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2113A -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2113A
CN101772113A CN200810187724A CN200810187724A CN101772113A CN 101772113 A CN101772113 A CN 101772113A CN 200810187724 A CN200810187724 A CN 200810187724A CN 200810187724 A CN200810187724 A CN 200810187724A CN 101772113 A CN101772113 A CN 101772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erminal
channel quality
cell
quality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7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2113B (zh
Inventor
刘菁
姚霈
彭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1877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2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2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2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2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接收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第一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根据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基站节点。本发明解决了系统中内引入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无物理小区ID,终端无法实现切换的问题,提高了小区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是在终端移动状态下、为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允许终端在改变网络接入点时仍然保持其正在进行的连接的技术。切换一般包括:切换初始化,终端或网络根据资源的状况决定进行切换;新链接的建立,决定切换后,网络给终端分配的新的链接,同时网络对终端接入新的链接进行路由操作;数据流控制,将旧链接中的数据传递到新的链路中,从而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在切换初始化过程中,触发切换的原因主要是无线环境的改变。
终端在无线接入网内的切换是由源基站首先对终端进行测量配置,终端通过监测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时刻监测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当服务小区的服务质量低于测量触发门限时,则发起测量邻小区服务质量的过程,若邻小区服务质量满足测量上报门限,终端将邻小区测量结果与邻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Cell ID)相关联通过测量报告消息发送给源基站。源基站收到终端反馈的测量报告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判决,若判决需要切换,则根据测量报告中携带的邻小区物理ID选定目标基站,并发送切换请求,目标基站同意终端接入后,终端执行与目标基站的同步和随机接入过程,终端接入新的节点后,建立无线资源承载,则基站进行路由表的更新,同时对网络侧路由进行更新,终端可以在新建立的链路上进行数据的传输。至此,移动切换过程完成。
在LTE系统中,为了提高小区的服务质量,引入了无Cell ID的中继节点,对于终端而言,没有Cell ID的中继节点是不可见的。同时,为了扩展小区的覆盖范围,引入了有Cell ID的中继节点,对于终端而言,有Cell ID的中继节点是可见的。引入中继节点后,终端和基站的空口链路被分段,包括终端和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以及中继节点和基站之间的中继链路,终端与基站之间的原空口链路为直达链路,终端和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与终端到基站之间的直达链路是同步的。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当LTE系统中引进中继节点后,终端无法实现以无Cell ID中继节点为源节点或目标节点进行切换,无法提高小区的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以使终端在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系统中进行切换,提高小区的服务质量。
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第一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
根据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一种基站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户接收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第一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
切换单元,用户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其它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根据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其它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终端进行切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依据测量报告判决是否进行切换而对物理Cell ID的依赖,解决了系统中内引入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无物理小区ID,终端无法实现切换的问题,提高了小区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基站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基站。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切换方法流程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终端获取的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第一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
步骤102、根据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终端进行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其它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根据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其它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终端进行切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依据测量报告判决是否进行切换而对物理Cell ID的依赖,解决了系统中内引入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无物理小区ID,终端无法实现切换的问题,提高了小区的服务质量。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中,终端可以从原先附着的无Cell ID中继节点切换到基站,也可以从原先附着的基站或初始接入到基站后切换到无Cell ID中继节点。当终端移动出原先附着的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覆盖范围,或者从原先附着的基站进入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覆盖范围时,终端在不同的时隙上分别收到基站和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分别进行接入链路和直达链路的信道估计,并将估计结果反馈给基站。参见图2,以终端从原先附着的无Cell ID中继节点切换到基站为例,介绍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向基站发送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
终端可以在不同子帧向基站发送无Cell ID中继节点接入链路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和该基站的直达链路CQI。CQI能够是代表一个给定信道的信道测量标准;对一个信道的CQI能够通过使用性能指标,可以利用信噪比、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信号与噪声失真比等信道的性能计算获得。
步骤202、基站根据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进行切换判决;
由于直达链路CQI和接入链路CQI是在不同子帧上发送的,并且基站确切知道终端发送的直达链路CQI和接入链路CQI分别在哪一个子帧上,因此,基站就可以根据终端反馈CQI的时间来确定当前CQI是接入链路还是直达链路的。基站可以直接将终端发送的接入链路CQI和直达链路CQI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切换判决,指示终端切换。
终端上报的CQI是短时间内的信道指示,但是由于无线信道的随机性,也就是说终端上报的CQI的变化范围可能会较大,且变化会较频繁,为了避免造成终端的频繁切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终端上报的CQI进行平滑处理。基站收到终端接入链路CQI和直达链路CQI后,对接入链路CQI和直达链路CQI分别进行平滑处理,例如,yn=a*xn+(1-a)*y(n-1),当n为1时,yn取值xn。其中,n为上报CQI的次数序号,xn为当前时刻终端上报的CQI,y(n-1)为上一时刻平滑处理后的CQI,yn为当前时刻平滑处理后的CQI,a为平滑滤波系数。进行平滑处理后,基站比较进行平滑处理后的接入链路CQI和直达链路CQI,根据比较结果,指示终端切换到信道质量较好的链路上。
步骤203、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重配消息,该资源重配消息携带基站为所述终端重新指配的无线资源;
资源重配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消息发送,携带重新指配的无线资源包括:时频资源,指示终端建立到基站的数据无线承载或/和信令无线承载。
步骤204、终端向基站发送资源重配响应;
终端向基站发送的资源重配响应可以通过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响应消息发送,表示终端重配无线资源完成。
步骤205、基站向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资源重配消息,指示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删除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基站收到终端发送的资源重配响应后,向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资源重配消息,指示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删除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或/和信令无线承载。
步骤206、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资源重配响应。
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删除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后,向基站发送资源重配消息。资源重配响应消息可以通过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响应消息发送,表示终端先前附着的无Cell ID中继节点上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承载删除,终端到新的接入节点的承载已经成功建立,此时,基站进行路由表的更新,终端可以在新建立的链路上进行数据的传输。
步骤203、步骤204和步骤205、步骤206的执行不分先后顺序,即可以先执行步骤203、步骤2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5、步骤206。
若终端原本附着在基站或者终端随机接入到基站上后,随着移动,渐渐进入基站和无Cell ID中继节点共同覆盖的范围时,终端进行切换的方法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基本相同,可参照步骤201至步骤206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终端从原先附着的一个无Cell ID中继节点切换到另一个无CellID中继节点上,这两个无CellID中继节点共同附着于一个基站下。
终端原本附着在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上,随着移动,渐渐进入到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覆盖范围内,终端在不同的时隙上分别收到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和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的RS,分别进行到两个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的信道估计,并将估计结果反馈给基站,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
终端可以分别在不同子帧向基站发送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CQI和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CQI。
步骤302、基站根据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进行切换判决;
由于不同无Cell ID的接入链路CQI是在不同子帧上发送的,并且基站确切知道终端发送的一条接入链路CQI和另外一条接入链路CQI分别在哪一个子帧上。因此,基站就可以根据终端反馈CQI的时间来确定当前CQI是哪个接入链路的。基站直接将终端发送的两条接入链路的CQI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切换判决,指示终端切换。
终端上报的CQI指示的是短时间内的信道指示,但是由于无线信道的随机性,也就是说终端上报的CQI的变化范围可能会较大,且变化会较频繁,为了避免造成终端的频繁切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终端上报的两个无Cell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CQI进行平滑处理,处理的方法和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平滑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步骤303、基站向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资源重配消息,指示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分别建立到基站和终端的无线承载;
基站向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的资源重配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adio Resource Control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指示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分别建立到基站和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或/信令无线承载。
步骤304、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资源重配响应消息;
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的资源重配响应消息可以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响应消息,表示成功建立分别到基站和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
步骤305、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重配消息,携带基站为所述终端重新指配的无线资源;
资源重配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消息发送,携带重新指配的无线资源包括:时频资源,指示终端建立到基站的数据无线承载或/信令无线承载。
步骤306、终端向基站发送资源重配响应;
终端向基站发送的资源重配响应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响应消息发送,表示终端重配无线资源完成。
步骤307、基站向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资源重配消息,指示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分别删除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删除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或/和信令无线承载后,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向基站发送资源重配响应。
资源重配响应消息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响应消息发送表示先前终端附着的第一无Cell ID中继节点上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承载删除,终端到新的接入节点的承载已经成功建立,此时,基站进行路由表的更新,终端可以在新建立的链路上进行数据的传输。至此,切换过程完成。
其中,步骤305和306执行的是终端无线资源的重配,也可以不执行该动作;在步骤303和304中,基站向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资源重配消息时,通过资源重配消息要求第二无Cell ID中继节点配置与终端相同的无线资源,实现中继节点到终端之间的无线资源连接的建立。
步骤303、步骤304与步骤305、步骤306以及步骤307、步骤308的执行不分先后顺序,即可以先执行步骤303、步骤3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05、步骤306或者先执行步骤307、步骤308。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无Cell ID中继节点和有Cell ID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之间进行切换。在切换过程中,终端向所属小区基站发送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CQI,同时通过测量报告的形式向所属小区基站该有Cell ID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在本实施例中,无Cell ID中继节点和有CellID中继节点共同附着在一个基站下。
参照图4,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401、终端向基站发送无Cell ID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如接入链路CQI;
步骤402、终端向基站发送有Cell ID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
终端通过服务质量测量报告向基站反馈该有Cell ID中继节点的小区或相邻基站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
原本附着在中继节点的终端移动到有Cell ID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的覆盖范围,服务质量测量门限被触发,终端监测该有Cell ID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的小区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测量报告向基站该Cell ID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
步骤403、基站将无Cell ID中继节点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比较,进行切换判决;
基站可以将无Cell ID中继节点接入链路CQI转换成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Signal Interference Noise Rate),将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转换成SINR,将转换后的两个SINR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决切换。或者,基站可以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转换成SINR,然后再将SINR转换成CQI,将转换得到的CQI与无Cell ID中继节点接入链路CQI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决是否进行切换。基站在对两个CQI进行比较之前,可以对它们进行平滑处理。
上述过程描述终端在无Cell ID中继节点和相邻基站或具有Cell ID中继节点之间的切换过程,由于有Cell ID中继节点具有自己的小区物理ID,因此终端可以通过其小区物理ID上报服务质量测量报告。其中,有Cell ID中继节点到终端和基站之间的RRC链接有端到端链接和逐跳链接两种方式,若判决向邻近节点链路的切换,邻近节点是逐跳链接的有Cell ID中继节点时,基站向邻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邻近节点同意终端接入后,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指示终端执行向邻近节点的同步和随机接入,建立到邻近节点的无线资源承载;若邻近节点是端到端链接的有Cell ID中继节点,基站向邻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邻近节点同意终端接入后,基站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指示终端执行向邻近节点的同步和随机接入,并向邻近节点发送资源重配消息,指示配置与终端上的无线资源一致。
终端成功接入到邻近节点后,基站向无Cell ID中继节点发送资源重配消息,指示该无Cell ID中继节点删除与终端和所属小区基站的无线承载。
终端与新的接入节点的承载建立成功,若新的接入节点是有Cell ID中继节点,基站进行路由表的更新,终端可以在新建立的链路上进行数据的传输;若新的接入点是相邻基站,则基站进行路由表的更新,同时对网络侧路由进行更新,终端可以在新建立的链路上进行数据的传输。至此,移动切换过程完成。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提供应用上述切换方法的基站。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基站结构图。
详细如下:
一种基站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510,用户接收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第一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
切换单元520,用户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节点还包括:
处理单元530,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基站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时,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进行平滑处理;或者,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所述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对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进行平滑处理;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处理单元得到的平滑处理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节点还包括:
转换单元540,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为有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节点,所述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有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时,将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分别转换成信号干扰噪声比;或者,将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转成成信号干扰噪声比,将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转换成信道质量参数;
所述切换单元进一步用于,当转换单元将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分别转换成信号干扰噪声比时,比较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或者,当所述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转成成信号干扰噪声比,将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转换成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时,比较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转换的信道质量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上述基站中的单元之间具体的信号处理、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想,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一、二、三、四、五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切换方法以及基站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第一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
根据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基站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包括:
比较所述终端与所述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根据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或者,
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分别进行平滑处理,比较所述平滑处理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包括:
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切换到所述基站节点;或者,
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基站节点切换到所述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还包括所述基站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有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节点,所述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有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包括:
将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分别转换成信号干扰噪声比,并比较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或者,
将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转成成信号干扰噪声比,将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转换成信道质量参数,比较所述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转换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所述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包括:
比较所述终端与所述两个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或者,
对所述终端与所述两个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进行平滑处理,比较所述平滑处理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10.一种基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户接收终端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获取的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第一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
切换单元,用户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参数,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节点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基站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终端与基站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时,对所述终端与所述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节点之间的直达链路信道质量参数进行平滑处理;或者,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为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所述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对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和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无小区标识中继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进行平滑处理;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处理单元得到的平滑处理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节点还包括:
转换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节点为有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节点,所述服务质量参数为所述有小区标识中继节点或相邻基站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时,将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分别转换成信号干扰噪声比;或者,将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转成成信号干扰噪声比,将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转换成信道质量参数;
所述切换单元进一步用于,当转换单元将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分别转换成信号干扰噪声比时,比较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或者,当所述转换单元将所述第二节点的小区服务质量参数转成成信号干扰噪声比,将所述信号干扰噪声比转换成信道质量参数时,比较所述第一节点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与所述转换的接入链路信道质量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指示所述终端进行切换。
CN 200810187724 2008-12-31 2008-12-31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Active CN101772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87724 CN101772113B (zh) 2008-12-31 2008-12-31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87724 CN101772113B (zh) 2008-12-31 2008-12-31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2113A true CN101772113A (zh) 2010-07-07
CN101772113B CN101772113B (zh) 2013-06-05

Family

ID=4250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87724 Active CN101772113B (zh) 2008-12-31 2008-12-31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211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9806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4101096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US9271202B2 (en) 2009-06-29 2016-0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84187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7820282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845338A (zh) * 2016-08-12 2019-06-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支持网络切片的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327B (zh) * 2006-09-12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实现切换的无线中继系统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1202B2 (en) 2009-06-29 2016-0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32550B2 (en) 2011-03-31 2016-01-0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2129806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4885522B (zh) * 2012-12-28 2019-10-22 安华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移动通信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885522A (zh) * 2012-12-28 2015-09-02 美国博通公司 改善移动通信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9642053B2 (en) 2012-12-28 2017-05-0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WO2014101096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7484187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9845338A (zh) * 2016-08-12 2019-06-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支持网络切片的通信系统
US11076434B2 (en) 2016-08-12 2021-07-27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 slicing
CN109845338B (zh) * 2016-08-12 2021-10-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支持网络切片的通信系统
US11696348B2 (en) 2016-08-12 2023-07-04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etwork slicing
CN107820282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7820282B (zh) * 2016-09-12 2020-1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2113B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5786B1 (ko) 핸드오버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 기기
KR101237568B1 (ko) 부하 분산을 위한 기지국들 간 자원 상태 정보의 시그널링
JP5189677B2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アップリンクカバレッジ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720977B2 (ja) 基地局制御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近隣セルリスト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CN103477698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93830A (zh) 切换方法及装置
EP2582177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re network n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used therefor
US105475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ll load bal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72113B (zh)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CN106068658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小区测量和特殊功能小小区选择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47253A (zh) 用于基于业务流的主方向来控制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小区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WO2015196563A1 (zh) 小区测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3841607A (zh) 一种网关重定位的方法、移动管理实体及宿主基站
CN103518399A (zh)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4955163A (zh)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12530426A (ja) 基地局間の切り替え方法及び装置
CN1052086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312594B (zh) 一种切换方法、通信系统及装置
CN103188744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8605238A (zh) 基站、用户装置、功率比应用方法及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方法
CN102186157A (zh) 一种csg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74843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辅助小区重新选择及其方法
CN101212776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379556B (zh) 一种移动性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16122B (zh) 邻区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