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7875B -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7875B
CN101777875B CN2010103005812A CN201010300581A CN101777875B CN 101777875 B CN101777875 B CN 101777875B CN 2010103005812 A CN2010103005812 A CN 2010103005812A CN 201010300581 A CN201010300581 A CN 201010300581A CN 101777875 B CN101777875 B CN 101777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module
signal
digita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3005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7875A (zh
Inventor
李文华
夏劲松
宋伯炜
赵振华
范莹莹
李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UAN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nywa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UAN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UAN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UAN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3005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7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7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7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7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7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包括:下变频模块、解调模块、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和反馈模块,其中:下变频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待处理射频信号并将基带信号传送至解调模块和反馈模块,解调模块将基带信号解调并恢复载波的频率与相位后传输至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将计算出的信号误差送至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设置于调制系统的输出端并同时接收来自调制系统的基带数据和来自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的误差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射天线,本发明能自动监测、跟踪和补偿数字信号传输与放大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高效的性能,同时自适应反馈结构精度高。

Description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中,需要将数字基带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基带信号后上变频到所需要的频带,再进行大功率发射。
一般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范围有限,发射数字信号比起传统模拟信号功率更大、峰均比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信号更容易进入非线性区。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时会引起发射信号互调失真,导致谱分裂和邻信道功率比下降,最终影响信号调制质量,这就是所谓的非线性失真。在小功率放大时(<100W),一般都是A类放大器,非线性失真不是特别明显;中功率放大时(<1000W),一般使用AB类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比较明显;大功率放大时(>1000W),一般使用D类放大器,非线性失真将十分明显。
为了保证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常用的办法是把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回退,但是这样一来付出的代价是降低了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并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因此多年来业界提出并实施了大量的功放线性化技术,如射频前馈、射频后馈以及RF/IF预失真和后失真。其中,与传统模拟/射频线性化技术相比,在基带数字域进行预校正方案已证明效率最高并且最有成本效益。经过预校正后的射频信号能有效改善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从而提高调制质量。
传统的在数字域进行非线性失真补偿原理,就是要对基带的数字信号进行预校正处理,使得最终输出的信号是线性。不同的技术采用不同的预校正方法,也最终得到不同的非线性补偿性能。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45381.4,记载了一种“直接变频调制中载波泄露的自适应消除系统”,该技术包括:下变频模块、解调与频相恢复模块、直流检测模块和反馈模块,其中:下变频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待处理射频信号并将基带信号传送至解调与频相恢复模块和反馈模块,解调与频相恢复模块将基带信号解调并恢复载波的频率与相位后传输至直流检测模块,直流检测模块将计算出的直流分量传输至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设置于调制系统的输出端并同时接收来自调制系统的基带数据和来自直流检测模块的直流分量,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射天线。但是该现有技术针对的只是传输系统中的直流偏置导致的载波泄露,完全没有考虑更加没有处理整个发射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同时由于该系统被定义于直接变频调制结构中,对于三次变频和两次变频结构都不适用。
进一步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207707.4,记载了一种“直接变频调制中IQ幅度的自适应平衡系统”,该技术包括:下变频模块、解调与频相恢复模块、平均器模块和反馈模块,其中:下变频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待处理射频信号并将基带信号传送至解调与频相恢复模块和反馈模块,解调与频相恢复模块将基带信号解调并恢复载波的频率与相位后传输至平均器模块,平均器模块将计算出的功率幅度差传输至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设置于调制系统的输出端并同时接收来自调制系统的基带数据和来自平均器模块的功率幅度差,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射天线。但是该现有技术针对的只是传输系统中的I、Q幅度偏差,完全没有考虑更加没有处理整个发射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同时由于该系统被定义于直接变频调制结构中,对于三次变频和两次变频的传输系统结构都不适用。
进一步检索发现,美国专利文献号US6751266,记载了一种数字化的补偿方法。该方法选用一些预先设置好的非线性放大器模型,对数据进行比较和修正。这种方法属于数字化补偿,精度比较高,但是,这种方法完全基于预先设置好的非线性放大器模型,其精度是有限的,适用性也是有限的,而且也无法随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变化。
再进一步检索发现,美国专利文献号US6281936,记载了一种带有针对放大器以及信号处理过程中导致失真的、带有重采样和校正功能的数字信号传输系统。该系统的校正装置,通过比较放大器之前和放大器之后的信号,得到非线性失真和线性失真的特性。这种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调制后的基带信号是复信号,但是用于比较的信号是实信号,因此,这种方法只能获得信号的幅度信息,无法获得起I、Q两路相互关系,即放大器相位的信息。因此,这种装置的效果是有限的。
以上所述的各种系统、装置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其一,通过预存非线性放大模型的方法的缺点是相当明显的,没有适用性,精度不足,更加也无法追踪环境和功率放大器的变化,实际的应用迫切需要有能自适应的追踪并补偿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技术。其二,无论是通过预存非线性放大器模型,还是通过比较生成失真曲线,在补偿阶段都是只针对幅度(一维)或者分别针对幅度和相位(二维)进行补偿。前者忽略了幅度和相位变化直接交互的关系,影响了最终的非线性预校正性能;后者考虑了幅度和相位变化直接交互的关系,但是其工作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同一个幅度下的信号,相位失真是一致的。如果发射机的非线性特性并不符合这样的规律,那么这个方法工作的非线性预校正性能也不理想。同时进行幅度和相位预校正的技术还存在一个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调制后的数字是以I、Q两路的直角坐标形式存在着的。因此进行幅度和相位预校正的技术无一例外的,需要先将I、Q两路数据,转换为幅度、相位的极坐标形式,才能进行补偿;完成幅度相位修正后,还需要将极坐标数据转换成直角坐标数据才能完成最终输出。如果是通过比较生成失真曲线的技术,不仅调制前的数据需要做从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转换,从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反馈信号也需要从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转换。对于硬件实现来说,尽管目前直角坐标-极坐标互相转换有着比较成熟的算法,也无疑是一种非常浪费运算时间和硬件资源的做法。
因此,缺乏自适应性和局限于幅度-相位预校正、并且需要进行直角坐标-极坐标互相转换,成为了目前已有技术急需解决的两大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中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能够自动监测、跟踪和补偿数字信号传输与放大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相对传统幅度-相位预校正技术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高效的性能,同时自适应反馈结构精度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下变频模块、解调模块、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和反馈模块,其中:下变频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待处理射频信号并将基带信号传送至解调模块,解调模块将基带信号解调并恢复载波的频率与相位后传输至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将计算出的信号误差送至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设置于调制系统的输出端并同时接收来自调制系统的基带数据和来自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的误差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射天线。
所述的下变频模块包括:变频器、固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其中:变频器接收待处理射频信号,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滤波器的输入端,固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解调模块。
所述的变频器为带有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的单口变频器或带有双乘法电路的双口变频器,其中:单口变频器将射频信号变换到模拟低中频,该变频器接收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输出的经过滤波的射频信号,该变频器输出中心频率36MHz~44MHz的模拟低中频信号,单口变频器中的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镜像频谱;双口变频器包括两个并联的乘法电路,该双口变频器接收射频信号和来自本振信号的正弦波信号和余弦波信号并分别输出基带信号的I分量和Q分量的模拟值。
所述的固定滤波器为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或单口固定带通滤波器,其中: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滤除模拟基带信号的高次频谱谐波,该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输入为模拟基带信号,输出为经低通滤波后的模拟基带信号。
所述的模数转换器为双口模拟-数字转换器或单口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数字变频器,所述的双口模拟-数字转换器接收模拟基带信号,输出数字基带信号至解调模块;所述的单口模拟-数字转换器接收模拟低中频信号,输出数字低中频信号,所述的数字变频器接收数字低中频信号和数字本振信号并输出数字基带信号。
所述的解调模块包括:半带滤波器,信道成形滤波器,内插器,相位反旋器和同步器,其中:半带滤波器与下变频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半带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信道成形滤波器的输入端,信道成形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内插器的输入端,内插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相位反旋器的输入端和同步器的输出端,相位反旋器的输入端另外与同步器的输出端连接,相位反旋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同步器的输入端和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
所述的半带滤波器滤除模数转换后的高次频谱谐波,输出基带数字信号;信道成形滤波器与调制端信道成形滤波器结构一致,完成解调功能,输出解调后的基带数字信号;内插器用于恢复采样时钟相位,输出采样时钟相位纠正后的数据;相位反旋器用于恢复载波频率和相位,输出频相皆被纠正后的解调后的数据,送到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
所述的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延迟线、第二延迟线、第一减法器、第二减法器、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第一查找表、第二查找表和地址生成模块,其中:第一延迟线和第二延迟线分别与调制系统的输出端I、Q两路信号相连,第一减法器和第二减法器分别与第一延迟线输出相连和第二延迟线输出相连,同时与解调模块的输出I、Q两路数据相连后分别输出到第一乘法器和第二乘法器,第一乘法器的输出和地址生成模块的输出共同连接到第一查找表,第二乘法器的输出和地址生成模块的输出共同连接到第二查找表,第一查找表和第二查找表的输出分别输出到反馈模块。
所述的非线性误差检测模块含有:
第一延迟线301,用于延迟调制端数据,和解调出来的数据对齐。它的输入是调制端I路数据,它的输出是送到第一减法器302经过延迟的调制端I路数据。
第一减法器302,用于把对齐后的调制端数据和解调端数据相减得到误差。它的两个数据输入分别是第一延迟线301的输出I0(t),和解调后数据I′(t)。它的输出是送到第一乘法器303的数据误差eI。eI由公式1定义。
eI=I′(t)-I0(t)                  公式1
第一乘法器303进行乘法运算。它的一个输入是第一减法器302输出的数据误差eI,另一个输入是误差增益μ,μ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1。它的输出是两个输入的乘积μ×eI
地址生成模块309,它的两个输入是经过延迟的I、Q两路数据,它的输出是对应的组合地址。生成地址的方式可以不唯一,但是每个I、Q的数据对,对应唯一的一个地址值。
第一查找表304,用于查找和更新误差。第一查找表304由一个查找表单元(LUT)和一个加法器构成。LUT是一个典型的查找表结构,它的地址是地址生成模块309的输出,它的输出是这个地址所对应的I、Q数据对预存的经过非线性失真后的I路误差eI0。加法器的一个输入是新生成的加权后的误差μ×eI,另一个输入是LUT的输出,它的输出是更新后的误差μ×eI+eI0。第一查找表304的作用就是,先查找出地址所对应的I、Q数据对所预存的经过非线性失真后的I路误差eI0,该误差和新生成的加权后的误差μ×eI相加后,重新送入LUT对应地址,从而完成误差更新。更新的速率可以是N个时钟(t),N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二延迟线305,用于延迟调制端数据,和解调出来的数据对齐。它的输入是调制端Q路数据,它的输出是送到第二减法器306经过延迟的调制端Q路数据。
第二减法器306,用于把对齐后的调制端数据和解调端数据相减得到误差。它的两个数据输入分别是第二延迟线305的输出Q0(t),和解调后数据Q′(t)。它的输出是送到第二乘法器307的数据误差eQ。eQ由公式2定义。
eQ=Q′(t)-Q0(t)           公式2
第二乘法器307进行乘法运算。它的一个输入是第二减法器306输出的数据误差eQ,另一个输入是误差增益μ,μ可取大于0小于1任意数值。它的输出是两个输入的乘积μ×eQ
第二查找表308,用于查找和更新误差。第二查找表308由一个查找表单元(LUT)和一个加法器构成。LUT是一个典型的查找表结构,它的地址是地址生成模块309的输出,它的输出是这个地址所对应的I、Q数据对预存的经过非线性失真后的Q路误差eI0。加法器的一个输入是新生成的加权后的误差μ×eQ,另一个输入是LUT的输出,它的输出是更新后的误差μ×eQ+e0Q。第二查找表308的作用就是,先查找出地址所对应的I、Q数据对所预存的经过非线性失真后的Q路误差eI0,该误差和新生成的加权后的误差μ×eQ相加后,重新送入LUT对应地址,从而完成误差更新。更新的速率可以是N个时钟(t),N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所述的反馈模块包括:减法器、数模转换器、反馈滤波器和反馈变频器,其中:减法器输入端分别与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调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数模转换器的输入端与减法器的输出相连接,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反馈滤波器和反馈变频器并连接至发射天线的输入端。
所述的数模转换器为双口数字-模拟转换器或单口数字-模拟转换器,所述的双口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数字基带信号,输出模拟基带信号至固定滤波器;所述的单口模拟-数字转换器接收数字低中频信号,输出模拟低中频信号。
所述的固定滤波器为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或单口固定带通滤波器,其中: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滤除模拟基带信号的高次频谱谐波,该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输入为模拟基带信号,输出为经低通滤波后的模拟基带信号。
所述的反馈变频器为带有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的单口变频器或带有双乘法电路的双口变频器,其中:单口变频器将模拟低中频信号变换到射频,该变频器接收反馈滤波器输出的输出中心频率36MHz~44MHz的模拟低中频信号,该变频器输出所需要频率的射频信号,单口变频器中的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镜像频谱;双口变频器包括两个并联的乘法电路,该双口变频器接收来自固定滤波器的I分量和Q分量和来自本振信号的正弦波信号和余弦波信号并相加得到射频信号。
本发明能够自动的、准确的、有效的监测、跟踪、和补偿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可以对付因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的系统中非线性失真的变化,可以对付整个上变频链路中所有器件的非线性失真,不需要人工干预,整个过程主信号不中断。采用基于直角坐标的三维自适应反馈结构,I、Q两路独立补偿,而且省却直角坐标-极坐标转换,从而提高了精度,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性。采用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任何调制方案,如美国的ATSC系统,欧洲的DVB-T系统,日本的ISDB-T系统、中国的GB20600-2006系统以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CMMB)。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应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直接变频的下变频模块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解调模块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一次变频的下变频模块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非线性误差检测模块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直接变频的反馈模块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一次变频的反馈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1应用示意图,实施例1包括:下变频模块100、解调模块200、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反馈模块400、调制系统500和发射天线600,其中:下变频模块100的输入端与发射天线600耦合后接收到待处理射频信号并输出基带信号至解调模块200,解调模块200将基带信号解调并恢复载波的频率与相位后传输至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接收来自解调模块以及调制系统的输出计算出非线性失真的误差后传输至反馈模块400,反馈模块400同时接收来自调制系统500输出的基带信号,实现信号非线性预补偿并变频后输出射频信号传送至发射天线600。
如图2所示,实施例1中所述的下变频模块100包括:第一乘法电路101、第二乘法电路111、第一固定低通滤波器102、第二固定低通滤波器112、第一模数转换器103和第二模数转换器113,其中:第一乘法电路101接收待处理的发射天线600耦合下来的射频信号和来自本振信号产生的余弦波信号,第一乘法电路101的输出是送给第一固定低通滤波器102的I路模拟基带信号;第二乘法电路111接收待处理的发射天线600耦合下来的射频信号和来自本振信号产生的正弦波信号,第二乘法电路111的输出是送给第二固定低通滤波器112的Q路模拟基带信号,第一固定低通滤波器102的输入是第一乘法电路101输出的I路模拟基带信号,第一固定低通滤波器102将滤波后的I路模拟基带信号输出到第一模数转换器103;第二固定低通滤波器112的输入是第二乘法电路121输出的Q路模拟基带信号,第二固定低通滤波器112将滤波后的Q路模拟基带信号输出到第二模数转换器113,第一模数转换器103和第二模数转换器113分别将I路数字基带信号和Q路数字基带信号输出至解调模块200。
如图3所示,实施例1中所述的解调模块200包括:半带滤波器201,信道成形滤波器202,内插器203,相位反旋器204,同步器205,其中:半带滤波器201接收来自下变频模块100输出的基带数字信号,半带滤波器201将滤波后的基带数字信号输出到信道成形滤波器202,信道成形滤波器202的输入是半带滤波器201滤波后的基带数字信号,信道成形滤波器202将解调后的基带数字信号输出到内插器203,内插器203的输入是信道成形滤波器202滤波后的基带数字信号以及同步器205输出的恢复采样相位的控制信号,内插器203将恢复采样相位的数据输出到相位反旋器204,相位反旋器204的输入是内插器203恢复采样相位后的数据以及同步器205输出的恢复载波频率和相位的控制信号,相位反旋器204将恢复了载波频率和相位的数据分别输出到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以及同步器205,同步器205的输入是相位反旋器恢复了载波频率和相位的数据,输出的是恢复采样相位和载波频率与相位的控制信号,分别反馈到相位反旋器204和内插器203。
所述的信道成形滤波器202用于恢复出解调信号,该信道成形滤波器202和调制系统500中的信道成形滤波器在结构上完全一致,所述的内插器203用于恢复解调信号采样相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采样时钟产生与调制端数据一致的频率的时钟,并通过内插器203恢复采样相位误差,所述的相位反旋器204用于恢复解调信号的载波频率和相位,所述的同步器205用于生成恢复载波频率与相位以及时钟采样相位的控制信号。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中的下变频模块100包括: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121、单口变频器122、单口固定带通滤波器123、单口模拟-数字转换器124和数字变频器125,其中: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121接收待处理的发射天线600耦合下来的射频信号并依次连接单口变频器122、单口固定带通滤波器123、单口模拟-数字转换器124和数字变频器125,单口变频器122和数字变频器125另外分别接收36MHz~44MHz的中心频率和来自本振信号产生的数字域的本振信号,数字变频器125的输出端与解调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5所示,实施例1中所述的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包括:第一延迟线301、第二延迟线305、第一减法器302、第二减法器306、第一乘法器303、第二乘法器307、第一查找表304、第二查找表308和地址生成模块309。第一延迟线301接收调制系统500输出的I路数据并分别连接第一减法器302和地址生成模块309。第一减法器302分别接收解调模块200输出和第一延迟线301输出并连接第一乘法器303。第一乘法器303另一个输入是误差增益μ,它的输出连接第一查找表304。地址生成模块309接收第一延迟线301和第二延迟线305的输出,它的输出分别连接第一查找表304和第二查找表308。第一查找表304输出送至反馈模块400。第二延迟线305接收调制系统500输出的Q路数据并分别连接第二减法器306和地址生成模块309。第二减法器306分别接收解调模块200输出和第二延迟线305输出并连接第二乘法器306。第二乘法器306另一个输入是误差增益μ,它的输出连接第二查找表308。第二查找表308输出送至反馈模块400。
如图6所示,实施例1中所述的反馈模块400包括:第一减法器401、第二减法器411、第一数模转换器402、第二数模转换器412、第一反馈滤波器403、第二反馈滤波器413、第一反馈变频器404、第二反馈变频器405和加法器406,其中:第一减法器401接收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输出的I路误差信号和调制系统500输出的I路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至第一数模转换器402,第二减法器411接收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输出的Q路误差信号和调制系统500输出的Q路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至第二数模转换器412,第一数模转换器402、第一反馈滤波器403和第一反馈变频器404组成支路并与第二数模转换器412、第二反馈滤波器413、第二反馈变频器405组成的支路合并至加法器406并输出至发射天线600。
如图7所示,实施例2中所述的反馈模块400包括:减法器421、数字变频器422、数模转换器423、固定带通滤波器424、反馈变频器425和变化带通滤波器426,其中:减法器421接收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300输出误差的和调制系统500输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并输出至数字变频器422,数模转换器423、固定带通滤波器424和反馈变频器425组成支路并输出至发射天线600。

Claims (7)

1.一种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包括:下变频模块、解调模块、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和反馈模块,其特征在于:下变频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待处理射频信号并将基带信号传送至解调模块,解调模块将基带信号解调并恢复载波的频率与相位后传输至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将计算出的信号误差送至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设置于调制系统的输出端并同时接收来自调制系统的基带数据和来自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的误差信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射天线;
所述的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延迟线、第二延迟线、第一减法器、第二减法器、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第一查找表、第二查找表和地址生成模块,其中:第一延迟线和第二延迟线分别与调制系统的输出端I、Q两路信号相连,第一减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延迟线的输出,第二输入端连接解调模块的输出I路数据,输出端连接第一乘法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减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延迟线的输出,第二输入端连接解调模块的输出Q路数据,输出端连接第二乘法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乘法器的输出和地址生成模块的输出共同连接到第一查找表,第二乘法器的输出和地址生成模块的输出共同连接到第二查找表,第一查找表和第二查找表的输出分别输出到反馈模块,第一乘法器和第二乘法器的第二输入端均连接大于0小于1的误差增益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变频模块包括:变频器、固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其中:变频器接收待处理射频信号,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滤波器的输入端,固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解调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频器为带有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的单口变频器或带有双乘法电路的双口变频器,其中:单口变频器将射频信号变换到模拟低中频,该变频器接收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输出的经过滤波的射频信号,该变频器输出中心频率36MHz~44MHz的模拟低中频信号,单口变频器中的单口变化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镜像频谱;双口变频器包括两个并联的乘法电路,该双口变频器接收射频信号和来自本振信号的正弦波信号和余弦波信号并分别输出基带信号的I分量和Q分量的模拟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滤波器为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或单口固定带通滤波器,其中: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滤除模拟基带信号的高次频谱谐波,该双口固定低通滤波器输入为模拟基带信号,输出为经低通滤波后的模拟基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数转换器为双口模拟-数字转换器或单口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数字变频器,所述的双口模拟-数字转换器接收模拟基带信号,输出数字基带信号至解调模块;所述的单口模拟-数字转换器接收模拟低中频信号,输出数字低中频信号,所述的数字变频器接收数字低中频信号和数字本振信号并输出数字基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解调模块包括:半带滤波器,信道成形滤波器,内插器,相位反旋器和同步器,其中:半带滤波器与下变频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半带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信道成形滤波器的输入端,信道成形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内插器的输入端,内插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相位反旋器的输入端和同步器的输出端,相位反旋器的输入端另外与同步器的输出端连接,相位反旋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同步器的输入端和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半带滤波器滤除模数转换后的高次频谱谐波,输出基带数字信号;信道成形滤波器与调制端信道成形滤波器结构一致,完成解调功能,输出解调后的基带数字信号;内插器用于恢复采样时钟相位,输出采样时钟相位纠正后的数据;相位反旋器用于恢复载波频率和相位,输出频相皆被纠正后的解调后的数据,送到非线性失真检测模块。
CN2010103005812A 2010-01-22 2010-01-22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Active CN101777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3005812A CN101777875B (zh) 2010-01-22 2010-01-22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3005812A CN101777875B (zh) 2010-01-22 2010-01-22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7875A CN101777875A (zh) 2010-07-14
CN101777875B true CN101777875B (zh) 2011-11-16

Family

ID=42514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3005812A Active CN101777875B (zh) 2010-01-22 2010-01-22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7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3195B (zh) * 2015-06-05 2017-05-10 苏州闻捷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谐波反馈的太赫兹雷达信号发射机及发射方法
US9438178B1 (en) * 2015-09-02 2016-09-06 Intel IP Corporation Mixer impairment correction based on volterra series
CN105187346B (zh) * 2015-09-25 2019-03-0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机相位自适应调整的方法以及发射机
CN106896619A (zh) * 2015-12-17 2017-06-27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研究所 基于光子拉伸的模数转换装置及方法
CN111934791B (zh) * 2020-08-17 2023-01-13 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失配校准电路、方法、系统和射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7875A (zh) 201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5521B2 (en) High efficiency linearization power amplifi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00136567A1 (en) Digital hybrid mode power amplifier system
JP5591106B2 (ja) デジタルハイブリッドモード電力増幅器システム
US8224266B2 (en) Power amplifier predistor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envelope and phase detector
JP5761646B2 (ja) 変調アグノスティック(agnostic)デジタルハイブリッドモード電力増幅器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1967471B1 (ko) 원격으로 재구성가능한 전력 증폭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777875B (zh) 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的自适应非线性补偿装置
CN101040501B (zh) 带外预失真线性化方法和系统
CN101478523A (zh) 一种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预失真器及预失真方法
EP2277263B1 (en) Combined feedback and feed-forward linearisation of rf power amplifiers
US2012028686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gital predistortion for power amplifiers with dynamic nonlinearities
CN111064439B (zh) 一种改善短波数字预失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EP2022179A1 (en) High efficiency linearization power amplifi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752995B1 (en) Modeling transmitter and/or transmit observation receiver frequency response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JPH08251246A (ja) 送信装置
Chung et al. Open-loop digital predistortion using Cartesian feedback for adaptive RF power amplifier linearization
WO2015188578A1 (zh) 非线性系统失真校正装置及方法
CN102271106B (zh) 一种预失真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983824A (zh) 一种自适应预失真功率放大器
CN102394845A (zh) 一种具有漏极调制功能的数字预失真装置
JP2006279633A (ja) 歪み補償器及びその歪み補償方法
US20070109045A1 (en) Power amplifying apparatus
KR101688710B1 (ko) 프리디스토션 회로의 계수들을 업데이트하는 방법 및 적응 회로
CN117527494A (zh) 发射装置及其信号预失真方法
Yang et al. A new look-up-table based adaptive baseband predisto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