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4237A -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4237A
CN101754237A CN200810240393A CN200810240393A CN101754237A CN 101754237 A CN101754237 A CN 101754237A CN 200810240393 A CN200810240393 A CN 200810240393A CN 200810240393 A CN200810240393 A CN 200810240393A CN 101754237 A CN101754237 A CN 101754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s
base station
lte
antenna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40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4237B (zh
Inventor
徐婧
缪德山
王立波
索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403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42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4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4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4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4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站确定用户设备UE的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RS的配置,其中,所述URS的配置以长期演进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为基础。本发明将LTE系统现有的URS灵活地应用在LTE-A系统中,既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又解决了单流BF,双流BF,8X8MIMO等天线增强型技术URS的设计问题。

Description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TE-A(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高带宽长期演进)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作为重要的提高传输质量和效率的物理层多天线技术,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发射分集,空间复用技术以及BF(Beam forming,波束赋型)等多种MIMO技术已经应用在LTE系统中。在目前的LTE系统中,发射分集和空间分集最多支持4个天线端口,并采用公共参考信号完成测量和各天线端口信号的解调;而波束赋形采用专用参考信号解调用户数据。
目前,LTE-A系统的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为满足其峰值速率的要求,8X8MIMO、多流BF(例如双流BF)等天线增强型技术已成为了关键性的技术。因此,如何配置天线端口的U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成为了LTE-A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天线端口URS的配置不仅要保证LTE-A系统的性能,还需要尽可能的降低由参考信号引入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解决LTE-A系统中URS配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高带宽长期演进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站确定用户设备UE的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RS的配置,其中,所述URS的配置以长期演进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为基础。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单流波束赋型BF时,所述基站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URS的配置包括:所述基站将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天线端口上;所述基站分配所述UE的URS,其中所述URS的映射位置与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多流BF时,所述基站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URS的配置包括:所述基站将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多个天线端口上;所述基站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BF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对应一个BF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流BF为双流BF。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对相应的天线端口进行波束赋形处理并配置公共参考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8X8MIMO时,所述基站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URS的配置包括:所述基站将数据映射在相应的8个天线端口上;所述基站为所述8个天线端口分别配置URS和公共参考信号,其中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公共参考信号,另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URS。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公共参考信号,另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URS包括:天线端口0-3配置公共参考信号,天线端口4-7配置URS。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为天线端口4-7配置URS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天线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对应一个天线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包括: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PRB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以使所述URS在频域上的密度大于在时域上的密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变换并映射到物理天线发送。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基站,包括传输帧格式确定模块、下行传输模式确定模块、数据映射模块和URS配置模块,所述传输帧格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UE的传输帧格式;所述下行传输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UE的下行传输模式;所述数据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所述URS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URS的配置,其中,所述URS的配置以长期演进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为基础。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单流波束赋型BF时,所述URS配置模块分配所述UE的URS,其中,所述URS的映射位置与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多流BF时,所述URS配置模块还包括第一分组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BF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RE对应一个BF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流BF为双流BF。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PRB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8X8MIMO时,所述URS配置模块还包括第二分组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天线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对应一个天线端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PRB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时,使所述URS在频域上的密度大于在时域上的密度。
本发明将LTE系统现有的URS灵活地应用在LTE-A系统中,既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又解决了单流BF,双流BF,8X8MIMO等天线增强型技术URS的设计问题。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常规CP的下行公共参考信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扩展CP的下行公共参考信号的映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天线端口5的常规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天线端口5的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LTE-A系统的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单流BF常规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单流BF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LTE-A系统的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一种双流BF常规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一种双流BF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11-14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另几种双流BF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LTE-A系统的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6-19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几种8X8MIMO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能够对本发明有更清楚的理解,以下将对LTE系统中公共参考信号和URS的配置进行简单介绍。
如图1和2所示,分别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常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和扩展CP的下行公共参考信号的映射示意图。LTE系统下行公共参考信号,在每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在频域上覆盖整个系统带宽,在时间上横跨整个下行子帧,如图1和2所示,图中R0/R1/R2/R3分别表示天线端口0/1/2/3的公共参考信号。公共参考信号主要用于对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下行控制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Format Indicator Channel,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Indicator Channel,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等的解调,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估计,非赋型用户的信道估计,小区切换时的测量等。公共参考信号是在全带宽配置的,参考信号开销为14.3%(常规CP)16.7%(扩展CP)。
如图3和4所示,分别为现有技术LTE系统中天线端口5的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在现有的LTE系统中,URS仅仅支持天线端口5的传输。该URS的特点是仅仅在PDSCH信道中传输,而且是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PDSCH信道带宽相同,即仅仅在某个UE的PDSCH内部传输,用于该UE的PDSCH解调相关的功能实现和增强。因此,如果在LTE-A系统中按照目前LTE系统的规范进行配置,那么URS仅仅占用天线端口5就大大限制了URS应用范围和用户的性能。
基于以上分析,本发明同时考虑LTE-A系统的复杂度和兼容性,在本发明的LTE-A系统中仍采用图3和4所示的LTE系统的URS配置(在本文中简称为“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以下将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介绍,如以单流BF、双流BF和8X8MIMO等天线增强型技术为例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下述实施例仅为天线增强技术的一部分,现有的或今后研究的其他天线增强技术也可采用本发明,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发明更清楚,并不是限制本发明仅能通过下述实施例实现。
实施例一、LTE-A系统的单流BF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LTE-A系统的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基站判断该UE的传输帧格式,即判断传输帧为常规CP还是扩展CP。其中,传输帧格式信息在PBCH中传输,UE在完成PBCH解调后,即可获知所具体使用的传输帧格式。
步骤S502,根据高层信令判断该UE的下行传输模式,在该实施例中下行传输模式为单流BF。
步骤S503,将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天线端口上,其中,需按照预先设定的URS和公共参考信号结构进行映射。
步骤S504,配置该UE的URS。在该实施例中,URS的配置与现有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相同(如图3和4所示)。如图6和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单流BF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
步骤S505,进行波束赋形处理。
步骤S506,配置公共参考信号。
步骤S507,进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变换。
步骤S508,物理天线映射并发送。
实施例二、LTE-A系统的双流BF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LTE-A系统的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基站判断该UE的传输帧格式,即判断传输帧为常规CP还是扩展CP。其中,传输帧格式信息在PBCH中传输,UE在完成PBCH解调后,即可获知所具体使用的传输帧格式。
步骤S802,根据高层信令判断该UE的下行传输模式,在该实施例中下行传输模式为双流BF。
步骤S803,将数据映射到相应的两个天线端口上,其中,需按照预先设定的URS和公共参考信号结构进行映射。
步骤S804,在两个天线端口分别配置该UE的URS。在该实施例中,基于LTE系统现有的单流赋型传输所使用的参考信号映射结构,对其中的参考信号所占用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块)进行分组,为两个天线分别配置URS。其中,一组RE对应于一个天线端口,分配给一个数据流进行用户专属参考信号映射。数据可以在除控制信道(PDCCH)、用户专用参考信号及公共参考信号所占用的任意RE上进行资源映射,即需要空出其他数据流上用户专属参考信号所占用的资源单元。优选地,对参考信号进行分组时需要考虑URS在整个时频域上的分布情况,使得每组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尽可能有较为均匀分的分布;另外还需要考虑资源块边缘信道估计的性能,每组中的URS尽可能在PRB的边缘部分有所分布。
以下示出了本发明该实施例的一些分组的实例,这些实例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全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思想及上述提到的分组原则对下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进行等同的变化,这些修改或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9和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一种双流BF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为了防止端口间导频干扰,一个端口导频对应的RE上,其他端口既不发送导频,也不发送数据,如图中X所示,天线端口n上用于导频发射的资源RE分别用Rn表示。
如图11-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另几种双流BF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从这些附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了多种URS的配置,并且应该明白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根据本发明所提到的这些实施例及附图做出修改或改变,这些修改或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S805,对两天线端口分别进行波束赋形处理。
步骤S806,配置公共参考信号。
步骤S807,进行OFDM变换。
步骤S808,物理天线映射并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仅对单流和双流BF进行了描述,多流BF的URS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进行配置,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LTE-A系统的8X8MIMO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LTE-A系统的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501,基站判断该UE的传输帧格式,即判断传输帧为常规CP还是扩展CP。其中,传输帧格式信息在PBCH中传输,UE在完成PBCH解调后,即可获知所具体使用的传输帧格式。
步骤S1502,根据高层信令判断该UE的下行传输模式,在该实施例中下行传输模式为8X8MIMO。
步骤S1503,将数据映射到相应的两个天线端口上,其中,需按照预先设定的URS和公共参考信号结构进行映射。
步骤S1504,分别为八个天线端口配置URS,其中,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公共参考信号,另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URS。具体地,例如,当小区配置为1天线时,0天线端口参考信号全带宽配置,1-3天线端口仅在用户所分配的资源上配置参考信号;当小区配置为2天线时,0-1天线端口参考信号全带宽配置,2-3天线端口仅在用户所分配的资源上配置参考信号;当小区配置为4天线时,0-3天线端口参考信号全带宽配置。
另外,4-7天线端口采用专用参考信号。基于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对其中的参考信号所占用RE进行分组。一组对应于一个天线端口,分配给一个数据流进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映射,其中,数据可以在除控制信道(PDCCH)、专用参考信号(4-7天线端口)及公共参考信号(0-3天线端口)所占用的任意RE上进行资源映射,即需要空出其他数据流上用户专属参考信号所占用的资源单元。
同样,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对URS进行分组时,需要考虑以下三点:
1、参考信号在整个时频域上的分布情况,每组中的参考信号在时频域上尽可能有较为均匀分的分布。
2、资源块边缘信道估计的性能,每组中的参考信号尽可能在资源块的边缘部分有所分布。
3、参考信号在频域上的密度优先考虑。
如图16和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一种8X8MIMO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同样,为了防止端口间导频干扰,一个端口导频对应的RE上,其他端口既不发送导频,也不发送数据,如图中X所示。天线端口n上用于导频发射的资源RE分别用Rn表示。同样,如图18和1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中另一种8X8MIMO常规CP和扩展CP的URS的配置示意图。同样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也提出了多种URS的配置,并且应该明白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根据本发明所提到的这些实施例及附图做出修改或改变,这些修改或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S1505,进行OFDM变换。
步骤S1506,物理天线映射并发送。
如图2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包括传输帧格式确定模块100、下行传输模式确定模块200、数据映射模块300和URS配置模块400。传输帧格式确定模块100用于确定UE的传输帧格式。下行传输模式确定模块200用于确定UE的下行传输模式。数据映射模块300用于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URS配置模块400用于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URS的配置,其中,URS的配置以长期演进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为基础。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下行传输模式为单流BF时,URS配置模块400分配UE的URS,其中,URS的映射位置与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下行传输模式为多流BF时,所述URS配置模块400还包括第一分组子模块410,用于根据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BF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RE对应一个BF端口。其中,多流BF可为双流BF。同样在进行分组时也需要考虑如上所述的分组原则,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下行传输模式为8X8MIMO时,URS配置模块400还包括第二分组子模块420,用于根据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天线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对应一个天线端口。同样在进行分组时也需要考虑如上所述的分组原则,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将LTE系统现有的URS灵活地应用在LTE-A系统中,既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又解决了单流BF,双流BF,8X8MIMO等天线增强型技术URS的设计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24)

1.一种高带宽长期演进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确定用户设备UE的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RS的配置,其中,所述URS的配置以长期演进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为基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单流波束赋型BF时,所述基站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URS的配置包括:
所述基站将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天线端口上;
所述基站分配所述UE的URS,其中所述URS的映射位置与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多流BF时,所述基站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URS的配置包括:
所述基站将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多个天线端口上;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BF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对应一个BF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流BF为双流BF。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相应的天线端口进行波束赋形处理并配置公共参考信号。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物理资源块PRB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8X8MIMO时,所述基站根据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和URS的配置包括:
所述基站将数据映射在相应的8个天线端口上;
所述基站为所述8个天线端口分别配置URS和公共参考信号,其中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公共参考信号,另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URS。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公共参考信号,另一部分天线端口配置URS包括:
天线端口0-3配置公共参考信号,天线端口4-7配置URS。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天线端口4-7配置URS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天线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对应一个天线端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包括:
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包括:
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以使每组RE中的URS在PRB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以使所述URS在频域上的密度大于在时域上的密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变换并映射到物理天线发送。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帧格式确定模块、下行传输模式确定模块、数据映射模块和URS配置模块,
所述传输帧格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UE的传输帧格式;
所述下行传输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UE的下行传输模式;
所述数据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映射;
所述URS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帧格式和下行传输模式进行URS的配置,其中,所述URS的配置以长期演进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配置为基础。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单流波束赋型BF时,所述URS配置模块分配所述UE的URS,其中,所述URS的映射位置与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多流BF时,所述URS配置模块还包括第一分组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BF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RE对应一个BF端口。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流BF为双流BF。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PRB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传输模式为8X8MIMO时,所述URS配置模块还包括第二分组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TE系统单流赋形传输的URS映射位置及天线端口数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其中一组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对应一个天线端口。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时频域上均匀分布。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时,使每组RE中的URS在PRB的边缘部分有分布。
24.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分组子模块对所述URS所占用的资源块RE进行分组时,使所述URS在频域上的密度大于在时域上的密度。
CN2008102403938A 2008-12-19 2008-12-19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17542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03938A CN101754237B (zh) 2008-12-19 2008-12-19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03938A CN101754237B (zh) 2008-12-19 2008-12-19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4237A true CN101754237A (zh) 2010-06-23
CN101754237B CN101754237B (zh) 2012-05-16

Family

ID=4248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03938A Active CN101754237B (zh) 2008-12-19 2008-12-19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4237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394A (zh) * 2010-07-22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资源单元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02413090A (zh) * 2011-11-04 2012-04-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2159560A1 (zh) * 2011-05-26 201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27339A1 (zh) * 2012-03-02 2013-09-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59317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3782643A (zh) * 2011-09-09 2014-05-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078771A (zh) * 2014-10-27 2017-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6979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405154B2 (en) 2017-01-06 2022-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216A (zh) * 2007-02-06 2008-08-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01291312B (zh) * 2007-04-17 2012-01-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参考符号处理方法、系统、基站和终端
KR100874019B1 (ko) * 2007-11-13 2008-12-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 특정 기준신호의 매핑 방법 및 펑처링 방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394A (zh) * 2010-07-22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链路资源单元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基站
WO2012159560A1 (zh) * 2011-05-26 2012-1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基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782643B (zh) * 2011-09-09 2017-10-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782643A (zh) * 2011-09-09 2014-05-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413090B (zh) * 2011-11-04 2014-10-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13090A (zh) * 2011-11-04 2012-04-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3063988A1 (zh) * 2011-11-04 2013-05-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3127339A1 (zh) * 2012-03-02 2013-09-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548384A (zh) * 2012-04-26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3548384B (zh) * 2012-04-26 2017-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WO2013159317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7078771A (zh) * 2014-10-27 2017-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8771B (zh) * 2014-10-27 2021-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波束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6979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405154B2 (en) 2017-01-06 2022-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4237B (zh)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4237B (zh) Lte-a系统中天线增强型技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US1171117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461232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할당 방법
KR101520667B1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RU244760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знач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канал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с ортогональным частот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CN101960900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的设定方法、基站、移动台站以及程序
KR101531515B1 (ko) 파일롯 서브캐리어 할당을 사용하는 복수개의 송신 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US8582486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down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CN104113387B (zh) 同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KR2011008344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채널 상태 측정 기준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EP229347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eference signal allocation method
CN101771444A (zh) 多天线系统中参考信号的设置方法和基站
JP2013510522A (ja) 高級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シーケンスのマッピ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40355559A1 (en)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1677306B (zh) 一种导频配置方法和装置
AU200922526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CN103944692A (zh) ePHICH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771443B (zh) 控制lte-a系统中参考符号开销的方法和基站
KR102020342B1 (ko) 새로운 반송파 형식에서의 간섭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17628A (ko) 릴레이를 위한 백홀 서브프레임의 기준 신호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195390A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demodulate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CN102215197A (zh) 一种信道测量导频映射方法及基站
KR102480843B1 (ko) 하향링크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090079771A (ko) 파일롯 부반송파 전송방법
KR2010006507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인접기지국의 간섭이 존재하는 채널환경에서의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08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