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782B -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2782B
CN101682782B CN2009800001711A CN200980000171A CN101682782B CN 101682782 B CN101682782 B CN 101682782B CN 2009800001711 A CN2009800001711 A CN 2009800001711A CN 200980000171 A CN200980000171 A CN 200980000171A CN 101682782 B CN101682782 B CN 101682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quantization amplitude
coded object
brightness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0001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2782A (zh
Inventor
安倍清史
藤井省造
水野慎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2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2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7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04N19/16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for a given display mode, e.g. for interlaced or progressive display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4Quan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37Motion inside a coding unit, e.g. average field, frame or block dif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4Coding unit complexity, e.g. amount of activity or edge presence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57Assigned coding mode, i.e. the coding mode being predefined or presel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for selection of another element or parameter
    • H04N19/159Prediction type, e.g. intra-frame, inter-frame or bidirectional frame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ictiv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对运动图像进行编码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包含:亮度变化判断步骤(S201),对在编码对象图片和用于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是否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平坦区域判断步骤(S202),判断编码对象块中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小;量化幅度决定步骤(S203),决定量化幅度的值,以使在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S201的“是”),且被判断为不均匀度比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S202的“是”)的量化幅度的值,比在没有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S201的“否”),或者没有被判断为不均匀度比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S202的“否”)的量化幅度的值小。

Description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及运动图像编码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抑制在进行画面间预测时发生的编码噪声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运动图像的编码中,通过消减时间方向及空间方向的冗余度来进行信息量的压缩。例如,在以时间冗余度的消减为目的的画面间预测编码中,参考前方或后方的图片,以块为单位进行移动的检测及预测图像的制作。进而,对得到的预测图像和编码对象图片之间的差分值进行编码。 
在此,所谓“图片”是表示一张画面的术语,在逐行扫描图像中是帧的意思,在隔行扫描图像中是帧或者场的意思。 
所谓隔行扫描图像是指一个帧由不同时间的两个场构成的图像。在隔行扫描图像的编码处理中,能够将一个帧照帧的原样进行处理,或将一个帧作为两个场来进行处理,以及以帧内的块为单位,作为帧结构或场结构来进行处理。 
将不是通过画面间预测编码,而是通过画面内预测编码而得到的图片称为I图片。而且,将通过只参考一张图片的画面间预测编码得到的图片称为P图片。并且,将通过能够最多同时参考两张图片的画面间预测编码得到的图片称为B图片。 
再者,参考图片需要在编码对象图片之前被编码并存储在存储器中,按每个作为编码的基本单位的块,选择并指定适当的参考图片。 
运动补偿画面间预测编码被用于P图片或B图片的编码。运动补偿画面间预测编码是指对图片内的各部分的运动位移量(运动矢量) 进行检测,通过进行考虑了该运动位移量的预测来提高预测精度,并减少数据量的编码方式。 
具体而言,在运动补偿画面间预测编码中,针对编码对象图片的编码对象块,找出参考图片一方中的像素信息最相似的块的位置并检测运动矢量。 
进而,只对参考图片一方的此位置的块的像素值和编码对象块的像素值之间的差分(预测残差)进行编码。在运动补偿画面间预测编码中就是这样来消减数据量的。 
因此,越能够检测出与编码对象块更相似的块,则预测残差就变得越小,所以能够实现高压缩率。 
反之,在未能检测出相似的块的情况下,因为对预测残差进行编码,所以所需的信息量增多。为此,尤其在低比特率下不能够将充分的编码量分配给预测残差的状况下,则不能充分再现预测残差,因此发生的失真作为编码噪声而成为使画质劣化的原因。 
此编码噪声在像素值的不均匀较小的区域(以下称为“平坦区域”)容易显眼。于是,存在在编码对象图片内检测平坦区域,通过对于平坦区域设定较小的量化幅度,来抑制该平坦区域内的编码噪声的发生的技术(第一个现有技术)。 
并且,在编码对象图片和参考图片之间的亮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难以在参考图片内检测出与编码对象块相似的块。即,编码对象的运动图像中的大幅度亮度变化是使预测残差增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是发生编码噪声的一个主要原因。 
图14是作为预测残差变大的状况的例子的、对发生亮度变化的情况下的以往的运动补偿的行为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在图14中,P3-Org是编码对象图片,P1-Ref及P2-Ref是参考图片。 
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表示出了亮度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化。具体而言,亮度按照P1-Ref、P2-Ref、P3-Org的顺序逐渐变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从哪里开始预测,预测残差都会变大。例如,编码对象块BL01从BL21的位置开始进行预测,编码对象块BL02从BL12的位置开始进行预测,设想其结果为作为预测图像而生成P3-Pred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因为进行了运动补偿的块之间的像素值的差大,所以P3-Org内的BL01及BL02的像素值与作为预测图像的P3-Pred内的各个相应的块的像素值变得大不相同。因此,有关P3-Org内的各个块的预测残差变大,从而作为结果,产生容易发生编码噪声的状况。 
针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图片内检测受到了亮度变化的影响的块,以增加分配给该块的编码量的方法(第二个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467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第一个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平坦区域所占的比例大的图片为连续的情况下,成为增加编码量的对象的块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 
结果会产生所谓,由于整体上所需要的编码量增加,从而不能够实现充分的压缩效率的问题。 
而且,在上述第二个现有技术中,如果在局部发生剧烈的亮度变化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对象区域,从而只提高此区域的画质。 
但是,在画面整体发生亮度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在经过数帧发生了缓慢的亮度变化的情况下,成为增加编码量的对象的块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 
其结果为与上述第一个现有技术相同,由于整体上所需要的编码量增加,从而产生不能够实现充分的压缩效率的问题。 
例如,在用摄像机拍摄的运动图像中,具有根据光源和摄像机与摄影对象的位置关系,画面整体的亮度进行变化的特性。因此,在摄像机或摄影对象移动时,或光源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等,会频繁地发生 画面整体的亮度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它可以在编码对象的运动图像发生时间上的亮度变化的情况下,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且有效地抑制编码噪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通过以块为单位来参考图片并进行预测编码,从而对运动图像进行编码,所述图片为在时间上位于前方或后方的编码完毕的图片,所述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包含:亮度变化判断步骤,对在编码对象图片和用于所述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是否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所述编码对象图片包含作为所述预测编码的对象的块的编码对象块;平坦区域判断步骤,判断构成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小;以及量化幅度决定步骤,决定用于针对所述编码对象块进行编码时的量化的量化幅度,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决定量化幅度的值,以使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且在所述平坦区域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的值,比在没有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或者没有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的值小。 
根据本构成,在编码对象的运动图像中存在时间上的亮度变化的情况下,画质的劣化容易显眼的平坦区域的画质被改善。 
而且,平坦区域原本是以少的编码量就能够编码的区域。为此,由于抑制平坦区域中的编码噪声的编码量的增加给予整体的编码量的影响小。 
即,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能够在限于编码噪声容易显眼的区域,且给予编码量的增加的影响小的区域,抑制编码噪声的发生。 
这样,本发明能够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并有效地抑制编码噪声。 
而且也可以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在摄像机控制信息所示的值的变化量为关于所述摄像机控制信息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所述摄像机控制信息是从生成编码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摄像机取得的摄像机控制信息。 
根据本构成,不用进行所谓解析图像并检测亮度变化的高负荷的处理,就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出亮度变化。 
并且,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也可以通过以块为单位来参考图片并进行预测编码,从而对运动图像进行编码,所述图片为在时间上位于前方或后方的编码完毕的图片,所述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包含:编码结构判断步骤,判断包含编码对象块的编码对象图片的编码结构是否为P图片,所述编码对象块是所述预测编码的对象的块;平坦区域判断步骤,判断构成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小;以及量化幅度决定步骤,决定用于针对所述编码对象块进行编码时的量化的量化幅度,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决定量化幅度的值,以使在所述编码结构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所述编码结构是P图片,且在所述平坦区域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的值,比在没有被判断为所述编码结构是P图片,或者没有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的值小。 
通过这样的处理也能够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并有效地抑制编码噪声。 
再者,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上述任一个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来实现,还能够作为以执行本发明的运动图像解码方法所包含的各个处理的元件构成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以及集成电路,及使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运动图像解码方法所包含的各个处理的程序。 
并且,能够使此程序通过DVD等记录介质或互联网等传输介质而广泛流通。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并有效地抑制编码噪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对画质的劣化容易显眼的区域、伴随画质的改善的编码量的增加量小的区域的画质进行改善。以此同时实现人的视觉所捕捉的画质的提高和抑制编码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的主要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2(a)是表示实施例1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中的、量化幅度的决定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2(b)是表示参与亮度变化的摄像机控制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3是为了对在亮度变化发生时进行画面间预测之时的、平坦区域和非平坦区域中的亮度变化的影响的差异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4是为了对在平坦区域和非平坦区域,由于编码而发生的编码量的倾向的差异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的主要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6(a)是表示实施例2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中的、量化幅度的决定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6(b)是表示参与亮度变化的画面特征值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的主要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8(a)是表示实施例3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中的、量化幅度的决定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第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8(b)是表示实施例3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中的、量化幅度的决定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第二 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a)是表示帧编码的情况下的一般的参考关系的图;图9(b)是表示场编码的情况下的一般的参考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变形例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变形例中的处理流程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考虑了摄像机控制信息和编码结构信息两方面的量化幅度控制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中的集成电路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为了对以往的、由于亮度变化的对画面间预测的影响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500、700运动图像编码装置 
101、106、501、506、701、706图片存储器 
102、502、702量化幅度决定部 
103、503、703预测残差编码部 
104、504、704编码串生成部 
105、505、705预测残差解码部 
107、507、707运动矢量检测部 
108、508、708运动补偿编码部 
109、509、709差分运算部 
110、510、710加法运算部 
111、511、711平坦区域判断部 
112变化判断部 
150LSI(大规模集成电路) 
512特征值大小判断部 
513画面特征值抽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的主要功能构成的框图。 
如图1所示,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包括:图片存储器101、量化幅度决定部102、预测残差编码部103、编码串生成部104、预测残差解码部105、图片存储器106、运动矢量检测部107、运动补偿编码部108、平坦区域判断部111、以及变化判断部112。 
成为编码对象的运动图像按照进行显示的顺序,以图片为单位被输入图片存储器101,并按照进行编码的顺序来进行图片的排序。 
进而,各个图片被分割成称为宏块的块,并以块为单位进行以后的处理。例如,宏块是水平16像素×垂直16像素的块。 
从图片存储器101读出的、宏块单位的输入图像信号被输入到差分运算部109。 
差分运算部109将通过取得输入图像信号与作为运动补偿编码部108的输出的预测图像信号之间的差分,而得到的差分图像信号,输出到预测残差编码部103。 
预测残差编码部103针对差分图像信号进行正交变换,进一步,利用量化幅度决定部102所决定的量化幅度进行量化,从而输出残差编码信号。 
残差编码信号被输入到预测残差解码部105,进行反量化、反正交变换等,残差解码信号从预测残差解码部105被输出。 
加法运算部110进行残差解码信号和预测图像信号的加法运算,从而生成重构图像信号。 
并且,在所生成的重构图像信号之中,具有在以后的画面间预测中被参考的可能性的信号被存储在图片存储器106中。即,在通过运 动补偿编码部108进行编码处理之时,具有被参考的可能性的图片被存储在图片存储器106中。 
另一方面,从图片存储器101读出的宏块单位的输入图像信号也被输入到运动矢量检测部107。 
运动矢量检测部107将由图片存储器106所存储的重构图像信号构成的参考图片作为搜索对象,通过检测出最接近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区域,来决定指示此位置的运动矢量。 
而且,例如在H.264中能够将多个图片作为参考图片来使用。为此,用于指定作为参考图片来使用的图片的参考索引也同时被决定。 
运动补偿编码部108利用由所述处理检测出的运动矢量及参考索引,根据图片存储器106所存储的参考图片生成预测图像。 
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而生成的残差编码信号、运动矢量、参考索引等编码信息被输入到编码串生成部104。编码串生成部104通过对被输入的编码信息施行可变长编码,从而生成从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输出的编码串。 
其次,对用于决定预测残差编码部103进行量化时所使用的量化幅度的值的、变化判断部112、平坦区域判断部111以及量化幅度决定部102的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平坦区域判断部111判断编码对象的宏块(以下称为“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变化判断部112判断摄像机控制信息的变化量是否大,该摄像机控制信息是由生成输入到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的运动图像的摄像机输入的。 
每个判断结果被输入到量化幅度决定部102。量化幅度决定部102利用这些判断结果来决定量化幅度,并将决定后的量化幅度输入到预测残差编码部103。 
再者,变化判断部112是执行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中的亮度变化判断步骤的处理部的第一个例子。 
若归纳总结上述处理的流程,则会成为如图2(a)所示的流程图。 
图2(a)是表示实施例1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中的、量化幅度的决定所涉及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变化判断部112判断摄像机控制信息的变化量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上(S201)。 
具体而言,变化判断部112将参与编码对象的运动图像中的时间上的亮度变化的摄像机控制信息使用于此判断中。图2(b)所示的是在此判断中所使用的摄像机控制信息的例子。 
图2(b)是表示参与亮度变化的摄像机控制信息的例子的图。 
变化判断部112利用如图2(b)所示的、EV(Exposure Value:曝光值)、变焦位置、快门速度、光圈值、增益值之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上述判断。 
例如,在规定的期间内的EV的增加量或减少量的绝对值为关于EV的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在编码对象图片与参考图片之间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或者具有此可能性。 
再者,例如,上述的“规定的期间”是根据时间或图片的张数等而规定的期间。 
如此,变化判断部112对摄像机控制信息的变化量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这样,判断在编码对象的图片和在此之前通过编码而得到的参考图片之间,是否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进而,变化判断部112在摄像机控制信息的变化量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S201的“是”),将此情况通知给量化幅度决定部102。 
其次,平坦区域判断部111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S202)。另外,此判断可以在关于亮度变化的判断(S201)之前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例如,平坦区域判断部111利用编码对象块的输入图像信号,算出该块内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 
再者,所谓“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指,例如,通过将编码对象 块内的相邻像素的像素值之间的差分的绝对值进行合计,而能够得到的物理量。平坦区域判断部111算出此像素值的不均匀度,并将算出后的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在比较的结果为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比该阈值小的情况下,平坦区域判断部111判断该块为平坦区域(S202的“是”)。 
并且,在比较的结果为像素值的不均匀度在该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平坦区域判断部111判断该块为非平坦区域(S202的“否”)。 
再者,平坦区域判断部111也可以利用差分运算部109所算出的差分图像信号来代替输入图像信号,从而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 
而且,平坦区域判断部111也可以利用由预测残差编码部103进行正交变换而生成的每个频率分量的系数值,来进行上述判断。在此情况下,能够进行若系数集中在低频区域则判断为平坦区域,若系数分散到高频区域则判断为非平坦区域的判断。 
并且,平坦区域判断部111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方法来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 
量化幅度决定部102只有在摄像机控制信息的变化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S201的“是”),且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S202的“是”),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比关于作为非平坦区域的宏块的量化幅度小的值(S203)。 
如上所述,由量化幅度决定部102决定的量化幅度被应用于根据预测残差编码部103进行的量化。 
即,量化幅度决定部102对于编码噪声容易显眼的平坦区域,决定以比对非平坦区域进行量化的情况小的量化幅度来进行量化。 
例如,量化幅度决定部102进行使关于该块的量化幅度,比预先设定的、成为针对编码对象块的量化之时的基准的量化幅度(基准量化幅度)小的处理。 
再者,关于将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减小到多大的值,也可以利 用其他的方法。 
例如,存在进行与上述基准量化幅度无关的、总是减小到固定的量化幅度以下的控制的方法。在平坦区域中量化幅度和噪声的可视性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于是,将量化幅度减小到特定的值,该特定的值可以实现以人的视觉难以识别噪声的程度。因此,能够不依赖比特率而不断地抑制容易显眼的噪声。 
而且,也可以进行所谓从作为调制幅度的量化幅度中减去特定的固定值的控制。并且,也可以进行所谓按照基准量化幅度,使从此基准量化幅度中减去的值为可变的值的控制。 
图3是为了对在发生亮度变化时进行画面间预测之时的、平坦区域和非平坦区域中的亮度变化的影响的差异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另外,在图3中,P2-Org是编码对象图片,P1-Ref是参考图片。并且,P1-Ref比P2-Org的亮度低。即,这些图片的亮度不同。 
在各个图片的画面的右上方存在边缘或纹理。编码对象块BL01属于非平坦区域,并根据BL11的位置来进行预测。而且,编码对象块BL02属于平坦区域,并根据BL12的位置来进行预测。 
其结果为,作为预测图像而生成P2-Pred。最终生成的编码图像是针对此预测图像加上残差信号后的图像。 
在此,残差信号的解码的精度(编码前的像素值和解码后的像素值之间的同一性)根据编码时的量化幅度而被限制。为此,预测误差最终作为编码噪声而成为编码图像的画质劣化的原因。 
但是,即使是由相同的亮度变化而产生的预测误差,也具有在象BL01的位置那样的非平坦区域中,由于其他的边缘或纹理信息而使人的视觉难以辨别的倾向。 
相反,在象BL02的位置那样的平坦区域中,稍微具有误差就会成为引人注目的噪声。 
在本实施例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中利用此特性,在发生亮度变化的情况下,集中针对视觉上容易显眼的平坦区域来减小量化幅度, 从而使画质提高。因此,实现了有效的画质的改善。 
而且,通常,对平坦区域进行编码时的编码量比对非平坦区域进行编码时的编码量小。即,平坦区域具有所谓因为画质的提高而增加的编码量较小的特性。 
图4是为了对在平坦区域和非平坦区域,由于编码而发生的编码量的倾向的差异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预测残差的编码通过针对被输入的预测残差系数进行正交变换,从而算出正交变换系数,并将由以对此指定的量化幅度进行量化而得到的系数值,进行可变长编码来实现。 
如图4所示,平坦区域块的预测残差系数整体上为相同的值,非平坦区域块则存在系数值不均匀的倾向。 
将这些的预测残差进行正交变换而得到的正交变换系数在平坦区域块中,集中在低频区域((0,0)的系数位置周围)。而且,具有在非平坦区域块中,直到接近远离低频区域的高频区域((3,3)的系数位置周围)为止,系数分散的倾向。 
因此,在对平坦区域块进行编码的情况下,即使减小了量化幅度,必须编码的非0的正交变换系数的数量也少。为此,编码量不会大幅度增加。 
相反,在对非平坦区域块进行编码的情况下,若减小量化幅度,则因为非0的正交变换系数的数量多,所以编码量会急剧增加。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集中针对平坦区域来减小量化幅度,从而使画质提高。即,利用上述的平坦区域的特性,将伴随画质的提高的编码量的增加控制在最低限度。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在编码运动图像时,对于画质的劣化容易显眼的区域,且伴随画质的改善的编码量的增加量小的区域,减小编码时的量化幅度。因此,实现了有效率且有成效的画质的改善。 
(实施例2)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500的主要功能构成的框图。 
再者,依据图片存储器501、预测残差编码部503、符号序列生成部504、预测残差解码部505、图片存储器506、运动矢量检测部507、运动补偿编码部508、差分运算部509以及加法运算部510的基本处理内容,与实施例1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参考图1)的基本处理内容相同。 
为此,省略依据这些处理部的基本的处理内容的说明,对用于决定以预测残差编码部503进行量化时所使用的量化幅度的值的、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平坦区域判断部511以及量化幅度决定部502的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平坦区域判断部511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判断画面特征值抽取部513从输入图像抽取的画面特征值的大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 
各自的判断结果被输入到量化幅度决定部502。量化幅度决定部502利用这些判断结果来决定量化幅度,并将决定后的量化幅度输入到预测残差编码部503。 
再者,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是执行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中的亮度变化判断步骤的处理部的第二个例子。 
若归纳总结上述处理的流程,则会成为如图6(a)所示的流程图。 
图6(a)是表示实施例2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500中的、量化幅度的决定所涉及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判断从画面特征值抽取部513输入的画面特征值的大小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S601)。 
具体而言,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将参与编码对象的运动图像中的时间上的亮度变化的画面特征值使用于此判断中。图6(b)所示的是在此判断中所使用的画面特征值的例子。 
图6(b)是表示参与亮度变化的画面特征值的例子的图。 
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利用如图6(b)所示的、画面亮度的变化量、画面的推定变焦速度、画面的推定运动速度之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上述判断。 
例如,在某个时刻的画面的推定变焦速度为关于变焦速度的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在编码对象图片与参考图片之间发生了以摄影范围的急剧扩大或缩小为主要原因的、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或者具有此可能性。 
并且,例如,在某个时刻的画面的推定运动速度为关于运动速度的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在编码对象图片与参考图片之间发生了以摄影对象的急剧改变为主要原因的、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或者具有此可能性。 
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如此将画面特征值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这样,判断在编码对象的图片和在此之前通过编码而得到的参考图片之间,是否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 
进而,特征值大小判断部512在画面特征值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S601的“是”),将此情况通知给量化幅度决定部502。 
其次,平坦区域判断部511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S602)。 
再者,平坦区域判断部511在进行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的判断时所使用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平坦区域判断部111相同。 
即,例如,平坦区域判断部511利用编码对象块的输入图像信号,算出该块内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进而,将算出的不均匀度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平坦区域判断部511在此比较的结果是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比该阈值小的情况下,判断该块是平坦区域(S602的“是”);在此比较结果是像素值的不均匀度为该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该块是非平坦区域(S602的“否”)。 
再者,平坦区域判断部511与实施例1的平坦区域判断部111相同,也可以利用差分运算部509所算出的差分图像信号来代替输入图 像信号,或者利用每个由预测残差编码部503进行正交变换而生成的频率分量的系数值,来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 
并且,平坦区域判断部511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方法来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 
量化幅度决定部502只有在画面特征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S601的“是”),且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S602的“是”),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比关于作为非平坦区域的宏块的量化幅度小的值(S603)。 
由量化幅度决定部502决定的量化幅度被应用于通过预测残差编码部503进行的量化。 
即,量化幅度决定部502对于编码噪声容易显眼的平坦区域,与对非平坦区域进行量化的情况相比,决定以更小的量化幅度进行量化。 
例如,量化幅度决定部502进行使该块的量化幅度成为比预先设定的基准量化幅度小的值的处理。 
再者,关于使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减小到多大的值,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 
例如,存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所谓进行与基准量化幅度无关的、总是减小到固定的量化幅度以下的控制的方法。而且,也可以进行所谓从作为调制幅度的量化幅度减去特定的固定值的控制。并且,也可以进行所谓按照基准量化幅度,使从此基准量化幅度减去的值为可变的控制。 
实施例2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500如以上说明所述,将以小的量化幅度进行量化的对象限定在与参考图片之间的亮度变化大的区域,且是平坦区域中。因此,与实施例1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相同,能够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且有效地抑制编码噪声。 
但是,实施例2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500与实施例1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从摄像机取得的摄像机控制信息。 
为此,例如即使是数字录像机中的编码装置、以及不具备与摄像机联动的功能的数字摄像机中的编码装置那样的不能取得摄像机控制信息的编码装置,也能够通过采用运动图像编码装置500的结构,来有效率且有成效地改善画质。 
即,运动图像编码装置500即使在不能取得摄像机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在发生亮度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使在视觉上噪声容易显眼的平坦区域的画质提高,从而能够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且有效地改善画质。 
(实施例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的主要功能构成的框图。 
再者,依据图片存储器701、预测残差编码部703、符号串生成部704、预测残差解码部705、图片存储器706、运动矢量检测部707、运动补偿编码部708、差分运算部709以及加法运算部710的基本处理内容,与实施例1中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参考图1)的基本处理内容相同。 
为此,省略依据这些处理部的基本的处理内容的说明,对用于决定以预测残差编码部703进行量化时所使用的量化幅度的值的、平坦区域判断部711以及量化幅度决定部702的处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平坦区域判断部711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根据此判断而得到的判断结果被输入到量化幅度决定部702。而且,进一步,编码结构信息被输入到量化幅度决定部702。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编码结构信息”是指编码对象图片的种类(I、P、或B),以及针对编码对象的图片表示帧编码和场编码的哪一个被施行的信息。 
例如,从控制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的工作的控制部(未图示),编码结构信息被输入到量化幅度决定部702。 
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利用这些判断结果以及编码结构信息来决定 量化幅度,并将决定后的量化幅度输入到预测残差编码部703。 
再者,量化幅度决定部702是执行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中的亮度变化判断步骤的处理部的第三个例子。具体而言,量化幅度决定部702通过参考编码结构信息,能够判断有没有发生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 
图8(a)表示上述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图8(a)是表示实施例3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中的、量化幅度的决定所涉及的处理的流程的第一例的流程图。 
量化幅度决定部702通过参考编码结构信息,从而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作为P图片来进行编码的图片所包含的块(S801A)。 
其次,平坦区域判断部711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S802)。 
再者,平坦区域判断部711在进行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的判断时所使用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平坦区域判断部111相同。 
即,例如,平坦区域判断部711利用编码对象块的输入图像信号,算出该块内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进而,将算出的不均匀度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是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比该阈值小的情况下,判断该块是平坦区域(S802的“是”);在比较结果是像素值的不均匀度为该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该块是非平坦区域(S802的“否”)。 
再者,平坦区域判断部711与实施例1的平坦区域判断部111相同,也可以利用差分运算部709所算出的差分图像信号来代替输入图像信号,或者利用每个由预测残差编码部703进行正交变换而生成的频率分量的系数值,来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 
并且,平坦区域判断部711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方法来判断编码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 
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只有在编码对象块为作为P图片来进行编码的图片所包含的块的情况(S801的“是”),且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 的情况下(S802的“是”),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比关于作为非平坦区域的宏块的量化幅度小的值。 
由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决定的量化幅度被应用于根据预测残差编码部703进行的量化。 
即,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决定以比对非平坦区域进行量化的情况下的更小的量化幅度,对编码噪声容易显眼的平坦区域进行量化。 
例如,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将该块的量化幅度决定为比预先设定的基准量化幅度小的值。 
再者,关于使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减小到多大的值,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 
例如,存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所谓进行与基准量化幅度无关的、总是减小到固定的量化幅度以下的控制的方法。而且,也可以进行所谓从作为调制幅度的量化幅度减去特定的固定值的控制。并且,也可以进行所谓按照基准量化幅度,使从此基准量化幅度减去的值为可变的控制。 
而且,如图8(b)所示,量化幅度决定部702也可以通过参考编码结构信息,从而判断编码对象是否为场结构,且是否为在作为P图片来进行编码的图片的两个场之中、按编码顺序先进行编码的场所包含的块(S801B)。 
即,在编码对象块是作为P图片被编码的图片所包含的块的情况下,以及在编码对象块是按编码顺序先进行编码的场所包含的块的情况下,到参考图片为止的时间间隔全都比较长。 
并且,从编码对象的图片到参考图片为止的时间间隔越长,能够认为在此之间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实施例3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将关于编码对象块的编码结构信息,作为用于编码幅度的控制的参考信息之一来使用。 
图9(a)及图9(b)是用于对由于编码结构而受亮度变化的影响的难易度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另外,图9(a)是表示帧编码的情况下的一般的参考关系的图;图9(b)是表示场编码的情况下的一般的参考关系的图。 
而且,在图9(a)及图9(b)中表示,在位于箭头的起始端的图片被编码时,箭头的尖端所示的图片被参考。 
并且,在图9(a)及图9(b)中,为了说明最一般的参考关系,因此仅将I图片和P图片作为能够在参考中使用的图片,进一步,P图片参考在时间上为前方的、最近的一张图片,以作为被参考的图片;B图片参考在时间上为前方及后方的、分别为最近的各一张图片,以作为被参考的图片。 
图9(a)表示全部进行帧编码的情况下的例子。具体而言,作为B图片的B3参考I1和P4,作为P图片的P7仅参考P4。 
在此,在如发生亮度变化的情况下,编码对象图片和参考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宽,受亮度变化的影响就越大,从而预测误差增加。 
例如,若是B3,则能够参考与B3的时间间隔为一帧的P4。但是,在是P7的情况下,则只能够参考与P7的时间间隔为三帧的P4。即,存在P图片受亮度变化的影响大的倾向。 
而且,图9(b)表示全部进行场编码的情况下的例子。具体而言,作为B图片的前场的B3T参考P1B和P4T,作为P图片的前场的P7T仅参考P4B,作为P图片的后场的P7B仅参考P7T。 
例如,若是B3T,则能够参考与B3T的时间间隔为两帧的P4T;若是P7B,则能够参考与P7B的时间间隔为一帧的P7T。 
但是,在是P7T的情况下,则只能够参考与P7T的时间间隔为五帧的P4B。即,在场结构的情况下,存在P图片的前场最受亮度变化的影响的倾向。 
另外,在构成一张P图片的前场及后场之中,后场先被编码的情况下,会成为后场最受亮度变化的影响。 
这样,在编码对象作为P图片的一部分被编码的情况下,或者在作为构成P图片的两个场之中的、按编码顺序先被编码的场(以下称 为“先行场”)的一部分被编码的情况下,(将这些情况称为“编码对象为P图片或先行场的情况”)该编码对象和参考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长。 
为此,成为P图片及先行场受亮度变化的影响大。换言之,可以说,在作为编码对象的P图片或先行场和参考图片之间,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利用此特性进行有效率且有成效的画质的改善。具体而言,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在对一系列的运动图像进行编码时,限定在P图片或先行场减小平坦区域的量化幅度,从而使画质提高。 
因此,实现了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并且有效地改善画质。而且,由于不需要利用摄像机控制信息或画面特征值,所以即使是不能利用这些信息的编码装置,也能够通过采用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的结构,有效率且有成效地改善画质。 
(实施例3的变形例) 
在实施例3中,试图仅对于P图片或先行场减小量化幅度。 
但是,通过增大在P图片或先行场中减小量化幅度时的被减值,并减小在除此之外的图片中减小量化幅度时的被减值,也能够实现有效率且有成效的画质的提高。在此,将此处理的流程作为实施例3的变形例来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实施例3的变形例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在由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判断编码对象为P图片(S1001的“是”),且,由平坦区域判断部711判断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S1002的“是”),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比基准量化幅度小X的值。 
而且,在由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判断编码对象不是P图片(S1001的“否”),而是B图片(S1004的“是”),且,由平坦区域判断部711 判断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S1005的“是”),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比基准量化幅度小Y的值。 
再者,上述X和Y的关系为X>Y。即,若将在编码对象为P图片所包含的块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设为Q1,将在编码对象块为B图片所包含的块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设为Q2,将基准量化幅度设为Q0,则在该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决定关于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以便成为Q0>Q2>Q1。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变形例中的处理流程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在由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判断编码对象为P图片的前场(S1101的“是”),且,由平坦区域判断部711判断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S1102的“是”),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比基准量化幅度小X的值。 
而且,在由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判断编码对象不是P图片的前场(S1101的“否”),而是P图片或者B图片(S1104的“是”),且,由平坦区域判断部711判断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S1105的“是”),量化幅度决定部702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比基准量化幅度小Y的值。 
再者,所谓在S1104判断的“P图片”是包含帧结构的P图片,及场结构的P图片的后场的表达方式。 
并且,上述X和Y的关系为X>Y。即,若将在编码对象块为P图片的前场所包含的块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设为Q1,将在编码对象块为P图片或者B图片所包含的块的情况下的量化幅度设为Q2,将基准量化幅度设为Q0,则在该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的情况下,决定关于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以便成为Q0>Q2>Q1。 
而且,在图11所示的处理中,判断编码对象是否为P图片的前场(S1101)。这是以在前场及后场之中先被编码的场(先行场)是前场,为前提的判断。 
即,在先行场为后场的情况下,若在编码对象为后场的情况下,则转移到对象块是否为平坦区域的判断(S1102)。 
在这些图10及图11所示的处理中,不仅将关于发生亮度变化的情况下的、最易受影响的P图片或前场所包含的平坦区域的量化幅度大幅度减小以提高画质,还稍微减小除此以外的图片的平坦区域的量化幅度,以提高画质。 
因此,例如,在尽管编码图片和参考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也发生了使画质急剧劣化的亮度变化的情况下,发挥出所谓将编码量的增加抑制在最低限度,并且有效地改善画质的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实施例3所述的处理内容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所述的处理内容组合在一起实施。 
例如,也可以进行在实施例1所述的摄像机控制信息的变化量是否为阈值以上的判断(图2(a)的S201)上,加入实施例3所述的编码对象是否为P图片或P图片的前场的判断(图10的S1001或图11的S1101)的判断。 
图12是表示考虑了摄像机控制信息和编码结构信息两方面的量化幅度控制流程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2所示,在摄像机控制信息的变化量为阈值以上(S1201的“是”),编码对象块为平坦区域(S1202的“是”),且编码对象为P图片的情况下(S1203的“是”),关于该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被决定为较小的值(S1204)。 
通过这样的处理,与实施例1-3相比,更能集中选择以比其他的块小的量化幅度被量化的块,即,比其他的块多分配了编码量的块。 
为此,例如与实施例1-3相比,更加抑制伴随画质的改善的编码量的增加。 
而且,例如,也可以进行在实施例2所述的画面特征值的大小是否为阈值以上的判断(图6(a)的S601)上,加入实施例3所述的编码对象是否为P图片或P图片的前场的判断(图10的S1001或图11 的S1101)的判断。 
与图12所示的处理同样,例如与实施例1-3相比,这个处理也发挥所谓更加抑制伴随画质的改善的编码量的增加的效果。 
(实施例4) 
进而,也可以将用于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所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的程序记录在软磁盘等记录介质中。因此,能够在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中简便地实施上述各个实施例所示的处理。 
再者,作为记录介质不仅限于软磁盘,如光盘、IC卡(集成电路卡)、ROM盒等,只要是能够记录程序的设备就同样能够实施。 
而且,也可以使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执行用于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所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的处理。并且,也可以单片化,以使单片包含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所包含的多个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且,根据LSI的集成度的差异,也会被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顶级LSI。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中的集成电路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所示的LSI150是包含运动图像编码装置100所包括的多个功能块的集成电路的一个例子。 
再者,这些多个功能块还可以不是一个LSI,而是分散成多个被包含的LSI。 
并且,在实施例2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500及实施例3的运动图像编码装置700的各个装置中,能够对这些装置所具有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集成电路化。 
而且,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以在专线或者通用处理器上实现。在制造LSI以后,也可以利用可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利用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进一步,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者派生的其他技术而出现 替换LSI等的集成电路的技术,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 
(实施例1-4的补充事项) 
另外,虽然根据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如下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1)具体而言,上述各个装置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硬盘设备、显示器件、键盘、滑鼠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程序被记忆在所述RAM或硬盘设备中。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按照所述计算机程序进行工作,使得各个装置完成其功能。在此,计算机程序为了完成规定的功能,表示针对计算机的指令的指令码为进行多个组合的构成。 
(2)构成上述各个装置的构成元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能够在各个装置上装卸的IC卡或者单体的模块构成。所述IC卡或所述模块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设所述IC卡或所述模块包含上述超级多功能LSI。通过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工作,使得所述IC卡或所述模块完成其功能。此IC卡或此模块也可以设为具有抗干扰性。 
(3)本发明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上述所示的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还可以是由所述计算机程序形成的数字信号。 
并且,本发明也可以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经由以电气通讯线路、无线或有线通讯线路、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进行传输。 
而且,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所述存储器记忆上述计算机程序,所述微处理器按照所述计算机程序进行工作。 
并且,也可以通过将所述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并进行转送,或者通过将所述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经由所述网络 等进行转送,通过其他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来实施。 
(4)也可以将上述各个实施例及上述(1)至(3)所述的技术内容分别进行组合。 
本发明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可以作为对构成运动图像的各个图片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编码串的方法,并应用于例如摄像机、录像机、DVD装置、移动电话、以及个人计算机等。 

Claims (12)

1.一种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对于由摄像机拍摄的运动图像,通过以块为单位来参考图片并进行预测编码,从而对所述运动图像进行编码,所述图片为在时间上位于前方或后方的编码完毕的图片,
所述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包含:
亮度变化判断步骤,根据从所述摄像机取得的摄像机控制信息所示的值的变化量是否为阈值以上,对在编码对象图片和用于所述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是否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所述编码对象图片包含作为所述预测编码的对象的块的编码对象块;
平坦区域判断步骤,判断构成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小;以及
量化幅度决定步骤,决定用于针对所述编码对象块进行编码时的量化的量化幅度,
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决定量化幅度的值,
以使关于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且在所述平坦区域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
比关于没有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或者没有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小,
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在所述摄像机控制信息所示的值的变化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作为所述摄像机控制信息,至少使用曝光值、变焦位置、快门速度、光圈值、以及增益值之中的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在决定量化幅度的情况下,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成为规定的量化幅度以下的值。
4.一种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对于由摄像机拍摄的运动图像,通过以块为单位来参考图片并进行预测编码,从而对所述运动图像进行编码,所述图片为在时间上位于前方或后方的编码完毕的图片,
所述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包含:
亮度变化判断步骤,基于编码对象图片与用于所述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隔,对在所述编码对象图片和用于所述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是否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所述编码对象图片包含作为所述预测编码的对象的块的编码对象块;
平坦区域判断步骤,判断构成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小;以及
量化幅度决定步骤,决定用于针对所述编码对象块进行编码时的量化的量化幅度,
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决定量化幅度的值,
以使关于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且在所述平坦区域判断步骤中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
比关于没有被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或者没有被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小,
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在所述编码对象图片与用于所述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在所述编码对象图片的编码结构为P图片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在所述编码对象图片的编码结构为场编码中的P图片,且包含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场为按编码顺序先进行编码的场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在决定关于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编码对象图片的编码结构为场编码中的P图片,且包含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场为按编码顺序先进行编码的场的情况下,决定比基准量化幅度小X的量化幅度,所述基准量化幅度是成为基准的量化幅度,
在所述编码结构不是场编码中的P图片,或者包含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场不是按编码顺序先进行编码的场的情况下,决定比所述基准量化幅度小Y的量化幅度,其中X>Y。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亮度变化判断步骤中,在所述编码对象图片的编码结构为P图片或者B图片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在决定关于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编码对象图片的编码结构为P图片的情况下,决定比基准量化幅度小X的量化幅度;在所述编码结构为B图片的情况下,决定比所述基准量化幅度小Y的量化幅度,其中X>Y,所述基准量化幅度是成为基准的量化幅度。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在所述量化幅度决定步骤中,在决定量化幅度的情况下,将量化幅度决定为成为规定的量化幅度以下的值。
11.一种运动图像编码装置,对于由摄像机拍摄的运动图像,通过以块为单位来参考图片并进行预测编码,从而对所述运动图像进行编码,所述图片为在时间上位于前方或后方的编码完毕的图片,
所述运动图像编码装置包括:
亮度变化判断部,根据从所述摄像机取得的摄像机控制信息所示的值的变化量是否为阈值以上,对在编码对象图片和用于所述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是否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所述编码对象图片包含作为所述预测编码的对象的块的编码对象块;
平坦区域判断部,判断构成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小;以及
量化幅度决定部,决定用于针对所述编码对象块进行编码时的量化的量化幅度,
所述量化幅度决定部,决定量化幅度的值,
以使关于通过所述亮度变化判断部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且通过所述平坦区域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
比关于没有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或者没有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小,
所述亮度变化判断部,在所述摄像机控制信息所示的值的变化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12.一种集成电路,对于由摄像机拍摄的运动图像,通过以块为单位来参考图片并进行预测编码,从而对所述运动图像进行编码,所述图片为在时间上位于前方或后方的编码完毕的图片,
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亮度变化判断部,根据从所述摄像机取得的摄像机控制信息所示的值的变化量是否为阈值以上,对在编码对象图片和用于所述参考的编码完毕图片之间,是否具有发生了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所述编码对象图片包含作为所述预测编码的对象的块的编码对象块;
平坦区域判断部,判断构成所述编码对象块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的不均匀度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小;以及
量化幅度决定部,决定用于针对所述编码对象块进行编码时的量化的量化幅度,
所述量化幅度决定部,决定量化幅度的值,
以使关于通过所述亮度变化判断部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且通过所述平坦区域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
比关于没有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或者没有判断为所述不均匀度比所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所述编码对象块的量化幅度的值小,
所述亮度变化判断部,在所述摄像机控制信息所示的值的变化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发生了所述规定的大小以上的亮度变化的可能性。
CN2009800001711A 2008-01-23 2009-01-20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2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2993 2008-01-23
JP012993/2008 2008-01-23
PCT/JP2009/000173 WO2009093436A1 (ja) 2008-01-23 2009-01-20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2782A CN101682782A (zh) 2010-03-24
CN101682782B true CN101682782B (zh) 2013-03-20

Family

ID=4090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00017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2782B (zh) 2008-01-23 2009-01-20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79965B2 (zh)
JP (1) JP5059859B2 (zh)
CN (1) CN101682782B (zh)
WO (1) WO2009093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5702B (zh) * 2011-11-08 2017-11-11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視訊解碼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138B2 (ja) * 1990-11-28 1996-02-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
US5440344A (en) * 1992-04-28 1995-08-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Video encoder using adjacent pixel difference for quantizer control
JP3221785B2 (ja) * 1993-10-07 2001-10-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撮像装置
US6865291B1 (en) * 1996-06-24 2005-03-08 Andrew Michael Zado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pressing data that wavelet decomposes by color plane and then divides by magnitude range non-dc terms between a scalar quantizer and a vector quantizer
US6125201A (en) * 1997-06-25 2000-09-26 Andrew Michael Zado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pressing data
JPH11196423A (ja) * 1997-12-26 1999-07-21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提供媒体
US8442108B2 (en) * 2004-07-12 2013-05-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aptive updates in motion-compensated temporal filtering
JP2006203597A (ja) * 2005-01-21 2006-08-0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ジタル画像復号装置及び方法
JP5006633B2 (ja) 2006-03-10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956612B2 (ja) * 2006-10-12 2012-06-2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79965B2 (en) 2012-05-15
CN101682782A (zh) 2010-03-24
JPWO2009093436A1 (ja) 2011-05-26
US20100104011A1 (en) 2010-04-29
WO2009093436A1 (ja) 2009-07-30
JP5059859B2 (ja)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2778B2 (en) Method for motion vector storage in video coding and apparatus thereof
JP4495580B2 (ja) 面内予測装置および面内予測方法
US7881377B2 (en) Image co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oding method
CN107318026B (zh) 视频编码器以及视频编码方法
KR101208863B1 (ko) 비디오 데이터의 인코딩을 위한 인코딩 유형 및 예측 모드 선택
US8488678B2 (en) Moving image encoding apparatus and moving image encoding method
US20120027092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593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ng frequency transform coefficients in video codec, video encoder and decoder having the apparatus, and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using the method
WO2003088675A1 (en) Image encoding method and image decoding method
JP2007060164A (ja) 動きベクトル検出装置および動きベクトル検出方法
JP2008227670A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
JP2007189276A (ja) 画像圧縮装置及び画像圧縮プログラム
CN112087628A (zh) 使用两级帧内搜索对视频进行编码
CN113596478B (zh) 一种编解码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JP4515886B2 (ja) 面内予測符号化方法
JP2006100871A (ja) 符号化装置、符号化方法、符号化方法のプログラム及び符号化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0081498A (ja) 画像圧縮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CN110662074B (zh) 一种运动矢量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1682782B (zh)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
JP2009111647A (ja) 動きベクトル検出装置および動きベクトル検出方法
CN102318203B (zh) 用于编码包含光变的视频帧的方法及设备
JP2012120108A (ja) 補間画像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動画像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03549B2 (ja)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動画像符号化用プログラム
JPH10164596A (ja) 動き検出装置
JP2009232324A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画像符号化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