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9182A -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9182A
CN101749182A CN201010114403A CN201010114403A CN101749182A CN 101749182 A CN101749182 A CN 101749182A CN 201010114403 A CN201010114403 A CN 201010114403A CN 201010114403 A CN201010114403 A CN 201010114403A CN 101749182 A CN101749182 A CN 101749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ound
shackle rod
blade
fan blade
typ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福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14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91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9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9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该侧转式扇叶为一可移动的叶片,该可移动的叶片可驱动一风力推动装置,于叶片承受自然风的风阻可在一定轨道上移动,进而以其移动时所产生的动力经由该推动装置转换为一机械能而输出使用,或用以驱动各种装置或经由发电机产生电能,如此可使风力有效率的运用并达到输出一机械能的实用装置。

Description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风产生的推力对扇叶构造进行有效的推动进而将风力转换为机械能以进行发电的风力推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风力发电装置,其构造的基础主要利用自然风所产生的推力驱动发电装置上所设的叶片转动,将转动叶片所产生的机械能经由一轴杆驱动一相互连接的发电机可进行发电,藉以节省能源的耗费且为一极具环保概念的发电装置。
此类风力发电装置,申请人曾经提出申请有中国台湾新型第M301942号「风力推动机构」专利、中国台湾发明第96115221号「风力推动装置」专利及中国台湾发明第98118349号「扇叶构造及其风力推动装置」专利等各种不同型式的扇叶构造及风力推动装置,并藉由不断的改良设计藉以获得可提高风力推动的效率,进而可将风力更有效率的转换为机械能并使发电效率可明显予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可有效将风力转换为机械能并提升其发电效率,针对扇叶构造及其风力推动装置予设计,以达到其转换机械能及可有效进行发电的目的。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侧转式扇叶设有至少一扇叶主体,该扇叶主体设有至少一环绕传动拉杆及至少一叶片,该叶片可设在该环绕传动拉杆上,在该环绕传动拉杆的长轴向位置设有至少一链轮装置,该链轮装置的周边设有一可移动的链条,受自然风风力推动的扇叶主体的叶片可驱动该环绕传动拉杆及该链条移动,以产生输出一机械能的动力,于其动力输出端可连接一发电装置或提供其它用途。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其具有二环绕传动拉杆、二链轮装置及数个叶片,并设置于固定架上;该链轮装置于径向外侧形成链条轨道其两端设置有链轮,该链轮结合在发电机发电所设的轴杆上,链轮装置上的径向外侧及位于链轮上环绕设置一链条;该各环绕传动拉杆是设置于一固定架内的两侧,且与该链轮装置呈相互平行,并位于链轮装置的径向外侧形成环绕转动;该叶片,为一板体形成的构造体,在偏离中心处的两侧各形成一支点,远离枢设处设置至少一与链条可呈分离或扣合的钩扣;藉此,在二环绕传动拉杆之间结合枢设有多个叶片,该叶片的支点与环绕传动拉杆枢设,其远离枢设处设置的钩扣可受到该链条的卡合,及环绕传动拉杆的路径作用产生风阻,经风力推动进而带动链条移动使链轮转动并使发电机发电。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二环绕传动拉杆以并列形态设置且在其间结合设置有至少一轴杆,该轴杆可相对该二环绕传动拉杆形成同步转动,另轴杆上连接有一发电机及一离合马达。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其中该环绕传动拉杆于中段处进一步设置数发电机,于固定架上相对于该发电机处设有一固设板体,该发电机的轴杆贯穿固定板体设置一链轮,在固设板体上另间隔设有一轴杆,该轴杆设有一夹置链轮,该链轮及该夹置链轮形成于环绕传动拉杆的上、下侧,藉由该链轮及夹置链轮的上、下夹置,使环绕传动拉杆转动时带动发电机转动。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在该固定架上且相对于环绕传动拉杆移动的路径设有二位于上方的传动轮及二位于下方的传动轮,以分别形成有供该环绕传动拉杆通过的上轨道及下轨道,该环绕传动拉杆与各传动轮及传动轮相互连接。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环绕传动拉杆以二长片体的二端各形成一轴孔,在该二长片体二端形成的轴孔间各结合一滚轮,并且以接续的型式各穿设一轴杆形成一链条状,又该叶片的支点为一枢轴,该枢轴与轴孔相互枢设,以使叶片可相对于该环绕传动拉杆相对转动。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轴杆在相对于二并列的环绕传动拉杆所设的二传动轮位置设有传动轮,该传动轮与该传动轮间设有相互连接的传动链条。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传动轮枢设在该固定架的板体衍架上,该板体衍架上设有长穿孔,一传动轮架上枢设有一轴杆,其另端与传动轮相互连接,该传动轮架结合设置在该板体衍架具有长穿孔的侧壁处,并可调整该传动轮架与板体衍架间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进一步该固定架设有数个门形支架,该门型支架上设有数个动力滑座,其上方与链轮装置的底部连接,可控制该动力滑座使链轮装置呈向上或向下移动,该叶片呈等间距的设置,在远离叶片的枢设处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钩扣,该钩扣可相对与链轮装置呈相互结合或分离。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在固定架上设置至少一列链轮装置,每一列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链轮装置,二相邻的链轮装置是以左、右错置枢设方式枢接,该二相邻链轮装置的底部各设置于同一高度的动力滑座上,该相邻链轮装置的链条朝向形成垂直向且平行并排,该相邻二个链轮装置其中一端的链轮形成位于同一中心,使相邻二个链轮装置互相贴合固设于动力滑座上,藉此左、右错置枢接的结合方式,使每一列可形成多个链轮装置排列设置。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链轮装置的链条上间隔设有突出的凸形片体,在其端处设有一轴杆,该轴杆可供钩扣或可相对叶片枢设处可移动的动力伸缩钩扣相互卡合。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链条其以结合杆各组成二个为一组对称的结合片体,该每一组结合片体或间隔数组结合片体设置有突出的凸形片体,该二凸形片体间的凸出处结合一轴杆,该每一结合杆的两端各设置有滚轮,该滚轮的轮径则相对应于上述长形凹槽体的凹槽处,该链条设置于椭圆长形结构体两侧的凹槽内,并与链轮互为结合。
本发明所运用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侧转式扇叶设有至少一扇叶主体,该扇叶主体设有至少一环绕传动拉杆及至少一叶片,该叶片可设在该环绕传动拉杆上,该叶片远离枢设端设置数滚轮,在该环绕传动拉杆的长轴向位置设有至少一平滑轨道,受自然风风力推动扇叶主体的叶片,使该平滑轨道抵挡该叶片远离枢设端的滚轮,可驱动该环绕传动拉杆及叶片移动,以产生输出一机械能的动力,于其动力输出端可连接一发电装置或提供其它用途。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其具有二环绕传动拉杆、二平滑轨道及数个叶片,并设置于固定架上;该叶片,为一板体形成的构造体,在偏离中心处的两侧各形成一支点,远离枢设处设置滚轮;该平滑轨道设置于叶片的滚轮可选择的路径处,平滑轨道两端形成圆弧状;该各环绕传动拉杆是设置于一固定架两侧,且与该平滑轨道呈相互平行,并位于平滑轨道的径向外侧形成环绕转动;藉此,在二环绕传动拉杆之间结合枢设有多个叶片,该叶片的支点与环绕传动拉杆枢设,其端边可受到该平滑轨道的抵顶,经风力推动产生推力而形成叶片的一端受平滑轨道抵挡作用,产生风阻进而带动环绕传动拉杆移动使环绕传动拉杆带动发电机发电。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传动轮枢设在该固定架的板体衍架上,该板体衍架上设有长穿孔,一传动轮架上枢设有一轴杆,其另端与传动轮相互连接,该传动轮架结合设置在该板体衍架具有长穿孔的侧壁处,并可调整该传动轮架与板体衍架间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进一步该固定架架设有数个门形支架,该门型支架上设有数个动力滑座,其上方与平滑轨道的底部连接,可控制该动力滑座使平滑轨道呈向上或向下移动,该叶片呈等间距的设置,在远离叶片的枢设处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滚轮,该滚轮可相对与平滑轨道呈相互接触抵顶或分离。
本发明所运用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侧转式扇叶设有至少一扇叶主体,该扇叶主体设有至少一环绕传动拉杆及至少一叶片,该叶片可设在该环绕传动拉杆上,该叶片远离枢设端设置至少一滚轮组件,在该环绕传动拉杆间的长轴向位置设有至少一长轴向C形槽杆,该长轴向C形槽杆位于叶片上滚轮具有可选择的路径处,受自然风风力推动扇叶主体的叶片,使该叶片远离枢设端的滚轮组件的滚轮在该长轴向C形槽杆的C形槽内滚动,及环绕传动拉杆的路径作用产生风阻,可驱动该环绕传动拉杆及叶片移动,以产生输出一机械能的动力,于其动力输出端可连接一发电装置或提供其它用途。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其具有二环绕传动拉杆、数个叶片、长轴向C形槽杆及伸缩C形槽杆,并设置于固定架上;该长轴向C形槽杆,形成一长轴向开口,其开口两侧具有长轴向挡片;该伸缩C形槽杆设置于长轴向C形槽杆长轴向的两端处;该各环绕传动拉杆是设置于一固定架两侧,且与该长轴向C形槽杆呈相互平行,并位于长轴向C形槽杆的径向外侧形成环绕转动;该叶片,为一板体形成的构造体,在偏离中心处的两侧各形成一支点,其远离枢设端设置至少一滚轮组件;藉此,在二环绕传动拉杆之间结合枢设有多个叶片,该叶片的支点与环绕传动拉杆枢设,其滚轮组件的滚轮可导入该伸缩C形槽杆及长轴向C形槽杆的C形槽内侧滚动而不脱离的作用及环绕传动拉杆的路径作用产生风阻,经风力推动产生推力进而带动环绕传动拉杆及叶片移动,使环绕传动拉杆转动并使发电机发电。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其中该长轴向C形槽及伸缩C形槽杆的C形槽具有呈二间隔设置的长轴向挡片,该挡片可使远离叶片枢设处的滚轮在所述的C形槽内滚动而不脱离C形槽。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其中该伸缩C形槽杆可相对环绕传动拉杆及长轴向C形槽杆的长轴向方向移动。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伸缩C形槽杆上设有一横杆,另进一步设有一动力伸缩杆,该动力伸缩杆一端固设于横杆上,另一端设有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与支架形成结合的凸座连结。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伸缩C形槽杆的一端端部板体的下侧形成一开口,其板体两侧为向外扩大的开口状,以形成一滚轮导入口。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环绕传动拉杆在长轴向两端的叶片开启位置处设置扰流室。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扰流室是以围体形成一空间,其一侧形成一开口并包覆于该环绕传动拉杆长轴向端处的上、下侧,该开口处为叶片进出空间的出入口,该扰流室空间的围体设置为可经由控制产生开启或密闭状的活动开口。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进一步设有一门形支架,该固定物为该门形支架,其可设置有数个并列且设有该横杆,该环绕传动拉杆及该链轮装置位于该门形支架内的横杆上。
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中,该门形支架的长轴向两侧及该门形支架的上侧设置有活动围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技术手段的运用,该侧转式扇叶以其所设计的扇叶构造,可受到自然风在最大风阻的风力推动下,将该相互连接的风力推动装置予以驱动,藉以输出一机械能,该机械能可连接至所设置的发电机以进行发电,又当自然风为强风时,可将叶片的风阻予以降低,藉以可有效保护机构安全及可以有效率的将风力转换为机械能或进而产生电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该侧转式扇叶为一可移动的叶片,该可移动的叶片可驱动一风力推动装置,于叶片承受自然风的风阻可在一定轨道上移动,进而以其移动时所产生的动力经由该推动装置转换为一机械能而输出使用,或用以驱动各种装置或经由发电机产生电能,如此可使风力有效率的运用并达到输出一机械能的实用装置。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置链轮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置链轮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置链轮装置的部份元件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链轮装置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正常风力风向A,叶片的钩扣与链轮装置结合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风力过大风向A,叶片的钩扣离开链轮装置的路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链轮座及链轮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置平滑轨道的外观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叶片设置滚轮与平滑轨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叶片设置钩扣与链轮装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叶片设置滚轮与伸缩C形槽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叶片的滚轮导入伸缩C形槽杆及环绕传动拉杆设置夹置链轮方式枢设发电机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叶片的滚轮导入伸缩C形槽杆形成阻风面及可前后移动伸缩C形槽杆的设置示意图。
17:链轮装置            171:椭圆长形结构体
174:轴孔               175:枢孔
176:凹槽               1711:平滑轨道
1712:伸缩C型槽杆       17121:滚轮导入口
1713:长轴向C型槽杆     1741:长轴向挡板
1751:长轴向开口        18:发电机
181:链轮               182:链条
183:滚轮               184:结合杆
185:结合片体           186:凸形片体
187:轴杆               20:叶片
201:叶片               202:叶片
205:钩扣               206:动力伸缩钩扣
208:枢轴               216:滚轮
217:螺丝               226:滚轮组件
2261:长板体            2262:轴杆
2263:滚轮              31:发电机
310:发电机             311:联结传动轮
312:链轮               313:轴杆
314:夹置链轮           315:轴承
322:固设板体           34:离合马达
50:环绕传动拉杆        501:轴杆
502:滚轮               503:二长片体
504:轴承座             505:传动链条
506:轴孔               52:上轨道
521:传动轮             53:下轨道
531:传动轮            56:传动轮架
561:轴承              562:轴承
563:轴杆              564:螺丝
565:轴孔              566:枢孔
72:门形支架           722:横杆
723:活动围体          725:上活动围体
73:板体衍架           731:长穿孔
75:动力滑座           751:动力滑座
76:动力伸缩杆         761:伸缩杆
77:滑座               772:支架
773:凸座              90:扰流室
901:活动开口          902:开口处
903: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看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所设计的实施例构造,其中该侧转式扇叶设有至少一扇叶主体,该扇叶主体设有至少一环绕传动拉杆及至少一叶片,该叶片可设在该环绕传动拉杆上,在该环绕传动拉杆的长轴向位置设有至少一链轮装置,该链轮装置的周边设有一可移动的链条,可受自然风风力推动的扇叶主体的扇叶驱动该环绕传动拉杆及该链条移动,以产生输出一机械能的动力,在其动力输出端可连接一发电装置或提供其它用途,当运用在发电装置可将该动力驱动一发电机进行发电。
本发明的具体构造,其是在侧转式扇叶上设有环绕传动拉杆50、链轮装置17、多个叶片20、门形支架72、活动围体723及扰流室90。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构造的叶片20为水平纵向开闭方式,该实施例的叶片20的支点结合于环绕传动拉杆50上,该环绕传动拉杆50环绕于链轮装置17的上、下侧转动,该叶片20与链轮装置17于风力作用形成叶片20的风阻,带动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18发电,并带动结合于环绕传动拉杆50上的发电机31及发电机310发电。
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其设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可设计为例如:方管体、型钢......等构件形成多个门形支架72,该门形支架72是以两支垂直向管体之间的上侧及其中段以下有一段距离处各结合一支横杆722形成,该门形支架72固设于建筑物或基地上形成阵列枢设状,该阵列枢设的各门形支架72下侧的横杆722上设置一上、下滑动的动力滑座75,该动力滑座75可经由控制形成上、下位移动作,其具体实施例可设计该动力滑座75的底部固设于横杆722上侧,上座形成一设置在链轮装置17的座体,其形成可使得上座呈上、下位移动作,该上座座体可相对于横杆722形成位移的驱动构造(例如:可为压缸型式或螺杆螺座型式)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描述,该阵列枢设的各门形支架72中的前、后两个门形支架72各设置以板体形成的板体衍架73,该板体衍架73以朝向各门形支架72外侧并形成为相对应型态,固设于该两个门形支架72的垂直向管体上,该板体衍架73上侧处距支架管体有一段距离处的板体衍架73上各形成二长穿孔731,并设置一传动轮架56,配合参看图7所示。
该传动轮架56为一方形结构体,其形成有数枢孔566及一轴孔565,该数枢孔566与二长穿孔731以螺丝564结合于板体衍架73上,该轴孔565两端各设置一轴承561、562,一轴杆563枢设于轴孔565内,其一端设有一传动轮521,该传动轮521对应于环绕传动拉杆50的长轴向设置一上轨道52,该上轨道52固设于各门形支架72内的上侧侧面处,配合参看图3所示,该板体衍架73两对应侧的下侧处各设置一发电机31,该发电机31固设于板体衍架73的板体上,其轴杆设有联结传动轮311,该联结传动轮311为一种两个传动轮结合于同一轴管形成的联结传动轮311,该设置联结传动轮311在环绕传动拉杆50的长轴向设置有一下轨道53,该下轨道53固设于各门形支架72内侧侧面处,该上、下轨道52,53为一在相对侧面具有呈内凹状的凹槽,以提供该环绕传动拉杆50位于凹槽处移位,再者,该两相对应的板体衍架73的发电机31下侧有一段距离处的板体上各设置一轴承座504,该二轴承座504间枢设一轴杆501,该轴杆501两端的二轴承座504间各设有一传动轮531,上述所形成设置于门形支架72两侧处的上轨道52的传动轮521及下轨道53及发电机31所联结的传动轮311间以一环绕传动拉杆50环绕穿设并互为接合,该环绕传动拉杆50可为输送皮带、钢炼及链条......等构件,较佳的例如:在图中所示实施例为一链条状的拉杆。
配合参看图10所示,该图式中环绕传动拉杆50是以二长片体503的二端各形成一轴孔506,在该二长片体503二端形成的轴孔506间各结合一滚轮502,并且以接续的型式各穿设一轴杆形成一链条状的环绕传动拉杆50,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另外,该枢设于发电机31上的联结传动轮311位于发电机31侧的传动轮与该发电机31下侧轴杆501上的传动轮531亦各环绕枢设一传动链条505,藉此,该阵列枢设的各门形支架72两侧处各形成一环绕传动拉杆50,且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形成同步转动。
本发明的侧转式扇叶为了可使该实施例风力推动的效率更为提高,该各门形支架72间的门形支架72两侧设置活动围体723,该活动围体723的构造可为例如:铁卷门的构件,该活动围体723以门形支架72垂直向管体为支撑并可相对该门形支架72的两侧形成封闭或开启状的活动围体723,另外,以门形支架72上侧的横杆为支撑,亦可如上述各门形支架72两侧设置活动围体723的方式,设置可相对该门形支架72上侧形成封闭或开启状的上活动围体725,或可设置为固定型式不可开闭的上围体。
参看图4及图10所示,该链轮装置17,其横切面为具有凹槽状形成一长形的凹槽体,该长形凹槽体的凹槽176各为朝向外侧排列枢设方式,两端处各具有圆弧状发电机枢座,形成一椭圆长形结构体171,该两侧发电机枢座设有轴孔174及数个枢孔175,该轴孔174及各枢孔175形成为长形的轴孔,该两侧发电机枢座各设有一发电机18,该发电机18各结合一链轮181,且该链轮181相对应的位于凹槽176处,再者,该椭圆长形结构体171径向外侧环绕穿设一链条182,该链条182其以结合杆184各组成二个为一组对称的结合片体185,该结合杆184组合的每一组结合片体185或间隔数组结合片体185设置具有凸出片体的凸形片体186,该二凸形片体186间的凸出处结合一轴杆187,再者,该每一结合杆184的两端各设置有滚轮183,该滚轮183的轮径则相对应于上述长形凹槽体的凹槽176处,该链条182设置位于椭圆长形结构体171两侧的凹槽176处并与链轮181互为结合。
配合参看图10所示,该叶片20为一例如:玻璃纤维板、铝......等的轻量材料形成矩形、圆弧形......的片体,并于该片体的侧面偏离中段处横向形成一枢轴208,该枢轴208凸出该叶片20的两侧,叶片20片体垂直向一端端处设置有至少一动力伸缩钩扣206,该动力伸缩钩扣206的设置数量与位置,为与链轮装置17的设置数量及其位置对应处,例如:图式中设置二组动力伸缩钩扣206,每一组动力伸缩钩扣206各形成二个钩扣205,该二个钩扣205各具有二个对称的钩环,并可相对叶片20的设置处形成位移,即该钩扣205可受驱动机构控制为呈向外突伸或缩回,该驱动机构例如可为压缸组或螺杆组等机构,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进一步详细描述,又该二个对称的钩扣205亦可不设置动力伸缩装置,仅将该二个对称的钩扣205突出于叶片20端处并固设于叶片20上,以枢轴208为支点该设置有动力伸缩钩扣206的一侧其长度及表面面积大于另一侧,并使其两侧的比重呈现平衡状。
参看图2所示,该扰流室90,其设置于该环绕传动轨道50长轴向的两端处,该扰流室90是以围体903形成一空间,其一侧形成一开口902的构造,并包覆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长轴向端处的上、下侧,该开口902处为叶片20进出空间的出入口,扰流室90空间的围体903设置为可经由控制产生开启或密闭状的活动开口901,该活动开口901可设置为例如铁卷门的开启方式或可例如电动开启式门窗......等各种型式的构件形成一活动开口901的构造,此构造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参看图1、图2及图5所示,为本发明所设计的实施例,上述的链轮装置17固设于横杆722上侧的动力滑座75上,并设置至少一列链轮装置17,再配合参看图10所示,本发明在每一列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链轮装置17,每一列设置有二个链轮装置17以上时,该二个相邻链轮装置17的发电机18即以左、右错置设置方式与该二个链轮装置17相互连接,该二个相邻链轮装置17的底部各设置于同一高度的动力滑座75上,该二个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朝向形成垂直向且平行并排及将二个链轮装置17其中一端的链轮形成位于同一中心,使二个相邻链轮装置17互相贴合固设于动力滑座75上,藉此左、右错置设置的结合方式,每一列可形成多个链轮装置17排列设置。
又,该链轮装置17亦可设置为一列链轮装置17,唯设置一列链轮装置17时,该链轮装置17的设置位置是相对于该叶片20中间的端处,该动力伸缩钩扣206则设置于该叶片20中间的端处,并对应于该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处,该环绕传动拉杆50上以等距结合多个叶片20,例如图式中设置十个叶片20,该叶片20两侧凸出的轴杆208各结合于门形支架72两侧处枢设的环绕传动拉杆50上,该轴杆208的两端各穿设传动环绕传动拉杆50形成的滚轮502的轴孔,并以螺丝和轴杆208轴端的枢孔结合,该叶片20一端的动力伸缩钩扣206对应于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处。
参看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较适合于长时间固定风向的地区使用,其长轴向的两端迎向迎风面可得到较佳的效率,该实施例于实际使用时,若自然风力强度为整体构造可承受的范围内时,其控制动作为,1.该叶片20上的动力伸缩钩扣206推出,2.使动力滑座75往上推高链轮装置17。
再者,藉由侦测系统侦测风向为A风向时其控制动作为,1.该机构位于顺风向后侧的活动围体723控制为闭合、前侧则为开启,2.该机构位于顺风向后侧的扰流室90的活动开口901则依风力强弱限制其开口的范围、前侧的活动开口901开启,3.启动离合马达34转动位于上侧的叶片20为顺风方向旋转,藉此,叶片20的动力伸缩钩扣206的钩扣205与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可形成扣合,藉由该环绕传动拉杆50的路径往上转动作用使叶片20具有风阻的垂直面状态,在叶片20具有推力时,该离合马达34即可停止动作,由自然风力予以推动叶片20转动,该每一叶片20移动至扰流室90时其动力伸缩钩扣206的钩扣205离开链条182时,叶片20一端形成一份力量而转动开启,该扰流室90的风压控制可使叶片20稳定的开启,藉由上述形成该叶片20上的动力伸缩钩扣206与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扣合作用,可推动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移动,进而转动链轮装置17上的发电机18发电,另外,该叶片20结合的环绕传动拉杆50亦同时带动其发电机31发电,自然风向为其他方向时,该机构以上述的控制方式因应,亦可使环绕传动拉杆50以另一方向转动产生相同的效应,该叶片20端处的动力伸缩钩扣206即以另一侧的钩扣205与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扣合,若风向相对于该机构呈横向时,其效率则较有限制。
参看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构造,当控制系统侦测自然风力是大于整体机构可承受的范围时,其控制方式为:1.以电路控制动力滑座75将链轮装置17向下缩回,2.叶片20的动力伸缩钩扣206形成缩回的位置,3.两侧的活动围体723控制为开启状态,4.前后两个扰流室90的活动开口901控制为开启状态,藉此,叶片20的动力伸缩钩扣206离开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的抵挡路径,可形成与风向呈平行以减低风阻,保护机构的安全。
本发明侧转式扇叶的叶片20设置动力伸缩钩扣206可得到双重的安全模式,亦可设置为钩扣205不可伸缩的构造,该钩扣205设置为固定不可位移时,上述动力伸缩钩扣206控制动作的动作不执行,可藉由控制动力滑座75将链轮装置17升降的动作,该叶片20亦可形成上述的动作功能。
参看图8及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构造的叶片201一端设置为滚轮216的另一种实施例,其构造在该叶片201板体一端的两侧结合枢设于二环绕传动拉杆50上,其远离枢设端设置如上述可相对于叶片201位移的动力伸缩装置上设置滚轮216,该实施例的动力伸缩构造及伸缩方式与上述相同,其构造亦可例如图式中是在叶片201一端的两侧各形成枢孔,将滚轮216以螺丝217结合枢设即可,该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使用时不设置链轮装置17,而设置一与环绕传动拉杆50上、下同一平行长轴向的平滑轨道1711,该平滑轨道1711设置于叶片201的滚轮216的路径处,平滑轨道1711两端形成圆弧状,其底部固设于具有可上、下动作的动力滑座751上,该动力滑座751底部固设于横杆722上,此构造与上述链轮装置17的枢设结构相同,该实施例叶片201的枢设方式及实施使用方式与上述相同,即叶片201可经由离合马达34启动环绕传动拉杆50转动,藉由该环绕传动拉杆50的路径往上转动作用,当滚轮216接触抵于平滑轨道1711上滚动时,形成叶片201与风向为垂直面产生风阻而移动,该叶片201的滚轮216离开平滑轨道1711时亦可由上述扰流室90的功能产生稳定开启方式,该叶片201与平滑轨道1711所产生的机械能,藉由环绕传动拉杆50上的发电机31发电。
参看图11、图12及图13所示,为本发明侧转式扇叶构造所设计实施例构造的叶片202的远离枢设端设置为滚轮组件226的再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实施例的滚轮组件226于风力作用时,该滚轮组件226的滚轮2263是导入一伸缩C形槽杆1712及长轴向C形槽杆1713内滚动,其构造是于该门型支架72的横杆722上侧设置数支与环绕传动拉杆50平行的长轴向C形槽杆1713及伸缩C形槽杆1712,例如图式中设置三支长轴向C形槽杆1713并于其端处各设置伸缩C形槽杆1712,该三支长轴向C形槽杆1713及伸缩C形槽杆1712为一板体形成一C形槽杆状的构造,该C形槽杆状构造其中一面的长轴向的两侧形成一长轴向挡板1741,其中间则形成长轴向开口1751,该长轴向开口1751朝向上面设置,在长轴向C形槽杆1713的两端处各设置伸缩C型槽杆1712,该伸缩C形槽杆1712的内部尺寸相等于长轴向C形槽杆1713的外部尺寸并且套设于长轴向C型槽杆1713两端处的外侧,该伸缩C形槽杆1712另一端端部板体的下侧形成一开口,其板体两侧为较大的开口状形成一滚轮导入口17121,该各伸缩C形槽杆1712底部固设于一种两侧设置有滑座77的支架772上,该滑座77可相对该长轴向C形槽杆1713的长轴向前、后滑动。
另外设置一动力伸缩杆76,该动力伸缩杆76一端固设于横杆722上,另一端设有伸缩杆761,该伸缩杆761的端部与支架772形成结合的凸座773连结枢设,该叶片202板体远离枢设端设置数滚轮组件226,其构造例如图式中在叶片202的远离枢设端形成一长板体2261,该长板体2261一端结合在叶片202上,另一端的板面上形成一轴孔并枢设一轴杆2262,该轴杆2262轴端以对称型态延伸该长板体2261板面的两侧,并于该轴杆2262两侧的轴端各设置一滚轮2263形成一滚轮组件226,该滚轮组件226的设置数量与伸缩C形槽杆1712及长轴向C形槽杆1713相同,并可选择性对应于各伸缩C形槽杆1712路径处。
此一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即正常风力时将动力伸缩杆76的伸缩杆761推出,使伸缩C形槽杆1712的滚轮导入口17121可抵挡叶片202上的滚轮2263的路径处,并依风向启动离合马达34以适当的转向转动环绕传动拉杆50,使叶片202远离枢设端滚轮组件226的滚轮2263经由该滚轮导入口17121的较大开口设置处,可轻易导入伸缩C形槽杆1712内侧进而于长轴向C形槽杆1713内部滚动,藉由该环绕传动拉杆50的路径往上转动,使叶片202形成与风向为垂直面可产生风阻而具有推动力量,叶片202具有推力时该离合马达34停止动作,由自然风力产生机械能进而推动发电机发电,该叶片202的滚轮组件226离开伸缩C形槽杆1712时,亦可由上述扰流室90的功能产生稳定开启方式。
该实施例经侦测遇有强风时,控制装置将动力伸缩杆76的伸缩杆761缩回,该伸缩C形槽杆1712离开该叶片202上滚轮组件226的滚轮2263的路径,各叶片202随风向转动可减少风阻,藉由上述长轴向C形槽杆1713及伸缩C形槽杆1712上的长轴向挡板1741,各叶片202上的滚轮2263可于上述C型槽杆内滚动而不脱离C形槽杆的特性使叶片202上、下端具有支撑与拉持力,形成该叶片202以长轴向定位滚动方式动作即可使用较不要求钢性的材料,相对减低叶片202的重量可增加效率;
本发明中上述各种实施例的环绕传动拉杆50为分散该环绕传动拉杆50的承载力量,配合参看图3及图12所示,在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的中段处各设置数发电机310,该设置方式是在该上轨道52的环绕传动拉杆50路径处的门形支架72上设置一固设板体322,并将上轨道52于该设置固设板体322处形成一开口,该固设板体322上位于环绕传动拉杆50的下侧设置发电机310,发电机310的轴杆朝向环绕传动拉杆50并设置一链轮312,该固设板体322上位于环绕传动拉杆50的上侧设有一轴杆313,该轴杆313上设置一夹置链轮314,夹置链轮314的中心则设置有轴承315与轴杆313枢设,该链轮312及夹置链轮314分别形成位于环绕传动拉杆50的上、下侧,藉由该链轮312及夹置链轮314的上、下夹置,使环绕传动拉杆50转动时带动发电机310转动,另外,上述的夹置链轮314亦可不设置轴承315而直接以定位键枢设一发电机的轴杆上,该发电机则固设于该固设板体322上,藉此可分散环绕传动拉杆50的力矩,即可使用较轻型的环绕传动拉杆50减低重量,亦相对增加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5)

1.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侧转式扇叶设有至少一扇叶主体,该扇叶主体设有至少一环绕传动拉杆及至少一叶片,该叶片可设在该环绕传动拉杆上,在该环绕传动拉杆的长轴向位置设有至少一链轮装置,该链轮装置的周边设有一可移动的链条,受自然风风力推动的扇叶主体的叶片可驱动该环绕传动拉杆及该链条移动,以产生输出一机械能的动力,在其动力输出端可连接一发电装置或提供其它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二环绕传动拉杆(50)、二链轮装置(17)及数个叶片(20),并设置于固定架上;
该链轮装置(17)于径向外侧形成链条轨道其两端设置有链轮(181),该链轮结合在发电机(18)发电所设的轴杆上,链轮装置(17)上的径向外侧及位于链轮(181)上环绕设置一链条(182);
该各环绕传动拉杆(50)设置于一固定架内的两侧,且与该链轮装置(17)呈相互平行,并位于链轮装置(17)的径向外侧形成环绕转动;
该叶片(20),为一板体形成的构造体,在偏离中心处的两侧各形成一支点,远离枢设处设置至少一与链条(182)可呈分离或扣合的钩扣;
藉此,在二环绕传动拉杆(50)之间结合枢设有多个叶片(20),该叶片的支点与环绕传动拉杆(50)枢设,其远离枢设处设置的钩扣可受到该链条(182)的卡合,及环绕传动拉杆(50)的路径作用产生风阻,经风力推动进而带动链条(182)移动使链轮(181)转动并使发电机(18)发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以并列形态设置且在其间结合设置有至少一轴杆(501),该轴杆(501)可相对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形成同步转动,另轴杆(501)上连接有一发电机(31)及一离合马达(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绕传动拉杆(50)于中段处进一步设置数发电机(310),在固定架上相对于该发电机(310)处设有一固设板体(322),该发电机(310)的轴杆贯穿固定板体(322)设置一链轮(312),在固设板体(322)上另间隔设有一轴杆(313),该轴杆(313)设有一夹置链轮(314),该链轮(312)及该夹置链轮(314)形成于环绕传动拉杆(50)的上、下侧,藉由该链轮(312)及夹置链轮(314)的上、下夹置,使环绕传动拉杆(50)转动时带动发电机(31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固定架上且相对于环绕传动拉杆(50)移动的路径设有二位于上方的传动轮(521)及二位于下方的传动轮(311),以分别形成有供该环绕传动拉杆(50)通过的上轨道及下轨道,该环绕传动拉杆(50)与各传动轮(521)及传动轮(311)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以二长片体(503)的二端各形成一轴孔(506),在该二长片体(503)二端形成的轴孔(506)间各结合一滚轮(502),并且以接续的型式各穿设一轴杆形成一链条状,又该叶片(20)的支点为一枢轴(208),该枢轴(208)与轴孔(506)相互枢设,以使叶片(20)可相对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杆(501)在相对于二并列的环绕传动拉杆(50)所设的二传动轮(311)位置设有传动轮(531),该传动轮(311)与该传动轮(531)间设有相互连接的传动链条(5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轮(521)枢设在该固定架的板体衍架(73)上,该板体衍架(73)上设有长穿孔(731),一传动轮架(56)上枢设有一轴杆(563),其另端与传动轮(521)相互连接,该传动轮架(56)结合设置在该板体衍架(73)具有长穿孔(731)的侧壁处,并可调整该传动轮架(56)与板体衍架(73)间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该固定架设有数个门形支架(72),该门型支架(72)上设有数个动力滑座(75),其上方与链轮装置(17)的底部连接,可控制该动力滑座(75)使链轮装置(17)呈向上或向下移动,该叶片(20)呈等间距的设置,在远离叶片(20)的枢设处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钩扣(205),该钩扣(205)可相对与链轮装置(17)呈相互结合或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架上设置至少一列链轮装置(17),每一列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链轮装置(17),二相邻的链轮装置(17)是以左、右错置枢设方式枢接,该二相邻链轮装置(17)的底部各设置于同一高度的动力滑座(75)上,该相邻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朝向形成垂直向且平行并排,该相邻二个链轮装置(17)其中一端的链轮形成位于同一中心,使相邻二个链轮装置(17)互相贴合固设于动力滑座(75)上,藉此左、右错置枢接的结合方式,使每一列可形成多个链轮装置(17)排列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链轮装置(17)的链条(182)上间隔设有突出的凸形片体(186),于其端处设有一轴杆(187),该轴杆(187)可供钩扣(205)或可相对叶片(20)枢设处可移动的动力伸缩钩扣(206)相互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链条(182)其以结合杆(184)各组成二个为一组对称的结合片体(185),该每一组结合片体(185)或间隔数组结合片体(185)设置有突出的凸形片体(186),该二凸形片体(186)间的凸出处结合一轴杆(187),该每一结合杆(184)的两端各设置有滚轮(183),该滚轮(183)的轮径则相对应于上述长形凹槽体的凹槽(176)处,该链条(182)设置于椭圆长形结构体(171)两侧的凹槽(176)内,并与链轮(181)互为结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在长轴向两端的叶片(20)开启位置处设置扰流室(9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扰流室(90)是以围体(903)形成一空间,其一侧形成一开口(902)并包覆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长轴向端处的上、下侧,该开口(902)处为叶片(20)进出空间的出入口,该扰流室(90)空间的围体(903)设置为可经由控制产生开启或密闭状的活动开口(90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一门形支架(72),该固定架为该门形支架(72),其可设置有数个并列且设有该横杆(722),该环绕传动拉杆(50)及该链轮装置(17)位于该门形支架(72)内的横杆(722)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形支架(72)的长轴向两侧及该门形支架(72)的上侧设置有活动围体(723)。
17.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侧转式扇叶设有至少一扇叶主体,该扇叶主体设有至少一环绕传动拉杆及至少一叶片,该叶片可设在该环绕传动拉杆上,该叶片远离枢设端设置数滚轮,在该环绕传动拉杆的长轴向位置设有至少一平滑轨道,受自然风风力推动扇叶主体的叶片,使该平滑轨道抵挡该叶片远离枢设端的滚轮,可驱动该环绕传动拉杆及叶片移动,以产生输出一机械能的动力,于其动力输出端可连接一发电装置或提供其它用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二环绕传动拉杆(50)、二平滑轨道(1711)及数个叶片(201),并设置于固定架上;
该叶片(201),为一板体形成的构造体,于偏离中心处的两侧各形成一支点,远离枢设处设置滚轮(216);
该平滑轨道(1711)设置于叶片(201)的滚轮(216)可选择的路径处,平滑轨道(1711)两端形成圆弧状;
该各环绕传动拉杆(50)是设置于一固定架两侧,且与该平滑轨道(1711)呈相互平行,并位于平滑轨道(1711)的径向外侧形成环绕转动;
藉此,在二环绕传动拉杆(50)之间结合枢设有多个叶片(201),该叶片的支点与环绕传动拉杆(50)枢设,其端边可受到该平滑轨道(1711)的抵顶,经风力推动产生推力而形成叶片的一端受平滑轨道(1711)抵挡作用,产生风阻进而带动环绕传动拉杆(50)移动使环绕传动拉杆(50)带动发电机(31)发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以并列形态设置且在其间结合设置有至少一轴杆(501),该轴杆(501)可相对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形成同步转动,另轴杆(501)上连接有一发电机(31)及一离合马达(34)。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绕传动拉杆(50)于中段处进一步设置数发电机(310),在固定架上相对于该发电机(310)处设有一固设板体(322),该发电机(310)的轴杆贯穿固定板体(322)设置一链轮(312),在固设板体(322)上另设有一轴杆(313),该轴杆(313)设有一夹置链轮(314),该链轮(312)及该夹置链轮(314)形成于环绕传动拉杆(50)的上、下侧,藉由该链轮(312)及夹置链轮(314)的上、下夹置,使环绕传动拉杆(50)转动时带动发电机(310)转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固定架上且相对于环绕传动拉杆(50)移动的路径设有二位于上方的传动轮(521)及二位于下方的传动轮(311),以分别形成有供该环绕传动拉杆(50)通过的上轨道及下轨道,该环绕传动拉杆(50)与各传动轮(521)及传动轮(311)相互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以二长片体(503)的二端各形成一轴孔(506),在该二长片体(503)二端形成的轴孔(506)间各结合一滚轮(502),并且以接续的型式各穿设一轴杆形成一链条状,又该叶片(201)的支点为一枢轴(208),该枢轴(208)与轴孔(506)相互枢设,以使叶片(201)可相对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相对转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杆(501)在相对于二并列的环绕传动拉杆(50)所设的二传动轮(311)位置设有传动轮(531),该传动轮(311)与该传动轮(531)间设有相互连接的传动链条(505)。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轮(521)枢设在该固定架的板体衍架(73)上,该板体衍架(73)上设有长穿孔(731),一传动轮架(56)上枢设有一轴杆(563),其另端与传动轮(521)相互连接,该传动轮架(56)结合设置在该板体衍架(73)具有长穿孔(731)的侧壁处,并可调整该传动轮架(56)与板体衍架(73)间的相对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该固定架架设有数个门形支架(72),该门型支架(72)上设有数个动力滑座(75),其上方与平滑轨道(1711)的底部连接,可控制该动力滑座(75)使平滑轨道(1711)呈向上或向下移动,该叶片(201)呈等间距的设置,在远离叶片(201)的枢设处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滚轮(216),该滚轮可相对与平滑轨道呈相互接触抵顶或分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在长轴向两端的叶片(201)开启位置处设置扰流室(90)。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扰流室(90)是以围体(903)形成一空间,其一侧形成一开口(902)并包覆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长轴向端处的上、下侧,该开口(902)处为叶片(20)进出空间的出入口,该扰流室(90)空间的围体(903)设置为可经由控制产生开启或密闭状的活动开口(901)。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一门形支架(72),该固定架为该门形支架(72),其可设置有数个并列且设有该横杆(722),该环绕传动拉杆(50)及该平滑轨道(1711)位于该门形支架(72)内的横杆(722)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形支架(72)的长轴向两侧及该门形支架(72)的上侧设置有活动围体(723)。
30.一种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侧转式扇叶设有至少一扇叶主体,该扇叶主体设有至少一环绕传动拉杆及至少一叶片,该叶片可设在该环绕传动拉杆上,该叶片远离枢设端设置至少一滚轮组件,在该环绕传动拉杆间的长轴向位置设有至少一长轴向C形槽杆,该长轴向C形槽杆位于叶片上滚轮具有可选择的路径处,受自然风风力推动扇叶主体的叶片,使该叶片远离枢设端的滚轮组件的滚轮于该长轴向C形槽杆的C形槽内滚动,及环绕传动拉杆的路径作用产生风阻,可驱动该环绕传动拉杆及叶片移动,以产生输出一机械能的动力,在其动力输出端可连接一发电装置或提供其它用途。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二环绕传动拉杆(50)、数个叶片(202)、长轴向C形槽杆(1713)及伸缩C形槽杆(1712),并设置于固定架上;
该长轴向C形槽杆(1713),形成一长轴向开口(1751),其开口两侧具有长轴向挡片(1741);
该伸缩C形槽杆(1712)设置于长轴向C形槽杆(1713)长轴向的两端处;
该各环绕传动拉杆(50)是设置于一固定架两侧,且与该长轴向C形槽杆(1713)呈相互平行,并位于长轴向C形槽杆(1713)的径向外侧形成环绕转动;
该叶片(202),为一板体形成的构造体,在偏离中心处的两侧各形成一支点,其远离枢设端设置至少一滚轮组件(226);
藉此,在二环绕传动拉杆(50)之间结合枢设有多个叶片(202),该叶片的支点与环绕传动拉杆(50)枢设,其滚轮组件(226)的滚轮(2263)可导入该伸缩C形槽杆(1712)及长轴向C形槽杆(1713)的C形槽内侧滚动而不脱离的作用及环绕传动拉杆(50)的路径作用产生风阻,经风力推动产生推力进而带动环绕传动拉杆(50)及叶片(202)移动,使环绕传动拉杆(50)转动并使发电机(31)发电。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以并列形态设置且在其间结合设置有至少一轴杆(501),该轴杆(501)可相对该二环绕传动拉杆(50)形成同步转动,另轴杆(501)上连接有一发电机(31)及一离合马达(34)。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绕传动拉杆(50)于中段处进一步设置数发电机(310),在固定架上相对于该发电机(310)处设有一固设板体(322),该发电机(310)的轴杆贯穿固定板体(322)设置一链轮(312),在固设板体(322)上另设有一轴杆(313),该轴杆(313)设有一夹置链轮(314),该链轮(312)及该夹置链轮(314)形成于环绕传动拉杆(50)的上、下侧,藉由该链轮(312)及夹置链轮(314)的上、下夹置,使环绕传动拉杆(50)转动时带动发电机(310)转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固定架上且相对于环绕传动拉杆(50)移动的路径设有二位于上方的传动轮(521)及二位于下方的传动轮(311),以分别形成有供该环绕传动拉杆(50)通过的上轨道及下轨道,该环绕传动拉杆(50)与各传动轮(521)及传动轮(311)相互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以二长片体(503)的二端各形成一轴孔(506),在该二长片体(503)二端形成的轴孔(506)间各结合一滚轮(502),并且以接续的型式各穿设一轴杆形成一链条状,又该叶片(202)的支点为一枢轴(208),该枢轴(208)与轴孔(506)相互枢设,以使叶片(202)可相对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相对转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杆(501)在相对于二并列的环绕传动拉杆(50)所设的二传动轮(311)位置设有传动轮(531),该传动轮(311)与该传动轮(531)间设有相互连接的传动链条(505)。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轮(521)枢设在该固定架的板体衍架(73)上,该板体衍架(73)上设有长穿孔(731),一传动轮架(56)上枢设有一轴杆(563),其另端与传动轮(521)相互连接,该传动轮架(56)结合设置在该板体衍架(73)具有长穿孔(731)的侧壁处,并可调整该传动轮架(56)与板体衍架(73)间的相对位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长轴向C形槽(1713)及伸缩C形槽杆(1712)的C形槽具有呈二间隔设置的长轴向挡片(1741),该挡片可使远离叶片(202)枢设处的滚轮(2263)于所述的C形槽内滚动而不脱离C形槽。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伸缩C形槽杆(1712)可相对环绕传动拉杆(50)及长轴向C形槽杆(1713)的长轴向方向移动。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缩C形槽杆(1712)上设有一横杆(722),另进一步设有一动力伸缩杆(76),该动力伸缩杆(76)一端固设于横杆(722)上,另一端设有伸缩杆(761),该伸缩杆(761)的端部与支架(772)形成结合的凸座(773)连结。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伸缩C形槽杆(1712)的一端端部板体的下侧形成一开口,其板体两侧为向外扩大的开口状,以形成一滚轮导入口(17121)。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在长轴向两端的叶片(20)开启位置处设置扰流室(90)。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扰流室(90)是以围体(903)形成一空间,其一侧形成一开口(902)并包覆于该环绕传动拉杆(50)长轴向端处的上、下侧,该开口(902)处为叶片(20)进出空间的出入口,该扰流室(90)空间的围体(903)设置为可经由控制产生开启或密闭状的活动开口(901)。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一门形支架(72),该固定架为该门形支架(72),其可设置有数个并列且设有该横杆(722),该环绕传动拉杆(50)及该长轴向C形槽杆(1713)位于该门形支架(72)内的横杆(722)上。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形支架(72)的长轴向两侧及该门形支架(72)的上侧设置有活动围体(723)。
CN201010114403A 2010-02-20 2010-02-20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Pending CN101749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403A CN101749182A (zh) 2010-02-20 2010-02-20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403A CN101749182A (zh) 2010-02-20 2010-02-20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9182A true CN101749182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76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403A Pending CN101749182A (zh) 2010-02-20 2010-02-20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91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5052A (zh) * 2016-01-22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风机和空调设备
CN110296043A (zh) * 2019-08-07 2019-10-01 甘肃高来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风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4305A (en) * 1989-09-14 1992-07-28 David Senehi Wind power machine
WO2002002934A1 (en) * 2000-07-05 2002-01-10 Environmental Energy Systems, Inc. A power generation assembly
CN1796776A (zh) * 2004-12-20 2006-07-05 康继明 一种带内传动链的板式风叶轮
CN101270722A (zh) * 2007-06-06 2008-09-24 李世展 链帆风力机及利用风力输出动力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4305A (en) * 1989-09-14 1992-07-28 David Senehi Wind power machine
WO2002002934A1 (en) * 2000-07-05 2002-01-10 Environmental Energy Systems, Inc. A power generation assembly
CN1796776A (zh) * 2004-12-20 2006-07-05 康继明 一种带内传动链的板式风叶轮
CN101270722A (zh) * 2007-06-06 2008-09-24 李世展 链帆风力机及利用风力输出动力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5052A (zh) * 2016-01-22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风机和空调设备
CN105485052B (zh) * 2016-01-22 2018-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风机和空调设备
CN110296043A (zh) * 2019-08-07 2019-10-01 甘肃高来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风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345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太阳能板调节装置
CN108843491B (zh) 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风力发电机偏航装置
CN201856741U (zh) 电动汽车电池箱更换设备
CN202679177U (zh) 发电机定子下线装置
CN205722664U (zh) 一种灯箱广告展现装置
CN202181881U (zh) 抽油机
CN202544180U (zh) 一种可折叠式光伏幕墙
CN101749182A (zh) 具侧转式扇叶的风力推动装置
CN105262411B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发电机
CN206176778U (zh) 一种可调方向太阳能热水器
CN203946501U (zh) 焊接钢管输送带
CN107514608B (zh) 一种设有伸缩太阳能板的地埋灯
CN207179267U (zh) 一种节能照明灯塔
JP6195195B2 (ja) 偏心回転式発電装置(2)
CN101825065A (zh) 风力发电机构
CN203796484U (zh) 双向型全日连续潮汐发电系统
CN105649903A (zh) 一种压力式驱动装置
CN205595743U (zh) 一种电缆滚筒支架
CN103939272B (zh) 双向型全日连续潮汐发电系统
CN208310340U (zh) 双龙门移动式泊车设备
CN202370756U (zh) 垂直轴式风机塔顶装置及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
CN201416517Y (zh) 多功能跑步发电机
CN205713151U (zh) 桥机滑线安装用可移动操作平台
CN204928669U (zh) 一种具有回转、举升功能的抽拉展开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5039654U (zh) 一种由旋转转化为定向力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