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4745A -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4745A
CN101684745A CN200910103823A CN200910103823A CN101684745A CN 101684745 A CN101684745 A CN 101684745A CN 200910103823 A CN200910103823 A CN 200910103823A CN 200910103823 A CN200910103823 A CN 200910103823A CN 101684745 A CN101684745 A CN 101684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valve
outer cylinder
corner pistons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3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4745B (zh
Inventor
郑福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038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84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8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4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4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47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包括外缸体、内缸体和两角活塞,所述外缸体呈圆筒状,所述内缸体是两端带有圆盘的“工”字形圆筒,所述内缸体位于所述外缸体的内圆中,且所述圆盘与所述外缸体的内圆接触密封,所述内缸体的内孔中紧固有伸出所述外缸体的传动轴;在所述内缸体的两所述圆盘之间的轴段上通过键连接有两个具有突角的角活塞;在外缸体的中部内壁上沿周向依次开有吸气口、贮气口、喷气口和排气口,在贮气口和喷气口之间,在进气门和排气口之间分别设有可伸缩的活塞阀。本发明能同时进行吸气、压缩、作功和排气;效率高、功率大、经济性好、尾气污染小;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运行平稳、维修方便;能灵活改变气缸的功率。

Description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往复式活塞内燃机,其活塞在圆柱形汽缸中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动力,其效率低,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运转不平稳,噪声大,维修麻烦等。也有处于探索阶段还极少使用的旋转式内燃机,但能在实际中运用三角转子内燃机并不是圆周运动的转子内燃机,其不能直接输出转矩,运转不平稳,且该三角转子内燃机压缩比小,效率低,维修困难和成本高,只能用作低效率的汽油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它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作功连续平稳,维修方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包括外缸体、内缸体和两角活塞,所述外缸体呈圆筒状,所述内缸体是两端带有圆盘的“工”字形圆筒,所述内缸体位于所述外缸体的内圆中,且所述圆盘与所述外缸体的内圆接触密封,所述内缸体的内孔中紧固有伸出所述外缸体的传动轴;在所述内缸体的两所述圆盘之间的轴段上通过键连接有两个具有突角的角活塞,所述两个角活塞合围在所述内缸体外且两只所述突角180度对称地与所述外缸体的内圆接触密封,所述角活塞的轴向两侧面与所述内缸体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在所述外缸体的中部内壁上沿周向依次开有吸气口、贮气口、喷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到所述贮气口之间的弧长小于所述喷气口到所述排气口之间的弧长,所述贮气口和喷气口之间由贮气管连通,在所述贮气口和所述喷气口内装有阀门;在所述贮气口和所述喷气口之间,所述进气门和所述排气口之间分别设有活塞阀槽,该槽中装有可伸缩的活塞阀,所述活塞阀与所述角活塞等宽且其前端能始终与所述角活塞的曲柱面相抵触,所述活塞阀的两侧面与所述内缸体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两所述角活塞和两所述活塞阀将所述外缸体的中部内孔分隔成吸气室、压缩室、作功室和排气室四个隔间。
两所述活塞阀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外缸体的中部并将缸体壁贯通,所述活塞阀槽内装有活塞阀套,该活塞阀套中装有可伸缩的所述活塞阀。
所述活塞阀套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油环槽,在所述润滑油环槽上开有与外缸体中的润滑油道相连通的润滑油孔;在润滑油环槽的上下两侧的阀套上开有贯通阀套壁的密封条槽,该密封条槽中安装密封条。
所述活塞阀的前端通过滚柱槽装有与所述内缸体轴线相平行的滚柱,所述滚柱与所述角活塞等宽且始终与所述角活塞的曲柱面相抵触,滚柱槽的槽壁上设有润滑油槽。
所述活塞阀由左、右阀组成并在两者相对面上设有相咬合的锯齿,在所述左、右阀之间压装有簧条,在所述左、右阀的外侧面上设有纵向润滑油槽,所述活塞阀也可是一个整体件且在其与所述内缸体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相接触的两侧面上设置密封条,两所述侧面上设有纵向润滑油;所述滚柱由左、右滚柱组成并在两者相对面上设有相咬合的锯齿,在所述左、右滚柱之间压装有弹簧,使滚柱两端面能始终与所述内缸体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
在所述贮气口和所述喷气口内分别装有球体贮气阀和柱状喷气阀;所述贮气口是在所述外缸体壁上开设的若干带锥口的通孔,所述球体贮气阀由压簧抵封在所述锥口处;所述喷气口和所述贮气管通过阀筒贯通,该阀筒装在所述外缸体缸壁中开设的轴向圆柱孔中,在所述阀筒上开有两段分别连通所述喷气口和所述贮气管的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在所述第一通气槽的周向两侧分别设有用来安装密封条的轴向槽;所述喷气阀装在所述阀筒中,所述喷气阀上有一削边的偏心轴段,所述偏心轴段与所述阀筒的所述第一通气槽相对,所述喷气阀的外端从所述外缸体的一端伸出并且该伸出端为多边形柱;所述多边形柱上套有扭簧和摆杆,所述扭簧的两支脚分别卡在所述外缸体的孔中和所述多边形柱上,所述摆杆的一端是与所述多边形柱外形相适配的多边形孔,所述摆杆另一端装有滚轮,该滚轮压在飞轮内端部所设的凸轮上,所述飞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
在所述内缸体的所述圆盘上开有润滑油密封环槽,所述角活塞的突角顶端设有顶油槽,该顶油槽内安装有密封条,在所述密封条底面与槽底间压装有弹簧条;所述润滑油密封环槽中装有密封环且开有与所述顶油槽连通的润滑油孔;在所述活塞阀槽的两端分别开设三通的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从所述活塞阀槽内壁贯通至所述外缸体的两端侧面;所述润滑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活塞阀套上的所述润滑油孔连接,另一端通过润滑油管与润滑油箱或油泵箱中的润滑油泵连接,所述润滑油道还有一支路与所述润滑油密封环槽连通。
所述角活塞内部设有贯通两侧面的通风道,所述内缸体两端的所述圆盘中设有与所述通风道相连通的通风孔。
所述贮气管同时也是燃烧室,该贮气管内安装有喷油嘴或火花塞,所述喷油嘴通过油管与油泵箱中的燃油泵连接。
所述外缸体由半圆筒形的前缸体和后缸体通过螺栓联结而成。
本发明的两个角活塞在汽缸内旋转运动,两个角活塞通过键带动内缸体作同步旋转,内缸体再带动传动轴一起作同步旋转运动,从而由传动轴输出转矩。两角活塞的两突角和两活塞阀将汽缸分隔成吸气室、压缩室、作功室和排气室四个隔间,每个隔间分别设有吸气口、贮气口、喷气口和排气口。在两角活塞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内燃机同时进行吸气、压缩、作功和排气两次,而且是不间断地连续进行,相当于同样排气量的往复式活塞内燃机功率的四倍以上。由于作功连续且直接输出旋转力矩,本身结构简单而且完全圆周对称,因而运转十分平稳;其直接输出旋转力矩,不需转换,因而结构简单并减少了能量的摩擦损失;更重要的是因为可以调整吸气口与贮气口之间的距离,使喷气口到排气口之间的距离适度大于吸气口到贮气口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转子的作功行程大于压缩行程,而达到燃气作功终了时气压等于外界气压,使燃气作功彻底,这就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提高内燃机的效率。此外,由于燃气是在贮气室中提前点火,因而大大提高了燃料燃烧的彻底性,从而提高了燃料的经济性并降低尾气污染。如果改变吸气口和排气口间的距离和贮气管的容积,还可灵活改变内燃机的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同时进行吸气、压缩、作功和排气;效率高、功率大、经济性好、尾气污染小;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运行平稳、维修方便;能灵活改变气缸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6的仰视图。
图6为图3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后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内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9的B-B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3为图14的右视图。
图14为活塞阀的左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左视图。
图16为图14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8的右视图。
图18为活塞阀的右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左视图。
图20为图18的俯视图。
图21为图22的右视图。
图22为左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1的D-D剖视图。
图24为图22的E-E剖视图。
图25为右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活塞阀套的主视图。
图27为图26的俯视图。
图28为图27的F-F剖视图
图29为角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的左视图。
图31为喷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G-G剖视图。
图33为图34的H-H剖视图。
图34为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6的I-I剖视图。
图36为阀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外缸体1、内缸体2、角活塞3、活塞阀4、滚柱5、活塞阀支座6、贮气管7、活塞阀套8、阀筒9、喷气阀10、贮气阀11、传动轴12、键13、飞轮14、润滑油箱15、油泵箱16、活塞阀弹簧17、贮气阀弹簧18、摆杆19、喷油嘴20组成。其中外缸体1由半圆筒形的前缸体和后缸体通过螺栓联结成一圆筒,外缸体1通过螺栓安装在润滑油箱15上,润滑油箱15的两端向上延伸有支架,在润滑油箱15一支架的内侧位置有油泵箱16,油泵箱16中有润滑油泵和燃油泵。内缸体2是两端带有圆盘的“工”字形圆筒,内缸体2位于外缸体1的内圆中,且圆盘与外缸体1的内圆接触密封,内缸体2的内孔中通过键13紧固有两端伸出外缸体1的传动轴12,传动轴12通过两轴承支承在润滑油箱15的两支架中。在内缸体2的两圆盘之间的轴段上通过键连接有两个角活塞3,角活塞3的是具有突角的圆滑过渡曲面,两个角活塞3合围在内缸体2外且两只突角180度对称地与外缸体1的内圆接触密封,角活塞3的轴向两侧面与内缸体2的两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在外缸体1的中部内壁上沿周向依次开有吸气口1a、贮气口1b、喷气口1c和排气口1d,吸气口1a和排气口1d处于常开状态,吸气口1a到贮气口1b之间的弧长小于所述喷气口1c到所述排气口1d之间的弧长,以使两角活塞3在旋转过程中燃气作功行程适度大于新鲜气的压缩行程,即达到两角活塞3对新鲜气体的压缩比小于燃气推动两角活塞3作功后的膨胀比,从而使燃气的燃烧充分以及使燃气的作功终了时,其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而达到燃气作功彻底,从而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和燃料的经济性。而传统的内燃机活塞对新鲜气的压缩行程和燃气对活塞的作功行程相等,导致燃气燃烧不十分彻底和燃气作功终了时的气压还远高于外界气压,以至燃气作功不彻底从而降低了燃气的经济性和内燃机的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贮气口1b和喷气口1c之间由贮气管7连通,贮气管7是用来贮存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新鲜气,在活塞阀槽1h后端的外缸体1上装有活塞阀支座6,活塞阀4后端与支座6之间装有活塞阀弹簧17,在该弹簧17的作用下使活塞阀4前端始终能与两角活塞3的外曲面抵触密封,贮气管7穿过活塞阀支座6连通贮气口1b和喷气口1c。在贮气口1b和喷气口1c内装有阀门。在贮气口1b和喷气口1c内分别装有球体贮气阀11和柱状喷气阀10;贮气口1b是在外缸体1壁上开设的若干带锥口的通孔,球体贮气阀11由压簧18抵封在锥口处,以保证压缩新鲜气只能单向地从汽缸进入贮气管7,而不能从贮气管7中经贮气口1b漏入汽缸中。在一个角活塞3的突角从吸气口1a运动到贮气口1b的过程中就将另一角活塞3所吸入的新鲜气压缩到贮气管7中被点燃形成高温高压燃气暂时贮存起来。由于贮气口1b是单向阀控制,所以被压缩进贮气管7中的燃料气可以被充分提前点燃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料的经济性和降低尾气的污染,而传统内燃机却作不到。
如图2、图3、图35和图36所示,喷气口1c和贮气管7通过阀筒9贯通,该阀筒9装在外缸体1缸壁中开设的轴向圆柱孔1f中,在该阀筒9上开有两段分别连通喷气口1c和贮气管7的第一通气槽9a和第二通气槽9b,在第一通气槽9a的周向两侧分别设有用来安装密封条的轴向槽9c,如图4和图6所示,在外缸体1的圆柱孔1f上开有孔道1j作为贮气管7的一部分,还开有孔道1i插装喷油嘴或火花塞。如图2、图31和图32所示,喷气阀10装在阀筒9中,喷气阀10上有一削边的偏心轴段10a,偏心轴段10a与阀筒9的第一通气槽9a相对。如图1所示,喷气阀10的外端从外缸体1的一端伸出并且该伸出端为多边形柱10c,多边形柱10c上套有扭簧和摆杆19,扭簧的两支脚分别卡在外缸体1的孔中和所述多边形柱10c上,摆杆19的一端是与多边形柱10c外形相适配的多边形孔,摆杆19另一端装有滚轮19a,该滚轮19a压在飞轮14内端部所设的凸轮14a上,飞轮14通过键固定在传动轴12上如图1、图33和图34所示。在扭簧的作用下滚轮19a始终触压着凸轮14a,通过凸轮14a的旋转周期性地摆动摆杆19,由摆杆19扭动喷气阀10,从而使喷气阀10上的偏心轴段10a周期性地开关喷气口1c,这样就使贮气管7中被点燃的高温高压燃气周期性地从喷气口1c喷入汽缸的作功室2c中膨胀推动角活塞3旋转作功。在喷气阀10偏心轴段10a的两侧设有环槽10b用以安装密封环,在第一通气槽9a两侧轴向槽9c中安装的密封条可使偏心轴段10a在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密封地关闭喷气口1c。
如图2、图26至图28所示,在贮气口1b和喷气口1c之间,进气门1a和排气口1d之间分别设有矩形活塞阀槽1h,两活塞阀槽1h对称设置在外缸体1的中部并将缸体壁贯通,活塞阀槽1h内装有活塞阀套8,该活塞阀套8中装有可伸缩的活塞阀4。如图3、图4所示,活塞阀套8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油环槽8b,在润滑油环槽8b上开有与外缸体1中的润滑油道1k相连通的润滑油孔8c,润滑油环槽8b中的润滑油用以润滑和密封活塞阀4的四侧面。在润滑油环槽8b的上下两侧的阀套8上开有贯通阀套壁的密封条槽8a,该密封条槽8a中安装密封条,密封条用来密封活塞阀4的缸体周向两侧壁,槽底与密封条间压装有簧条以保证活塞阀4在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密封。活塞阀4与角活塞3等宽且其前端能始终与所述角活塞3的曲柱面相抵触,活塞阀4的两侧面与内缸体2的两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两角活塞3和两活塞阀4将外缸体1的中部内孔分隔成吸气室2a、压缩室2b、作功室2c和排气室2d四个隔间。
如图2所示,活塞阀4的前端通过滚柱槽4c装有与内缸体2轴线相平行的滚柱5,滚柱5与角活塞3等宽且始终与角活塞3的曲柱面相抵触,滚柱槽4c的槽壁上设有润滑油槽4a。如图14至图20所示,活塞阀4由左、右阀组成并在两者相对面上设有相咬合的锯齿,在左、右阀之间压装有簧条,在左、右阀的外侧面上设有纵向润滑油槽4b,簧条保证左、右阀的外侧面与阀套8和内缸体2的两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活塞阀4也可是一个整体件且在其与内缸体2的两圆盘内侧面相接触的两侧面上设置密封条。如图21至图25所示,滚柱5由左、右滚柱组成并在两者相对面上设有相咬合的锯齿,在左、右滚柱之间压装有弹簧,弹簧使滚柱5即使在磨损后其两端面也能始终与内缸体2的两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
如图9和图12所示,在内缸体2的圆盘上开有润滑油密封环槽22,角活塞3的突角顶端设有贯通角活塞3两侧面的顶油槽3b。如图29、图30所示,该顶油槽3b内安装有密封条,在密封条底面与槽底间压装有弹簧条。润滑油密封环槽22中装有密封环且开有与顶油槽3b连通的润滑油孔,密封环可保证外缸体1和内缸体2之间圆周接触的气密性;如图3至图8所示,在活塞阀槽1h的两端分别开设三通的润滑油道1k,润滑油道1k从活塞阀槽1h内壁贯通至外缸体1的两端侧面;润滑油道1k的一端与活塞阀套8上的润滑油孔8c连接,另一端通过润滑油管16a与润滑油箱15或油泵箱16中的润滑油泵连接,润滑油道1k还有一支路与润滑油密封环槽22连通。
如图2、图9至图12、图29和图30所示,在角活塞3内部设有贯通两侧面的通风道31,内缸体2两端的圆盘中设有与通风道31相连通的通风孔21。通风道31与缸体的轴线成一定的角度,以保证两角活塞3在旋转的过程中能驱动空气在通风道31中流通,达到通风冷却的效果。
如图2所示,贮气管7同时也是燃烧室,若将本发明作为柴油机使用,可在贮气管7中安装喷油嘴20,喷油嘴20通过油管16b与油泵箱16中的燃油泵连接。若作为点火式的汽油机可在贮气管7中安装火花塞。
如图1、2所示,贮气口1a的加工可将外缸体1壁从外面挖去一梯形块1g然后再加工制作贮气口1b,制作好后再将梯形块1g合上用活塞阀支座6将其压装固定。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
如图2所示,两个角活塞在外缸体与内缸体所围成的环形汽缸中顺时针旋转。在其中一个角活塞的突角从吸气口运动到贮气口的过程中作为吸压半活塞,而后一个角活塞的突角则同时从喷气口向排气口运动作为作排半活塞。在这过程中因前一个角活塞的运动,吸气室的容积不断扩大,新鲜气体便从常开的吸气口源源不断地吸入到吸气室内;同时因压缩室容积不断缩小,压缩室中的新鲜气被压缩气压不断增大,当压缩室气压高于贮气管中气压时单向贮气阀便自动打开,压缩室中的新鲜气便不断地被压缩进贮气管中与燃油混合燃烧贮存;与此同时,在贮气管中被点燃燃烧的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气口高速喷入作功室中膨胀推动作为作排半活塞的后一角活塞作功;在这过程中随着作功室中的燃气膨胀作功释放能量,作功室的容积不断扩大,所以作功室内的气压和温度便不断降低,当两角活塞旋转到一定角度使作功室内的气压下降到等于压缩室内不断上升的气压时的稍后时刻喷气阀的偏心轴在飞轮凸轮的旋转操纵下关闭喷气口;此时贮气管中的燃气几乎全部喷入到作功室继续膨胀推动后一角活塞继续作功;同时因后一角活塞的运动使排气室的容积不断缩小,则排气室中的废气不断地被排出汽缸。当后一角活塞突角运动到排气口处,则作功室燃气作功彻底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此同时后一角活塞将排气室的废气排尽;同时作为吸压半活塞的前一角活塞突角也运动到贮气口处,压缩室的容积缩小到最小零,压缩室中的新鲜气全部被压进贮气管,吸气室的容积则扩大到最大,吸气完毕。当前一角活塞的越过贮气口与喷气口之间的活塞阀后,前一角活塞便由吸压半活塞转变为作排半活塞,同时喷气阀打开喷气口贮气管中被点燃的高温高压燃气高速喷入到作功室中,膨胀推动此时作为作排半活塞的前一角活塞作功,同时作为作排半活塞的前一角活塞推动排气室中的废气排出汽缸;在此过程的同时,后一角活塞的突角越过吸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活塞阀,然后由作排半活塞转变为吸压半活塞,压缩压缩室中的新鲜气并同时从外界向吸气室吸入新鲜气。当后一角活塞的突角运动到贮气口处,便完成此过程的吸压作用,在越过贮气口和喷气口之间的活塞阀后便又转变为作排半活塞,前一角活塞的突角则同时完成此段的作排功能后越过吸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活塞阀又转变为吸压半活塞,至此两角活塞完成一周的旋转,两角活塞又开始进行下一周期的运动,如此循环。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体(1)、内缸体(2)和两角活塞(3),所述外缸体(1)呈圆筒状,所述内缸体(2)是两端带有圆盘的“工”字形圆筒,所述内缸体(2)位于所述外缸体(1)的内圆中,且所述圆盘与所述外缸体(1)的内圆接触密封,所述内缸体(2)的内孔中紧固有伸出所述外缸体(1)的传动轴(12);在所述内缸体(2)的两所述圆盘之间的轴段上通过键连接有两个具有突角的角活塞(3),所述两个角活塞(3)合围在所述内缸体(2)外且两只所述突角180度对称地与所述外缸体(1)的内圆接触密封,所述角活塞(3)的轴向两侧面与所述内缸体(2)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在所述外缸体(1)的中部内壁上沿周向依次开有吸气口(1a)、贮气口(1b)、喷气口(1c)和排气口(1d),所述吸气口(1a)到所述贮气口(1b)之间的弧长小于所述喷气口(1c)到所述排气口(1d)之间的弧长,所述贮气口(1b)和喷气口(1c)之间由贮气管(7)连通,在所述贮气口(1b)和所述喷气口(1c)内装有阀门;在所述贮气口(1b)和所述喷气口(1c)之间,所述进气门(1a)和所述排气口(1d)之间分别设有活塞阀槽(1h),该槽中装有可伸缩的活塞阀(4),所述活塞阀(4)与所述角活塞(3)等宽且其前端能始终与所述角活塞(3)的曲柱面相抵触,所述活塞阀(4)的两侧面与所述内缸体(2)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两所述角活塞(3)和两所述活塞阀(4)将所述外缸体(1)的中部内孔分隔成吸气室(2a)、压缩室(2b)、作功室(2c)和排气室(2d)四个隔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活塞阀槽(1h)对称设置在所述外缸体(1)的中部并将缸体壁贯通,所述活塞阀槽(1h)内装有活塞阀套(8),该活塞阀套(8)中装有可伸缩的所述活塞阀(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套(8)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油环槽(8b),在所述润滑油环槽(8b)上开有与外缸体(1)中的润滑油道(1k)相连通的润滑油孔(8c);在润滑油环槽(8b)的上下两侧的阀套(8)上开有贯通阀套壁的密封条槽(8a),该密封条槽(8a)中安装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4)的前端通过滚柱槽(4c)装有与所述内缸体(2)轴线相平行的滚柱(5),所述滚柱(5)与所述角活塞(3)等宽且始终与所述角活塞(3)的曲柱面相抵触,滚柱槽(4c)的槽壁上设有润滑油槽(4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4)由左、右阀组成并在两者相对面上设有相咬合的锯齿,在所述左、右阀之间压装有簧条,在所述左、右阀的外侧面上设有纵向润滑油槽(4b),所述活塞阀(4)也可是一个整体件且在其与所述内缸体(2)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相接触的两侧面上设置密封条,两所述侧面上设有纵向润滑油槽(4b);所述滚柱(5)由左、右滚柱组成并在两者相对面上设有相咬合的锯齿,在所述左、右滚柱之间压装有弹簧,使滚柱(5)两端面能始终与所述内缸体(2)的两所述圆盘内侧面接触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贮气口(1b)和所述喷气口(1c)内分别装有球体贮气阀(11)和柱状喷气阀(10);所述贮气口(1b)是在所述外缸体(1)壁上开设的若干带锥口的通孔,所述球体贮气阀(11)由压簧(18)抵封在所述锥口处;所述喷气口(1c)和所述贮气管(7)通过阀筒(9)贯通,该阀筒(9)装在所述外缸体(1)缸壁中开设的轴向圆柱孔(1f)中,在所述阀筒(9)上开有两段分别连通所述喷气口(1c)和所述贮气管(7)的第一通气槽(9a)和第二通气槽(9b),在所述第一通气槽(9a)的周向两侧分别设有用来安装密封条的轴向槽(9c);所述喷气阀(10)装在所述阀筒(9)中,所述喷气阀(10)上有一削边的偏心轴段(10a),所述偏心轴段(10a)与所述阀筒(9)的所述第一通气槽(9a)相对,所述喷气阀(10)的外端从所述外缸体(1)的一端伸出并且该伸出端为多边形柱(10c);所述多边形柱(10c)上套有扭簧和摆杆(19),所述扭簧的两支脚分别卡在所述外缸体(1)的孔中和所述多边形柱(10c)上,所述摆杆(19)的一端是与所述多边形柱(10c)外形相适配的多边形孔,所述摆杆(19)另一端装有滚轮(19a),该滚轮(19a)压在飞轮(14)内端部所设的凸轮(14a)上,所述飞轮(14)固定在所述传动轴(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缸体(2)的所述圆盘上开有润滑油密封环槽(22),所述角活塞(3)的突角顶端设有顶油槽(3b),该顶油槽(3b)内安装有密封条,在所述密封条底面与槽底间压装有弹簧条;所述润滑油密封环槽(22)中装有密封环且开有与所述顶油槽(3b)连通的润滑油孔;在所述活塞阀槽(1h)的两端分别开设三通的润滑油道(1k),所述润滑油道(1k)从所述活塞阀槽(1h)内壁贯通至所述外缸体(1)的两端侧面;所述润滑油道(1k)的一端与所述活塞阀套(8)上的所述润滑油孔(8c)连接,另一端通过润滑油管(16a)与润滑油箱(15)或油泵箱(16)中的润滑油泵连接,所述润滑油道(1k)还有一支路与所述润滑油密封环槽(2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活塞(3)内部设有贯通两侧面的通风道(31),所述内缸体(2)两端的所述圆盘中设有与所述通风道(31)相连通的通风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气管(7)同时也是燃烧室,该贮气管(7)内安装有喷油嘴或火花塞(20),所述喷油嘴(20)通过油管(16b)与油泵箱(16)中的燃油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6或7所述的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1)由半圆筒形的前缸体和后缸体通过螺栓联结而成。
CN2009101038236A 2009-05-11 2009-05-11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4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38236A CN101684745B (zh) 2009-05-11 2009-05-11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38236A CN101684745B (zh) 2009-05-11 2009-05-11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4745A true CN101684745A (zh) 2010-03-31
CN101684745B CN101684745B (zh) 2011-10-26

Family

ID=4204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38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4745B (zh) 2009-05-11 2009-05-11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8474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1384A (zh) * 2010-05-25 2010-10-27 代耀飞 一种转子发动机
CN102536811A (zh) * 2011-12-11 2012-07-04 高金波 两角活塞旋转式风力提水机
CN103899413A (zh) * 2014-03-21 2014-07-02 袁政 新型转子发动机
WO2016095757A1 (zh) * 2014-12-18 2016-06-23 郑福建 旋转活塞式工作机
CN108468589A (zh) * 2018-05-31 2018-08-31 陈东生 一种阀体组件、活塞轴组件及旋转式内燃机
CN111730508A (zh) * 2020-07-02 2020-10-02 丽水学院 一种磨床用自适应滑块沟槽磨削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14294106A (zh) * 2022-01-27 2022-04-08 汪建 一种圆环形汽缸内燃机
CN116677493A (zh) * 2023-08-02 2023-09-01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圆周转子发动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8634B (zh) * 2015-11-24 2018-03-06 李春强 转子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15A (zh) * 1989-07-30 1991-02-13 赵家维 步进式旋转活塞发动机
US6132197A (en) * 1996-11-01 2000-10-17 Medis El Ltd Toroid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U2205274C2 (ru) * 2000-10-19 2003-05-27 Дид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Объемная роторная машина
CN2558773Y (zh) * 2002-08-19 2003-07-02 陈维仁 多种燃料转子发动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1384A (zh) * 2010-05-25 2010-10-27 代耀飞 一种转子发动机
CN102536811A (zh) * 2011-12-11 2012-07-04 高金波 两角活塞旋转式风力提水机
CN103899413A (zh) * 2014-03-21 2014-07-02 袁政 新型转子发动机
WO2016095757A1 (zh) * 2014-12-18 2016-06-23 郑福建 旋转活塞式工作机
CN108468589A (zh) * 2018-05-31 2018-08-31 陈东生 一种阀体组件、活塞轴组件及旋转式内燃机
CN111730508A (zh) * 2020-07-02 2020-10-02 丽水学院 一种磨床用自适应滑块沟槽磨削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14294106A (zh) * 2022-01-27 2022-04-08 汪建 一种圆环形汽缸内燃机
CN116677493A (zh) * 2023-08-02 2023-09-01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圆周转子发动机
CN116677493B (zh) * 2023-08-02 2023-09-26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圆周转子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4745B (zh) 201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4745B (zh) 旋转式两角活塞内燃机
CN204827655U (zh) 行星轮系发动机传动机构
CN110439677A (zh) 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CN105888840A (zh) 省力发动机
CN106481449A (zh) 环缸式圆形转子发动机
CN108571381A (zh) 三冲程内冷式转子发动机
US6279518B1 (en) Rotary engine having a conical rotor
CN204591470U (zh) 一种转子叶片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CN204327282U (zh) 齿轮传动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
CN101173629B (zh) 倍速传递转子付旋转内燃机
CN110529238A (zh) 三圆同心偏心转子均质压燃发动机
CN112065574B (zh) 一种提高热机效率减少尾气污染的中燃热气轮机
CN2205446Y (zh) 摆叶式旋转活塞内燃机
CN204419355U (zh) 轴向对冲活塞筒状凸轮驱动式五冲程发动机
CN201908721U (zh) 一种叶片式发动机
CN106224089B (zh) 一种反力滑块式正圆转子发动机
CN101787926B (zh) 活塞圆周运动式内燃机中的凸轮机构
CN104595022A (zh) 一种内燃转子发动机
CN2184786Y (zh) 环形汽缸对置式活塞发动机
CN203383858U (zh) 一种主轴活柄机构的内燃机
CN104061067A (zh) 新型转子发动机
CN202468017U (zh) 二冲程环形外壳旋转式发动机
JP7407314B1 (ja) 回転式エンジン
CN201152195Y (zh) 一种旋转式内燃机
CN201318213Y (zh) 双旋转四循环活塞式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eng Fuji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Make Rectif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