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400A - 包传送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传送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400A
CN101729400A CN200910149977A CN200910149977A CN101729400A CN 101729400 A CN101729400 A CN 101729400A CN 200910149977 A CN200910149977 A CN 200910149977A CN 200910149977 A CN200910149977 A CN 200910149977A CN 101729400 A CN101729400 A CN 101729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terface portion
bag
routing table
inci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牧野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9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28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update intervals, e.g. event-triggered upd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measures in reaction to resource unavailability
    • H04L47/745Reaction i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6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 H04L47/76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e.g. in-call renegotiation requested by the user or requested by the network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network conditions triggered by the network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传送装置及方法,在以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关于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继数据的包的传送技术,在考虑包的重要度或优先级来进行中继时,需要指定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指定的中继线路。所以,在具有多个品质水平或线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现能够根据品质或线路的状态动态地控制包传送的装置。包传送装置保持定义了在收发处理时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第一表、和定义了在发生该定义的事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的第二表,在发生了定义的事件的情况下,参照第二表动态地变更路由表的包传送路由。

Description

包传送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数据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包传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为因特网及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通信网络)等网络的发展,用来经由IP网络进行声音通信的VoIP(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或经由IP网络进行TV节目的分发的IPTV等各种各样服务相关的数据在网络上被处理。
在以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关于经由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继数据的包的传送技术,例如在按照每个服务考虑包的重要度或优先级来进行中继时,很难指定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指定的中继线路。
对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识别终端(加入者)并给出对应于终端的优先级的方式。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根据包的优先级或重要度来选择单一的中继线路的方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608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91455号公报
在以往的方式中,可以考虑到以下所示那样的技术问题。
第一,在将多个优先级或重要度不同的包发送给相同的终端或网络的情况下,在包传送装置中能够控制发送的顺序。但是,很难做到使用不同的线路,选择高品质或高速线路发送优先级或重要度较高的包,反之选择低品质或低速线路发送优先级或重要度较低的包。此外,很难做到根据优先级或重要度,使用发送包的多个中继线路,设定发送包的线路分配的比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能够将想要对相同的终端或网络发送的、优先级或重要度不同的包,在包中继装置中按照优先级或重要度任意地指定中继线路的指定及中继比率,能够根据包的特质选择1个线路以上的送出线路。
通过本发明,在包中继装置中,能够根据包的优先级或重要度任意地选择包的传送线路,在该包中继装置所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能够根据构成的网络线路的品质及速度传送包。
附图说明
图1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例。
图2是包传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例。
图3是包传送表的一例。
图4是事件表、动作表、指示表的一例。
图5是表示包收发时的包传送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一例。
图6是表示事件发生时的包传送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一例。
图7是表示事件发生时的包传送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接着的一例。
图8是事件发生时的包传送装置的各功能部的联动的顺序的一例。
图9是传送表指示数据、新的包传送表的一例。
标号说明
101~105包传送装置
106服务器
107外部网络
108终端
109线路α
110线路β
111服务器
201装置控制部
202物理线路接口部
203装置内包传送总线
204装置内控制总线
207发送包控制部
208接收包解析部
209物理线路收发机构部
301初始的包传送表
302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
303包传送表
401事件表
402动作表
403指示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系统主要是设想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管理的网络中的应用的系统,是对在网络上流动的包设定按照每个服务的优先级、根据其优先级选择传送目标的装置及使用的线路、并且事先掌握线路的状态、用来根据线路的状态进行传送的线路的利用率的变更等的系统。例如,在IP包的TOS(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位中,预先保存有IP包的优先级等决定包的品质的信息,通过参照TOS能够掌握各包的优先级。或者,也可以在IP包的数据保存部中单独保存表示包的优先级的数据。
在图1中表示由本实施例的包传送装置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例。该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包传送装置101、包传送装置102、包传送装置103、包传送装置104、包传送装置105、服务器106、外部网络107、终端108、服务器111、与包传送装置101连接的线路α109及线路β110。
这里,假设线路α109为高速及高品质的线路,线路β110为尽力而为的线路。此外,作为各包传送装置及终端的网络地址,包传送装置101具有A,包传送装置102具有B,包传送装置103具有C,包传送装置104具有D,包传送装置105具有E,服务器106具有F,经由外部网络107连接的服务器111具有G。另外,包传送装置的网络结构及线路种类是一例,也可以是不限于图1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包括无线网络的结构。此外,本实施例设为使用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网络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其他通信协议。
图1的结构表示作为一例的某个ISP所管理的网络。终端108是加入到ISP的连接服务中的用户的终端。包传送装置101是将来自各用户的终端的连接终结的装置,位于ISP网络的边缘、即从终端108来看是ISP所管理的网络的入口。包传送装置102~105是在ISP所管理的网络中进行包的路由的装置,存在于核心网络上、即从终端108来看不能直接连接的位置。
作为动作例,包传送装置101如果从终端108接收到包,则根据接收到的包的目的地、优先级,判断是使传送目标为包传送装置102,还是使传送目标为包传送装置103,还是对该两者传送。包传送装置101在对包传送装置102、包传送装置103传送的情况下,再根据包的目的地、优先级决定包传送比率。例如,包传送装置101将包的80%经由线路α109向包传送装置102传送,将包的20%经由线路α110向包传送装置103传送。
图2中表示包传送装置101的结构。包传送装置101包括装置控制部201、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装置内包传送总线203、以及装置内控制总线204。
此外,装置控制部201包括包传送表303、事件表401、动作表402、和指示表403。
此外,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包括发送包控制部207a、接收包解析部208a、和物理线路收发机构部209a。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包括发送包控制部207b、接收包解析部208b、和物理线路收发机构部209b。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包括发送包控制部207c、接收包解析部208c、和物理线路收发机构部209c。另外,在本图中使物理线路接口部为包传送装置a102a、包传送装置b102b、包传送装置c102c这3个,但也可以是4个以上。此外,关于包传送装置102~105也是同样的结构。此外,虽然在图中没有记载,但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与图1的终端108连接。
装置控制部201根据包的优先级及线路的状态控制包传送装置101的包的传送处理。装置控制部201参照包传送表303决定包的传送目标等。此外,装置控制部201在物理线路接口部202中监视着连接在包传送装置101上的线路的状态,在监视的线路的状态对应于在事件表401中定义的事件的某一个的情况下,利用动作表402和指示表403进行包传送表303的更新处理。关于各表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是用来收发包的接口。通过发送包控制部207a进行发送处理。发送包控制部在内部具有发送队列,在发送队列中设定有阈值,该阈值用于在数据积累一定以上时进行丢弃。接收包解析部208a将接收到的包解析,确认在包中是否没有异常。物理线路收发机构部209a与对方装置进行物理的包的收发。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在本实施例中是用来经由线路α109与包传送装置102交换数据的通信接口。关于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也是同样的结构。
在图3中表示包传送表303的结构。首先,对作为包传送表303的前提的初始的包传送表301、和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进行说明。
图3(a)是在没有设定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的情况下包传送装置101具有的初始的包传送表301。初始的包传送表301包括目的地301a、传送目标301b、传送线路301c、和有效301。目的地301a是包的目的地,将收发的包的目的地与目的地301a比较来决定传送处理。
例如,在初始的包传送表301中,在接收到的包的目的地是“F”的情况下,对应的传送目标301b是“B”、“C”,使用的传送线路301c是“α”、“β”。在初始的包传送表301中,由于没有设定传送比率,所以使用默认设定的传送比率。在本实施例中,在有多个传送线路的情况下,假设在默认设定中均等地进行传送。在本例的情况下,对“α”、“β”分别以-50%的比例传送包。有效301d表示是否使用该线路。如果传送比率是0%则为“无效”,如果传送比率不是0%则为“有效”。
图3(b)是网络运行管理者等基于该网络系统的优先级策略、根据包的优先级指定传送路径及传送比率的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包括目的地302a、PKT优先级302b、传送目标302c、和传送比率302d。目的地302a是包的目的地,PKT优先级302b是包的优先级(或者是服务的种类,例如使用TOS),根据收发的包的目的地和PKT优先级决定传送处理。PKT优先级302b是按照每个服务设定的包的优先级。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定为0~7,7的优先级最高。此外,“其他”是指是相同的目的地且单独设定的值以外的值。例如,在目的地“F”的情况下,“其他”为“7”、“5”以外的值。“全部”表示所有优先级的值。
如果说明图3(b)的具体例,则在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中,在接收到的包的目的地是“F”、包的优先级是“7”的情况下,传送目标302c是“B”、“C”,使用的传送比率302d是“100”、“0”。在接收到的包的目的地是“F”、PKT优先级302b是“其他”的情况下,传送目标302c是“B”、“C”,使用的传送比率302d是“50”、“50”。
在图3(c)中表示包传送表303的结构。包传送表303由初始的包传送表301和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生成。包传送表303包括目的地303a、PKT优先级303b、传送目标303c、传送线路303d、传送比率303e、和有效303f。根据收发的包的目的地和PKT优先级决定传送目标、传送线路和传送比率。
例如,在包传送表303中,在收发的包的目的地是“F”、包的优先级是“7”的情况下,传送目标303c是“B”、“C”,传送线路303d和其传送比率303e分别是“α”对应“100”、“β”对应“0”。由于“α”的传送比率是“0”以外,所以有效303f是“有效”。由于“β”的传送比率是“0”、完全没有使用,所以有效303f是“无效”。
在图4中表示事件表401、动作表402、和指示表403的结构。图4(a)所示的事件表401包括事件号码401a、事件内容401b、和持续时间401c。事件表401被装置控制部201用于与监视的包传送装置101内的事件进行对比,在发生了在事件表401中定义的事件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201利用动作表402和指示表403变更包传送表303的内容。
事件号码401a是唯一识别事件内容的号码。事件内容401b定义事件的具体的内容。例如,发送队列溢出及接收队列溢出是指在收发用的各自的队列中发生溢出。接收包异常计数器上升是指对在接收到的包中有异常的次数进行计数且计数器上升的情况。持续时间401c设定了当事件持续多久的期间就认为该事件已发生。
例如,在发送包控制部208a中,在发送队列溢出持续了1秒以上的情况下,发生了与事件表401的通报号码401a为“10”、事件内容401b为“发送队列溢出”、持续时间为“1秒”相对应的事件。换言之,装置控制部201将事件表401与发生的事件相比较,在一致的情况下,在发送包控制部208a中判断为发生了异常。
图4(b)所示的动作表402包括指示号码402a、指示内容402b、指定值402c和单位402d。指示号码402a是唯一地识别对应于发生的事件的指示内容的号码。指示内容402b是具体的指示内容。指定值402c定义了在指示内容中使用的具体的值。单位402d定义了按照事件发生几次来进行指示。
例如,在动作表402中,指示号码“1010”的指示内容是“降低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及“提高不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此外,指示内容“降低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的指定值是“-5%”,单位是“每1事件”。即,表示在某个线路中事件发生了1次的情况下、将该线路的传送比率降低5%。关于指示内容“提高不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也是同样的。
图4(c)所示的指示表403包括线路403a、事件号码403b、和指示号码403c。装置控制部201在由事件表401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利用事件发生的线路和发生的事件的事件号码,从指示表403中检索指示号码。利用检索到的指示号码参照动作表403的指示内容。
例如,在包传送装置101的线路α中的传送处理中发生了接收队列溢出的情况下,通过事件表401检测发生了事件号码“20”。指示表403检索对应于线路“α”、事件号码“20”的行。由图可知,对应于从指示表403的上方数第二行的行。该情况下的指示号码是“1010”。另外,由线路403a可知,“α”是事件发生的线路,所以另一个“β”是没有发生事件的线路。另外,在线路403a中也可以代替线路名而保存连接在线路上的物理线路接口部的名称或ID等。
接着,利用指示号码“1010”检索表示动作表402的相应的指示内容的行。图中,对应于指示号码“1010”的处理是“降低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及“提高不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由此,装置控制部201降低线路α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提高线路β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关于指定值402c和单位402d如上所述。
接着,在图5中表示包传送装置101的、接收到包时的处理的流程。关于其他包传送装置102~105也为同样的流程。物理线路接口部202如果接收到来自其他装置的包(501),则接收包解析部209判断在接收包中是否有异常(502)。在接收包解析部209判断在接收包中有异常的情况下,物理线路接口部202记录在收发处理中有异常的情况(503)。步骤(503)中的记录用于在图4(a)的事件表401中调查事件连续发生的持续时间的情况。例如,在发送队列溢出的异常连续1秒以上被记录的情况下,看作发生了故障。在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的接收包解析部208c中接收到从终端108对服务器106发送的包的情况下,接收包解析部208c调查在从终端108接收到的包中是否没有异常。
在步骤(502)中,在接收包解析部209判断在接收包中没有异常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201参照接收到的包的目的地优先级,求出包传送表的传送目标、传送线路、传送比率(504)。接着,装置控制部201参照包传送表303,判断是否所有的传送目标都是无效(505)。
在传送目标都是无效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201对接收包解析部c208c发出接收包的丢弃指示,并结束处理(506)。例如,在从终端108发送针对服务器106的包的情况下,在作为传送目标的包传送装置102、包传送装置103的两者是无效的情况下,不存在传送目标,所以装置控制部201对接收包解析部c208c发出接收包的丢弃指示。
在传送目标即使有一个是有效的情况下,例如装置控制部201通过参照存储有各物理线路接口部202对应于哪个线路的存储部,选择与传送目标的物理线路接口部202对应的发送源的物理线路接口部202,并指示传送(507)。例如,在从终端108发送针对服务器106的包的情况下,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对应于传送目标的物理线路接口部202。装置控制部201如果选择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则指示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的接收包解析部c208c按照传送比率向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传送包。
发送源的物理线路接口部202对传送目标的物理线路接口部202发送包(508)。在物理线路接口部202中,判断在发送中是否有异常(509)。在步骤(509)中,监视发送队列溢出等。在有异常的情况下,向步骤(503)转移。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图6、图7中表示包传送装置101的包监视的处理流程。关于其他包传送装置102~105也为同样的流程。首先,由网络运行管理者等预先定义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事件表401、动作表402、以及指示表403(601)。接着,包传送装置101实施包的传送处理(包的收发)(602)。接着,装置控制部201在进行步骤(602)中的包的收发时,定期地监视物理线路接口部202(603)。
在步骤(603)的监视中,装置控制部201监视在物理线路接口部202中是否检测到了接收包的异常、或者发送队列是否溢出、接收队列是否溢出等。此外,在发送队列或接收队列溢出的情况下,监视储存在发送队列或接收队列中的数据是否恢复到阈值内。进而,在接收到的包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还监视异常是否已恢复。
接着,装置控制部201通过步骤(603)的监视,判断是否检测到了对应于事件表401的事件(604)。
在步骤(604)中,在没有发生对应于事件表401的事件的情况下,通过用户输入等受理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事件表401、动作表402、或指示表403的变更(605)。在步骤(605)中,在没有发生处于指示表403中的事件的情况下,也在由网络运行管理者等进行基于网络策略变更的表的再定义等情况下等受理输入。
在步骤(605)中有表变更输入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601)。在步骤(605)中没有表变更输入的情况下,接着确认是否有程序停止指示(606)。程序停止指示由网络运行管理者等输入。在步骤(606)中没有程序停止指示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602)。在步骤(606)中有程序停止指示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201的程序处理停止。
在步骤(604)中,在发生了对应于事件表401的事件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201检索在步骤(604)中求出的事件号码和该事件发生的线路的组合是否保存在指示表403中(607)。装置控制部201根据发生的事件对应于指示表403的线路及事件号码的项(记录)的指示号码,确定记录在动作表402中的指示内容(608)。接着,装置控制部201根据所确定的指示内容生成传送表指示数据801(609)。关于传送表指示数据801在后面叙述。装置控制部201将传送表指示数据801的内容反映到包传送表303中,制作新的包传送表802(610)。在步骤(610)的处理后转移到步骤(602)。
利用具体例说明图6、图7的步骤(601)~(610)为止的处理。在步骤(601)中,网络运行管理者将图3(b)的内容设定在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中。进而,网络运行管理者将图4(a)、图4(b)、图4(c)的内容分别设定在事件表401、动作表402及指示表403中。装置控制部201根据被输入的传送目标优先级定义表302的内容、和预先设定的初始的包传送表301生成图3(c)的包传送表303。
接着,在步骤(602)中,包传送装置101通过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实施包传送处理。在步骤(603)中,装置控制部201监视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
这里,当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从线路“α”接收到包时,在发生了“接收队列溢出”的情况下,在步骤(604)中,装置控制部201从图4(a)的事件表401中求出事件号码。事件号码只要在事件表401的事件号码401a的列中、参照事件内容401b是“接收队列溢出”的行的单元格就可以。由图,由于“接收队列溢出”的事件号码是“20”,存在对应的事件,所以转移到步骤(607)。
在步骤(607)中,装置控制部201检索线路403a包括“α”且事件号码403b为在步骤(604)中求出的“20”的行。由图可知,从指示表403的上方数第二行由于线路为“α、β”,事件号码为“20”,所以线路及事件号码一致。
在步骤(608)中,装置控制部201从指示表403中取出线路“α、β”、事件号码“20”的行(从上数第二行)的指示号码“1010”。基于该取出的指示号码“1010”确定记录在动作表402中的指示内容。由图4(b)可知,指示内容是“降低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和“提高不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
在步骤(609)中,装置控制部201根据所确定的指示内容“降低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和“提高不使用该线路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制作图9(a)的指示表801。具体而言,需要参照动作表402的指示号码“1010”的行,将发生了事件“接收队列溢出”的线路“α”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降低指定值“-5%”的量。此外,需要将没有发生事件“接收队列溢出”的线路“β”的包传送的传送比率提高指定值“5%”的量。
由此,装置控制部201制作图9(a)所示的传送表指示数据801。传送表指示数据801是保存有用来变更包传送表303的指示的表。传送表指示数据801包括线路801a和传送比率801b。线路801a表示将线路“α”的传送比率“降低5%”、将线路“β”的传送比率“提高5%”。
在步骤(610)中,装置控制部201将传送表指示数据801的内容反映到包传送表303中。在图9(b)中表示新的包传送表802。如果将新的包传送表802的传送比率802e与包传送表303的传送比率303e比较,则可知线路“α”的传送比率“下降了5%”。此外,可知线路“β”的传送比率“上升了5%”。
在图8中表示检测在上述说明的包传送装置101内的收发的异常时的各功能部间的顺序。装置控制部201取得事件表401的内容(701、702)。接着,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在进行经由线路“α”的包的收发时,检测“接收包异常”及“接收队列溢出”等的线路信息(703)。另外,物理线路接口部b202b、物理线路接口部c202c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接着,装置控制部201从物理线路接口部a202a定期地取得线路信息(704),判断该取得的线路信息是否是与在事件表401中定义的事件相对应的事件(705)。接着,装置控制部201如果在步骤(705)中判断上述线路信息对应于在事件表401中定义的事件,则参照指示表403(706),确定对应于指示表403的线路和指示号码。
接着,装置控制部201参照动作表402(708),从动作表402确定实施的指示内容(709)。装置控制部201基于在步骤(709)中确定的指示内容制作传送表指示数据801(710)。装置控制部201参照包传送表303(711),根据上述制作的传送表指示数据801制作新的包传送表802(712)。
根据以上的实施例的内容,能够基于数据的种类及线路的品质,进行使用多个路径的灵活的包传送处理。此外,通过监视线路的状态,能够根据线路的状态灵活地设定传送比率。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物理线路接口部是进行通信处理的接口,也可以简单地表现为接口部。此外,包传送表是为了进行包的路由而使用的表,也可以表现为路由表。装置控制部也可以简单地表现为控制部。

Claims (18)

1.一种包传送装置,与网络设备连接,并且传送包,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多个接口部,进行包的收发;以及
控制部,监视上述多个接口部,控制上述包传送装置;
通过上述多个接口部中的第一接口部、和上述多个接口部中的第二接口部,上述包传送装置与上述网络设备收发包;
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中的包的收发中有异常的情况下,
上述控制部降低上述第一接口部的包的传送比率,提高上述第二接口部的包的传送比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持有路由表,该路由表按照每个收发的包的服务的种类和目的地,设定了在该包的传送中使用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和向该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
上述控制部参照上述路由表进行包的传送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降低上述路由表的、向连接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上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提高上述路由表的、向连接在上述第二接口部上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定义了在上述接口部监视的事件的事件表;
上述控制部将在该第一接口部检测到的事件与在上述事件表中定义的事件相比较,在一致时,判断在与上述第一接口部连接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或者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与上述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线路中有异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动作表,该动作表存储有在上述接口部监视的事件、和对应于该事件的路由表的更新内容;
上述控制部,
从上述路由表中取出与在上述第一接口部检测到的事件相对应的更新内容,
并且基于取出的上述更新内容更新上述路由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指示表,该指示表包括上述接口部、在该接口部监视的事件、和唯一地识别对应于该事件的路由表的更新内容的标识符;
在与上述第一接口部连接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或者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与上述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线路中有异常的情况下,
上述控制部,
参照上述指示表,取出与上述第一接口部及在该第一接口部检测到的事件相对应的路由表的更新内容,
并且基于取出的上述更新内容,更新上述路由表的向连接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上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监视在上述第一接口部接收到的包中是否有异常。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监视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中是否发生了接收队列溢出。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监视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中是否发生了发送队列溢出。
10.一种包传送装置中的通信方法,上述包传送装置与网络设备连接,并且具有传送包的多个接口部,上述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多个接口部中的第一接口部和上述多个接口部中的第二接口部,上述包传送装置与上述网络设备收发包;
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中的包的收发中有异常的情况下,具有:
监视上述第一接口部中的包的收发的步骤;
降低上述第一接口部的包的传送比率的步骤;以及
提高上述第二接口部的包的传送比率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按照每个收发的包的服务的种类和目的地,在路由表中设定在该包的传送中使用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和向该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的步骤;以及
参照上述路由表传送包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降低上述路由表的、向连接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上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的步骤;以及
提高上述路由表的、向连接在上述第二接口部上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事件表中设定在上述接口部监视的事件的步骤;以及
将在该第一接口部检测到的事件与在上述事件表中定义的事件相比较,在一致时,判断在与上述第一接口部连接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或者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与上述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线路中有异常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动作表中设定在上述接口部监视的事件、和对应于该事件的路由表的更新内容的步骤;
从上述路由表中取出与在上述第一接口部检测到的事件相对应的更新内容的步骤;以及
基于取出的上述更新内容更新上述路由表的步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第一接口部连接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或者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与上述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线路中有异常的情况下,具有:
定义指示表的步骤,上述指示表包括上述接口部、在该接口部监视的事件、和唯一地识别对应于该事件的路由表的更新内容的标识符;
参照上述指示表,取出与上述第一接口部及在该第一接口部检测到的事件相对应的路由表的更新内容的步骤;以及
基于取出的上述更新内容、更新上述路由表的向连接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上的传送目标网络设备传送的传送比率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视在上述第一接口部接收到的包中是否有异常。
17.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视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中是否发生了接收队列溢出。
18.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视在上述第一接口部中是否发生了发送队列溢出。
CN200910149977A 2008-10-20 2009-06-24 包传送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17294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9316/2008 2008-10-20
JP2008269316A JP2010098625A (ja) 2008-10-20 2008-10-20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400A true CN101729400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108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977A Pending CN101729400A (zh) 2008-10-20 2009-06-24 包传送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98089A1 (zh)
JP (1) JP2010098625A (zh)
CN (1) CN1017294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4644A (zh) * 2013-04-26 2015-12-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节点、通信系统、分组处理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7874B2 (en) * 2013-03-14 2017-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P/MPLS fast rerou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5081A (en) * 1982-11-30 1986-11-25 Lotito Lawrence A Automated telephone voice service system
JP2535874B2 (ja) * 1987-02-24 1996-09-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ケット交換網のル−ティング制御方式
JP3189867B2 (ja) * 1996-04-15 2001-07-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リレー交換機とその中継回線選択方法
US7327676B2 (en) * 2001-10-11 2008-02-05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program therefor and data transmission unit using the same
JP3639556B2 (ja) * 2001-12-12 2005-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VoIPネットワークの輻輳制御システム
JP2006067075A (ja) * 2004-08-25 2006-03-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ータ送受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08131240A (ja) * 2006-11-20 2008-06-05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その装置及び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4644A (zh) * 2013-04-26 2015-12-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节点、通信系统、分组处理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98089A1 (en) 2010-04-22
JP2010098625A (ja) 201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5845B1 (en) Load distributing method
US7890656B2 (en) Transmission system, delivery path controller, loa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device, and delivery path controlling method
CN100579034C (zh) 上报设备信息的方法、获取设备信息的系统和设备
US6418477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0518105C (zh) 实现网络监控的方法、系统及内容分发网络
US20140241173A1 (en)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over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508827B2 (en) Multicast routing program, multicast routing method, and multicast router
US618169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outing, delivery, and authentication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KR100809261B1 (ko) QoS를 지원하는 고속 전력선 네트워크와 이더넷 간의브리지 시스템
AU2003244589B2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Substitute Reply Router,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Substitute Reply System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Substitute Reply Method Used in the Same
US20040148391A1 (en) Cognitive network
CN101340374B (zh) 控制传输优先级的方法、系统、装置和用户网络边缘设备
US7133667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CN104272708A (zh) 带有到服务器群组的无状态第一级分组分布和到群组内某个服务器的有状态第二级分组分布的二级分组分布
CN101433019A (zh) 用于sip消息优先化的方法和设备
US20050169254A1 (en) Data relay apparatus, data relay method, data relay program, service selection apparatus, service selection method and service selection program
JPH0936873A (ja) リンクステートルーティング装置
TW201014396A (en) Network utilities in wireless mesh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1632273A (zh) 用于媒体网关处的源识别ip路由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050091303A1 (en) Flow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697789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e-based overload control in a distributed call-processo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008629A1 (en) Automated network services on demand
US20080137654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signaling message in path-based signaled paths to mpls-enabled core network
JP4761078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ノード装置とマルチキャスト転送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EP2695329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