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2776A -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2776A
CN101212776A CNA2006100646688A CN200610064668A CN101212776A CN 101212776 A CN101212776 A CN 101212776A CN A2006100646688 A CNA2006100646688 A CN A2006100646688A CN 200610064668 A CN200610064668 A CN 200610064668A CN 101212776 A CN101212776 A CN 101212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hannel quality
contiguous
down channel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46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小飞
潘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0646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2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2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2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并检测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在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中,根据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质量选择切换的目标站;终端向目标站发起切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和一种服务站。通过本发明可以使服务站在切换的时候综合考虑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和下行信道质量,保证了服务站所选择的目标站是最优的,从而保证了切换质量和切换后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基本上采用蜂窝制式,终端在通信过程中选择网络中的一个蜂窝进行通信。用户在通信过程中,由于信道质量的下降、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要求的变化、网络负载调控等原因,都有可能改变通信的蜂窝小区,这个过程就是切换。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是有限的资源,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发展,需要提高频率资源的重用率,必然使通信系统网络结构向覆盖半径更小宏蜂窝、微蜂窝甚至皮蜂窝的方向发展,从而会更坚频繁的使用切换技术。一个比较完善的移动通信网络,终端周围有多个邻近站可以选择,选择一个最佳的目标站,就达到能够节约无线资源、缩短通信中断时间、降低切换后的再次切换频率、提高系统容量等优点。所述服务站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基站或小区;所述邻近站为服务站周围能被终端能够检测到信号的基站或小区;所述目标站为通信过程中终端试图建立新的无线连接的邻近站。
在现有技术中,当终端切换被触发时,服务站在切换决策时一般都只考虑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在现有协议《IEEE Std 802.16-2005,Corrigendum to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Part 16:Air Interface for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中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参照图1,其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101:在终端和服务站通信过程中,终端对服务站周围的邻近站进行下行信道质量的检测;
步骤102:终端将检测得到的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的结果上报给所述服务站;
步骤103:服务站根据终端上报的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检测结果决定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目标站;
步骤104:服务站根据所作的切换决定向终端发出切换指示,要求终端向目标站发起切换;
步骤105:终端、服务站和目标站协同发起切换执行,完成切换。
从以上所述可知,服务站在进行决策切换目标站的过程中,只考虑了邻近站的下行信道的质量,而没有考虑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这就无法保证所选择的目标站的上行信道质量,从而导致切换后的通信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或者又将触发新的切换,影响了切换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使得服务站在切换的时候综合考虑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和上行信道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并检测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在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中,根据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质量选择切换的目标站;
终端向目标站发起切换。
根据上述的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服务站和至少两个邻近站,
所述终端检测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服务站,所述服务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并请求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检测上行信道质量;
所述服务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质量决定选择切换的目标站;
所述终端、服务站和目标站根据所述服务站的决定进行切换执行。
根据上述的通信系统,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服务站,其包括:
排序单元,用于根据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对邻近站进行排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
请求单元,用于请求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测量上行信道质量;
决策单元,用于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该选择依据所述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和满足下行信道质量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让服务站在切换的时候综合考虑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和下行信道质量,尽量保证了服务站所选择的目标站是最优的,从而保证了切换质量和切换后的通信质量。另外对于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的检测是利用终端同服务站使用空中接口资源的过程中完成的,切换目标和被测量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评估并不需要被测量终端和邻近站的交互,不用占用额外的空口资源和终端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切换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站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2,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其流程如下:
步骤201:终端在与服务站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对服务站周围的邻近站进行下行信道质量的检测。
步骤202:终端将获得的下行信道质量的检测结果上报给服务站。
步骤203:服务站接收到下行信道质量检测结果后,根据检测结果对邻近站进行排序,确定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多个邻近站,在确定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时,还可以考虑邻近站的业务量等因素,以保证被选择的邻近站更加符合切换要求的。
步骤204:服务站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将终端和服务站的上行信道参数信息发送给上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并通知这些邻近站对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所述上行信道参数信息可以为信道结构、信道调度等信息。
步骤205: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获得终端和服务站通信的上行信道参数信息后,在终端和服务站的通信过程中对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步骤206:上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将所检测得到的上行信道质量检测结果发送给服务站;有时考虑到邻近站的负荷和资源情况,邻近站不能返回或及时返回上行信道质量检测结果。
步骤207:当上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返回上行信道质量的检测结果时,服务站根据获得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和下行信道质量情况,在这些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中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
当邻近站不能返回或及时返回上行信道质量检测结果时,服务站可以不用等待返回结果,直接根据获得的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
步骤208:服务站向终端发出切换指示,要求终端向目标站发起切换。
步骤209:终端、服务站和所选择的目标站协同发起切换执行,最终完成切换。
参照图3,介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站通过一个高层实体获取邻近站的上行信道的质量。在通过高层实体获取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时,只有邻近站中上报上行信道质量的终端位置与服务站中的终端位置相近时,高层实体存储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否则作为没有有效的上行信道质量信息考虑,而直接通过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进行切换决策。该实施例的过程如下:
本实施例中终端测量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即步骤301至步骤30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201至步骤2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4:邻近站检测与其通信的终端的上行信道的质量,被邻近站检测的上行信道对应的终端称为上报终端。
步骤305:邻近站将上行信道质量检测结果和对应的上报终端的信息上报给高层实体,所述的上报终端的信息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高层实体可以是无线资源管理实体等。
步骤306:服务站与高层实体进行信息交互,获取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步骤307:如果上报终端位置同服务站中的终端位置不相近,则没有有效上行信道质量信息,服务站直接通过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如果上报终端位置同服务站中的终端位置相近,则服务站根据获得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和下行信道质量情况决定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目标站。
步骤308:服务站向终端发出切换指示,要求终端向目标站发起切换。
步骤309:终端、服务站和所选择的目标站协同发起切换执行,最终完成切换。
根据以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站401,参照图4,所述服务站401包括排序单元402、请求单元403和决策单元404,
所述排序单元402,用于根据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对邻近站进行排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在确定选择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时,除了考虑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还可以考虑邻近站的业务量等因素;
所述请求单元403,用于请求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测量上行信道质量;
所述决策单元404,用于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该选择依据所述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和满足下行信道质量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所述服务站401还可以包括交互单元405,交互单元405用于和高层实体进行交互,获取邻近站检测得到的上行信道质量,将该上行信道质量发送给决策单元404。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并检测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在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中,根据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质量选择切换的目标站;
终端向目标站发起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进一步包括:
终端将检测的下行信道质量上报给服务站,服务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对邻近站进行排序,确定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的质量包括进一步包括:
所述服务站将所述终端和所述服务站的上行信道参数信息发送给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通过所述上行信道参数信息,在所述终端和所述服务站的通信过程中对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的质量进一步包括:
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对与该邻近站进行通信的终端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与该邻近站进行通信的终端信息上报给高层实体;
所述服务站同所述高层实体进行信息交互,获取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获得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后,将所述上行信道质量结果发送给服务站;
所述服务站根据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和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没有返回上行信道质量的检测结果时,所述服务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站在对邻近站进行排序,确定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时还可以考虑邻近站业务量。
8.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服务站和至少两个邻近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检测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服务站,所述服务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并请求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检测上行信道质量;
所述服务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质量决定选择切换的目标站;
所述终端、服务站和目标站根据所述服务站的决定进行切换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高层实体;
所述高层实体用于接收所述邻近站发送的上行信道质量结果和邻近站对应的终端信息,并和所述服务站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服务站通过和所述高层实体进行信息交互,获取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10.一种服务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排序单元,用于根据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对邻近站进行排序,选择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
请求单元,用于请求下行信道质量满足切换要求的邻近站测量上行信道质量;
决策单元,用于选择一个最优的邻近站作为切换的目标站,该选择依据所述邻近站的下行信道质量和满足下行信道质量切换要求的邻近站的上行信道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站还包括交互单元,用于和高层实体进行交互,获取邻近站检测得到的上行信道质量,将获取的上行信道质量发送给决策单元。
CNA2006100646688A 2006-12-28 2006-12-28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01212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46688A CN101212776A (zh) 2006-12-28 2006-12-28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46688A CN101212776A (zh) 2006-12-28 2006-12-28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2776A true CN101212776A (zh) 2008-07-02

Family

ID=3961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646688A Pending CN101212776A (zh) 2006-12-28 2006-12-28 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277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0995A1 (zh) * 2010-05-13 2011-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813028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识别主动切换基站的集群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7959556A (zh) * 2017-10-17 2018-04-24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65730A (zh) * 2016-08-19 2019-04-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上行链路测量的移动性管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0995A1 (zh) * 2010-05-13 2011-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634835B2 (en) 2010-05-13 2014-01-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05813028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识别主动切换基站的集群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9565730A (zh) * 2016-08-19 2019-04-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上行链路测量的移动性管理
CN107959556A (zh) * 2017-10-17 2018-04-24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1346B (zh) 基于信号强度和负载估计的区间切换方法
JP4720977B2 (ja) 基地局制御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近隣セルリスト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EP1038411B1 (en) Advanced method for executing handover
JP4382348B2 (ja) マルチセ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ビスプライオリティ
Dai et al. Vertical handover criteria and algorithm in IEEE802. 11 and 802.16 hybrid networks
CN105208593B (zh) 非授权频谱上的辅服务小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基站
EP289374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ervice between macro base station and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62525B1 (ko) 디지털 셀룰러 무선 전기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측정들의 수행
WO2016119326A1 (zh) 一种异频测量非授权频谱的测量间隔配置方法及服务基站
CN107820717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KR101813062B1 (ko) 이종 네트워크 에너지 절약 방법 및 장치
EP2493244B1 (en) Terminal mobility measure at connection setup
CN109151921A (zh) 小区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415234A (zh) 宽带通信系统中负载平衡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33266B1 (ko) 무선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ITMI941727A1 (it) Collegamento mobile-assistito a bassa capacita' in una rete di comunicazioni cellulre
EP0659327A1 (en) Best server selection in layered cellular radio systems
CN102595529B (zh) 一种基于多点协作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4168624A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808381A (zh) 一种切换判决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32195B (zh) 一种启动小区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96459A (zh)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及系统
CN109548101A (zh) 一种小区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094482B (zh) 邻区信道参数测量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307460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