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6033A - 微流控芯片以及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流控芯片以及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6033A
CN101676033A CN200910175109A CN200910175109A CN101676033A CN 101676033 A CN101676033 A CN 101676033A CN 200910175109 A CN200910175109 A CN 200910175109A CN 200910175109 A CN200910175109 A CN 200910175109A CN 101676033 A CN101676033 A CN 101676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fluidic chip
absorption region
passage
substrat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5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6033B (zh
Inventor
藤田真知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76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6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6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60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47Systems using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475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7/44791Micro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1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interfacing components, e.g. fluidic, electrical, optical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09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rectangular shaped
    • B01L2300/0816Cards, e.g. flat sample carriers usually with flow in two horizontal dir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15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electrical forces, e.g. electrokinetic
    • B01L2400/0421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electrical forces, e.g. electrokinetic electrophoretic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41Drop counters; Drop formers
    • B01L3/0262Drop counters; Drop formers using touch-off at substrate or contain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以及分析方法。该微流控芯片包括:通道,该通道被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一部分上,该通道被用于通过电泳而分离被分析的物质以及利用喷嘴将反应试剂添加给通过电泳而分离的物质;以及吸收区域,该吸收区域被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二部分上,并且吸收区域吸收反应试剂,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

Description

微流控芯片以及分析方法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在2008年9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240065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公开全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包含生物物质或化学物质的样品的分析的微流控芯片,并且涉及使用该微流控芯片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诸如生物物质或化学物质的被分析的物质进行分析或辨别的方法,电泳、层析法等被用在包含对象物质的样品上。在这些分析方法中,相对于包含对象物质的样品,在毛细管和孔板中进行分离和测量。特别地,在其中样品本身的量小的情形中,“多维分析”是优选的,以进行对象物质的更加准确的分离和辨别。在多维分析中,利用其中小容积的多个通道被微加工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多次分析。
例如,M.Fujita等的“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A,1111,2,(2006),”第200-205页公开了利用被制造在微流控芯片表面中的通道的多维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包含在样品中的对象物质,进一步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设备(MALDI-MS)在芯片上沿着通道运行激光,电离对象物质,并且获得其点位置(spotposition)和分子量信息。
然而,在传统的微流控芯片中,存在一个问题,即,当样品被引入到通道中并且当执行电泳时,样品溶液会变干。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并且为了在没有污染通道内的物质的情况下防止样品的干燥,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公开了涉及微流控芯片的技术。该微流控芯片包括:基板部件,该基板部件在与该基板部件可分离的表面中具有沟槽形通道;盖子部件,该盖子部件位于基板部件的顶面上,并且基板部件和盖子部件是可分离的(参见例如PCT国际公开No.WO2005/026742)。
前述盖子部件具有防止在样品引入时和在电泳时样品溶液的干燥。
另一方面,为了在其中反应试剂等被直接添加到分离的样品中的过程中的后续阶段中的分析目的,移除盖子部件是必要的,因为其妨碍了该过程。反应试剂例如可以是包含电离加速剂的溶液、染料溶液、消化酶溶液等。此外,在通过MALDI-MS执行质谱分析时,盖子部件必须成功地被移除,因为它阻挡激光并且阻止电离。
为了前述原因,在样品溶液的凝固和电泳结束后,盖子部件被从基板部件脱离并移除。随后,在通道内被分离的对象物质被干燥,使得其分离条件没有扰乱,并且反应试剂被添加到干燥的对象物质,此后,进行测量。反应试剂可以是其中溶解了被称为基质(matrix)的电离加速剂的溶液等。作为测量的一个实例,对象物质和基质的混合晶体被激光辐射,并且进行质谱分析等。
为了确保在随后阶段中的分析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在没有扰乱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将反应试剂添加到通道中是必要的。作为该随后阶段分析的实例,将通过被用作反应试剂的基质溶液来描述质谱。
作为保持已经被分离并干燥的对象物质以及将基质溶液添加到通过盖子部件的脱离而被暴露的通道的方法,优选的是,使用其中利用采用喷嘴(nozzle)的分配器灌输溶液的方法。这是因为,对于控制液体的添加量和添加位置而言分配器方法是容易的技术,并且因为它具有优于采用例如喷头(sprayer)的添加方法的良好可重复性。分配器喷嘴在沿着通道改变其远端的位置的同时排出基质溶液的小液滴。排出的基质溶液在与通道内的对象物质混合之后干燥并且结晶。为了防止在施加溶液时基质溶液流到通道外,如下所述的结构被优选地采用,即,其中,在通道外的芯片表面被制造成疏液的,而通道的内部被制造成亲液的。
喷嘴首先在通道外的基板部件表面上移动(加速),直到达到指定的移动速度,并且然后在达到指定速度之后通过通道。此时,在加速启动的同时,将指定量的基质溶液从喷嘴中排出。即,在加速期间,基质溶液也被排出,在达到那个点时的等待时段期间该基质溶液的溶剂一直在蒸发并且其液体成分一直改变。因此,可将指定成分的基质溶液施加到通道中,随后喷嘴以指定的速度通过该通道。
然而,在其中如上述使用分配器添加方法的情形中,发现存在下面的问题。诸如在加速期间被排出的基质溶液的反应试剂的较大部分被从疏液的芯片表面排斥,并且因此,它不被施加到表面,并且最后粘附到喷嘴的远端。结果,被反应试剂膜覆盖的喷嘴的远端移动到通道外,伴有排出的反应试剂的逐渐粘附,并且膜厚度增加。随后,当加速终止时,并且当喷嘴位置第一次达到通道时(即,当喷嘴位置达到反应试剂在通道中的施加的开始点时),粘附到喷嘴的过量反应试剂广泛地散布在亲液的通道表面。同时,出现下面的问题,即,在通道内的对象物质也被掠过宽的区域,极大地扰乱了关于分离的对象物质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和使用该微流控芯片的分析方法,其中,所述微流控芯片可以在没有明显地扰乱被分析的对象的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将反应试剂施加到整个通道之上,特别是在反应试剂施加的开始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方面的微流控芯片包括:通道,该通道被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一部分上,该通道被用于通过电泳而分离被分析的物质,以及利用喷嘴将反应试剂添加给通过电泳而分离的物质;以及吸收区域,该吸收区域被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二部分上,并且吸收区域吸收反应试剂,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方面的利用微流控芯片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包括:通过电泳分离在微流控芯片的通道中的物质;暴露通道;以及在喷嘴正在排出反应试剂的状态中使喷嘴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吸收区域,然后,使喷嘴通过含有在分离物质的过程中被分离的物质的通道。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组成部件的实例的盖子部件的俯视图。
图1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组成部件的实例的基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沿着图1的A-A’线的截面图。
图3A到图3C是示出利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分析的每一过程的示意图。
图4A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反应试剂添加过程中的微流控芯片的俯视图。
图4B到图4D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反应试剂添加过程的每一过程中的微流控芯片和喷嘴的截面图。
图5A到图5C是分别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吸收区域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
图6A是微流控芯片的顶视图,并且示意地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
图6B到图6D是在每一过程中的微流控芯片和喷嘴的截面图,并且示意地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
图7A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组成部件的实例的盖子部件的俯视图。
图7B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组成部件的实例的基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7C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组成部件的另一实例的基板部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公共组件被分配同一附图标记,并且适当地省略其描述。
[示例性实施例1]
图1A和图1B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组成部件的实例。图1A是盖子部件的俯视图。图1B是基板部件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沿着图1的A-A’线的截面图的实例。图3A到图3C是示出利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分析的每一过程的示意图。图4A到图4D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反应试剂添加过程的示意图。图4A是微流控芯片的俯视图。图4B到图4D是在每一过程中的微流控芯片和喷嘴的截面图。在图4A到图4D中的箭头标记203(箭头标记R1到R4)示出喷嘴112的移动路径和移动方向。图5A到图5C是分别示出吸收区域103的一个实例的截面图。
在图1A、图1B、和图2中所示的通道构造中,基板部件101在其顶面上被设置有吸收区域103和通道104。吸收区域103被用于吸收反应试剂。通道104被用于分离包含被分析的物质的样品。吸收区域103具有能够吸收指定液体量的反应试剂的吸收容量,其中,所述反应试剂在加速时段期间从喷嘴排出。基板部件101的通道104的至少一部分被盖子部件102密封。盖子部件102具有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与通道104联接,并且保持液体。优选的是,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被布置在与通道104的两端对应的位置。
现在将给出与前述指定的液体量有关的描述。当在具有通道容积为D[L]的通道104中的在施加开始点的最佳施加量A[L]被给定时,优选的是,0.2D≤A≤30D,并且特别在基质液体的情形下,优选的是,0.2D≤A≤20D。即,粘附到喷嘴的过量反应试剂被吸收区域103吸收,从而在施加开始点的施加量是在施加开始点的最佳施加量A[L]。如上所述,因为吸收区域103仅吸收粘附到喷嘴的过量的反应试剂,所以它不会过量地吸收反应样品。这是因为,反应溶液的过量吸收引起了信号检测强度中的不规则。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给出如下情况的描述,其中,利用微流控芯片对样品进行等电位点分离(isoelectric point separation),并且随后进行质谱分析,即,其中基质溶液被用作反应试剂的情形。然而,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样品分析的方法不被限制于此。
除了对象物质以外还包含用于pH梯度形成(pH gradientformation)的载体两性电解质的样品通过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被引入到通道104中。之后,作为电极溶液的用于pH梯度形成的酸溶液(阳极电解液)被引入到液体保持孔的一个(即,液体保持孔105a)中,并且基本溶液(阴极电解液)被引入到另一液体保持孔(即,液体保持孔105b)中(如在图3A中所示的状态)。接着,用于电场施加的电极端子被插入到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中,并且当执行通道104内的对象物质的分离时使用的电场被施加在这些电极端子之间。
随后,当对象物质在通道104中在每一等电位点处被分离时停止电场施加,并且然后基板部件101被冷却,从而冷冻样品和电极溶液。接着,当样品和电极溶液保持冷冻时,力202被给予以使盖子部件102脱离,并且盖子部件102被从基板部件101脱离(在图3B中所示的状态)。此外,基板部件101在仍被冷冻的同时被放置在真空中,并且在对象物质被保持在分离的状态的同时,基板部件101经历真空冻干(在图3C中所示的状态)。
接着,基质溶液被添加到基板部件101,并且进一步进行干燥操作。分配器的喷嘴112在排出基质溶液113的同时开始加速(在图4B中所示的状态)。粘附到喷嘴112的溶液的量逐渐增加,但是过量溶液的粘附可以被吸收区域103吸收,并且作为通过吸收区域103的结果,可以从喷嘴的远端被除去(在图4C中所示的状态)。在这个时间已经达到指定移动速度的喷嘴112通过通道104,同时排出溶液(在图4D中所示的状态)。因此,因为指定量的液体能够被从通道中基质施加的开始点施加到通道104,所以可在没有显著地扰乱待分析的对象的位置的情况下均匀地在整个通道104上添加基质。
作为用于通过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芯片的吸收区域103实现基质溶液吸收容量的结构,例如,可采用具有亲液的表面103a的吸收区域103,如在图5A中所示。例如,通过向吸收区域103施加亲液材料的涂层等,可将溶液保持在芯片表面侧上,并且防止溶液粘附到喷嘴。
可选地,通过在吸收区域103中形成亲液沟槽形结构,如在图5B中所示,可增强吸收区域103的亲液性,并且通过沟槽壁面稳定地保持溶液。
或者,具有多个凸起和凹陷的亲液结构可以被形成在吸收区域103中,如在图5C中所示。通过该结构,增加了吸收区域103的亲液性,并且可吸收更大容量的溶液。
此外,还可接受的是使吸收区域103与通道104独立,并且在通道104的一端的附近设置吸收区域103的一端。如果吸收区域103与通道104独立,则可以将过量的基质溶液可靠地保持在吸收区域103中,并且可防止其流进通道104中。然而,必要的是,吸收区域103的一端应该被设置在通道104的一端的附近,并且可以在吸收区域103的通过之后立即移动到通道104中的施加开始点。
优选的是,上述的多个方面被适当地组合以便于使用。
图6A到图6D是示出其中在没有吸收区域103的情况下使用微流控芯片的情形的反应试剂施加过程的示意图。特别地,图6A是微流控芯片的俯视图,图6B到图6D是在每一过程阶段中的微流控芯片和喷嘴的截面图。当使用不具有吸收区域103的微流控芯片时,在加速期间被排出的反应试剂的大部分被疏液的芯片表面排斥,没有被施加,并且粘附到喷嘴112的远端(在图6B中所示的状态)。结果,被溶液的膜覆盖的喷嘴112的远端移动到通道外,同时排出的溶液的粘附逐渐增强,并且膜厚度增加(在图6C中所示的状态)。随后,当加速终止时,并且当喷嘴112的位置第一次达到通道时(即,当喷嘴位置达到在通道中施加反应试剂的开始点时),粘附到喷嘴112的过量的反应试剂广泛地散布在亲液的通道表面(在图6D中所示的状态)。结果,在通道中的对象物质也被掠过宽的区域,由此存在破坏对象物质的分离条件的风险。
相反,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可以解决在图6A到图6D中示出的构造问题。
作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板部件101的材料,优选的是,使用例如适于微加工的石英、玻璃、有机硅或其他材料。此外,作为基板部件101的材料,还可使用在诸如聚碳酸酯、ABS、HDPE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具有高水平绝缘属性的塑料材料之中的实现期望的微加工准确度的材料。
因为电场被施加给形成在基板部件101的顶面的沟槽形通道104,所以需要将基板部件101本身与在沟槽形通道104内的迁移溶液(migration solution)绝缘。因此,作为基板部件101,优选的是,使用诸如石英或玻璃的高绝缘材料。当使用诸如有机硅的具有差的绝缘属性的材料作为基板部件101时,绝缘涂层被设置在沟槽形通道的内壁上,以相对于沟槽形通道内的迁移溶液实现电绝缘。或者,基板部件101的沟槽形通道部分可以利用被形成在有机硅基板部件顶部上的有机硅氧化物层来形成。
作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盖子部件102的材料,优选的是,使用具有良好绝缘属性并且能够进行诸如液体保持孔的制造的加工的材料。盖子部件102的材料可以是,例如,诸如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合物树脂;诸如PTFE(聚四氟乙烯)、PP(聚丙烯)、PE(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这样的聚烯烃;或聚酯等。盖子部件102利用冲模模制、挤压模制、热压压花等被制造。
吸收区域103被形成在基板部件101上。因此,如果诸如石英、玻璃、有机硅等的与上述基板部件101相同的材料被用作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吸收区域103的材料,则可以以低成本制造芯片。在其中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沟槽形结构或包括多个凸起和凹陷的结构的吸收区域103的情形中,吸收区域103可以与通道104同时被制造,并且芯片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制造。
为了在吸收区域103中形成亲水的表面,优选的是,应用形成亲水膜的方法。亲水膜的材料可以是,例如,氧化钛、或其基本材料是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多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polyhydroxyalkyl methacrylate)、多氧化烯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磷脂聚合物复合物、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共聚物(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的聚合物。
接着,给出与吸收区域103的大小、在吸收区域103和通道104之间的距离关系、以及吸收区域103在芯片上的位置有关的说明。在通道104中的施加的开始点处的排出量D[L/mm]和最佳施加量A[L]是根据通道结构和反应试剂而改变的值。排出量D[L/mm]通过单位时间排出量E[L/s]×移动速度v[mm/s](D=E×v)而表示。
吸收区域103的吸收量C[L/mm2]与吸收区域103的面积S[mm2]、从排出开始点到吸收区域103通过开始点的距离X1[mm]、从吸收区域103通过开始点到其通过结束点的距离X2[mm]、从吸收区域103通过结束点到在通道104中的施加开始点的距离X3[mm]、以及溶液干燥量F[L/S]之间的关系被示出在下面的公式(1)中。
A=[(X1+X2+X3)/v]×(E-F)-S×C    公式(1)
通过进行利用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述结构的微流控芯片的上述分析方法,在没有明显地扰乱对象物质的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可将诸如基质溶液的反应试剂添加到整个通道之上,特别是在施加的开始点。
即,通过形成吸收区域,可吸收在吸收区域中的过量反应试剂,并且在反应试剂施加到通道之前将其从喷嘴的远端除去。因此,因为可以从通道中的反应试剂的施加开始点施加指定量,所以在没有明显地扰乱待分析的对象物质的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可将反应试剂更均匀地添加到整个通道之上。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7A到图7C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的组成部件的实例。图7A是盖子部件的俯视图。图7B是基板部件的俯视图。图7C是另一实例的基板部件的俯视图。在前述图1B中示出的通道104的形状被构造成单道(single lane)。然而,通道的构造不被限制于此,并且还可对多道型微芯片进行放大,在多道型微芯片中,在基板部件101的顶面上组合地设置多个沟槽形通道104,如在图7B和图7C中所示。根据该类型的构造,可利用一个芯片分析多个样品,从而实现成本降低。
在图7B中所示的基板部件101中,吸收区域103对多个通道104是公共的。根据该构造,单个芯片的大小可以被减小,并且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是可能的。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分析方法与前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是相似的。然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反应试剂被施加到每一通道之前,喷嘴通过共享的吸收区域103。因此,为了充分地将粘附到喷嘴的过量反映试剂除去,优选的是,吸收区域103的吸收容量应该比单道的情形大一些,或者,在单道中的施加终止之后并且在反应试剂的干燥之后,进行下一道中的施加。
作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板部件101、盖子部件102和吸收区域103的材料,与在前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相同材料是最佳的。
现在将给出与吸收区域103的数目相关的解释。在其中微流控芯片被设置有多个通道104,并且不同的溶液被施加到每一通道104的情形中,优选的是,通过如在图7C中所示的通道104来设置吸收区域103。另一方面,在其中溶液被公共地施加的情形中,最佳的是,共享吸收区域103,如在图7B中所示,从而实现成本降低。
通过进行利用前述微流控芯片110的前述分析方法,可在没有明显地扰乱对象物质的位置的情况下,添加诸如基质溶液的反应试剂,即使在通道中的施加的开始点。另外,与芯片有关的成本降低是可能的。
[实例]
利用下面的微流控芯片,本发明人证明的是,可在没有明显地扰乱被分析的物质的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在整个通道之上添加作为反应试剂的基质溶液。
根据实例的微流控芯片的基板部件101具有在图1B中所示的构造。基板部件101是具有21mm的长度、42mm的宽度以及0.525mm的厚度的矩形合成石英基板部件。通过光刻和干法蚀刻,在基板部件101的顶面上雕刻10微米深的实例的通道104。通道104是具有32mm的长度和1mm的宽度的直线沟槽,并且一个通道被形成在单个芯片上。在基板部件101的表面中形成有10微米深的实例的吸收区域103。吸收区域103被设置在通道104的附近。在吸收区域103中,均匀地形成具有10微米直径和20微米节距的柱状结构。液体排斥氟涂料被施加到除了吸收区域103和通道104以外的基板部件101的表面。亲水聚丙烯酰胺涂料被施加到吸收区域103和通道104。
实例的盖子部件102具有19mm的长度、44mm的宽度以及2mm的厚度,并且由有机硅树脂(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实例的具有2mm的直径的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被开在盖子部件102中与通道104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处。盖子部件102被按照下述模制:有机硅树脂材料和硬化试剂被混合,并且铸造成模制冲模,并且然后在150度下加热1个小时,从而被硬化。因为PDMS是不具有强粘附力的材料,所以它能够容易地从基板部件101脱落和除去。
微流控芯片被安装,以用于根据具有冷却机制和加热机制的佩尔捷效应(Peltier)对阶段进行分析。关于对象物质,荧光染色蛋白质被使用,其分离条件能够实现荧光观察。用于分析的样品(分析样品)是包含2%载流子两性电解质(cIEF两性电解质)和10%的荧光染色蛋白质(胰蛋白酶抑制剂)水溶液的cIEF凝胶,其中,所述载流子两性电解质在施加电压的通道内形成PH梯度。
关于分析,首先,分析样品被引入到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中,其后,利用毛细管力还将其引入到通道104中。接着,液体保持孔之一(即,液体保持孔105a)被0.02M的NaOH(pH 12.4)的电极溶液填充,并且另一液体保持孔(即,液体保持孔105b)被0.1M的H3PO4(pH 1.9)的电极溶液填充,并且电极被插入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中。随后,2.4kV的电压被施加在电极之间6分钟,并且等电位点标记经历的等电位点分离。利用荧光显微镜来观察在通道104中的荧光染色蛋白质的分离条件。
在利用佩尔捷表格(Peltier table)的观察之后立即冷却微流控芯片,并且分析样品和电极溶液被冷冻。此外,盖子部件102从基板部件101脱离并且移除,同时保持分析样品和电极溶液的冷冻状态。随后,通道104经历荧光观察,并且证实的是,即使在盖子部件102的移除和进行制冷干燥过程之后,荧光染色蛋白质的分离条件也被保持。
关于基质溶液,30%的水和70%的乙腈的溶剂被使用,并且进行混合,从而最终获得0.05%的TFA浓度和20微摩尔/毫升的芥子酸浓度。该基质溶液利用32G(0.1mm的内直径和0.23mm的外直径)的分配器的金属针形喷嘴被灌输。喷嘴开始移动,同时排出基质溶液,首先,当通过吸收区域103时进行加速,然后,在通过通道104后,喷嘴停止移动和排出液体。
前述的基板部件101被放入到质谱分析仪中,荧光染色蛋白质和芥子酸的信号检测强度被测量,并且芥子酸的信号检测强度的均匀性和荧光染色蛋白质的分离条件被估计。结果,证实的是,芥子酸的信号检测强度中的不均匀被抑制在平均值的大约30%内。相对于从荧光蛋白质的信息中获得的分离条件,还证实的是,分离条件在荧光观察期间被保持。
从前述实验说明,通过进行下述步骤,可在没有明显地扰乱对象物质的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在整个通道之上添加作为反应试剂的基质溶液,所述步骤为:利用配置有基板部件101和盖子部件的微流控芯片来电泳地分离包含对象物质的样品的步骤,其中,所述基板部件101具有吸收区域103和通道104,而在所述盖子部件中设置液体保持孔105a和105b;通过使盖子部件102脱离而暴露通道104的步骤;以及,在排出基质溶液的同时使分配器的喷嘴通过吸收区域103并且随后使其通过通道104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是如下微流控芯片,其中,吸收区域包括亲液表面。此外,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是如下微流控芯片,其中,吸收区域包括具有沟槽形状的结构。此外,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是如下微流控芯片,其中,吸收区域包括具有多个凸起和凹陷的结构。此外,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是如下微流控芯片,其中,吸收区域的一端被设置在通道的一端的附近。此外,本发明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是如下微流控芯片,其中,多个通道被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一部分上,并且吸收区域在多个通道之间被共享。此外,本发明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是如下微流控芯片,其中,多个通道被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一部分上,并且多个吸收区域被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二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优点在于,在通道中的施加开始点,可在没有明显地扰乱对象物质的分离条件的情况下添加反应试剂。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使用微流控芯片的分析方法可以被用于在利用已经被分离在微流控芯片上的样品的附加分析中,例如,在与被提供用于质谱分析或生物鉴定分析的样品有关的分析过程中增强分析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考其示例性实施例被具体地说明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被限制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下做出多种改变。

Claims (8)

1.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
设置在基板部件的表面的第一部分上的通道,所述通道被用于通过电泳而分离被分析的物质,以及利用喷嘴将反应试剂添加给通过电泳而分离的所述物质;以及
设置在所述基板部件的所述表面的第二部分上的并且吸收所述反应试剂的吸收区域,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吸收区域包括亲液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吸收区域包括具有沟槽形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吸收区域包括具有多个凸起和凹陷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吸收区域的一端被设置在所述通道的一端的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在所述基板部件的所述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多个所述通道,并且在所述多个所述通道之间共享所述吸收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在所述基板部件的所述表面的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多个所述通道,并且在所述基板部件的所述表面的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多个所述吸收区域。
8.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进行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电泳分离在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通道中的物质;
暴露所述通道;以及
在喷嘴正在排出所述反应试剂的状态下使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吸收区域,然后,使所述喷嘴通过含有在分离所述物质的过程中被分离的所述物质的所述通道。
CN2009101751098A 2008-09-18 2009-09-16 微流控芯片以及分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6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0065 2008-09-18
JP2008240065 2008-09-18
JP2008240065A JP2010071820A (ja) 2008-09-18 2008-09-18 マイクロ流体チップ及び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6033A true CN101676033A (zh) 2010-03-24
CN101676033B CN101676033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006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510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6033B (zh) 2008-09-18 2009-09-16 微流控芯片以及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65427A1 (zh)
JP (1) JP2010071820A (zh)
CN (1) CN1016760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5935A (zh) * 2016-05-06 2017-11-1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微流控反应器及其应用以及检测系统和检测液相界面离子分布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4130B2 (en) * 2010-12-16 2016-04-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enched sample assembly for detection of analytes with electromagnetic read-write heads
JP6868639B2 (ja) * 2016-03-18 2021-05-12 クイデル カーディオバスキュラ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340391A (zh) * 2016-05-03 2017-11-10 宁波大学 多种亚型猪流感同时检测的多通道微流控芯片装置
JP7399017B2 (ja) * 2020-03-31 2023-12-15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42342A1 (en) * 2001-03-19 2002-09-26 Gyros Ab A microfluidic system (edi)
CN1867831A (zh) * 2003-09-12 2006-11-2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芯片、使用该芯片的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的方法
US20060002817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Sebastian Bohm Flow modulation devices
US20090205959A1 (en) * 2005-02-10 2009-08-20 Nec Corporation Automatic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utomatic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lid-sealed microchips for bioanalysis
WO2007055293A1 (ja) * 2005-11-14 2007-05-18 Nec Corporation マイクロチップ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ならびに質量分析システム
JPWO2008078403A1 (ja) * 2006-12-26 2010-04-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チップ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5935A (zh) * 2016-05-06 2017-11-1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微流控反应器及其应用以及检测系统和检测液相界面离子分布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6033B (zh) 2012-07-04
JP2010071820A (ja) 2010-04-02
US20100065427A1 (en)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Microfluidics-to-mass spectrometry: a review of coupl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EP1255690B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micro-structures with various surface properties in multilayer body by plasma etching
US721666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liquid flow on the surface of a microfluidic chip
US20060207877A1 (en) Microfluidic device with various surface properties fabricated in multilayer body by plasma etching
US6979424B2 (en) Integrated sample analysis device
US6481648B1 (en) Spray tip for a microfluidic laboratory microchip
EP1576642B1 (en)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a sample in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ers
CN101676033B (zh) 微流控芯片以及分析方法
US20030224531A1 (en) Microplate with an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minute volumes of fluids
DE19645070A1 (de) Integriertes planares Flüssigkeitshandhabungssystem für eine Matrix-unterstützte Laser-Desorptions-/Ionisations-Laufzeit-Massenspektroskopie
JP2006510903A (ja) 流動流中を移動する荷電分子を捕捉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50083722A (ko) 모세관을 이용한 단백질 농축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90266713A1 (en) Channelless fluidic sample transport medium
KR101195155B1 (ko) 나노밴드 전극용 랩온어칩 형성 방법과 나노밴드 전극을 이용한 전기화학적 검출 장치 형성 방법
WO2001071331A1 (en) Electrophoresis microchip and system
CN101156072A (zh) 用于分析的有盖微芯片、用于有盖微芯片的样品处理方法、用于有盖微芯片的自动样品处理方法、基于该处理方法的自动样品处理装置以及应用该自动样品处理方法的物质分析装置
KR100762532B1 (ko) 마이크로칩을 이용한 시료 분석 방법
WO2005043112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dman degradation on a microfluidic device utilizing an electroosmotic flow pump
Kubicki et al.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fluorimetric detection of DNA in glass lab-on-a-chip for 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
US20110243811A1 (en) Substrate of analytical strip
Pasricha et al. Impact of Microfluidic Chip Electrophoresis in Modern Analysis: An Update on Recent Trends
Windman et al. Microfluidics for ultrasmall-volume biological analysis
WO2022125594A1 (en) Pedestal card and methods for liquid sample control and assay
GB2379554A (en) Thin chip microspray system for coupling with high resolution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ers
Wang et al. PET-laminated thin-film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ps by sandwich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