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7456B -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7456B
CN101677456B CN200910002377.XA CN200910002377A CN101677456B CN 101677456 B CN101677456 B CN 101677456B CN 200910002377 A CN200910002377 A CN 200910002377A CN 101677456 B CN101677456 B CN 101677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spi
spi value
subbands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23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7456A (zh
Inventor
刘锟
鲁照华
刘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023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7456B/zh
Priority to US13/119,040 priority patent/US8843070B2/en
Priority to PCT/CN2009/073925 priority patent/WO2010031321A1/zh
Priority to EP09814041.1A priority patent/EP2339876A4/en
Publication of CN101677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7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4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其中,发送方法包括:基站首先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use=n>1子带集合中部分子带的SPI值,然后形成干扰控制信令,最后通过下行信道将该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本基站下所有终端。上述部分子带的SPI值可能是频率重用因子Reuse=n>1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也可能是频率重用因子Reuse=n>1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的SPI值。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节省系统开销。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与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是指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设备,基站通过上/下行链路与终端进行通信,下行或前向是指基站到终端的方向,上行或反向是指终端到基站的方向。多个终端可同时通过上行链路向基站发送数据,也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同时从基站接收数据。
采用基站调度控制的数据传输系统中,系统所有资源的调度分配通常由基站进行,例如,基站进行下行传输时的资源分配情况以及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能使用的资源情况等,这些都由基站调度分配。
在OFDM系统中,同一小区内基站与不同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由于这些下行链路是彼此正交的,因此可以避免小区内干扰。然而,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链路可能不是正交的,因此每一个终端都可能受到来自其它相邻小区基站的下行干扰,即,小区间干扰。
降低小区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蜂窝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小区间的干扰严重,则会降低系统容量,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传输能力,进而影响系统的覆盖能力以及终端的性能。为了克服小区间干扰,可以采用自适应频率重用(Adaptive FrequencyReuse,简称为AFR)方案,将不同子带资源分配给终端,以降低小区间干扰强度。图1为相邻扇区的频率资源分配方式及各个子带的发射功率限制情况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自适应频率重用方案的主要原理为:首先,将所有可用频率资源划分为7个子带集合:[W1,W2,W3,W12,W23,W13,W123],其中,W1,W2,W3的频率重用因子为3(即,Reuse 3,也称作Reuse1/3,以下称为Reuse 3),即,W1,W2,W3中的频率资源分配给三个相邻扇区中一个扇区,而其他两个扇区不能使用该频率资源或者需要采用限制其发射功率的方法来使用该频率资源,称W1,W2,W3的重用集合为Reuse=3;W12,W23,W13的频率重用因子为3/2(即,Reuse 3/2,也称作Reuse2/3,以下称为Reuse 3/2),即,W12,W23,W13中的频率资源分配给三个相邻扇区中两个扇区,而第三个扇区不能使用该频率资源或者需要采用限制其发射功率的方法来使用该频率资源,称W12,W23,W13的重用集合为Reuse=3/2;W123频率重用因子为1(即Reuse 1),即,三个相邻扇区都可以无限制的使用该频率资源,称W123的重用集合为Reuse=1。然后,基站为每个子带分配一个价格(cost,简写为C),即,C=[C1,C2,C3,C12,C23,C13,C123],每个终端通过信道估计获得各个子带的SE(Spectral Efficiency,频谱效率),并且通过比较各个子带的nSEi=SEi/Costi的大小,反馈nSEi最大的M(M≥1)个子带的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信道质量信息)值到基站。最后,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子带CQI情况进行资源分配,同时自适应调整各个子带价格(cost)的取值,并且通知本小区内的所有终端。
其中,各个子带价格(cost)值的自适应调整,反映了本小区内不同子带的“价格”情况,并且通过相应小区间干扰控制信令通知本小区内的所有终端。终端通过解码该信令获得各个子带的价格值,进而计算nSEi,确定需要反馈哪些子带的CQI值到基站。但是,如果基站将重用集合中的所有子带的价格(cost)都发送给终端,则会增加系统的开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干扰控制信令导致的系统开销增加的缺陷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为:基站首先根据子带SPI(Sub-band Price Indication,子带价格指示信息,也称为资源度量,resource metric)值选择规则,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use=n>1子带集合中部分子带的SPI值,然后形成干扰控制信令,最后通过下行信道将该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本基站下的终端。
上述方法中,部分子带的SPI值是指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n>1的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子带SPI值选择规则是指kn-1个子带的选择规则,基站可以根据配置信息通过子带的发射功率或者子带的序号在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选择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配置信息包括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发射功率和/或Re use n=1子带集合中子带的SPI值和/或Re use=n>1子带集合中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如果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来确定,可以选择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子带,也可以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子带;如果根据子带的序号来确定,则可以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约定的kn-1个子带,终端和基站通过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知该约定。
干扰控制信令包括索引(Index)和有关SPI值,其中,索引(Index)包括连接标识(CID),有关SPI值包括需要发送的子带SPI值,该子带SPI值采用绝对值方式或者相对值方式进行描述。
上述方法中,基站可以通过单播、组播或者广播等不同方式将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
步骤二,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过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步骤三,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从而计算得到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第kn个子带的SPI值;
步骤四,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各个SPI值与子带的对应关系;
步骤五,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频率重用因子Re use=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SPI值,进而恢复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各个子带的SPI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当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时,同一频率重用因子的子带集合中相同发射功率的子带对应的SPI值相同,并且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的各子带SPI值之和满足条件 Σ i = 1 L n Σ j = 1 P i C nij = a , 其中,n为频率重用因子,L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的子带集合中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Pi为特定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数量,a为已知的固定值。这种情况下,基站只需要将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的SPI值发送给终端。同理,Ln-1个子带SPI值的选择可以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或者子带的序号来确定。如果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来确定,可以选择发射功率最高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SPI值,也可以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SPI值,或者特定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SPI值;如果根据子带的序号来确定,则可以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约定的Ln-1个子带SPI值,终端和基站通过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知该约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
步骤二,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过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步骤三,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从而计算得到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第Ln个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
步骤四,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各个SPI值与子带的对应关系;
步骤五,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频率重用因子Re use=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SPI值,进而恢复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各个子带的SPI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基站通过下行信道将部分子带的SPI(Sub-band Price Indication,子带价格指示信息,也称为资源度量,resource metric)值的信息发送给终端。
其中,上述部分子带是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frequency partition)中的部分子带和/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
上述部分子带的SPI值至少为以下之一:
(1)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2)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3)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的SPI值。
如果部分子带的SPI值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则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中至少一种确定:
(1)由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其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和/或子带的序号和/或其他子带相关信息在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选择kn-1个子带的SPI值,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一种:选择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kn-1个子带的SPI值;
(2)由上层网元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其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和/或子带的序号和/或其他子带相关信息在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选择kn-1个子带的SPI值,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一种:选择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kn-1个子带的SPI值;
(3)由基站根据上层网元确定的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其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和/或子带的序号和/或其他子带相关信息在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选择kn-1个子带的SPI值,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一种:选择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kn-1个子带的SPI值。
如果部分子带的SPI值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则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中至少一种确定:
(1)由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其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在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选择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一种:选择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L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L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
(2)由上层网元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其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在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选择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一种:选择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L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L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
(3)由基站根据上层网元确定的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其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在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选择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一种:选择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L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L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
上述方法中,基站通过以下方式中至少一种将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发送给终端:单播、组播、广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干扰控制信令,确定子带的SPI值。
其中,确定子带的SPI值的方法包括:由已经解码获得的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恢复出剩余子带SPI值的算法;
上述由已经解码获得的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恢复出剩余子带SPI值的算法包括:
终端根据已知的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之和以及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的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kn-1个子带的SPI值,恢复出其他子带的SPI值的算法;或者终端根据已知的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之和以及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的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Ln-1个功率级别子带的SPI值,恢复出其他子带的SPI值,进而获得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各个子带SPI值的算法,其中,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相同发射功率级别子带的SPI值相同;或者终端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的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子带的SPI值。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中至少一种获取上述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的和:
该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之和作为缺省配置保存于终端处;
该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之和由基站通过相关信令发送给终端;
该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之和由上层网元发送到基站,并由基站通过相关信令发送给终端。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之一,基站只需要发送重用集合中部分子带的SPI值给终端,而不需要发送所有子带的SPI值,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节省系统的开销,并且方便终端解析各子带的SPI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中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邻扇区的频率资源分配方式及各个子带的发射功率限制情况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一种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另一种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实施例九中相邻扇区的频率资源分配方式及各个子带的发射功率限制情况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干扰控制信令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干扰控制信令在20ms帧结构中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实施例四、实施例八、实施例十、实施例十四中相邻扇区的频率资源分配方式及各个子带的发射功率限制情况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干扰控制信令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干扰控制信令在20ms帧结构中的发送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实施例六、实施例七、实施例十一、实施例十二、实施例十三中相邻扇区的频率资源分配方式及各个子带的发射功率限制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站首先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部分子带的SPI值,然后形成干扰控制信令,最后通过下行信道将该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本基站下所有终端。这里的部分子带的SPI值可以是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也可以是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的SPI值。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节省系统开销。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详细说明如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采用AFR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子带SPI值选择规则:
(一)作为缺省配置保存在基站和终端中;
(二)由基站一次性地发送给该基站的终端,发送方式可以是单播、组播或者广播等,这里的一次性,是指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只需要在开始时发送一次,之后就不需要随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而重复发送,直到该规则改变后才需要重新发送;
(三)由基站周期性地发送给该基站的终端,发送方式可以是单播、组播或者广播等。
对于上述方式(一)和(二),基站选择子带SPI值依据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发射功率;Re use n=1子带集合中子带的SPI值;Re use=n>1子带集合中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
上述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发射功率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AFR频率资源划分方式;子带发射功率分配方式;子带序号;子带发射功率和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相邻扇区的频率资源分配方式及各个子带的发射功率限制情况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频率资源划分成第一重用集合Reuse1和第二重用集合Reuse3这两个频率重用集合,其中,[W1、W2、W3]于第二重用集合Reuse3,W4属于第一重用集合Reuse1。第一扇区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1、PLow2、Preuse1],第二扇区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2、PHigh、PLow1、Preuse1],第三扇区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1、PLow2、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1>PLow2。基站将AFR频率资源划分方式、子带发射功率分配方式、子带序号、子带发射功率和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之间的对应关系、频率重用因子Re use=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SPI值、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a等配置信息通过BCH(BroadcastChannel,广播信道)发送给该基站的所有终端。以下以第一扇区为例,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本实施例中发送干扰控制信令的过程包括:基站侧,由于第一重用集合Reuse1的子带的SPI值为固定值,假设其值为1,则子带W4对应的SPI4=1,如果第二重用集合Reuse3的子带[W1、W2、W3]在某个时刻对应的SPI值[SPI1、SPI2、SPI3]为[1.8、0.7、0.5],则该集合中的子带的SPI值满足 Σ j = 1 3 SPI nj = SPI 1 + SPI 2 + SPI 3 = 3 = a . 首先,基站可以根据第二重用集合Reuse3的子带功率分配关系,根据选取的发射功率最高的两个子带、或者选取的发射功率最低的两个子带、或者特定的发射功率的两个子带,确定需要发送的部分子带的SPI值。本实施例中,根据选取的发射功率最高的两个子带的SPI值[SPI1、SPI2](即[1.8、0.7]),来确定需要发送的部分子带的SPI值。图5示出了基站将选定的待发送的SPI值形成干扰控制信令的格式,其中,索引(Index)为干扰控制信令中SPI值的索引,至少包括连接标识(Connect Identity),如果待发送的SPI值是以广播方式发送,则该连接标识为广播连接标识。SPI值[SPI1、SPI2]的描述方式可以是绝对值或差分值:绝对值描述方式是指描述各子带SPI值的实际数值;差分值描述方式是指选取某一子带SPI值为参考标准并采用绝对值方式描述,而其他子带SPI值采用相对于绝对值的差值描述其SPI值。基站通过广播信道(BCH)将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该基站的所有终端。图6描述了在20ms帧结构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式,如图6所示,基站可以将干扰控制信令通过BCH信道中的SBCH信道(Second Broadcast Channel,辅助广播信道)发送出去,该干扰控制信令中包含了一个索引(Index)和发送的子带的SPI值。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用于接收上述干扰控制信令,如图2所示,该接收方法包括:终端解码接收的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得到Reuse n(n>1)子带集合中Kn-1个子带的SPI值,确定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第Kn个子带的SPI值和Reuse n(n>1)集合中SPI值与子带的对应关系,然后,终端恢复出所有Reuse n(n≥1)集合中各子带的SPI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接收干扰控制信令的过程包括:终端侧,在第一扇区中的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已知[W1、W2、W3、W4]及其对应的发射功率分配方式[PHigh、PLow1、PLow2、Preuse1]。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后,解码该干扰控制信令,恢复出[SPI1、SPI2],即[1.8、0.7],并根据限制条件SPI1+SPI2+SPI3=3,代入[SPI1=1.8、SPI2=0.7]得到[SPI3=0.5];然后,终端根据发送时SPI值和子带发射功率的对应关系,即,功率最高的两个子带,确定[SPI1、SPI2]为[W1、W2]子带对应的SPI值,[SPI3]为子带[W3]对应的SPI值;最后,根据基站和终端预先确定的第一重用集合Reuse1的子带W4的SPI4=1,恢复出所有重用集合中各子带[W1、W2、W3、W4]对应的SPI值[SPI1、SPI2、SPI3、SPI4],即,[1.8、0.7、0.5、1]。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相邻扇区的频率资源分配方式及各个子带的发射功率限制情况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第一重用集合Reuse1和第二重用集合Reuse3这两个频率重用集合,其中,[W1、W2、W3]属于第二重用集合Reuse3,W4属于第一重用集合Reuse1。第一扇区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reuse1],第二扇区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reuse1],第三扇区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基站将AFR频率资源划分方式、子带发射功率分配方式、子带序号、子带发射功率和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之间的对应关系、频率重用因子Re use=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SPI值、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的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a等配置信息通过BCH发送给该基站的所有终端。以下以第一扇区为例,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本实施例中发送干扰控制信令的过程包括:基站侧,由于第一重用集合Reuse1的子带的SPI值为固定值,假设其值为1,则子带W4对应的SPI4=1。如果第二重用集合Reuse3的子带[W1、W2、W3]在某个时刻对应的SPI值[SPI1、SPI2、SPI3]为[1.8、0.6、0.6],则该集合中的子带的SPI值满足 Σ i = 1 2 Σ j = 1 P i C nij = SPI 1 + SPI 2 + SPI 3 = 3 = a . 根据相同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中相同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的SPI值相同,并且相同频率重用因子Re use=n>1子带集合SPI值满足条件∑SPIi=a,考虑到本实施例中第二重用集合Reuse3中只有两个功率级别,其中,子带W1对应PHigh,子带[W2、W3]对应PLow,则基站只需要发送第二重用集合Reuse3中一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即可。首先,基站可以根据最高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的SPI值、或者最低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的SPI值,来确定需要发送的部分子带的SPI值。本实施例中,根据最高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的SPI值[SPI1](即[1.8]),来确定需要发送的部分子带的SPI值。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干扰控制信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索引(Index)为干扰控制信令中SPI值的索引,至少包括连接标识(Connect Identity),如果以广播方式发送,则该连接标识为广播连接标识。SPI值[SPI1]的描述方式可以是绝对值或差分值:绝对值描述方式是指描述各子带SPI值的实际数值;差分值描述方式是指选取某一子带SPI值为参考标准并采用绝对值方式描述,而其他子带SPI值采用相对于绝对值的差值描述其SPI值。最后,基站通过广播信道(BCH)将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该基站的所有终端。图9描述了在20ms帧结构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式,基站可以将干扰控制信令通过BCH信道中的SBCH信道(Second BroadcastChannel,辅助广播信道)发送出去,该干扰控制信令中包含了一个索引(Index)和发送的子带SPI值。
图3是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图,用于接收本实施例的上述干扰控制信令,如图3所示,该接收方法包括:终端解码接收的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得到Reuse n(n>1)集合中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SPI值,并确定Reuse n(n>1)集合中第Ln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SPI值和Reuse n(n>1)集合中SPI值与子带的对应关系,然后,终端恢复出所有Reuse n(n≥1)集合中各子带的SPI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接收干扰控制信令的过程包括:终端侧,在第一扇区中的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已知[W1、W2、W3、W4]及其对应的发射功率分配方式[PHigh、PLow、PLow、Preuse1]。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来的干扰控制信令后,解码该干扰控制信令恢复出[SPI1],即[1.8],并根据限制条件SPI1+SPI2+SPI3=3、SPI2=SPI3,代入[SPI1=1.8]得到[SPI2=SPI3=0.6];然后,终端根据发送时SPI值和子带发射功率级别的对应关系,即,最高的子带发射功率级别,确定[SPI1]为[W1]子带的SPI值,[SPI2、SPI3]为子带[W2、W3]对应的SPI值;最后,根据基站和终端预先确定的第一重用集合Reuse1的子带W4的SPI4=1,恢复出所有重用集合中各子带[W1、W2、W3、W4]对应的SPI值[SPI1、SPI2、SPI3、SPI4],即[1.8、0.6、0.6、1]。
实施例三
以图4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和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1)两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2。扇区一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1、PLow2、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2、PHigh、PLow1、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1、PLow2、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1>PLow2。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然后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use n(n≠1)子带集合中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以及Frequency Partition#2中子带SPI值为b(本实施例中b=1)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发射功率最低的两个子带即[W2、W3]的SPI值。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的子带[W1、W2、W3]SPI值[SPI1、SPI2、SPI3]为[1.8、0.7、0.5],则基站选取[SPI2、SPI3]即[0.7、0.5],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0.7、0.5]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以供终端接收。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2、W3]的SPI值[SPI2、SPI3]即[0.7、0.5],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的各个子带SPI值的和值a(a=3),计算得到[W1]的SPI值SPI1,即SPI1=a-SPI2-SPI3=3-0.7-0.5=1.8。
(3)终端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2中子带SPI值为b=1,获得[W4]的SPI4=1。
实施例四
以图7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和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1)两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Partition#1,W4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2。扇区一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最低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以及Frequency Partition#2中子带SPI值为b(本实施例中b=1)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最低的一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的子带[W1、W2、W3]SPI值[SPI1、SPI2、SPI3]为[1.8、0.6、0.6],则基站选取[SPI2]或[SPI3]即[0.6]形成干扰控制信令,并且通过广播方式发送,以供终端接收。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由于频率重用因子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相同发射功率级别子带的SPI值相同,终端通过解码恢复出[W2、W3]的SPI值,即[SPI2、SPI3]为[0.6、0.6],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的各个子带SPI值的和值a(a=3),计算得到[W1]的SPI值SPI1,即SPI1=a-SPI2-SPI3=3-0.6-0.6=1.8。
(3)终端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2中子带SPI值为b=1,获得[W4]的SPI4=1。
实施例五
以图10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3/2)和Frequency Partition#3(Reuse 1)三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W5、W6]属于FrequencyPartition#2,[W7]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3。扇区一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Low、PHigh、PHigh、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High、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High、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use n(n≠1)子带集合中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本实施例中b=3)以及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SPI值为c(本实施例中c=1)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发射功率最高的两个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2中发射功率最高的两个子带的SPI值,同一种Frequency Partition集合内如果子带的发射功率相同,则根据子带序号大小区分,序号越小的子带,认为其发射功率越大。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Frequency Partition#2的子带[W1、W2、W3、W4、W5、W6]SPI值[SPI1、SPI2、SPI3、SPI4、SPI5、SPI6]为[1.8、0.6、0.6、0.6、1.2、1.2],则基站选取[SPI1、SPI2、SPI5、SPI6]即[1.8、0.6、1.2、1.2],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0.6、1.2、1.2]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以供终端接收。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2、W5、W6]的SPI值[SPI1、SPI2、SPI5、SPI6]即[1.8、0.6、1.2、1.2],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3,计算得到[W3、W4]的SPI值SPI3、SPI4,即SPI3=a-SPI1-SPI2=3-1.8-0.6=0.6;SPI4=b-SPI5-SPI6=3-1.2-1.2=0.6。
(3)终端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SPI值为c=1,获得[W7]的SPI7=1。
实施例六
以图10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3/2)和Frequency Partition#3(Reuse 1)三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W5、W6]属于FrequencyPartition#2,[W7]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3。扇区一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Low、PHigh、PHigh、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High、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High、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最高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Re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本实施例中b=3)以及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SPI值为c(本实施例中c=1)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一个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FrequencyPartition#2中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一个子带的SPI值。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Frequency Partition#2的子带[W1、W2、W3、W4、W5、W6]SPI值[SPI1、SPI2、SPI3、SPI4、SPI5、SPI6]为[1.8、0.6、0.6、0.6、1.2、1.2],则基站选取[SPI1、(SPI5或SPI6)]即[1.8、1.2],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1.2]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以供终端接收。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5、W6]的SPI值[SPI1、SPI5、SPI6]即[1.8、1.2、1.2],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Frequency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3,计算得到[W2、W3、W4]的SPI值SPI2、SPI3、SPI4,即SPI2=SPI3=(a-SPI1)/2=(3-1.8)/2=0.6,SPI4=b-SPI5-SPI6=3-1.2-1.2=0.6。
(3)终端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SPI值为c=1,获得[W7]的SPI7=1。
实施例七
以图10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3/2)和Frequency Partition#3(Reuse 1)三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W5、W6]属于FrequencyPartition#2,[W7]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3。扇区一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Liw、PHigh、PHigh、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High、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High、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序号最小的Q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Q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的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本实施例中b=3)以及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SPI值为c(本实施例中c=1)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Frequency Partition#2的子带[W1、W2、W3、W4、W5、W6]SPI  值[SPI1、SPI2、SPI3、SPI4、SPI5、SPI6]为[1.8、0.6、0.6、0.6、1.2、1.2],则基站选取[W1、W2、W4、W5]的SPI值[SPI1、SPI2、SPI4、SPI5]即[1.8、0.6、0.6、1.2],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0.6、0.6、1.2]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以供终端接收。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2、W4、W5]的SPI值[SPI1、SPI2、SPI4、SPI5]即[1.8、0.6、0.6、1.2],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3,计算得到[W3、W6]的SPI值SPI3、SPI6,即SPI3=a-SPI1-SPI2=3-1.8-0.6=0.6;SPI6=b-SPI4-SPI5=3-0.6-1.2=1.2。
(3)终端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SPI值为c=1,获得[W7]的SPI7=1。
实施例八
以图7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和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1)两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Partition#1,[W4]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2。扇区一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序号最小的Q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Q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的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以及Frequency Partition#2中子带SPI值为b(本实施例中b=1)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应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l的子带[W1、W2、W3]SPI值[SPI1、SPI2、SPI3]为[1.8、0.6、0.6],则基站选取[W1、W2]的SPI值[SPI1、SPI2]即[1.8、0.6],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0.6]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以供终端接收。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2]的SPI值,即[SPI1、SPI2]为[1.8、0.6],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计算得到[W3]的SPI值SPI3,即SPI3=a-SPI1-SPI2=3-1.8-0.6=0.6。
(3)终端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2中子带SPI值为b=1,获得[W4]的SPI4=1。
实施例九
以图4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和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1)两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2。扇区一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1、PLow2、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2、PHigh、PLow1、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1、PLow2、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1>PLow2。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然后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为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发射功率最低的两个子带即[W2、W3]的SPI值以及FrequencyPartition#2中W4的SPI值。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Partition#1和Frequency Partition#2的子带[W1、W2、W3、W4]的SPI值[SPI1、SPI2、SPI3、SPI4]为[1.8、0.7、0.5、1],则基站选取[SPI2、SPI3、SPI4],为[0.7、0.5、1],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0.7、0.5、1]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终端。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2、W3、W4]的SPI值[SPI2、SPI3、SPI4],为[0.7、0.5、1],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的各个子带SPI值的和值a(a=3),计算得到[W1]的SPI值SPI1,为SPI1=a-SPI2-SPI3=3-0.7-0.5=1.8。
实施例十
以图7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和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1)两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Partition#1,W4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2。扇区一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最低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最低的一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以及FrequencyPartition#2中子带的SPI值。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Partition#1和Frequency Partition#2的子带[W1、W2、W3、W4]的SPI值[SPI1、SPI2、SPI3、SPI4]为[1.8、0.6、0.6、1],则基站选取[SPI2或SPI3,SPI4],为[0.6、1],形成干扰控制信令,并且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终端。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由于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相同发射功率级别子带的SPI值相同,终端通过解码恢复出[W2、W3、W4]的SPI值,即,[SPI2、SPI3、SPI4]为[0.6、0.6、1],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的各个子带SPI值的和值a(a=3),计算得到[W1]的SPI值SPI1,为SPI1=a-SPI2-SPI3=3-0.6-0.6=1.8。
实施例十一
以图10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3/2)和Frequency Partition#3(Reuse 1)三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W5、W6]属于FrequencyPartition#2,[W7]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3。扇区一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Low、PHigh、PHigh、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High、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High、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本实施例中b=3)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发射功率最高的两个子带的SPI值、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2中发射功率最高的两个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的SPI值。其中,同一种Frequency Partition集合内如果子带的发射功率相同,则根据子带序号大小区分,这里是序号越小的子带的发射功率越大。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Frequency Partition#2、Frequency Partition#3的子带[W1、W2、W3、W4、W5、W6、W7]SPI值[SPI1、SPI2、SPI3、SPI4、SPI5、SPI6、SPI7]为[1.8、0.6、0.6、0.6、1.2、1.2、1],则基站选取[SPI1、SPI2、SPI5、SPI6、SPI7],即[1.8、0.6、1.2、1.2、1],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0.6、1.2、1.2、1]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终端。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2、W5、W6、W7]的SPI值[SPI1、SPI2、SPI5、SPI6、SPI7]为[1.8、0.6、1.2、1.2、1],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3,计算得到[W3、W4]的SPI值SPI3、SPI4,为:SPI3=a-SPI1-SPI2=3-1.8-0.6=0.6,SPI4=b-SPI5-SPI6=3-1.2-1.2=0.6。
实施例十二
以图10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3/2)和Frequency Partition#3(Reuse 1)三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W5、W6]属于FrequencyPartition#2,[W7]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3。扇区一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Low、PHigh、PHigh、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High、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High、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最高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本实施例中b=3)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1中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一个子带的SPI值、选取FrequencyPartition#2中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一个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Frequency Partition#3中子带的SPI值。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Frequency Partition#2、Frequency Partition#3的子带[W1、W2、W3、W4、W5、W6、W7]的SPI值[SPI1、SPI2、SPI3、SPI4、SPI5、SPI6、SPI7]为[1.8、0.6、0.6、0.6、1.2、1.2、1],则基站选取[SPI1、(SPI5或SPI6)、SPI7],即[1.8、1.2、1],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1.2、1]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终端。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5、W6、W7]的SPI值[SPI1、SPI5、SPI6、SPI7],为[1.8、1.2、1.2、1],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3,计算得到[W2、W3、W4]的SPI值SPI2、SPI3、SPI4,为SPI2=SPI3=(a-SPI1)/2=(3-1.8)/2=0.6,SPI4=b-SPI5-SPI6=3-1.2-1.2=0.6。
实施例十三
以图10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3/2)和Frequency Partition#3(Reuse 1)三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1,[W4、W5、W6]属于FrequencyPartition#2,[W7]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3。扇区一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Low、PHigh、PHigh、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High、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W5、W6、W7]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High、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gi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use n(n=1)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序号最小的Q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Q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的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本实施例中b=3)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Frequency Partition#2、Frequency Partition#3的子带[W1、W2、W3、W4、W5、W6、W7]的SPI值[SPI1、SPI2、SPI3、SPI4、SPI5、SPI6、SPI7]为[1.8、0.6、0.6、0.6、1.2、1.2、1],则基站选取[W1、W2、W4、W5、W7]的SPI值[SPI1、SPI2、SPI4、SPI5、SPI7],为[1.8、0.6、0.6、1.2、1],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0.6、0.6、1.2、1]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终端。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2、W4、W5、W7的SPI值[SPI1、SPI2、SPI4、SPI5、SPI7],为[1.8、0.6、0.6、1.2、1],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Frequency Partition#2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b=3,计算得到[W3、W4]的SPI值SPI3、SPI6,为:SPI3=a-SPI1-SPI2=3-1.8-0.6=0.6,SPI6=b-SPI4-SPI5=3-0.6-1.2=1.2。
实施例十四
以图7为例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首先将频率资源划分成Frequency Partition#1(Reuse 3)和Frequency Partition#2(Reuse 1)两个频率集合。其中,[W1、W2、W3]属于FrequencyPartition#1,[W4]属于Frequency Partition#2。扇区一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High、PLow、PLow、Preuse1],扇区二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High、PLow、Preuse1],扇区三中[W1、W2、W3、W4]的发射功率为[PLow、PLow、PHigh、Preuse1],并且满足条件PHigh≥Preuse1>PLow。上述基本配置信息由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通知给相应的基站,并且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上述基本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
上层网元通过空口和/或骨干网(Backbone,Backhaul)将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知给相应的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或者由基站选择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并且通过相关的信令将该子带SPI值选择规则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Re sue n(n=1)子带的SPI值以及选取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序号最小的Q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Qn为频率重用因子Re use n(n≠1)子带集合中子带的数量。
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本实施例中a=3)由上层网元确定并通知给基站,进而由基站通过相关的信令将其发送给终端。
下面以扇区一为例,具体描述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其对应的接收方法。
(1)本实施例中,假设当前时刻Frequency Partition#1、Frequency Partition#2的子带[W1、W2、W3、W4]的SPI值[SPI1、SPI2、SPI3、SPI4]为[1.8、0.6、0.6、1],则基站选取[W1、W2、W4]的SPI值[SPI1、SPI2、SPI4],为[1.8、0.6、1],并通过干扰控制信令将[1.8、0.6、1]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终端。
(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通过解码恢复出[W1、W2、W4]的SPI值,即,[SPI1、SPI2、SPI4]为[1.8、0.6、1],并且根据预先获得的Frequency Partition#1中各子带SPI值的和值a=3,计算得到[W3]的SPI值SPI3,为SPI3=a-SPI1-SPI2=3-1.8-0.6=0.6。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首先根据子带价格指示信息SPI值选择规则,选取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部分子带的SPI值,然后形成干扰控制信令,最后通过下行信道将该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所述基站的终端,其中,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是指所述基站根据配置信息通过子带的发射功率或子带的序号在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选择kn-1个或Ln-1个子带的SPI值;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发射功率、n=1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的SPI值以及n>1的子带集合中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L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是指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是指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对应的子带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n-1个子带是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或者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或者特定发射功率的kn-1个或者根据子带序号确定的kn-1个子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n-1个子带是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Ln-1个最高发射功率级别所对应的子带、或者Ln-1个最低发射功率级别所对应的子带、或者特定的发射功率的Ln-1个子带。
6.根据权利要求1、2、3、5所述的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控制信令包括索引和有关SPI值;其中,索引包括连接标识,SPI值包括:需要发送的子带SPI值,所述子带SPI值采用绝对值方式或者相对值方式进行描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将所述干扰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的方式包括:单播、组播或者广播。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一,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
步骤二,所述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过解码所述干扰控制信令获得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n>1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步骤三,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从而计算得到频率重用因子n>1子带集合中第kn个子带的SPI值;
步骤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各个SPI值与子带的对应关系;
步骤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SPI值,以恢复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各个子带的SPI值。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一,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干扰控制信令;
步骤二,所述终端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通过解码所述干扰控制信令获得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步骤三,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所有子带的SPI值之和,从而计算得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第Ln个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
步骤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各个SPI值与子带的对应关系;
步骤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获得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SPI值,以恢复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各个子带的SPI值。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通过下行信道,将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发送给终端其中,所述部分子带是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部分子带和/或n=1的子带集合中的部分子带;
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其中,k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数量;
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其中,Ln为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发射功率级别的数量;
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部分子带的SPI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为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kn-1个子带的SPI值,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确定:
由所述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
由上层网元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
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层网元确定的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和/或子带的序号和/或子带相关信息在所述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选择kn-1个子带的SPI值;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之一:选择发射功率最高的k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k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kn-1个子带的SPI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为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的子带对应的SPI值,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确定:
由所述基站根据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
由上层网元根据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
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层网元确定的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根据子带的发射功率在所述基站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选择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所述子带SPI值选择规则为以下方式至少之一:选择发射功率级别最高的Ln-1个子带、选择发射功率最低的Ln-1个子带、选取预先确定的Ln-1个发射功率级别子带对应的SPI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将所述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单播;组播;广播。
1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接收干扰控制信令,确定子带的SPI值,其中,所述确定子带的SPI值的方法包括:
由已经解码获得的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恢复出剩余子带SPI值得算法,其中,所述由已经解码获得的部分子带的SPI值的信息恢复出剩余子带SPI值得算法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已知的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的和以及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的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kn-1个子带的SPI值,恢复出其他子带的SPI值的算法;或者所述终端根据已知的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的和以及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的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Ln-1个功率级别子带的SPI值,恢复出其他子带的SPI值,进而获得频率重用因子为Reuse n(n≠1)的子带集合中各个子带SPI值的算法,其中,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相同发射功率级别子带的SPI值相同;或者所述终端解码干扰控制信令获得的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子带的SPI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通过以下方式至少之一获取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的和:
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的和作为缺省配置保存于终端处;
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的和由基站通过相关信令发送给终端;
所述频率重用因子为n≠1的子带集合中子带SPI值的和在终端初始化接入系统时由上层网元发送到基站侧,并由基站通过相关信令发送给终端。
CN200910002377.XA 2008-09-16 2009-01-06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7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2377.XA CN101677456B (zh) 2008-09-16 2009-01-06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US13/119,040 US8843070B2 (en) 2008-09-16 2009-09-15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terference contro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CN2009/073925 WO2010031321A1 (zh) 2008-09-16 2009-09-15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EP09814041.1A EP2339876A4 (en) 2008-09-16 2009-09-15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2056 2008-09-16
CN200810212056.8 2008-09-16
CN200910002377.XA CN101677456B (zh) 2008-09-16 2009-01-06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7456A CN101677456A (zh) 2010-03-24
CN101677456B true CN101677456B (zh) 2014-09-10

Family

ID=4202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237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7456B (zh) 2008-09-16 2009-01-06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43070B2 (zh)
EP (1) EP2339876A4 (zh)
CN (1) CN101677456B (zh)
WO (1) WO20100313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6908B (en) * 2011-11-28 2017-04-26 Ubiquisy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system
US9332458B2 (en) 2012-03-25 2016-05-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67444B2 (en) 2012-12-04 2015-10-2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GB2509910B (en) * 2013-01-16 2019-02-20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IL224926A0 (en) 2013-02-26 2013-07-31 Valdimir Yanover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cellphone network
GB2518584B (en) 2013-07-09 2019-12-25 Cisco Tech Inc Power setting
US9578539B1 (en) * 2013-07-19 2017-02-21 Sprint Spectrum L.P. Transmitting a data packet ove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US9918314B2 (en) 2015-04-14 2018-03-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60852B2 (en) 2015-07-25 2018-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5163347B (zh) * 2015-09-24 2019-02-22 江苏复大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干扰消除的多模式无线通信方法
US9820296B2 (en) 2015-10-20 2017-1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826408B2 (en) 2015-12-07 2017-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143002B2 (en) 2016-01-12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split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13970B2 (en) 2016-01-20 2017-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for high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091697B1 (en) 2016-02-08 2018-10-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itigation of uplink interference with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4027705A1 (en) * 2016-07-28 2022-07-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213A (zh) * 2006-06-20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软复用系统及方法
CN101189896A (zh) * 2005-05-31 2008-05-28 诺基亚公司 自适应频率重用方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5023B2 (en) * 2003-10-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ed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17729B1 (ko) 2004-03-05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주파수 재사용율 기반의 주파수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14781B2 (en) * 2004-06-08 2011-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cell common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998247B (zh) * 2004-06-30 2012-05-30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无线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783861B (zh) 2004-12-01 201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软复用的方法
BRPI0717890B1 (pt) 2006-11-01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étodo e sistema para facilitar gerenciamento de recursos de célula e memória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US8498639B2 (en) * 2007-02-09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reporting
US8259601B2 (en) * 2007-10-16 2012-09-04 Mediatek In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chanism for frequency reuse in cellular OFDMA systems
CN102326341B (zh) * 2009-02-19 2015-08-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及其移动站/基站装置
US8521173B2 (en) * 2009-06-03 2013-08-27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and configuration based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for uneven load distributions
US8340677B2 (en) * 2009-07-02 2012-12-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static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243670B2 (en) * 2009-08-19 2012-08-14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User grouping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896A (zh) * 2005-05-31 2008-05-28 诺基亚公司 自适应频率重用方案
CN101094213A (zh) * 2006-06-20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软复用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43070B2 (en) 2014-09-23
EP2339876A1 (en) 2011-06-29
WO2010031321A1 (zh) 2010-03-25
EP2339876A4 (en) 2014-03-26
CN101677456A (zh) 2010-03-24
US20110171911A1 (en) 201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745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CN108111280B (zh)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US6751480B2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conveying information to multiple mobil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KR101059662B1 (ko) Wan 시그널링 및 피어 투 피어 시그널링을 지원하는 혼합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및/또는 간섭 관리에 관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0581180C (zh) 为多个接收机链在多个载波中进行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7912110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frequency assignment method
CN116131893A (zh) 分组指示信息的反馈方法、反馈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1764681B (zh) 多小区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008678B2 (en) Dynamic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cell cluster
CN101932024A (zh)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404835A (zh) 与混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和/或干扰管理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EP1959584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cell capacity through optional signal combining between relay stations in a cellular system using wired relay stations
CN101322332A (zh) 载波通知方法、周边小区测定方法、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
CN102457937B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3222300A (zh) 多rat测量报告
CN102014440A (zh)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52074A (zh) 降低上行同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EP29452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communication modes
CN101198082B (zh) 多载频小区提供mbms业务的方法
CN106686737B (zh) 一种基于列车位置和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管理方法
CN111405670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299761A (zh) 用于多天线技术的amc调整方法和基站
CN101938747B (zh) 一种资源度量值的收发方法及装置
CN111836351A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2004231B1 (en) Non-blind scheduling of a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CCE) aggregation level (AL) for common search space (C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