_1~f_5”在每一个测量时间段内均参与测量,对于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在不同的测量时间段内,可根据实际的测量情况临时配置不同频率测量频点,例如:在测量时间段“10:00~10:15、10:15~10:30、10:30~10:45、10:45~11:00”内,测量频点有BA2表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为“f_1~f_5”均参与测量;对于临时测量频点,在测量时间段“10:00~10:15”内,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为“f_1n、f_2n”, 在测量时间段“10:15~10:30”内,测量频点有BA2表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仍为“f_1~f_5”,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为“f_3n、f_4n”,在测量时间段“10:15~10:30”出现的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为“f_3n、f_4n”,在测量时间段“10:30~10:45”出现的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为“f_5n、f_6n”,在测量时间段“10:45~11:00”出现的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为“f_7n、f_8n”,并且在测量时间段内出现的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在后续的测量时间段不再参与测量。
步骤202、根据总业务信道话务量获取每一测量频点的倍乘因子;
其中,经过上述步骤201后,得到对测量频点“f_1~f_5、f_1n~f_8n”对应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求出每一测量频点对应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的倒数即为该测量频点的倍乘因子,即:倍乘因子=1/总业务信道话务量。
步骤203、根据倍乘因子以及预设的加权系数获取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
具体地,统计各邻区的表示小区下行信号强度的测量电平大于预设的第一电平门限的第一统计次数,统计各邻区的表示小区下行信号强度的测量电平与服务小区的用于表示小区下行信号强度的接收电平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平门限的第二统计次数,例如:第m个邻区的第一统计次数为T1m,第m个邻区的第二统计次数为T2m;对第m个邻区的第一统计次数T1m、第二统计次数T2m、与第m个邻区相对应的预设的加权系数、倍乘因子进行加权平均获取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统计结果、预设的加权系数及倍乘因子如表2所示。
表2
服务小区 |
邻区的 BCCH |
邻区的 BSIC |
总业务信 道话务量 |
倍乘 因子 |
大于绝对电 平门限次数 |
大于相对电 平门限次数 |
加权 系数 |
Brown_Str
_MC1-0 |
f_1 |
10 |
18.8 |
0.05 |
10000 |
21000 |
770 |
Brown_Str
_MC1-0 |
f_2 |
12 |
18.8 |
0.05 |
11000 |
10000 |
520 |
[0051]
Brown_Str
_MC1-0 |
f_3 |
23 |
18.8 |
0.05 |
5000 |
11000 |
400 |
Brown_Str
_MC1-0 |
f_4 |
02 |
18.8 |
0.05 |
32000 |
5000 |
920 |
Brown_Str
_MC1-0 |
f_5 |
31 |
18.8 |
0.05 |
20000 |
12000 |
800 |
Brown_Str
_MC1-0 |
f_1n |
34 |
3.2 |
0.31 |
1500 |
1000 |
387 |
Brown_Str
_MC1-0 |
f_2n |
45 |
3.2 |
0.31 |
1300 |
1100 |
372 |
Brown_Str
_MC1-0 |
f_3n |
21 |
6 |
0.17 |
2400 |
500 |
246 |
Brown_Str
_MC1-0 |
f_4n |
33 |
6 |
0.17 |
2100 |
3200 |
450 |
Brown_Str
_MC1-0 |
f_5n |
07 |
4.5 |
0.22 |
1000 |
1500 |
275 |
Brown_Str
_MC1-0 |
f_6n |
09 |
4.5 |
0.22 |
1100 |
1300 |
264 |
Brown_Str
_MC1-0 |
f_7n |
16 |
5.1 |
0.19 |
500 |
2400 |
275 |
Brown_Str
_MC1-0 |
f_8n |
25 |
5.1 |
0.19 |
3200 |
2200 |
512 |
在上述表2中,具体地,假设服务小区的邻区总共有13个,第m个邻区的综合优先级可以通过如下等式计算:
其中,N表示13个邻区中任意一个邻区,其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3的自然数,T1N为第N个邻区对应的第一统计次数,T2N为第N个邻区对应的第二统计次数;此外,由于表2所示的测量频点倍乘因子表中以测量频点为索引号,又由于测量报告 中还包含了每一个邻区的BCCH和基站识别码(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简称:BSIC)信息,因此可能存在相同BCCH不同BSIC的2个以上邻区,因此在计算综合优先级时,针对相同BCCH的不同邻区,均取该BCCH对应的相同倍乘因子进行计算。
步骤204、根据综合优先级获取服务小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并根据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更新邻区关系。
具体地,可以先根据综合优先级生成数据处理图,在数据处理图上根据预设的排名门限进行判决得到各邻区中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步骤204中数据处理图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二维的数据处理图分为水平方向的第一坐标轴和竖直方向的第二坐标轴,在第一坐标轴上预设有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在第二坐标轴上预设有综合优先级门限;其中,第一坐标轴表示各邻区的排名,第二坐标轴表示综合优先级排名。例如: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排名(Rel%)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服务小区 |
邻区的 BCCH |
邻区的 BSIC |
加权 系数 |
综合优先级 |
排名(Rel%) |
Brown_Str_MC1-0 |
f_1 |
10 |
770 |
12.4% |
3 |
Brown_Str_MC1-0 |
f_2 |
12 |
520 |
8.4% |
4 |
Brown_Str_MC1-0 |
f_3 |
23 |
400 |
6.4% |
7 |
Brown_Str_MC1-0 |
f_4 |
02 |
920 |
14.8% |
1 |
Brown_Str_MC1-0 |
f_5 |
31 |
800 |
12.9% |
2 |
Brown_Str_MC1-0 |
f_1n |
34 |
387 |
6.2% |
8 |
Brown_Str_MC1-0 |
f_2n |
45 |
372 |
6.0% |
9 |
Brown_Str_MC1-0 |
f_3n |
21 |
246 |
3.9% |
13 |
Brown_Str_MC1-0 |
f_4n |
33 |
450 |
7.2% |
6 |
Brown_Str_MC1-0 |
f_5n |
07 |
275 |
4.4% |
10 |
Brown_Str_MC1-0 |
f_6n |
09 |
264 |
4.2% |
12 |
Brown_Str_MC1-0 |
f_7n |
16 |
275 |
4.4% |
10 |
Brown_Str_MC1-0 |
f_8n |
25 |
512 |
8.2% |
5 |
[0057] 结合图3和表3所示,通过将邻区的排名与数据处理图上的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及将邻区的综合优先级与综合优先级门限值进行比较得到各邻区中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综合优先级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情况设定,其中第一门限值为排名低门限,第二门限值为排名高门限;对于邻区的排名(Rel%)<第一门限值,若已定义的邻区列表里不含有该部分邻区,则被无条件的认为是“漏配邻区”;对于邻区的排名(Rel%)>=第一门限值,且邻区的排名(Rel%)<=第二门限值,且综合优先级>=综合优先级门限值的邻区,若接收电平较高,则该部分邻区也可以被认为是“漏配邻区”;对于综合优先级<综合优先级门限值,并且邻区的排名(Rel%)>第二门限值,表示排名非常靠后,该部分邻区如果已经被定义在已有的邻区列表中,则被认为可能是“冗余邻区”;通过采用数据处理图得到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能够非常准确直观地获取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
可选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205、根据各邻区与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对各邻区进行分层;
其中,由于测量报告中对于邻区是以“BCCH和BSIC”进行区分的,因此需要查找出邻区的小区名与小区全球标识(Cell Global Identity,简称:CGI),以唯一确定每一个邻区,以便于后续能迅速找到该邻区;通过对各邻区进行分层,实现了以物理拓扑对各小区采用由近及远的顺序由BCCH、BSIC向小区CGI的匹配,以确定唯一的小区。
由于网络中允许存在相同BCCH相同BSIC的小区,故在步骤204中得到的漏配小区不能仅通过BCCH和BSIC唯一查找到该小区名与CGI,需要通过基站拓扑信息表中的站点拓扑信息进行查找;如下表4为基站拓扑信息表的一个示例。
表4
SiteName |
CellName |
CGI |
Longitude |
Latitude |
Azimuth |
Omni/Sector |
01-Drysdale_Str |
Drysdale_Str-1 |
** |
30.983611 |
-25.4825 |
105 |
Sector |
01-Drysdale_Str |
Drysdale_Str-2 |
** |
30.983611 |
-25.4825 |
225 |
Sector |
01-Drysdale_Str |
Drysdale_Str-3 |
** |
30.983611 |
-25.4825 |
345 |
Sector |
02-Eskom_Nelspr
uit |
Eskom_Nelspruit
-1 |
** |
30.974445 |
-25.472221 |
0 |
Sector |
03-Westend |
Westend-1 |
** |
30.964028 |
-25.493361 |
335 |
Sector |
03-Westend |
Westend-2 |
** |
30.964028 |
-25.493361 |
45 |
Sector |
03-Westend |
Westend-3 |
** |
30.964028 |
-25.493361 |
225 |
Sector |
04-Brown_Str_M
C1 |
Brown_Str MC1-
0 |
** |
30.976389 |
-25.471722 |
0 |
Omni |
... |
... |
... |
... |
... |
... |
... |
从上述表4可知,基站拓扑信息表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站点名称(SiteName)、小区名称(CellName)、小区CGI、小区经度(Longitude)、小区纬度(Latitude)、小区方向角(Azimuth)、定向小区还是全向小区(Omni/Sector)。
通过查询基站拓扑信息表中的站点拓扑信息进行查找判定与服务小区的所有相关的邻区,即各邻区与当前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将各邻区划为i层(i为正整数),具体地,例如,第一层小区为与当前小区存在直接相邻关系的小区;第二层小区为与当前小区的邻区存在直接相邻关系的小区;第三层小区为与当前小区邻区的邻区存在相邻关系的小区,依次类推。
步骤206、获取分层后的各邻区中漏配邻区的小区名。
根据服务小区对应的服务基站的经度和纬度与分层后的各邻区对应的邻区基站的经度和纬度,获取服务基站与邻区基站的距离信息和频段信息,获取各邻区的天线衰减,根据距离信息与频段信息获取路径损耗,根据天线衰减和路径损耗获取预测电平,根据预测电平获取漏配邻区的小区名,其中,预测电平是根据发射功率、天线损耗、路径损耗等各项计算出来的电平值,用于在存在多个相同BCCH和BSIC小区时获取最优小区。关于获取漏配邻区的小区名的方法将在下面通过更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邻区自动切换方法,通过获取各邻区的综合优 先级,根据综合优先级生成数据处理图,根据数据处理图获取各邻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由于测量报告包含有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使得移动台能够根据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收集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的信息,避免了将通话切换至邻区信号较差且容易造成掉话的冗余邻区,也避免了将邻区信号较好的漏配邻区由于没有配置邻区关系使得通话切换到其它信号质量较差的邻区,从而提高了邻区切换成功率,降低了移动台在邻区切换过程中的掉话率。
为了更容易理解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6查找漏配邻区的小区名的实现过程,具体地,假设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5将各邻区进行分层后存在三层,仅以三层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能形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令i<=3。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步骤206中获取漏配邻区的小区名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计算天线衰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根据小区经度、小区纬度计算服务小区的基站与所有邻区对应的基站的直线距离;令i=1;
步骤402、判断第i层的邻区能否找到与BCCH和BSIC相符的邻区,若是,执行步骤403,若否,执行步骤404;
步骤403、判断第i层的邻区的小区名是否唯一,若是,执行步骤410,若否,执行步骤406。
步骤404、令i=i+1,并且判断i是否大于3,若是,则执行步骤405,若否,重复执行步骤402;
步骤405、筛选出距服务小区<=70公里的BCCH、BSIC小区;
步骤406、判断是否能获取该小区的小区经度、小区维度、方向角;若是,执行步骤407,若否,执行步骤409;
步骤407、根据步骤401中计算得到的直线距离与邻区的频段信息获取路径损耗(PL)以及天线衰减;
具体地,路径损耗PL=M×lg(D)+N,其中,其中,“M”与“N”均为常数值,由Okumura-Hata模型(适用频率:150~1500MHzc)与COST231-Hata模型(适用频率:150~1500MHz)简化所得,“D”为步骤401中计算得到的直线距离;
如图5所示,A表示服务小区的经度和维度(Xa,Ya),B表示邻区的经度和维度(Xb,Yb),以B为坐标原点;θ表示B的方向角,取值范围[0,360],θ可以从上述表3所示的基站拓扑信息表中的小区方向角(Azimuth)获取;α表示小区B和A连线方向相对于y轴正方向的夹角,取值范围[0,360]当
时,若Xa-Xb>0,则
若Xa-Xb<0,则
当
时,若Xa-Xb>0,则
若Xa-Xb<0,则
其中,β表示与B和A连线方向相对于B小区天线方向角顺时针的夹角,取值范围[0,360]。
并且,θ≤α时,β=α-θ;θ>α时,β=2π-(θ-α)。利用方向角与衰减值对应关系可以根据β查找天线方向图,进一步找到B小区天线在β方向的天线衰减Pd。
步骤408、根据天线衰减和路径损耗获取预测电平,并执行步骤410;
具体地,预测电平=BS Power+天线增益-(Pd+PL),其中,BS Power为基站载频发射功率,可以取43dBm;Antenna Gain为天线增益,若为全向天线增益,则可以默认为11;若为定向天线增益,可以默认17,单位dbi;BS Power为基站载频发射功率,可以视具体网络情况取值不同的值,由上述公式可知,预测电平是根据基站载频发射功率、天线增益、路径损耗等计算出来的电平值,用于在存在多个相同BCCH和BSIC小区时获取最优邻区。
步骤409、对于无经度和纬度和方向角的邻区,将邻区的CGI与服务小区的CGI相减,并取绝对值,将其中差值小的邻区名作为漏配邻区的小区名。
步骤410、获取漏配邻区的小区名。
通过获取漏配邻区的小区名,从而确定唯一的小区,提高查找漏配邻区的准确度。
图6为本发明邻区关系优化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第二获取模块62、第三获取模块63、处理模块64;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61根据测量报告获取服务小区的各邻区对应的测量频点在测量时间段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有邻区广播控制信道频点表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和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第二获取模块62根据所述总业务信道话务量获取所述每一测量频点的倍乘因子;第三获取模块63根据所述倍乘因子以及预设的加权系数获取所述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处理模块64根据所述综合优先级获取所服务小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并根据所述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更新所述邻区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关系优化处理装置,处理模块64根据第三获取模块63获取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进行判决获取各邻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由于测量报告包含有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使得移动台能够根据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收集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的信息,避免了将通话切换至邻区信号较差且容易造成掉话的冗余邻区,也避免了将邻区信号较好的漏配邻区由于没有配置邻区关系使得通话切换到其它信号质量较差的邻区,从而提高了邻区切换成功率,降低了移动台在邻区切换过程中的掉话率。
图7为本发明邻区关系优化处理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获取模块71、第二获取模块72、第三获取模块73、处理模块74、分层模块75、获取模块76;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71根据测量报告获取服务小区的各邻区对应的测量频点在测量时间段的总业务信道话务量,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有邻区广播控制信道频点表中已存在的测量频点和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 第二获取模块72根据所述总业务信道话务量获取所述每一测量频点的倍乘因子;第三获取模块73根据所述倍乘因子以及预设的加权系数获取所述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处理模块74根据综合优先级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并根据所述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更新所述邻区关系;分层模块75根据所述各邻区与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区关系对所述各邻区进行分层;获取模块76获取分层后的所述各邻区中漏配邻区的小区名。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模块71还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711、累加单元712;其中,第一获取单元711通过测量报告获取服务小区的各邻区对应的测量频点在测量时间段的测量周期数与业务信道话务量;累加单元712对同一测量频点在不同测量时间段的测量周期数与业务信道话务量进行累加得到该测量频点的总测量周期数与总业务信道话务量。
进一步地,第三获取模块73还可以包括:第一统计单元731、第二统计单元732、第二获取单元733、排序单元734;其中,第一统计单元731在所属测量时间段内统计各邻区的测量电平大于预设的第一电平门限的第一统计次数;第二统计单元732统计所述各邻区的测量电平与所述服务小区的接收电平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二电平门限的第二统计次数;第二获取单元733对所述第一统计次数、所述第二统计次数、预设的加权系数、所述倍乘因子进行加权平均获取所述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排序单元734对所述综合优先级进行排序生成数据处理图。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74还可以包括:数据处理图生成单元741、处理单元742;其中,数据处理图生成单元741根据所述综合优先级生成数据处理图;处理单元742在数据处理图上根据预设的排名门限进行判决得到所述各邻区中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76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单元761、第四获取单元762、第五获取单元763、第六获取单元764;其中,第三获取单元761根据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服务基站的经度和纬度与分层后的所述各邻区对应的邻 区基站的经度和纬度获取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邻区基站的距离信息和频段信息、获取所述各邻区的天线衰减;第四获取单元762根据所述距离信息与所述频段信息获取路径损耗;第五获取单元763根据所述天线衰减和路径损耗获取预测电平;第六获取单元764根据所述预测电平获取漏配邻区的小区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关系优化处理装置,通过第三获取模块73获取各邻区的综合优先级,处理模块74根据综合优先级获取各邻区的漏配邻区和冗余邻区,由于测量报告包含有为更新邻区关系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使得移动台能够根据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收集临时配置的测量频点的信息,避免了将通话切换至邻区信号较差且容易造成掉话的冗余邻区,也避免了将邻区信号较好的漏配邻区由于没有配置邻区关系使得通话切换到其它信号质量较差的邻区,从而提高了邻区切换成功率,降低了移动台在邻区切换过程中的掉话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系统实施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系统实施例网元之间相互交互的一个信令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邻区优化配置模块81、邻区优化算法模块82、BSC83、BTS84、MS85;本实施例中的邻区优化算法模块82具体可以为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邻区关系优化处理装置。
其中,邻区优化配置模块81制定邻区优化测量任务,邻区优化测量任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在测量时间里完成对所有邻区的测量;邻区优化配置模块81完成测量任务后下发至BSC83,由BSC83执行测量任务;邻区优化算法模块82通过分析MS85上报给BSC83的测量报告,得到冗余邻区和漏配邻区,并更新邻区关系。具体地,MS85在通话过程中,BSC83通过BTS84向MS85下发各邻区的测量频点,MS85将会通过测量报告(MR)的形式将测量到的各邻区的BCCH、BSIC以及接收电平(Rxlev)通过BTS84上报给BSC83;其中,MR中仅上报了接收电平(Rxlev)进入前六强的邻区信息,BSC83根据MS85上报的邻区信息,控制MS85向哪个邻区切换。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图8所示系统实施例的信令交互过程,下面结合图9所示对各网元之间的相互交互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邻区优化配置模块设置邻区优化任务,邻区优化任务包括需要优化的小区、需要测量的临时测量频点、测量周期、测量步长、测量起始时间和测量结束时间;其中,测量频点欲获取的该服务小区的MS临时测量的频点(可以包括:已经配置的各邻区的BCCH频点和用于发现漏配邻区的临时测量频点),测量步长是本次优化任务里每个测量周期最多可添加的临时测量频点;测量周期是每一批测量频点执行测量的时间;测量起始时间和测量结束时间控制临时测量频点的测量时间;
步骤902、邻区优化配置模块启动定时器获取邻区优化模块所在的系统的时间信息;
步骤903、若测量起始时间到,则邻区优化配置模块向BSC下发启动测量命令(测量临时频点,测量周期,测量步长等信息);
步骤904、BSC动态修改BA2表(将临时测量频点写入BA2表,按照测量步长和测量周期动态修改BA2表中的数据)并向BTS下发测量频点;
步骤905、BTS通过SACCH信道向MS广播需要测量的频点信息;
步骤906、MS测量并将测量报告通过BTS上报给BTS;
步骤907、BSC收集测量报告;
步骤908、邻区优化配置模块获取系统时间,若测量结束时间到,则邻区优化配置模块向BSC下发停止测量命令;
步骤909、邻区优化算法模块从BSC处获取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进行邻区优化,得到冗余邻区和漏配邻区;
步骤910、邻区优化算法模块将邻区关系下发给BSC邻区优化配置,BSC更新邻区关系。
上述邻区关系优化处理方法,由于无需人工参与,因此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提高了运维效率;基于移动台MR的优化处理方法,确保了邻区优化 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邻区关系优化处理装置具体可以部署在网络管理设备上,也可以部署在BSC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