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4315A -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4315A
CN101754315A CN200910246519A CN200910246519A CN101754315A CN 101754315 A CN101754315 A CN 101754315A CN 200910246519 A CN200910246519 A CN 200910246519A CN 200910246519 A CN200910246519 A CN 200910246519A CN 101754315 A CN101754315 A CN 10175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nditioned
data
receive
described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6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46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4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4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所述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使得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有效限制接收分集的缺点,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终端整体的接收性能。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通信业务如通话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等对接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接收分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要求。
接收分集技术是指在通信终端设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线和接收通道,接收空间不同路径传播的下行信号,再通过相应的合并算法将各下行信号进行合并的接收方案。接收分集技术能够提高下行链路的系统容量和通信终端的通信质量。
虽然接收分集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但在实际使用中,接收分集并不是总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在静态的、无线环境较好的场合下,通信终端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如单接收通道的接收模式就能获得很好的接收效果,如果在这种场合下通信终端仍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则会导致通信终端的通信速率降低,功耗增大,此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会起到消极的作用。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一旦通信终端确定了下行数据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则后续所有的下行数据都通过接收分集模式接收,因此,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式单一,影响了通信终端整体接收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以提高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终端整体接收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
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当所述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所述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所述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通信终端,用于对所述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数据,当所述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和通信系统,通过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使得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有效限制接收分集的缺点,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终端整体的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通信终端,方法包括:
步骤11、对通信终端自身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通信终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的需求采用相应的检测方式,以对通信终端自身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可以在通信终端中预先设定,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但不限于以下的检测方式:
从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角度考虑,检测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三者之一或组合:对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对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检测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
从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角度考虑,检测方式可以包括:当通信终端处于高速率工作模式时,对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从通信终端的功耗角度考虑,检测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者之一或组合:对通信终端的功耗进行检测;对通信终端的温度进行检测。
通信终端通过对自身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就能得到相应的结果,如通信终端自身所处环境的无线信号的强度,自身的移动速度等检测结果,用以判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步骤12、当该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该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从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的角度考虑,与通信终端采用的检测方式相对应,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1.通信终端所处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较弱,如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2.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3.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发生了变化。
从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考虑,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通信终端的信道质量较差,如通信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下简称CQI)参数值小于预设的信道质量阈值。
从通信终端的功耗的角度考虑,与通信终端采用的检测方式相对应,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1.通信终端的功耗较高,可以表现为通信终端的功耗表征参数大于预设的功耗阈值。
2.通信终端的温度较高,可以表现为通信终端的温度表征参数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通信终端根据上述预设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就可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具体的确定方法在下述实施例中结合具体的应用场合进行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通信终端中设置接收分集的开关,当通信终端确定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时,则控制接收分集的开关处于开启状态,以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确定不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时,则控制接收分集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如单接收通道的接收模式接收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过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使得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有效限制接收分集的缺点,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终端整体的接收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预先设定不同的检测方式,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以下实施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合,对上述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通信终端,本实施例的应用场合中,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不稳定,因此可以预先设定通信终端需要执行的检测方式为: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进行检测。参见图2,方法包括:
步骤21、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进行检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检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1.对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
2.对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
3.检测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
上述检测方式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预先设定每种检测方式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的顺序进行检测。如可以优先检测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再检测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最后检测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
通信终端可以对导频信道进行检测以获得自身所处无线环境的强度值,如可以对主公共导频信道(Primary Common Pilot Channel,以下简称P-CPICH)进行检测以获得信号强度值。信号强度值越大,则说明无线环境越好,就越不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相反,信号强度值越小,则说明网络环境越差,就越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可选的,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强度阈值,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值大于该预设的强度阈值时,则认为所处无线环境为强信号环境,此时可能就不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值小于该预设的强度阈值时,则可认为无线环境为弱信号环境,可能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该强度阈值可自行设定,如可以设定为-85dbm。
通信终端可以根据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简称GPS)功能,检测通信终端自身的移动速度。通信终端移动速度快会影响通信效果,此时可能就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可选的,可以预先设定一个速度阈值,当检测到通信终端自身的移动速度大于该预设的速度阈值时,则认为通信终端处于高速移动状态,此时可能就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检测到通信终端自身的移动速度小于该预设的速度阈值时,则认为通信终端处于低速移动状态,此时可能就不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步骤22、当该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该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相应的,与通信终端采用的检测方式相对应,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1.通信终端自身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2.通信终端自身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3.通信终端自身所在的小区发生了变换。
根据检测结果通信终端可以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可采用以下方法:当上述任意一个条件满足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否则上述条件都不满足,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或者当上述条件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满足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否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按照预先设定的每种检测方式的优先级顺序,对接收分集的开关进行控制。如在某场合下,预先设定了对通信终端自身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的优先级最高,对通信终端自身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的优先级次之。则通信终端先判断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强度阈值,如果是,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否则,进一步判断通信终端自身的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如果通信终端自身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否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通信终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的其他方法与上述方法类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使得通信终端能够在通信环境较差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以提高接收效果;在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良好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以避免降低接收效果,使得通信终端在通信环境不稳定的场合中整体接收性能得到提高。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通信终端,本实施例的应用场合中,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不稳定,因此可以预先设定通信终端需要执行的检测方式为:对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参见图3,方法包括:
步骤31、对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首先,通信终端对自身的工作模式进行检测。即检测通信终端自身处于高速率工作模式还是低速率工作模式。其中,高速率工作模式即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速率高于某一预设值,低速率工作模式即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速率低于该预设值。通常,通信终端在高速率工作模式下可以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以提高接收效果,而低速工作模式时通常不采用接收分集模式,而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当检测出通信终端处于高速率工作模式时,进一步检测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通信终端可以根据自身的CQI参数值确定信道质量是较好或是较差,可选的,可以预先设定一个质量阈值,如果检测到通信终端自身的CQI参数值小于该预设的质量阈值,则说明信道质量较差,此时可能就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如果检测到通信终端自身的CQI参数值大于该预设的质量阈值,则说明信道质量较好,此时可能就不需要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步骤32、当该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该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的检测条件时,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通信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参数值小于预设的信道质量阈值。
根据检测结果通信终端可以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通信终端检测出自身的工作模式为高速率模式时,如果通信终端的CQI参数值小于预设的信道质量阈值,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否则通信终端的CQI参数值大于预设的信道质量阈值,则采用非分集接收模式接收数据。如果通信终端检测到自身为低速率工作模式,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对自身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使得通信终端在工作的信道质量不稳定时,整体的接收性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通信终端,本实施例的应用场合中,通信终端需要确保能够长时间的使用,对功耗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可以预先设定通信终端需要执行的检测方式为:对自身的功耗和温度进行检测,参见图4,方法包括:
步骤41、对通信终端自身的功耗和温度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接收分集会使得通信终端的功耗升高,功耗过大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功耗大小也可以作为判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的一个指标。通信终端的功耗可以从功耗表征参数如电流得以体现。功耗过大可能会导致温度上升,会影响通信终端的使用寿命,通信终端的温度可以从温度表征参数如温度得以体现。通信终端可以检测功耗表征参数和温度表征参数,以判断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步骤42、当该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该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的检测条件时,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相应的,与通信终端采用的检测方式相对应,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1.通信终端的功耗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功耗阈值。
2.通信终端的温度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根据检测结果通信终端可以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可采用以下方法:当上述任意一个条件满足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否则上述条件都不满足,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或者当上述条件全部满足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否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对自身的功耗和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在保证通信终端接收性能不受影响的同时,能够节省通信终端的功耗,延长通信终端的使用寿命。
以上第二至第四实施例分别对三种应用场合中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一些更复杂场合中,可能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需要通信终端进行多方面的检测。此时,可以在通信终端中预先设定多种检测方式,并由通信终端进行相应的检测。
相应的,通信终端在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时,也可以灵活的选择确定方法,如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的方法可以为:当多种检测方式中的任一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或当多种检测方式中,有超出预设数量(如2个)的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的方法与上述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中的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包括:检测模块51和接收模块52。
检测模块51用于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接收模块52用于当该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该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可以在通信终端中预先设定检测方式。如从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的角度考虑,检测方式可以包括:对自身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对自身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检测自身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相应的,检测模块51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检测单元51a、移动速度检测单元51b和小区检测单元51c。
该信号强度检测单元51a用于对该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该预设条件包括:该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该移动速度检测单元51b用于对该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该预设条件包括:该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该小区检测单元51c用于检测该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该预设条件包括:该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发生了变换。
其中,在检测无线信号强度值时,信号强度检测单元51a可以通过对该通信终端的导频信道进行检测以获得该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的强度值;在检测移动速度时,移动速度检测单元51b可以通过该通信终端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功能,检测该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
从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角度考虑,该检测模块51包括信道质量检测单元51d。
信道质量检测单元51d用于对该通信终端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该预设条件包括:该通信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参数值小于预设的信道质量阈值。
从通信终端的功耗的角度考虑,检测方式可以包括:对通信终端自身的功耗进行检测;对通信终端自身的温度进行检测。相应的,检测模块51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功耗检测单元51e和温度检测单元51f。
该功耗检测单元51e用于对该通信终端的功耗进行检测,该预设条件包括:该通信终端的功耗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功耗阈值。
该温度检测单元51f用于对该通信终端的温度进行检测;该预设条件包括:该通信终端的温度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具有上述功能模块的通信终端的实现原理和效果可参见图1~图4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通过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或通信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使得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有效限制接收分集的缺点,使得通信终端整体的接收效率得到提高。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61和通信终端62。
其中,通信终端62用于对自身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该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网络侧设备61发送的数据,当该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网络侧设备61发送的数据。
通信终端62的功能及结构可参见图5对应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对通信终端、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使得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有效限制接收分集的缺点,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终端整体的接收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当所述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所述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进行检测包括以下三者之一或组合:
对所述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
对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
检测所述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
当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进行检测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当对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当检测所述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发生了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包括:通过对所述通信终端的导频信道进行检测,以获得所述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的强度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包括: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功能,检测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通信终端工作的信道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当所述通信终端处于高速率工作模式时对所述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参数值小于预设的信道质量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通信终端的功耗进行检测,包括以下两者之一或组合:
对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耗进行检测;
对所述通信终端的温度进行检测;
当对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耗进行检测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耗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功耗阈值;
当对所述通信终端的温度进行检测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温度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7.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当所述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号强度检测单元、移动速度检测单元和小区检测单元;
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强度值进行检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所述移动速度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所述小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是否发生了变换,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所在的小区发生了变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通信终端的导频信道进行检测以获得所述通信终端所处无线环境的信号的强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速度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功能,检测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信道质量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通信终端处于高速率工作模式时对所述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信道质量指示参数值小于预设的信道质量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功耗检测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
所述功耗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耗进行检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功耗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功耗阈值;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通信终端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通信终端的温度表征参数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13.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终端,用于对所述通信终端的通信环境、功耗或工作的信道质量三者之一或组合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数据,当所述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采用非接收分集模式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数据。
CN200910246519A 2009-11-30 2009-11-30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01754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6519A CN101754315A (zh) 2009-11-30 2009-11-30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6519A CN101754315A (zh) 2009-11-30 2009-11-30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4315A true CN101754315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80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6519A Pending CN101754315A (zh) 2009-11-30 2009-11-30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431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8268A (zh) * 2011-01-19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集发射及接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86227A (zh) * 2011-04-19 2011-09-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CN103299206A (zh) * 2011-01-05 2013-09-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测得的通信网络信号参数来影响电子设备定位功能
CN103392300A (zh) * 2011-02-24 2013-11-13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分集控制
CN104079385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分集开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68132A (zh) * 2015-05-05 2015-07-08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检测方法和通话检测装置
CN111405391A (zh) * 2020-02-18 2020-07-10 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通信设备通信质量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21185351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206A (zh) * 2011-01-05 2013-09-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测得的通信网络信号参数来影响电子设备定位功能
US20130251061A1 (en) * 2011-01-19 2013-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versity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8744000B2 (en) 2011-01-19 2014-06-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versity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2158268A (zh) * 2011-01-19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集发射及接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92300B (zh) * 2011-02-24 2016-04-27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分集控制
CN103392300A (zh) * 2011-02-24 2013-11-13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分集控制
CN102186227A (zh) * 2011-04-19 2011-09-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CN104079385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分集开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79385B (zh) * 2013-03-28 2017-11-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分集开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68132A (zh) * 2015-05-05 2015-07-08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检测方法和通话检测装置
CN104768132B (zh) * 2015-05-05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检测方法和通话检测装置
CN111405391A (zh) * 2020-02-18 2020-07-10 深圳市普威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通信设备通信质量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21185351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4315A (zh) 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2388645B (zh) 一种多射频拉远单元共小区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EP2122929B1 (en) Network oriented control system for self-configuration and self-optimization measurements
CN101772139A (zh) 确定、切换终端工作策略的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392300B (zh) 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分集控制
CN102938917A (zh)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2970720A (zh) 便携式终端的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0391832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地启用不连续发送(dtx)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13462A (zh) 一种多射频拉远单元共小区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404196A (zh) 分流处理方法、控制单元及系统
CN101635971A (zh) 软切换方法及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
CN105264974A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2572894B (zh) 一种干扰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1795151A (zh) 一种信号分集接收方法和分集接收终端
CN102420912A (zh) 一种实现蓝牙功能的方法及终端
CN103493396B (zh) 天线接收模式的配置处理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
CN102404038A (zh) 接收分集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设备、终端
CN102594512B (zh) 一种基于信道互易性补偿的cqi预测方法及基站
CN106817748A (zh) 节省用户设备功耗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165813A (zh) 无线通信系统、控制装置、通信方法切换方法和程序
CN102045808A (zh) 引导终端驻留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563623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2752715A (zh) 数据业务控制方法及终端、服务器
CN105992326A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412655A (zh) 小区切换的控制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