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4752B - 水质硬度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水质硬度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4752B
CN101734752B CN 200810227228 CN200810227228A CN101734752B CN 101734752 B CN101734752 B CN 101734752B CN 200810227228 CN200810227228 CN 200810227228 CN 200810227228 A CN200810227228 A CN 200810227228A CN 101734752 B CN101734752 B CN 101734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softener
valve body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272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4752A (zh
Inventor
葛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JI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JI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JI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JI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2272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4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4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4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4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质硬度混合器,包括阀体、阀芯、上封盖、下封盖、混水管和手轮,阀体为四通,四通的一端为原水进口,该端与原水进水管联通,与原水进口相对的一端为混水出口,该端与混水管联通,四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设有上封盖和下封盖,上封盖和下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四通上,阀体上还连接有软水器给水管和软水器回水管,阀体内设有阀芯套管,阀芯转轴的一端穿过上封盖与手轮连接,阀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软水器回水管和混水管提供联通的通道,第二部分为原水进水管和软水器给水管、混水管提供联通通道。本发明占地面积小,连接管路简单,在解决水系统结垢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软化度,减缓系统设备、管道的腐蚀,减少氯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水质硬度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硬度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践上对水系统中因水质硬度造成温升时结垢的问题。水处理一般采用离子交换的方式进水质软化处理。因各水系统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要求水质软化处理的程度也不同。但目前市场上的软化设备及工艺均不能达到根据水系统的不同水质要求进行相应匹配,只能以优质软化程度一致的软化水去适应不同水系统的水质要求,这种情况造成对水质软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水系统,运行成本增加、优质软化水的强腐蚀性也加速了系统末端设备及管网金属材质的腐蚀,同时也造成氯化物对环境污染总量的增加。具体实例如下:
1、洗衣机房用水:
洗衣机房用水根据洗涤剂对水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均需对水质硬度进行软化,提高洗涤剂的去污效果,防止衣物出现板结现象。一般情况下,硬度要求在70-100mg/l(CaCO3)。但目前所选择的软水设备对原水的软化程度不能根据洗衣的需求进行随机调节,造成软水软化度超过洗衣机对水质的要求,浪费巨大。同时,软水中氯离子也对洗衣机不锈钢材质造成腐蚀。
2、洗浴用水:
洗浴用水因水温升高,大量的碳酸钙、碳酸镁结晶析出沉淀,影响锅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将系统末端淋浴喷头堵塞。目前洗浴用水大部分采用软水解决结垢堵塞问题。但由于软化程度无法调整,造成软水碱度增加,洗浴效果很差,形成二次污染。综上所述,软水在解决水系统的水质结垢问题的同时,加速了系统金属的腐蚀速率,加大氯化物的排污量,增加了环境污染程度。因此,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能根据水系统末端设备水质硬度要求进行匹配的处理设备,在能解决水系统结垢问题的同时,延缓系统金属的腐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水系统对水质硬度要求进行相应匹配的水质硬度调节设备,即,水质硬度混合器,它即能解决水系统结垢问题,又能延缓系统金属的腐蚀。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质硬度混合器,包括阀体、阀芯、上封盖、下封盖、混水管和手轮,所述阀体为四通,所述四通的一端为原水进口,该端与原水进水管联通,与原水进口相对的一端为混水出口,该端与混水管联通,四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设有上封盖和下封盖,上封盖和下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四通上,所述阀体上还连接有软水器给水管和软水器回水管,阀体内设有阀芯套管,阀芯设在阀芯套管内,阀芯转轴的一端穿过上封盖与手轮连接,所述阀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软水器回水管和混水管提供联通的通道,第二部分为原水进水管和软水器给水管、混水管提供联通通道。
所述阀芯第一部分的开槽角度180°,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回水管道断面面积的0.5—1.5倍。
所述阀芯第二部分的开槽角度180°,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回水管道断面面积的0.5—1.5倍。
所述混水管内设有螺旋状的混合桨叶。
所述原水进水管、混水管、软水器给水管、软水器回水管的各管道管口采用法兰或丝扣形式。
所述阀芯调节范围为60度。
本发明的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集成进水、出水、软水器供水、软水器回水管道于一体,占地面积小,连接管路简单。本发明应用了机械、流体力学等技术,通过比例调节,将水质硬度控制在应用系统末端用水设备需要的范围内,它即能解决水系统结垢问题,又能延缓系统金属的腐蚀,在提高应用系统的运行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质硬度混合器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
图5为图3的B-B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时软水100%开启状态的阀芯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工作时软水50%硬水50%状态的阀芯位置示意图。
图8本发明关闭状态的阀芯位置示意图。
其中,1-法兰,2-混合桨叶,3-混水管,4-螺栓,5-阀芯套管,6-下封盖,7-阀芯转轴,8-阀芯,9-密封圈,10-阀体,11-上封盖,12-软水器给水管,13-软水器回水管,14-内六角螺栓,15-手轮,16-原水进水管,α-阀芯第一部分的开槽角度,β-阀芯第二部分的开槽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仅仅作示例说明。
参见图1到图8,水质硬度混合器,包括阀体10、阀芯8、上封盖11、下封盖6、混水管3和手轮。阀体10为正位四通,四通的一端为原水进口,该端与原水进水管16联通。与原水进口相对的一端为混水出口,该端与混水管3联通。混水管3内设有螺旋状的混合桨叶2。四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设有上封盖11和下封盖6,上封盖11和下封盖6通过螺栓4固定在四通上。阀体10上还连接有软水器给水管12和软水器回水管13,阀体10内设有阀芯套管5,阀芯8设在阀芯套管5内,阀芯8与阀芯套管5之间设有O形橡胶密封圈9。阀芯转轴7的一端穿过上封盖11通过内六角螺栓14与手轮15紧固在一起。原水进水管16、混水管3、软水器给水管12、软水器回水管13的各管道管口采用法兰1形式连接。阀芯8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软水通道,即为软水器回水管13和混水管3道提供联通的通道,阀芯8开槽角度180度,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器回水管13道断面面积的0.5—1.5倍。第二部分是硬水通道,即为原水进水管16和软水器给水管12、混水管3提供联通通道,阀芯8为原水进水管16和软水器给水管12提供常开的通道以保证向软水器充足的供水,阀芯8开槽角度180度,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器回水管13断面面积的0.5—1.5倍。在阀体结构上原水进水管16与软水通道始终是封闭的。通过手轮15旋转阀芯8调节向混水管3供水通道的断面面积达到调节混水比例的目的,调节范围60度。阀芯8继续旋转60度整体关闭进水通道。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原水进入原水进水管16后,在阀体10内被分成两路,一路经软水器给水管12进入软化器软化后,由软化器回水管13通过阀体10进入混水管3;一路经阀芯8调节后进入混水管3,两路水在混水管3内通过混合桨叶2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后续设备。
根据后续设备对水质硬度的要求,通过手轮15调节阀芯控制原水流量与软化水的混合比例,达到后续设备水质硬度要求。

Claims (6)

1.一种水质硬度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上封盖、下封盖、混水管和手轮,所述阀体为四通,所述四通的一端为原水进口,该端与原水进水管联通,与原水进口相对的一端为混水出口,该端与混水管联通,四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设有上封盖和下封盖,上封盖和下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四通上,所述阀体上还连接有软水器给水管和软水器回水管,阀体内设有阀芯套管,阀芯设在阀芯套管内,阀芯转轴的一端穿过上封盖与手轮连接;所述阀芯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软水通道,即为软水器回水管和混水管提供联通的通道,第二部分是硬水通道,即为原水进水管和软水器给水管、混水管提供联通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硬度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第一部分的开槽角度180°,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器回水管断面面积的0.5-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硬度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第二部分的开槽角度180°,开槽断面面积为软水器回水管断面面积的0.5-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硬度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管内设有螺旋状的混合桨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硬度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进水管、混水管、软水器给水管、软水器回水管的管口采用法兰或丝扣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硬度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调节范围为60度。
CN 200810227228 2008-11-25 2008-11-25 水质硬度混合器 Active CN101734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7228 CN101734752B (zh) 2008-11-25 2008-11-25 水质硬度混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7228 CN101734752B (zh) 2008-11-25 2008-11-25 水质硬度混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752A CN101734752A (zh) 2010-06-16
CN101734752B true CN101734752B (zh) 2013-05-22

Family

ID=42458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27228 Active CN101734752B (zh) 2008-11-25 2008-11-25 水质硬度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4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6513A (zh) * 2014-04-30 2015-11-04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充水水质调节装置
CN105889566A (zh) * 2016-06-14 2016-08-24 龙口诚峰智远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混流功能的软化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6457A (en) * 1982-02-18 1984-08-21 Brane Earl P Bypass and hard water mix valve
CN2203386Y (zh) * 1994-08-16 1995-07-12 通化市家用电器厂 一种阀门
CN1206803A (zh) * 1997-07-30 1999-02-03 孙道智 四通道冷脉冲调制混水阀
CN2378590Y (zh) * 1999-06-25 2000-05-17 王祥富 自动恒温水阀
CN201305512Y (zh) * 2008-11-25 2009-09-09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质硬度混合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6457A (en) * 1982-02-18 1984-08-21 Brane Earl P Bypass and hard water mix valve
CN2203386Y (zh) * 1994-08-16 1995-07-12 通化市家用电器厂 一种阀门
CN1206803A (zh) * 1997-07-30 1999-02-03 孙道智 四通道冷脉冲调制混水阀
CN2378590Y (zh) * 1999-06-25 2000-05-17 王祥富 自动恒温水阀
CN201305512Y (zh) * 2008-11-25 2009-09-09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质硬度混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4752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21473Y (zh) 导流三通
WO2015106722A1 (zh)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CN101734752B (zh) 水质硬度混合器
CN106745583B (zh)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混凝的多功能管式紊流混合器及工艺
CN201305512Y (zh) 水质硬度混合器
GB2561764A (en) Boiler service and maintenance valve
CN212655517U (zh) 一种双模式切换运行的冶金废水软化装置
US20130082002A1 (en) 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765434A (zh) 一种用一次网回水混水的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CN204083361U (zh) 一种节能型多功能软水阀
CN104528878A (zh) 一种硬度可调型水质软化系统
CN105016513A (zh) 一种补充水水质调节装置
CN101734755A (zh) 一种串并结合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
CN202529824U (zh) 防污染液体灌装装置
CN211419886U (zh) 一种火电厂湿除渣系统防垢系统
CN1854582B (zh) 旋转四通换向阀
CN204508884U (zh) 一种硬度可调型水质软化系统
CN208791331U (zh) 一种养殖场水质净化装置
CN208293090U (zh) 一种液体流通装置及包括它的酸碱水机
CN206608573U (zh) 一种转换阀
CN211936951U (zh) 一种凝结水精处理混床自动控制系统
CN213543350U (zh) 换热器组的反冲洗系统
CN208829329U (zh) 一种自动流转替换混床
CN219637000U (zh) 燃煤电站脱硫废水回用至捞渣机装置
CN221121021U (zh) 一种用于调节水龙头冷热水进水方向的换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