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1985A - 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61985A CN101761985A CN200910128663A CN200910128663A CN101761985A CN 101761985 A CN101761985 A CN 101761985A CN 200910128663 A CN200910128663 A CN 200910128663A CN 200910128663 A CN200910128663 A CN 200910128663A CN 101761985 A CN101761985 A CN 1017619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 heat converter
- indoor set
- performance
- heating op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3—Suction press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6—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 F25B2700/21162—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conden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6—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 F25B2700/21163—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conden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4—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evapo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5—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evapo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为此,本发明配备有在具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式空调机的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行、另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行的制冷制热同时进行时用于评价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性能的传感器,以判断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的室内机的性能下降与否,若判断为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的室内机性能下降,则重新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以变更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从而可以确保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尤其涉及利用可反馈在制冷、制热运行同时进行时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的室内机性能的控制方式以确保制冷制热性能的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机是以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制热为目的而使用的装置,在室内机以及室外机相互之间循环制冷剂,由此利用液体状态的制冷剂在汽化时吸收周围的热量的特性和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在液化时放出其热量的特性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
通常的空调机一般在一个室外机上连接一个室内机,而最近对于在一个以上室外机上连接多个室内机而应用于如学校或公司以及超高层高级公寓等由多个独立空间组成的建筑物上以对各个空间分别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的多联式空调机(Multi system air conditioner)的需求处于增加的趋势。
对于多联式空调机来说,一般所有室内机的运行模式应一致为制冷或者制热运行,但是根据其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实现使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行,并使另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行的制冷制热同时进行。在这种制冷制热同时进行时考虑选择制冷运行的室内机的总负载和选择制热运行的室内机的总负载而将室外机的运行模式定为制冷或者制热,由此四通阀根据上述确定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将制冷剂的流动切换为制冷或者制热运行模式。
但是,对于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来说,根据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会出现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相对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变弱的现象或者与此相反的现象(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相对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变弱的现象)。原因在于当室外机的运行模式定为制冷而致使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condenser)工作时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会相对变弱,与此相反,当室外机的运行模式定为制热而致使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evaporator)工作时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会相对变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以在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同时进行制冷制热时评价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当制冷制热性能下降时变更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以确保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
为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包含:室外机;连接于所述室外机而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个室内机;在所述同时进行制冷制热时评价所述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以确定所述室外机的运行模式的控制部。
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切换制冷剂流动方向的四通阀,所述控制部比较进行所述制冷运行的室内机的总容量和进行所述制热运行的室内机的总容量以确定所述室外机的运行模式,并根据确定的所述室外机的运行模式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部评价制冷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性能和制热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性能以重新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
对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的判断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排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压缩机和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高压侧压力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高压侧压力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若所述高压侧压力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外温度传感器,若室外机的四通阀处于制冷状态,则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基准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
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中间侧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室外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的出口侧而用于检测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
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中间侧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的入口侧而用于检测流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侧的用于检测流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
对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的判断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排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压缩机和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低压侧压力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低压侧压力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下降,若所述低压侧压力值小于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外温度传感器,若室外机的四通阀处于制热状态,则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多个室内机中的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行;多个室内机中的另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行;比较进行所述制冷运行的所述一部分室内机的总容量和进行所述制热运行的所述另一部分室内机的总容量以确定室外机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确定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而同时进行制冷制热;在所述同时进行制冷制热时评价所述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以重新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
所述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为若所述确定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运行则将所述四通阀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若所述确定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为制热运行则将所述四通阀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
根据如上评价的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和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对四通阀的设定状态以如下方式确定。
若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且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则维持四通阀的当前状态。若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且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以上,则将四通阀的状态设定为制热。而且,若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且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则将四通阀的状态设定为制冷。在这里,所述一定时间的范围为5~60分钟。
而且,无需如上所述地对制冷运行室内机和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都进行评价,仅评价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也可以得到类似的效果。若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则维持四通阀的当前状态;若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以上则将四通阀的状态设定为制热。在这里,所述一定时间的范围为5~60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配备在具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式空调机的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行、另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行的同时进行制冷制热时用于评价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的传感器,从而若判断为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低,则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四通阀变更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从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都可以确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组成图;
图2为示出图1的主制冷运行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组成图;
图3为示出图2的主制冷运行时四通阀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图1的主制热运行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组成图;
图5为示出图4的主制热运行时的四通阀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示出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制冷剂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进行制热运行的室内机制冷剂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的控制组成图;
图9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的第一运行方法的动作顺序图;
图10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的第二运行方法的动作顺序图;
图11为用于说明评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的方法的动作顺序图;
图12为用于说明评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的方法的动作顺序图。
主要符号说明:10为压缩机;20为四通阀;30为室外热交换器;71、72为第一及第二压力传感器;73、74为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80为室外机控制部;100为室外机;210、220、230、240为室内机;211、221、231、241为室内热交换器;216、226、236、246为室内机控制部;300为运行模式切换单元;410为高压气管;420为低压气管;430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的组成图。
参照图1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包含一个室外机100和室内机单元200,其中该室内机单元200包含并联连接于室外机100的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而且在室外机100与室内机单元200之间连接用于将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运行模式转换为制冷或者制热的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通过设置于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与室外机100之间的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连接高压气管410、低压气管420以及液管430。
室外机100包含压缩机10、四通阀20、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膨胀阀40、储液罐50、电磁阀61、65以及止回阀62、63、64。
压缩机10将所吸入的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而排出。
四通阀20为了根据运行模式(制冷或者制热)变换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而被切换,其包含:连接于压缩机10的排出侧的第一端口21;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30侧的第二端口22;连接于高压气管410侧的第三端口23;连接于压缩机10吸入侧的第四端口24。
室外热交换器30在制热运行模式下起到将低温低压的液体状态制冷剂蒸发为气体状态的蒸发器(evaporator)的作用,在制冷模式下起到将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制冷剂冷凝为常温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冷凝器(condenser)的作用,由此起到对应制冷剂的焓(enthalpy)变化而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作用。
室外膨胀阀40为将制热运行时由室内机单元200冷凝后排出的常温高压的液体状态制冷剂经膨胀并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体成分和气体成分混合的二相制冷剂的电子膨胀阀,其在制冷运行模式下关闭,在制热运行模式下开放。
储液罐50其入口连接于四通阀20的第四端口24,出口连接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由此清除从四通阀20流入的制冷剂中的仍处于液体状态的制冷剂的同时将机油提供给压缩机10。
电磁阀61和止回阀62并联连接于室外膨胀阀40以防止制冷剂从液管430侧逆流并开闭制冷剂的流动,在制冷运行模式下放过由室外热交换器30冷凝后排出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动,在制热运行模式下阻止由室内机200冷凝后排出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动。由此,制冷运行时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0的制冷剂经电磁阀61和止回阀62传递到室内机200,制热运行时通过室内机200的制冷剂经室外膨胀阀40向室外热交换器30流动。
止回阀63连接于压缩机10排出侧和四通阀20的第一端口21之间以防止制冷剂逆流,止回阀64连接于四通阀20的第三端口23和高压气管410之间以防止从高压气管410侧的制冷剂逆流。
电磁阀65和止回阀66连接于在四通阀20的第二端口22与室外热交换器30之间分支的高压气管67以防止从高压气管410侧的制冷剂逆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外机100还包含用于在制冷制热同时进行时评价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性能的第一及第二压力传感器71、72和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
第一压力传感器71设置于压缩机10的排出侧以检测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72设置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以检测吸入到压缩机10的制冷剂的低压侧压力。
第一室外温度传感器73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中间侧以检测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0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下,称为室外热交换器中间温度),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4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30的出口(以制冷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为基准时)侧以检测从室外热交换器30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下,称为室外热交换器出口温度)。
而且,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分别包含配备于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和串联连接于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的室内膨胀阀212、222、232、242。
各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在制冷运行模式下起到将低温低压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蒸发为气体状态的蒸发器(evaporator)的作用,在制热运行模式下起到将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冷凝为常温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冷凝器(condenser)的作用,由此起到对应制冷剂的焓(enthalpy)变化而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作用。
室内膨胀阀212、222、232、242为将制冷运行时从室外热交换器30冷凝而排出的常温高压的液体状态制冷剂经膨胀并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体成分和气体成分混合的二相制冷剂的电子膨胀阀(EEV:Electric Expansion Valve),并在制热运行时开放为最大以防止发生压力损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如同室外机100还包含用于在同时进行制冷、制热时评价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制冷或者制热性能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
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的中间侧以检测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下,称为室内热交换器中间温度),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的入口(以制冷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为基准时)以检测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下,称为室内热交换器入口温度),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的出口(以制冷运行模式下的制冷剂流动为基准时)侧以检测从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下,称为室内热交换器出口温度)。
而且,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包含与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分别对应的多个制热阀311、321、331、341和多个制冷阀312、322、332、342,膨胀阀351和电磁阀352。
多个制热阀311、321、331、341的入口侧合流后与高压气管410连接,出口侧与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连接,由此为了进行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所选择的制热运行而将流向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制冷剂方向切换为适合制热运行模式的方向。
多个制冷阀312、322、332、342的入口侧与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连接,出口侧合流后与低压气管420连接,由此为了进行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所选择的制冷运行而将流向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制冷剂方向切换为适合制冷运行模式的方向。
膨胀阀351和电磁阀352对从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流向液管430的制冷剂进行膨胀并调整制冷剂的量。
而且,将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连接于室外机100的高压气管410、低压气管420以及液管430可以在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进行分支,被分支的液管430分别连接于室内膨胀阀212、222、232、242,高压气管410以及低压气管420分别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的制热阀311、321、331、341和制冷阀312、322、332、342连接于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
图2为示出图1的主制冷运行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组成图。在上侧的一个室内机210进行制热运行、下侧的三个室内机220、230、240进行制冷运行的同时进行制冷制热时,由于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20、230、240的总容量大于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10的总容量,因此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定为制冷。
图3为示出图2的主制冷运行时的四通阀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连接于压缩机10排出侧的第一端口21与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30的第二端口22连接,连接于高压气管410侧的第三端口23与连接于压缩机10吸入侧的第四端口24连接。
参照图2可知,若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定为制冷,则四通阀20其第一端口21与第二端口22连接的同时第三端口23与第四端口24连接以将制冷剂流动转换为制冷运行模式,并且高压分支管67的电磁阀65被开放。
而且,对于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20、230、240(制冷运行室内机)而言,在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中与高压气管410连接的制热阀321、331、341被关闭的同时与低压气管420连接的制冷阀322、332、342被开放。与此相反,对于进行制热运行的室内机210(制热运行室内机)而言,与高压气管410连接的制热阀311被开放的同时与低压气管420连接的制冷阀312被关闭。
由此,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四通阀20的第一、第二端口21、22被供应到室外热交换器30而冷凝变成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后,通过电磁阀61以及止回阀62被送到液管430。
被送到液管430的制冷剂通过制冷运行室内机220、230、240的室内膨胀阀222、232、242供应到室内热交换器221、231、241中被蒸发,由此对室内进行制冷,并通过运行切换单元300的制冷阀322、332、342送到低压气管420。
被送到低压气管420的制冷剂经低压气管420通过储液罐50循环至压缩机10的吸入侧。另外,被送到液管430的剩下的制冷剂返回至室外机100经第三、第四端口23、24从低压气管420通过储液罐50循环至压缩机10。
另外,从压缩机10排出后经过四通阀20的制冷剂中的部分制冷剂通过高压分支管67的电磁阀65被送到高压气管410。被送至高压气管410的制冷剂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的制热阀311被送至制热运行室内机210,并在制热运行室内机21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被冷凝,由此对室内进行制热。经过制热运行室内机21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的制冷剂被供应到液管430而与被供应到制冷运行室内机220、230、240侧的制冷剂形成合流,由此应用于制冷之后通过低压气管420循环至压缩机10。
图4为示出图1的主制热运行时的制冷剂流动的组成图。在上侧的一个室内机210进行制冷运行、下侧的三个室内机220、230、240进行制热运行的同时进行制冷制热时,由于进行制热运行的室内机220、230、240的总容量大于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10的总容量,因此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定为制热。
图5为示出图4的主制热运行时的四通阀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连接于压缩机10的排出侧的第一端口21与连接于高压气管410侧的第三端口23连接,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30的第二端口22与连接于压缩机10吸入侧的第四端口连接。
参照图4可知,当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定为制热时,四通阀20其第一端口21与第三端口23连接的同时第二端口22与第四端口24连接以将制冷剂的流动切换为制热运行模式,并且关闭高压分支管67的电磁阀65。
而且,对于进行制热运行的室内机220、230、240(制热运行室内机)而言,在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中与高压气管410连接的制热阀321、331、341被开放的同时与低压气管420连接的制冷阀322、332、342被关闭。与此相反,对于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10(制冷运行室内机),与高压气管410连接的制热阀311被关闭的同时与低压气管420连接的制冷阀312被开放。
由此,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四通阀20的第一、第三端口21、22被送到高压气管410。被送到高压气管410的制冷剂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的制热阀321、331、341被供应至制热运行室内机220、230、240的室内热交换器221、231、241而冷凝成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而对室内进行制热,之后通过室内膨胀阀222、232、242被送到液管430。
被送至液管430的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阀40被供应至室外热交换器30而蒸发之后,经过四通阀20的第二、第四端口22、24从低压气管420通过储液罐50循环至压缩机10。
另外,被送到液管430的制冷剂中的部分制冷剂被供应至制冷运行室内机210,并在制冷运行室内机21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蒸发,从而对室内进行制冷,之后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的制冷阀312被送至低压气管420。被送至低压气管420的制冷剂通过储液罐50循环至压缩机10。
图6为示出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7为示出进行制热运行的室内机制冷剂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参照图6可知,对于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10、220、230、240而言,制冷剂从液管430通过室内膨胀阀212、222、232、242被供应至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而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内进行制冷,之后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的制冷阀312、322、332、342被送至低压气管420。
参照图7可知,对于进行制热运行的室内机210、220、230、240而言,制冷剂从高压气管410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的制热阀311、321、331、341被供应至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室内热交换器211、221、231、241而冷凝成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而对室内进行制热,之后通过室内膨胀阀212、222、232、242被送至液管430。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同时进行制冷制热的多联式空调机的控制组成图。
参照图8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配备微电脑以及其外围电路,由此将用于控制多联式空调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室外机控制部80、室内机控制部216、226、236、246以及运行模式切换单元控制部350分别配置于室外机100、室内机210、220、230、240以及运行模式切换单元300。
室外机控制部80与分别控制多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多个室内机控制部216、226、236、246之间通过通信线440连接而能够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由此比较选择制冷运行的室内机的总容量和选择制热运行的室内机的总容量并判断是否为主制冷运行(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大于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的状况)或者主制热运行(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大于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的状况),由此将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确定为制冷或者制热。
然后,室外机控制部80根据所确定的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设定四通阀20的工作状态,如图3及图5所示,将制冷剂流动切换为制冷或者制热运行模式,利用第一及第二压力传感器71、72和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以及各个室内机210、220、230、240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的检测值评价以与所设定的四通阀20的工作状态不同的运行模式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的室内机210、220、230、240(例如,四通阀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时进行制冷运行的室内机或者四通阀设定为制冷运行时进行制热运行的室内机)性能。
即,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被确定为制冷而致使四通阀20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时,由于室外热交换器30起到冷凝器(condenser)的作用,因此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只能下降,这在制热运行室内机的实际运行负载不大时不会构成问题,但是在制热运行室内机的实际运行负载较大时就会表现为性能下降。如上所述,由于运行模式与四通阀20的设定不同的室内机会导致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执行对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性能进行评价而重新设定四通阀20的工作状态的反馈控制。
由此,若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下降,则经过一定时间(5~60分钟)后重新设定四通阀20的工作状态以变更制冷剂流动(从制冷运行模式变更为制热运行模式或者从制热运行模式变更为制冷运行模式),从而可以确保性能下降的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
首先,更具体地说明评价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的方法。
室外机控制部80在四通阀20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的主制冷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71检测压缩机10的高压侧压力值,并将所检测的高压侧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若高压侧压力值在第一基准值以上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满足制热性能,若高压侧压力值小于第一基准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无法满足制热性能且制热性能下降,以此在主制冷运行时评价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这时,作为基准的高压值根据工作流体而不同,可根据相关压力饱和温度基准设定为35~55℃范围的值,如果将第一基准值设定得高,则空调机向强化满足制热性能的基准的方向工作。
另外,室外机控制部80在四通阀20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的主制冷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检测室外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外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制热温度值,并将所检测的一个以上的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进行比较,若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在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以上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满足制热性能,若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小于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无法满足制热性能且制热性能下降,以此评价主制冷运行时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这时,作为基准的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可设定为30~55℃范围,如果将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设定得高,则空调机向强化满足制热性能的基准的方向工作。
另外,室外机控制部80在四通阀20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的主制冷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检测制热运行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入口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制热温度值,并将所检测的室内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进行比较,若室内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在室内热交换器基准温度值以上则判断制热运行室内机满足制热性能,若室内热交换器的制热温度值小于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则判断制热运行室内机无法满足制热性能且制热性能下降,以此评价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这时,作为基准的室内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可设定为25~55℃范围的值,如果将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设定得高,则空调机向强化满足制热性能的基准的方向工作。
其次,更加具体地说明评价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的方法。
室外机控制部80在四通阀20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的主制热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72检测压缩机10低压侧压力值,并将所检测的低压侧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值进行比较,若低压侧压力值在第二基准值以下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满足制冷性能,若低压侧压力值大于第二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无法满足制冷性能且制冷性能下降,以此评价主制热运行时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这时,作为基准的低压值根据工作流体而不同,可根据相关压力饱和温度基准设定为-5~15℃范围的值,如果将第二基准值设定得低,则空调机向强化满足制冷性能的基准的方向工作。
另外,室外机控制部80在四通阀20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的主制热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检测室外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外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并将所检测的一个以上的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进行比较,若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温度值在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以下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满足制冷性能,若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温度值大于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无法满足制冷性能且制冷性能下降,以此评价主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这时,作为基准的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设定为-5~15℃范围的值,如果将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设定得低,则空调机向强化满足制冷性能的基准的方向工作。
另外,室外机控制部80在四通阀20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的主制热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检测制冷运行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入口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并将所检测的一个以上的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进行比较,若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在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以下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满足制冷性能,若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大于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无法满足制冷性能且制冷性能下降,以此评价主制热运行时的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这时,作为基准的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设定为0~20℃范围的值,如果将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设定得低,则空调机向强化满足制冷性能的基准的方向工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由室外机控制部80统合评价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由室内机控制部个别地评价进行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的相关室内机的性能后,通过通信线440将该评价结果传送给室外机控制部80,由此可以通过室外机控制部80与室内机控制部相互之间的通信来评价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
以下,对如上构成的多联式空调机以及其运行方法的工作过程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图9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的第一运行方法的动作顺序图。
参照图9可知,室外机控制部80比较选择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20、230、240的总容量和选择制热运行的室内机210的总容量以判断是否为主制冷运行(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大于制热运行室内机总容量的状况)或者主制热运行(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大于制冷运行室内机总容量的状况),由此将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确定为制冷或者制热500。
而且,室外机控制部80根据确定为制冷或者制热的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如图3或者图5所示地将四通阀20设定为制冷或者制热运行模式,以使制冷剂流动切换为如图2或者图4所示的方向,由此开始主制冷或者主制热运行并为进行主制冷或者主制热运行而运行压缩机10。
如上所述,若四通阀20设定为制冷或者制热运行模式而进行主制冷或者主制热运行,由于室外热交换器30起到冷凝器或者蒸发器的作用,因此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只能下降,这在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实际运行负载不大时不会构成问题,但在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运行负载较大时就会表现为性能下降。
因此,室外机控制部80在主制冷运行或者主制热运行时利用设置于室外机100的第一及第二压力传感器71、72和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以及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的检测值评价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
对于评价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的方法将参照图11以及图12在后面进行说明。
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评价的结果,判断是否为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正常状态510,若是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正常状态,则维持四通阀20的当前运行模式520。
若51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正常状态,则判断是否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且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状态530。
若53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且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状态,则判断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5~60分钟)540,若没有经过一定时间则进行520步骤而维持四通阀20的当前运行模式。
若5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经过了一定的时间,则将四通阀20设定为制热模式而使制冷剂的流动维持在制热运行状态,从而能够确保制热性能下降的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550。
另外,53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且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状态时,判断是否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且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状态560。
若56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且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状态,则判断是否经过一定时间(5~60分钟)570,若没有经过一定时间则进行520步骤而维持四通阀20的当前运行模式。
若570阶段的判断结果为经过了一定时间,则将四通阀20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而将制冷剂的流动维持在制冷运行状态,从而能够确保制冷性能不足的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580。
图10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联式空调机的第二运行方法的动作顺序图,在此与当前的四通阀20的运行模式无关地只判断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
参照图10可知,室外机控制部80比较选择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20、230、240的总容量和选择制热运行的室内机210的总容量,以判断是否为主制冷运行(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大于制热运行室内机总容量的状况)或者主制热运行(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大于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总容量的状况),从而将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确定为制冷或者制热600。
而且,室外机控制部80根据确定为制冷或者制热的室外机100的运行模式将四通阀20设定为如图3或者图5所示的制冷或者制热运行模式,以使制冷剂流动切换为如图2或者图4的方向而开始主制冷或者主制热运行,并且为了进行主制冷或者主制热运行而运行压缩机10。
如上所述,若四通阀20被设定为制冷或者制热模式而进行主制冷或者主制热运行,则由于室外热交换器30起到冷凝器或者蒸发器的作用,因此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性能只能下降,这在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实际运行负载不大时不会构成问题,但是在制热或者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240的运行负载较大时就会表现为性能下降。
因此,室外机控制部80利用设置于室外机10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71、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和制热运行室内机210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的检测值评价制热运行室内机210、 220、230或者240的性能。
对于评价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的方法将参照11在后面进行说明。
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评价的结果,判断是否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状态610,若是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状态,则维持四通阀20的当前运行模式620。
若61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不是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正常状态,则判断是否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状态630,若不是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状态,则进行620步骤而维持四通阀20的当前运行模式。
若63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下降状态,则判断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5~60分钟)640,若没有经过一定时间则进行620步骤而维持四通阀20的当前运行模式。
若64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经过了一定的时间,则将四通阀20设定为制热模式而使制冷剂的流动维持在制热运行状态,从而能够确保制热性能下降的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650。
图11为用于说明评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的方法的动作顺序图。
参照图11可知,室外机控制部80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71检测压缩机10高压侧的压力值700,并将检测的高压侧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而判断高压侧压力值是否在第一基准值以上702。
若702步骤的判断结果为高压侧压力值在第一基准值以上,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满足制热性能,若高压侧压力值小于第一基准值,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无法满足制热性能且制热性能下降,并为确保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而执行将四通阀20重新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的反馈控制。
接着,室外机控制部80通过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检测室外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外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制热温度值704,并将所检测的一个以上的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是否在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以上706。
若706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在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以上,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满足制热性能,若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小于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无法满足制热性能且制热性能下降,并为确保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而执行将四通阀20重新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的反馈控制。
而且,室外机控制部80通过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检测室内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入口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制热温度值708,并将所检测的室内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室内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是否在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以上710。
若71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室内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在室内热交换基准制热温度值以上,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满足制热性能,若室外热交换器制热温度值小于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热温度值,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无法满足制热性能且制热性能下降,并为确保制热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而执行将四通阀20重新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的反馈控制。
图12为用于说明评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的方法的动作顺序图。
参照图12可知,室外机控制部80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72检测压缩机10的低压侧压力值800,并将所检测的低压侧压力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值进行比较,以判断低压侧压力值是否在第二基准值以下802。
若802步骤的判断结果为低压侧压力值在第二基准值以下,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满足制冷性能,若低压侧压力值大于第二基准值,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无法满足制冷性能且制冷性能下降,并为确保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而执行将四通阀20重新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的反馈控制。
接着,室外机控制部80通过第一及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73、74检测室外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外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制冷温度值804,并将所检测的一个以上的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是否在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以下806。
若806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在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以下,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满足制冷性能,若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小于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无法满足制冷性能且制冷性能下降,并为确保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而执行将四通阀20重新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的反馈控制。
而且,室外机控制部80通过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213、223、233、245和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214、224、234、244以及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215、225、235、245检测室内热交换器中间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入口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中的一个以上的制冷温度值808,并将所检测的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与预先设定的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是否在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以下810。
若810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室内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在室内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以下,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满足制冷性能,若室外热交换器制冷温度值小于室外热交换器基准制冷温度值,则室外机控制部80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无法满足制冷性能且制冷性能下降,并为确保制冷运行室内机210、220、230或者240的性能而执行将四通阀20重新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的反馈控制。
Claims (23)
1.一种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室外机;
连接于所述室外机而同时进行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的多个室内机;
在所述制冷制热同时进行时评价所述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以确定所述室外机的运行模式的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切换制冷剂流动方向的四通阀,
所述控制部比较进行所述制冷运行的室内机的总容量和进行所述制热运行的室内机的总容量以确定所述室外机的运行模式,并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室外机的运行模式而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评价制冷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性能和制热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性能,以重新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排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压缩机和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高压侧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高压侧压力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高压侧压力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若所述高压侧压力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外温度传感器,
若所述四通阀处于制冷状态,则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基准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中间侧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室外温度传感器和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为基准设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出口侧而用于检测制冷剂温度的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中间侧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和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为基准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侧而用于检测流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为基准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侧而用于检测流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排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压缩机和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低压侧压力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低压侧压力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下降,若所述低压侧压力值小于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外温度传感器,
若室外机的四通阀处于制热状态,则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中间侧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室外温度传感器和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为基准设置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出口侧而用于检测制冷剂温度的第二室外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而用于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的室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将所检测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大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下降,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值小于所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运行室内机性能正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中间侧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室内温度传感器和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为基准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入口侧而用于检测流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室内温度传感器以及以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为基准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出口侧而用于检测流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三室内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
14.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多个室内机中的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冷运行;
多个室内机中的另一部分室内机进行制热运行;
比较进行所述制冷运行的所述一部分室内机的总容量和进行所述制热运行的所述另一部分室内机的总容量而确定室外机的运行模式;
根据所述确定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而同时进行制冷制热;
在所述制冷制热同时进行时评价所述制冷或者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以重新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为若所述确定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运行则将所述四通阀设定为制冷运行模式,若所述确定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为制热运行则将所述四通阀设定为制热运行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为若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和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则维持当前的所述四通阀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为若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和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则将所述四通阀的状态设定为制热。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为若所述制冷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和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则将所述四通阀的状态设定为制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者18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时间的范围为5~60分钟。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制冷制热同时进行时评价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而重新设定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为若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正常则维持当前的所述四通阀的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设定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为若所述制热运行室内机的性能下降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则将所述四通阀的状态设定为制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时间的范围为5~60分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8-0131500 | 2008-12-22 | ||
KR1020080131500A KR20100072943A (ko) | 2008-12-22 | 2008-12-22 |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61985A true CN101761985A (zh) | 2010-06-30 |
Family
ID=4249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28663A Pending CN101761985A (zh) | 2008-12-22 | 2009-03-20 | 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100072943A (zh) |
CN (1) | CN10176198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2606A (zh) * | 2014-11-20 | 2015-04-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器室外机及多联式空调器 |
CN110486918A (zh) * | 2019-08-27 | 2019-11-2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检测组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14963453A (zh) * | 2022-05-31 | 2022-08-3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运行模式的确定方法、多联机中央空调及存储介质 |
CN115371146A (zh) * | 2022-09-22 | 2022-11-22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管式固定拖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4041302A1 (zh) * | 2022-08-26 | 2024-02-29 |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多联机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多联机空调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2648B (zh) * | 2010-11-29 | 2012-10-03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热回收式多联空调机组 |
WO2021214931A1 (ja) * | 2020-04-23 | 2021-10-28 |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
CN114322116A (zh) * | 2022-01-21 | 2022-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联机空调 |
-
2008
- 2008-12-22 KR KR1020080131500A patent/KR2010007294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
- 2009-03-20 CN CN200910128663A patent/CN10176198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2606A (zh) * | 2014-11-20 | 2015-04-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器室外机及多联式空调器 |
CN104482606B (zh) * | 2014-11-20 | 2018-02-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器室外机及多联式空调器 |
CN110486918A (zh) * | 2019-08-27 | 2019-11-2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检测组件、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14963453A (zh) * | 2022-05-31 | 2022-08-3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运行模式的确定方法、多联机中央空调及存储介质 |
CN114963453B (zh) * | 2022-05-31 | 2023-09-15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运行模式的确定方法、多联机中央空调及存储介质 |
WO2024041302A1 (zh) * | 2022-08-26 | 2024-02-29 |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多联机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多联机空调器 |
CN115371146A (zh) * | 2022-09-22 | 2022-11-22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管式固定拖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00072943A (ko) | 2010-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15861B2 (en) |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
CN100465555C (zh) | 冷冻空调装置 | |
CN101761985A (zh) | 多联式空调机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5570993B (zh) | 空调设备 | |
JP5871959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US10852027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US8307668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1512249B (zh) | 制冷装置 | |
EP2889554A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EP1921400B1 (en) | Simultaneous cooling-heating multiple type air conditioner | |
EP2891849A1 (en) | Heat reclaim for a multifunction heat pump and a multifunction air conditioner | |
KR20060097039A (ko) | 공기 조화 장치 | |
JP647918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JP4418936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9312961B (zh) | 制冷装置的热源机组 | |
EP1643195B1 (en) | Multi-unit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US12104818B2 (e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KR100614364B1 (ko) | 냉동 장치 | |
JPH09280681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0319542B (zh) | 一种大排量变频多联机系统的卸载启闭控制方法 | |
EP3760947B1 (en) | Refrigeration device | |
JP6431393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13124843A (ja) |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CN213066334U (zh) | 一种空调 | |
KR101700043B1 (ko) | 공기조화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