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9111A -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9111A
CN101719111A CN200910110119A CN200910110119A CN101719111A CN 101719111 A CN101719111 A CN 101719111A CN 200910110119 A CN200910110119 A CN 200910110119A CN 200910110119 A CN200910110119 A CN 200910110119A CN 101719111 A CN101719111 A CN 101719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running status
gpio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0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9111B (zh
Inventor
潘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Xinyong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101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9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9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9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9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9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该集成设备包括桥接芯片和若干个通讯模块,桥接芯片包括用于连接PC的公用接口,若干个通讯模块均与桥接芯片相连;若干个通讯模块中,每一通讯模块均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以便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由于集成设备的若干个通讯模块之间互连,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模块运行,降低了集成设备的功耗,克服了现有技术集成设备中的多个通讯模块同时共存同时运行而造成功耗过大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设备过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多个通讯模块集成的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SDIO接口是SD协会(SD Card Association)定义的一种接口规范。SDIO接口分三种工作模式:4bitMode,1bitMode和SPI Mode。目前已普遍应用于电子设计领域。
USB2.0协议是USB论坛(The USB Implementers Forum,简称USB-IF)定义的标准规范,兼容USB1.1协议,支持低速(Low-speed)、全速(Full-speed)、高速(Hi-speed)三种模式,其中高速模式下最高传输率可达480Mbit/S,是目前最常用的接口规范之一。
目前,常见的桥接芯片包括USB HUB芯片,多个USB和SDIO桥接芯片等。这些桥接芯片的共同之处是将若干个不同接口的通讯模块连接到同一桥接芯片上,再通过桥接芯片上的一个公用接口连接到PC上去,从而实现多个通讯模块同时共存的集成设备。但是,这些集成设备中的多个通讯模块都是同时处于运行状态,因而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功耗的集成设备;同时,还提供一种低功耗的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设备,包括桥接芯片和若干个通讯模块,所述桥接芯片包括用于连接PC的公用接口,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均与所述桥接芯片相连;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每一通讯模块均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以便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
一种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通讯模块均连接到带有用于连接到PC的公用接口的桥接芯片上;
在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将每一通讯模块均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以便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集成设备的若干个通讯模块之间互连,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模块运行,降低了集成设备的功耗,克服了现有技术集成设备中的多个通讯模块同时共存同时运行而造成功耗过大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设备过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集成设备的示意图,该集成设备连接于PC上;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集成设备的运行方法基本流程图;
图3为图1集成设备中的一个具体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具体集成设备的详细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设备,包括桥接芯片2和若干个通讯模块3。桥接芯片2包括用于连接PC1的公用接口,若干个通讯模块3均与桥接芯片2相连。在若干个通讯模块3中,每一通讯模块3均与其余通讯模块3互连4,以便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这若干个通讯模块3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而其余通讯模块3处于待机状态。
具体地说,若干个通讯模块3中,每一通讯模块3通过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3互连4。每一通讯模块3上的GPIO接口包括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和响应用GPIO接口;每一通讯模块的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的响应用GPIO接口互连。其中,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为输出接口,用于处于待机时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后,通知正在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3进入待机状态,以便接收到的空中连接请求的通讯模块3进入运行状态;唤醒GPIO接口也为输出接口,用于唤醒其它通讯模块3;响应GPIO接口为输入接口,用于待机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3通过唤醒GPIO接口输出的唤醒信号及运行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3发起的中断请求。
一种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通讯模块均连接到带有用于连接到PC的公用接口的桥接芯片上;
在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将每一通讯模块均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以便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具体地说,每一通讯模块通过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每一通讯模块上的GPIO接口包括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和响应用GPIO接口;每一通讯模块的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的响应用GPIO接口互连;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为输出接口,用于处于待机时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后,通知正在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进入待机状态,以便接收到的空中连接请求通讯模块进入运行状态;所述唤醒GPIO接口为输出接口,用于唤醒其它通讯模块;响应用GPIO接口为输入接口,用于待机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发送的唤醒信号及在运行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发起的中断请求。
当要运行集成设备时,把桥接芯片的公用接口连接到PC上。如图2所示,运行方法包括如下基本步骤:
S1:上电启动运行。若干个通讯模块上电时,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入运行状态,PC获取所有通讯模块的空中接口信息;
S2:启动运行结束时,选择其中一个通讯模块运行。接收PC的选择命令,使与所述选择命令对应的通讯模块进入运行状态,其它进入待机状态。
在上述步骤S2之后,当某一通讯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接收PC的选择命令或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切换运行的通讯模块。其中,通过接收PC的选择命令切换运行的通讯模块包括: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接收PC的选择命令,进入待机状态,并发送唤醒信号给与所述选择命令对应的通讯模块,使其进入运行状态;通过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切换运行的通讯模块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通讯模块接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后发送中断请求给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接收到所述中断请求后,进入待机状态,所述通讯连接请求对应的通讯模块收到其它通讯模块的唤醒信号后,进入运行状态。
由于集成设备的若干个通讯模块之间互连,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模块运行,降低了集成设备的功耗,克服了现有技术集成设备中的多个通讯模块同时共存同时运行而造成功耗过大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设备过热的问题。
下面以三个通讯模块集成到一个桥接芯片上而构成的集成设备的例子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作具体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通讯模块A、通讯模块B、通讯模块C均集成连接到桥接芯片上。以通讯模块A上的GPIO接口与其余两个通讯模块B和通讯模块C上的GPIO接口相连进行具体说明:通讯模块A提供两个唤醒GPIO接口,分别连接到通讯模块B、通讯模块C上的一个响应用GPIO接口上,分别形成的两个唤醒信号命名为B_WAKE和C_WAKE;通讯模块A上还提供一个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也连接到通讯模块B和通讯模块C上的上述响应用GPIO接口上,形成的信号命名为AIR_INT;这种连接方式比较简单。由于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在待机模式下仍能工作,因此,通讯模块B或通讯模块C上的响应用GPIO接口在待机时可以接收到通讯模块A的唤醒信号B_WAKE或唤醒信号C_WAKE,在运行时可以接收到其它通讯模块上的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发送过来的中断请求信号AIR_INT;通讯模块A还提供一个响应用GPIO接口,该响应用GPIO接口与通讯模块B上的唤醒GPIO接口和通讯模块C上的唤醒GPIO接口相连,还与通讯模块B上的一个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和通讯模块C上的一个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相连,这样,通讯模块A上的响应用GPIO接口在待机时可以接收到通讯模块B或通讯模块C发送的唤醒信号A_WAKE,在运行时可以接收到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送过来的中断请求信号AIR_INT。
上述的具体集成设备的详细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上电开机时,通讯模块A、通讯模块B、通讯模块C按顺序进入运行状态,假定进入运行状态的顺序为:通讯模块A、通讯模块B、通讯模块C,此时,通讯模块A进入运行状态,通讯模块B和通讯模块C处于待机状态;通讯模块A获取空中接口信息后进入待机,并发送唤醒信号B_WAKE给通讯模块B,通过唤醒信号B_WAKE唤醒通讯模块B进入运行状态;通讯模块B获取空中接口信息后进入待机,并发送唤醒信号C_WAKE给通讯模块C,通过唤醒信号C_WAKE唤醒通讯模块C进入运行状态;通讯模块C获取空中接口信息后进入待机,并发送唤醒信号A_WAKE给通讯模块A,通过唤醒信号A_WAKE唤醒通讯模块A进入运行状态。这时,PC已获得所有通讯模块的空中接口信息,用户可以通过PC中的软件选择任一通讯模块工作。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图4中所示的通讯模块A和通讯模块B的切换是任意的两个通讯模块,运行切换方式根据发起者不同分为两种:由PC发起的切换和由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的切换。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切换方式。
切换方式一:通讯模块A运行时,用户希望切换通讯模块B运行,通过PC中的软件可以给通讯模块A下命令,使通讯模块A进入待机状态,同时,通讯模块A发送唤醒信号B_WAKE给通讯模块B,通过B_WAKE唤醒通讯模块B进入运行状态。
切换方式二:待机状态的通讯模块B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请求后,通过其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发送一个中断请求信号AIR_INT给正在运行的通讯模块A,正在运行的通讯模块A通过其响应用GPIO接口收到中断请求信号AIR_INT后,立即进入待机状态,按预先设置的进入运行状态的顺序,通讯模块A发送唤醒信号B_WAKE给通讯模块B,通过唤醒信号B_WAKE唤醒通讯模块B进入运行状态。若待机状态的通讯模块C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则通讯模块C通过其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发送一个中断请求信号AIR_INT给正在运行的通讯模块A后,仍然保持待机,正在运行的通讯模块A通过其响应用GPIO接口收到中断请求信号AIR_INT后,立即进入待机状态,按预先设置的进入运行状态的顺序,通讯模块A发送唤醒信号B_WAKE给通讯模块B,通过B_WAKE唤醒通讯模块B进入运行状态,通讯模块B查询没有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后,进入待机状态,按预先设着的进入运行状态的顺序,通讯模块B发送唤醒信号C_WAKE给通讯模块C,通过C_WAKE唤醒C模块进入运行状态。
在其它的具体例子中,进入运行状态的顺序和条件也可以按照具体需求设置,例如,将最常用的通讯模块作为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通讯模块A;或者将最常用的通讯模块作为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通讯模块C,并将通讯模块C进入运行状态后保持云行状态;或者如果通讯模块C是个不常用的通讯模块,则可以将进入运行状态的顺序设置为通讯模块A到通讯模块B,而把通讯模块C排除,通讯模块C只有在通讯模块A和通讯模块B通过C_WAKE唤醒,并且不对中断请求信号AIR_INT作出任何响应。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成设备,包括桥接芯片和若干个通讯模块,所述桥接芯片包括用于连接PC的公用接口,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均与所述桥接芯片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每一通讯模块均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以便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通讯模块通过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通讯模块上的GPIO接口包括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和响应用GPIO接口;所述每一通讯模块的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的响应用GPIO接口互连;所述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为输出接口,用于处于待机时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后,通知正在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进入待机状态,以便接收到的空中连接请求通讯模块进入运行状态;所述唤醒GPIO接口为输出接口,用于唤醒其它通讯模块;所述响应用GPIO接口为输入接口,用于待机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发送的唤醒信号及在运行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发起的中断请求。
4.一种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通讯模块均连接到带有用于连接到PC的公用接口的桥接芯片上;
在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将每一通讯模块均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以便根据约定的控制信号仅使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中的一个进入运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通讯模块通过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互连。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通讯模块上的GPIO接口包括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和响应用GPIO接口;所述每一通讯模块的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唤醒GPIO接口与其余通讯模块的响应用GPIO接口互连;所述空中连接请求GPIO接口为输出接口,用于处于待机时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后,通知正在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进入待机状态,以便接收到的空中连接请求通讯模块进入运行状态;所述唤醒GPIO接口为输出接口,用于唤醒其它通讯模块;所述响应用GPIO接口为输入接口,用于待机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发送的唤醒信号及在运行时接收其它通讯模块发起的中断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通讯模块上电时,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入运行状态,PC获取所有通讯模块的空中接口信息;接收PC的选择命令,使与所述选择命令对应的通讯模块进入运行状态,其它进入待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某一通讯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接收PC的选择命令或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切换运行的通讯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接收PC的选择命令切换运行的通讯模块包括: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接收PC的选择命令,进入待机状态,并发送唤醒信号给与所述选择命令对应的通讯模块,使其进入运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切换运行的通讯模块包括:处于待机状态的通讯模块接收到空中连接发起的通讯连接请求后发送中断请求给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处于运行状态的通讯模块接收到所述中断请求后,进入待机状态,所述通讯连接请求对应的通讯模块收到其它通讯模块的唤醒信号后,进入运行状态。
CN2009101101193A 2009-11-06 2009-11-06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Active CN101719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01193A CN101719111B (zh) 2009-11-06 2009-11-06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101193A CN101719111B (zh) 2009-11-06 2009-11-06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9111A true CN101719111A (zh) 2010-06-02
CN101719111B CN101719111B (zh) 2012-07-18

Family

ID=4243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01193A Active CN101719111B (zh) 2009-11-06 2009-11-06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91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780A (zh) * 2012-03-22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可编程器件系统中电源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4881984A (zh) * 2015-05-28 2015-09-02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可交互Wi-Fi物联网控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4244B2 (ja) * 1993-09-17 2007-04-1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シングル・チップ・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00489825C (zh) * 2006-07-03 2009-05-20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序列总线连接端口的扩充模块及扩充方法
CN101561792B (zh) * 2008-04-16 2011-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扩展坞及其功耗管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780A (zh) * 2012-03-22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可编程器件系统中电源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4881984A (zh) * 2015-05-28 2015-09-02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可交互Wi-Fi物联网控制设备
CN104881984B (zh) * 2015-05-28 2020-05-22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可交互Wi-Fi物联网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9111B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3299C (zh) 用于控制两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双处理器装置
CN102778943B (zh)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便携终端
CN101359316B (zh) 一种实现通用串行总线usb otg的方法及装置
US1083170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within embedded systems
US816064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IM car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multiple modems
EP2587385B1 (en) Usb ke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intelligent card communication using usb interface
US20130254571A1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ccess module
US20130346640A1 (en) Wakeup method, hot swap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high speed inter-chip hsic interface
US2015025384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usbotg
CN102200827A (zh) 一种设备的睡眠、唤醒方法和系统
CN101820460A (zh) 实现spi接口的模块
CN102445981B (zh) 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1719111B (zh) 集成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125273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CN102427404A (zh) 通信设备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106757B (zh) 一种蓝牙唤醒pos机的方法
WO2019147253A1 (en) Power management of discret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onents
CN104850512B (zh) 无ID pin做USB OTG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32518B (zh) Usb无线网络连接设备、车载系统及其唤醒方法
CN103186223A (zh) 计算机装置及外接子板的侦测方法
CN209029000U (zh) 工程机械显示屏、工程机械和工程监控系统
CN101261534A (zh) 双向无线周边装置的省电方法
CN101557652A (zh) 提高手机无线传输速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7402898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590087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硬盘访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224006 room 1608, building 1, yanchuang building, Yimin neighborhood committee and directional neighborhood committee, Yanlong sub district office,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d)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Xinyong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Zhongxing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road,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