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6464A -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6464A
CN101686464A CN200810223067A CN200810223067A CN101686464A CN 101686464 A CN101686464 A CN 101686464A CN 200810223067 A CN200810223067 A CN 200810223067A CN 200810223067 A CN200810223067 A CN 200810223067A CN 101686464 A CN101686464 A CN 101686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trum
carrier wave
carrier
uplink
div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3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6464B (zh
Inventor
肖国军
索士强
潘学明
王立波
丁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22306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86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86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6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6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6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载波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系统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根据所述系统的配置参数,所述系统将所述下行频谱划分为N个下行的载波,所述系统将所述上行频谱划分为N个上行的载波,其中N为自然数。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为通信系统提供足够宽的载波带宽,并能够有效地兼容现有的通信系统,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的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和宽带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致力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3G系统的演进,研究项目的目标是发展3GPP无线接入技术向着高数据速率、低延迟和优化分组数据应用方向演进。作为LTE的高级版本,对于LTE-A系统,将会支持比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例如100MHz的带宽。
无线电的频谱资源也称为频率资源,通常指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一般指9KHz-3000GHz频率范围内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无线电通信属于电信中的一种,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电信(telecommunication)定义为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于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无线电通信则为使用无线电波的电信。无线电波定义为频率在3000GHz以下,不用人工波导而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作为传输载体的无线电波都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即位于无线电频谱中的一定位置,并占据一定的宽度。无线电频谱(radio spectrum)一般指9KHz-3000GHz频率范围内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
无线电业务一般分为地面无线电业务和空间无线电业务,地面无线电业务主要分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广播业务和无线电测定业务。移动业务又分为陆地、水上和航空移动业务。陆地移动业务主要分为专用移动通信业务和公众移动通信业务。所有的无线电业务都离不开无线电频率,无线电频率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电磁波,是一种物质,是一种各国可均等获得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资源,它是一种有限的、具有排他性的资源。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对于频谱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频谱资源的稀缺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对宽带高速率通信的追求,这两者形成了一对矛盾。例如,对于上述提到的需要100M带宽的频谱的LTE-A系统,在存在空闲频谱资源的条件下,可以是为该系统直接分配100M带宽的频谱。然而,对于频谱资源稀缺的现代移动通信,通常难于找到这样宽的空白未使用的频谱资源,此外,为了兼容已有的具有较小带宽的通信系统,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能为通信系统提供合适的频谱带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以实现为通信系统提供合适的载波频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
根据所述系统的配置参数,所述系统将所述下行频谱划分为N个下行的载波,所述系统将所述上行频谱划分为N个上行的载波,其中N为自然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下行频谱或上行频谱为连续频谱,所述系统将所述连续频谱划分为N个载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下行频谱或上行频谱为不连续频谱,所述系统将所述不连续频谱划分为N个载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载波具有独立的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系统通过预先确定的默认载波,通知终端当前系统将使用的载波数,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系统N个或N个以下的下行的载波发送信息,并通过N个或N个以下的上行的载波给所述系统发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系统与所述终端以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系统与所述终端以时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载波配置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频谱信息采集模块,所述频谱信息采集模块用于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
载波分配模块,所述载波分配模块根据系统的配置参数,将所述下行频谱分配为N个下行的载波用于下行发送信息,所述系统将所述上行频谱分配为N个上行的载波用于上行发送信息,其中N为自然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频谱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频谱信息分析模块,所述频谱信息分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下行频谱或上行频谱是否为连续频谱,如果为连续频谱,则所述连续频谱为待划分的逻辑载波,如果为不连续频谱,则将所述不连续频谱的各个可用频段相加,形成待划分的逻辑载波;
频谱划分模块,所述频谱划分模块将所述逻辑载波划分为N个载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载波具有独立的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载波以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载波以时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将不连续的频谱资源聚合起来,为通信系统提供足够宽的载波带宽。此外,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兼容现有的通信系统。另外,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保证上下行载波的个数一致,并建立上下行载波的对应关系,使得系统实现起来简单、高效,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载波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连续带宽的示意图;
图3为载波聚合的示意图;
图4为载波划分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载波划分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载波划分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频分双工的单载波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8为时分双工的单载波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9为载波配置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实现为通信系统提供合适的载波频谱。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能为通信系统提供合适的频谱带宽,实现宽带通信,又能和现有系统兼容,简化了系统设计。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
根据所述系统的配置参数,所述系统将所述下行频谱划分为N个下行的载波,所述系统将所述上行频谱划分为N个上行的载波,其中N为自然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现载波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提出的载波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
S101,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对于LTE-A系统,为支持比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MHz,如图2所示,一种可能是直接分配100M连续带宽的频谱。然而,现在的频谱资源非常紧缺,还有一种可能是将分配给现有的系统一些不连续频谱聚合起来,凑成足够大的带宽供给LTE-A系统使用,如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不连续的频谱资源聚合起来,为通信系统提供足够宽的载波带宽。
S102,将可用频谱划分为N个载波。
为了既能提供更宽的服务带宽,同时又能兼容现有的LTE系统,本发明提出一种频谱分配及载波配置的一种方法。根据系统的配置参数,对于LTE-A系统的物理层,可以不区分步骤S101中所述的两种类型的频谱,进行统一的载波分配处理。系统的配置参数包括系统的载波带宽要求、双工通信模式、所支持的载波数等系统参数。对于LTE-A系统的物理层而言,通过步骤S101的过程,确定上下行可用的频谱,不管是连续频谱还是不连续频谱,根据系统的配置参数,物理层将可用的频谱均作为系统可用的逻辑载波。
此外,考虑到简化设计,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保证使得上下行载波的个数一致,并建立上下行载波的对应关系。下面以4载波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系统将连续的下行频谱划分为4个下行载波,系统将连续的上行频谱划分为4个上行载波。其中,上述4个载波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系统将不连续的下行频谱进行聚合形成逻辑载波,并划分为4个下行载波;系统将不连续的上行频谱进行聚合形成逻辑载波,并划分为4个上行载波。其中,上述4个载波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系统将一段连续的下行频谱和两段不连续的频谱进行聚合,将上述一段较宽连续的下行频谱划分为2个下行载波,另外两段不连续的频谱分别形成一个单独的载波;系统将连续的上行频谱进行聚合,并划分为N个上行载波。其中,上述N个载波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兼容现有的LTE系统,上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独立的控制信道。例如,对于每个独立载波,可用采用LTE系统(R8)的基本传输方案。对于频分双工系统,如图7所示,对于时分双工系统,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用看出,对于每个工作载波,分别定义了下行信令、下行数据、上行信令和上行数据,以及彼此之间的传输关系。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保证上下行载波的个数一致,并建立上下行载波的对应关系,使得系统实现起来简单、高效,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系统可以通过预先确定的默认载波,通知终端当前系统将使用的载波数,终端接收系统发送的消息后,接收系统N个或N个以下的下行的载波发送信息,相应地通过N个或N个以下的上行的载波给系统发送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系统与终端以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显然,此时上下行载波所处的频谱之间不重叠。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系统与所述系统以时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显然,此时上下行载波可以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载波配置设备900,所述设备包括:
频谱信息采集模块920,频谱信息采集模块920用于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
载波分配模块910,载波分配模块910根据系统的配置参数,将下行频谱分配为N个下行的载波用于下行发送信息,系统将上行频谱分配为N个上行的载波用于上行发送信息,其中N为自然数。系统的配置参数包括系统的载波带宽要求、双工通信模式、所支持的载波数等系统参数。根据系统的配置参数,载波分配模块910将可用的频谱进行合理分配。
作为上述设备的实施例,频谱信息采集模块920包括:
频谱信息分析模块921,频谱信息分析模块921用于确定下行频谱或上行频谱是否为连续频谱,如果为连续频谱,则连续频谱为待划分的逻辑载波,如果为不连续频谱,则将不连续频谱的各个可用频段相加,形成待划分的逻辑载波;
频谱划分模块922,频谱划分模块将逻辑载波划分为N个载波。
作为上述设备的实施例,上述载波均具有独立的控制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载波配置设备900分配的载波以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载波配置设备900分配的载波以时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
根据所述系统的配置参数,所述系统将所述下行频谱划分为N个下行的载波,所述系统将所述上行频谱划分为N个上行的载波,其中N为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频谱或上行频谱为连续频谱,所述系统将所述连续频谱划分为N个载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频谱或上行频谱为不连续频谱,所述系统将所述不连续频谱划分为N个载波。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载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具有独立的控制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通过预先确定的默认载波,通知终端当前系统将使用的载波数,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系统N个或N个以下的下行的载波发送信息,并通过N个或N个以下的上行的载波给所述系统发送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与所述终端以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波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与所述终端以时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8、一种载波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频谱信息采集模块,所述频谱信息采集模块用于确定可用的下行频谱和上行频谱;
载波分配模块,所述载波分配模块根据系统的配置参数,将所述下行频谱分配为N个下行的载波用于下行发送信息,所述系统将所述上行频谱分配为N个上行的载波用于上行发送信息,其中N为自然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波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频谱信息分析模块,所述频谱信息分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下行频谱或上行频谱是否为连续频谱,如果为连续频谱,则所述连续频谱为待划分的逻辑载波,如果为不连续频谱,则将所述不连续频谱的各个可用频段相加,形成待划分的逻辑载波;
频谱划分模块,所述频谱划分模块将所述逻辑载波划分为N个载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波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具有独立的控制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波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以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波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以时分双工的方式进行上、下行的载波通信。
CN 200810223067 2008-09-26 2008-09-26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1686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3067 CN101686464B (zh) 2008-09-26 2008-09-26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3067 CN101686464B (zh) 2008-09-26 2008-09-26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6464A true CN101686464A (zh) 2010-03-31
CN101686464B CN101686464B (zh) 2013-10-09

Family

ID=42049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23067 Active CN101686464B (zh) 2008-09-26 2008-09-26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864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168B (zh) * 2008-12-31 2013-05-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配置资源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JP2017208858A (ja) * 2011-05-16 2017-11-24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スペクトル断片を介するセキュア・データ送信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1134411A1 (en) * 2019-12-31 2021-07-08 Arris Enterprises Llc Downstream modem channel analysis and al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168B (zh) * 2008-12-31 2013-05-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配置资源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JP2017208858A (ja) * 2011-05-16 2017-11-24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スペクトル断片を介するセキュア・データ送信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1134411A1 (en) * 2019-12-31 2021-07-08 Arris Enterprises Llc Downstream modem channel analysis and al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405794B2 (en) 2019-12-31 2022-08-02 Arris Enterprises Llc Downstream modem channel analysis and al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647397B2 (en) 2019-12-31 2023-05-09 Arris Enterprises Llc Downstream modem channel analysis and al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6464B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7506B (zh) 通信系统共存时的物理资源配置和信号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2118860B (zh) 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终端调度方法及系统
US8331276B2 (en)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a base station
CN102215599B (zh) 一种确定下行时间参考的方法
CN107295649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123789B (zh) 无线资源控制和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46575A (zh) 用于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对设备通信的动态通信资源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18758A (zh) 一种gsm系统和lte系统共享频谱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917420A (zh) 时分双工系统传输方法
CN101815344A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1534525B (zh) 小区间联合跳频方法、上行传输方法、资源借用方法
JP2019533335A (ja) 5g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適応無線アクセス技術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2859767A1 (en) Bandwid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924754B2 (en) Energy-efficient base station with synchronization
KR101312089B1 (ko) 프레임 구조 및 그 배치 방법, 통신 방법
CN102386963B (zh) 一种通信系统共存时的帧配置方法、信号发送方法及系统
EP3095286A1 (en) Backhaul scheduling in multi-hop system
CN101686464B (zh)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US20130064157A1 (en) Energy-saving base station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246442B (zh) 用于多带时分双工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313417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54672A (zh) 一种配置子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94619A (zh) 一种移动台中继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572844A (zh) 小区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9485754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07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