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1174A -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1174A
CN101741174A CN200910217419A CN200910217419A CN101741174A CN 101741174 A CN101741174 A CN 101741174A CN 200910217419 A CN200910217419 A CN 200910217419A CN 200910217419 A CN200910217419 A CN 200910217419A CN 101741174 A CN101741174 A CN 101741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links
output end
stator
stato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7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宝泉
曹海川
李春艳
郭守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217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1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1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它涉及风力发电装置。它为解决目前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存在不能进行最大风能捕获,无法实现最大功率控制,在实现最大功率控制时控制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而提出。整流器的正、负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的正、负极输入端相连,直流储能单元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与负载(4)的正、负极输入端相连;双定子多相发电机的两个定子的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分别与整流器和交流/直流变换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的正、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负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正、负极输入端相连它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风能自动跟踪控制,在实现最大功率控制时控制简单、可靠性高,在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作为发电机具有很多优点,其省去励磁绕组和容易出现故障的集电环和电刷,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和装配费用减小,运行更为可靠。稀土永磁发电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电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同时,由于处于直轴磁路中的永磁体的磁导率很小,直轴电枢反应电抗较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小得多,因而固有电压调整率比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小。因此,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基本上都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由于风速的变化范围很大,使得风力发电机(特别是永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会在很大范围内波动。因此,离网型发电机往往不能直接与负载相连,而是通过整流器给蓄电池充电,将电能储存起来,通过蓄电池给负载供电;或通过一个可控的整流调节器,同时给负载和蓄电池供电,如图1所示。目前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进行最大风能捕获,无法实现最大功率控制;即使能够实现最大功率控制,也存在控制复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可靠性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存在不能进行最大风能捕获,无法实现最大功率控制,在实现最大功率控制时控制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而提出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它包括风力机、整流器和直流储能单元;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直流储能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与负载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它还包括双定子多相发电机和交流/直流变换器;双定子多相发电机的电机转轴与风力机的旋转输出轴相联接,双定子多相发电机的一个定子的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双定子多相发电机的另一个定子的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直流变换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的正极输入端和负载的正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的负极输入端和负载的负极输入端相连。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它包括风力机、整流器和直流储能单元;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直流储能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与负载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它还包括双绕组多相发电机和交流/直流变换器;双绕组多相发电机的电机转轴与风力机的旋转输出轴相联接,双绕组多相发电机的一个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双绕组多相发电机的另一个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直流变换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的正极输入端和负载的正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的负极输入端和负载的负极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在继承普通离网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过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的基础上,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风能自动跟踪控制,实现最大功率控制,在实现最大功率控制时控制简单、可靠性高,大大提高风速变化条件下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在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定子铁芯5-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转子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五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六的电路原理图;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八中多相可控电抗器的电路原理图;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八中多相可控电抗器的阻抗调节特性曲线图,纵轴为阻抗,横轴为直流控制电流;图11为本发明的输出特性曲线图,纵轴为输出功率,横轴为风力机转速,曲线a表示风力机最大输出功率变化曲线,曲线b表示总输出功率变化曲线,曲线c表示一组定子绕组的输出功率变化曲线,曲线d表示另一组定子绕组的输出功率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风力机1、整流器2和直流储能单元3;整流器2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整流器2的负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与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它还包括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和交流/直流变换器6;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电机转轴与风力机1的旋转输出轴相联接,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一个定子的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整流器2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个定子的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多相发电机5由两个形状及规格均相同的定子铁芯5-1、转子铁芯、多个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转子固定架和两组定子绕组组成;所述定子铁芯5-1一侧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子绕组齿5-1-1,定子绕组绕置在所述多个定子绕组齿5-1-1上;转子铁芯沿圆周方向等分为多块转子铁芯块5-2,每相邻两块转子铁芯块5-2之间设置有一个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相邻两块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的充磁方向相反,转子铁芯沿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处设置有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所述每个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和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的交汇处为通孔5-5;转子固定架的外环5-6和内环5-7之间设置有与通孔5-5数量相同的转子支撑件5-8,所述装设有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和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的转子铁芯通过贯穿通孔5-5的转子支撑件5-8固定装设在转子固定架内,两个形状及规格均相同的定子铁芯5-1分别在装设有转子铁芯的转子固定架5-5的两个端面上,所述两个定子铁芯5-1设置有定子绕组齿5-1-1的一端相对。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由外定子铁芯5-11、外定子绕组5-13、内定子铁芯5-14、内定子绕组5-15、转子铁芯5-17和多个永磁体5-18组成;转子铁芯5-17设置在外定子铁芯5-11和内定子铁芯5-14之间;外定子铁芯5-11的内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外定子绕组齿5-12,内定子铁芯5-14的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内定子绕组齿5-16;外定子绕组5-13绕置在所述外定子绕组齿5-12上,相邻两个绕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之间设置有两个空置的外定子绕组齿5-12;内定子绕组5-15绕置在内定子绕组齿5-16上,相邻两个绕有内定子绕组5-15的内定子绕组齿5-16之间设置有两个空置的内定子绕组齿5-16,所述装设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与装设有内定子绕组5-15的内定子绕组齿5-16装设位置相互对应;多个永磁体5-18间隔均匀地设置在转子铁芯5-17的外圆周面上,每相邻两个永磁体5-18分别装设在与装设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和与所述装设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相邻的两个空置的内定子绕组齿5-16相对的位置上,相邻两个永磁体5-18的充磁方向相反。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点在于所述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每个定子铁芯设置有两套定子绕组,所述两个定子铁芯上各一套定子绕组串联作为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两个交流输出端。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点在于交流/直流变换器6由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电抗器L、开关管K1、第七二极管D7和第一电容器C1组成;所述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由第一二极管D1至第六二极管D6组成;A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B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C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电抗器L的一端相连,电抗器L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和开关管K1的漏极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同时与开关管K1的源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两端即为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点在于交流/直流变换器6由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电抗器L、开关管K1、第七二极管D7和第一电容器C1组成;所述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由第一二极管D1至第六二极管D6组成;A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B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C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开关管K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K1的源极同时与电抗器L的一端和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电抗器L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两端即为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点在于交流/直流变换器6由多相可控电抗器和不可控整流器组成;多相可控电抗器的交流输入端与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交流输出端相连,多相可控电抗器的交流输出端与不可控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多相可控电抗器的正极直流输出端和负极直流输出端分别与不可控整流器的正极直流输出端和负极直流输出端相连。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不同点在于多相可控电抗器由田字形铁芯6-1、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至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和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组成;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分别设置在田字形铁芯6-1的中心柱的上部和下部,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的绕向相反,第一交流绕组N1与第二交流绕组N2串联连接,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至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分两组分别设置在与设置有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的中心柱相平行的两根侧柱上,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与第二直流控制绕组NC2的绕向相反且分别设置在一根侧柱的上部和下部,第三直流控制绕组NC3与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的绕向相反且分别设置在另一根侧柱的上部和下部,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至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串联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包括风力机1、整流器2和直流储能单元3;整流器2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整流器2的负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与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和交流/直流变换器6;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电机转轴与风力机1的旋转输出轴相联接,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一个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整流器2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个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风速较低时,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一路定子绕组的反电势较小,采用利用图7所示的交流/直流变换器6对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一路定子绕组输出进行整流升压后,对直流储能单元3进行充电。当风速较高时,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反电势较大,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路定子绕组的反电势的峰值高于直流储能单元3的电压值,整流器2对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路定子绕组输出进行整流,也对直流储能单元3进行充电。这时,由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两路定子绕组共同对直流储能单元3进行充电。如果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路定子绕组的匝数设计得较多,即使在较低风速时,其反电势的峰值也高于直流储能单元3的电压值,可以对直流储能单元3进行充电,因此,随着风速的增加,其反电势会越来越大。这时,利用图8所示的交流/直流变换器6对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或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路定子绕组的输出进行整流降压,对直流储能单元3进行充电。
图11是本发明发电装置的功率输出特性。系统总的输出功率曲线与风力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曲线相接近,因此该发电系统能够与风力机的特性相适应,能够实现最大风能的自动跟踪,可以有效地提高风能向电能的转换能力。
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过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够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大大提高了风速变化条件下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在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Claims (9)

1.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它包括风力机(1)、整流器(2)和直流储能单元(3);整流器(2)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整流器(2)的负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与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和交流/直流变换器(6);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电机转轴与风力机(1)的旋转输出轴相联接,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一个定子的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整流器(2)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个定子的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由两个形状及规格均相同的定子铁芯(5-1)、转子铁芯、多个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转子固定架和两组定子绕组组成;所述定子铁芯(5-1)一侧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子绕组齿(5-1-1),定子绕组绕置在所述多个定子绕组齿(5-1-1)上;转子铁芯沿圆周方向等分为多块转子铁芯块(5-2),每相邻两块转子铁芯块(5-2)之间设置有一个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相邻两块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的充磁方向相反,转子铁芯沿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处设置有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所述每个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和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的交汇处为通孔(5-5);转子固定架的外环(5-6)和内环(5-7)之间设置有与通孔(5-5)数量相同的转子支撑件(5-8),所述装设有轴向充磁的永磁体(5-3)和径向充磁的永磁体(5-4)的转子铁芯通过贯穿通孔(5-5)的转子支撑件(5-8)固定装设在转子固定架内,两个形状及规格均相同的定子铁芯(5-1)分别在装设有转子铁芯的转子固定架的两个端面上,所述两个定子铁芯(5-1)设置有定子绕组齿(5-1-1)的一端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由外定子铁芯(5-11)、外定子绕组(5-13)、内定子铁芯(5-14)、内定子绕组(5-15)、转子铁芯(5-17)和多个永磁体(5-18)组成;转子铁芯(5-17)设置在外定子铁芯(5-11)和内定子铁芯(5-14)之间;外定子铁芯(5-11)的内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外定子绕组齿(5-12),内定子铁芯(5-14)的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内定子绕组齿(5-16);外定子绕组(5-13)绕置在所述外定子绕组齿(5-12)上,相邻两个绕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之间设置有两个空置的外定子绕组齿(5-12);内定子绕组(5-15)绕置在内定子绕组齿(5-16)上,相邻两个绕有内定子绕组(5-15)的内定子绕组齿(5-16)之间设置有两个空置的内定子绕组齿(5-16),所述装设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与装设有内定子绕组(5-15)的内定子绕组齿(5-16)装设位置相互对应;多个永磁体(5-18)间隔均匀地设置在转子铁芯(5-17)的外圆周面上,每相邻两个永磁体(5-18)分别装设在与装设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和与所述装设有外定子绕组(5-13)的外定子绕组齿(5-12)相邻的两个空置的内定子绕组齿(5-16)相对的位置上,相邻两个永磁体(5-18)的充磁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每个定子铁芯设置有两套定子绕组,所述两个定子铁芯上各一套定子绕组串联作为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两个交流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流/直流变换器(6)由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电抗器(L)、开关管(K1)、第七二极管(D7)和第一电容器(C1)组成;所述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由第一二极管(D1)至第六二极管(D6)组成;A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B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C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电抗器(L)的一端相连,电抗器(L)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和开关管(K1)的漏极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同时与开关管(K1)的源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两端即为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流/直流变换器(6)由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电抗器(L)、开关管(K1)、第七二极管(D7)和第一电容器(C1)组成;所述多相不可控整流器由第一二极管(D1)至第六二极管(D6)组成;A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B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C相交流电流输入端同时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开关管(K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K1)的源极同时与电抗器(L)的一端和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电抗器(L)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第一电容器(C1)的两端即为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流/直流变换器(6)由多相可控电抗器和不可控整流器组成;多相可控电抗器的交流输入端与双定子多相发电机(5)的交流输出端相连,多相可控电抗器的交流输出端与不可控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多相可控电抗器的正极直流输出端和负极直流输出端分别与不可控整流器的正极直流输出端和负极直流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相可控电抗器由田字形铁芯(6-1)、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至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和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组成;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分别设置在田字形铁芯(6-1)的中心柱的上部和下部,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的绕向相反,第一交流绕组(N1)与第二交流绕组(N2)串联连接,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至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分两组分别设置在与设置有第一交流绕组(N1)和第二交流绕组(N2)的中心柱相平行的两根侧柱上,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与第二直流控制绕组(NC2)的绕向相反且分别设置在一根侧柱的上部和下部,第三直流控制绕组(NC3)与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的绕向相反且分别设置在另一根侧柱的上部和下部,第一直流控制绕组(NC1)至第四直流控制绕组(NC4)串联连接。
9.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它包括风力机(1)、整流器(2)和直流储能单元(3);整流器(2)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整流器(2)的负极输出端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与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和交流/直流变换器(6);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电机转轴与风力机(1)的旋转输出轴相联接,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一个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整流器(2)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双绕组多相发电机(5)的另一个交流绕组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交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正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交流/直流变换器(6)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直流储能单元(3)的负极输入端和负载(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
CN200910217419A 2009-12-24 2009-12-24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Pending CN101741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7419A CN101741174A (zh) 2009-12-24 2009-12-24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7419A CN101741174A (zh) 2009-12-24 2009-12-24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174A true CN101741174A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64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7419A Pending CN101741174A (zh) 2009-12-24 2009-12-24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117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934A (zh) * 2012-03-12 2012-07-18 鲍静 自立分散型发电装置
CN104795917A (zh) * 2015-03-17 2015-07-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相电机绕组机构
WO2017177954A1 (zh) * 2016-04-15 2017-10-1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发电机定子和发电机
CN109286251A (zh) * 2017-07-21 2019-01-29 深圳市配天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车、车轮、开关磁阻电机及其铁芯的制造方法
CN110703091A (zh) * 2019-09-12 2020-0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静态偏心故障检测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934A (zh) * 2012-03-12 2012-07-18 鲍静 自立分散型发电装置
CN104795917A (zh) * 2015-03-17 2015-07-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相电机绕组机构
CN104795917B (zh) * 2015-03-17 2018-01-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相电机绕组机构
WO2017177954A1 (zh) * 2016-04-15 2017-10-1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发电机定子和发电机
CN107302270A (zh) * 2016-04-15 2017-10-27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发电机定子和发电机
EP3444926A4 (en) * 2016-04-15 2019-11-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NERATOR STATOR AND GENERATOR
RU2727796C2 (ru) * 2016-04-15 2020-07-24 Шеффлер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Аг Унд Ко. Кг Статор генератора и генератор
US10978927B2 (en) 2016-04-15 2021-04-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nerator stator and generator
CN109286251A (zh) * 2017-07-21 2019-01-29 深圳市配天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车、车轮、开关磁阻电机及其铁芯的制造方法
CN110703091A (zh) * 2019-09-12 2020-0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静态偏心故障检测方法
CN110703091B (zh) * 2019-09-12 2021-10-22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静态偏心故障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370B (zh) 漏抗可变宽转速范围输出永磁发电机系统
CN100585987C (zh) 直驱式电励磁双凸极容错风力发电机
CN101764491A (zh) 兆瓦级无电刷滑环双馈风力发电机/电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17101A (zh) 一种双定子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CN103269140A (zh) 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的双转子永磁电机
CN101741174A (zh) 多输出合成型风力发电装置
CN101951099A (zh) 高性能直流输出永磁发电机系统
CN102005935A (zh) 一种适用于笼型异步发电机的大功率风电并网变流器
CN102664505B (zh) 一种基于功率跟踪控制的新能源开关磁阻电动机
US8829755B2 (en) Composit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CN101615831A (zh) 一种有定子逆向双转子发电机
CN102611269B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供电的开关磁阻电动机
CN101378201B (zh) 无源控制型最大风能自动跟踪风力发电系统
US20170018943A1 (e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utilizing renewable natural energy
CN1929263A (zh) 复合式风力永磁同步发电机
CN202565136U (zh) 一种基于输出功率解耦的新能源开关磁阻电动机
CN102025200B (zh) 无槽微风发电机组
CN102064711A (zh) 一种同步发电机用大功率等级的全功率风电并网变流器
CN102005884B (zh) 宽转速范围输出永磁变速发电机系统
CN101154838A (zh) 宽转速范围电励磁双凸极风力发电机
CN204361730U (zh) 风力、光伏、柴油发电三电源发供电系统
CN202513797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供电的开关磁阻电动机
CN200947563Y (zh) 复合式风力永磁同步发电机
CN209642521U (zh) 一种多相永磁直线发电机
CN102638134A (zh) 独立集电器的内馈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