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3159B -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3159B
CN101713159B CN2009102503610A CN200910250361A CN101713159B CN 101713159 B CN101713159 B CN 101713159B CN 2009102503610 A CN2009102503610 A CN 2009102503610A CN 200910250361 A CN200910250361 A CN 200910250361A CN 101713159 B CN101713159 B CN 101713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crete
microcomputer controller
wat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503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3159A (zh
Inventor
陈俊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2503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3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3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3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1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造基坑;步骤2、布置热水管路;步骤3、布置支撑桩;步骤4、布置成型模具;步骤5、布置隔板;步骤6、布置钢筋网;步骤7、安装一号和二号测温传感器;步骤8、对成型模具进行预热;步骤9、第一次温度跟踪;步骤10、混凝土浇注;步骤11、安装三号测温传感器;步骤13、安放混凝土试样;步骤14、盖布养护;步骤15、第二次温度跟踪;步骤16、检测混凝土试样;步骤17、轨道板脱模。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养护水箱内混凝土试样的强度检测,便可判断轨道板的强度是否达到生产要求,从而快速评价轨道板的强度,确定轨道板的脱膜时刻,保证轨道板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轨道板构件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温度跟踪来测量评价轨道板强度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板是一块长6450mm、高200mm、重达约9吨的混凝土承轨台,每块轨道板相当于连成一体的10块枕木。轨道板全部铺设完成后,钢轨就被直接固定在轨道板上了。
轨道板的制造是高速铁路核心技术之一,制造工艺复杂,标准要求高,轨道板的主要材料为耐久性混凝土,与普通轨枕相比,列车行驶在轨道板固定的钢轨上时,其平顺性、稳定性、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从而满足列车350km/h高速行驶的需要,同时还能明显降低列车行驶产生的噪音。
轨道板生产质量要求很高,一是它的截面很小,而受力又很大,所以,轨道板的生产强度必须严格控制。轨道板体积大,重量大,不易直接测量,而应该间接测量,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快速评价轨道板生产强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养护水箱内混凝土试样的强度检测,便可判断轨道板的强度是否达到生产要求,从而快速评价轨道板的强度,确定轨道板的脱膜时刻,保证轨道板的生产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造基坑:在生产车间内用混凝土建造一个长方形的基坑;
步骤2、布置热水管路: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热水管路,热水管路由多个热水管组成,将每个热水管的进水口与上水管线连通,将每个热水管的排水口与回水管线连通,将上水管线、回水管线与热水锅炉连通,并在上水管线上设置循环泵;
步骤3、布置支撑桩: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用于承托成型模具的支撑桩;各支撑桩排列在热水管之间的空隙中,支撑桩的底端与基坑的底面之间设置弹性橡胶软垫,支撑桩的顶端高于热水管;
步骤4、布置成型模具:将用于生产轨道板的成型模具制作好,利用吊车依次将这些成型模具吊入基坑中,放在支撑桩上,使各个成型模具与各个热水管一、一对齐,且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留有缝隙,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振动装置;
步骤5、布置隔板:在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的缝隙中插入隔板;
步骤6、布置钢筋网:在每个成型模具的内表面上放置数个混凝土预制垫块,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中放入一个钢筋网,钢筋网放在混凝土预制垫块上;
步骤7、安装一号和二号测温传感器:将一号测温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成型模具的底部,在养护水箱内安装二号测温传感器,将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好;将数据采集仪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好,然后向养护水箱注入20-30℃的水,将二号测温传感器淹没;
步骤8、对成型模具进行预热: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让微电脑控制器接通循环泵的电源,使循环泵开始工作,将热水锅炉产生的热水送入热水管中,对成型模具的底部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微电脑控制器实时接收一号测温传感器发回的温度信号,当成型模具的底部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工作温度时,微电脑控制器切断循环泵的电源,停止加热,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步骤9、第一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养护水箱内的水温跟踪成型模具底部的温度,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一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二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微电脑控制器接通养护水箱内电热管的电源,对养护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若二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一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断开养护水箱内电热管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养护水箱内的水温和成型模具底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同步一至,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步骤10、混凝土浇注:将定量的混凝土依次浇注于各个成型模具内,每浇注完一个成型模具,就启动该成型模具底部两端的振动装置,振动数分钟,使该成型模具内边角和周边的混凝土密实平整;然后再浇注下一个成型模具,直至将最后一个成型模具浇注完成;
步骤11、安装三号测温传感器:在浇注完最后一个成型模具并振动密实平整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终凝前,将用于测量轨道板温度的三号测温传感器插入该混凝土的中心位置,进行轨道板芯部温度测量;
步骤12、制作混凝土试样:在浇注最后一块成型模具的同时,将同批次的混凝土取样放置在多个圆筒形的采样容器内,用捣棒充分捣实,将用于测量混凝土试样温度的四号测温传感器插入其中的一个采样容器内的混凝土试样的中心位置,采集混凝土试样内部的温度;
步骤13、安放混凝土试样:对步骤12制成的所有采样容器进行密封处理后,放入养护水箱内,使水没过采样容器的顶部,然后盖上养护水箱的盖子;
步骤14、盖布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的轨道板成型模具表面上方覆盖上篷布,进行保温养护;
步骤15、第二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采样容器内的混凝土试样温度跟踪轨道板凝固过程中的自然温度变化,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三号测温传感器、四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轨道板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自然温度变化要经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阶段是轨道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水泥水化热没有释放的阶段,在静停阶段,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没有变化,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不输出控制信号给外部设备;
静停阶段结束后,轨道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开始向外释放,轨道板芯部温度开始上升,三号测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也随之上升;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三号、四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四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微电脑控制器按照其内部程序的设定,接通养护水箱中电热管的电源,让养护水箱的水温升高,加热采样容器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使混凝土试样的温度升高,当四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断开养护水箱中电热管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的水进行加热,使采样容器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趋于一致,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升温阶段结束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不再升高,进入恒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升高后,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把养护水箱的盖子及时打开;
恒温阶段结束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开始下降,进入降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下降后,发出两路控制指令,第一路控制指令给养护水箱内的水泵,接通水泵的电源,让水泵开始开作,第二路控制指令是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揭开篷布;
步骤16、检测混凝土试样:降温阶段结束后,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下降,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开始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工作人员从养护水箱中取出一个采样容器;对其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若混凝土试样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则执行步骤17,若混凝土试样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则每隔1小时,从养护水箱中取出一个采样容器;对其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当某一次取出的采样容器中混凝土试样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7、轨道板脱模:切断微电脑控制器、数据采集仪的电源,剪断三号和四号测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之间的连接线,用真空吊具将轨道板从成型模具内吊起,对轨道板进行脱模。
本方法所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仪、微电脑控制器、养护水箱(内有电热管)、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测温传感器。
本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快速、便捷、准确,通过间接测量来评价轨道板的强度,对轨道板本身没有破坏,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控制,养护温度数据实时采集并进行存储,图像实时显示,自动生成数据报告,可直接打印或导入word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基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基坑内布置热水管和支撑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基坑的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基坑内布置成型模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基坑内布置隔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传感器、养护水箱、数据采集仪、微电脑控制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十七个步骤如图1所示:下面详述各步骤:
步骤1、建造基坑:在生产车间内用混凝土建造一个长方形的基坑1,基坑1的形状如图2所示,基坑的大小由成型模具的数量来决定,本实施例中,要在基坑内布置6个成型模具,每个成型模具外轮廓尺寸(mm)为:长×宽×高=6950×2590×861;成型模具的内腔尺寸(mm)为:长×宽×深=6450×2550×200,成型模具在基坑内横向平行排列,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之间要预留100mm的缝隙,所以基坑的长度是(2590×6+5×100)mm,基坑的宽度是略大于6950mm,由于在要基坑内布置热水管路,所以基坑1的深度要大于861mm。基坑1的深度可以是2000mm;
步骤2、布置热水管路:在基坑1的底部布置热水管路,热水管路由六个呈M型迂回盘绕的热水管2构成如图3、图4所示;
将每个热水管2的进水口与上水管线3连通,将每个热水管2的排水口与回水管线4连通,将上水管线3、回水管线4与热水锅炉5连通,并在上水管线3上设置循环泵6;
步骤3、布置支撑桩:在基坑1的底部布置用于承托成型模具的支撑桩7;各支撑桩7排列在热水管2之间的空隙中,支撑桩7的底端与基坑1的底面之间设置弹性橡胶软垫,支撑桩7的顶端高于热水管2约300mm;
步骤4、布置成型模具:将用于生产轨道板的六个成型模具制作好,利用吊车依次将六个成型模具吊入基坑1中,放在支撑桩7上,使六个成型模具8与六个热水管2一、一对齐,且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8之间留有100mm的缝隙10如图5所示;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8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振动装置9;
步骤5、布置隔板:在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8之间的缝隙10中插入隔板15如图6所示;
步骤6、布置钢筋网:在每个成型模具8的内表面上放置8-10个混凝土预制垫块,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8中放入一个钢筋网16,钢筋网16的形状如图7所示,钢筋网16放在混凝土预制垫块上;混凝土预制垫块可以是锥形或方块形,例如可以是一个长×宽×高为3cm×3cm×3cm的小方块。
步骤7、安装一号和二号测温传感器:将一号测温传感器11安装在一个成型模具8的底部,在养护水箱17内安装二号测温传感器12,将一号测温传感器11、二号测温传感器12与数据采集仪连接好;将数据采集仪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好,然后向养护水箱17注入20-30℃的水,把二号测温传感器12淹没;
步骤8、对成型模具进行预热: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让微电脑控制器接通循环泵6的电源,使循环泵6开始工作,将热水锅炉5产生的热水送入热水管2中,对成型模具8的底部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微电脑控制器实时接收一号测温传感器11发回的温度信号,当成型模具8底部的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工作温度30℃时,微电脑控制器切断循环泵6的电源,停止加热,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步骤9、第一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养护水箱17内的水温跟踪成型模具8底部的温度,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一号测温传感器11、二号测温传感器12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一号测温传感器11、二号测温传感器12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一号测温传感器11的温度信号高于二号测温传感器12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微电脑控制器接通养护水箱17内电热管18的电源,对养护水箱17内的水进行加热,若二号测温传感器12的温度信号高于一号测温传感器11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断开养护水箱17内电热管18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17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养护水箱17内的水温和成型模具8底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同步一至,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步骤10、混凝土浇注:将6.5立方的混凝土依次浇注于各个成型模具8内,每浇注完一个成型模具,就启动该成型模具8底部两端的振动装置9如图8所示,振动装置9可以采用市售标准产品,其型号可以是GZ150。振动装置的技术参数是:
  电源(ph//V/Hz)   功率(Kw)   振频(Hz)   振幅(mm)   激振力(KN)   重量(kg)
  3/250/150   1.5   150   0.8   12   22
振动3-5分钟,使该成型模具8内边角和周边的混凝土密实平整;然后再浇注下一个成型模具,直至将第六个成型模具8浇注完成;
步骤11、安装三号测温传感器:在浇注完最后一个成型模具8并振动密实平整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终凝前,将用于测量轨道板温度的三号测温传感器13插入该混凝土的中心位置如图8所示,深度为100mm,进行轨道板芯部温度测量;
步骤12、制作混凝土试样:在浇注最后一块成型模具的同时,将同批次的混凝土取样放置在十二个圆筒形的采样容器19内,用捣棒充分捣实,将用于测量混凝土试样温度的四号测温传感器14插入其中的一个采样容器19内混凝土试样的中心位置,采集混凝土试样内部的实时温度;
采样容器19的尺寸(长×宽×高)是150×150×150mm,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钢或铝制成;
步骤13、安放混凝土试样:请参照图8,对步骤12中制成的所有的采样容器19进行密封处理后,放入养护水箱17内,使水没过采样容器19的顶部3-5cm,然后盖上养护水箱的盖子;
步骤14、盖布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的成型模具表面上方覆盖上篷布,进行保温养护;
步骤15、第二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采样容器19内的混凝土试样温度跟踪轨道板凝固过程中的自然温度变化,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三号测温传感器13、四号测温传感器14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轨道板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自然温度变化要经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阶段是轨道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水泥水化热没有释放的阶段,在静停阶段,三号测温传感器13的温度没有变化,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不输出控制信号给外部设备;
大约三个小时后,静停阶段结束,轨道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开始向外释放,轨道板芯部温度开始上升,三号测温传感器13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也随之上升;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三号、四号测温传感器13、14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三号测温传感器13的温度信号高于四号测温传感器14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微电脑控制器按照其内部程序的设定,接通养护水箱17中电热管18的电源,让养护水箱17水温升高,加热采样容器19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使混凝土试样的温度升高,当四号测温传感器14的温度信号高于三号测温传感器13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断开养护水箱17中电热管18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17的水进行加热,使采样容器19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趋于一致,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经过12小时左右,升温阶段结束,轨道板芯部的温度不再升高,进入恒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13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升高后,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把养护水箱的盖子及时打开;
又经过5-6小时,恒温阶段结束,轨道板芯部的温度开始下降,进入降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13传回的温度信号下降后,发出两路控制指令,第一路控制指令给养护水箱17内的水泵20,接通水泵20的电源,让水泵20开始开作,第二路控制指令是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揭开篷布,水泵20的作用是把养护水箱17内的水搅拌起来,充分散热,使养护水箱17内的混凝土试样与轨道板同步降温;
步骤16、检测混凝土试样:经过约4小时,降温阶段结束后,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13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下降,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开始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工作人员从养护水箱17中取出一个采样容器19;对其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压力是40MPa,加压设备是压力检测试验机,若混凝土试样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则执行步骤17,若混凝土试样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则每隔1小时,从养护水箱17中取出一个采样容器19;对其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压力是40MPa,加压设备是压力检测试验机,当某一次取出的采样容器中混凝土试样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7、轨道板脱模:切断微电脑控制器、数据采集仪的电源,剪断三号、四号测温传感器13、14与数据采集仪之间的连接线,用真空吊具将轨道板从成型模具内吊起,对轨道板进行脱模,这时轨道板就成为合格的产品。
上述实施例在基坑1内放入了六块成型模具,一次可以生产六块轨道板,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相应的将基坑1的尺寸加长,一次放入二十四块或二十七块成型模具,这样,一次可以生产更多的轨道板。

Claims (1)

1.一种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造基坑:在生产车间内用混凝土建造一个长方形的基坑;
步骤2、布置热水管路: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热水管路,热水管路由多个热水管组成,将每个热水管的进水口与上水管线连通,将每个热水管的排水口与回水管线连通,将上水管线、回水管线与热水锅炉连通,并在上水管线上设置循环泵;
步骤3、布置支撑桩:在基坑的底部布置用于承托成型模具的支撑桩;各支撑桩排列在热水管之间的空隙中,支撑桩的底端与基坑的底面之间设置弹性橡胶软垫,支撑桩的顶端高于热水管;
步骤4、布置成型模具:将用于生产轨道板的成型模具制作好,利用吊车依次将这些成型模具吊入基坑中,放在支撑桩上,使各个成型模具与各个热水管一一对齐,且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留有缝隙,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底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振动装置;
步骤5、布置隔板:在相邻的两个成型模具之间的缝隙中插入隔板;
步骤6、布置钢筋网:在每个成型模具的内表面上放置数个混凝土预制垫块,然后在每个成型模具中放入一个钢筋网,钢筋网放在混凝土预制垫块上;
步骤7、安装一号和二号测温传感器:将一号测温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成型模具的底部,在养护水箱内安装二号测温传感器,将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好;将数据采集仪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好,然后向养护水箱注入20-30℃的水,将二号测温传感器淹没;
步骤8、对成型模具进行预热: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让微电脑控制器接通循环泵的电源,使循环泵开始工作,将热水锅炉产生的热水送入热水管中,对成型模具的底部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微电脑控制器实时接收一号测温传感器发回的温度信号,当成型模具的底部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工作温度时,微电脑控制器切断循环泵的电源,停止加热,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步骤9、第一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养护水箱内的水温跟踪成型模具底部的温度,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一号测温传感器、二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一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二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微电脑控制器接通养护水箱内电热管的电源,对养护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若二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一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断开养护水箱内电热管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养护水箱内的水温和成型模具底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同步一致,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步骤10、混凝土浇注:将定量的混凝土依次浇注于各个成型模具内,每浇注完一个成型模具,就启动该成型模具底部两端的振动装置,振动数分钟,使该成型模具内边角和周边的混凝土密实平整;然后再浇注下一个成型模具,直至将最后一个成型模具浇注完成;
步骤11、安装三号测温传感器:在浇注完最后一个成型模具并振动密实平整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终凝前,将用于测量轨道板温度的三号测温传感器插入该混凝土的中心位置,进行轨道板芯部温度测量;
步骤12、制作混凝土试样:在浇注最后一块成型模具的同时,将同批次的混凝土取样放置在多个圆筒形的采样容器内,用捣棒充分捣实,将用于测量混凝土试样温度的四号测温传感器插入其中的一个采样容器内的混凝土试样的中心位置,采集混凝土试样内部的温度;
步骤13、安放混凝土试样:对步骤12制成的所有采样容器进行密封处理后,放入养护水箱内,使水没过采样容器的顶部,然后盖上养护水箱的盖子;
步骤14、盖布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的轨道板成型模具表面上方覆盖上篷布,进行保温养护;
步骤15、第二次温度跟踪:对微电脑控制器操作面板进行设置,使采样容器内的混凝土试样温度跟踪轨道板凝固过程中的自然温度变化,跟踪过程是: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发送指令给数据采集仪,让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三号测温传感器、四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并反馈给微电脑控制器,轨道板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自然温度变化要经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静停阶段是轨道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水泥水化热没有释放的阶段,在静停阶段,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没有变化,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不输出控制信号给外部设备;
静停阶段结束后,轨道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热开始向外释放,轨道板芯部温度开始上升,三号测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也随之上升;微电脑控制器比较三号、四号测温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若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四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则微电脑控制器按照其内部程序的设定,接通养护水箱中电热管的电源,让养护水箱的水温升高,加热采样容器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使混凝土试样的温度升高,当四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高于三号测温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且两者的差值大于1℃,微电脑控制器按照程序的设定,断开养护水箱中电热管的电源,停止对养护水箱的水进行加热,使采样容器内混凝土试样的温度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趋于一致,两者的温度误差控制在±1℃之间;
升温阶段结束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不再升高,进入恒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升高后,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把养护水箱的盖子及时打开;
恒温阶段结束后,轨道板芯部的温度开始下降,进入降温阶段,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下降后,发出两路控制指令,第一路控制指令给养护水箱内的水泵,接通水泵的电源,让水泵开始开作,第二路控制指令是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揭开篷布;
步骤16、检测混凝土试样:降温阶段结束后,微电脑控制器发现三号测温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信号不再下降,发出控制指令给声光报警器,启动声光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开始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工作人员从养护水箱中取出一个采样容器;对其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若混凝土试样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则执行步骤17,若混凝土试样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则每隔1小时,从养护水箱中取出一个采样容器;对其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加压检测,当某一次取出的采样容器中混凝土试样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7、轨道板脱模:切断微电脑控制器、数据采集仪的电源,剪断三号和四号测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之间的连接线,用真空吊具将轨道板从成型模具内吊起,对轨道板进行脱模。
CN2009102503610A 2009-12-04 2009-12-04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3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503610A CN101713159B (zh) 2009-12-04 2009-12-04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503610A CN101713159B (zh) 2009-12-04 2009-12-04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159A CN101713159A (zh) 2010-05-26
CN101713159B true CN101713159B (zh) 2011-07-20

Family

ID=4241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5036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3159B (zh) 2009-12-04 2009-12-04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3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3178A (zh) * 2020-05-25 2020-07-14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强度快速测定方法
CN114112103B (zh) * 2021-09-29 2024-04-2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板式无砟轨道及其全线温度场监测系统和健康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159A (zh)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0185B (zh) 多功能混凝土预制构件成组立模生产设备及生产线
CN107650258A (zh) 一种双向循环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CN100585125C (zh) 地铁专用盾构管片预制施工工法
CN100545420C (zh) 隧道衬砌管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01208A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全自动生产线
CN109238376B (zh) 一种监测蒸养过程中水泥基材料变形与应力的方法
CN106584654A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生产工艺
CN101525873B (zh) 闸墩液压调平内爬式滑升模板及其浇筑混凝土的方法
CN110421687A (zh) 一种装配式液压箱涵模板及其预制装配式箱涵的施工方法
CN106436578A (zh) 异形截面悬拼节段梁短线匹配法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07328922A (zh) 一种蒸汽养护条件下泡沫混凝土体积变形的测试装置
CN109611123B (zh) 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713159B (zh) 轨道板温度同步跟踪养护方法
CN105464010A (zh) 一种基于自动运输的混凝土箱涵施工工法及系统
CN106142324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09537617A (zh) 一种利用悬吊式底模托架浇筑悬空承台的施工方法
CN104198246A (zh) 一种无侧限抗压强度制件、脱模和测强一体化试验机
CN201653588U (zh) 用于混凝土轨道板及试块的测温装置及养护设备
CN102101319A (zh) 运用33块长线台座制造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的方法
CN102605988B (zh) 烟囱内衬外砼同步施工方法
CN106932254B (zh) 薄壁型钢与泡沫混凝土界面滑移性能试验方法
CN107607238A (zh) 一种应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4263466B (zh) 高寒地区钻井井壁冬季预制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方法
CN102241066B (zh) 一种用于住房墙体模块的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1748831A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节能外墙挂板及其生产工艺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