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8656B -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8656B
CN101738656B CN200810176752A CN200810176752A CN101738656B CN 101738656 B CN101738656 B CN 101738656B CN 200810176752 A CN200810176752 A CN 200810176752A CN 200810176752 A CN200810176752 A CN 200810176752A CN 101738656 B CN101738656 B CN 101738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atic lens
prism columns
optical grating
burrs
grat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6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8656A (zh
Inventor
郭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176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8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8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8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8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8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棱镜片,包括一透光基板、数个棱镜柱及至少一光栅结构,透光基板具有相对之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这些棱镜柱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棱镜柱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棱镜柱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光栅结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位于二相邻的棱镜柱之间,其中光栅结构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一种使用此棱镜片的背光模组亦被提出。本发明的棱镜片能有效减少色散现象对出射光的颜色均匀度的影响,本发明的背光模组能提供颜色与亮度较为均匀的面光源。

Description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学膜片及光源模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棱镜片(prism sheet)及使用其之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
【背景技术】
图1A为一种现有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而图1B为图1A中的棱镜片的立体图。请参照图1A及图1B,现有背光模组100包括由背侧至前侧依序配置的一反射片110、数个冷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120、一下扩散片(bottom diffuser)130、一棱镜片140以及一上扩散片(top diffuser)150。冷阴极萤光灯管120用于发出光束122。部分光束122会射向反射片110,然后被反射片110反射至下扩散片130,并传递至棱镜片140。另一方面,另一部分光束122会直接射向下扩散片130,并传递至棱镜片140。
棱镜片140包括一透光基板142及配置于透光基板142上的复数个棱镜柱144。每一棱镜柱144沿着一第一方向D1延伸,且这些棱镜柱144沿着一第二方向D2排列。棱镜柱144对以不同入射角入射的光束122具有选择性,亦即棱镜柱144允许以一特定角度范围内的入射角入射的光束122通过,而使得由棱镜片140出射的光束122能够尽量垂直于上扩散片150。如此一来,棱镜片140便能够达到集光的功效,以使背光模组100能够提供出光角度较为集中的面光源。举例而言,光束122中的光线122a能够穿透棱镜柱144而传递至上扩散片150。然而,光束122中的光线122b及122c则会被棱镜柱144的柱面144a、144b反射回反射片110。反射片110能将光线122b及122c反射回棱镜片140,而使光线122b及122c能够再次被利用。棱镜柱144会允许部分再利用之光束122通过,并将部分再利用之光束122再次反射。因此,部分光束122会在棱镜柱144及反射片110之间循环多次,直到以接近光线122a的入射角穿透棱镜柱144为止。
然而,由于冷阴极萤光灯管120所发出的光束122为包含了多种波长的白色光束,而棱镜柱144相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相同,因此通过棱镜柱144的光束122会产生色散现象,这会导致背光模组所提供的面光源的颜色不均匀。
此外,由于棱镜柱144的轮廓(即顶部的棱线L1及两相邻棱镜柱144间的交界线L2)明显,这会使得棱镜柱144与配置于背光模组100上方的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的画素阵列(未绘示)形成叠纹(moire)或牛顿环(Newton ring),进而导致背光模组100所提供的面光源的亮度不均匀。此外,当轮廓明显的棱镜柱144有缺陷时,会较容易被观察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棱镜片,其能有效减少色散现象对出射光的颜色均匀度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能提供颜色与亮度较为均匀的面光源。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棱镜片,其包括一透光基板、数个棱镜柱及至少一光栅结构(optical gratingstructure)。透光基板具有相对之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这些棱镜柱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棱镜柱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棱镜柱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光栅结构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位于二相邻的棱镜柱之间,其中光栅结构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光栅结构用于使光束产生衍射效应,进而产生与棱镜柱相反的色散现象。上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上述光栅结构具有一光栅面,其面向远离透光基板的方向,且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位于光栅面的凸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一棱镜片,其中第一棱镜片为上述棱镜片。发光元件用于发出一光束。第一棱镜片配置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本发明的棱镜片除了具有棱镜柱外,还具有光栅结构。由于光栅结构因绕射效应所产生的色散现象可抵销至少部分棱镜柱因折射效应所产生的色散现象,因此本发明的棱镜片能够有效减少色散现象对出射光的颜色均匀度的影响,进而提升采用此棱镜片的背光模组所提供的面光源的颜色均匀度。
此外,由于光栅结构能够使光绕射,这可以雾化棱镜柱的轮廓,因此采用此棱镜片的背光模组能够提供亮度较为均匀的面光源。再者,当棱镜片的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时,棱镜柱与液晶面板的画素结构所产生的叠纹及牛顿环因而能够被有效地抑制。另外,光栅结构的绕射效应亦能够雾化棱镜柱上的缺陷,使缺陷较不易被观察到,进而增进棱镜片的生产良率及背光模组所提供的面光源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种现有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
图1B为图1A中的棱镜片的立体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立体图
图2B为图2A的棱镜片沿着I-I线的剖面图。
图3绘示棱镜柱220与光栅结构230的色散现象。
图4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棱镜片的立体图。
图4B为图4A的棱镜片沿着II-II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5A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棱镜片的立体图。
图5B为图5A的棱镜片沿着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5C为图5A的棱镜片沿着IV-IV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之棱镜片的部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剖面图。
图8A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的扩散片320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00、300、300a、300b:背光模组
110:反射片
120:冷阴极萤光灯管
122、312:光束
122a、122b、122c:光线
130:下扩散片
140、200、200a、200b、200c、200d、320:棱镜片
142、210、322:透光基板
144、220、220a、220b、324:棱镜柱
144a、144b:柱面
150:上扩散片
212:第一表面
214:第二表面
222:第一柱面
224:第二柱面
230、230a、230b:光栅结构
232:光栅面
234、234’、234a:凸纹
234a’:第一凸纹
234b’:第二凸纹
240:连接结构
242:连接面
310:发光元件
322a:第三表面
322b:第四表面
330:导光板
332:第五表面
334:第六表面
336:入光面
340:扩散片
350:反射单元
360:灯箱
BB:蓝色光束
BG:绿色光束
BR:红色光束
BW:白色光束
C、L1:棱线
D1、D1’、D1”:第一方向
D2、D2’、D2”:第二方向
L2:交界线
N1:第一法向量
N2:第二法向量
N3:第三法向量
P1、P1’、P2、P3、P3’:节距
W1、W2:宽度
θ12、θ13、θ23:夹角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之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一物体的一表面的一法向量定义为由该物体内部指向该物体外部且与该表面垂直的向量。
第一实施例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立体图,而图2B为图2A的棱镜片沿着I-I线的剖面图。请参照图2A与图2B,本实施例的棱镜片200包括一透光基板210、数个棱镜柱220及数个光栅结构230。透光基板2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12及一第二表面214。这些棱镜柱220配置于第一表面212上,其中每一棱镜柱220沿着一第一方向D1’延伸,且这些棱镜柱220沿着一第二方向D2’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大致上垂直于第二方向D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棱镜柱220具有一第一柱面222及一第二柱面224,第一柱面222与第二柱面224位于透光基板210的同一侧,且第二柱面224连接第一柱面22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棱镜柱220的第一柱面222与第二柱面224的交界为一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棱线C。再者,第一柱面222具有一第一法向量N1,第二柱面224具有一第二法向量N2,而第一表面212具有一第三法向量N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向量N1与第二法向量N2的夹角θ12落在从70度至110度的范围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向量N1与第三法向量N3的夹角θ13落在从35度至55度的范围内。
由于夹角θ12与夹角θ13的范围落在上述范围内,因此第一柱面222及第二柱面224可让以适当角度斜向入射第二表面214的光通过,并以接近垂直于第一表面212的方向从第一柱面222或第二柱面224出射,而使棱镜片200达到集光的效果。此外,以过小角度斜向入射或正向入射第二表面214的光及以过大角度斜向入射第二表面214的光则会被第一柱面222及第二柱面224全反射回第二表面214。
每一光栅结构230配置于第一表面212上,并位于二相邻的棱镜柱220之间,且光栅结构230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光栅结构230具有一光栅面232,其面向远离透光基板210的方向,且光栅结构230包括数个位于光栅面232的凸纹234。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凸纹234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这些凸纹234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凸纹234彼此间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一节距P1,而节距P1是落在从0.5微米至3微米的范围内,其中节距P1的数值与光栅面232的绕射效果有关。
图3绘示棱镜柱220与光栅结构230的色散现象。请参照图3,当一白色光束BW斜向入射棱镜柱220后,会被棱镜柱220折射。由于棱镜柱220相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当白色光束BW通过棱镜柱220后,会产生色散现象,其中波长越小的光因棱镜柱220的折射效应所产生的偏折角度越大,而波长越大的光之偏折角度越小。举例而言,白色光束BW在通过棱镜柱220后被色散出来的红色光束BR相对于白色光束BW的偏折角度比被色散出来的绿色光束BG相对于白色光束BW的偏折角度小,且绿色光束BG相对于白色光束BW的偏折角度比蓝色光束BB相对于白色光束BW的偏折角度小。
另一方面,白色光束BW在通过光栅面232后会产生绕射效应,而不同波长的光之绕射角会不相同。具体而言,波长越小的光因绕射效应所产生的偏折角度越小,而波长越大的光因绕射效应所产生的偏折角度越大。举例而言,红色光束BR的偏折角度较绿色光束BG大,而绿色光束BG的偏折角度较蓝色光束BB的偏折角度大。这样的色散效应与棱镜柱220的色散效应恰好相反,因此光栅结构230的色散效应可以抵销棱镜柱220之至少部分的色散效应。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棱镜片200(如图2A所绘示)便能够有效减少色散现象对出射光的颜色均匀度的影响。
请参照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棱镜柱220彼此间在第二方向D2’上的节距P2是落在从30微米至150微米的范围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栅面232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W1与棱镜柱220在第二方向D2’上的节距P2的比值是落在从3%至50%的范围内。当宽度W1与节距P2的比值越小,光栅面232的色散效应相较于棱镜柱220的色散效应越小,而光栅面232的色散效应所能够抵销的棱镜柱220的色散效应的程度越小。反之,当宽度W1与节距P2的比值越大,光栅面232的色散效应所能够抵销的棱镜柱220的色散效应的程度越大。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光栅结构230各自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W2相同。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光栅结构230各自的宽度W2亦可以至少部分不相同。
再者,由于光栅结构230能够使光绕射,这可以雾化棱镜柱220的轮廓,因此当棱镜片200的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未绘示)时,棱镜柱220与液晶面板的画素结构(未绘示)所产生的叠纹及牛顿环能够被有效地抑制。此外,光栅结构230的绕射效应亦能够雾化棱镜柱220上的缺陷,使缺陷较不易被观察到,进而增进棱镜片200的生产良率。
在本实施例中,光栅结构230与棱镜柱220为一体成型,而光栅结构230与透光基板210为各自成型,且棱镜柱220与透光基板210亦为各自成型。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栅结构230、棱镜柱220及透光基板210亦可以是一体成型,或三者皆为各自成型。
第二实施例
图4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棱镜片的立体图,而图4B为图4A的棱镜片沿着II-II线的局部剖面图。请参照图4A与图4B,本实施例的棱镜片200a与上述棱镜片200(请参照图2A)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棱镜片200a中,每一光栅结构230a的凸纹234a是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且这些凸纹234a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凸纹234a彼此间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一节距P3,而节距P3是落在从0.5微米至3微米的范围内。光栅结构230a与光栅结构230(请参照图2A)的色散现象类似,在此不再重述。
第三实施例
图5A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棱镜片的立体图,图5B为图5A的棱镜片沿着III-III线的剖面图,而图5C为图5A的棱镜片沿着IV-IV线的局部剖面图。请参照图5A至图5C,本实施例的棱镜片200b与上述棱镜片200(如图2A所绘示)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棱镜片200b中,光栅结构230b的数个凸纹234’可分为数个第一凸纹234a’及数个第二凸纹234b’。每一第一凸纹234a’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且这些第一凸纹234a’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每一第二凸纹234b’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且这些第二凸纹234b’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此外,第一凸纹234a’与第二凸纹234b’互相交错。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凸纹234a’彼此间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一节距P1’,而这些第二凸纹234b’彼此间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一节距P3’。节距P1’与节距P3’皆落在从0.5微米至3微米的范围内,其中节距P1’与节距P3’可彼此相等或彼此不相等。光栅结构230b可使入射光在两个方向(即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上产生绕射,其综合了上述光栅结构230(如图2A所绘示)与上述光栅结构230a(如4A所绘示)的光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一个棱镜片所具有的光栅结构的数量,其不但可以是数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下将举两个实施例来详加说明。
第四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剖面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棱镜片200c与上述棱镜片200(如图2B所绘示)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例的棱镜片200c仅具有一个光栅结构230。此外,棱镜片200c还包括数个连接结构240,每一连接结构240连接另二相邻的棱镜柱220。此外,每一连接结构240具有一连接面242,其连接此另二相邻的棱镜柱220之一的第一柱面222与此另二相邻的棱镜柱220之另一的第二柱面224。
本发明并不限定棱镜片200c所具有的连接结构240的数量为数个,亦不限定棱镜片200c所具有的光栅结构230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棱镜片亦可以仅具有一个连接结构及数个光栅结构。或者,棱镜片亦可以同时具有数个连接结构及数个光栅结构,而这些连接结构及这些光栅结构可交替排列或以任何顺序排列。光栅结构230的数量越多,光栅结构230所产生的色散效应越能够抵销棱镜柱的色散效应。
第五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剖面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棱镜片200d与上述棱镜片200c(如图6所绘示)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棱镜片200d中,部分二相邻的棱镜柱220之间(例如棱镜柱220a与220b之间)既没有光栅结构,也没有上述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部分二相邻的棱镜柱220(例如棱镜柱220a与220b)的边缘互相衔接。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部分二相邻的棱镜柱的边缘亦可以不衔接。
第六实施例
图8A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而图8B为图8A中的棱镜片320的立体图。请参照图8A与图8B,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包括一发光元件310及上述棱镜片200。发光元件310用于发出一光束312。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310例如为一冷阴极萤光灯管。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是以数个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发光元件来取代冷阴极荧光灯管。此外,棱镜片200配置于光束312的传递路径上。具体而言,棱镜片200之透光基板210的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4皆位于光束312的传递路径上,且第二表面214位于发光元件310与第一表面2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300还包括另一棱镜片320,其配置于光束312的传递路径上,并位于发光元件310与棱镜片200之间。棱镜片320包括一透光基板322及数个棱镜柱324。透光基板322具有相对之一第三表面322a及一第四表面322b。这些棱镜柱324配置于第三表面322a上,其中每一棱镜柱324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且这些棱镜柱324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棱镜柱324的延伸方向与棱镜片200的棱镜柱220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300还包括一导光板330,其具有一第五表面332、一相对于第五表面332的第六表面334以及连接第五表面332与第六表面334的入光面336。发光元件310所发出的光束312会从入光面336进入导光板330,并经由第五表面332传递至棱镜片3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表面332与棱镜片320之间可放至一扩散片340,以使背光模组300能够提供均匀的面光源。此外,导光板330的第六表面334之一侧可配置有一反射单元350,以将光束312反射至第五表面332。
在本实施例之背光模组300中,由于棱镜片200能够有效减少色散现象对出射光的颜色均匀度的影响,因此背光模组300能够提供颜色均匀的面光源。此外,由于棱镜片200的光栅结构230(如图2A所绘示)能够雾化棱镜柱220的轮廓,因此背光模组300能够提供亮度较为均匀的面光源,且可以不需在棱镜片200的相对于棱镜片320的一侧放置扩散片,以降低成本及光损失。
此外,当棱镜片200的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未绘示)时,由于光栅结构230能够雾化棱镜柱220的轮廓,因此棱镜柱220与液晶面板的画素结构(未绘示)所产生的叠纹及牛顿环能够被有效地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背光模组300中的棱镜片200亦可以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棱镜片(例如棱镜片200b、200c或200d)取代,以形成其他种类的背光模组。此外,背光模组300中的棱镜片320亦可以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棱镜片(例如棱镜片200a~200d)取代,以形成其他种类的背光模组。
第七实施例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a与上述背光模组300(如图8A所绘示)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背光模组300a不具有导光板,而数个发光元件310配置于棱镜片200下方。换言之,棱镜片200的第二表面214面向这些发光元件310。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发光元件310可位于扩散片340的下方,并位于一灯箱360中。背光模组300a与上述背光模组300具有类似的优点及功效,在此不再重述。
值得注意的是,背光模组300a中的棱镜片200亦可以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棱镜片(例如棱镜片200b、200c或200d)取代,以形成其他种类的背光模组。此外,背光模组300a中的棱镜片320亦可以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棱镜片(例如棱镜片200a~200d)取代,以形成其他种类的背光模组。
第八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b与上述背光模组300(如图8A所绘示)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之背光模组300b中是将图8A的背光模组300中的棱镜片200倒置并旋转90度,而使第一方向D1”(棱镜柱220的延伸方向)及第二方向D2”(棱镜柱220的排列方向)如图10所绘示。换言之,棱镜柱220的透光基板210的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4皆位于该光束312的传递路径上,且第一表面212位于该发光元件310与第二表面214之间。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b与上述背光模组300(如图8A所绘示)具有类似的优点与功效,在此不再重述。
在本实施例中,棱镜柱220的第一法向量N1与第三法向量N3的夹角θ13大致上等于第二法向量N2与第三法向量N3的夹角θ23。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θ13亦可以是不等夹角θ23。举例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θ12可落在从110度至130度的范围内,夹角θ23可落在从40度至60度的范围内,而夹角θ13可落在从60度至80度的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背光模组300b中的棱镜片200亦可以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棱镜片(例如棱镜片200b、200c或200d)取代,以形成其他种类的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棱镜片除了具有棱镜柱外,更具有光栅结构。由于光栅结构因绕射效应所产生的色散现象可抵销至少部分棱镜柱因折射效应所产生的色散现象,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棱镜片能够有效减少色散现象对出射光的颜色均匀度的影响,进而提升采用此棱镜片的背光模组所提供的面光源的颜色均匀度。
此外,由于光栅结构能够使光绕射,这可以雾化棱镜柱的轮廓,因此采用此棱镜片的背光模组能够提供亮度较为均匀的面光源。再者,当棱镜片的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时,棱镜柱与液晶面板的画素结构所产生的叠纹及牛顿环因而能够被有效地抑制。另外,光栅结构的绕射效应亦能够雾化棱镜柱上的缺陷,使缺陷较不易被观察到,进而增进棱镜片的生产良率及背光模组所提供的面光源的均匀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

Claims (17)

1.一种棱镜片,包括:
一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数个棱镜柱,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该棱镜柱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棱镜柱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以及
至少一光栅结构,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并位于二相邻的该棱镜柱之间,其中该光栅结构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且该光栅结构用于使光束产生衍射效应,进而产生与该棱镜柱相反的色散现象,
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该光栅结构具有一光栅面,其面向远离该透光基板的方向,且该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位于该光栅面的凸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该光栅面在该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与这些棱镜柱彼此间在该第二方向上的节距的比值是落在从3%至50%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这些凸纹彼此间在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上具有一节距,而该节距是落在从0.5微米至3微米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凸纹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凸纹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凸纹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且这些凸纹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这些凸纹分为数个第一凸纹及数个第二凸纹,每一该第一凸纹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第一凸纹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每一该第二凸纹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且这些第二凸纹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这些第一凸纹与这些第二凸纹互相交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棱镜柱具有:
一第一柱面,位于该透光基板的一侧,且具有一第一法向量;以及
一第二柱面,位于该透光基板的该侧,连接该第一柱面,且具有一第二法向量,其中该第一法向量与该第二法向量的夹角落在从70度至110度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三法向量,该第一法向量与该第三法向量的夹角落在从35度至55度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棱镜柱的该第一柱面与该第二柱面的交界为一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的棱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这些棱镜柱彼此间在该第二方向上的节距是落在从30微米至150微米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栅结构为数个光栅结构,且这些光栅结构各自在该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栅结构为数个光栅结构,且这些光栅结构各自在该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至少部分不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该光栅结构及这些棱镜柱为一体成型。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连接结构,连接另二相邻的该棱镜柱,该连接结构具有一连接面,面向远离该透光基板的方向,并连接该另二相邻的棱镜柱之一的该第一柱面与该另二相邻的棱镜柱之另一的该第二柱面。
15.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至少一发光元件,用于发出一光束;以及
一第一棱镜片,配置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第一棱镜片包括:
一第一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数个第一棱镜柱,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其中每一该第一棱镜柱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这些第一棱镜柱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以及
至少一光栅结构,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并位于二相邻的该第一棱镜柱之间,其中该光栅结构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且该光栅结构用于使该光束产生衍射效应,进而产生与该棱镜柱相反的色散现象,
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该光栅结构具有一光栅面,其面向远离该透光基板的方向,且该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位于该光栅面的凸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一第二棱镜片,配置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并位于该发光元件与该第一棱镜片之间,该第二棱镜片包括:
一第二透光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以及
数个第二棱镜柱,配置于该第三表面上,其中每一该第二棱镜柱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且这些第二棱镜柱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皆位于该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该第二表面位于该发光元件与该第一表面之间。
CN200810176752A 2008-11-20 2008-11-20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Active CN101738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6752A CN101738656B (zh) 2008-11-20 2008-11-20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76752A CN101738656B (zh) 2008-11-20 2008-11-20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8656A CN101738656A (zh) 2010-06-16
CN101738656B true CN101738656B (zh) 2012-09-05

Family

ID=4246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6752A Active CN101738656B (zh) 2008-11-20 2008-11-20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8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2894A (zh) * 2011-02-22 2011-05-18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光学板
TWI502254B (zh) * 2012-06-26 2015-10-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組合成之顯示系統
CN103969719A (zh) * 2014-04-11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棱镜板和显示装置
JP6410223B2 (ja) * 2014-06-02 2018-10-24 シーシーエス株式会社 接続型プリズムシートおよびプリズムシート付きライン光照射装置
CN106959545A (zh) * 2016-01-08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979374U (zh) * 2020-04-17 2020-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483A (zh) * 2001-07-13 2003-02-12 兴隆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模仁的制造方法
CN101153922A (zh) * 2006-09-26 2008-04-02 光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聚光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483A (zh) * 2001-07-13 2003-02-12 兴隆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模仁的制造方法
CN101153922A (zh) * 2006-09-26 2008-04-02 光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聚光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8656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656B (zh) 棱镜片及背光模组
US7988340B2 (en) Prism shee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8960960B2 (en) Illumination beam shaping system
CN101095077A (zh) 具有带凹入的棱锥形结构的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薄膜
US20140376261A1 (en) Back light module
CN101737725B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US2014012592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294108A1 (en) Optical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1165515A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101369031A (zh)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39262A (zh)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背光模组
CN100454101C (zh) 导光板
CN101551479A (zh) 棱镜片
JP2005108676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
CN101295103B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2053418A (zh) 增光片及背光模块
CN101303431A (zh) 导光板及制造导光板的方法
CN101956926A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CN101620342B (zh) 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CN102156362A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光学模块的准直耦合片及光学模块
CN100406999C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1687826A (zh) 背光结构
TW201202750A (en) Lenticular arr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01916008B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光学模块的准直耦合片及光学模块
CN101126862A (zh) 侧边入光式背光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XIN PRECIS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02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Yangxin Precision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AIWAN, CHINA TO: 518132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03

Address after: 518132 9-2, Guangming Road,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x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