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5394B -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5394B
CN101755394B CN2008800239369A CN200880023936A CN101755394B CN 101755394 B CN101755394 B CN 101755394B CN 2008800239369 A CN2008800239369 A CN 2008800239369A CN 200880023936 A CN200880023936 A CN 200880023936A CN 101755394 B CN101755394 B CN 101755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e
transmission request
receive antennas
pe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39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5394A (zh
Inventor
A·约维契奇
T·理查森
X·吴
厉隽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55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5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5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5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为了减轻多个对等装置之间的干扰,可以在工作于对等网络中的装置之间进行发射机让渡和/或接收机让渡。通常,如果发射机装置将给更高优先级的接收装置造成无法接受的干扰,该发射机装置将会把一个时隙上的通信让渡给更高优先级的发射机装置。类似地,如果干扰高得无法接受,接收机装置可以让渡对时隙的使用。可以利用接收机装置处的波束成形来改善发射机和接收机让渡。利用波束成形信息做出发射机和/或接收机让渡决定,可以实现更好的干扰减轻效果。

Description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依据35U.S.C.§119要求享有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7年7月9日提交的、题为“Techniques forReceiver Beamforming and Yielding-Threshold Adjustments in Peer to PeerNetworks”且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48,633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明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至少一个方面涉及对等(P2P)网络中的无线通信,尤其是移动台(对等体(peer))基于接收机波束成形能力选择让渡阈值(yielding threshold)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没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无线网络中,如自组织对等网络中,终端必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以便与另一对等终端建立起通信链路。由于对等网络的自组织特性,一个困难是减轻或防止不同对等传输之间的干扰。更具体而言,因为对等连接可以共享频谱,两个对等传输可能会彼此干扰。
因此,需要一种方式来减轻对等连接之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可以利用一种实施发射机和/或接收机让渡的协议来实现对等连接之间的干扰减轻。可以利用接收机装置中的多个接收天线进一步改善这种发射机和/或接收机让渡。
例如,装备有多个接收天线的第二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接收机让渡。第二装置可以用于进行与第一装置的无线对等连接。第二装置通过共享频谱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导频信号,在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导频信号。可以根据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第一导频信号来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第二装置然后通过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将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来计算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速率报告信号,速率报告包括由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所确定的控制信息。
第二装置可以随后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所述业务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利用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业务信号进行组合。然后可以对组合的业务信号进行解码。可以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当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来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化。
第二装置还可以从第三装置接收第二导频信号,第二导频信号是在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并代表对第二装置的干扰。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因此可能对第二装置造成干扰。也可以根据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第二导频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
可以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当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来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二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干扰功率最小化。当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来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频信号分别进行组合时,可以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使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最大化,所述信号功率是所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功率,所述干扰功率是所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功率。
在接收第一导频之前,所述第二装置还可以通过共享频谱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一装置希望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业务信号。所述第二装置然后监测所述共享频谱以接收第二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由第三装置发送并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所述请求响应信号可以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如果确定发送请求响应信号,所述第二装置则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并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根据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所述第二装置利用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进行组合。类似地,利用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进行组合。第二装置然后可以计算组合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与组合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之比。可以根据功率比确定是否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第二装置然后可以计算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与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之比。如果计算出的功率比大于或等于接收机让渡阈值,第二装置则确定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可以取决于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接收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减小。第二装置也可以向第三装置发送控制消息,控制消息包括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且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二装置处装备的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
在另一个范例中,可以由干扰的第三装置进行发射机让渡。第三装置可以与第四装置具有无线对等连接并与其他对等装置共享频谱。第三装置可以接收控制消息,其中控制消息包括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第三装置然后可以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第一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第三装置然后可以监测频谱以从第四装置接收第一请求响应信号,第一请求响应信号表示第四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三装置接收业务信号。类似地,第三装置可以进行监测以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第二请求响应信号,所述第二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然后第三装置计算对第二装置的干扰代价,干扰代价是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函数。第三装置然后可以通过将计算出的干扰代价与发射机让渡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如果干扰代价低于发射机让渡阈值,第三装置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第二装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例如,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第二装置的接收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意味着随着第二装置接收天线数量增加,第二装置具有抵制来自第三装置的干扰的更大能力,因此第三装置可能更少地需要让渡给第二装置——第三装置将具有更多机会继续发送业务。
附图说明
从下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各个特征、性质和优点可以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中,类似附图标记始终作相应的标识。
图1是示出了如何实现自组织对等网络的方框图,例如,结合广域网。
图2是示出了多个无线终端可以建立可能对其他邻近无线终端造成干扰的对等通信连接的环境的方框图。
图3示出了无线装置如何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来减轻来自其他对等传输的干扰的一个范例。
图4是示出了对等网络中装置减轻共享频谱上的干扰的一般操作的流程图。
图5(包括图5A和5B)是示出了在对等网络中可在多接收天线第二装置中进行操作以执行接收机让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在对等网络中可在多接收天线第二装置中进行操作以进行速率反馈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可在对等通信网络中的第三装置中进行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第三装置与第四装置具有无线对等连接。
图8是可被配置来通过共享频谱与第二无线终端进行对等通信的第一无线终端的方框图。
图9是用于利用多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波束成形和接收机让渡决定的无线接收机装置的方框图。
图10是用于根据来自较高优先级接收机装置的反馈而在对等网络内进行发射机让渡的无线发射机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书中给出特定细节以提供对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要理解的是,可以不用这些细节来实施配置。例如,可以以方框图形式示出电路,以免在不必要的细节中使配置模糊不清。在其他情况下,可以详细示出公知的电路、结构和技术,以免使配置模糊不清。
而且,要指出的是,可以将配置描述为以流程图、结构图或方框图描绘的过程。虽然流程图可以将操作描述为顺序过程,但可以并行或同时执行很多操作。此外,可以重新设置操作的次序。当其操作完成时过程结束。过程可以对应于一种方法、函数、流程、子例程、子程序等。当过程对应于函数时,其终止对应于该函数返回到调用函数或主函数。
在一个或多个范例和/或配置中,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实现,可以将功能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从一地到另一地转移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从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范例而非限制,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能够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承载或存储期望的程序代码模块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而且,任何连接都可恰当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利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输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就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盘或盘片包括紧致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用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盘片利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各项的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中。
此外,存储介质可以表示用于存储数据的一种或多种装置,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速存储装置和/或其他用于存储信息的机器可读介质。
此外,可以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意组合实现配置。当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实现时,用于执行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存储在诸如存储介质或其他存储器的机器可读介质中。处理器可以执行必要的任务。代码段可以代表流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意组合。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可以将一个代码段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以经由任何适当手段,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传递、转发或发送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概述
一个特征用于通过另一网络的现有的信道分配来建立自组织对等网络。为了减轻多个对等装置之间的干扰,对等网络中的装置可被配置来执行发射机让渡和/或接收机让渡。通常,如果一个发射机装置会对更高优先级的接收机装置产生无法接受的干扰,该发射机装置将会把一个时隙上的通信让渡给更高优先级的发射机装置。类似地,如果干扰高得无法接受,接收机装置可以让渡该时隙的使用。可以利用接收机装置处的波束成形改善发射机和接收机让渡。利用波束成形信息做出发射机和/或接收机让渡决定,可以实现更好的干扰减轻效果。自组织通信系统
可以在没有集中式网络控制器介入的情况下,在两个或更多终端之间建立自组织对等无线网络。在一些范例中,无线网络可以在多个无线终端之间共享的频谱内工作。
图1是示出了如何实现自组织对等网络的方框图,例如,结合广域网。在一些范例中,对等网络和广域网可以共享同样的频谱。在其他范例中,对等网络工作在不同的频谱,例如,专供对等网络使用的频谱。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WT-A 102、WT-B 106和WT-C112。尽管仅示出了三个无线终端WT-A 102、WT-B 106和WT-C 112,要认识到,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无线终端。无线终端WT-A 102、WT-B 106和WT-C 11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装置、手持计算装置、卫星无线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任何其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通信的适当装置。
根据一个范例,通信系统100可以支持广域网(WAN),广域网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小区/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AN-A 104和AN-B 110(例如基站、接入点等)和/或任意数量的异类接入节点(未示出),它们在彼此之间和/或向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WT-A 102、WT-B 106和WT-C112对无线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发送、重复等。每个接入节点AN-A 104和AN-B 110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所述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中的每一个又可以包括多个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联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根据可选特征,在通过WAN通信时,无线终端可以在经由通信系统100支持的广域基础设施网络通信时,向接入节点发送和/或从接入节点接收信号。例如,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经由接入节点AN-A 104与网络通信,而无线终端WT-C112可以与不同的接入节点AN-B 110通信。
无线终端还可以经由局域对等(P2P)网络(例如自组织网络)直接彼此通信。可以通过在无线终端之间直接传输信号来实现对等通信。于是,信号不需要穿过接入节点(例如基站)或集中管理的网络。对等网络可以提供短距离、高数据率通信(例如,在家庭、办公室等类型的环境内)。例如,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建立第一对等网络108,无线终端WT-B106和WT-C 112也可以建立第二对等网络114。
此外,每个对等网络连接108和114可以包括类似地理区域内的无线终端(例如,在彼此的范围内)。然而,要认识到,无线终端无需与公共对等网络中要包括的相同扇区和/或小区相关联。此外,对等网络可以交迭,从而一个对等网络可以出现在与另一更大对等网络交迭的区域内或包含于另一更大对等网络内。此外,无线终端可能不被对等网络支持。无线终端可以采用广域网和/或对等网络,其中这种网络互相交迭(例如并行地或串行地)。此外,无线终端可以无缝地切换或并行利用这种网络。因此,无论是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终端都可以选择性采用一个或多个网络来优化通信。
无线终端之间的对等通信可以是同步的。例如,无线终端WT-A102和WT-B 106可以利用公共时钟基准来使不同功能的执行同步。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从接入节点AN-A 104获得定时信号。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也可以从其他源(例如GPS卫星或电视广播台)获得定时信号。根据一个范例,可以在对等网络中对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划分,用于诸如对等体发现、寻呼和业务的功能。此外,可以设想每个对等网络可以设置其自己的时间。
在可以进行对等连接中的业务通信之前,两个对等无线终端可以彼此检测和识别。在对等体之间进行相互检测和识别的过程可以称为对等体发现。通信系统100可以通过使希望建立对等通信的对等体(终端)周期性地发送短消息和侦听其他对等体的发射来支持对等体发现。例如,无线终端WT-A 102(例如发送无线终端)可以向其他无线终端WT-B 106(例如接收无线终端)周期性地广播或发送信号。这使得当接收无线终端WT-B 106位于发送无线终端WT-A 102附近时,接收无线终端WT-B 106能够识别发送无线终端WT-A 102。在识别之后,可以建立活动的对等连接108。
可以在被称为对等体发现时间间隔的指定时间期间周期性地发生用于进行对等体发现的发射,对等体发现时间间隔的定时可以由协议预先确定并为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所知。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均发送各自的信号来标识它们自身。例如,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在对等体发现时间间隔的一部分期间发送信号。此外,在对等体发现时间间隔的其余时间中,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和WT-B 106可以监测其他无线终端可能发送的信号。根据一个范例,所述信号可以是信标信号。作为另一例示,对等体发现时间间隔可以包括若干符号(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可以在对等体发现时间间隔中选择至少一个符号以供该无线终端WT-A 102发送。此外,每个无线终端WT-A 102可以在该无线终端WT-A 102选择的符号中的一个子载波中发送对应信号。
局域对等网络和广域网可以共享公共的无线频谱以实现通信;于是,可以共享带宽以经由不同类型的网络传输数据。例如,对等网络和广域网都可以通过许可频谱通信。然而,对等通信不需要利用广域网基础设施。
在无线终端彼此发现之后,它们可以继续建立连接。在一些范例中,连接链接两个无线终端,例如,在图1中,连接108链接无线终端WT-A和WT-B。终端WT-A 102然后可以利用连接108向终端WT-B 106发送业务。终端WT-B 106也可以利用连接108向终端WT-A 102发送业务。
图2是示出了多个无线终端可以建立可能对其他邻近无线终端造成干扰的对等通信连接的环境的方框图。对等网络200可以包括多个可以共享和/或同时使用频谱的无线终端。共享频谱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和/或控制信道,每个传输(业务)信道具有对应的业务控制信道。在一个范例中,可以使用业务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用于在对应传输(业务)信道上进行通信。
在一个范例中,第一无线终端WT A 202可以试图向第二无线终端WT B 204发送210,而第三无线终端WT C 206同时试图利用相同的业务信道带宽资源向第四无线终端WT D 208发送214。可以将第一无线终端WT A 202称为预期发射机,将第二无线终端WT B 204称为预期接收机,将第三无线终端WT C 206视为干扰者。在该对等网络200中,可以由多个无线终端WT A、WT B、WT C和WT D共享传输和控制信道对。然而,因为这种传输(业务)和/或控制信道是由无线终端共享的(例如频谱共享),所以还可能在无线终端之间造成不希望有的干扰214′和210′。例如,如果实际发生了发射210和214,那么来自第三无线终端WT C 206的信号214′将被视为对第二无线终端WT B 204接收机的干扰,并可以降低其成功恢复来自第一无线终端WTA 202的期望信号210的能力。因此,需要一定的干扰管理协议来管理第三无线终端WT C 206对第二无线终端WT B 204的干扰。干扰管理协议的一个目标是允许第三无线终端WT C 206发送,而不对第二无线终端WT B 204造成额外干扰,从而提高总的处理量并改善系统性能。同时注意,第一无线终端WT A 202也可能对第四无线终端WT D 208造成干扰210′,也可以使用类似的干扰管理协议来控制该干扰。
因为没有集中式业务管理机构,所以有可能WT A 202和WT C206可能在相同的或交迭的信道上发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的干扰。例如,WT A 202和WT C 206可能碰巧使用相同的传输CID。传输CID可以用于表示特定的通往接收终端WT B 204和208的传输信道(例如频率或时隙)。因此,在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传输CID时,它们也可能同时在相同信道或交迭信道上发送。如果发送终端WT A 202和WT C 206都在接收机终端WT B 204和/或WT D 208的范围内,那么接收机终端WT B 204和/或WT D208可能会感知到干扰。
具体而言,需要一种方式来使得多个无线终端能够选择共享频谱内的信道,而无需在来自预期对等体的发射和来自非预期对等体的发射之间进行区分。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可以由对等网络中的装置实现发射机和/或接收机让渡,如果一个装置可能会受到来自更高优先级的其他邻近装置的干扰或对更高优先级的其他邻近装置产生干扰,该对等网络允许该装置退出(backoff)。因此,如果第一装置WT A 202和第二装置WT B 204之间的第一连接210具有比第三装置WT C 206和第四装置WT D 208之间的第二连接214更高的优先级,第三装置WT C 206可以实施发射机让渡和/或第四装置WT D 208可以实施接收机让渡。在让渡时,装置可以判断其发射功率是否会不可接受地干扰到其他邻近装置的发射。这种让渡也可以考虑不同发射或与这种发射相关联的对等连接的相对优先级。例如,仅在装置具有比另一连接或发射更低的连接或发射优先级时,它才可以决定让渡。
在对等网络中,可以采用连接调度阶段和速率调度阶段来发送业务。在连接调度阶段中,网络中的发射机-接收机对试图决定哪个对等体对将在特定时隙中发射。可以通过让发射机装置以固定功率发出发送请求且接收机装置以反比于它们之间信道增益的功率返回请求来实现这一点。如果发射机装置看到来自其他接收机装置(而非其对等体)之一的具有更高优先级和足够强的信号强度的回波,该发射机装置决定让渡其在特定时隙上的业务发射。优先级可以是基于服务质量(QoS)的或在每个时隙随机产生的纯粹随机令牌。更精确地讲,如果 h 11 h 21 < SINR Tx , 则较低优先级的发射机装置让渡给较高优先级的发射机装置,其中h11代表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的信道增益,h21代表来自干扰发射机装置的干扰。换言之,较低优先级的发射机装置WT C 206确保其对较高优先级的接收机装置WT B 204的干扰214′相对于较高优先级的传输信号强度是有限的。通常将该部分称为发射机让渡部分。在发射机让渡的一个范例中,发射装置可以判断其自己的发射是否会对利用共享信道的另一装置造成无法接受的干扰,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将不能在该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传输。
另一方面,如果 h 11 &Sigma; h i 1 < SINR Rx , 每个接收机还将测量其自己的信号强度以及来自较高优先级的发射机的干扰并决定让渡。在接收机让渡的一个范例中,如果其信噪比太低,接收机装置WT D 208不能发送回波或对发射做出回复(例如,响应于传输请求),从而防止对应的干扰发射装置WTC 206在所选信道上向接收机装置WT D 208发送业务。在另一个范例中,接收机装置可以表示:应当由其对应的发射机装置使用更低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干扰。用于接收机让渡和速率调度的波束成形
图3示出了无线装置如何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来减轻来自其他对等传输的干扰的一个范例。在该范例中,第一装置WT A 302意图通过对等连接310与第二装置WT B 304通信。然而,从第三装置WT C 306向第四装置WT D 308的发射314可能会被第二装置WT B 304看作干扰。
在第二装置WT B 304装备有多个接收天线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更智能的接收机让渡和/或速率调度。亦即,多个接收天线使得第二装置WT B 304能够将其接收316集中在沿来自第一装置WT A 302的预期信号的方向上。这使得第二装置WT B 304能够容忍更大的干扰。
根据一个特征,接收机第二装置WT B 304可以基于其波束成形能力选择信号与干扰加噪声之比(SINR)的让渡阈值。例如,第二装置WT B304的接收天线越多,它就能够从干扰的第三装置WT C 306得到更大的干扰。
在速率调度阶段中,被调度的发射机装置发出导频以测量信道,接收机装置发送表示要使用的速率选项的反馈。
为了使具有多个天线的接收机能够进行接收机波束成形,被调度的接收机装置可以试图利用接收机波束成形来估计传输速率。根据无线装置能够支持的实施复杂性,接收机波束成形有多种选择。在一个范例中,第二装置WT B 304可以实施匹配滤波器型波束成形,以使来自其发射机装置WT A 302的信号强度最大化。在另一个范例中,可以由第二装置WT B304实现干扰清零(迫零)方案以使第二装置WT B 304看到的干扰最小化。在又一个范例中,第二装置WT B 304可以使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来以计算矩阵求逆为代价使所接收信号的SINR最大化。然而,这种仅有接收机的方法不能在速率调度阶段中获得良好的信道估计,不仅是对于发射机第一装置WT A 302和接收机第二装置WT B 304之间的信道而言,而且还对于干扰空间相关矩阵而言。根据导频的发信号方法,有多种方式来实现好的信道估计。
然而,我们能够为接收机增加更多智能,以进一步改善系统在接收机波束成形下的能力。原因在于,对于具有接收机波束成形能力的接收机而言,与单天线接收机相比,在统计上讲它能够容忍更强的干扰。于是,根据天线数量以及无线终端能够支持的接收机算法,无线终端能够选择不同阈值SINRTx和SINRRx用于让渡决定。一般而言,接收机装置具有的天线越多,它就应当选择越低的让渡阈值。在不同的波束成形策略之间,能够进行MMSE波束成形的接收机应当使用与简单的匹配滤波器波束成形或迫零波束成形相比更低的阈值。容易看出,可以在具有不同数量的接收机天线的无线终端共存的异类P2P网络中使用这种方案。
图4是示出了对等网络中装置减轻共享频谱上的干扰的一般操作的流程图。在该范例中,发射机第一装置WTA402可以试图通过对等连接与接收机第二装置WT B 404通信,而同时发射机第三装置WT C 406可能试图通过共享频谱与接收机第四装置408通信。在范例中,假设(或以其他方式确定)来自第三装置WT C 406的发射具有比来自第一装置WTA402的发射更低的优先级。第二装置WT B 404具有多个接收天线。
在连接调度阶段410期间,发射机装置可以表明它们希望通过对等连接向接收机装置发送业务。例如,第一装置WT A 402可以向第二装置WT B 404发送第一传输请求412。类似地,第三装置WT C 406可以向第四装置WT D 408发送(广播)第二传输请求414。由于广播信号的特性,第二装置WT B 404可能接收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412和414′两者。第二装置WT B 404然后可以基于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功率之比确定是否向第一装置WT A 402发送传输请求响应(416)。如果功率比大于或等于接收机让渡阈值,第二装置WT B 404发送传输请求响应412。第二装置WT B 404也可以向第三装置WT C 406发送控制消息420,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且可能表示第二装置装备的天线数量。注意,可以在连接调度阶段之前发送控制消息420。例如,第二装置可以周期性地广播控制消息420,使得第三装置知道第二装置的接收波束成形能力。第三装置WT C 406然后可以使用该信息做出发射机让渡决定,并确定是否继续向第四装置WT D408进行业务发送(422)。
在速率调度阶段424,第二装置WT B 404可以从第一装置WT A402接收第一导频信号426,从第三装置WT C 406接收第二导频信号428。第二装置WT B 404然后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进行波束成形(430)以改善第一导频信号的接收。可以基于第一导频信号获得信号干扰比(432),其中第一导频信号可以用于获得第一装置WT A 402的业务传输速率。第二装置WT B 404然后向第一装置发送表示业务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报告(434)。第一装置WT A 402然后可以利用等于或低于传输速率报告的业务速率向第二装置WT B 404发送业务。
图5(包括图5A和5B)是示出了多接收天线第二装置在对等网络中执行接收机让渡的方法的流程图。在该范例中,发射机第一装置可以试图通过对等连接向第二装置发送业务。通过共享频谱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第一装置希望向第二装置发送业务信号(502)。第二装置可以监测共享频谱以接收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由第三装置发送并表示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504)。第二装置然后可以根据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是否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该请求响应信号表示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506)。
这里提供了第二装置如何决定是否发送请求响应信号的一个范例。可以在第二装置的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第一传输请求信号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多个实例。因此,第二装置可以根据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来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508)。然后利用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传输请求的实例进行组合(510)。还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进行组合(512)。第二装置然后计算组合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与组合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之比(514)。可以根据该功率比确定是否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的决定。如果计算出的功率比大于或等于接收机让渡阈值(516),第二装置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520)。否则,不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522)。注意,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第二装置中接收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减小。
第二装置也可以向第三装置发送控制消息,控制消息包括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且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二装置处装备的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524)。尽管控制消息被示为是继步骤520或522之后发送的,但实际上,发送控制消息的步骤(524)可以在协议中的任何地方发生,例如,在步骤502之前或步骤506之后。
图6是示出了在对等网络中可在多接收天线第二装置中进行操作以进行速率反馈的方法的流程图。在该范例中,发射机第一装置可能已经请求过通过对等连接向第二装置发送业务。第二装置通过共享频谱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在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602)。第二装置然后根据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第一导频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604)。例如,可以接收第一导频信号的多个实例,每个接收天线接收一个。
可以由第二装置通过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来计算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606)。然后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速率报告信号,速率报告包括由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确定的控制信息(608)。
可以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业务信号是在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610)。第二装置可以利用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业务信号进行组合(612)。亦即,根据每个接收天线的波束成形系数对经由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业务信号的每个实例进行组合。这种波束成形系数可以用来使来自第一装置的预期信号最大化,同时使其他干扰信号最小化。第二装置然后可以对组合的业务信号进行解码(614)。在一个范例中,可以选择或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来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化。
第二装置可以从第三装置接收第二导频信号,第二导频信号是在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并代表对第二装置的干扰。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于是,第二导频代表在第三装置发送业务信号时第三装置会给第二装置造成的干扰。然后还根据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第二导频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然后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来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二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干扰功率最小化。可以利用例如MMSE设计准则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使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最大化。在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和第二导频信号分别进行组合时,信号功率是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功率,干扰功率是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功率。
图7是示出了用于对等通信网络中的第三装置中的方法的流程图,第三装置与第四装置具有无线对等连接。在该范例中,第三装置和接收机第四装置之间的对等连接具有比发射机第一装置和接收机第二装置之间的对等连接更低的优先级。此外,全部四个装置都工作在共享频谱上。因此,可以将来自第三装置的并行发送视为对第一装置的发送的干扰。第三装置可以接收控制消息,控制消息包括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702)。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由第三装置向第四装置发送,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704)。第三装置然后可以监测共享频谱以从第四装置接收第一请求响应信号,第一请求响应信号表示第四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三装置接收业务信号(706)。类似地,第三装置也可以监测共享频谱,以从第二装置接收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第二请求响应信号表示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708)。可以由第三装置计算对第二装置的干扰代价,干扰代价是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函数(710)。第三装置然后可以决定是否进行发射机让渡。具体而言,第三装置可以通过将计算出的干扰代价与发射机让渡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如果计算出的干扰代价小于发射机让渡阈值(712),第三装置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714)。否则,第三装置不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至少在当前时隙期间不发送)(716)。
第三装置从第二装置接收的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在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第二装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第二装置接收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图8是可以用于通过共享频谱与第二无线终端进行对等通信的第一无线终端的方框图。无线终端802可以包括处理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电路或处理器)、对等通信控制器812、广域网(WAN)控制器810和耦合到多个天线806和808的收发器814。收发器814可以包括(无线)发射机和(无线)接收机。在一个范例中,多个天线可以是接收天线和/或发射天线。无线终端802可以利用WAN通信控制器810经由管理网络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和/或可以利用对等通信控制器812通过对等网络进行通信。在进行对等通信时,第一无线终端802可被配置为执行图1-7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包括基于另一无线装置的波束成形信息的发射机让渡和基于多个接收天线的接收机让渡。
图9是利用多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波束成形和接收机让渡决定的无线接收机装置的方框图。无线接收机装置900可以包括耦合到多个接收天线914的接收机902。接收机902可以通过共享频谱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第一装置希望向无线接收机装置900发送业务信号。接收机902可以监测共享频谱以接收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由第三装置发送并表示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无线接收机装置900可以根据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是否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该请求响应信号表示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在做出这种判断时,波束成形系数计算器904可以根据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914。信号组合器912可以用来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进行组合。类似地,信号组合器912可以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实例进行组合。
功率比计算器916可以用于计算所组合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与所组合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之比。传输请求响应模块918根据该功率比确定是否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如果无线装置900确定发送请求响应信号,则经由发射机920向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
接收机902也可以通过共享频谱从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导频信号,第一导频信号在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波束成形系数计算器904根据在多个接收天线914的每个中接收的第一导频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信号干扰比计算器906通过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914接收的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来计算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业务速率计算器908可以产生第一装置的业务速率报告,速率报告包括由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确定的控制信息。速率报告经由发射机920发送。
接收机902可以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业务信号是在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信号组合器912可以利用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多个接收天线914接收的业务信号进行组合。信号解码器910然后对所组合的业务信号进行解码。
图10是用于根据来自较高优先级接收机第二装置的反馈在对等网络内进行发射机让渡的无线发射机第三装置的方框图。无线发射机第三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控制消息的接收机1002,控制消息包括表示较高优先级的接收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第三装置1000可以使用发射机1010向第四装置发送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信号监测器1004可以用于从第四装置接收第一请求响应信号,第一请求响应信号表示第四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三装置接收业务信号。信号监测器1004还可以用于从第二装置接收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第二请求响应信号表示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干扰代价计算器1006可以计算对第二装置的干扰代价,干扰代价是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函数。第三装置1000可以通过将计算出的干扰代价与发射机让渡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如果计算出的干扰代价低于发射机让渡阈值,则第三装置1000发送业务信号。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第二装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例如,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第二装置中接收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尽管在OFDM TDD系统的语境中进行了描述,但各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也适用于包括很多非OFDM、很多非TDD系统和/或很多非蜂窝系统的更宽范围的通信系统。
在各个实施例中,利用一个或多个模块实现本文所述的节点,以执行对应于一种或多种方法的步骤,例如产生信标信号、发送信标信号、接收信标信号、监测信标信号、从接收的信标信号中恢复信息、确定定时调节、实现定时调节、改变运行模式、发起通信会话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模块实现各个特征。可以利用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这种模块。可以利用诸如存储器装置(例如RAM、软盘等)的机器可读介质中包括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软件,来实现很多上述方法或方法步骤,以控制机器,例如具有或没有额外硬件的通用计算机,从而在例如一个或多个节点中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所有或部分。因此,各个实施例还涉及到一种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用于使诸如处理器及其相关硬件的机器执行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考虑到以上描述,上述方法和设备的众多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都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化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并且在各实施例中确实将各个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与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或可用于在接入节点和移动节点之间提供无线通信链路的各种其他类型的通信技术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接入节点实现为基站,其利用OFDM和/或CDMA与移动节点建立通信链路。在各实施例中,将移动节点实现为用于实现各实施例的方法的笔记本电脑、个人数据助理(PDA)或者包括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和逻辑和/或例程的其他便携式装置。
根据另一种配置,一个或多个电路可以在移动装置中,可以适于执行图1-10中所述的操作和/或功能。任何电路或电路部分都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实现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集成电路的一部分。可以在集成电路、高级RISC机(ARM)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处理器等上实现一个或多个所述电路。
可以将图1、2、3、4、5、6、7、8、9和/或10中所示的部件、步骤和/或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重新排列和/或组合成单个部件、步骤或功能,或将其体现在若干部件、步骤或功能中。也可以添加额外的元件、部件、步骤和/或功能。图1、2、3、8、9和/或10中所示的设备、装置和/或部件可以被配置或改造以执行图4、5、6和/或7中所述的方法、特征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软件和/或嵌入式硬件中高效地实现这里所述的算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进一步理解,可以将本文结合配置描述的各种例示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例示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一般从它们功能性的角度来描述各种例示性部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是将这样的功能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施加在整个系统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可以在不同系统中实施这里所述的各个特征。例如,二级麦克风套探测器可以实现在单个电路或模块中、单独的电路或模块上、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被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含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和/或体现于手持装置、移动计算机和/或移动电话中。
应当指出,以上配置仅仅为范例,不应被视为限制权利要求。对配置的描述意在例示,并非要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这样一来,可以将本文的教导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很多选择、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31)

1.一种操作装备有多个接收天线的第二装置以辅助与第一装置的无线对等连接的方法,包括:
通过共享频谱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
根据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第一导频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
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来计算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以及
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速率报告信号,所述速率报告包括由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信号干扰比确定的控制信息;
其中,
在接收所述第一导频信号之前,通过所述共享频谱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一装置希望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监测所述共享频谱以接收第二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由第三装置发送并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所述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以及
如果确定发送请求响应信号,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请求响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速率报告信号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所述业务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
利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业务信号进行组合;以及
对所组合的业务信号进行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第三装置接收第二导频信号,所述第二导频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并代表对所述第二装置的干扰;并且
其中还根据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第二导频信号来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二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干扰功率最小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来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一和第二导频信号分别进行组合时,使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最大化,所述信号功率是所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功率,所述干扰功率是所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并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并且,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以及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
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进行组合;
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进行组合;
计算所组合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与所组合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之比;以及
其中根据所述功率比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和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之比;并且
其中,如果计算出的功率比大于或等于接收机让渡阈值,则确定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接收天线数量增加而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三装置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表示所述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并且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
11.一种用于利用多个接收机天线来进行波束成形和接收机让渡决定的无线接收机装置,包括:
用于与第一装置建立无线对等通信连接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耦合到所述接收机的多个接收天线;
波束成形系数计算器;以及
信号干扰比计算器;
其中:
所述接收机用于通过共享频谱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
所述波束成形系数计算器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第一导频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
所述信号干扰比计算器用于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来计算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以及
所述发射机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速率报告信号,所述速率报告包括由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信号干扰比确定的控制信息;
并且其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导频信号之前,通过所述共享频谱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一装置希望向第二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监测所述共享频谱以接收第二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由第三装置发送并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所述无线接收机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所述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以及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如果确定发送请求响应信号则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请求响应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接收机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机还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所述业务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
并且其中,所述无线接收机装置还包括:
信号组合器,用于利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业务信号进行组合;以及
信号解码器,用于对所组合的业务信号进行解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接收机装置,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接收机装置,其中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并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
所述波束成形系数计算器还用于:根据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
所述信号组合器还用于: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进行组合;以及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进行组合;
并且其中,所述无线接收机装置还包括:
功率比计算器,用于计算所组合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与所组合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之比;以及
传输请求响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比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
15.一种用于操作装备有多个接收天线的第二装置以辅助与第一装置的无线对等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通过共享频谱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导频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
用于根据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第一导频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模块,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
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来计算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干扰比的模块;以及
用于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速率报告信号的模块,所述速率报告包括由所述第一导频信号的所述信号干扰比确定的控制信息;
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导频信号之前,通过所述共享频谱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一装置希望向所述第二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用于监测所述共享频谱以接收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由第三装置发送并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的模块,所述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以及
用于如果确定发送请求响应信号,则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所述请求响应信号的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的模块,所述业务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
用于利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业务信号进行组合的模块;以及
用于对所组合的业务信号进行解码的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第三装置接收第二导频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二导频信号是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并代表对所述第二装置的干扰;并且
其中还根据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的第二导频信号来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第二导频信号进行组合时,使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干扰功率最小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二装置,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以在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导频信号分别进行组合时,使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最大化,所述信号功率是所组合的第一导频信号的功率,所述干扰功率是所组合的第二导频信号的功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并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还包括:
用于根据在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每个中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确定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模块,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的每个对应于一个接收天线;
用于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进行组合的模块;
用于利用所确定的多个接收波束成形系数对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进行组合的模块;
用于计算所组合的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与所组合的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功率之比的模块;以及
其中根据所述功率比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计算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与所述第二传输请求信号的接收功率之比的模块;并且
其中,如果计算出的功率比大于或等于接收机让渡阈值,则确定向所述第一装置发送请求响应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接收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接收天线数量增加而减小。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第三装置发送控制消息的模块,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表示所述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并且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的数量。
25.一种工作于对等通信网络中的第三装置中的方法,所述第三装置具有与第四装置的无线对等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
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第一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进行监测以从所述第四装置接收第一请求响应信号,所述第一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四装置已准备好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业务信号;
进行监测以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第二请求响应信号,所述第二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
计算对所述第二装置的干扰代价,所述干扰代价是所述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函数;
通过将计算出的干扰代价与发射机让渡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如果确定发送业务信号,则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天线数量增加而增大。
28.一种用于根据来自较高优先级接收机第二装置的反馈在对等网络内进行发射机让渡的无线发射机第三装置,包括:
用于与第四装置建立无线对等连接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信号监测器;以及
干扰代价计算器;
其中:
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
所述发射机用于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第一传输请求信号,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所述信号监测器用于进行监测以从所述第四装置接收第一请求响应信号,所述第一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四装置已准备好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业务信号;
所述信号监测器还用于进行监测以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第二请求响应信号,所述第二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
所述干扰代价计算器用于计算对所述第二装置的干扰代价,所述干扰代价是所述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函数;
所述无线发射机第三装置用于通过将计算出的干扰代价与发射机让渡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以及
所述无线发射机第三装置还用于如果确定发送业务信号则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发射机第三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天线数量增加而增大。
30.一种工作于对等通信网络中的第三装置中的装置,所述第三装置具有与第四装置的无线对等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控制消息的模块,所述控制消息包括表示第二装置能够进行接收波束成形的控制信息;
用于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第一传输请求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一传输请求信号表示所述第三装置希望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
用于进行监测以从所述第四装置接收第一请求响应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一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四装置已准备好从所述第三装置接收业务信号;
用于进行监测以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的模块,所述第二请求响应信号表示所述第二装置已准备好从第一装置接收业务信号;
用于计算对所述第二装置的干扰代价的模块,所述干扰代价是所述第二请求响应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函数;
用于通过将计算出的干扰代价与发射机让渡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的模块;以及
用于如果确定发送业务信号则向所述第四装置发送业务信号的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装置处装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取决于所述第二装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所述发射机让渡阈值的值随着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天线数量增加而增大。
CN2008800239369A 2007-07-09 2008-07-08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Active CN101755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863307P 2007-07-09 2007-07-09
US60/948,633 2007-07-09
US12/168,714 2008-07-07
US12/168,714 US8270923B2 (en) 2007-07-09 2008-07-07 Techniques for receiver beamforming and yielding-threshold adjustments in peer-to-peer networks
PCT/US2008/069439 WO2009009538A2 (en) 2007-07-09 2008-07-08 Techniques for receiver beamforming and yielding-threshold adjustments in peer-to-peer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5394A CN101755394A (zh) 2010-06-23
CN101755394B true CN101755394B (zh) 2013-08-28

Family

ID=4022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39369A Active CN101755394B (zh) 2007-07-09 2008-07-08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70923B2 (zh)
EP (1) EP2171882B1 (zh)
JP (2) JP5006446B2 (zh)
KR (1) KR101124720B1 (zh)
CN (1) CN101755394B (zh)
TW (1) TW200913515A (zh)
WO (1) WO200900953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8110B2 (en) * 2007-07-09 2011-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hoosing and broadcasting receiver beamforming vectors in 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8140103B2 (en) * 2007-07-10 2012-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caling in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8072917B2 (en) * 2007-10-31 2011-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554241B2 (en) * 2008-03-28 2013-10-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US8582492B2 (en) * 2008-11-10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including a dynamic receiver yielding threshold
US8526461B2 (en) * 2008-11-10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including a dynamic transmitter yielding threshold
US8341279B2 (en) * 2008-11-17 2012-12-25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ally activating buffered data publishers in sensor networks
US8249046B2 (en) * 2009-06-03 2012-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MIMO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110228730A1 (en) * 2009-10-30 2011-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
KR20120047774A (ko) * 2010-11-03 2012-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감소를 위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482734B2 (en) * 2011-03-28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cooperative positioning or learn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19931B2 (en) * 2011-08-25 2016-04-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method of supporting same,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113492B2 (en) * 2011-11-07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priority determination within a link
JP5453562B1 (ja) * 2013-04-18 2014-03-26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4027436A1 (ja) 2012-08-17 2014-02-20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723621B2 (en) 2012-10-19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y assignment in FlashLinQ distributed scheduling algorithm to fine-tune performance
US9026125B2 (en) * 2013-01-16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receiver desense caused by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n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WO2014180507A1 (en) 2013-05-10 2014-11-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using co-primary spectrum sharing
WO2015000127A1 (zh) 2013-07-02 2015-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349296B2 (en) 2014-01-29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state of relay operation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WO2015141901A1 (ko) * 2014-03-21 2015-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단말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US20150327291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re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786985B2 (en) * 2014-08-27 2017-10-10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eamforming training
US9525499B2 (en) * 2014-12-24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Cellular up-link harmonic spurs mitigation in Wi-Fi and Bluetooth receivers
CN106303909A (zh) * 2015-05-29 2017-01-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设备间通信控制方法、设备间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6303911B (zh) 2015-05-29 2020-09-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及干扰测量装置
CN106303910B (zh) * 2015-05-29 2020-01-1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设备间通信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303908B (zh) 2015-05-29 2019-11-29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设备间通信方法及设备间通信装置
CN106303912A (zh) * 2015-05-29 2017-01-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设备间通信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DE112016005840B4 (de) * 2016-01-21 2021-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rahtloses kommunikationsgerät, drahtloses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und programm für drahtlose kommunikation
JP2017147740A (ja) * 2017-04-05 2017-08-2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データ送信機およ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WO2020222575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73583B2 (en) * 2020-11-12 2024-04-30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0211A (zh) * 2002-02-20 2003-09-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和通信方法
CN1706121A (zh) * 2002-11-11 2005-12-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US7096051B1 (en) * 2002-09-27 2006-08-22 Lawrence Alder Enhancing signals in a two-way radio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2077A (en) 1995-11-13 1998-03-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H09219615A (ja) 1996-02-14 1997-08-19 Toshiba Corp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送受信装置の指向性制御方法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送受信装置
US20030100343A1 (en) 2001-05-18 2003-05-29 Zourntos Takis C.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JP2005303910A (ja) 2004-04-15 2005-10-27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送信機、それを備え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684761B2 (en) * 2004-11-04 2010-03-23 Nokia Corporation Closed-loop signall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transmit beams and correspondingly adapted transceiver devices
JP4702776B2 (ja) 2005-03-31 2011-06-15 国立大学法人電気通信大学 指向性制御可能な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ー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CA2625623A1 (en) * 2005-11-11 2007-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JP4317992B2 (ja) * 2006-02-28 2009-08-1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ノード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0211A (zh) * 2002-02-20 2003-09-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和通信方法
US7096051B1 (en) * 2002-09-27 2006-08-22 Lawrence Alder Enhancing signals in a two-way radio system
CN1706121A (zh) * 2002-11-11 2005-12-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32925A (ko) 2010-03-26
KR101124720B1 (ko) 2012-03-27
WO2009009538A2 (en) 2009-01-15
EP2171882B1 (en) 2012-10-03
TW200913515A (en) 2009-03-16
JP2012120202A (ja) 2012-06-21
EP2171882A2 (en) 2010-04-07
JP5384676B2 (ja) 2014-01-08
US8270923B2 (en) 2012-09-18
CN101755394A (zh) 2010-06-23
JP2010533453A (ja) 2010-10-21
JP5006446B2 (ja) 2012-08-22
WO2009009538A3 (en) 2009-06-25
US20090015478A1 (en) 200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5394B (zh)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US8078110B2 (en) Techniques for choosing and broadcasting receiver beamforming vectors in peer-to-peer (P2P) networks
EP217444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use of wan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p2p) network
US8259743B2 (en) Methods for sending small packets in a peer-to-peer (P2P) network
WO2009009547A2 (en) Methods for sending small packets in a peer-to-peer (p2p) network
CN117939683A (zh) 边链路信道选择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