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5772A -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5772A
CN101715772A CN200910218741A CN200910218741A CN101715772A CN 101715772 A CN101715772 A CN 101715772A CN 200910218741 A CN200910218741 A CN 200910218741A CN 200910218741 A CN200910218741 A CN 200910218741A CN 101715772 A CN101715772 A CN 101715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endazim
phonetic phenol
phonetic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ethirim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8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5772B (zh
Inventor
张秋芳
常新红
曹巧利
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homps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homps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homps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homps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187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5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5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5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7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菌灵与乙嘧酚,其中多菌灵与乙嘧酚的重量比为5~80∶60~1,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占总重量的5%~80%,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

Description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多菌灵与乙嘧酚复配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
技术背景
多菌灵(carbendazim)是BASF AG、Hoeschst AG和杜邦公司开发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分子式:C9H9N3O2,化学名称: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子囊菌纲的某些病原菌和半知菌类中的大多数病原真菌有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作用机理为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仿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乙嘧酚(ethirimol)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嘧啶类杀菌剂。分子式为C11H19N3O,化学名称:5-丁基-2-乙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
乙嘧酚属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是一种内吸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
不管是多菌灵、乙嘧酚还是其他高效杀菌剂,长期单独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多菌灵与乙嘧酚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多菌灵与乙嘧酚的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有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多菌灵与乙嘧酚重量比为5~80∶60~1。
所述的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多菌灵与乙嘧酚的重量比为10~60∶40~5。
所述的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多菌灵与乙嘧酚的重量比为20~60∶20~10。
所述的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加入常规的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多菌灵5~80%、乙嘧酚1~60%、分散剂5~10%、湿润剂2~10%、填料8~90%。
将多菌灵、乙嘧酚、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多菌灵5~80%、乙嘧酚1~6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1~8%、填料10~90%。
将多菌灵、乙嘧酚、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黏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多菌灵5~60%、乙嘧酚1~2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1%、增稠剂0.1~2%、抗冻剂0.1~8%、稳定剂0.05%~3%、去离子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多菌灵、乙嘧酚,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产品。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粘结剂选自:阿拉伯胶、白糊精、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酸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谷物白粉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两种杀菌剂的组合使用,扩大了杀菌谱,延缓了病害抗药性的产生;(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3)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本发明组合物对蔬菜、果树、谷物白粉病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实施应用例一实施配方例
实施例1 8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多菌灵70%、乙嘧酚10%、聚羧酸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3%、皂角粉2%、高岭土1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6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多菌灵20%、乙嘧酚40%、木质素磺酸盐4%、茶枯4%、白炭黑8%、高岭土24%,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3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多菌灵20%、乙嘧酚10%、木质素磺酸盐2%、蚕沙3%、白炭黑5%、凹凸棒土62%,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3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75%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多菌灵25%、乙嘧酚50%、聚羧酸盐3%、木质素磺酸盐3%、十二烷基硫酸钠4%、硫酸铵2%、淀粉13%,混合制得75%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55%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多菌灵40%、乙嘧酚1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无患子粉4%、碳酸氢钠3%、淀粉20%、高岭土12%,混合制得55%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 20%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多菌灵15%、乙嘧酚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十二烷基苯磺酸2%、淀粉25%、硅藻土53%,混合制得20%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 5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多菌灵30%、乙嘧酚20%、烷基苯磺酸钙盐4%、木质素磺酸钠3%、十二烷基苯磺酸4%、硅油0.1%、黄原酸胶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实施例8 4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多菌灵20%、乙嘧酚20%、聚羧酸盐4%、无患子粉5%、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实施例9 1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多菌灵5%、乙嘧酚5%、聚羧酸盐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实施应用例二:多菌灵与乙嘧酚复配对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Figure G2009102187416D00071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2009102187416D00072
Figure G2009102187416D00073
其中:a、b分别为多菌灵和乙嘧酚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为多菌灵
B为乙嘧酚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多菌灵、乙嘧酚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可知,多菌灵、乙嘧酚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7.34mg/L和1.68mg/L。多菌灵的毒力低于乙嘧酚的毒力。多菌灵与乙嘧酚配比11∶1、8∶1、5∶1、2∶1、1∶2的增效比值分别为1.56、1.65、1.91、1.70、1.58,说明多菌灵与乙嘧酚两者在11∶1~1∶2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当多菌灵与乙嘧酚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例应用三多菌灵与乙嘧酚及其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城固县柳林镇,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25%乙嘧酚悬浮剂(市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市购)。
药前调查病情指数,于发病初期施药,10日后第二次施药,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10天、20天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多菌灵、乙嘧酚及其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制剂用药量   第三次药后10天防效(%)   第三次药后20天防效(%)
  8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35克/亩   87.83   92.97
  55%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50克/亩   88.89   91.62
  1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120克/亩   88.96   92.32
  25%乙嘧酚悬浮剂   65克/亩   62.13   74.14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克/亩   68.51   73.12
由表2可以看出,多菌灵与乙嘧酚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实施应用例四:多菌灵与乙嘧酚及其复配防治苹果白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礼泉县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25%乙嘧酚悬浮剂(市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市购)。
药前调查苹果白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苹果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3多菌灵、乙嘧酚及其复配防治苹果白粉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稀释倍数   末次药后7天防效(%)   末次药后14天防效(%)   末次药后30天防效(%)
  3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1000倍   84.16   93.04   94.44
  75%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4000倍   88.74   92.37   92.69
  5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1500倍   87.36   92.13   92.84
  25%乙嘧酚悬浮剂   800倍   66.25   74.65   59.38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   75.36   77.42   62.42
由表3可以看出,多菌灵与乙嘧酚复配后能有效的防治苹果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用药量小,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危害,并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很好的防效,末次药后14天防效达80%以上。
实施应用例五:多菌灵、乙嘧酚及其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试验药剂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25%乙嘧酚悬浮剂(市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市购)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总叶数、病叶数及病叶级数,于发病初期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4多菌灵、乙嘧酚及其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制剂用药量   末次药后7天防效(%)   末次药后14天防效(%)   末次药后30天防效(%)
  60%多菌灵·乙嘧酚可湿性粉剂   30克/亩   80.97   87.24   87.84
  20%多菌灵·乙嘧酚水分散粒剂   120克/亩   85.35   94.12   92.47
  40%多菌灵·乙嘧酚悬浮剂   50克/亩   87.53   93.64   95.69
  25%乙嘧酚悬浮剂   65克/亩   66.86   74.65   59.38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克/亩   75.27   77.42   62.42
由表4可以看出,多菌灵与乙嘧酚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发生,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Claims (5)

1.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剂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多菌灵与乙嘧酚的重量比为5~80∶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多菌灵与乙嘧酚的重量比为10~60∶4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多菌灵与乙嘧酚的重量比为20~40∶2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剂组合物加入常规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剂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占总重量的5%~80%。
CN 200910218741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5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18741 CN101715772B (zh)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18741 CN101715772B (zh)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772A true CN101715772A (zh) 2010-06-02
CN101715772B CN101715772B (zh) 2013-01-02

Family

ID=4243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187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5772B (zh) 2009-11-02 2009-11-02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57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8509A (zh) * 2015-06-09 2015-09-30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蕙兰叶斑病的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8509A (zh) * 2015-06-09 2015-09-30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蕙兰叶斑病的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772B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1837A (zh) 一种含春雷霉素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808A (zh) 一种含己唑醇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26B (zh) 一种含乙嘧酚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85461B (zh) 一种含乙嘧酚与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2017966B (zh) 一种含有春雷霉素与丙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837A (zh) 一种含溴菌腈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92B (zh) 一种含醚菌酯与甲基硫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15772B (zh) 一种含多菌灵与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99364A (zh) 一种含有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01578985A (zh) 一种含醚菌酯与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79649B (zh) 一种含酚菌酮与甲基硫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99380B (zh) 一种含有苯醚甲环唑与丙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48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代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81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多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2017951B (zh) 一种含环唑醇与百菌清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97720B (zh) 一种含乙嘧酚与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47A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20774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丙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79646A (zh) 一种含苯醚菌酯与多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15767B (zh) 一种含醚菌酯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43973B (zh) 一种含戊菌唑与百菌清的杀菌组合物
CN101836639A (zh) 一种含醚菌酯与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20767A (zh) 一种含二氰蒽醌与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73126A (zh) 一种含嘧菌酯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73125A (zh) 一种含二氰蒽醌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