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187B -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187B
CN101729187B CN2008102248970A CN200810224897A CN101729187B CN 101729187 B CN101729187 B CN 101729187B CN 2008102248970 A CN2008102248970 A CN 2008102248970A CN 200810224897 A CN200810224897 A CN 200810224897A CN 101729187 B CN101729187 B CN 101729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gnal
signal
local
polarization
polariz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48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9187A (zh
Inventor
李良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248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9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传输领域,公开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光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第一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产生X偏振光信号A;第二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产生Y偏振光信号B;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X偏振光信号A进行调制;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Y偏振光信号B进行调制;偏振合束器,用于将调制后的所述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所述Y偏振光信号B合成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本发明使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得到抑制,增大光信号传输系统的非线性容限和入纤功率,延长了传输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单波长传输速率的增加,光信号在传输光纤中的损伤成为高速光传输系统的关键问题,相干接收可以把光域的损伤线性转换到电域,利用电域处理补偿线路的色散和偏振模色散PMD损伤,是当前高速传输处理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但这种处理方式的缺点在于受到非线性效应的限制。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是在光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对激光器LD1(Laser Diode,LD)产生经耦合器coupler输出的单波长光信号的X偏振方向和Y偏振方向分别进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调制,通过偏振合束器(Polarization Beam Combiner,PBC)把波长相同而偏振方向正交的光信号耦合进入传输光纤中进行传输;光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接收光纤中传输来的光信号,通过偏振分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在X偏振方向和Y偏振方向进行偏振解复用,两个偏振方向的光信号分别与本地激光器LD2生成的本地光信号功分后通过90度混频器(90°Hybrid)进行相干混频,混频后得到四路输出光信号,分别输入到2个平衡接收机中进行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平衡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放大后进入模数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ADC)中进行模数转换,然后对得到的数字信号进入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进行处理,消除传输中的各种损伤,如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CD)、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偏振相关损耗(PolarizationDependent Loss,PDL)等,最后进行载波相位估计,恢复出调制在相位上的信号。
从上述对现有技术的光传输系统介绍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光传输系统受到非线性的影响,当光信号的入纤功率增大时,非线性效应导致无法正确恢复载波的相位。通常采用降低光信号入纤功率的方法来降低系统的非线性效应,但是这样会造成光传输系统的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 Noise Ratio,OSNR)的降低,限制了光传输的距离。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光传输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使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得到抑制,增大系统非线性容限,不降低输入端的光信号入纤功率,延长了传输距离。
一种光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第一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产生X偏振光信号A;
第二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产生Y偏振光信号B;
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X偏振光信号A进行调制;
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Y偏振光信号B进行调制;
偏振合束器,用于将调制后的所述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所述Y偏振光信号B合成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一种光信号传输系统,包括:
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第一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产生X偏振光信号A;
第二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产生Y偏振光信号B;
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X偏振光信号A进行调制;
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Y偏振光信号B进行调制;
偏振合束器,用于将调制后的所述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所述Y偏振光信号B合成为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用于产生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并用于接收所述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将该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分离后光信号B,使所述分离后光信号A与所述本地X偏振光信号A、所述分离后光信号B与本地Y偏振光信号B分别进行混频相干,将混频相干后的光信号通过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再依次进行模数转换与数字信号处理,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
一种光信号传输的处理方法,包括,
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对所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后,进行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产生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
对所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后,进行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产生调制后的Y偏振光信号B;
将所述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Y偏振光信号B合成为一个传输用的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产生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并接收所述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将该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分离后光信号B,并使所述分离后光信号A与所述本地X偏振光信号A、所述分离后光信号B与本地Y偏振光信号B分别进行混频相干,将混频相干后的光信号通过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再依次进行模数转换与数字信号处理,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信号传输系统通过设计多个载波单偏振信号的发射方式和接收方式,使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得到抑制。该系统针对原有的单载波双偏振的相干电处理接收机方案能增大光信号传输系统的非线性容限,也增大了入纤功率,延长了光信号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其中,发送装置包括下述几种架构:
(1)两个发射激光器作为发送端光源的架构;
(2)一个发射激光器作为发送端光源与双载波生成器和光学解复用器配合的架构;
上述发送装置相应与下述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相配合,通过光纤连接后即可构成相干光信号传输系统,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架构具体包括下述几种:
(1)两个本地激光器作为接收端光源与两个偏振控制器配合的相干接收架构;
(2)一个本地激光器作为接收端光源与双载波发生器、光学解复用器和两个偏振控制器配合的相干接收架构;
通过上述发送装置与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对应组成的相干光信号传输系统具有大的非线性容限,通过设计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的发送方式和接收方式,抑制了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提高了系统的非线性容限,不降低入纤功率,延长了光信号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提供一种光信号发送装置,具体架构见图2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中的双载波单偏振QPSK发射机部分,该发送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第一偏振控制器PC1、第二偏振控制器PC2、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1(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2、偏振合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
其中,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可以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它具体由两个作为发送端光源的激光器LD1、LD2构成,激光器LD1、LD2分别生成不同波长的两个载波光信号(光信号A和光信号B);对光信号A通过与激光器LD1连接的第一偏振控制器PC1进行偏振控制,保持输出稳定的X偏振光信号A,对光信号B通过与激光器LD2连接的第二偏振控制器PC2进行偏振控制,保持输出稳定的Y偏振光信号B,偏振后的光信号A通过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1进行调制;偏振后的光信号B通过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2进行调制,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和Y偏振光信号B进入偏振合束器(PolarizationBeam Combiner,PBC),经偏振合束器PBC处理后,将X偏振光信号A和Y偏振光信号B合成为一个可以进入光纤传输的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图2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中还示出了一种基于上述发送装置的光信号传输系统,该系统在包括上述发送装置作为发射端的基础上,还包括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作为接收端,发送装置通过光纤与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连接,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的架构见图2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中的双载波单偏振相干电处理接收机部分,该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具体包括:
偏振分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第一90度混频器1(90°Hybrid)、第二90度混频器2、平衡接收装置、模数转换器(Analog digital converter,AD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其中,偏振分束器PBS可以将接收的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经光纤传输的发送装置发射的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X偏振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Y偏振的分离后光信号B,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可以生成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该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具体由两个作为接收端光源的本地激光器LD10、LD20和两个偏振控制器PC3、PC4构成,本地激光器LD10生成本地光信号A,本地激光器LD20生成本地光信号B,与本地激光器LD10连接的偏振控制器PC3,及与本地激光器LD20连接的偏振控制器PC4可以分别确保输出得到稳定偏振态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偏振分束器PBS从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中分出的分离后光信号A与本地激光器LD10和偏振控制器PC3生成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进入第一90度混频器1中进行混频相干,偏振分束器PBS从双偏振单载波光信号中分出的分离后光信号B与本地激光器LD20和偏振控制器PC4生成的本地Y偏振光信号B进入第二90度混频器2中进行混频相干,第一90度混频器1与第二90度混频器2混频相干后输出的光信号进入平衡接收装置进行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I1、Q1、I2、Q2,几路电信号I1、Q1、I2、Q2通过四个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入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后,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如:波长A的I1路信号、波长A的Q1路信号、波长B的I2路信号和波长B的Q2路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光信号发送装置中,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采用两个发送端光源生成两个子载波光信号并进行单偏振控制,对偏振控制后的两个子载波光信号分别进行四相移键控制QUSK调制后再进行偏振合路,与现有发射装置采用的一个子载波双偏振态调制相比,减少了两个偏振态的交叉相位调制非线性效应,应用在传输光信号的相干光传输系统中时,提升了系统的非线性容限。
实施例二
本实施提供一种光信号发送装置,具体见图3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中的双载波单偏振QPSK发射机部分,该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1、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2、第一偏振控制器PC1、第二偏振控制器PC2和偏振合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
其中,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可以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它具体由一个作为光源的激光器LD1、一个双载波生成器和一个光学解复用器demux构成,激光器LD1的输出依次与双载波生成器、光学解复用器连接,实际工作时,激光器LD1生成标准波长的一个单载波光信号,该单载波光信号进入双载波生成器进行双载波生成处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进入光学解复用器,通过光学解复用器处理使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在频域进行分离,得到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光信号A进入第一偏振控制器PC1进行偏振控制,生成X偏振光信号A;光信号B进入第二偏振控制器PC2进行偏振控制,生成Y偏振光信号B;X偏振光信号A通过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1进行调制,Y偏振光信号B通过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QPSK2进行调制,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Y偏振光信号B进入偏振合束器(Polarization BeamCombiner,PBC),经偏振合束器PBC处理后,将X偏振光信号A和Y偏振光信号B合成为一个可以进入光纤传输的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
图3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中同时示出了一种基于上述发送装置的光信号传输系统,该系统在包括上述发送装置作为发射端的基础上,还包括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作为接收端,发送装置通过光纤与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连接,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的架构见图3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中的单偏振双载波相干电处理接收机部分,该接收机具体包括:
偏振分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第一90度混频器1(90°Hybrid)、第二90度混频器2、平衡接收装置、模数转换器(Analog digital converter,AD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其中,偏振分束器PBS可以将接收的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发送装置发出的经光纤传输来的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X偏振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Y偏振的分离后光信号B,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可以生成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该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具体由一个作为接收端光源的本地激光器LD10、一个双载波发生器、一个光学解复用器demux和两个偏振控制器构成,本地激光器LD10的输出依次与双载波生成器、光学解复用器连接,光学解复用器的两路输出分别各连接一个偏振控制器PC3、PC4连接,本地激光器LD10生成一个标准波长的本地光信号,该本地光信号经双载波生成器后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进入光学解复用器,经光学解复用器处理后在频域进行分离,得到两个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本地光信号A经第三偏振控制器PC3进行偏振控制后,生成本地X偏振光信号A,本地光信号B经第四偏振控制器PC4进行偏振控制后,生成本地Y偏振光信号B;偏振分束器PBS从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中分离出的分离后光信号A与生成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进入第一90度混频器1中进行混频相干,偏振分束器PBS从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中分离出的分离后光信号B与生成的本地Y偏振光信号B进入第二90度混频器2中进行混频相干,第一90度混频器1与第二90度混频器2混频相干后输出的光信号进入平衡接收装置进行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I1、Q1、I2、Q2,电信号I1、Q1、I2、Q2通过四个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入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如:波长A(与分离后光信号A的波长相同)的I1路信号、波长A的Q1路信号、波长B(与分离后光信号B的波长相同)的I2路信号和波长B的Q2路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光信号发送装置中,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采用一个接收端光源生成一个载波光信号,并对该载波光信号经双载波生成器、光学解复用器处理后生成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再将不同波长的两个光信号分别经偏振控制后得到两个不同波长、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信号,并对两个不同波长、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信号进行四相移键控制QUSK调制。该处理方式与现有发射装置采用的一个子载波双偏振调制相比,减少了两个偏振态的交叉相位调制非线性效应,应用在传输光信号的相干光传输系统中时,可以提升系统的非线性容限。
实施例三
本实施提供一种光信号传输系统,具体如图4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所示,该系统由发送装置(单偏振双载波QPSK发射机)和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通过光纤连接而成,其中,发送装置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一、二中给出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架构,在此不再重复。
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的具体架构,见图4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示意图中的单偏振双载波相干电处理接收机部分,包括:
功分器splitter、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第一90度混频器1(90°Hybrid)、第二90度混频器2、平衡接收装置、模数转换器(Analog digitalconverter,ADC)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其中,功分器splitter可以将接收的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分离成相同的两个光信号(功分后光信号A和功分后光信号B),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可以生成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该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具体采用的架构可以与实施例二中的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相同(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一中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相同的架构),图4中示出的是与实施例二中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相同的架构,具体是由一个作为接收端光源的本地激光器LD10、一个双载波发生器、一个光学解复用器demux和两个偏振控制器构成,本地激光器LD10的输出依次与双载波生成器、光学解复用器连接,光学解复用器的两路输出分别各连接一个偏振控制器PC3、PC4连接,本地激光器LD10生成一个标准波长的本地光信号,该本地光信号经双载波生成器后生成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进行光学解复用器,经光学解复用器处理调制后得到两个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本地光信号A经第三偏振控制器PC3进行偏振控制后,生成本地X偏振光信号A,本地光信号B经第四偏振控制器PC4进行偏振控制后,生成本地Y偏振光信号B;偏振分束器PBS从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中分离出的分离后光信号A与生成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进入第一90度混频器1中进行混频相干,偏振分束器PBS从单载波双偏振光信号中分离出的分离后光信号B与生成的本地Y偏振光信号B进入第二90度混频器2中进行混频相干,第一90度混频器1与第二90度混频器2混频相干后输出的光信号进入平衡接收装置进行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I1、Q1、I2、Q2,电信号I1、Q1、I2、Q2通过四个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入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后,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如:波长A(与分离后光信号A的波长相同)的I1路信号、波长A的Q1路信号、波长B(与分离后光信号B的波长相同)的I2路信号和波长B的Q2路信号。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具体是对光信号传输及相干接收处理,如图5的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流程图所示,该方法具体按下述步骤:
步骤1,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步骤2,对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后,进行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产生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
步骤3,对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后,进行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产生调制后的Y偏振光信号B;
将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Y偏振光信号B合成为一个传输用的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步骤4,产生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并接收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将该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分离后光信号B,并使分离后光信号A与本地X偏振光信号A、分离后光信号B与本地Y偏振光信号B分别进行混频相干,将混频相干后的光信号通过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再依次进行模数转换与数字信号处理,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如:波长A(与分离后光信号A的波长相同)的I1路信号、波长A的Q1路信号、波长B(与分离后光信号B的波长相同)的I2路信号和波长B的Q2路信号。
上述方法中,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的步骤具体为:
分别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或者,
生成一个单载波光信号;
对单载波光信号进行双载波生成处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
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在频域分离,得到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上述方法中,本地生成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具体步骤为:
生成两个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对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分别进行偏振控制后,得到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
本地生成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也可以采用下述步骤,具体为
生成一个本地单载波光信号,对该本地单载波光信号进行双载波生成处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在频域分离,得到两个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对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分别进行偏振控制,生成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步骤,由于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系统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想,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系统进行来实现,所以对方法步骤中具体信号处理、执行过程等内容,可参见本发明装置、系统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并且通过上述实施例中对各种架构发送装置和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出;上述各种架构的发送装置与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均可以配合使用构成光信号传输系统,来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这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指导思想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得出的结论。因此对可构成的各种架构的光信号传输系统不再一一说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计多个载波单偏振信号的发射方式和接收方式,抑制了一个波长进行偏振复用时的带内非线性效应,如抑制了带内交叉相位调制,带内四波混频等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提高了光信号传输系统的非线性容限,不降低入纤功率,延长了光信号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也不因各实施例的前后次序关系对本发明造成任何限制,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第一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产生X偏振光信号A;
第二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产生Y偏振光信号B;
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X偏振光信号A进行调制;
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Y偏振光信号B进行调制;
偏振合束器,用于将调制后的所述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所述Y偏振光信号B合成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具体包括:
两个发送端光源,用于生成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端光源、双载波生成器和光学解复用器;
所述发送端光源,用于生成标准波长的单载波光信号;
所述双载波生成器,用于对所述单载波光信号进行双载波生成处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
所述光学解复用器,用于将所述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在频域进行分离,得到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4.一种光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第一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产生X偏振光信号A;
第二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产生Y偏振光信号B;
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X偏振光信号A进行调制;
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器,用于对所述Y偏振光信号B进行调制;
偏振合束器,用于将调制后的所述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所述Y偏振光信号B合成为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用于产生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并用于接收所述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将该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分离后光信号B,使所述分离后光信号A与所述本地X偏振光信号A、所述分离后光信号B与本地Y偏振光信号B分别进行混频相干,将混频相干后的光信号通过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再依次进行模数转换与数字信号处理,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具体包括:
偏振分束器、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第一90度混频器、第二90度混频器、平衡接收装置、模数转换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所述偏振分束器,用于将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分离后光信号B;
所述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用于产生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
所述第一90度混频器,用于将所述分离后光信号A与所述本地X偏振光信号A混频相干;
所述第二90度混频器,用于将所述分离后光信号B与所述本地Y偏振光信号B混频相干;
所述平衡接收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90度混频器与所述第二90度混频器混频相干后的光信号进行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变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电处理接收装置具体包括:
功分器、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第一90度混频器、第二90度混频器、平衡接收装置、模数转换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所述功分器,用于将所述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功分后光信号A和功分后光信号B;
所述接收端光信号生成装置,用于产生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
所述第一90度混频器,用于将所述功分后光信号A与所述本地X偏振光信号A混频相干;
所述第二90度混频器,用于将所述功分后光信号B与所述本地Y偏振光信号B混频相干;
所述平衡接收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90度混频器与所述第二90度混频器混频相干后的光信号进行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变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光信号发生装置具体包括:
接收端光源、双载波生成器、光学解复用器、第三偏振控制器和第四偏振控制器;
所述接收端光源,用于生成本地单载波光信号;
所述双载波生成器,用于对所述本地单载波光信号进行双载波生成处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
所述光学解复用器,用于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所述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在频域进行分离,得到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
所述第三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本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产生本地X偏振光信号A;
所述第四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本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产生本地Y偏振光信号B。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光信号发生装置具体包括:
两个接收端光源、第三偏振控制器和第四偏振控制器;
所述接收端光源,用于生成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
所述第三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本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产生本地X偏振光信号A;
所述第四偏振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本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产生本地Y偏振光信号B。
9.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对所述光信号A进行偏振控制后,进行第一四相移键控调制,产生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
对所述光信号B进行偏振控制后,进行第二四相移键控调制,产生调制后的Y偏振光信号B;
将所述调制后的X偏振光信号A和调制后的Y偏振光信号B合成为一个传输用的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
产生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并接收所述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将该双载波单偏振光信号分离成不同偏振方向的分离后光信号A和分离后光信号B,并使所述分离后光信号A与所述本地X偏振光信号A、所述分离后光信号B与本地Y偏振光信号B分别进行混频相干,将混频相干后的光信号通过平衡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再依次进行模数转换与数字信号处理,输出消除传输损伤的数字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的步骤具体为:
分别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的步骤具体为:
生成一个单载波光信号;
对所述单载波光信号进行双载波生成处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
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所述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在频域分离成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A和光信号B。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生成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具体步骤为:
生成两个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对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分别进行偏振控制后,得到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生成两个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具体步骤为:
生成一个本地单载波光信号,对所述本地单载波光信号进行双载波生成处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将生成混合在一起的所述两个不同波长的光子载波在频域分离,得到两个不同波长的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对所述本地光信号A和本地光信号B分别进行偏振控制,生成不同偏振方向的本地X偏振光信号A和本地Y偏振光信号B。
CN2008102248970A 2008-10-24 2008-10-24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1729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48970A CN101729187B (zh) 2008-10-24 2008-10-24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48970A CN101729187B (zh) 2008-10-24 2008-10-24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87A CN101729187A (zh) 2010-06-09
CN101729187B true CN101729187B (zh) 2013-01-16

Family

ID=42449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48970A Active CN101729187B (zh) 2008-10-24 2008-10-24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29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057B (zh) 2010-06-18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12083682A1 (zh) * 2011-07-14 201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信号复用的方法和光复用器
CN102324976B (zh) * 2011-08-24 2014-04-02 北京邮电大学 宽带射频拉远光传输链路及传输方法
EP2709295A1 (fr) * 2012-09-14 2014-03-19 Alcatel Lucent Visualisation d'un signal optique par échantillonnage optique linéaire
CN102882606B (zh) * 2012-10-10 2016-03-02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空间复用的非本振相干接收光纤通信系统
WO2016131178A1 (zh) * 2015-02-16 2016-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65138A1 (zh) * 2015-04-17 2016-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载波光信号的接收方法和接收机
CN104869092B (zh) * 2015-06-02 2018-09-1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相干检测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字载波再生系统及方法
CN106301578A (zh) * 2016-08-22 2017-01-04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减弱各类pon共存系统中信号串扰的方法
CN109891779B (zh) * 2016-10-31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调制方法及相干光收发机
WO2018076385A1 (zh) 2016-10-31 2018-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机和数据接收方法
CN107395288B (zh) * 2017-07-24 2020-05-01 北京大学 一种偏振分集的光外差相干接收方法及系统
CN108055083B (zh) * 2017-12-22 2019-08-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双偏振光信号的传输系统
CN110061774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中兴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偏振相关损耗的功率监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68540B (zh) * 2018-05-25 2020-05-0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信号接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相干光传输系统
CN111064515A (zh) * 2019-12-16 2020-04-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光纤传输系统
CN113810149B (zh) * 2021-09-23 2023-09-1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标签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254859A (zh) * 2023-11-17 2023-12-19 鹏城实验室 相干光传输方法及相干光传输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7031B1 (en) * 2004-02-17 2005-07-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for quadrature phase angle correction in a coherent receiver of a dual-polarizatio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7031B1 (en) * 2004-02-17 2005-07-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for quadrature phase angle correction in a coherent receiver of a dual-polarizatio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fau等.《Coherent Digital Polarization Diversity Receiver for Real-Time Polarization-Multiplexed QPSK Transmission at 2.8 Gb/s》.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IEEE,2007,第1页第3段、第2页第5段和附图1. *
Tsukamoto S.等.《Coherent demodulation of 40-Gbit/s polarization-multiplexed QPSK signals with 16-GHz spacing after 200-km transmission》.Piscataway, NJ, USA,IEEE,2005,第1页第4段及附图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187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187B (zh) 一种光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US91973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olarization-dependent loss
CN101399618B (zh) 光线路终端、无源光网络和射频信号传输方法
US8135287B2 (en) 100 Gbit/s OFDM optical signal generation
US8977125B2 (en) Low power optical transceiver using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detection technique
CN113765589B (zh) 一种太赫兹无线光纤扩展装置及其实时传输系统
CN101771491A (zh) 一种偏振复用与解复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0075886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point to multipoint network
Liu et al. 1.12-Tb/s 32-QAM-OFDM superchannel with 8.6-b/s/Hz intrachannel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space-division multiplexing with 60-b/s/Hz aggregate spectral efficiency
US10003133B2 (en) Reusable carrier based polarization diversity for uplink of full-duplex radio-over-fiber system
CN101351055B (zh) 支持四重服务传送功能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
Xia et al. 21.7 Tb/s field trial with 22 DP-8QAM/QPSK optical superchannels over 1,503-km of installed SSMF
Li et al. Ultra-high-speed fiber-wireless-fiber link fo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60306A (zh) 用于经由光学信道传送两个已调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109887A (ja) 光伝送方法および光伝送装置
CN108718213B (zh) 基于偏振复用的全双工有线无线混合光接入系统及方法
Li et al. A 2× 2 MIMO optical wireless system at D-band
US9654249B2 (en) Ultra-wide range optical wavelength converter by direct signal translation from integrated coherent receiver to dual-polarization IQ modulator
JP7385386B2 (ja) 受電装置及び光ファイバー給電システム
Elschner et al. Distributed aggregation of spectrally efficient single-and dual-polarization super-channels by optical frequency conversion in fiber
JP5745320B2 (ja) 光通信システム
CN115349230A (zh) 一种光载波分配系统
CN101765032A (zh) 单边带副载波调制的动态组播下行数据发射机
CN111769883A (zh) 一种相干检测ofdm-pon融合tdm的无源onu方案
Tian et al. A WDM-PON system providing quadruple play service with converged optical and wireless ac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