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6496A -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6496A
CN101746496A CN200810218148A CN200810218148A CN101746496A CN 101746496 A CN101746496 A CN 101746496A CN 200810218148 A CN200810218148 A CN 200810218148A CN 200810218148 A CN200810218148 A CN 200810218148A CN 101746496 A CN101746496 A CN 101746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vibrator
running gear
shell
micro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8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316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7937B/zh
Priority to CN200810218148A priority patent/CN101746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6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壳体振动并能在壳体外部形成振动波层的振动器。该运动装置如由动力驱动的水中运动装置(包括水面运动装置和水下运动装置),如轮船、潜艇、水下导弹、鱼雷等;该运动装置也可为陆上运载工具,如火车、汽车等;该运动装置也可为空中运载工具,如飞机、飞艇等。振动器带动壳体一起振动产生的振动波层,围绕运动装置壳体四周,使得巨大的流体阻力撞上振动波层后自然避开,使运动装置在流体阻力很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可大大的提高运动装置的运动速度并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运动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由动力驱动并能在空气中、水中(水面或水下)运动的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由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如汽车、火车、轮船等,在高速运动时,运动装置的壳体都会直接撞向前方或侧方的阻力流体(如水流或气流),为了减少运动产生的阻力,一般会在壳体上设置流线型的表面,但是,这都是以巨大的能量消耗为代价的直接碰撞,不符合当今环保和节能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运动时阻力的运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壳体振动并能在壳体外部形成振动波层的振动器。该运动装置如由动力驱动的水中运动装置(包括水面运动装置和水下运动装置),如轮船、潜艇、水下导弹、鱼雷等;该运动装置也可为陆上运载工具,如火车、汽车等;该运动装置也可为空中运载工具,如飞机、飞艇等。对于水中运动装置,其阻力流体为水;对于陆上和天上的运动装置,其阻力流体为空气。
所述壳体后端的外部设有至少一个能使流体振动或加热而形成流体柱的推进器。所述壳体后端设有安装角度可调的活动架,推进器固定在该活动架上。所述振动器选自:机械振动器、超声波振动器,普通声波振动器、次声波振动器,所述推进器选自:机械振动器、超声波振动器,普通声波振动器、次声波振动器、微波马达。优选为超声波振动器和微波马达。
所述壳体前端、顶部、底部及左右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推进器。所述壳体前端、顶部、左侧及右侧中至少之一的外部设有可以减少运动阻力的纵向扰流面。所述壳体前端的外部设有由马达驱动的转筒式离心机,离心机的转筒具有吸入正向阻力流体的进口和将流体侧向排出的出口。
所述壳体前端具有接收正向阻力流体的至少一个导入口,壳体后端具有至少一个导出口,导入口和导出口通过流体层通道连通,使正向阻力流体通过导入口进入流体层通道,并通过导出口排出。
所述流体层通道内位于导出口的前方设有加快该通道内流体流速的马达。所述流体层通道内设有受流体驱动的叶轮及由叶轮带动的发电机。所述的导入口内设有电机及由电机带动的可以划开流体的旋转头。旋转头可为半圆形、飞碟形、流线型和抛物面形等形状,与流体接触面上有几条凹或凸线条。所述壳体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平衡导入口,平衡导入口与流体层通道连通,使底部阻力流体通过平衡导入口进入流体层通道,并通过导出口排出。
所述壳体具有外壳及由外壳包裹的密闭内壳,流体层通道将外壳和内壳隔开,导入口、平衡导入口、导出口均设于该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中至少之一具有可以提高流体层通道内流体的流速的纵向扰流面。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可以延长流体通过路径的另一扰流面。
一种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具有外壳和由外壳包裹的密闭内壳,外壳和内壳被流体层通道隔开,外壳前端开有导入口,外壳后端开有导出口,导入口通过流体层通道与导出口连通而使外壳前后贯穿,导出口处设有微波马达,微波马达包括马达及可加热流体的微波装置,马达具有吸入口和第一喷出口,吸入口与流体层通道相通,使自吸入口吸入的流体被微波装置加热后从第一喷出口喷出。所述马达的第一喷出口中间设有可加速流体流速的加速管,加速管的一端与吸入口连通,加速管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喷出口,加速管内部设有靠近吸入口的扇叶和靠近第二喷出口的涡轮机,使吸入加速管的流体被扇叶和涡轮机进行二次加速。所述微波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电能产生微波的磁控管、与磁控管相连的天线及与天线相连的真空波导管,真空波导管与中空金属导管的一端连接,中空金属导管的另一端与加速管连接,使磁控管发出的微波通过天线发射到真空波导管,再经金属导管传递到加速管,由扇叶将微波均分散到加速管内部,使加速管内部的流体被加热。所述微波马达置于贴有消音材料的消音盒内。所述外壳的外壁具有可以加快流体流速的扰流面。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平衡导入口,平衡导入口与流体层通道连通,使外壳底部的流体通过平衡导入口、流体层通道后从导出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振动器带动壳体一起振动产生的振动波层,围绕运动装置壳体四周,使得巨大的流体阻力撞上振动波层后自然避开,使运动装置在流体阻力很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可大大的提高运动装置的运动速度并节省能源。
2)在运动装置运动方向的后端或壳体上设有振动推进器与流体接触,当振动推进器产生高频振动时,使得振动推进器上的流体也产生高频振动,并以极高运动速度形成流体柱向后不断猛烈喷出,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推动运动装置快速运动,比利用现有动力的推动更节能。
3)在各种船舶,如尖底船、平底船、凹底船和潜艇的前端有导入口,把正向阻力流体经流体层通道到导出口强烈喷出,瞬间可填充后部负压区并消除负压阻力,产生的反作用力帮助运动装置行驶,而流体层通道可在壳体内和壳体外通过管道连接导入口和导出口,制作或改造现有设备都很容易。当然,也适用于汽车、飞机、火车等。
4)各种船和潜艇的推动力用微波马达取代传统螺旋桨,马达具有极强的吸力,其从导入口吸入正向阻力流体,把水加热或部分加热,因为热水比冷水运动速度大得多,从导出口强烈喷出,也可不用微波功能,加速管内的扇叶和涡轮机对马达吸入口吸入的流体再次加速后,从马达的第一喷出口和加速管的第二喷出口同时强烈喷出,在水中产生的反作用力比螺旋桨更大,也更节能。
5)声波振动器使壳体振动后在其外面形成振动波层,可随时清洁干净壳体四周的污垢,如挡风玻璃上在雨天能保持其清晰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后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微波马达的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扰流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方式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六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七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八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八具体实施方式扰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九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十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十具体实施方式扰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十一具体实施方式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十一具体实施方式扰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十一具体实施方式扰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运动装置为船舶。船舶位于水位线2下面的壳体1包括外壳101和密闭的内壳102。外壳101的前端具有导入口5,导入口5内设有具有抛物面旋转头503及带动该旋转头503高速转动的电机504,通过该旋转头503把流体抛开以减少流体对内壳102直接碰撞产生的阻力影响。外壳101具有扰流面113。内壳102和外壳101被流体层通道7隔开一定的距离,导入口5设于外壳101前端,外壳101的后端开有导出口6,流体层通道7连通导入口5和导出口6。微波马达8设于导出口6内,微波马达8由金属材料做成,微波马达8置于四周贴有消音材料的多层消音盒801内,微波马达有吸入口811及两个喷出口601、602,在喷出口602中间有内外均为流线型以便于提高流体速度的具有金属壳体的加速管816,加速管816的一端与吸入口811相通,加速管816的一端与喷出口601相通。在加速管816内,前边有扇叶819后边有涡轮机817,通过转轴818带动扇叶819把吸入口811内的流体强烈吸入再经涡轮机817提速后,从喷出口601以很高的速度强烈喷出。磁控管812通过电能产生微波再通过与之相连的天线813的末端发射到真空波导管814内,再传到中空金属导管815,扇叶819的上端与金属导管815相通,扇叶819把微波均匀分散到金属外壳的加速管816内,金属导管815远离了加速管816的水流,加上扇叶819强力吸水,水就不会通过金属导管815进入真空管。不用微波时可控制封闭金属导管815,不让水进入,整个微波马达用金属壳体封闭。由于微波遇到金属就会反射,每秒上百亿次的电磁场使水分子接受微波能量后高频的剧烈转变,从而产生大量内热,使温度瞬间提高后再从喷出口601强烈喷出(温度低于100度)。由于热水的运动速度远远大于冷水,所以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微波马达从喷出口602喷出的流体围绕在喷出口601喷出的流体周围,共同推动船舶高速行驶。不用微波加热,推动力也大于螺旋桨。微波马达产生的推动力,可使各类船舶运动速度大大提高并且节约能源。微波马达(也可不用微波)用于抽水设备,排水量和排水速度大大提高。外壳101具有凹凸形扰流面113。外壳101的左右两侧可以设有至少一个扰流条111、112。在流体层通道7内至少有一个叶轮9受流体驱动,叶轮9带动发电机901工作,通过该发电机901为轮船提供辅助能源,当流体经过凹凸状的流线型扰流面113、扰流条111、112时,速度自然加快,利于轮船行驶。在外壳体101的左右两侧和底部至少有一个百叶窗式可调节角度的平衡导入口501,平衡导入口501与流体层通道7相通,使得壳体外的流体经平衡导入口501导入流体层通道7内,再从导出口6排出,由于流体在流体层通道7内的流速比自然状态的流速快,流体经过凹凸形的扰流面113、扰流条111、扰流条112时,流速变快,再通过壳体两侧和底部至少一个平衡导入口501把周围流体引入流体层通道7内,使平衡导入口501周围流体速度与流体层通道7内的流体速度大致相等,从而使得紧贴壳体外两侧和底部的流体也加快速度,该流体运动速度已快过船运动速度,此时,轮船运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已大大降低。导出口6的口径大于喷出口602的口径,喷出口602的口径大于加速管816的喷出口601的口径,导出口6的流速大于船行驶速度,喷出口602的流速大于导出口6的流速,喷出口601的流速又大于喷出口602的流速,导出口6喷出的流体围绕在602喷出的流体周围,喷出口602喷出的流体又围绕在601喷出的流体周围,三道不同流速的流体同时喷出水流,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快速行驶。其中,加速管816内的水流可以被加热后从喷出口601喷出。
当外壳101内壁上至少一个声波振动器3工作时,其振动频率使壳体外四周形成振动波层4,流体阻力碰到振动波层4自然避开,大大减少阻力影响。当船后面导入口6内的微波马达8工作时,产生的高速运动的热流体柱从加速管816的喷出口601强烈喷出,此时马达喷出口602喷出流体围绕在喷出口601喷出的流体周围,导出口6喷出的流体又围绕在喷出口602喷出的流体周围,共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推动轮船快速行驶,导入口5把前端正向流体阻力导入流体层通道7内,旋转头503的高速旋转把流体抛进流体层通道7,以减少流体阻力直接碰撞内壳102而产生的阻力,至少一个平衡导入口501把底部流体阻力导入流体通道7内,由于流体层通道内的流体流速快于自然状态,外层101为扰流面113加快了外壳内外的流体流速,微波马达从流体层通道7内大量的吸入流体,又加快了流体层通道7的流速,其速度已大于船运动速度,使得两侧和底部紧贴壳体上的流速加快,此时,流体从导出口6、601、602喷出,瞬间填充并消除后部的负压区和负压阻力,改变为相对正压区,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帮助轮船在流体阻力很小的状态中快速行驶。
本实施方式中,船舶壳体的前端设有导入口5,导入口5内有旋转头503,后端设有导出口6,导入口5和导出口6通过流体层通道7连通,使正向流体阻力通过导入口5、流体层通道7后从导出口6排出。在同等条件小,流体层通道7内的流体流速远快于自然状态,自然也快于船的运动速度,再经过微波马达强烈的吸水,加快了流体通道内的流速,另外,轮船壳体的底部和两侧也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平衡导入口501,该平衡导入口501与流体层通道7连通,使壳体底部和两侧的流体流经平衡导入口501、流体层通道7后从导出口6排出。扰流面113、扰流条111、扰流条112使流体经过时速度变快,以减少流体阻力。由于热水流动速度远快于冷水,所以微波马达产生的推动力远大于螺旋桨,可大大提高船艇运动速度。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运动装置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运动装置为船。船具有水位线2,轮船壳体1位于水位线2下方部分内壁的前端、两侧及底部分别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声波振动器3、第二声波振动器301及第三声波振动器302,第一、二、三声波振动器3、301、302均利用超声波产生振动的超声波振动器。在轮船壳体1外壁的后端设有可变换安装角度的活动架303,活动架303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可为一个大的凹形可聚焦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该声波振动推进器为超声波振动器。各声波振动器和声波振动推进器位于水位线下。
当第一、二、三声波振动器3、301、302工作时,声波振动器产生的高频振动使得壳体1也产生高频振动,在壳体1外面水中围绕壳体1形成振动波层4,其振动频率使水分子的运动速度远快于流体速度,使得周围的流体瞬间撞到振动波层4时立刻被振开,围绕船身壳体1而不能形成阻力,使船在流体阻力极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大大的节约了能源,同时,在后端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工作,其产生每秒数万甚至数百万次的超声波振动,使得在声波振动推进器304附近的水分子也激烈振动,然后形成水分子极高速度运动组成的流体柱,并以极高的速度向后强烈喷出,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快速行驶。活动架303通过控制而可以改变角度,从而可以改变固定在活动架303上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的角度,使水分子高频振动喷射出的流体柱按需要角度喷出,方便配合轮船转向或行驶,由于第一、二、三声波振动器3、301、302振动频率可控制,从而振动波层4的振动频率也可控制,使用不同频率的振动波层4来克服不同大小的流体阻力就更为方便,同样,声波振动推进器304振动的频率及产生的流体柱也可控制,从而轮船运动速度也可控制。
如船为游艇时,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可使用普通声源(人能听见的声源),通过扩音器来控制声波推进器在水中的振动频率,从而控制船的行驶速度,如播放优雅的曲子通过声波推进器缓缓推动游艇行驶,同时另设一喇叭在船上,人也听得见,更有情趣。
如播放激昂的音乐或快接近次声波的低频振荡,通过扩音器控制声波推进器304使水分子产生激烈振荡低频冲击波,推动船快速行驶。当然,也可以利用机械运动产生的振动波作为振动源。
另外,声波振动波层4使水分子产生的高频振动还可清洁轮船壳体外壁,使外壁保持干净。
如图1及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导入口5把轮船前端正向流体阻力引入轮船底部(可在壳体内部或壳体外部)中间的管道形成的较窄的流体层通道7后,再经过船后端的微波马达8强烈的吸水功能,大大加快流体层流体流速,再从可改变喷出角度和喷口直径的导出口6强烈喷出,推动船快速行驶,因为微波马达8转速可控制,所以从导出口6、601喷出的流体速度也可控制,从而船的速度也可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在流体层通道内安装有微波马达8,微波马达8位于导出口6的前方,通过微波马达8强烈的吸水功能可以大大加快流体层通道7内流体的流速。对于流体层通道7,其既可以形成于轮船壳体内部,也可以在现有轮船壳体的外部直接加装管道,从而可以节省改造成本,并大大节约能源,提高行驶速度。
如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方式。运动装置为潜艇。在潜艇壳体1的内壁前端设有第一声波振动器3,在其四周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声波振动器301,当第一、二声波振动器3、301工作时,在潜艇壳体外部的前面和四周形成振动波层4,当流体碰到振动波层4时自然避开而不会对潜艇形成阻力,在潜艇壳体1外壁前面及中间四周上、下、左、右各设有活动架303及固定在活动架303上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在后端设有固定在活动架303上的声波推进器304。
当潜艇行驶时,前面及四周至少一个声波振动器工作,在潜艇前面和四周形成声波振动波层4,在负压状态中振动波层4会不断产生气泡围绕潜艇四周,把流体阻力挡在振动波层4之外,当潜艇周围流体阻力碰上声波振动波层4时自然避开,使潜艇在阻力很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同时潜艇中间外层上、下、左、右四个活动架303固定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方向转向后面,与后端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一起工作,五个声波振动推进器304一起工作,在各个声波振动推进器上的水分子在超声波每秒数百万次的高频振动下产生激烈振动,形成水分子运动速度极高的流体柱向后猛烈射出,五个声波振动推进器304产生的五道流体柱产生极大的推动力,推动潜艇高速行驶。
当潜艇遇到来袭的水雷或鱼雷时,活动架303固定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通过控制来使鱼雷转向,多条运动速度极高并已远超过鱼雷速度的流体柱可阻挡鱼雷来袭,或改变鱼雷的运动方向,使鱼雷不能击中潜艇,如万一鱼雷仍能闯开多条流体柱形成的封锁线,虽然鱼雷能冲向潜艇,但速度已大大减少,在潜艇周围形成的声波振动波层4阻挡或改变了鱼雷方向,所以鱼雷仍不能击中潜艇,因为每秒数万次至百万次可控制振动频率的第一、二声波振动器3、301使壳体1周围在流体中也产生运动速度极高的、已远超过鱼雷运动速度的声波振动波层4,犹如形成一层保护罩,可阻挡鱼雷等来袭物。同理,各种水面上行驶的船舶周围产生的振动波层4也能形成保护罩避开袭击物的袭击。
当潜艇后退时,可开启前面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上升时可开启下面的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同理,潜艇可上、下、左、右、前、后在水中运动,使潜艇的运动更为方便。
当声波振动推进器304的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是一种全新的、杀伤力很强的声波武器,声波振动推进器7就是枪或炮,水就是子弹或炮弹。
如图8及图9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方式。潜艇壳体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声波振动器3,通过声波振动器3的高频振动形成声波振动波层4,使潜艇运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遇到水分子运动速度极快并已远超过潜艇运动速度的声波振动波层4时自然避开,潜艇在阻力很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在潜艇的前端有导入口5,把流体导入壳体底部中间并不是很宽的流体层通道7,并与后端的导出口6相通,导出口6前方的外壳内设有内贴消音材料及多层箱体形成的消音箱801,消音箱801内固定有可控制转速的微波马达8,马达8经消音箱801消音后噪音大大降低,微波马达8以极强的吸力把流体从导入口5经流体层通道7吸入后从可控制喷口直径和角度的导出口6、601强烈喷出热流体,由于热水比冷水运动速度快得多,通过高速喷出流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潜艇快速行驶,此时,在导入口5附近的流体以快于潜艇运动速度被微波马达8强烈吸入,在潜艇的前端形成相对负压区,再经过微波马达8把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从导出口强烈喷出,瞬间填充了尾后的负压区,使负压区变为相对正压区,反作用力推动潜艇快速行驶,由于从根本上改变了潜艇运动中的流体分布,所以只用很小的动力就推动潜艇快速运动。
当潜艇工作时,后端吸力极强的微波马达8工作,通过流体层通道7从导入口5把潜艇正向最大流体阻力强力吸入流体层通道7后,从可控制角度喷口直径的导出口6按需要的角度强烈喷出,反作用力推动潜艇行驶。由于微波马达8吸水极强并且转速可控制,所以潜艇的运动速度也可控制。此时,由于潜艇周围形成有声波振动波层4,在深海负压状态中,超声波振动达到一定频率,水分子形成大量气泡围绕潜艇周围,流体阻力碰上振动波层4后自然避开,犹如潜艇在空气中行驶,潜艇后面又有微波马达8产生的强大的推力,潜艇的运动速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由于用微波马达8取代传统螺旋桨动力,具有如下优点:1)微波马达从导入口5把正向最大阻力流体吸入流体层通道7,大大减少了运动中正向最大流体阻力的影响,并使流体从导出口6、601强烈喷出,瞬间填充尾后的负压区和消除了负压阻力;反作用力推动潜艇在理想状态中快速行驶(因为潜艇运动方向的前端为相对负压区,后端为相对正压区,这种状态为流体分布的理想状态)。2)由于微波马达8吸力极强且可控制,从导出口6、601强烈喷出的热流体,由于流体中热分子运动速度远大于冷的分子运动速度在流体中产生极强的反作用力,即使不用微波功能,微波马达从喷出口6、601喷出的流体在水中比螺旋桨更具有更大的推动力还节约能源;3)流体层通道为一管道在潜艇或船舶底部的壳体内或壳体外前后相通,不论是制造还是改造都很容易,而且能提高运动速度和显著提升节能效果。4)马达固定在消音箱内,消音箱又固定在壳体内,经过两次消音后微波马达的噪音大大降低,且比螺旋桨更容易控制噪音。
如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六具体实施方式。在潜艇壳体1的内壁上至少有一个声波振动器3,当声波振动器3工作,在壳体外产生振动波层4使一切流体阻力自然避开。在前端有由电机504带动的离心机501,在离心机501的转筒503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声波推进器301、及设有至少一个可控制喷射角度的出口502,在潜艇后端的螺旋桨叶片上至少设有一个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当潜艇行驶时,前端离心机501的转筒503高速旋转,把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以大于潜艇速度从入口5吸入离心机501,此时至少一个声波推进器301工作,高频振动后产生的运动速度极高的流体柱与从转筒503的出口502高速抛出的流体以大于潜艇速度的流速强烈抛向四周,形成一个半圆锥型的旋转的、有一定厚度的、具有很高运动速度的并与潜艇之间有一定距离的流体幕,把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阻挡瞬间,但潜艇正向四周巨大的流体压力瞬间把流体幕压向潜艇,就是这一瞬间,流体幕延缓了四周流体压向潜艇的时间的一瞬间,这一瞬间也刚好让潜艇经过,流体阻力跟着流体幕,只能在潜艇后面形成,流体幕与潜艇之间一定距离内,在潜艇前方和壳体周围形成相对负压区,所以潜艇始终在流体阻力很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提高了速度,同时节约了能源。如离心机501转速略慢,抛出流体形成的流体幕不足以把流体阻力带到后部,而只能在潜艇中后部形成,流体阻力在后半部形成并顺着壳体流走,至少潜艇避开了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及壳体面积一半都避开了流体阻力,也大大的节约了能源,并提高了运动速度。另外后端的螺旋桨工作,在螺旋桨叶轮上至少一个声波振动推进器304工作,产生很高加速度的流体柱的反作用力,与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的反作用力一齐产生更大的反作用力来推动潜艇快速行驶。在使用中,可只使用前端的离心机或后端的螺旋桨,也可以一起使用使潜艇速度大大提高。
当30米/秒速度(一般鱼雷速度)的鱼雷袭击潜艇时,潜艇以20米/秒行驶时,离心机501及声波推进器301工作,把20米/秒速度运动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加速后,以60米/秒的速度吸入后又以60米/秒速度与声波推进器301产生的极高速度运动的流体柱一起抛向四周,形成流体幕,当鱼雷以30米/秒射入60米/秒运动的有一定厚度且高速旋转的流体幕时(实际上流体幕内还有运动速度远远超过60米/秒速度的流体柱),由于流体幕的速度远快于鱼雷运动速度,鱼雷瞬间被流体幕阻挡,就算流体幕无力阻挡有巨大力量的鱼雷,哪怕仅延缓鱼雷1/2秒的时间,或改变了一点鱼雷的运动方向,也刚好化10米长度的潜艇(假设潜艇的长度为10米,以20米/秒速度行驶,因离心机转速和声波推进器频率可调,通过合理设计离心机501、出口502、转筒503和配置流体幕的喷射角度厚度及运动速度或旋转速度、完全可产生流体幕来阻挡鱼雷)离开,鱼雷只能被流体幕形成的防护网带到后面,始终射不中潜艇。如万一鱼雷速度极高,就算可以冲破流体幕的阻挡,其运动速度已大大减低,当碰到潜艇外壳时又被声波振动器3在壳体外产生的声波振动波层4阻挡,已远快于鱼雷运动速度的声波振动波层4使水分子以每秒数万至数百万次振动,犹如形成严密的防护罩围绕在潜艇周围,可阻挡鱼雷等来袭物。
实际上,当离心机501把流体以60米/秒速度抛出后形成流体幕时,反作用力推动潜艇快速行驶,此时潜艇速度已远超过鱼雷30米/秒速度,鱼雷也射不中潜艇。
当前面离心机501已把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吸入后抛向四周形成流体幕,把流体阻力阻挡瞬间,此时,流体幕与潜艇之间一定距离的前方及四周已形成相对负压区,与周围流体形成极大的压力差,根本性的改变了流体的分布,使潜艇处在理想的运动状态,此时若再开动后面的螺旋桨,只需很小一点推动力,就能使潜艇速度成倍提高。
如图1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七具体实施方式。运动装置为水下导弹或鱼雷。在鱼雷的前端有电机504带动旋转头503高速旋转,把正向最大流通阻力抛向四周形成流体幕,但流体幕的力量很小,无力阻挡巨大压力的流体,所以瞬间被逼回壳体的中前部,由此在旋转头与壳体前部之间一定距离形成相对负压区,大大减少了正向最大流体阻力的影响(至少比硬碰正向流体要节约能源),壳体1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声波振动器3,使得在壳体1周围形成声波振动波层4。当鱼雷运动时,声波振动波层4的水分子产生极高频率的振动,当振动达到一定程度,水分子也会气化,在负压状态中气化后的水分子形成气泡围绕在鱼雷周围,犹如鱼雷在空气中行驶,水流产生的阻力大大减少,在这种状态中鱼雷原有动力产生的速度大大提高,使鱼雷运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自然避开而对鱼雷形不成太大阻力,鱼雷在很小动力推动下也会以很快速度运动,大大提高了鱼雷的运动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命中率。
如图12及图1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八具体实施方式。运动装置为导弹或鱼雷。该实施方式与第七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鱼雷的壳体包括外壳101和内壳102,凹凸形扰流面114环绕外壳101,以减少流体阻力对鱼雷的影响,外壳101和内壳102之间有很窄一层环形流体层通道7与前方的导入口5、后方的导出口6前后相通,在导出口6前面有微波马达8。内壳2为封闭体,使流体不会进入内壳2。流体层通道7环绕整个内壳102和外壳101之间的环形通道,至少外壳101上有一个平衡导入口501与流体层通道7相通。当鱼雷运动时,至少一个声波振动器3使鱼雷高速运动产生的流体阻力撞到声波振动层4时自然避开,微波马达8产生极强的吸力,把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及外壳101上的流体阻力通过导入口501吸入环形洞流体层通道7后从导出口6、601强烈喷出,热流体在水中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推动鱼雷比传统鱼雷更快速度运动。如把吸水马达换为空气发动机就可用于火箭或导弹。
如图1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九具体实施方式。运动装置为鱼雷或导弹。在鱼雷的前端有离心机501,由马达504带动转筒503转动,流体从导入口5导入转筒503,再从转筒503周围可改变喷出角度的导出口502抛出,在鱼雷外壳1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声波振动器3。
当鱼雷运动时,至少一个声波振动器3工作,在深海负压状态中,在壳体周围形成大量空气泡的振动波层4,围绕鱼雷周围,当流体阻力遇到振动波层4,流体阻力就自然避开,此时马达504带动离心机501工作,把正向最大流体阻力以大于鱼雷自身运动速度的流速吸入,由于转筒503高速旋转,流体通过可控制喷出角度和喷口直径的导出口502以小于90度的角度抛向四周形成极高运动速度、旋转的并有一定厚度的流体幕。流体幕挡在鱼雷前面以阻挡鱼雷正向及周围流体阻力瞬间,这宝贵的一瞬间,刚好让鱼雷经过,但流体幕无力阻挡周围巨大的压向鱼雷壳体四周的流体压力,流体阻力最后只能在后部形成,所以鱼雷在阻力很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运动速度大大提高,自然命中率也大大提高。
当鱼雷以27米/秒速度运动中遇到拦截鱼雷以35米/秒速度来攻击,鱼雷前端离心机501通过控制可加快速度为60米/秒速度把流体从导出口502抛向四周形成流体幕,阻挡拦截鱼雷。但流体幕无力阻挡具有巨大力量的拦截鱼雷,哪怕流体幕阻挡或延缓鱼雷1/5秒,这宝贵的1/5秒也刚好让5米长的鱼雷通过,拦截鱼雷就不能射中鱼雷。如拦截鱼雷速度很快,流体幕无力阻挡,但至少也降低了拦截鱼雷的一点速度,当拦截鱼雷逼近鱼雷四周的振动波层4时,由于振动波层4周围水分子极快速运动,其运动速度已远远超过拦截鱼雷速度,所以拦截鱼雷不能命中鱼雷。该实施方式也可用于导弹。
如图15及图16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十具体实施方式。运动装置为汽车。汽车的壳体1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声波振动器3,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声波振动器301,在汽车底部有流线型凹凸状的扰流面113(如图4所示),使得流体经过底部的路径不少于经过车身上的路径,从而把汽车升力阻力大大降低或消除,两侧有扰流面117以减少流体阻力。
当汽车行驶时,第一、二声波振动器3、301工作时,在汽车周围形成声波振动波层4,以降低流体阻力对汽车的影响,当流体经过汽车底部和车上部时,流体同时在后部到达以保持流体的连续性,由于底部流体经过的路径不少于经过车上部的路径,所以升力阻力大大降低或消除,使汽车的附地能力增加,安全性增加,同时还节约能源。
特别当雨天行驶时,雨水落到车身及挡风玻璃时,被声波振动波层4产生的振动自然弹开,减少了雨水对车身带来的阻力,同时也使挡风玻璃清晰度大大提高,没有雨刮器来回刮动影响视线,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如挡风玻璃上灰尘多影响视线,开启原车上的喷水装置后再用声波振动器3的高频振动,灰尘自然就会脱落,挡风玻璃恢复清晰,同样道理,车身脏了喷上一点水后,开启声波振动器3,产生的声波振动层4使车身立刻变得干净。该方法可适用于飞机等各种装置,可减少流体阻力并清洁外表。
如图17至图19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十一具体实施方案。该实施方式与第十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汽车前面为扰流面115,后面为扰流面114(如图13所示),两侧为扰流面116,在流体层通道7内有被流体驱动的叶轮9来带动发电机901为汽车补充电源,在汽车前端有导入口5通过外壳101和内壳102之间形成的流体层通道7与后端的导出口6前后相通,至少一个声波振动器3设在内壳102前端的内壁上以及外壳101的内壁上,为机械振动的声波振动器3用来减少流体阻力对内壳102和外壳101的阻力,外壳101和内壳102的底部都具有流线凹凸状的扰流面113(如图4所示),在外壳101的底部和两侧至少有一个可控制流体进入角度及进气量大小的平衡导入口501与流体层通道7相通,使得汽车底部流体经过的路径不少于车上部的路径,从而把汽车的升力阻力大大降低或消除。在导出口6端面上有可控制角度的控制板601,控制板601的流体接触面为抛物面,以加快流体出口时的速度并延长其路径,当控制板601的角度变化时,可改变导出口6的流体流量和流速,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流体层通道7及平衡导入口501的流体流量和流速,从而可控制升力阻力及车轮的附地力的大小,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时,控制板601完全闭合,导出口6内的大量流体不能排出从而产生巨大的阻力,使车速突然减慢,可帮助汽车更好的刹车,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汽车外壳101的两侧及上、下部均为纵向凹凸状抛物扰流面及扰流条(下部扰流面的路径不少于上部)。目前现有各类汽车车身及运动体的上部及两侧有横向各类凹凸线条,当流体快速经过车身周围时,流体顺着车身横向凹凸线条流过时接触面变多,流体经过壳体的流量变多,停留时间相对变长,速度自然变慢;反之对于纵向的凹凸状的扰流面和扰流条,当快速流动的流体顺着凹凸流线抛物面或扰流条经过时,接触面变少,流量也变少,停留时间变短,速度自然加快。特别是流体经过凹的后部或凸的前部小于90度的抛物折射面时瞬间被抛开壳体,又瞬间被外部的压力迫回壳体,由此在壳体上形成一小段相对负压区,流体经过若干凹凸流线型抛物面后,都形成相对负压区。若壳体上这种相对负压区有一半,就减少了一半的流体阻力。此时,流体在壳体上的接触面减少,自然接触时间减少,壳体上相对负压区增多,流体流动速度自然变快,流体阻力自然减少。各类纵向的凹凸扰流面形成的运动体,不但可减少流体阻力,还美观大方。
本运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现在汽车以重量来克服升力阻力,普通小车重量为1.3吨-2吨,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克服升力阻力。当车速快时,汽车就很难控制,大部分车祸由此引起。本发明中因为可以消除升力阻力,汽车按所需功能基本重量约为300公斤左右。只是现有汽车1/5重量左右,换句话说可节能80%能源,同时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2)当车速在100公里时,流速阻力约占能耗80%以上,人们天经地义的人为,车速和阻力成正比。本发明中用机械振动器或声波振动器使壳体产生振动从而减少流体阻力对汽车的影响,特别是把正向最大的流体阻力及侧向流体阻力大部分从导入口引入流体通道内,再从导出口以大于车速喷出,瞬间填充了车后部负压区并消除了负压阻力,仅此一项,就可减少50%左右的流体阻力的影响。
(3)现在车身上均为横向凹凸型各类弧形线条,当流体顺着车身经过时,流体与车身接触面变大,接触点变多,接触时间变长,自然而然流体流量变大,停留时间变长,从而流体阻力增大。而本发明中车身上为纵向凹凸型的扰流面和扰流条,当流体顺车身经过时与车身接触面变小,接触点变少,接触时间变短,所以流体经过时流量变少,停留时间变短,从而流体阻力减小。特别是流体经过抛物面的凹的后部和凸的前部时,都会顺着抛物面的形状抛离壳体,但瞬间又被四周的压力压回壳体,就在瞬间流体经过的这一小段距离,在壳体上形成了一小段相对负压区,当流体经过若干凹凸面时,就会形成若干负压区,如该负压区占壳体一半面积,就会减少一半流体阻力。
运动装置在现有动力驱动的情况下,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振动器,从而可以使壳体振动并在壳体外部形成振动波层,流体阻力撞上振动波层后会自然避开,从而可以减小运动装置运动时的流体阻力。振动器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可以设在壳体的前端、顶部、底部、左右两侧,也可只在流体阻力最多的前面设置。较佳的是,壳体前端、顶部、底部及左右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振动器,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围绕壳体的振动波层。振动器的频率可以控制,从而产生的振动波层的振动频率也可以控制,从而可以根据运动装置运动时产生的流体阻力大小来选择与其配合适应的振动源产生的振动频率大小的振动波层。在流体阻力大的位置可以多设置或设置功率大的振动器,在流体阻力小的位置则可以不设置振动器或少设置振动器或设置功率小的振动器。
运动装置壳体后端可以设置振动推进器,通过振动推进器使附近的流体高频振动并产生流体柱,利用流体柱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运动装置,比仅利用现有动力驱动节能。振动推进器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对于潜艇,振动推进器可以设在顶部、底部、前端、后端及左右两侧,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在设定方向进行推进。振动推进器的振动频率也可以控制,使得流体柱的运动速度也可以控制,从而流体柱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运动装置的运动快慢也可以控制。振动器和振动推进器均可以为利用超声波振荡产生机械振动的超声波振动器,或微波马达瞬间产生的热水流产生更大的推动力,也可以直接利用其他声源或者用机械振动来实现,较佳的是超声波振动器和微波马达。
振动器是把能产生振动频率的振动源设在壳体内壁,通过振动源产生的振动来带动壳体振动,从而壳体随着振动频率振动,就象形成一层紧贴壳体的振动波层,来阻挡或减少壳体上流体阻力的影响。能产生振动的振动源:机械振动,声波振动等,可根据运动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来选择使用不同的振动源的振动器。
机械振动有很多种方法。如用最普通的电机,3000转/分即50转/秒带动偏心转子产生的振动,每秒可以使流体阻力离开壳体50次,如用1000转/分电机产生的振动,则每秒可使流体阻力离开壳体167次,流体离开壳体瞬间又被四周巨大的压力压回壳体,周而复始,由此形成的振动波层使壳体上的流体阻力大大减小。如用每秒钟数万次或数百万次的超声波振动,就会在壳体形成声波振动层,流体阻力遇上后自然避开而形不成阻力,运动体就在无阻力或阻力很小的理想状态中行驶。
声波推进器是把能产生振动的声波源放在水中,声波振动使水分子产生激烈振动,大大加快水分子的运动速度。由此形成快速运动的水流为流体柱来推动船舶运动。根据船舶大小,需要速度快慢来选择使用不同的声波源的声波推进器。
微波可使水流迅速加热,热水的运动速度远远快于冷水,可获得很大推动力,再配合吸水马达高速喷出,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可运用在各类在水中高速运动的船舶。
超声波振动源置于水中,使水分子产生每秒数万至数百万次振动,使水分子很快速度运动,瞬间产生水分子高速运动的流体柱,加速度非常大,局部压力可达几千个大气压,但速度慢。
普通声波(人能听见的声音),通过扩音器连接喇叭类的声波源在水中也能激烈振荡,使水分子快速运动,由此形成的流体柱也能推动船舶行驶。如游艇上播放激昂的音乐水分子振动就大,优雅的音乐水分子振动就小,同时人也能听见,通过控制扩音器的大小来控制流体柱的速度从而控制游艇的速度。
普通声波快接近次声时,在水中会产生低频的强烈振荡,产生很大的低频冲击波,产生的流体柱也有很强的推动力。
微波马达是在吸水马达内装有微波装置,对吸水马达的喷出口的流体加热或部分加热,由于热水运动速度远快于冷水,所以喷出口喷出的热水产生的反作用力大大加快船舶的运动速度。
运动装置也可以设置用于接收正向阻力流体的至少一个导入口,导入口内设有旋转头由电机带动旋转,可减少正向流体的阻力对运动体的影响,也可设置离心机吸入正向流体阻力,再抛向四周与运动装置之间的夹角小于90°,形成流体幕。运动装置可以有至少一个导出流体的导出口,及连通导入口和导出口的流体层通道。在流体层通道内设由流体驱动的叶轮来带动发电机工作,为运动体补充能源,运动装置还可设有用于接收底部或侧部阻力流体的至少一个平衡导入口,平衡导入口也与流体层通道连通。流体层通道可以设于现有运动装置的壳体内,也可以直接在现有壳体的底部再加装一层形成流体层通道的底壳,或者在现有壳体的底部加装扰流面或管道,该加装的底壳或管道或扰流面。原有的壳体整体视为本发明运动装置的壳体。运动装置的流体层通道内可以设有用于加快流体流速的凹或凸的扰流面,在导出口内设有优于螺旋桨产生更大推动力、并由于螺旋桨产生更大推动力的微波马达。
运动装置如由动力驱动的水中运动装置(包括水面运动装置和水下运动装置),如轮船、潜艇、水下导弹、鱼雷等;该运动装置也可为陆上运载工具,如火车、汽车等;该运动装置也可为空中运载工具,如飞机、飞艇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具有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壳体振动并能在壳体外部形成振动波层的振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至少一个能使流体振动或加热而形成流体柱的推进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选自:机械振动器、超声波振动器,普通声波振动器、次声波振动器,推进器选自:机械振动器、超声波振动器,普通声波振动器、次声波振动器、微波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顶部、底部、左侧及右侧中至少之一的外部设有可以减少运动阻力的纵向扰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的外部设有由马达驱动的转筒式离心机,离心机的转筒具有吸入正向阻力流体的进口和将流体侧向排出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外壳及由外壳包裹的密闭内壳,外壳和内壳被流体层通道隔开,外壳前端具有接收正向阻力流体的至少一个导入口,外壳底部具有至少有一个平衡导入口,外壳后端具有至少一个导出口,导入口和导出口通过流体层通道连通,使正向阻力流体通过导入口进入流体层通道,并通过导出口排出,且在导出口设有可控制角度的控制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和外壳中至少之一具有可以提高流体层通道内流体的流速的纵向扰流面。
8.一种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具有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外壳和由外壳包裹的密闭内壳,外壳和内壳被流体层通道隔开,外壳前端开有导入口,外壳后端开有导出口,导入口通过流体层通道与导出口连通而使外壳前后贯穿,导出口处设有微波马达,微波马达包括马达及可加热流体的微波装置,马达具有吸入口和第一喷出口,吸入口与流体层通道相通,使自吸入口吸入的流体被微波装置加热后从第一喷出口喷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第一喷出口中间设有可加速流体流速的加速管,加速管的一端与吸入口连通,加速管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喷出口,加速管内部设有靠近吸入口的扇叶和靠近第二喷出口的涡轮机,使吸入加速管的流体被扇叶和涡轮机进行二次加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电能产生微波的磁控管、与磁控管相连的天线及与天线相连的真空波导管,真空波导管与中空金属导管的一端连接,中空金属导管的另一端与加速管连接,使磁控管发出的微波通过天线发射到真空波导管,再经金属导管传递到加速管,由扇叶将微波均分散到加速管内部,使加速管内部的流体被加热。
CN200810218148A 2008-12-10 2008-12-10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Pending CN101746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1664.9A CN103507937B (zh) 2008-12-10 2008-12-10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CN200810218148A CN101746496A (zh) 2008-12-10 2008-12-10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8148A CN101746496A (zh) 2008-12-10 2008-12-10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1664.9A Division CN103507937B (zh) 2008-12-10 2008-12-10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496A true CN101746496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7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8148A Pending CN101746496A (zh) 2008-12-10 2008-12-10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649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682A (zh) * 2012-01-09 2012-06-27 朱晓义 一种船
CN103204153A (zh) * 2013-04-18 2013-07-17 胡明建 一种气悬浮船的设计方法
CN104875861A (zh) * 2014-02-28 2015-09-02 朱剑文 隔波稳定浮体
CN105947163A (zh) * 2016-05-10 2016-09-21 朱晓义 一种具有大推动力的船或潜艇
CN107191442A (zh) * 2017-05-26 2017-09-22 北京顺风光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功率超声降低高速物体空气阻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35777A (zh) * 2018-05-02 2019-11-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扩散器系统
CN111267974A (zh) * 2015-03-05 2020-06-12 奥萨马·伊劳格布 用于减小汽车阻力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682A (zh) * 2012-01-09 2012-06-27 朱晓义 一种船
CN102514682B (zh) * 2012-01-09 2015-03-11 朱晓义 一种船
CN103204153A (zh) * 2013-04-18 2013-07-17 胡明建 一种气悬浮船的设计方法
CN103204153B (zh) * 2013-04-18 2016-05-04 胡明建 一种气悬浮船的设计方法
CN104875861A (zh) * 2014-02-28 2015-09-02 朱剑文 隔波稳定浮体
CN111267974A (zh) * 2015-03-05 2020-06-12 奥萨马·伊劳格布 用于减小汽车阻力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47163A (zh) * 2016-05-10 2016-09-21 朱晓义 一种具有大推动力的船或潜艇
CN107191442A (zh) * 2017-05-26 2017-09-22 北京顺风光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功率超声降低高速物体空气阻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91442B (zh) * 2017-05-26 2023-11-03 哈尔滨龙声超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功率超声降低高速物体空气阻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35777A (zh) * 2018-05-02 2019-11-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扩散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6496A (zh)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US6978767B2 (en) Active drag and thrust mod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CN101708742B (zh) 一种流体运动装置
CN101786414B (zh) 瞬间阻挡流体洞封口来产生升力和动力的运动体
CN103204186A (zh) 运动装置
CN107972837A (zh) 组合式泵喷推进器
JP7334339B2 (ja) 艦船の航行時の造波抵抗及び摩擦抵抗を低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3972494A (en) Vehicle air screen apparatus
CN101638112A (zh) 一种可瞬间减缓流体洞阻力的运动装置
US2730065A (en) Hydraulic ship propulsion apparatus
CN1400138A (zh) 喷水式舰船推进装置
CN203450363U (zh) 一种喷水式推进船及其船用自吸泵喷水推进舷外机
CN103507937B (zh) 动力驱动的运动装置
CN202557783U (zh) 船舶水泵动力推进器
CN1833952A (zh) 喷水式推力器
CN206243427U (zh) 一种船舶动力系统铺助加力装置
CN103241356A (zh) 船舶气动推进系统
CN102530211B (zh) 水中用动力装置
CN203372384U (zh) 船舶气动推进系统
CN103332279A (zh) 应用绞龙式推进器并具有消音隐蔽性能的新型潜航器
CN109916590B (zh) 一种超空泡生成及控制装置
CN207826516U (zh) 组合式泵喷推进器
CN106516062B (zh) 一种船舶推进装置
US3630162A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reducing the propelling resistance of vessels
JPS61229694A (ja) 船体の進行を阻む造波抵抗の波をのみ込んで、之を利用する船の推進加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