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369A -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1369A
CN101771369A CN200910001705A CN200910001705A CN101771369A CN 101771369 A CN101771369 A CN 101771369A CN 200910001705 A CN200910001705 A CN 200910001705A CN 200910001705 A CN200910001705 A CN 200910001705A CN 101771369 A CN101771369 A CN 101771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nversion
conversion device
radiating component
power conversio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1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贤
林俊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LIGHT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LIGHT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LIGHT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LIGHT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1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13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1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及一种群集多个该能量转换装置的能量转换设备。该能量转换装置包含一热导管、一第一散热构件、一第二散热构件及一能量转换构件。该热导管包含一接触部及一平坦部。该第一散热构件包含多个鳍片。该第二散热构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接触部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并同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及该第二散热构件接触。该能量转换构件与该平坦部接触。以此,该能量转换构件于运行中产生的热可经由该平坦部传导至该热导管中,再经由该第一散热构件、该第二散热构件及所述多个鳍片散逸出去。

Description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量测方法及光源量测系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基于一光学频谱模型建构的对照表的光源量测方法及光源量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能源日渐耗竭,对各种替代能源的需求急速成长,在同时顾及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以太阳能、风力、水力为发展主轴,其中又以太阳能最为持续且丰沛不绝。然而在太阳能转换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入射光谱都能被太阳能电池所吸收,并完全转成电流。有一半左右的光谱因能量太低(小于半导体的能隙),对电池的输出没有贡献,而再另一半被吸收的光子中,除了产生电子电洞对所需的能量外,约有一半左右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掉。释放的热能将影响着太阳能电池,而过高的工作温度将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下降,如此将恶性循环,使得有更多的输入的太阳能以热的形式消耗,再进一步恶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另一方面,能源的使用也逐渐朝向节能方向发展。随着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展,发光二极管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光源,具有省电、耐震、反应快、适合量产等等许多优点。因此,以发光二极管做为指示器已属常见,并且以发光二极管做为光源的照明产品,亦已渐成趋势。然而,为提供足够的照明,以发光二极管做为光源的照明装置多使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但却也带来散热的问题。发光二极管于运行中产生的热若未能及时散逸出去,将使发光二极管受到热冲击,进而影响发光效率并减少使用寿命,反而有违节能发展方向。
因此,现有技术并无法有效将对于光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而产生的热散逸出去,使得光电转换效率无法提升或维持,甚至对太阳能电池或发光二极管造成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披露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可将能量转换构件于运行中产生的热有效散逸出去,避免能量转换构件遭受热冲击而能维持相当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包含一热导管、一第一散热构件、一第二散热构件及一能量转换构件。该热导管包含一接触部及一平坦部。该接触部沿一方向延伸。该第一散热构件包含多个鳍片,所述多个鳍片近似平行于该方向。该第二散热构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接触部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并同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及该第二散热构件接触。该能量转换构件,例如包含太阳能电池或发光二极管,与该平坦部接触。其中,该第一散热构件沿该方向包含一第一半凹槽,该第二散热构件沿该方向包含一第二半凹槽,该第一半凹槽及该第二半凹槽形成该容置空间。
该能量转换构件于运行中产生的热将可经由与其接触的该平坦部传导至该热导管中。该传导进来的热在该热导管中传递,并经由该接触部传导至该第一散热构件及该第二散热构件。以此,该热即经由该第一散热构件及该第二散热构件散逸出去。其中,该第一散热构件的该多个鳍片有助于散热,提升该第一散热构件的散热效率。
此外,该第二散热构件包含一电路容置空间,可用以容置控制该能量转换构件的一控制模块电路,有利于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的模块化。平行该方向设置的该多个鳍片可减少因该能量转换装置的设置角度而影响散热的情形。
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设备包含一框架及多个能量转换装置。于此具体实施例中,该框架包含一面板,该面板包含多个通孔。该多个能量转换装置对应该多个通孔设置于该框架上。该能量转换设备进一步包含控制模块电路,设置于该框架上并与所述多个能量转换装置电性连接。该能量转换设备通过框架衔接、固定多个能量转换装置,并得以单一控制模块电路同步控制,以发挥群集的效益;进一步地,适当地同时配置不同能量转换模式的能量转换装置,可形成自给自足的充电/发光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能量转换装置具有组合式的散热结构有利于热导管的组装,并进一步降低接触热阻、提升导热率。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能量转换装置1的剖面图。
图3A为第一散热构件的示意图。
图3B为第二散热构件的管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4A为光学调制构件经由一螺纹结构以旋转固定于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光学调制构件经由一卡勾结构以卡持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光学调制构件的卡勾与载台的卡槽衔接的示意图。
图5为载台经由一螺纹结构以旋转固定于热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能量转换装置的能量转换构件及载台的俯视图。
图6B为能量转换构件、载台及部分热导管沿图6A中线Z-Z的剖面图。
图7为根据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载台及部分热导管的剖面图。
图8为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载台及部分热导管的剖面图。
图9为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载台及部分热导管的剖面图。
图10为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载台及部分热导管的剖面图。
图11为根据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12A为第一散热构件的示意图。
图12B为第二散热构件的示意图。
图13A为根据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设备的示意图。
图13B为能量转换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3:能量转换装置    5:能量转换设备
12:第一散热构件    14:第二散热构件
16:热导管          18:能量转换构件
20:载台            22:光学调制构件
24:控制模块电路    24a、24b:连接器
26:连接器          26a:电线
32:电线            52:框架
54:面板            56:控制模块电路
58:电线            60:固定部
122:板状本体       122a:通孔
122b:第一半凹槽    122c:半通道
124:鳍片           142:管状本体
142′:板状本体     142a:突出部
142b:第二半凹槽    142c:螺孔
142d:半通道        144:前盖
146:后盖           148:鳍片
162:接触部         164:平坦部
166:外螺纹         182: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
184:基板           184a:底面
186、186′:基座    186a:第一凹陷部
186b:第二凹陷部    186c:外电极
186d:通孔18        6e:底面
186f:凹陷          188:封装材料
190:透镜           192:金属线
202:通孔           204:外螺纹
206:卡槽           222:环状本体
224:透镜结构       226:固定环
228:内螺纹         230:卡勾
L1、L2:电线        S1、S2:容置空间
X、Y: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根据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装置1的示意图。图2为能量转换装置1的剖面图,其中剖面对称贯穿整个能量转换装置1,图2的视角如图1所示的方向X,并且为简化视图,控制模块电路24及连接器26均未予剖面,此外能量转换构件18的剖面亦已经过简化。
根据该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1包含第一散热构件12、第二散热构件14、热导管16(Heat pipe)、能量转换构件18、载台20、光学调制构件22、控制模块电路24及连接器26。第一散热构件12包含板状本体122及自板状本体122延伸的鳍片124。第二散热构件14包含管状本体142、前盖144及后盖146。前盖144及后盖146分别衔接管状本体142的两开口端,以形成一容置空间S2。此容置空间S2用以容置控制模块电路24及部分的连接器26,其中控制模块电路24设置于管状本体142的突出部142a(此可参阅图3B)上。此外,若突出部142a成形为滑槽结构,则更可发挥固定控制模块电路24的功能。
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衔接并形成一容置空间S1。此容置空间S1略呈直筒状,用以容置热导管16。热导管16具有接触部162及平坦部164。接触部162位于容置空间S1中并同时与第一散热构件12及第二散热构件14接触。补充说明的是,热导管16亦可以其它具有高导热率的物质替代。
载台20固定于热导管16的一端,原则上与热导管16的平坦部164大致成一平面,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能量转换构件18固定于载台20上并且与平坦部164接触,致使能量转换构件18于运行中所产生的热可经由该平坦部164传导至热导管16中,再经由热导管16的接触部162传导至第一散热构件12(及其鳍片124)及第二散热构件14,并散逸出去。光学调制构件22包含环状本体222、透镜结构224及固定环226。环状本体222与载台20连接,透镜结构224正对能量转换构件18设置,并以固定环226固定于环状本体222上。
补充说明的是,控制模块电路24包含电路板及相关电子元件。控制模块电路24通过与连接器24a电性连接的电线L1(以粗虚线示于图2中)以与能量转换构件18电性连接。载台20亦形成有通孔202,以供该电线通过。控制模块电路24另通过与连接器24b电性连接的电线L2(以粗虚线示于图2中)以与连接器26(例如端子台)电性连接。根据能量转换构件18的能量转换模式,连接器26再经由电线26a连接至电源,以获取控制模块电路24控制能量转换构件18运行所需的电能,例如该能量转换模式为电能转换成光能(例如发光二极管的能量转换);或是连接器26再经由电线26a以对外提供电能,例如该能量转换模式为光电转换成电能(例如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
请参阅图3A及图3B。图3A为第一散热构件12的示意图,图中第一散热构件12已相对于图1所示的能量转换装置1翻转以方便后续说明。图3B为第二散热构件14的管状本体142的示意图。如图3A及图3B所示,第一散热构件12的板状本体122包含一第一半凹槽122b,呈半圆形并沿方向Y延伸;对应地,第二散热构件12的管状本体142包含一第二半凹槽142b,同样呈半圆形并沿方向Y延伸。当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对接后,第一半凹槽122b及第二半凹槽142b即形成容置空间S1。
于实际组装中,可先将热导管16置入第一半凹槽122b或第二半凹槽142b中,再利用螺丝穿过通孔122a并旋入螺孔142c以将板状本体122与管状本体142固定,以达到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的对接,而热导管16亦同时容置于第一半凹槽122b及第二半凹槽142b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1中。关于固定的方式,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利用焊接、C形卡扣固定亦可。
若热导管16的外径略小于容置空间S1的内径,或是热导管16的截面轮廓与容置空间S1的截面轮廓有尺寸干涉的现象。则经由上述组装,热导管16的接触部162即因受压而同时紧密地贴合于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此加压的接合方式使得热导管16产生些许的变形,除了可强化热导管14与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的连接强度,亦可增加接触部162与第一半凹槽122b及第二半凹槽142b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热传导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半凹槽122b及第二半凹槽142b不以平均占有容置空间S1的体积为限;换句话说,第一半凹槽122b亦得占有容置空间S1绝大部分的体积。例如,当热导管16(以热导管为例)的截面为矩形,则第二半凹槽142b可近乎呈现出平面外形(或第二散热构件12并无明显的第二半凹槽142b),仍可与第一半凹槽122b形成容置空间S1。因此,仅需于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衔接后可形成容置空间S1即可,本发明不以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均有凹凸的几何结构为必要。
补充说明的是,方向Y虽为直线方向,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曲线亦可。第一散热构件12与第二散热构件14接合的平面,逻辑上即为容置空间S1的分割面,以分割成第一半凹槽122b及第二半凹槽142b。原则上,若容置空间S1为沿一曲线延伸时,该曲线则位于该分割面上。此外,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鳍片124平行于方向Y设置,因此当能量转换装置1垂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或热导管16垂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时,流经鳍片124间的气流仍能保持顺畅。顺带一提,前述鳍片124的平行于方向Y设置亦包含每个鳍片124均仍与方向Y平行但呈辐射状的排列的情形。
另外,于图2所示的光学调制构件22的环状本体222可通过贴着、紧配合夹持或另以螺丝贯穿环状本体222并锁入载台20的方式以固定于载台20上。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4A及图4B。图4A为光学调制构件22经由一螺纹结构以旋转固定于载台20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光学调制构件22经由一卡勾结构以卡持载台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该螺纹结构通过于环状本体222形成一内螺纹228及于载台20的侧边形成一外螺纹204构成。以此,光学调制构件22的环状本体222即可旋锁于载台20上。补充说明的是,载台20于该螺纹结构处的壁厚略不同于图2所示,此因配合不同的连接结构所作的调整。
如图4B所示,该卡勾结构可单独由形成于环状本体222上的卡勾230组成。光学调制构件22即可通过卡勾230卡持载台20以与载台20连接。若载台20对应地形成卡槽206,此时该卡勾结构则由卡勾230及卡槽204共同组成。当光学调制构件22的卡勾230卡持于载台20的卡槽206后,卡槽206对卡勾230具有限位功能,如图4C所示。通过设计适当的卡槽206尺寸,卡槽206具有固定卡勾230的功能。
另外,于图2所示的载台20可通过贴着、紧配合夹持或另以螺丝贯穿载台20并紧抵热导管16的方式以固定于热导管16的一端上。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5。图5为载台20经由一螺纹结构以旋转固定于热导管16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螺纹结构通过于载台20的通孔内形成一内螺纹208及于热导管16形成一外螺纹166构成。以此,载台20即可旋锁于热导管16的一端上。
补充说明的是,当热导管16的壁厚足够时,热导管16的外螺纹166可直接用传统攻牙刀直接攻牙;当热导管16的壁厚不足以承受切削力量,或是切削后所剩的壁厚不足以承受载台20的锁入时,外螺纹166可以滚压的方式(rolling)形成,此成形方式除了可在不过度改变壁厚的条件下成形外螺纹166外,并且具有加工硬化的效果,进而强化外螺纹166的强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图4A至4C及图5中的能量转换构件18为示意性示出,图中并未展示能量转换构件18的实际细节。
请参阅图6A及图6B。图6A为能量转换装置1的能量转换构件18及载台20的俯视图。图6B为能量转换构件18、载台20及部分热导管16沿图6A中线Z-Z的剖面图。根据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能量转换构件18包含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基板184及基座186。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位于基板184上。基座186包含第一凹陷部186a以及与第一凹陷部186a连通的第二凹陷部186b,基板184接触平坦部164并与第二凹陷部186b连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则露出于第一凹陷部186a。
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为独立的芯片,再固晶于基板184上。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还以金属线192拉线至基座186的内电极上,再通过与基座186上与内电极连接的外电极186c焊接的电线L1以与控制模块电路24电性连接(可并参阅图2)。基板184上再以封装材料188固定或密封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及金属线192。基座186再利用螺丝经由通孔186d锁固于载台20上。封装材料188亦具有光学调制功能,例如当封装材料188的轮廓形成如图6B所示的突出状时,封装材料188则具有聚光的效果。
根据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能量转换构件18还包含一透镜190,设置于基座186上。此透镜190亦具聚光的效果,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经由适当地设计透镜190两侧的曲率而可呈现出汇聚光线或是发散光线的效果,以满足不同的光学调制的需求。于实际应用上,能量转换装置1的光学调制效果尚需一并考虑光学调制构件22的透镜结构224的光学特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光学调制构件22的透镜结构224并不限一般的凸透镜。请参阅图4A,透镜结构224于中间处具有一凹陷,因此透镜结构224大致聚焦成环状。
请参阅图6A及图6B。补充说明的是,基座186可利用先埋入金属材质的导线架至模具中,再射出液晶塑料(Liquid Crystal Plastic,LCP)的方式制造,致使该导线架于第一凹陷186a内露出该内电极,并于基座186上露出外电极186c。另外,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亦得以串接方式拉线,如图6B的虚线所示。此时,图6B中的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仅保留一条金属线192与基座186电性连接。若基板184具有线路,例如于制程中形成线路的半导体基板或具有金属披覆线路的电路板,则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可先拉线至基板184上,再通过基板184与基座186电性连接。若基板184设计上不需担负电性连接媒介,则基板184可采用金属或其它高导热率的材质,以增加由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产生的热传导至平坦部164的热传导效率。
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18、载台20及部分热导管16的剖面图。与图6不同的是,图7的基板184完全容置于第二凹陷186b,因此基座186的底面186e略突出于基板184的底面184a(用以与平坦部164接触)。对应地,平坦部164则突出于载台20。平坦部164突出的高度略大于基板184的底面184a凹入的深度,以确保基板184紧贴平坦部164。
基于相同的设计理由,平坦部164可仅略微突出于载台20,而基座186的底面186e则与基板184的底面184a大致共平面,同样可达到上述确保紧贴的目的。而于图6B所示的结构中,若基座186与平坦部164间有空隙存在时,可事先将导热胶涂于基座186底面或平坦部164上,以使导热胶可充满空隙。当然,于图7所示的结构中,导热胶亦可事先涂于基座186的底面186e或平坦部164上,以充满因底面186e或平坦部164的表面粗糙所形成的空隙。
请参阅图6B及图8。图8为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18、载台20及部分热导管16的剖面图。与图6B不同的处在于,图8的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直接形成于基板184上,例如基板184本身即为半导体基板(例如硅基板)。因此,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可整合地于半导体制程,轻易地形成于基板184上。并且,直接形成于半导体基板184的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的电极可事先整合于基板184上,使得整个能量转换构件18仅需两个拉线作业,大幅提升制程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6B及图9。图9为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18、载台20及部分热导管16的剖面图。与图6B不同的处在于,图9的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并非设置于如图6B的基板184上,而是直接设置于具有一凹陷186f的底座186′。此外,于实际运用中,底座186′亦可直接为一平板,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直接设置于其上。其它关于图6B的能量转换构件18的说明,于此亦有适用,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及图10。图10为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构件18、载台20及部分热导管16的剖面图。与图6B不同的处在于,图10的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直接形成于基座186′上。当然,于实际运用中,底座186′亦可直接为一平板。前述关于图八的能量转换构件18的说明,于此亦有适用,不再赘述。
于前述各具体实施例中,当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为一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结构时,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1即可作为一照明装置;当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182为一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结构时,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1即可作为一太阳能电池。当然,能量转换构件18可同时包含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结构及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结构,并且控制电路24可包含足够仍量的电容,用以储存电能。以此,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1可于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结构充电该电容,而于晚上利用该电容储存的电能使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结构发光。
请参阅图1、图2及图11。图11为根据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装置3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能量转换装置1不同之处在于,能量转换装置3的第二散热构件14与第一散热构件12对称,亦包含板状本体142′及自板状本体142′延伸的鳍片148。但由于能量转换装置3的第二散热构件14本身不包含可容置控制模块电路24的容置空间S2(如图2所示),因此能量转换装置3原则上亦不包含控制模块电路24及连接器26。但能量转换装置3可于第一散热构件12及第二散热构件14的尾端(相对光学调制构件22所在的前端)连接一电气盒,以容置控制模块电路24及连接器26。
请参阅图12A及图12B。图12A及图12B分别为第一散热构件12及第二散热构件14的示意图。虽然第二散热构件14未包含如能量转换装置1的容置空间S2,但能量转换装置3的第一散热构件12及第二散热构件14分别包含半通道122c、142d,于第一散热构件12及第二散热构件14接合后,可形成贯穿的通道,以供与能量转换构件18电性连接的电线通过。于前述各实施例中,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的描述可用于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中,亦有适用,故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A及图13B。图13A为根据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能量转换设备5的示意图。图13B为能量转换设备5的局部剖视图,其仅示出能量转换装置3与面板54的相对结构。能量转换设备5包含框架52及多个前述能量转换装置3,所述多个能量转换装置3固定于框架52上。换句话说,能量转换设备5为能量转换装置群。
框架52包含一面板54,面板54包含多个通孔542,对应所述多个能量转换装置3。每一个能量转换装置3的载台20侧边的外螺纹204露出于对应的通孔542,以此,每一个能量转换装置3的光学调制构件22的内螺纹228能自面板54外部与外螺纹204锁合。能量转换设备5还包含控制模块电路56,其固定于框架52上并通过电线32与该多个能量转换装置3电性连接。因此,所述多个能量转换装置3仅需共享同一个控制模块电路56即可。控制模块电路56再经由电线58与外部电源连接以获取所需电能,或作为对外提供电能的媒介。此外,框架52可通过固定部60以固定至其它固定物件上。
补充说明的是,虽然能量转换设备5已包含控制模块电路56,但其架构仍适用于能量转换装置1(可参阅图1),并且因为能量转换装置1已有各自的控制模块电路24,所以控制模块电路56的控制功能可简化。此外,能量转换设备5不以包含同型态的能量转换装置3为限,即能量转换设备5可包含多个光能转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3(例如包含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结构)及多个电能转光能的能量转换装置3(例如包含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结构)并平均配置,兼顾发光照明与吸光储能的效益,进一步成为自给自足的充电/发光系统。于此情形,电线58原则上可省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组合式的散热结构,有利于热导管的组装,并进一步降低接触热阻、提升导热率。并且,本发明的能量转换装置的鳍片可平行于热导管设置,减少因能量转换装置的装设角度而导致流经鳍片的气流不顺的情形。此外,通过框架衔接、固定多个能量转换装置,并得以单一控制模块电路同步控制,以发挥群集的效益;进一步地,适当地同时配置不同能量转换模式的能量转换装置,可形成自给自足的充电/发光系统。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披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等同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包含:
一热导管,包含一接触部及一平坦部,其中该接触部沿一方向延伸;
一第一散热构件,包含多个第一鳍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鳍片近似平行于该方向;
一第二散热构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接触部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并同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及该第二散热构件接触;以及
一能量转换构件,与该平坦部接触;
其中该第一散热构件沿该方向包含一第一半凹槽,该第二散热构件沿该方向包含一第二半凹槽,该第一半凹槽及该第二半凹槽形成该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第二散热构件包含多个第二鳍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鳍片近似平行于该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第二散热构件包含一电路容置空间,用以容置控制该能量转换构件的一控制模块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该能量转换装置还包含一连接器,该连接器露出于该第二散热构件并与该控制模块电路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第二散热构件包含一管状本体、一前盖及一后盖,该前盖及该后盖衔接该管状本体的两侧以形成该电路容置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第一散热构件及该第二散热构件紧压该接触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构件包含一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一基板及一基座,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位于该基板上,该基板与该基座连接以露出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形成于该基板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为一固晶于该基板上的芯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为一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结构或一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结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基座包含一第一凹陷部以及与该第一凹陷部连通的一第二凹陷部,该基板接触该平坦部并与该第二凹陷部连接,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露出于该第一凹陷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构件包含一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及一基座,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位于该基座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基座包含一凹陷,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位于该凹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形成于该基座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为一固晶于该基座上的芯片。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能量转换半导体结构为一发光二极管半导体结构或一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该能量转换装置还包含一该热导管连接的载台,其中该能量转换构件固定于该载台上使该能量转换构件与该平坦部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该能量转换装置还包含一与该载台连接的光学调制构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载台的侧边包含一螺纹结构,使该光学调制构件经由该螺纹结构以旋转固定于该载台。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光学调制构件经由一卡勾结构以卡持于该载台。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该光学调制构件包含一正对该能量转换构件的透镜结构。
22.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包含:
一框架,包含一面板,该面板包含多个通孔;以及
多个能量转换装置,对应所述多个通孔设置于该框架上,每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包含:
一热导管,包含一接触部及一平坦部,其中该接触部沿一方向延伸;
一第一散热构件,包含多个第一鳍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鳍片近似平行于该方向;
一第二散热构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接触部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并同时与该第一散热构件及该第二散热构件接触;以及
一能量转换构件,与该平坦部接触;
其中该第一散热构件沿该方向包含一第一半凹槽,该第二散热构件沿该方向包含一第二半凹槽,该第一半凹槽及该第二半凹槽形成该容置空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能量转换设备,其中每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包含一与该热导管连接的载台,该能量转换构件固定于该载台上以使该能量转换构件与该平坦部接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能量转换设备,其中每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包含一光学调制构件,该载台包含一露出于对应的通孔的螺纹结构,该光学调制构件经由该螺纹结构旋转固定于该载台上。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能量转换设备,该能量转换装置还包含一控制模块电路,该控制模块电路设置于该框架上并与所述多个能量转换装置电性连接。
CN200910001705A 2009-01-06 2009-01-06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Pending CN1017713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705A CN101771369A (zh) 2009-01-06 2009-01-06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705A CN101771369A (zh) 2009-01-06 2009-01-06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369A true CN101771369A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705A Pending CN101771369A (zh) 2009-01-06 2009-01-06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13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054A (zh) * 2014-05-13 2015-11-2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热转换装置
CN108064430A (zh) * 2015-06-25 2018-05-22 艾尔斯潘网络公司 可旋转天线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054A (zh) * 2014-05-13 2015-11-2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热转换装置
CN105098054B (zh) * 2014-05-13 2019-07-0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热转换装置
CN108064430A (zh) * 2015-06-25 2018-05-22 艾尔斯潘网络公司 可旋转天线设备
CN108064430B (zh) * 2015-06-25 2021-04-13 艾尔斯潘网络公司 可旋转天线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3434B (zh) 高散热效率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01315927B (zh) 一种大功率led相变热沉结构
CN101162081B (zh) 大功率led路灯灯具主壳体
CN101886801B (zh) 用于冷却led的组合式平板热管散热器
CN204834688U (zh) 一种高功率uv紫外光源
CN101771369A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CN101867324B (zh) 可超千倍光率的太阳能聚光发电介质循环强制冷却系统
WO2010078691A1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设备
CN201724015U (zh) 具有方便维修的固态照明led光源模块
CN102544301A (zh) Led封装结构
CN101907233A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平台
CN100593667C (zh) 带外置散热器大功率led路灯灯具
CN205560539U (zh) 一种车灯散热器
CN100593668C (zh) 大功率led路灯灯具
CN205560541U (zh) 一种led车灯散热器
CN202103097U (zh) 半导体光电转换系统
CN201772297U (zh) 一种带金属杯状导光罩的led光源模块及其灯具
CN203940332U (zh) 一种散热好的led汽车灯
CN201225593Y (zh) 热管散热led模组
CN210165202U (zh) 一种热辐射导热变形式led耐高温工厂灯
CN219875663U (zh) 集成砷化镓电池基板的聚光光伏
CN103499078A (zh) 一种led灯具散热器
CN202902197U (zh) Led模块及led路灯
CN202868589U (zh) Led平板灯座的铝挤型结构
CN202813034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模块化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