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0127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0127A
CN101690127A CN200880022496A CN200880022496A CN101690127A CN 101690127 A CN101690127 A CN 101690127A CN 200880022496 A CN200880022496 A CN 200880022496A CN 200880022496 A CN200880022496 A CN 200880022496A CN 101690127 A CN101690127 A CN 101690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raffic channel
access network
sen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2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T·帕亚皮利
L·沈
P·A·阿加什
R·沙希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90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0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7Signalling methods or messages providing extensions to protocols defined by standard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维持接入终端的永久在线的数据会话的技术。可以使用非业务信道来发送用于使数据会话保持活跃的消息,以避免仅为了发送这些消息而启用业务信道。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接入网可以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例如,控制信道)上向接入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例如,路由更新请求消息)。接入终端可以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例如,接入信道)上向接入网返回第二消息(例如,路由更新消息)。随后,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接入网可以在覆盖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较小区域内发送第三消息(例如,用于回声请求),其中接入终端的上述大概位置是基于上述第二消息来确定的。接入终端可以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网返回第四消息(例如,用于回声应答)。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2007年6月28日提交的、题目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n Always-On Data Session in a WirelessCommunication Network”的临时申请No.60/946,913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今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网络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发送、广播等之类的各种服务。这些无线网络可以是多址网络,这些网络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这种多址网络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和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
接入终端可以与无线网络建立数据会话,以获得数据服务。数据会话是允许在接入终端和无线网络之间交换数据的配置设置。针对不同的无线网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建立数据会话,并且数据会话与配置信息和/或所分配的资源相关。数据服务可以是无线网络所提供的涉及数据交换的任何服务。数据服务的一些例子包括:语音、视频、通用互联网连接、多媒体流和广播服务、短消息业务(SMS)和文本消息发送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等等。
在数据会话期间,接入终端可以是仅偶发性激活的,当有数据要发送或接收时其才与无线网络交换数据。但是,期望使数据会话永久在线,以使得当数据可用时可以快速地交换数据。此外,还期望使用尽可能少的网络资源来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
因此,本领域中需要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高效地维持接入终端的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高效维持接入终端的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技术。在一个方面,可以使用非业务信道来发送保持数据会话活跃的消息,这可以避免仅为了发送这些消息而建立无线连接和启用业务信道的需要。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接入终端可以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例如,控制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例如,接入信道)上向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使用非业务信道来交换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是为了保持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活跃。对于cdma2000中的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来说,数据会话可以包括点对点协议(PPP)会话,第一消息可以包括链路控制协议(LCP)回声请求分组,第二消息可以包括LCP回声应答分组,可以使用信令承载数据(DOS)协议来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针对其它无线技术,还可以使用其它消息和信道。
在另一个方面,在向接入终端发送信令之前,可以确定该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这可以减少发送信令的区域并从而节省无线资源。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接入终端可以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例如,cdma2000中的路由更新请求(RouteUpdateRequest)消息),并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例如,cdma2000中的路由更新(RouteUpdate)消息)。交换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是为了确定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随后,接入终端可以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三消息,其中第三消息是在覆盖接入终端的上述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概括地说,第三消息可以携带接入终端的任何信息。如果第三消息包括用于使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的信令(例如,LCP回声请求分组),那么该接入终端可以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网发送第四消息(例如,用于LCP回声应答分组)。
下文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各个实体的示例性协议栈。
图3示出了用于维持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的呼叫流程。
图4示出了使用非业务信道来维持数据会话的保持活跃功能的呼叫流程。
图5示出了使用非业务信道和大概位置发现来维持数据会话的保持活跃功能的呼叫流程。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为了使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而由接入终端和接入网执行的处理过程。
图8和图9分别示出为了使用大概位置发现来发送信令,而由接入终端和接入网执行的处理过程。
图10示出了接入终端和各网络实体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CDMA、TDMA、FDMA、OFDMA和SC-FDMA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经常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 2.11、IEEE 802.16、IEEE 802.20、Flash-OFDM
Figure G2008800224965D00031
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这些不同的无线技术和标准是本领域已知的。在来自名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和GSM。在来自名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 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3GGP和3GPP2文档都是公开的。
为了清楚说明起见,针对实现IS-856的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网络,来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HRPD还称为CDMA2000 1xEV-DO、1xEV-DO、1x-DO、DO、高数据速率(HDR)等等。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100,其可以是HRPD网络。无线网络100包括:(a)接入网120,其用于支持接入终端的无线通信;(b)网络实体,其用于执行各种功能以支持通信业务。接入网还可以称为无线网络、无线接入网(RAN)等。接入网120可以包括任意数目的基站122和任意数目的基站控制器/分组控制功能(BSC/PCF)124。基站通常是与接入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其还可以称为接入点、基站收发机(BTS)、节点B(NodeB)、演进型节点B(eNode B)等。每一个BSC/PCF 124耦接到一组基站,为其控制之下的这组基站提供协调和控制,并对这些基站的数据进行路由。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130支持针对与接入网120通信的接入终端的数据服务。PDSN 130负责建立、维持和终止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此外,还可以向接入终端分配动态互联网协议(IP)地址。PDSN 130可以与其它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以支持数据服务。PDSN 130可以耦接到数据网络140,数据网络140可以包括互联网、专用数据网、公共数据网等。PDSN 130可以通过数据网络140与各种实体进行通信。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132执行各种功能,以支持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例如IP语音(VoIP)、多媒体、即时通讯(IM)、IP短消息业务(SMS)、一键通(push-to-talk,PTT)等。在3GPP IMS和3GPP2多媒体域(MMD)中规定了这些IMS业务中的一些业务。CSCF 132可以处理来自接入终端的针对IMS业务的请求,执行IMS注册、提供会话控制服务、维持会话状态信息等。无线网络100和接入网120可以包括图1中没有示出的其它网络实体。
接入终端110可以与接入网120进行通信,以获得无线网络100所支持的各种服务。接入终端110还可以称为移动站、用户设备、终端、用户终端、用户单元、站等等。接入终端110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设备、手持式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膝上型计算机等等。在任何给定时刻,接入终端110可以在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接入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接入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接入终端110可以通过接入网120和PDSN 130与其它终端和/或其它实体(例如,服务器150)通信或交换数据。
图2示出了用于接入终端110和服务器150之间的通信的图1中的各实体的示例性协议栈。每个实体的协议栈可以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接入终端110可以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实时传输协议(RTP)、会话发起协议(SIP)和/或其它应用层协议,与服务器150进行通信。可以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或传输层的其它协议来发送应用层数据。这些各种协议都是本领域已知的。可以将传输层数据封装在IP分组中,并通过接入网120、PDSN 130和可能的其它实体,在接入终端110和服务器150之间交换这些IP分组。
一般情况下,终端110和接入网120之间的链路层取决于接入网所使用的无线技术。对于HRPD,使用无线链路协议(RLP)上的点对点协议(PPP)来实现链路层。接入终端110可以维持与PDSN 130的PPP会话,并通过RLP与接入网120交换数据。在HRPD中,数据会话可以包括PPP会话。RLP工作在无线/空中链路接口(针对HRPD来说,该接口是IS-856)之上。接入网120可以通过工作在物理层之上的依据技术的接口(例如,A10和A11接口)与PDSN 130进行通信。A10是数据接口,A11是PCF 124和PDSN 130之间的信令接口。PDSN 130可以通过链路层和物理层之上的IP,与服务器150进行通信。
接入终端110可以支持诸如VoIP、即时通讯等之类的IMS应用。期望这些IMS应用是永久在线的。接入终端110可以在例如加电时,向无线网络100中的IMS进行注册。这一IMS注册操作使无线网络100能够到达接入终端110以进行IMS服务,并在任何时间与接入终端110快速地交换数据。例如,接入终端110可以在任意时间向CSCF 132进行注册,以用于VoIP应用和/或即时通讯应用,从而使无线网络100获知对于到来的VoIP呼叫和/或即时消息来说,如何到达接入终端110。
图3示出了用于在无线网络100中维持永久在线的IMS的呼叫流程300。接入终端110可以接收发起分组数据呼叫的请求,例如,当接入终端110加电时的IMS注册(步骤1)。随后,接入终端110可以执行与接入网120的会话协商,以便建立无线链路,例如建立用于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的业务信道(步骤2)。此外,在步骤2中还可以执行终端认证,以便针对接入网120来认证接入终端110。接入网120可以与PDSN 130交换A11信令,以便建立用于携带接入终端110的业务数据的A10连接(步骤3)。
随后,接入终端110可以与PDSN 130交换信令以建立PPP(步骤4)。PPP的建立包括下面三个阶段:
1、链路建立阶段:使用链路控制协议(LCP),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接入终端110和PDSN 130之间的数据链路连接;
2、认证阶段:认证接入终端110的用户;
3、网络层协议阶段:使用IP控制协议(IPCP)来配置网络层协议,例如,IP版本4(IPv4)或IP版本6(IPv6)。
在题目为“The Point-to-Point Protocol(PPP)”的请求评注(Request forComments,RFC)1661中描述了PPP建立的三个阶段,这一文档是公开的。
在完成PPP建立之后,接入终端110具有与PDSN 130的PPP会话。除非由接入终端110或PDSN 130关闭PPP会话,否则在任何时段内,PPP会话都是开启的。随后,接入终端110可以与CSCF 132交换信令以进行IMS注册(步骤5)。其后,接入终端110可以通过用于IMS的PDSN 130,与CSCF 132交换IP分组。在针对IMS的注册之后,接入终端110可以在所有时间都保持PPP会话开启以便保持是可到达的,并且在此其间接入终端110可以活跃地也可以不活跃地参与数据服务。由于接入终端110处无活动,所以可能会停用接入终端110的无线连接(步骤6)。
出于一些原因,期望维持接入终端110和PDSN 130之间永久在线的PPP会话。这是因为,首先,由于不必重新建立PPP,所以接入终端就可以更快速地发送或接收数据。从最初步骤开始建立PPP很耗费时间。第二,在HRPD中,PPP的建立仅能由接入终端110来发起,当存在针对接入终端110的传入数据时,无线网络100无法发起PPP建立。因此,可以使用永久在线的PPP会话来支持接入终端110的永久在线IMS。例如,永久在线PPP会话将允许无线网络100向接入终端110发送SIP INVITE(SIP邀请)消息,以建立呼入VoIP呼叫。SIP是用于发起、修改和终止基于IP的交互式用户会话(例如,VoIP)的信令协议。
即使PPP会话始终在线,在接入终端的业务信道上无活动时(例如,在前向或反向中都没有数据传输时),就可以将接入终端110的数据会话视为休眠。当数据会话休眠时,会停用无线层的无线连接(例如,业务信道),以便节约无线资源,但是基于上述原因PPP层及其以上的层仍然开启。当接入终端110有数据要发送或者有要发送到接入终端110的数据时,可以快速地启用无线连接而不必重新建立PPP。
在永久在线的PPP会话期间,PDSN 130可以定期地“试通(ping)”接入终端110,以确定接入终端处的PPP会话是否仍然活跃。如果接入终端110的PPP会话由于任何原因已默默地终止(例如,由于用户将接入终端断电),那么期望的是,PDSN 130可以关闭该PPP会话,并回收任何有关的资源。
图3示出了使用LCP回声请求(Echo-Request)和回声应答(Echo-Reply)分组的针对永久在线PPP会话的保持活跃功能,在前述的RFC 1661中对其进行了描述。PDSN 130可以向接入网120发送针对接入终端110的LCP回声请求分组(步骤7)。接入网120可以从PDSN 130接收LCP回声请求分组,并启用针对接入终端110的无线连接(步骤8)。随后,接入网120可以在前向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终端110发送LCP回声请求分组(步骤9)。接入终端110可以接收LCP回声请求分组,并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网120返回LCP回声应答分组(步骤10)。接入网120可以接收LCP回声应答分组,并将其转发到PDSN 130(步骤11)。在接收到LCP回声应答分组之后,PDSN 130可以认识到接入终端110的PPP会话仍然活跃。
在永久在线PPP会话期间,可以周期性地交换LCP回声请求和回声应答分组。PDSN 130可以维护被设置为适当值的定时器。当定时器到期时,PDSN 130可以发起对LCP回声请求和回声应答分组的交换。
保持活跃功能对于确保接入终端110处PPP会话的开启是有用处的。但是,可能启用无线连接仅是用来交换LCP回声请求和回声应答分组,而不通过无线连接来交换其它有用数据。启用无线连接来仅交换用于保持活跃功能的LCP回声请求和回声应答分组会浪费无线资源。
在一个方面,可以使用总是可用的非业务信道来发送LCP回声请求和回声应答分组。那么,这就避免了仅为了发送这些分组而建立无线连接并启用业务信道的需要。通常,业务信道是用于发送业务/用户数据的信道,非业务信道则为不是业务信道的任何信道。在不同的无线网络中,有不同的非业务信道可用。此外,针对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可以使用不同的非业务信道。
表1列出了HRPD中的一些业务信道和非业务信道。当无线连接开启时,可以向接入终端110分配前向业务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接入终端110可以使用这些业务信道来交换数据。当无线连接关闭时,可以不向接入终端110分配业务信道,这时接入终端110可以使用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与接入网120交换数据。
表1
  信道   链路   描述
业务信道   每一链路   当需要携带业务数据时可以被启用,当不需要时可以停用,以节约无线资源
控制信道   前向链路 在前向链路上始终可用,以便发送信令和少量的数据
接入信道   反向链路 在反向链路上始终可用,以便发送信令和少量的数据
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分别是在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总是可用的低数据速率信道。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可以用于发送少量的和分组尺寸较小的数据,以避免启用业务信道来发送这些数据。可以在根据2006年6月提交的、题目为“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的3GPP2C.S0024-A中所规定的信令承载数据(Data Over Signaling,DOS)协议的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上发送数据,上述文档是公开的。
控制信道可以由所有接入终端在前向链路上共享。可以向接入终端110分配特定的时隙,在这些时隙中,接入终端110可以在控制信道上接收信令和/或数据。接入终端110可以在所分配的时隙期间处理控制信道,以便恢复出向该接入终端发送的任何信令和/或数据。
接入信道可以由所有接入终端在反向链路上共享。当有数据要发送时,接入终端110可以在接入信道上发送接入信道实体。接入终端110可以根据C.S0024-A中规定的接入过程,来发送接入信道实体。
图4示出了使用非业务信道来实现永久在线PPP会话的保持活跃功能以维持永久在线IMS的呼叫流程400的设计方案。如上面针对图3所描述的步骤1到6,接入终端110可以建立PPP会话并对IMS进行注册。
针对保持活跃功能,PDSN 130可以向接入网120发送针对接入终端110的LCP回声请求分组(步骤7)。接入网120可以接收LCP回声请求分组,并在控制信道上使用移动台终止的DOS来向接入终端110发送该分组,而不用建立无线连接(步骤8)。接入终端110可以接收该LCP回声请求分组,并在接入信道上使用移动台发起的DOS向接入网120返回LCP回声应答分组(步骤9)。接入网120可以接收该LCP回声应答分组,并将其转发到PDSN130(步骤10)。如图4所示,通过使用HRPD中的DOS分别在控制信道和接入信道上发送LCP回声请求和回声应答分组,避免了无线连接建立。
接入终端110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并在休眠期间四处移动。这时,接入网120可能不知道接入终端110的当前位置。那么,接入网120可以在很大的区域内发送包含有LCP回声请求分组的DOS消息,以便确保接入终端110可以接收该分组。但是,在很大区域内发送DOS消息可能会消耗更多的网络资源,并降低网络容量。
在另一个方面,当要发送用于保持活跃功能的LCP回声请求分组时,可以首先确定接入终端110的大概位置。随后,接入网120可以在覆盖接入终端110的大概位置的更小区域内发送LCP回声请求分组。
图5示出了使用非业务信道和大概位置发现来实现永久在线PPP会话的保持活跃功能以维持永久在线IMS的呼叫流程500的设计方案。如上面针对图3所描述的步骤1到6,接入终端110可以建立PPP会话并对IMS进行注册。
针对保持活跃功能,PDSN 130可以向接入网120发送针对接入终端110的LCP回声请求分组(步骤7)。接入网120可以接收LCP回声请求分组,并在很大区域内通过在控制信道上发送针对接入终端110的路由更新请求(RouteUpdateRequest)消息,来确定接入终端110的大概位置(步骤8)。路由更新请求消息不具有任何数据净荷(payload),因此与具有LCP回声请求分组净荷的DOS消息相比,消耗更少的无线资源。接入终端110可以接收路由更新请求消息,并在接入信道上向接入网120返回路由更新(RouteUpdate)消息(步骤9)。路由更新消息可以包括:接入终端110的激活集和候选集中的扇区的导频信息。可以根据接收到路由更新消息的扇区和/或该消息中的导频信息,来确定接入终端110的大概位置。
随后,接入网120可以使用移动台终止的DOS在较小的区域内在控制信道上向接入终端110发送LCP回声请求分组,而不用建立无线连接(步骤10)。接入终端110可以接收该LCP回声请求分组,并使用移动台发起的DOS在接入信道上向接入网120返回LCP回声应答分组(步骤11)。接入网120可以接收该LCP回声应答分组,并将其转发到PDSN 130(步骤12)。
如图5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避免无线连接建立:(a)在控制信道上向接入终端110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消息和LCP回声请求分组;(b)在接入信道上向接入网120发送路由更新消息和LCP回声应答分组。即使在前向链路上发送两个消息,也可以使用较少的无线资源来发送这些消息,这是由于:(a)与具有LCP回声请求分组的DOS消息相比,路由更新请求消息更小,因此可以使用更少的无线资源来发送;(b)可以在更小的区域内发送DOS消息。
接入网120还可以尝试通过寻呼接入终端,而不是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消息,来确定接入终端110的大概位置。寻呼可以指示接入终端110通过接入信道对该寻呼进行响应,而不是如通常所做的启用无线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PDSN 130可以通过向接入网120发送LCP回声请求分组,来发起保持活跃功能。PDSN 130可以使用通用路由封装(GRE)协议,来与接入网120中的PCF 124交换数据。可以将链路层/网络层数据封装到在PDSN 130和PCF 124之间交换的GRE分组中。GRE分组包括可以被设置为1的SDI/DoS字段,以指示GRE分组中携带的数据可以使用DOS来发送。PDSN 130可以针对携带LCP回声请求分组的GRE分组来设置该字段。接入网120可以检查GRE分组中的该字段,并在该字段被置位时,使用DOS来发送LCP回声请求分组。在2006年10月发表的、题目均为“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IOS)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HRPD)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rfaces with Session Control in the Access Network”的3GPP2A.S0008-B和A.S0009-B中描述了GRE和PDSN 130与接入网120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中上述两份文档均是公开的。
为了说明起见,具体针对HRPD描述了用于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技术。这些技术还可以用于其它无线网络和其它无线技术,例如IS-2000版本0和A(其通常称为CDMA 20001X或简称1X)、IS-95、W-CDMA、GSM等等。1X支持通过寻呼信道(PCH)、前向公共控制信道(F-CCCH)、反向接入信道(R-ACH)、反向增强型接入信道(R-EACH)等等,在数据突发消息(Data Burst Message)中传输短数据突发(Short Data Burst)。短数据突发可以用于以与HRPD中的DOS消息类似的方式来发送较少量的数据。
图6示出了用于交换消息以保持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活跃的处理过程600的设计方案。处理600可以由接入终端执行。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例如,控制信道或某种其它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方框612)。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例如,接入信道或某种其它信道)上向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方框614)。交换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是为了保持该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活跃。接入终端可以避免为了与接入网交换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而建立无线连接和启用业务信道。
数据会话可以包括PPP会话和/或某种其它会话。第一消息可以包括LCP回声请求分组或某种其它分组,这种分组用于针对数据会话来试通(ping)接入终端。第二消息包括LCP回声应答分组或某种其它分组,这种分组用于对所述试通进行应答。对于HRPD,接入网可以使用移动台终止的DOS来发送第一消息,接入终端可以使用移动台发起的DOS来发送第二消息。针对其它无线技术,还可以以其它方式(例如,使用短数据突发)来发送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
图7示出了用于交换消息以保持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活跃的处理过程700的设计方案。处理700可以由接入网执行。从负责维持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的网络实体(例如,PDSN)接收分组(方框712)。根据该分组中的字段来选择要使用的第一非业务信道(方框714)。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例如,控制信道)上向接入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方框716)。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例如,接入信道)上从接入终端接收第二消息(方框718)。交换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是为了保持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活跃。第一消息可以包括LCP回声请求分组,接入网可以使用HRPD中的移动台终止的DOS来发送第一消息。第二消息可以包括LCP回声应答分组,接入终端可以使用HRPD中的移动台发起的DOS来发送第二消息。
图8示出了用于由接入终端来接收信令的处理过程800的设计方案。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例如,控制信道或某种其它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方框812)。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例如,接入信道或某种其它信道)上向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方框814)。交换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是为了确定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第一消息可以包括路由更新请求消息或者用于询问该接入终端的某种其它消息。第二消息可以包括路由更新消息或者用于响应所述询问的某种其它消息。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三消息,其中该第三消息是在覆盖该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方框816)。概括地说,第三消息可以携带接入终端的任何信息。
如果交换信令是为了使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那么可以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网发送第四消息(方框818)。第三消息可以包括LCP回声请求分组或者用于试通(ping)接入终端的某种其它消息。第四消息可以包括LCP回声应答分组或者包含有对所述试通(ping)的应答的某种其它消息。这些消息可以使用DOS、短数据突发等等来发送。接入终端可以避免为了与接入网交换这些消息而建立无线连接和启用业务信道。
图9示出了用于向接入终端发送信令的处理过程900的设计方案。处理900可以由接入网来执行。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例如,控制信道)上向接入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方框912)。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例如,接入信道)上从接入终端接收第二消息(方框914)。第一消息可以包括路由更新请求消息,第二消息可以包括路由更新消息。然后,根据第二消息来确定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方框916)。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终端发送第三消息,其中该第三消息是在覆盖该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方框918)。第一消息可以在第一区域内发送,第二消息可以在第二区域内发送,其中与第一区域相比,第二区域更小。如果确定了(a)用于接入终端的无线连接关闭和(b)可以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发送第三消息,那么则可以发送第一消息。概括地说,第三消息可以携带接入终端的任何信息。如果交换信令是为了使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那么可以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从该接入终端接收第四消息(方框920)。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接入终端110、基站122、BSC/PCF 124和PDSN130的设计方案框图。在反向链路上,在接入终端110,控制器/处理器1010可以根据无线技术(例如,HRPD)对要向接入网120发送的数据和信令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调制),并生成输出码片。发射机(TMTR)1016可以调节(例如,转换成模拟信号、滤波、放大和上变频)这些输出码片,并生成可以向基站122发送的反向链路信号。在基站122,接收机(RCVR)1026可以从接入终端110和其它接入终端接收反向链路信号,并对其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以便获得采样。控制器/处理器1020可以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这些采样,以便获得由接入终端110和其它接入终端发送的数据和信令。
在前向链路上,在基站122,要向接入终端发送的数据和信令可以由处理器1020进行处理,并由发射机1026进一步调节,以便生成可以向接入终端发送的前向链路信号。在接入终端110,来自基站122的前向链路信号可以由接收机1016进行接收和调节,并由处理器1010进一步处理,以获得基站122向接入终端110发送的数据和信令。
控制器/处理器1010和1020可以分别控制接入终端110和基站122的操作。处理器1010可以执行图6中的处理过程600、图8中的处理过程800和/或其它处理过程,以便交换信令。存储器1012和1022可以分别存储接入终端110和基站122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Comm)单元1024可以允许基站122与BSC/PCF 124进行通信。
BSC/PCF 124包括控制器/处理器1030、存储器1032和通信单元1034。PDSN包括控制器/处理器1040、存储器1042和通信单元1044。对于每一个网络实体,控制器/处理器可以执行针对该网络实体的相关处理,存储器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单元可以支持与其它网络实体的通信。基站122的处理器1020和/或BSC/PCF 124的处理器1030可以执行图7中的处理过程700、图9中的处理过程900和/或其它处理过程,以便与接入终端交换信令。
图10示出了接入终端110和其它网络实体的简化框图。通常,接入终端110和网络实体可以包括任意数目的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发射机、接收机等等。
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这些技术可以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来说,用于执行这些技术的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电子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计算机或者其组合中。
对于固件和/或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技术。固件和/或软件指令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图10中的存储器1012、1022、1032或1042)中,并由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10、1020、1030或1040)执行。存储器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固件和/或软件指令还可以存储在其它处理器可读介质中,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电可擦写PROM(EEPROM)、闪存、压缩光碟(CD)、磁或光数据存储器件等等。
实现本申请所述技术的装置可以是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设备的一部分。该设备可以是:(i)独立的集成电路(IC);(ii)一组一片或多片IC,这些IC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器IC;(iii)诸如移动站调制解调器(MSM)之类的ASIC;(iv)可以嵌入在其它设备中的模块;(v)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装置、移动单元;(vi)其它设备等等。
为使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围绕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方案,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3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用于: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使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存储器,其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避免为了与所述接入网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而建立无线连接和启用业务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控制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网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在接入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会话包括点对点协议(PPP)会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对所述数据会话的试通,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对所述试通的应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链路控制协议(LCP)回声请求分组,所述第二消息包括LCP回声应答分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接入网使用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中的移动台终止的信令承载数据(DOS)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
使用HRPD中的移动站发起的DOS来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8、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使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非业务信道是前向链路控制信道,所述第二非业务信道是反向链路接入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对所述数据会话的试通,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对所述试通的应答。
1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的模块;
用于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的模块,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使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非业务信道是前向链路控制信道,所述第二非业务信道是反向链路接入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对所述数据会话的试通,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对所述试通的应答。
14、一种用于存储指令的处理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使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用于: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第二消息,其中,交换
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使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存储器,其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在接入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链路控制协议(LCP)回声请求分组,所述第二消息包括LCP回声应答分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使用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中的移动台终止的信令承载数据(DOS)来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接收所述接入终端使用HRPD中的移动台发起的DOS所发送的第二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从负责维持所述数据会话的网络实体接收携带所述第一消息的数据的分组;
根据所述分组中的字段来选择用于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非业务信道。
2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用于: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
在所述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网接收第三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确定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所述第三消息是在覆盖所述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
存储器,其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避免为了与所述接入网交换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和所述第三消息而建立无线连接和启用业务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四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三消息和所述第四消息是为使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控制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网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三消息;
在接入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路由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路由更新消息。
25、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确定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
在所述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网接收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是在覆盖所述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四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三消息和所述第四消息是为了使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2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的模块;
用于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的模块,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确定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网接收第三消息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是在覆盖所述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四消息的模块,其中,交换所述第三消息和所述第四消息是为了使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29、一种用于存储指令的处理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接入网接收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为了确定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
在所述第一非业务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网接收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是在覆盖所述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处理器可读介质,其还用于存储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所述第二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四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三消息和所述第四消息是为了使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用于:
在第一非业务信道上向接入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在第二非业务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第二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来确定所述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
在所述第一非业务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终端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是在覆盖所述接入终端的大概位置的区域内发送的;
存储器,其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第一区域内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在与所述第一区域相比更小的第二区域内,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如果所述接入终端的无线连接关闭,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非业务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第四消息,其中,交换所述第三消息和所述第四消息是为了使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会话保持活跃。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用于:
在控制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三消息;
在接入信道上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所述第二消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路由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路由更新消息。
CN200880022496A 2007-06-28 2008-06-23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6901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691307P 2007-06-28 2007-06-28
US60/946,913 2007-06-28
US11/830,710 2007-07-30
US11/830,710 US9414429B2 (en) 2007-06-28 2007-07-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n always-on data se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CT/US2008/067943 WO2009006080A2 (en) 2007-06-28 2008-06-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n always-on data se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0127A true CN101690127A (zh) 2010-03-31

Family

ID=40160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2496A Pending CN101690127A (zh) 2007-06-28 2008-06-23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414429B2 (zh)
EP (1) EP2171986B1 (zh)
JP (3) JP2010533395A (zh)
KR (1) KR101127337B1 (zh)
CN (1) CN101690127A (zh)
CA (1) CA2893289A1 (zh)
TW (1) TW200910879A (zh)
WO (1) WO2009006080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177A (zh) * 2012-06-13 2012-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858779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nu通道处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7811B2 (en) * 2008-02-02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level keep alive signaling
KR101722925B1 (ko) * 2009-01-20 2017-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통신망에서 제어 패킷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9313800B2 (en) * 2009-06-23 2016-04-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US20120110115A1 (en) 2010-04-30 201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chang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102558B1 (ko) * 2010-05-18 2012-01-04 주식회사 앰투앰넷 올웨이즈 온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무선 모뎀, 이를 이용한 올웨이즈 온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8762450B2 (en) * 2010-07-27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frequent server messages
CN102802254B (zh) * 2011-05-24 2018-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寻呼信道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
US8594105B1 (en) * 2011-07-12 2013-11-26 Sprint Spectrum L.P. Base-station provided access to IMS services
US8565160B2 (en) 2011-11-02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erminal registrations
US10271274B2 (en) 2012-02-03 2019-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extended time periods for maintaining PPP sessions
KR102070727B1 (ko) * 2013-02-13 2020-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제어 프로토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03348A1 (zh) 2013-07-10 2015-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Gre隧道实现方法、接入点和网关
CN105264835B (zh) * 2013-07-12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Gre隧道实现方法、接入设备和汇聚网关
US20150181592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Cisco Technology, Inc.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JP2017069442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TWI612820B (zh) * 2016-02-03 2018-01-21 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助聽器通訊系統及其助聽器通訊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5647B2 (en) 2002-02-07 2006-04-25 Openwave Systems Inc. Efficient location determination for mobile units
KR100866931B1 (ko) * 2001-05-08 2008-11-04 노텔 네트웍스 리미티드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에서의 비사용 리소스들의 확인
JP2003078947A (ja) * 2001-06-18 2003-03-14 Nec Corp 移動局位置検出方式
US20030157945A1 (en) * 2002-02-21 2003-08-21 Chen An Me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server-originated information during a dormant packet data session
JP2004207878A (ja) 2002-12-24 2004-07-22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
US7406317B2 (en) * 2003-06-26 2008-07-2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with a mobile station
US20050288041A1 (en) * 2004-06-21 2005-12-29 Gill Harleen K Method for rapidly locat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to a mobile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796995B2 (en) * 2004-06-21 2010-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signaling and data deli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95545B2 (en) * 2004-07-01 2007-1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PP connection during simple IP
KR20060005671A (ko) * 2004-07-13 2006-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호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652008B2 (ja) 2004-09-30 2011-03-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チャネル使用制御方法
HUE036171T2 (hu) 2005-09-21 2018-06-28 Lg Electronics Inc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elõre irányú kapcsolati vivõk vezérlésére többvivõs vezeték nélküli rendszerben
CA2620550C (en) 2005-09-22 2015-02-03 Lg Electronics Inc. Access probe randomiz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19798B2 (ja) 2005-11-02 2011-07-0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シグナリングメッセージのオーバーヘッド低減方法及び装置
US8005471B2 (en) * 2006-07-31 2011-08-23 Alcatel Lucent Access network broadcast control-signaling channe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177A (zh) * 2012-06-13 2012-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13185307A1 (zh) * 2012-06-13 2013-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858779A (zh) * 2018-08-24 2020-03-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nu通道处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8779B (zh) * 2018-08-24 2022-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nu通道处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06080A3 (en) 2009-03-19
KR101127337B1 (ko) 2012-03-30
EP2171986B1 (en) 2014-02-12
CA2893289A1 (en) 2009-12-23
JP5890051B2 (ja) 2016-03-22
KR20100027237A (ko) 2010-03-10
US9414429B2 (en) 2016-08-09
WO2009006080A2 (en) 2009-01-08
TW200910879A (en) 2009-03-01
JP2013059063A (ja) 2013-03-28
JP2010533395A (ja) 2010-10-21
US20090003208A1 (en) 2009-01-01
JP2015159565A (ja) 2015-09-03
EP2171986A2 (en) 201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12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维持永久在线数据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US11575719B2 (en) Exchange and use of globally unique device identifiers for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 switched integration
EP2556717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S2375001T3 (es) Método y disposiciones para localizar un equipo de usuario para servicios de circuitos conmutados mediante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lte de paquetes conmutados.
US7650148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call to unregistered user in WLAN-GPRS network using SIP
CN1186912C (zh) 用于执行移动节点登记的方法和系统
RU2368090C2 (ru)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е сервер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мобильную станцию
CN1761359B (zh)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控制系统
US20070208855A1 (en) Capability exchange during an authentication process for an access terminal
US844252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 mobile node via a registration proxy
US20040004940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transition betwe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CN101176319B (zh) 用于无线接入终端和分组交换通信系统之间经由电路交换通信系统的分组数据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860819A (zh) 基于高能电源的使用终止快速寻呼信道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82632A (zh) 用于根据来自应用的输入控制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TW200908597A (en) System selec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preferences
EP2863615A1 (en) Method, push system, and relevant devices for setting up push session
US200400909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ng short message in high rate packet data system
KR101040128B1 (ko) 무선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 네트워크 내에서의 데이터 세션재시도 메카니즘의 커스텀화
JP2008516554A (ja) ダイレクトルーティングを実施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81125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aring down individual IP communication sessions in multiple IP stack devices
CN11722204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090060873A (ko) 단말간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