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5991A - 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 Google Patents

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5991A
CN101765991A CN200880100741A CN200880100741A CN101765991A CN 101765991 A CN101765991 A CN 101765991A CN 200880100741 A CN200880100741 A CN 200880100741A CN 200880100741 A CN200880100741 A CN 200880100741A CN 101765991 A CN101765991 A CN 101765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gered
mentioned
ofdm
transmission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上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65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7Modulators with direct modulation of individual sub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使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处理中的交错处理比现有的简单,并且提高再次发送的实效性,OFDM发送装置将发送数据进行OFDM处理后发送,具备:交错部,其在为了进行载波调制而进行串行/并行变换的前阶段,根据采用规定的随机数产生方法而产生的随机数,使发送数据随机化;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交错部,以使在再次发送时和初次发送时实施与发送数据不同的随机化。

Description

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interleave)方法。
本申请针对2007年7月30日所提出的专利申请2007-197381号主张优先权,并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作为调制手段,并通过交错处理来减轻由于衰落等而导致的通信特性恶化的数字调制装置/解调装置以及其方法。
该数字调制解调装置由以下部件构成:测绘仪(mapper),其使在时间方向上排列的输入数据成组,根据该组来选择由多个码元(symbol)构成的系列,并且在该系列中使组成像;串并联变换器,其并联配置测绘仪输出的在时间方向上串联排列的系列;交错器,其根据规定的变换规则来交错串并联变换器所输出的并联配置的系列的码元顺序;逆离散傅里叶变换器,其将交错器所输出的被交错且并联配置的系列变换为已调制多路复用的信号;和并串联变换器,其将逆离散傅里叶变换器所输出的已被调制复用且并联配置的信号变换为在时间方向上排列的信号。
上述交错器进行向频率方向、时间方向以及空间方向的交错处理。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分别进行向频率方向、时间方向以及空间方向的交错。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这些频率方向的交错处理、时间方向的交错处理以及空间方向的交错处理是个别的交错处理。由此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各个交错处理专用的程序。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交错处理变得复杂。
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当将发送数据再次发送时,利用初次发送和再次发送来进行同一交错处理。在此情况下,当初次发送和再次发送在衰落等的通信环境中没有变化时,存在如下的情况:即针对在接收侧通过初次发送无法正常接收的发送数据,即使利用再次发送也无法正常接收。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再次发送的实效性差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57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使OFDM处理中的交错处理比现有的简单,并且提高再次发送的实效性的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例如具有以下方面。
第1方面是对发送数据进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处理后发送的OFDM发送装置,其具备:交错部,其在为了进行载波调制而进行串行/并行变换的前一阶段,根据采用规定的随机数产生方法而产生的随机数,使发送数据随机化;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交错部,以使在再次发送时和初次发送时实施与发送数据不同的随机化。
第2方面是上述第1方面,其中上述随机数产生方法采用混合同余法之类的方法。
第3方面是上述第1或第2方面,其中,上述交错部根据与上述载波调制中的调制类别以及码元数相对应而依存的信息来进行上述发送数据的随机化。
第4方面是OFDM接收装置,其具备与OFDM发送装置的第1~第3中任意一个方面的交错部对应的解交错部,并接收上述OFDM发送装置的发送信号。
第5方面是对发送数据进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处理后发送时的发送数据的交错方法,其采用如下的手段,即在为了进行载波调制而进行串行/并行变换的前阶段,根据采用规定的随机数产生方法而产生的随机数,在再次发送时和初次发送时进行与发送数据不同的随机化处理。
根据上述方面,因为具备在为了进行载波调制而进行串行/并行变换的前一阶段,根据采用规定的随机数产生方法而产生的随机数,使发送数据随机化的交错部,所以与如现有那样串行/并行变换了发送数据之后进行交错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交错处理简单化。
一般情况下,在现有的OFDM处理中的交错处理中,在串行/并行变换了发送数据之后实施比特交错处理,以及/或在阶段合成了已进行上述串行/并行变换并实施了载波调制的信号之后实施时间交错处理以及频率交错处理。但是,这些比特交错处理、时间交错处理以及频率交错处理是个别的交错处理,需要各个交错处理专用的程序。
但是,根据上述方面,在为了进行载波调制而进行串行/并行变换的前一阶段,根据随机数使发送数据随机化。因此,能够通过交错部一并进行与上述现有的各种交错处理等同的交错处理。由此,能够实现与交错处理有关的程序的简单化以及交错处理所需的存储资源等资源的节约。
并且,根据上述方面,控制部控制交错部,使在再次发送时和初次发送时实施与发送数据不同的随机化。因此,与现有相比,可以提高能够将在接收侧由初次发送无法正常接收的发送数据通过再次发送来正常接收的概率。由此能够提高再次发送的实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一实施方式的基站A和移动终端B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括结构的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基站A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基站A-移动终端B之间的OFDM信号的收发的顺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站A中的交错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本基站A的调制类别表的图。
图6是表示基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本基站A的模拟随机数进行的交错处理的位串的变换方法的图。
符号说明
A...基站
B...移动终端
1...OFDM信号发送部
1a...CRC码附加部
1b...纠错码附加部
1c...交错部
1d...串行/并行变换部
1e...子载波调制部
1f...逆傅里叶变换部
1g...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插入部
1h...无线信号发送部
2...OFDM信号接收部
2a...无线信号接收部
2b...保护间隔除去部
2c...傅里叶变换部
2d...子载波解调部
2e...并行/串行变换部
2f...解交错(deinterleave)部
2g...纠错部
2h...CRC运算部
3...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各实施例,例如,可以对这些实施例的构成要素的彼此间进行适当组合。本实施方式涉及与利用OFDM方式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
图1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的基站A和移动终端B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括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结构由基站A以及移动终端B构成。
基站A通过与移动终端B收发调制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的通信信号,来进行线路交换通信或分组通信。所谓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式就是使用频率不同的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的多载波通信的一种。在正交频分复用方式中的子载波的调制方式中采用数字振幅调制或/和数字相位调制。
移动终端B通过与基站A收发上述OFDM方式的通信信号,来进行线路交换通信或分组通信。
接着,参照图2所示的功能框图来说明上述基站A的主要部分功能结构。
本基站A具备:OFDM信号发送部1、OFDM信号接收部2以及控制部3。OFDM信号发送部1由以下部件构成:即,CRC码附加部1a、纠错码附加部1b、交错部1c、串行/并行变换部1d、子载波调制部1e、逆傅里叶变换部1f、保护间隔插入部1g以及无线信号发送部1h。OFDM信号接收部2由以下部件构成:即,无线信号接收部2a、保护间隔除去部2b、傅里叶变换部2c、子载波解调部2d、并行/串行变换部2e、解交错部2f、纠错部2g以及CRC运算部2h。
CRC码附加部1a根据控制部3的指示,对从控制部3输入的发送数据(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附加冗长信息即错误检测用的CRC码,并将发送数据输出至纠错码附加部1b。
纠错码附加部1b根据控制部3的指示,对从CRC码附加部1a输入的发送数据的位串(bit string)附加叠加码等纠错码,并将该位串输出至交错部1c。
交错部1c根据从控制部3输入的调制类别以及总码元数,对从订正码附加部1b输入的位串按照规定的规则来变换顺序,并将该位串输出至串行/并行变换部1d。
串行/并行变换部1d在控制部3的控制下,按照每个子载波以比特单位来分割从交错部1c输入的位串,并输出至各子载波调制部1e。
子载波调制部1e设置为与子载波相同数量。子载波调制部1e根据子载波对按照每个子载波来分割的位串进行数字调制,并将调制信号输出至逆傅里叶变换部1f。此外,各子载波调制部1e根据对控制部3指示的调制方式例如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16QAM(Quadrature Amp litude Modulation)、64QAM等进行数字调制。
逆傅里叶变换部1f对从各子载波调制部1e输入的调制信号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再进行正交多路复用,由此生成OFDM信号,并将该OFDM信号输出至保护间隔插入部1g。
保护间隔插入部1g向从逆傅里叶变换部1f输入的OFDM信号插入保护间隔,并向无线信号发送部1h输出。
无线信号发送部1h通过D/A变换器将从保护间隔插入部1g输入的OFDM信号由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无线信号发送部1h将已变换为该模拟信号的OFDM信号从IF频带变换为RF频带。无线信号发送部1h通过功率放大器等将已变换为该RF频带的OFDM信号放大到规定的发送输出电平,并经由天线发送至移动终端B。
无线信号接收部2a将从移动终端B经由天线接收的OFDM信号从RF频带的信号变换为IF频带的信号。无线信号接收部2a通过低噪音放大器等对IF频带的OFDM信号进行放大。无线信号接收部2a通过A/D变换器将该已放大的OFDM信号从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保护间隔除去部2b。
保护间隔除去部2b从无线信号接收部2a所输入的OFDM信号中除去保护间隔,并输出至傅里叶变换部2c。
傅里叶变换部2c通过对从保护间隔除去部2b输入的OFDM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来获得每个子载波的调制信号,然后将该调制信号输出至各子载波解调部2d。
子载波解调部2d设置成与子载波相同数量。子载波解调部2d对调制信号进行相位补正/频率补正/功率补正,并且根据子载波进行数字解调,由此变换为接收数据的数据串,并将该数据串输出至并行/串行变换部2e。
并行/串行变换部2e根据控制部3的指示将从各子载波解调部2d输入的多个数据串与一个数据串合成,并将该数据串输出至解交错部2f。
解交错部2f根据从控制部3输入的调制类别、总码元数以及再次发送次数,将通过移动终端B中的交错而变换了顺序的数据串依据规定的规则返回到初始的顺序。解交错部2f将该数据串输出至纠错部2g。
纠错部2g在控制部3的控制下,对从解交错部2f输入的数据串进行软判定的纠错,并将该数据串输出至CRC运算部2h。
CRC运算部2h在控制部3的控制下,根据对数据串附加的错误检测用的CRC码来进行CRC运算,并将数据串与CRC运算的结果一起输出至控制部3。
控制部3由内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等构成,该内部存储器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构成,该接口电路与OFDM信号发送部1以及OFDM信号接收部2进行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控制部3根据存储在ROM内的控制程序以及OFDM信号接收部2所接收的各种信号来控制基站A的整个动作。此外,该控制部3在从CRC运算部2h输入的CRC运算结果为OK的情况下,根据从CRC运算部2h输入的数据串所构成的各种信号的指示进行规定的处理。控制部3在CRC运算结果为NG的情况下,向OFDM信号发送部1发送OFDM信号的再次发送请求。
接着,参照图3的顺序图以及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这样构成的基站A的基于在再次发送时和初次发送时不同的变换规则的发送数据的交错处理。
图3是表示基站A-移动终端B之间的OFDM信号的收发的顺序图。图4是表示基站A中的交错处理的流程图。
一般情况下,输出OFDM信号的现有的通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即,将由传送路中产生的衰落而导致的信号突发错误设为随机错误的交错技术。在该交错中存在将数据针对信号的频率进行交错的频率交错、将数据针对时间方向进行交错的时间交错等。在输出OFDM信号的现有通信装置中,将各个交错作为个别处理来分别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的基站A中,利用简单的交错处理能够获得与执行多个不同的交错处理时相同的效果。另外,基站A根据来自移动终端B的NACK通知,在请求信号的再次发送时,对根据与初次发送的发送数据不同的变换规则来再次发送的信号进行交错。
首先,在基站A将分组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B时,控制部3将数据信号的位串输出至CRC码附加部1a。CRC码附加部1a被输入该位串,附加CRC码(步骤S1),并将该位串输出至纠错码附加部1b。纠错码附加部1b被输入该位串,附加纠错码,并将该位串输出至交错部1c(步骤S2)。
以下,参照图4的流程图,对步骤S2的交错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控制部3为了交错部1c中的交错处理而根据OFDM信号的子载波的调制方式来决定调制类别n。另外,控制部3根据子信道数以及1子信道内的码元数来算出总码元数m(步骤S20)。
参照表示调制类别表的图5来详细说明上述调制类别。如图5所示,按照每个调制方式来决定调制类别。控制部3的ROM预先存储调制类别表。在步骤S20中,控制部3根据该调制类别表与子载波的调制方式相对应地决定调制类别。并且,该调制类别为每1码元的比特数。
控制部3将总码元数m以及调制类别n输出至交错部1c。交错部1c利用总码元数m以及调制类别n来作为下式(1)的混合同余法的式的参数,由此算出模拟随机数。
a(i+1)=a(i)×b+c  …(1)
(i=1,2,3…n-1)
此外,交错部1c根据上述式(1),采用预先已决定的常数b以及常数c,将a(1)代入a(i)来算出a(i+1)即a(2),作为模拟随机数。接着,交错部1c通过将a(2)代入a(i)来算出a(3),作为模拟随机数。即,可通过采用上述式(1)进行反复计算,来算出多个模拟随机数。此外,b是交错部1c所决定的规定值,a(1)以及c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求出。
另外,控制部3向交错部1c输出再次发送次数。交错部1c被输入再次发送次数,并根据再次发送次数来定义再次发送计数器r。交错部1c在再次发送次数为0时即初次发送时,将该再次发送计数器r的值作为0,每当再次发送次数增加1次时,对r加1。
交错部1c算出满足m×n<2^k的条件且为最小整数的k。例如,在总码元数m为300、且调制类别n为2的情况下,满足300×2<2^k且为最小整数的k是10。
交错部1c通过将k、调制类别n以及再次发送计数器r作为参数代入下式(2)来算出a(1)。交错部1c通过将总码元数m代入下式(3)来算出常数c。交错部1c针对常数b决定规定的值,针对变量j设定0来作为初始值(步骤S21)。此外,该变量j在步骤S26的处理中被使用。另外,上述a(1)是整数,下式(2)的d是成为0<d<k(例如d=4)的规定值。
a(1)=2^k÷2^d ×n  …(2)
c=2m+j   …(3)
交错部1c将在步骤S21中决定的a(1)、常数b以及常数c代入上述式(1),由此算出a(2)(步骤S22)。交错部1c在步骤S23~步骤S23′中执行模拟随机数算出用循环。在该模拟随机数算出用循环中,对上述式(1)的i的值逐次加一,直到i成为2^k。此外,m、n、a(i)、a(i+1)、b、c、k以及d的值存储在存储器内,根据该存储器所存储的值,交错部1c进行计算。
交错部1c作为步骤S23~步骤S23′的模拟随机数算出用循环,首先执行以下的处理(4)(步骤S24)。
a(i)=modulo(a(i),2^k)  …(4)
上述处理(4)是将a(i)的值以2^k进行除法运算、并将该除法运算所算出的余数代入a(i)的处理。
交错部1c判断在步骤S24中算出的a(i)是否小于总码元数m与调制类别n相乘所得的值(步骤S25)。在步骤S25中是“是”的情况下,交错部1c将a(i)的值代入alpha(j)作为模拟随机数,并使j的值与1相加(步骤S26)。j的初始值是0,每当反复一次步骤S23~步骤S23′的模拟随机数算出用循环时,在步骤S26中对j的值逐次加一。由此,以alpha(0)、alpha(1)、alpha(2)…的顺序代入a(i)的值。此外,alpha(j)的值存储在存储器内。
交错部1c在步骤S26之后,根据a(i)的值由上述式(1)来算出a(i+1)(步骤S27)。
交错部1c在步骤S2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不进行步骤S26的处理,进行步骤S27的处理。
交错部1c根据在步骤S26中代入alpha(i)的模拟随机数,进行数据信号的位串的交错处理。
参照图6说明控制部3使交错部1c进行的交错处理的位串的变换方法。
图6(a)是表示存储交错前的位串的存储区域的图。图6(b)是表示存储交错后的位串的存储区域的图。图6(a)的行方向是码元数m的位串,列方向是调制类别n的位串。
图6(a)的各个格表示存储有构成位串的比特单位的数据的存储器的最小单位。X(0)、X(1)…x(mn-1)表示存储区域的存储地址。另外,图6(b)的y(0)、y(1)…y(mn-1)也表示存储区域的存储地址。
交错部1c在步骤S28~步骤S28′的交错用循环1中,首先,针对变量p代入1作为初始值。交错部1c在步骤S29~步骤S29′的交错用循环2中,首先针对变量q代入1作为初始值。
交错部1c根据变量p以及变量q的值来求出alpha(q×n-p)的模拟随机数。交错部1c根据该模拟随机数,将存储在图6(a)的存储地址x(alpha(q×n-p))的存储区域内的数据存储到图6(b)的存储地址y(q×n-p)的存储区域(步骤S30)。
交错部1c在每次进行步骤S28~步骤S28′的交错用循环1的循环处理时,对变量p的值逐次加一,在变量p的值到达调制类别n之前,执行交错用循环1。另外,交错部1c在每次进行步骤S29~步骤S29′的交错用循环2的循环处理时,对变量q的值逐次加一,在变量q的值达到总码元数m之前,执行交错用循环2。
该步骤S28~步骤S28′的交错用循环1以及步骤S29~步骤S29′的交错用循环2是为了使交错部1c反复执行步骤S30的处理的循环处理。通过交错部1c反复执行步骤S30,将存储在图6(a)的存储区域内的全部位串的数据存储到图6(b)的存储区域,并使数据信号的位串的顺序随机化。
根据控制部3的控制,纠错码附加部1C以及串行/并行变换部1d等对在交错部1c中交错的位串进行各种处理,并向OFDM信号进行调制(步骤S3)。根据控制部3的控制,无线信号发送部1h经由天线向移动终端B发送OFDM信号(步骤S4)。
移动终端B进行所接收的OFDM信号的解调(步骤S5),进行基于CRC码的CRC运算(步骤S6)。移动终端B根据CRC运算的结果向基站A发送ACK通信或NACK通信(步骤S7)。
对该ACK通知以及NACK通知进行详细说明。ACK通知是用于在CRC运算结果为OK时即位串没有产生错误时进行下一发送数据的位串的发送请求的通知。另外,所谓NACK通知就是用于在由于衰落等的影响导致CRC运算结果为NG时进行CRC运算结果是NG的发送数据的位串的再次发送请求的通知。
基站A的控制部3根据OFDM信号接收部2所接收的ACK通知或NACK通知,来进行是否接收了NACK通知的判定(步骤S8)。在步骤S8为“否”(ACK接收)的情况下,根据控制部3的控制,CRC码附加部对下一数据信号的位串附加CRC码(步骤S9)。然后,纠错码附加部1b对该位串附加纠错码,交错部1c对该位串进行通常发送时的交错处理(步骤S10)。在步骤S8为“是”(NACK接收)的情况下,CRC码附加部对再次发送的数据信号的位串附加CRC码(步骤S11)。然后,纠错码附加部1b对位串附加纠错码,交错部1c根据控制部3所指示的再次发送次数进行再次发送时的交错处理(步骤S12)。
此外,交错部1c根据图4的流程图来进行步骤S10以及步骤S12的处理。
交错部1c在步骤S10中与步骤S2同样地将再次发送计数器r的值设为0进行交错处理。交错部1c在步骤S12中,对再次发送计数器r的值加1后执行交错处理。在步骤S12中,对r的值加1后进行交错处理,由此在步骤S26中,alpha(0)、alpha(1)、alpha(2)…和依次代入的模拟随机数的值成为与步骤S2的交错处理不同的值。因此,在步骤S30中,向存储地址y(p×n-q+1)存储与步骤S2不同的存储地址x(alpha(p×n-q+1))的数据。即,在步骤S2和步骤S12中,向存储地址y(0)、y(1)、y(2)…y(mn-1)的各个存储区域存储不同的数据,可利用初次发送和再次发送进行基于不同的变换规则的交错处理。
在步骤S10或步骤S12之后,根据控制部3的控制,纠错码附加部1C以及串行/并行变换部1d等对在交错部1c中交错的位串进行各种处理,向OFDM信号进行调制(步骤S13)。无线信号发送部1h经由天线将OFDM信号向移动终端B发送(步骤S14)。
移动终端B当接收到OFDM信号时,判定是否在步骤7中发送了NACK通知(步骤S15)。移动终端B在步骤S15为“否”(ACK发送)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的OFDM信号的解调(步骤S16)。移动终端B在步骤S15中为“是”(NACK发送)的情况下,解调OFDM信号。移动终端B采用通过解调来获得的再次发送的数据信号的位串和在步骤S6中CRC运算结果为NG的初次发送的数据信号的位串,根据追赶合成法(Chase Combine),进行位串的合成(步骤S17)。
所谓该追赶合成法就是通过将再次发送前数据和已再次发送的位串以最大比合成来提高再次发送时的纠错能力的方法。
移动终端B在步骤S16或步骤S17之后,根据CRC码进行CRC运算(步骤S18),根据CRC运算结果将ACK通知或NACK通知向基站A发送(步骤S19)。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串行/并行变换部1d分割位串的前一阶段中,交错部1c根据上式(1)来算出多个随机数。根据该随机数来变换位串的数据顺序。因此,本实施方式与现有那样在对发送数据进行了串行/并行变换之后进行交错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交错处理简单化。
一般情况下,在现有的OFDM调制的交错处理中,对已串行/并行变换的发送数据的位串实施比特交错处理,以及/或对已进行上述串行/并行变换并实施了子载波调制的调制信号实施时间交错处理以及频率交错处理。但是,在现有的交错处理中,这些比特交错处理、时间交错处理以及频率交错处理是个别的交错处理。由此,在现有的交错处理中,需要各个交错处理专用的程序。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串行/并行变换的前一阶段,交错部1c根据随机数使发送数据的位串随机化。由此,能够通过交错部来一并地进行与上述各种交错处理等同的交错处理。因此,能够实现与交错处理有关的程序的简单化以及交错处理所需的存储资源等资源的节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将再次发送次数输出到交错部1c。交错部1c通过采用基于再次发送次数的再次发送计数器r的值,在再次发送和初次发送中根据不同的变换规则执行交错。因此,与现有相比,可以提高能够将在接收侧初次发送中无法正常接收的发送数据通过再次发送来正常接收的概率。由此,能够提高再次发送的实效性。
以上,对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考虑如下这样的变形。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基站执行上述交错处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可以使能输出OFDM信号的PHS终端以及移动电话机等的移动终端执行上述交错处理。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混合同余法作为算出随机数的方法,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可通过平方采集法以及相乘同余法等来算出随机数。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用途不限于移动电话或PHS等无线终端以及这些基站。
例如,可在广播波的收发中应用本实施方式。由此,能够获得可使数字广播中的交错处理简单化的效果。还能够提高再次发送的实效性。此外,还可以在有线通信的数据收发中应用本实施方式。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能使OFDM处理中的交错处理比现有的简单,并提高再次发送的实效性的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Claims (6)

1.一种OFDM发送装置,对发送数据进行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处理后发送,其特征在于,具备:
交错部,其在为了进行载波调制而进行串行/并行变换的前一阶段,根据采用规定的随机数产生方法而产生的随机数,使发送数据随机化;和
控制部,其控制交错部,以使在再次发送时和初次发送时实施与发送数据不同的随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随机数产生方法是混合同余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错部参照基于上述载波调制中的调制类别、码元数以及再次发送次数的信息来进行上述发送数据的随机化。
4.一种OFDM接收装置,具备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发送装置的交错部对应的解交错部,并接收上述OFDM发送装置的发送信号。
5.一种交错方法,对发送数据进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处理后发送,其中,
在为了进行载波调制而进行串行/并行变换的前一阶段,根据采用规定的随机数产生方法而产生的随机数,在再次发送时和初次发送时进行与发送数据不同的随机化处理。
6.一种无线发送装置,具备:
纠错码附加部,其对发送数据附加纠错码来生成位串并输出;
交错部,其从上述纠错码附加部输入上述位串,根据参照调制类别、码元数以及再次发送次数而产生的随机数来变更上述位串的顺序,然后输出;
串行/并行变换部,其从上述交错部输入上述位串,按照每个子载波以比特单位进行分割,然后输出分割位串;
子载波调制部,其从串行/并行变换部输入上述分割位串,根据上述子载波进行数字调制,生成调制信号并输出;
逆傅里叶变换部,其从上述子载波调制部输入上述调制信号,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后生成发送信号并输出;以及
无线信号发送部,其从逆傅里叶变换部输入上述发送信号,进行D/A变换后生成模拟信号并发送。
CN200880100741A 2007-07-30 2008-07-30 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Pending CN1017659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7381A JP2009033623A (ja) 2007-07-30 2007-07-30 Ofdm送信装置及びofdm受信装置並びにインターリーブ方法
JP2007-197381 2007-07-30
PCT/JP2008/063680 WO2009017163A1 (ja) 2007-07-30 2008-07-30 Ofdm送信装置及びofdm受信装置並びにインターリー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5991A true CN101765991A (zh) 2010-06-30

Family

ID=4030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741A Pending CN101765991A (zh) 2007-07-30 2008-07-30 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95764A1 (zh)
JP (1) JP2009033623A (zh)
CN (1) CN101765991A (zh)
WO (1) WO20090171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9642B2 (en) * 2007-02-07 2020-08-18 Valens Semiconductor Ltd. Dynamic retransmissions with fixed and minimum delays
US9722763B2 (en) * 2007-02-07 2017-08-01 Valens Semiconductor Ltd. Highly utiliz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with order and retransmissions
US10284483B2 (en) 2007-02-07 2019-05-07 Valens Semiconductor Ltd. Indicating delays added to packets due to retransmission
JP5109787B2 (ja) * 2008-05-02 2012-12-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US9634802B2 (en) * 2013-08-30 2017-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mapping to handle bursty interference
CN109175707B (zh) * 2018-09-10 2021-04-20 武汉武钢华工激光大型装备有限公司 激光无序毛化轧辊表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39781B1 (fr) * 1988-11-25 1991-01-04 Alcatel Thomson Faisceaux Procede d'entrelacement pour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numerique
DK2302808T3 (da) * 1995-02-01 2013-07-29 Sony Corp Flerkanalstransmission med interleaving ved adressering på stedet af RAM-hukommelse
US20020172294A1 (en) * 2001-04-02 2002-11-21 Jung-Fu Che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ve interleaving in retransmissions and iterative demodulation of modulated signals with different interleaving
US7447967B2 (en) * 2001-09-13 2008-1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MO hybrid-ARQ using basis hopping
JP4054190B2 (ja) * 2001-12-27 2008-02-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US20030193889A1 (en) * 2002-04-11 2003-10-16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and channel adaptation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4007028A (ja) * 2002-04-26 2004-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KR100457188B1 (ko) * 2002-10-07 2004-11-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확산 방식 전환이 가능한 적응형 다중반송파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장치 및 그 방법
MX2007005387A (es) * 2004-11-03 2007-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etodo para reducir niveles de ambiguedad de simbolos transmitidos.
JP4624095B2 (ja) * 2004-12-21 2011-02-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タリーブ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リーブ方法
JP4284280B2 (ja) * 2005-01-18 2009-06-2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送信装置
US7643444B2 (en) * 2005-03-10 2010-01-0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rsing bits in an interleaver for adaptive modulation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
EP2036239B1 (en) * 2006-06-22 2017-09-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33623A (ja) 2009-02-12
WO2009017163A1 (ja) 2009-02-05
US20100195764A1 (en) 2010-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0687B2 (e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798192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CN104094571B (zh) 用于远距离wlan的导频序列设计
US7570695B2 (en) Method and adaptive bit interleaver for wideband systems using adaptive bit loading
CN1319307C (zh) 发送/接收设备和发送/接收方法
CN101765991A (zh) Ofdm发送装置以及ofdm接收装置和交错方法
TR201810097T4 (tr) Telsiz baz istasyonu ve kullanıcı aleti ve oradaki usuller.
EP1533926B1 (en)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radio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transmission cancel subcarriers
CN102246444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518125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终端以及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07088583A1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及び同装置におけるピーク抑圧方法
JP374602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052639B2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1785223A (zh) Ofdm发送装置和ofdm接收装置及交织方法
JP429985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055395A (ja) 通信装置におけるピーク電力低減装置
CN101432984A (zh) 用于最大发射分集的方法和系统
EP2249536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odulation method
US903115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4398985B2 (ja) 無線送信装置
CN1179685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Kasem et al. Evolution of physical uplink channels in LTE-advanc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