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3329B -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3329B
CN101753329B CN2009102655134A CN200910265513A CN101753329B CN 101753329 B CN101753329 B CN 101753329B CN 2009102655134 A CN2009102655134 A CN 2009102655134A CN 200910265513 A CN200910265513 A CN 200910265513A CN 101753329 B CN101753329 B CN 101753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eting room
corresponding relation
calling
binding relation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55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3329A (zh
Inventor
廖述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Teng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655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3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3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329A/zh
Priority to EP10838604.6A priority patent/EP250925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8585 priority patent/WO2011076041A1/zh
Priority to US13/532,173 priority patent/US850941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3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3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建立媒体通信。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Description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会议作为两方或多方之间进行远程沟通的方式,基于其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效率等诸多优点,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常,视频会议是将本端采集的视频源、音频源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数据传输到对端后进行解码,使得对端可以实时观察到本端的情况。为了增加使用者的临场感,在同一会议室中按一定的位置布置多个终端,将会议室中多个角度采集的多路数据传输到对端,使得对端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到本端的情况,则需要在对端解码后正确恢复出本端中各个终端的位置关系。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正确恢复出本端各终端的位置关系,通常将会议室中的一个终端作为与其它会议室建立呼叫的呼叫终端,而该会议室中其它终端都只与这个终端交换媒体流。假设会议室Ta中包含终端Ta1、Ta2和Ta3,会议室Tb中包含终端Tb1、Tb2和Tb3,会议室Ta中终端Ta2和会议室Tb中终端Tb2分别作为两个会议室的呼叫终端,则在会议室Ta与Tb之间进行视频会议时,终端Ta1和Ta3需要将媒体流传给终端Ta2,终端Tb1和Tb3需要将媒体流传给终端Tb2,两个会议室之间通过Ta2-Tb2建立呼叫。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会议室中终端(Ta1)需要经过呼叫终端(即Ta2和Tb2)才能将媒体流传输给其它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Tb1),这样造成路径时延大;而且呼叫终端(Ta2)与终端(Ta1或Ta3)之间是服务器/客户端(server/client)的结构,则对于呼叫终端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各个终端之间需要通过私有的方式建立连接,不利于实现扩展,而且如果会议室中终端的数量增加,则扩展性更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实现会议室中各终端间的绑定关系的建立,并基于绑定关系而建立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使得码流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路径时延,提高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所述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以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呼叫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终端的对应关系; 
第二呼叫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以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系统,包括注册服务器和上述呼叫建立的装置,所述呼叫建立的装置中的第一获取模块通过所述注册服务器获取会议室号码与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呼叫建立的系统,包括注册服务器和上述呼叫建立的装置,所述呼叫建立的装置中的第二获取模块通过所述注册服务器获取会议室号码与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获取预先配置的同一个会议室内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该绑定关系设置不同会议室之间的各个终端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绑定关系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呼叫实体之间的呼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图; 
图4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图; 
图6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图; 
图8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八的结构图; 
图21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九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在本实施例的组网中具体包括注册服务器,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步骤102,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 
步骤103,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建立媒体通信。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具有呼叫信令能力的终端,也可以为不具有呼叫信令能力的终端。 
其中,在视频会议系统中,提供了统一的号码编码规则,类似“国家代 码+区域码+号码”,在例如省级的固定域中,每个终端均对应有唯一的终端号码,其他终端可以通过呼叫这个终端号码来与该终端建立呼叫,类似地,每个会议室也对应有唯一的会议室号码,通过会议室号码来建立与对应会议室的呼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通过获取预先配置的同一个会议室内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该绑定关系设置不同会议室之间的各个终端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绑定关系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图2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一的具体化,本实施例所建立的呼叫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各会议室中终端之间的呼叫,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 
本实施例中,先对视频会议系统中各会议室的会议室号码和会议室中终端的终端号码的绑定关系进行配置,具体是将同一会议室中各终端的终端号码与该会议室的会议室号码绑定在一起,则在网络侧便可获知绑定在一起的一组号码对应于一个会议室。其他会议室通过呼叫该会议室号码便可以与该会议室的终端建立有绑定关系的多路呼叫,或者通过呼叫该会议室中的任一终端号码也可以与该会议室的终端建立有绑定关系的多路呼叫。需要指出的是,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也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终端建立单路的呼叫,即如果呼叫的号码是会议室号码,则将与该会议室中的终端建立有绑定关系的多路呼叫,如果呼叫的号码是终端号码,则与该终端号码代表的终端建立普通的单独呼叫。本步骤将号码间的绑定关系配置在注册服务器上,本实施例中的 注册服务器可以为H323协议中的网守(Gate Keeper;以下简称:GK),也可以为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l Protocol;以下简称:SIP)中的SIP注册服务器,本实施例中以H323协议中的GK为例进行说明。会议室中的所有终端都可以直接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终端在注册服务器上注册的号码即为该终端的终端号码。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号码间的绑定关系来对终端进行注册,具体地,由于一个会议室中各个终端的终端号码以及会议室的会议室号码已经绑定在一起,在进行注册时,只要该会议室中的任何一个终端已经注册在线,则注册服务器便认为该会议室的会议室号码注册在线。而注册的方式包括很多种实现方式,可以先将会议室中的一个终端注册在服务器上,该终端在向注册服务器发送注册信令时,在注册信令中携带该会议室中其余终端的终端号码和地址信息,则可以实现该会议室中所有终端在注册服务器上的注册。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的配置方式,以及终端的注册方式除了上述步骤201中介绍的直接在注册服务器上进行配置,且终端直接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之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进行绑定关系的配置和终端的注册:在会议室中的所有终端上分别配置各个终端的终端号码;将各个终端分别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并在各个终端的注册信令中携带会议室号码;根据注册信令自动建立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本方案为将每个终端分别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在每个终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注册信令时,在注册信令中携带该终端的终端号码以及该终端所在会议室的会议室号码,即将终端号码和会议室号码均向注册服务器进行注册。在注册服务器接收到会议室中所有终端发送的注册信令之后,根据注册信令中包含的终端号码和会议室号码,便可自动建立该会议室号码和各个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这样便不需要在注册服务器上专门对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的绑定关系进行配置。 
步骤202,主叫终端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绑定关系,并根据 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 
由于会议室中各终端已经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并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有同一会议室中各终端的终端号码以及该会议室号码的绑定关系,通过注册服务器可以获取到该预先配置的绑定关系,并根据该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会议室,在每个会议室中布置多个终端,将本端会议室中的几个终端采集到的媒体流传输到对端会议室中的另外几个终端,便可以增加使用者的临场感。而由于终端摆放的位置不同,在进行媒体流传输时,需要在对端会议室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后恢复出这种位置关系,即本端会议室中各终端的位置与对端会议室中各终端的位置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上述步骤201中,将每个会议室的会议室号码和该会议室中各终端的终端号码均进行绑定,本步骤根据号码间的绑定关系来设置不同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假设存在两个会议室A和B,会议室号码分别为Ta和Tb,在会议室A中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a1、Ta2和Ta3,在会议室B中也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b1、Tb2和Tb3。则根据预先配置的号码Ta、Ta1、Ta2和Ta3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号码Tb、Tb1、Tb2和Tb3之间的绑定关系,设置这两个会议室中各终端间的对应关系,即设置会议室A中的终端Ta1与会议室B中的终端Tb1对应,会议室A中的终端Ta2与会议室B中的终端Tb2对应,会议室A中的终端Ta3与会议室B中的终端Tb3对应。在会议室中摆设各个终端时,则需要符合所设置的对应关系,其中,终端号码为Ta1的终端设置在会议室A的位置1处,则终端号码为Tb1的终端也设置在会议室B的对应的位置1处;终端号码为Ta2的终端设置在会议室A的位置2处,则终端号码为Tb2的终端也设置在会议室B的对应的位置2处;终端号码为Ta3的终端设置在会议室A的位置3处,则终端号码为Tb3的终端也设置在会议室B的对应的位置3处。 
步骤203,主叫终端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各 终端的对应关系。 
在配置完成各号码间的绑定关系,以及不同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之后,可以进行会议室间各终端之间呼叫的建立。在进行呼叫前,通过注册服务器将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各终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主叫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以会议室A中的终端Ta1呼叫会议室B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即主叫会议室为会议室A,被叫会议室为会议室B,主叫终端为Ta1。当终端Ta1呼叫会议室B中的终端时,先向注册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请求与被叫号码Tb建立呼叫。注册服务器如果发现被叫号码Tb为具有绑定关系的号码组时,将会议室A与会议室B间各终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主叫终端Ta1,此处的对应关系即:终端号码Ta1与终端号码Tb1之间对应关系(Ta1-Tb1)、终端号码Ta2与终端号码Tb2之间对应关系(Ta2-Tb2)以及终端号码Ta3与终端号码Tb3之间对应关系(Ta3-Tb3)。 
步骤204,主叫终端根据绑定关系向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在通知中携带对应关系。 
在主叫终端Ta1获取到会议室A与会议室B的终端间的对应关系后,主叫终端Ta1根据预先配置的绑定关系,即终端号码Ta1与Ta2、Ta3以及Ta之间的绑定关系,向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此处的非主叫终端为终端Ta2和Ta3。即主叫终端Ta1向主叫会议室A中的除主叫终端Ta1之外的其他终端Ta2和Ta3分别发送通知,在给终端Ta2发送的通知中携带终端Ta2的对应关系,即Ta2-Tb2,在给终端Ta3发送的通知中携带终端Ta3的对应关系,即Ta3-Tb3。 
步骤205,根据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每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每个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进行媒体通信。 
主叫会议室A中的各个终端Ta1与Ta2、Ta3在获知各自与被叫会议室B中各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根据该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A中终端Ta1、Ta2、Ta3与被叫会议室B中对应的终端Tb1、Tb2、Tb3之间的呼叫, 即分别建立终端Ta1与Tb1之间的呼叫,建立终端Ta2与Tb2之间的呼叫,以及建立终端Ta3与Tb3之间的呼叫,则实现了主叫会议室A与被叫会议室B之间的具有绑定关系的多路呼叫的建立。在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之后,在每个呼叫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通过媒体通道在每个终端与其对应的终端之间传输码流,以实现媒体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通过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到注册服务器上,根据该绑定关系设置不同会议室之间的各个终端的对应关系,在主叫会议室中的终端呼叫被叫会议室中的终端时,主叫终端从注册服务器上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通过主叫终端将该对应关系通知给主叫会议室中的其他终端,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呼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图3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二的信令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采用具体信令图的方式对上述实施例二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实施例仍以两个会议室A和B为例进行说明,会议室A和B的会议室号码分别为Ta和Tb,在会议室A中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a1、Ta2和Ta3,在会议室B中也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b1、Tb2和Tb3。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GK上配置会议室号码与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将会议室中的各终端注册在GK上。 
步骤302,终端Ta1向GK发送呼叫请求信令,请求与被叫号码Tb建立呼叫。 
步骤303,GK接收到呼叫请求信令后,发现被叫号码Tb为具有绑定关系的号码组,则GK向发起呼叫的终端Ta1返回呼叫响应信令,并在呼叫响 应信令中携带终端号码Ta1、Ta2、Ta3与终端号码Tb1、Tb2、Tb3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304,终端Ta1在接收到呼叫响应信令后,向与Ta1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Ta2发送通知,在向终端Ta2发送的通知中携带Ta2与Tb2的对应关系。 
步骤305,向与Ta1具有绑定关系的终端Ta3发送通知,在向终端Ta3发送的通知中携带Ta3与Tb3的对应关系。 
步骤306,根据获取到的对应关系Ta1-Tb1,建立终端Ta1与Tb1之间的呼叫,并在Ta1与Tb1之间建立的媒体通道上传输Ta1与Tb1之间的码流。 
步骤307,根据获取到的对应关系Ta2-Tb2,建立终端Ta2与Tb2之间的呼叫,并在Ta2与Tb2之间建立的媒体通道上传输Ta2与Tb2之间的码流。 
步骤308,根据获取到的对应关系Ta3-Tb3,建立终端Ta3与Tb3之间的呼叫,并在Ta3与Tb3之间建立的媒体通道上传输Ta3与Tb3之间的码流。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304和步骤305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二者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换,而不限于图中显示的执行顺序;同理,步骤306、步骤307和步骤308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三者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换,而不限于图中显示的执行顺序。 
图4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一的具体化,本实施例所建立的呼叫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各会议室中终端之间的呼叫,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主叫终端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绑定关系,并根据 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3,主叫终端通过注册服务器将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各终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主叫会议室中的每个终端。 
在配置完成各号码间的绑定关系,以及不同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之后,可以进行会议室间各终端之间呼叫的建立。在进行呼叫前,主叫终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信令,请求与被叫会议室建立呼叫,注册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呼叫请求信令后,发现被叫会议室的会议室号码为具有绑定关系的号码组,则注册服务器将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各终端的对应关系同时发送给主叫会议室中的每个终端。由于在注册服务器上保存有号码间的绑定关系,注册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绑定关系将终端间的对应关系发送到与主叫终端号码绑定的其他各个终端号码。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接收到注册服务器返回的信令后,获取到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中各终端的对应关系,即获取到与自身对应的被叫会议室中的终端号码。 
步骤404,根据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每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每个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建立媒体通信。 
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在获知各自与被叫会议室中各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根据该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则实现了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之间的具有绑定关系的多路呼叫的建立。在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之后,在每个呼叫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通过媒体通道在每个终端与其对应的终端之间传输码流,以实现媒体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通过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到注册服务器上,根据该绑定关系设置不同会议室之间的各个终端的对应关系,在主叫会议室中的终端呼叫被叫会议室中的终端时,注册服务器将预先配置的会议室 间终端的对应关系发送到主叫会议室中的每个终端,然后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呼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图5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三的信令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采用具体信令图的方式对上述实施例三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实施例仍以两个会议室A和B为例进行说明,会议室A和B的会议室号码分别为Ta和Tb,在会议室A中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a1、Ta2和Ta3,在会议室B中也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b1、Tb2和Tb3。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在GK上配置会议室号码与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将会议室中的各终端注册在GK上。 
步骤502,终端Ta1向GK发送呼叫请求信令,请求与被叫号码Tb建立呼叫。 
步骤503,GK接收到呼叫请求信令后,发现被叫号码Tb为具有绑定关系的号码组,则GK向终端Ta1返回呼叫响应信令,并在呼叫响应信令中携带终端号码Ta1与终端号码Tb1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504,GK向终端Ta2发送通知,并在通知中携带终端号码Ta2与终端号码Tb2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505,GK向终端Ta3发送通知,并在通知中携带终端号码Ta3与终端号码Tb3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506,根据获取到的对应关系Ta1-Tb1,建立终端Ta1与Tb1之间的呼叫,并在Ta1与Tb1之间建立的媒体通道上传输Ta1与Tb1之间的码流。 
步骤507,根据获取到的对应关系Ta2-Tb2,建立终端Ta2与Tb2之间的呼叫,并在Ta2与Tb2之间建立的媒体通道上传输Ta2与Tb2之间的码流。 
步骤508,根据获取到的对应关系Ta3-Tb3,建立终端Ta3与Tb3之间 的呼叫,并在Ta3与Tb3之间建立的媒体通道上传输Ta3与Tb3之间的码流。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骤504和步骤505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二者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换,而不限于图中显示的执行顺序;同理,步骤506、步骤507和步骤508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三者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换,而不限于图中显示的执行顺序。 
图6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一的具体化,本实施例中的呼叫实体包括主叫会议室中的终端和被叫会议室中的终端,即本实施例所建立的呼叫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各会议室中终端之间的呼叫。在本实施例中,会议室中的终端可以包括具有呼叫信令能力的终端和不具有呼叫信令能力的终端,如会议室A中的终端Ta2可以为具有信令能力的终端,而其余终端Ta1和Ta3可以为不具有呼叫信令能力的终端,类似地,会议室B中的终端Tb2可以为具有信令能力的终端,而其余终端Tb1和Tb3可以为不具有呼叫信令能力的终端。具体地,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2,主叫终端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绑定关系,并根据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3,注册服务器将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各终端的对应关系发送给主叫终端,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4,根据对应关系建立主叫终端和与主叫终端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 
本实施例仍以两个会议室A和B为例进行说明,会议室A和B的会议 室号码分别为Ta和Tb,在会议室A中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a1、Ta2和Ta3,在会议室B中也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b1、Tb2和Tb3。其中,终端Ta2和Tb2为具有信令能力的终端,而其余终端Ta1、Ta3、Tb1和Tb3为不具有呼叫信令能力的终端。主叫终端Ta2通过向注册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信令,请求与被叫会议室B建立呼叫,注册服务器在接收到呼叫请求信令后,发现被叫号码Tb为具有绑定关系的号码组,则注册服务器将终端间的对应关系(Ta1-Tb1、Ta2-Tb2、Ta3-Tb3)通过呼叫响应信令发送给主叫终端Ta2。在获取到主叫终端Ta2与其对应的终端号码Tb2之后,根据对应关系建立该主叫终端Ta2和对应的终端Tb2之间的呼叫。 
步骤605,根据对应关系,在建立的呼叫链路中设置具有对应关系的所述主叫会议室中非主叫终端和所述被叫会议室中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非主叫终端为主叫终端所在主叫会议室中除主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非被叫终端为被叫终端所在被叫会议室中除被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在主叫终端Ta2与对应的终端Tb2之间的呼叫建立之后,根据从注册服务器获取的对应关系,在建立的主叫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链路Ta2->Tb2中,设置具有对应关系的主叫会议室中非主叫终端和被叫会议室中非被叫终端,即设置主叫会议室A和被叫会议室B中具有对应关系的非主叫终端和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在本步骤中,非主叫终端包括主叫会议室中除主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Ta1和Ta3),非被叫终端包括被叫会议室中除与主叫终端对应的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Tb1和Tb3)。本步骤为在建立主叫终端Ta2与对应的终端Tb2之间的呼叫后,在该呼叫的呼叫链路Ta2->Tb2中,Ta2打开三条媒体流的发送逻辑通道,以同时建立Ta1向Tb1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建立Ta2向Tb2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以及建立Ta3向Tb3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同时,Tb2打开三条媒体流的发送逻辑通道,以同时建立Tb1向Ta1的媒体流的发送媒 体通道,建立Tb2向Ta2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以及建立Tb3向Ta3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 
步骤606,通过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传输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以及具有对应关系的非主叫终端与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流。 
在主叫终端Ta2与对应的终端Tb2的呼叫建立之后,在该呼叫链路上设置具有对应关系的各对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Ta2通过信令通知Ta1和Ta3启动发送码流,并同时通过信令通知Tb1和Tb3分别接收Ta1和Ta3发送的码流;Tb2通过信令通知Tb1和Tb3启动发送码流,并同时通过信令通知Ta1和Ta3分别接收Tb1和Tb3发送的码流。通过建立的Ta1到Tb1、Ta2到Tb2以及Ta3到Tb3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来分别将Ta1、Ta2以及Ta3发送的码流传输到Tb1、Tb2和Tb3,同时通过建立的Tb1到Ta1、Tb2到Ta2以及Tb3到Ta3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来分别将Tb1、Tb2和Tb3发送的码流传输到Ta1、Ta2以及Ta3,实现具有对应关系的非主叫终端与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流的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通过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到注册服务器上,根据该绑定关系设置不同会议室之间的各个终端的对应关系,在主叫会议室中的终端呼叫被叫会议室中的终端时,主叫终端从注册服务器上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建立主叫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然后在该呼叫链路上分别设置各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通过建立的多条发送媒体通道来分别传输各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在一对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建立呼叫,而建立多条发送媒体通道,实现多对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的传输,节 省了信令开支,提高了传输效率。 
图7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采用具体信令图的方式对上述实施例四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实施例仍以两个会议室A和B为例进行说明,会议室A和B的会议室号码分别为Ta和Tb,在会议室A中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a1、Ta2和Ta3,在会议室B中也包括三个终端,其终端号码分别为Tb1、Tb2和Tb3。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在GK上配置会议室号码与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将会议室中的各终端注册在GK上。 
步骤702,终端Ta2向GK发送呼叫请求信令,请求与被叫号码Tb建立呼叫。 
步骤703,GK接收到呼叫请求信令后,发现被叫号码Tb为具有绑定关系的号码组,则GK向发起呼叫的终端Ta2返回呼叫响应信令,并在呼叫响应信令中携带终端号码Ta1、Ta2、Ta3与终端号码Tb1、Tb2、Tb3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704,终端Ta2建立与对应的被叫终端Tb2之间的呼叫。 
步骤705,在呼叫链路Ta2->Tb2上,Ta2打开Ta1与Tb1之间的媒体流的发送逻辑通道,以建立Ta1与Tb1之间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 
步骤706,终端Ta2向终端Ta1发送通知,通知Ta1启动发送码流。 
步骤707,终端Ta1通过建立的发送媒体通道向终端Tb1发送码流。 
步骤708,终端Ta2向终端Tb1发送通知,通知Tb1启动接收码流。 
步骤709,终端Ta2向终端Tb1发送通知,通知Tb1启动发送码流。 
步骤710,终端Tb1通过建立的发送媒体通道向终端Ta1发送码流。 
步骤711,终端Ta2向终端Ta1发送通知,通知Ta1启动接收码流。 
步骤712,在呼叫链路Ta2->Tb2上,Ta2打开Ta2与Tb2之间的媒体流的发送逻辑通道,以建立Ta2与Tb2之间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 
步骤713,终端Ta2通过建立的发送媒体通道向终端Tb2发送码流。 
步骤714,终端Tb2通过建立的发送媒体通道向终端Ta2发送码流。 
步骤715,在呼叫链路Ta2->Tb2上,Ta2打开Ta3与Tb3之间的媒体 流的发送逻辑通道,以建立Ta3与Tb3之间的媒体流的发送媒体通道。 
步骤716,终端Ta2向终端Ta3发送通知,通知Ta3启动发送码流。 
步骤717,终端Ta3通过建立的发送媒体通道向终端Tb3发送码流。 
步骤718,终端Ta2向终端Tb3发送通知,通知Tb3启动接收码流。 
步骤719,终端Ta2向终端Tb3发送通知,通知Tb3启动发送码流。 
步骤720,终端Tb3通过建立的发送媒体通道向终端Ta3发送码流。 
步骤721,终端Ta2向终端Ta3发送通知,通知Ta3启动接收码流。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705-711、步骤712-714以及步骤715-721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可以先执行步骤712-714,再执行步骤705-711,然后再执行步骤715-7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还包括其他的顺序关系,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另外,步骤706-708和步骤709-711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可以先执行步骤709-711,再执行步骤706-708;同理,步骤713和步骤714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可以先执行步骤714,再执行步骤713,步骤716-718和步骤719-721之间也不存在固定的时序关系。 
图8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一的具体化,在本实施例的组网中包括多个会议室,以及每个会议室中的多个终端,该组网中可以不包括注册服务器。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主叫终端获取主叫终端所在的主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在主叫会议室中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被叫终端获取被叫终端所在的被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在被叫会议室中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的组网中无注册服务器,因此需要通过主叫终端来获取预先在每个终端上配置的该终端所在会议室中其他终端所具有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具体可以从将要建立呼叫的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来获取对应的绑定关系,具体通过主叫终端来获取主叫终端所在的主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通过被叫终端来获取被叫终端所在的被叫 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本步骤801之前,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每个终端上配置终端本身以及终端所在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由于本实施例的组网中无注册服务器,则需要在每个终端上对绑定关系进行配置,本实施例中的绑定关系为终端在会议室中的位置编号与该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绑定关系。本步骤在每个终端上均配置该终端所在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如在会议室Ta中,假设包含Ta1、Ta2和Ta3三个终端,则在终端Ta1上需要配置终端Ta2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以及配置终端Ta3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类似地,在Ta2上配置Ta1的绑定关系以及Ta3的绑定关系。其中,本实施例中所指的位置编号可以表示终端在会议室中的对应位置,每个会议室中包含多个终端,以不同的位置编号来标识不同终端在会议室中的不同位置。 
步骤802,主叫终端根据获取的绑定关系中的位置编号,设置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从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分别获取到主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绑定关系以及被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绑定关系之后,可以根据获取的绑定关系中各终端在会议室中的位置编号,设置主叫会议室中除主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除被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绑定关系为各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之间的绑定关系,而在各会议室中终端的位置编号可以表示该终端在该会议室中的位置,处于不同会议室中同一位置的两个终端的IP地址之间则具有对应关系,即会议室Ta中位置1的终端Ta1与会议室Tb中位置1的终端Tb1的IP地址之间具有对应关系。由此可见,通过主叫终端获取的主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绑定关系和被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绑定关系便可以获取到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中各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803,主叫终端根据绑定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每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每个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进行媒体通信。 
在获取到各终端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间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后,根 据绑定关系,可以建立主叫会议室中每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与该终端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具体可以通过解析绑定关系中的终端的IP地址,直接呼叫该终端的IP地址,便可以建立与该终端的呼叫。在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之后,在每个呼叫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通过媒体通道在每个终端与其对应的终端之间传输码流,以实现媒体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通过主叫终端来获取预先配置的主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通过被叫终端来获取预先配置的被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根据获取的绑定关系来进一步获取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该绑定关系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呼叫实体之间的媒体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图9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一的具体化,在本实施例的组网中包括多个会议室,以及每个会议室中的多个终端,该组网中可以不包括注册服务器。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主叫终端获取主叫终端所在的主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被叫终端获取被叫终端所在的被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8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2,根据获取的绑定关系中的位置编号,设置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中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8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3,根据绑定关系,建立主叫终端与对应的被叫终端的呼叫链路,在呼叫链路中还设置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 
在获取到各终端的绑定关系,以及会议室间各终端的对应关系之后,可 以先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具体呼叫建立方法同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然后在建立的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的呼叫链路中设置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并根据获取的绑定关系,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非主叫终端和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具体的通道建立过程可以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605。此处的非主叫终端可以为主叫终端所在主叫会议室中除主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非被叫终端可以为被叫终端所在被叫会议室中除被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 
步骤904,通过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传输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媒体流,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606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通过主叫终端来获取预先配置的主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通过被叫终端来获取预先配置的被叫会议室中其他终端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根据获取的绑定关系来进一步获取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该绑定关系在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的呼叫链路上分别建立各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通过建立的多条发送媒体通道来分别传输各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其他对应终端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同时,本实施例通过在一对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建立呼叫,而建立多条发送媒体通道,实现多对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的传输,节省了信令开支,提高了传输效率。 
图10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中的呼叫实体包括主叫会议室中的终端和多点控制单元(Multiple Control Unit;以下简称:MCU),即本实施例所建立的呼叫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各会议室中终端与MCU之间的呼叫,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 
步骤1002,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通过获取预先配置的同一个会议室内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该绑定关系设置不同会议室之间的各个终端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绑定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特定终端才能建立与多点控制单元之间的呼叫所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缺陷,使得码流可以在最短路径上传输,大大减小了路径时延,提高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图11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七的具体化,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2,MCU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绑定关系,并根据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3,MCU建立与不同会议室中不同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本步骤通过多点控制单元呼叫不同会议室中的中的不同被叫终端,此处的不同被叫终端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以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不同会议室中不同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 
步骤1104,根据绑定关系建立与每个被叫终端所在会议室中除该被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之间的呼叫,并与每个终端之间建立媒体通信。 
步骤1105,根据对应关系,将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与MCU之间的媒体 通信转发。在每个会议室中一个终端与MCU之间的呼叫建立之后,通过事先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的同一会议室中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将该会议室中的所有终端均与MCU建立呼叫,在每个呼叫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通过媒体通道将每个终端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通过MCU进行转发,以实现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图12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本实施例为对上述实施例七的具体化,本实施例中多点控制单元具有预设的会议号码,该多点控制单元可以作为主叫方,也可以作为被叫方,此处以多点控制单元作为被叫方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01,在注册服务器上配置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根据绑定关系将终端注册在注册服务器上,本步骤可以与上述步骤2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202,主叫终端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绑定关系,并根据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转发给MCU。 
注册服务器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信令后,向该主叫终端返回呼叫响应信令,在该呼叫响应信令中携带该主叫终端对应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的绑定关系。同时,主叫终端将将该绑定关系转发到MCU,以使得MCU在作为被叫方时,可以获取到作为主叫方的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步骤1203,主叫终端呼叫预设的会议号码,建立主叫终端与多点控制单元之间的呼叫。 
在本实施例中的MCU上预定义有点对点(Adhoc)会议的会议号码,使得本实施例可以支持Adhoc会议。本步骤为通过主叫终端呼叫预设的会议号码,向注册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信令,在该呼叫请求信令中携带会议号码,以建立该主叫终端与MCU之间的呼叫,该主叫终端为某个会议室中的一个终端。 
步骤1204,根据绑定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主叫终端所在会议室中非主叫终端的呼叫,并在多点控制单元与各非主叫终端之间建立媒体通信。 
步骤1205,根据对应关系,将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与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之间的媒体通信转发。 
主叫终端和MCU在接收到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绑定关系后,根据该绑定关系建立该主叫终端所在会议室中其他终端与MCU之间的呼叫,即可建立该会议室中所有终端与MCU的呼叫。在终端和MCU之间的呼叫建立之后,在每个呼叫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通过媒体通道在每个终端与MCU之间传输码流,以实现媒体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3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一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301、第一设置模块1302和第一呼叫建立模块1303。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第一设置模块1302用于根据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第一呼叫建立模块1303用于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建立媒体通信。 
图14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二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在上述图13所示的基础之上,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301具体用于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通知模 块1304,通知模块1304用于根据绑定关系,向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在所述通知中携带所述对应关系;或者,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通过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在所述通知中携带所述对应关系。 
图15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三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在上述图13所示的基础之上,第一获取模块1301具体用于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该呼叫建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305,接收模块1305用于接收来自主叫终端或者服务器的终端间对应关系通知;所述第一呼叫建立模块13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1305接收的通知中携带的所述对应关系建立与自身有对应关系的终端的呼叫,并建立媒体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既可以作为主叫终端,也可以作为非主叫终端。 
图16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四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在上述图13所示的基础之上,第一获取模块1301具体用于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其中第一呼叫建立模块1303可以包括第一呼叫建立单元1601、第一通道建立单元1602和第一通信单元1603。其中,第一呼叫建立单元1601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建立与对应的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第一通道建立单元1602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建立的所述呼叫的呼叫链路中设置具有对应关系的所述主叫会议室中各终端和所述被叫会议室中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第一通信单元1603用于通过所述发送逻辑通道和所述发送媒体通道,传输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具有对应关系的所述非主叫终端与所述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流。 
图17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 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五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在上述图13所示的基础之上,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301具体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终端在会议室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第一设置模块1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中的位置编号,设置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18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九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在上述图17所示的基础之上,第一获取模块1301具体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终端在会议室的位置编号与IP地址的绑定关系。第一设置模块1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中的位置编号,设置主叫会议室与被叫会议室间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呼叫建立模块1303包括第二通道建立单元1801和第二通信单元1802。其中,第二通道建立单元1801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建立的所述主叫终端与对应的被叫终端的呼叫链路,并在所述呼叫链路中还设置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第二通信单元1802用于通过所述发送逻辑通道和所述发送媒体通道,传输所述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媒体流。 
图19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配置在多点控制单元中,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七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901和第二呼叫建立模块1902。其中,第二获取模块1901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会议室间终端的对应关系。第二呼叫建立模块1902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图20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八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八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在上述图19所示的基础之上,其中第二 呼叫建立模块1902包括第二呼叫建立单元2001、第三通信单元2002和第一转发单元2003。其中,第二呼叫建立单元2001用于建立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会议室中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第三通信单元2002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建立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会议室中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多点控制单元与各终端之间建立媒体通信。第一转发单元2003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与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之间的媒体通信转发。 
图21为本发明呼叫建立的装置实施例九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可以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九的各个步骤,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在上述图19所示的基础之上,其中第二获取模块190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主叫终端的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主叫终端从注册服务器获取所述绑定关系。第二呼叫建立模块1902包括第三呼叫建立单元2101、第四通信单元2102和第二转发单元2103。其中,第三呼叫建立单元2101用于根据所述主叫终端对预设的会议号码的呼叫,建立与所述主叫终端的呼叫。第四通信单元2102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建立与所述主叫终端所在的会议室中非主叫终端的呼叫,并在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终端之间建立媒体通信。第二转发单元2103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与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之间的媒体通信转发。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呼叫建立的系统,该呼叫建立的系统可以包括上述图13-图18所示的任一呼叫建立的装置以及注册服务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呼叫建立的系统,该呼叫建立的系统可以包括上述图19-图21所示的任一呼叫建立的装置以及注册服务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包括: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包括:获取预先配置的终端在会议室的位置编号与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绑定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向所述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在所述通知中携带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包括: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建立所述主叫会议室中每个终端与所述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所述每个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进行媒体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绑定关系,通过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在所述通知中携带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包括: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建立所述主叫会议室中每个终端与所述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所述每个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建立媒体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主叫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建立的所述呼叫的呼叫链路中设置具有对应关系的各对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 
通过所述发送逻辑通道和所述发送媒体通道,传输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以及所述具有对应关系的非主叫终端与非被叫终端之间的媒体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中的位置编号,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及对应关系建立所述主叫会议室中每个终端与所述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所述每个终端与对应的终端之间进行媒体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及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主叫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被叫终端的呼叫链路,并在所述呼叫链路中还设置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 
通过所述发送逻辑通道和所述发送媒体通道,传输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媒体流。 
10.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所述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以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所述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以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包括: 
建立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会议室中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建立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每个被叫终端所在会议室中除所述被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终端之间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媒体通道将每个终端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进行转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包括:接收来自主叫终端的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主叫终端从注册服务器获取所述绑定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所述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以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主叫终端对预设的会议号码的呼叫,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所述主叫终端的呼叫;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所述主叫终端所在的会议室中非主叫终端的呼叫,并在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终端之间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媒体通道将每个终端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进行转发。 
13.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呼叫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注册服务器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号码和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向所述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在所述通知中携带所述对应关系;或者,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通过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主叫会议室中的非主叫终端发送通知,在所述通知中携带所述对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为非主叫终端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叫终端或者注册服务器的携带有终端间对应关系的通知; 
所述第一呼叫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通知中携带的所述对应关系建立与自身有对应关系的终端的呼叫,并建立媒体通信。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呼叫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主叫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 
第一通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在建立的所述呼叫的呼叫链路中设置具有对应关系的各对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发送逻辑通道和所述发送媒体通道,传输所述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媒体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终端在会议室的位置编号与所述终端的IP地址的绑定关系;第一设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中的位置编号,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建立模块包括: 
第二通道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及对应关系,建立主叫会议室中主叫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对应的被叫终端的呼叫链路,并在所述呼叫链路中还设置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发送逻辑通道和发送媒体通道;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发送逻辑通道和所述发送媒体通道,传输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终端之间的媒体流。 
20.一种呼叫建立的装置,配置在多点控制单元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会议室与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绑定关系设置主叫会议室中的各个终端与被叫会议室中各个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呼叫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和对应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以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建立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媒体通信。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呼叫建立模块包括: 
第二呼叫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会议室中被叫终端之间的呼叫; 
第三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建立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每个被叫终端所在会议室中除所述被叫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之间的呼叫,并在所述 多点控制单元与各终端之间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 
第一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媒体通道将每个终端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进行转发。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呼叫建立模块包括: 
第三呼叫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呼叫预设的会议号码的主叫终端的呼叫; 
第四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建立多点控制单元与所述主叫终端所在的会议室中非主叫终端的呼叫,并在所述多点控制单元与各终端之间的呼叫链路上建立媒体通道;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媒体通道将每个终端与具有对应关系的终端之间的码流通过所述多点控制单元进行转发。 
23.一种呼叫建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册服务器和上述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呼叫建立的装置,所述呼叫建立的装置中的第二获取模块通过所述注册服务器获取会议室号码与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CN2009102655134A 2009-12-25 2009-12-25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55134A CN101753329B (zh) 2009-12-25 2009-12-25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10838604.6A EP2509257B1 (en) 2009-12-25 2010-11-10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ll establishment
PCT/CN2010/078585 WO2011076041A1 (zh) 2009-12-25 2010-11-10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3/532,173 US8509410B2 (en) 2009-12-25 2012-06-25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ll establish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55134A CN101753329B (zh) 2009-12-25 2009-12-25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3329A CN101753329A (zh) 2010-06-23
CN101753329B true CN101753329B (zh) 2013-08-07

Family

ID=4247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551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329B (zh) 2009-12-25 2009-12-25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09410B2 (zh)
EP (1) EP2509257B1 (zh)
CN (1) CN101753329B (zh)
WO (1) WO20110760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329B (zh) 2009-12-25 2013-08-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539028B2 (en) * 2010-11-05 2013-09-17 Logmein, Inc. Network-based quick connect meeting service
CN102572367B (zh) * 2010-12-07 2014-09-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路辅流控制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2611562B (zh) * 2012-02-06 2015-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多级联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EP2986045B1 (en) 2013-04-28 2018-06-20 Huawei Device (Dongguan)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wireless terminal
CN103369292B (zh) * 2013-07-03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网关
CN104378520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5039306A1 (zh) * 2013-09-18 2015-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讯会议的实现方法、业务管理设备及视讯会议系统
CN103765859B (zh) * 2013-10-25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辅流控制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系统
CN104660952B (zh) * 2015-03-04 2018-06-08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6358008B (zh) * 2015-07-17 2020-09-29 三亚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避免重复呼叫接入的方法及会议电视终端设备
CN112911202B (zh) * 2021-03-19 2023-03-10 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534A (zh) * 2007-04-09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主动加入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83752A (zh) * 2007-06-05 2007-12-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中会场名称的显示方法及视频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3877B2 (ja) * 2003-05-20 2010-03-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ネットワーク端末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228429A (ja) * 2006-02-24 2007-09-06 Fuji Xerox Co Ltd 遠隔会議支援装置及び遠隔会議支援方法
CN100490416C (zh) * 2006-12-01 2009-05-20 上海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树状分层结构会议系统及会议系统构建方法
US20090164575A1 (en) * 2007-11-26 2009-06-25 Haivisi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lex network telepresence conference
JP5015747B2 (ja) * 2007-12-07 2012-08-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遠隔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CN101753329B (zh) * 2009-12-25 2013-08-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229096B1 (en) * 2010-02-09 2012-07-24 West Corporation Optimizing on-premise conferencing solutions
JP2020034902A (ja) * 2018-08-27 2020-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534A (zh) * 2007-04-09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主动加入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83752A (zh) * 2007-06-05 2007-12-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中会场名称的显示方法及视频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28429A 2007.09.0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09257A4 (en) 2013-01-09
WO2011076041A1 (zh) 2011-06-30
US8509410B2 (en) 2013-08-13
US20120263286A1 (en) 2012-10-18
EP2509257B1 (en) 2015-07-29
CN101753329A (zh) 2010-06-23
EP2509257A1 (en)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3329B (zh) 呼叫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767591B2 (en) Multi-point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and medi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83011B (zh) 视频会议控制方法、系统、视频会议网络设备和会场
CN100454820C (zh) Mcu级联系统和该系统的创建及通信方法
CN101035007A (zh) 利用即时通信设备召开混合型电话会议的控制方法
CN101453524B (zh) 一种多媒体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7592429B (zh) 一种多席位多媒体调度系统
CN105472306A (zh) 一种视频会议资料共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0454821C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多mcu之间资源共享的方法
CN101488977B (zh) 多点处理资源的调度方法及多点控制单元
AU2013227926B2 (en) Electronic conference system, bandwidth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in which bandwidth management program is stored
US9270474B2 (en) Endpoint initiation of multipart conferences
EP1863256B1 (en) A media stream bridging device and a media service system
CN101459692A (zh) 一种会议电视的nat穿越系统和方法
CN100366080C (zh) 在会议电视系统中实现单画面和多画面切换的方法
CN1996970A (zh) 一种3g视频网关多媒体编解码能力协商方法
RU2005140355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идеоконференций
CN1937675A (zh) 一种基于ParlayAPI的多媒体呼叫中心系统
CN1976376B (zh) 一种呼叫会话的方法、ip电话系统及ip电话终端
CN111510663B (zh) 一种实现手机接入云视讯会议系统的方法
CN1595937A (zh) 一种会话初始协议电话终端中的用户注册和通话方法
CN1610349B (zh) 实时消息传送方法
CN101753399B (zh) 会议电视终端互通的实现方法以及网守
CN2904496Y (zh) 互联网电话转接器
CN100544269C (zh) 一种实现不支持网守的端点设备参加多点会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8

Address after: 201, room 1, building A, No. 518053,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Shenzhen cooperation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2

Address after: 51805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area before Bay Street, Qianhai road at the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Area Management Bureau office building A Building Room 2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Qianhai Teng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 room 1, building A, No. 518053,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Shenzhen cooperation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